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47个
据外媒报道,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印度正在提议降低英国部分电动汽车的进口税,以争取在今年年底前达成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 知情人士称,印度政府正在考虑对每年从英国进口的2,500辆售价在8万美元以上的电动汽车征收30%的优惠关税。印度目前对进口的整车征收70%至100%的税,具体取决于车辆价格。 英国对电动汽车进口优惠的要求是自由贸易谈判中少数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之一。据外媒此前报道,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Rishi Sunak)和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曾希望在上月底之前敲定此协议,但现在看来,协议不太可能在12月之前宣布。 印度贸易部没有立即回应评论请求。英国贸易部发言人拒绝发表评论,理由是谈判仍在进行中。知情人士称,印度尚未就电动汽车进口关税的立场做出最终决定。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产阶级和富裕买家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但由于电动汽车价格昂贵、可供选择的产品匮乏,以及充电站数量较少,电动汽车在印度的普及一直受到阻碍。 作为全球空气污染程度最严重的国家,开放电动汽车市场还能够帮印度实现更清洁的交通。 BloombergNEF的数据显示,去年印度的电动汽车销量为4.98万辆,仅占380万辆乘用车总销量的 1.3%。 印度是一个高度注重成本的市场,该国最畅销的电动车型为塔塔的Nexon.ev,其售价为150万卢比(合1.8万美元)。 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宝马、奔驰和奥迪在印度销售的电动汽车的价格超过了8万美元。 莫迪政府对电动汽车进口持谨慎态度,因为该国希望建立本土电动汽车和零部件制造业。2021年,印度政府宣布了一项耗资31亿美元、与本土生产挂钩的电动汽车生产激励计划。
据路透社报道,泰国投资委员会秘书长Narit Therdsteerasukdi表示,11月1日,泰国批准了一项针对电动汽车行业的全新补贴计划。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汽车中心,泰国希望在平衡预算的同时,继续保持强劲的电动汽车销售势头。 Therdsteerasukdi表示,新计划将为每辆电动汽车提供最高可达10万泰铢(合2,764美元)的补贴,并且已经被泰国电动汽车政策委员会批准。新计划将从明年开始实施,到2027年结束,还将包括降低进口关税和消费税。 在政府补贴的推动下,电动汽车销量在泰国稳步增长,目前每辆车的补贴高达15万泰铢。今年第二季度,该国的电动汽车销量约占东南亚电动汽车总销量的一半。Narit向媒体表示, “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在过去的2-3年里,泰国的电动汽车使用率大大提高。因此,政府的支持将根据情况逐步减少,以免给预算造成太大负担。” 据研究公司BMI估计,泰国的新补贴计划将耗资约30亿泰铢。根据泰国政府的一项计划,到2030年,每年生产的250万辆汽车中,将有30%为电动汽车。 除了为电动汽车提供补贴,泰国还将为建立电动汽车研发中心的汽车制造商提供激励和税收优惠。Narit 指出,“政府认为有必要继续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保持电动汽车的增长势头,以使泰国成为地区的头号生产基地。”
随着人们越来越担心全球电动汽车普及速度正在放缓,近期锂价下跌。但全球最大的锂生产商表示,仍看好锂这一关键电池材料的长期需求。 LG能源解决方案、通用汽车、本田等其它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商最近几周都缩减了电动汽车扩张计划,部分原因是利率上升。这反过来又引发了对电池材料供应过剩的担忧。 英国电池原材料咨询公司——基准矿业情报机构(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追踪的锂一篮子价格今年已经下跌了60%以上。 尽管今年锂需求预计仍将高于2022年的水平,但受雅宝、皮尔巴拉矿业、Livent等锂矿公司低迷财报的影响,投资者对锂矿行业的增长前景并不看好。 在全球最大的锂生产国澳大利亚,皮尔巴拉矿业是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被做空程度最高的股票,这表明投资者对锂需求持负面看法。 看跌情绪影响的不仅仅是锂生产商。锂投资公司Lithium Royalty Corp自今年早些时候在多伦多上市以来,市值已缩水逾37%。专注于锂电池技术和储能领域的ETF基金Global X Lithium & Battery Tech ETF今年已下跌18%。 全球锂生产商信心满满 在最近几天与投资者和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锂生产商表示,他们认为市场波动是短期的,并补充称,他们预计电气化势头将继续增长。 “我们认为目前发生的事情是道路上的坎坷,但肯定不是我们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雅宝能源存储部门主管Eric Norris周四对投资者表示。此前该公司下调了年度预测,并公布了令人失望的季度业绩。 为宝马和特斯拉供货的Livent表示,尽管其业绩疲软,但预计锂销售仍将强劲。Livent首席执行官Paul Graves表示,“我们认为(锂)供应将继续制约需求。” 皮尔巴拉矿业上周表示,“市场背景正在走软”,并排除了股票回购或向股东派发特别股息的可能性。不过,该矿企高管们表示,作出这一决定是出于暂时谨慎的目的。Pilbara首席执行官Dale Henderson表示,需求是绝对是存在的,当前的市场仍然非常健康。 与雅宝和江西赣丰锂业共同经营锂矿的Mineral Resources将当前的市场现状描述为供应链的“再平衡”;澳大利亚矿企IGO本周早些时候对市场持续波动发出警告,但补充称,该行业的麻烦只是“短期的”。
知名经济学家史蒂夫·摩尔(Stephen Moore)周一警告称,就像上世纪50年代福特旗下寿命最短、口碑最差的汽车Edsel一样,电动汽车可能会成为汽车市场的“下一个重大失败”案例。 在特朗普2016-2020年担任美国期间,史蒂夫·摩尔曾是总统的经济顾问之一。 摩尔当天在一场电视直播采访中表示,“以福特创始人之子命名的Edsel,曾被宣传为一款伟大的汽车。所有高管都说,'这是人人都想买的汽车'。福特也一举生产了50万辆这种新型轿车,但你猜怎么着——没有人去问消费者他们是否想要这辆车。” 在历史上,Edsel于1958年推出,但很快就被宣布停产。Edsel最初定位于中高档车市,设计风格较为前卫,包括了许多当时的创新元素,例如垂直格栅进气口和弧形尾灯。但是由于市场调查不足和设计不够成功,导致其销售惨淡。 摩尔表示,“Edsel当然是汽车行业有史以来最失败的产品之一,而我在眼下要告诉你的是,如果当前的趋势继续下去,我们将看到电动汽车市场成为下一个重大的失败者,因为购车族们并不想要电动汽车。” 在摩尔发表上述言论之际,福特和通用汽车的电动汽车推广都遭遇到了阻力,这导致这两家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大幅下降,并促使它们在最新的价格战和供应链挑战中被迫重新评估电动汽车计划。 福特在上周发布的财报中指出,其电动汽车部门一季度的息税前利润(EBIT)为亏损13.3亿美元——在上一季度亏损10.8亿美元之后,损失正进一步扩大。该公司还表示,将削减野马Mach-E的产量,同时缩减在电动汽车领域约12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包括推迟在肯塔基州建立的第二家电池厂。 无独有偶,由于成本上升的影响,通用汽车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超7%,不过该公司并没有像福特那样将电动汽车部门的亏损单独列出。通用汽车首席财务官Paul Jacobson表示,通用汽车将放弃从2022年到2024年中期生产40万辆电动汽车的中期目标,转而将重点放在“到2025年底电动汽车产量达到100万辆,同时实现利润率目标”的蓝图上。 摩尔指出,“考虑到福特等公司因对电动汽车的痴迷而遭受的巨大损失,这是个糟糕的赌注——我今天早上看到一个统计数据显示,福特每辆车的损失大概在4万到6万美元之间。” 美国消费者不买账 这位昔日特朗普的亲信进一步指出,在电动汽车企业面临大幅亏损的情况下,整个汽车行业都可能会面临困境。 “为了让人们购买电动汽车,联邦政府此前也已经在提供各种优惠。基本上,每购买一辆电动汽车,政府都会给你一张 7500美元的补贴。不要忘了,我们也正在补贴电池公司”,摩尔指出。 他补充道,“然而最令人惊讶的是, 即使有了这些甜头,美国人仍然说——我不想要它们(电动汽车)。而纳税人正在为这些事情买单。” 摩尔表示,在与全美各地的汽车经销商交谈时,他发现他们的库房里“停满了电动汽车”,但如今只有10%的客户愿意购买。 摩尔给出的建议是,"我认为,汽车公司最好改用混合动力汽车,这样就可以同时使用汽油和电动电池。但汽车公司并没有大量生产这类汽车。他们不生产的原因是,政府越来越多地要求所有汽车都必须是纯电动汽车”。 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2016年赢得大选时,摩尔曾担任担任特朗普的竞选顾问,此后他还曾帮助草拟了特朗普的税收计划。在2019年,特朗普曾一度试图提名摩尔担任美联储理事,不过因反对声较大,摩尔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了对这一职位的角逐。
随着美股第三季度财报的公布,各大汽车制造商一再强调对电动车的担忧。库存的累积加上销售放缓的迹象让不少汽车业高管承认,他们关于电动车的雄心壮志可能面临风险。 电动车行业领导者特斯拉在本季财报会议上就强调,高利率环境影响到了消费者的购买力。而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特斯拉在Q3的汽车交付量明显低于市场预期;此外,特斯拉还在北美市场再次降价以促销。 无独有偶,作为最看好电动汽车未来之一的人士,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Mary Barra也一改乐观态度,在Q3财报电话会议上谨慎削弱了对电动车的看好程度。 通用汽车一直是电动车市场的先行者,在7年前就推出了电动车型雪佛龙Bolt,但Barra最新表示,将放弃今年生产10万辆电动汽车及明年上半年再生产40万辆电动车的目标,并称无法判断何时重拾这些计划。 Barra称,在通用汽车进一步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路上,出现了一些坎坷。 蓝图上的墨点 周三,日本丰田汽车董事长Akio Toyoda表示,人们终于看清了现实。 他一直是汽车业纯电动车蓝图的怀疑者,屡屡强调汽车业想要实现碳中和并不应该只钻研纯电动车一道,建议该行业通过继续投资混合动力汽车、氢动力汽车和其他替代环保汽车来对冲电动汽车的赌注。 美国汽车信息公司Edmunds洞察主管Jessica Caldwell也认为当下的高利率环境对电动车发展形成了阻碍。他指出,电动车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且非常昂贵,要求人们一下子接受规则的改变十分艰难,因此其发展不可能按照美好蓝图进行。 他评论道,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减速带,且高管们已经预见到了这一点。不过电动车的发展主导地位尚未被危及,这只是成长中的烦恼罢了。 而这一烦恼具体体现为争先恐后的打折。梅赛德斯奔驰的首席财务官Harald Wilhelm直言不讳,该公司不得不将汽车打折数千美元才能推动购买,这让人难以相信公司能够可持续运营下去。 目前,几乎所有电动车产品都在折价销售,但即使是大幅的降价和折扣也不足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买家还在观望持有电动车的成本、基础设施以及对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 基于此,福特、通用汽车、本田等公司都不得不推迟其电动车雄心。本田首席执行官Mibe Toshihiro强调,不断变化的电动车市场很难衡量,经过一年的研究,企业决定停止开发一款价格实惠的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需求疲软这一信号,再次从马斯克的口中传达出来。 前段时间,特斯拉公布了一份不尽如人意的三季报,在利率上升、经济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特斯拉放缓了德国和奥斯汀工厂产能爬坡目标和速度。 与此同时马斯克表示,公司会继续削减生产成本以提高利润。暂缓造价高昂的墨西哥工厂建设,可能会是明智的选择。同时,马斯克认为,尽管三季度祭出了降价大招,但对于大量贷款买车的消费者而言,高利率让降价对需求的刺激大打折扣。 不仅是特斯拉,需求疲软似乎是行业大势,电动汽车巨头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放缓生产。通用汽车周二表示,将把密歇根的一家工厂的领款车型生产推迟一年,理由为电动汽车的需求趋于平缓。 福特上周表示,将暂时放缓生产电动F-150 Lightning皮卡车的产能。数据显示,福特标志性的F-150 Lightning全电动皮卡三季度销量同比骤降了46%,仅售出3503辆全电动皮卡。福特曾在7月份放慢了电动汽车的扩张速度,转而投向了商用车和混合动力车。 美国豪华电动车Lucid周二发布报告称,尽管有已降价促销,但第三季度产量下降了近30% ,交付量仅小幅增长,引发了市场对于豪华电动汽车需求的担忧。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全球汽车分析师Tom Narayan认为,需求放缓的情况会随着电动汽车价格下降和低价车型的出现而有所改善: “这确实凸显出短期内电动汽车(需求)可能会放缓。但这更多地与定价和承受能力有关,而不是市场拒绝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厂商的押注失效了吗? 在全球汽车业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下,已经有很多汽车制造商为此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建设工厂和电池厂,但美国电动汽车目前的销量成绩显然没有反映出强劲的需求倾向。 研究公司Motor Intelligence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电动汽车上半年的销量增速由去年同期的71%降至50%,同样落后于2022一整年65%的增长速度。 行业服务公司Cox Automotive的数据也显示,美国经销商的电动汽车库存增至历史最高。截至6月底,经销店或运往商店的电动汽车数量约为9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四倍。 一些电动汽车初创公司也感受到了销售增长低于预期的压力。Rivian 和 Lucid 等公司都发现,尽管工厂生产的车辆数量相对较少,但仍有未售出的库存。 部分经销商和高管表示,第一波愿意为电动汽车支付溢价的买家已经买完了,厂商面对的是一个更加犹豫的消费群体。
当地时间周五,欧洲汽车业巨头大众集团更新了今年三季度的交付数据。鉴于大众已经立下了“2030电车营收占一半、2035全面停售燃油车”的目标,股票市场也格外关注大众电车的销售情况。 根据大众集团披露的数据,今年1-9月公司总共交付671.58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0.9%。其中 纯电车数量达到53.15万辆,同比增速达到45%。 数据发布后,大众集团在欧洲和美国证券市场的股票悉数下跌,其中美股ADR跌幅超过2%。 为啥下跌? 虽然53万辆的交付数据和45%的增速看上去挺不错的,但实际上仍稍稍低于大众集团自己的目标。 换一个角度来看, 今年前9个月大众纯电车占整体交付数量的7.9%,而单算今年三季度的话能达到9% 。大众早些时候曾喊出今年要把电车销售占比拉到 11% ,但最新的预期已经调降至 8%-10%区间 。 大众集团分管销售的高管Hildegard Wortmann也在周五给出了官方解读。她表示,大众集团的电动车交付展现出了整体较好的数据。尽管 目前欧洲市场普遍存在不愿意买电池车的犹豫情绪 ,但大众依然赢得了市场份额,并延续在欧洲电动车市场的领导地位。不过由于 整体市场的趋势低于预期 ,现在的订单量未能达到集团雄心勃勃的目标。 欧洲人对电池车的担忧也不难理解。作为受到这两年地缘局势多轮冲击的地区,能源价格已经成为欧洲经济的痛点。举例而言, 自上周末新一轮巴以冲突和芬兰LNG管道事件后,欧洲TTF天然气基准期货在一周时间里涨超40%。 (来源:ICE) 根据官方数据,在大众今年交付的纯电车中,64%的销量来自欧洲大本营,中国和美国市场的数据分别占到22%和10%,其余市场的交付数据加起来只有4%。 对于内燃机时代的赢家而言,转型过程中也将直面电动车新贵们的竞争。 特斯拉已经有将柏林工厂规模翻倍的计划,扩张完成后每年产能将达到100万辆。 特斯拉此前也宣布,Model Y是今年上半年欧洲销量最高的车型,力压一众内燃机车型。 另外在全球电动车领域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市场,大众不仅要面对老对手特斯拉,还有在软硬件方面都极具竞争力的本土品牌。今年7月,大众与小鹏汽车签订战略技术合作框架协议。相较于过往内燃机时代外资提供品牌、技术的合作模式不同,这一回出现了中国“造车新势力”向传统巨头提供技术的变化。 大众的最新数据显示, 今年前9个月,中国市场的大众电动车交付数量为11.71万辆,基本持平去年同期的11.27万辆。 (来源:大众集团) 大众汽车中国区负责人拉尔夫·布兰德施泰特曾表示,今年下半年上市的ID.7,有望在未来几个月里提振亚洲市场的销售数据。
据路透社报道,两名知情人士透露,意大利正考虑推出新的汽车购买激励措施,将车辆制造和分销过程中的碳排放考虑在内,以保护意大利汽车行业免受中国出口汽车的冲击。 意大利此举是效仿法国此前推出的电动车补贴新规。9月18日,法国政府宣布,从2024年1月起将推出新的电动汽车现金补贴措施,在新规下,每辆电动汽车将基于生命周期和零部件的碳排放量获得一个“绿色分数”(green score),绿色分数”将综合六种新的二氧化碳排放因素,包括钢材和铝材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汽车车身和电池中关键原材料的使用的碳排放,以及汽车的组装和运往买方目的地的运输碳排放。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意大利政府认为法国的电动车激励框架是“合理”的,并称该国政府也在研究相关方案。另一位消息人士证实,意大利有意效仿法国的做法。 通常情况下,电动车激励措施只是针对汽车的排放,但根据法国提出的新规定,未来新车将根据政府设定的门槛进行评分,这些门槛包括制造材料、组装和运往市场的能源消耗,以及汽车使用的电池类型等。 欧盟的竞争规则原本不允许各国偏袒当地生产商。然而,法国制定的标准可能会让中国产汽车没有资格获得补贴,因为当前中国汽车业主要依靠燃煤发电,而且汽车是通过船只运到世界各地的。 由于中国电动车的价格通常低于欧洲本土电动车,因此欧洲对中国的电动车进口量正在增加。意大利工业部长Adolfo Urso上月表示,意大利人已将80%的激励措施用于购买国外生产的汽车,对购车激励措施的修订应支持向更环保汽车的转变,并支持本国汽车的生产。 意大利政府的目标是与包括Stellantis在内的所有当地汽车集团就其汽车行业达成一项广泛的长期计划,其中就包括新的购车激励计划,预计谈判将持续到今年年底。如果意大利最终推出类似法国的新规,可能会阻碍人们购买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这对中国汽车制造商来说将是新的打击。
本周,曾有“特斯拉杀手”之称的美国造车新势力Lucid的股价进一步创下了历史新低,因为市场对其Air电动豪华轿车的需求持续低迷的担忧与日俱增。一份最新报告显示,Lucid每交付一辆车的亏损额便高达33.8万美元。 业内报告显示,以交付量及公司业绩计算,Lucid今年每辆车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可能会亏损33.8万美元,比几个月前的32.5万美元进一步增加,这表明其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需要大幅扩大规模和追加资金——很可能已等不到2025年。 而目前公司开始销售的Air Pure售价仅在每辆7.74-8.24万美元之间。 来源:公司官网 尽管Lucid自成立以来一直“心比天高”,试图与特斯拉、奔驰和保时捷等知名品牌展开竞争,但真正的问题是,在今年早些时候由特斯拉引发电动汽车行业的价格战后,作为Lucid最大股东的沙特主权基金PIF,是否还会下血本继续资助这家陷入困境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根据业内当前的预估,到2025年前Lucid预计都将继续亏损,这将增加其维持流动性和资金获取的压力——这是一个警示信号,任何经济衰退都可能加速这家亏损公司的“毁灭”。 事实上,最了解Lucid等造车新势力眼下处境的,或许便是马斯克。 早在今年5月,这位特斯拉掌门人就曾认为,电动汽车破产潮即将来临。马斯克当时警告,“未来将是充满挑战的12个月。我想现实一点。特斯拉无法不受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在未来12个月里,宏观经济层面将困难重重。” 而马斯克话音刚落,今年6月,电动汽车企业Lordstown Motors就申请了破产。在本周,特斯拉的另一对手Rivian也宣布拟再发行15亿美元可转债,以支撑其岌岌可危的财务状况。 对Lucid来说,目前该公司存在的一些好消息是,其应该能从2024年底推出的高端定位SUV Gravity和2025年可能推出的中型车平台中获益,但其当务之急或许是考虑更多的供应商和授权合作,就像近来与阿斯顿·马丁的合作一样。 阿斯顿·马丁与Lucid在9月达成协议,由Lucid输出技术并获得阿斯顿·马丁约3.7%的股份,双方将合作生产高性能电动汽车。 目前,Lucid的库存数量正在攀升,部分原因是生产超过交付,加之物流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令人相当担忧,因为这一局面最终可能会增加价格压力。Lucid的Gravity将于2024年交付,这一特斯拉Model S的预期竞争对手可能会以比Model S高出25%的价格发售。 Lucid早前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在今年二季度运营亏损为16.1亿美元,上年同期的运营亏损为11.57亿美元;净亏损为15.44亿美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3亿美元。Lucid在当季总计仅交付了1404辆车。 第一美国信托(First American Trust)首席投资官Jerry Braakma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Lucid目前的交付量增长远低于今年设定的1万辆汽车目标所需的速度,这也是他们持续亏损的原因。” Braakman指出,Lucid股价料将继续受到挑战,直到他们能够表明——他们在销售数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毫无疑问的是,在美国,特斯拉正在赢得这场由其发起的价格战,而Lucid究竟还能挺多久,或许也将取决于其最大股东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的助力有多大了。目前在PIF的支持下,Lucid公司仍在积极拓展海外版图。 此前据媒体报道,Lucid已经签署协议,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建立第一家工厂,到2025年将在沙特每年生产15万辆电动汽车。
有记者问: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载人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欧方发起此次反补贴调查仅依据对所谓补贴项目和损害威胁的主观臆断,缺乏充足证据支持,不符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欧方要求中方在极短时间内进行磋商,且未提供有效的磋商材料,严重损害了中方权利。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中方曾明确表示,欧方拟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以“公平贸易”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并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中方敦促欧方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及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大局出发,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鼓励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深化合作,为中欧电动汽车产业共同发展创造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调查程序,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