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47个
据外媒报道,英国和欧盟官员将于当地时间9月27日举行会议,双方将讨论英国脱欧后,欧盟对来自英国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计划,当前是否推迟此举的最后期限已经临近。 电动车原产地规则将在英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中分阶段实施,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前英欧关系中的关键争议领域,英国-欧盟贸易专门委员会将在这次为期半天的会议上讨论这一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根据英国脱欧后制定的《贸易与合作协议》,如果英国和欧盟之间交易的电动汽车中,来自欧盟的零部件含量少于45%,那么从明年起,这些电动汽车将被征收10%的关税。 英国工业大臣Nus Ghan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并将继续与欧盟进行交涉,因为我们知道最后期限即将到来,但我对双方做出正确的决定持乐观态度。” 最近几周,电动汽车已成为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主要焦点。Ghani表示,英国希望欧盟推迟加征关税的时间,部分原因是欧盟决定就中国汽车进口对欧盟市场的影响展开审查。 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Rishi Sunak)和欧洲汽车制造商希望将计划中的分阶段实施期延长三年,从而为该地区电池供应链的发展留出更多时间。苏纳克已请求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帮助英国说服欧盟推迟关税。 但一位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迄今为止,欧盟官员和各成员国在这一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即使在各国外交官在9月25日讨论了这一问题之后也是如此。 汽车行业此前表示,加收关税可能使该行业蒙受43亿欧元(合46亿美元)的损失,并让中国竞争对手受益。Stellantis公司表示,除非英国脱欧协议重新谈判,否则其英国品牌沃克斯豪尔的工厂可能关闭,并导致当地损失数千个就业岗位。
据商务部网站,9月24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京与来访的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会谈。双方围绕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筹备,重点就电动汽车、5G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王文涛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中欧经贸关系。近期,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优化外商投资环境24条政策措施,相关部门正认真落实,将为包括欧企在内的外资企业提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商务部将继续通过外资企业圆桌会制度、外资投诉中心等机制及时听取包括欧企在内的外资企业诉求,积极推动解决困难。 王文涛重点就欧盟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表达严正关切和强烈不满。王文涛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依靠的是研发创新、自由竞争和完备的产业体系。欧方拟进行的反补贴调查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将影响中欧绿色合作和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希望欧方与中方开展对话磋商,严格遵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以非政治化、非歧视性方式妥善解决贸易摩擦。 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欧中关系充满活力,中国是欧盟重要贸易伙伴。欧方高度肯定中方出台的优化外商投资环境24条措施,期待其为欧企带来更好营商环境。欧方愿与中方就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事进行充分磋商,将在恪守世贸组织规则的基础上开展调查,保障调查透明度。
近期有消息称,电动汽车龙头特斯拉年内在得克萨斯州新雇佣了大批工人,目前得州超级工厂的员工已经超过了2万名,较去年年底上升逾六成。 这一消息是得州当地媒体《奥斯汀商业杂志》报道的,特斯拉得州工厂生产总监Jason Shawhan在上周的一场主题演讲中分享了工厂的员工人数。 报道称,马斯克的公司以守口如瓶而闻名,Shawhan的公开露面实属罕见。在演讲中,Shawhan不仅详细介绍了得州工厂的运营情况,还分享了公司CEO埃隆·马斯克的一些生产原则。 先前有高管透露,得州工厂在2022年底员工数为12277人,已经超过了马斯克早先的估计。不过Shawhan说道,现在每天已有超过2万名员工在现场工作,大部分来自偏远地区,这也是公司大规模招聘的主要困难之一。 “基本上,我们带来了一吨又一吨的人,”Shawhan说,这一度导致没有足够的停车位供工人使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斯拉现在正在工厂附近修建一个停车场。他补充道,庞大的员工基础也意味着特斯拉需要注意公司文化和安全。 根据媒体研究的数据,特斯拉几乎很快就成为了该州中部最大的雇主之一,仅次于当地的连锁超市HEB。据了解,得州工厂主要生产Model Y,年产量超过25万辆。Shawhan表示,电动皮卡Cybertruck也将很快在该厂开始生产。 根据6月的一份报道,特斯拉在发给供应商的信息中透露,该公司计划每年生产37.5万辆Cybertruck。另据科技媒体的一个疯狂的说法,在得州工厂全面提高Cybertruck的产量后,员工数量将增加至6万名。 昨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对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的罢工进入第11天,罢工潮进一步扩大。媒体分析认为,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美国传统车企肯定会花更多的钱,这都将进一步提升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巨大成本优势。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UAW的罢工影响可能会波及特斯拉。去年一年,马斯克基本上都是在阻止工会的组建。康奈尔大学的劳工专家Art Wheaton表示,UAW为获得更高工资而采取的行动,可能会给特斯拉带来压力。
据《韩国时报》(The Korea Times)报道,韩国政府将暂时向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更多补贴,希望通过政策激励措施重振国内日益放缓的电动汽车销量。 之所以提供更多补贴,是因为充电费用上涨和补贴减少导致电动汽车销量下降。根据韩国环境部的数据,8月份韩国电动汽车销量为9,553辆,同比下降34.1%,环比下降26%。 日前,韩国政府有关官员表示,相关部门将很快公布相关细节。其中,财政部长Choo Kyung-ho称,为了刺激电动汽车的需求,韩国政府将扩大电动汽车消费者的补贴范围。财政部发言人表示,“财政部和环境部正在对临时上调补贴的细节进行微调,结果将很快公布。”环境部发言人也证实,政府将暂时增加电动汽车补贴预算。 在韩国,购买价格低于5,700万韩元的电动汽车可以获得政府的全额补贴;如果价格介于5,700万韩元和8,500万韩元之间,可以获得一半的补贴。例如,购买电动轿车的消费者最多可获得700万韩元的补助金。 早些时候,Choo Kyung-ho曾表示,在全球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刺激电动汽车需求十分迫切。“我们正在考虑采取具体措施来刺激电动汽车需求,因为电动汽车销量下降将影响国内消费。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需要政府支持。” 与内燃机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较少。数据显示,上个月,韩国混合动力汽车销量飙升至28,735辆,较上年同期增长52.6%。
美国福特汽车暂停了在美国密歇根州的新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建设,其发言人称尚未对该工厂是否运营做出最终决定,但不少人猜测福特可能最终将停止该计划。 去年2月时,福特宣布在美国密歇根州南部建造一家电池工厂,占地950英亩,并在2026年投产,为当地创造2500个工作岗位。 但其发言人在周一的一份声明中指出,福特需要暂停电池项目并限制建设支出,直到公司拥有运营该工厂的信心为止。 这番表态与美国近日的汽车业大罢工显然息息相关。上周五的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罢工升级虽然没有波及到福特的工厂,但福特称双方仍在关键条款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包括福特在内的三家汽车制造商表示,UAW要求的劳工福利将严重威胁公司的存续能力,并使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矛盾升级 对UAW来说,福特决定暂停建厂的行为无疑是一次挑衅。上周五时,UAW还称赞与福特的谈判颇有效果,并没有对福特的工厂进行额外罢工升级。 UAW主席Shawn Fain在一份声明中称,福特发出了一个可耻的的裁员威胁。过去20年中,三大制造商关闭了65家工厂还不够,现在他们还想通过关闭还未开业的工厂来威胁工人。工会只是要求公平地过渡到电动汽车时代,但福特却往反方向前进。 密歇根州州长发言人Bobby Leddy对此表示,密歇根州致力于维护该州在汽车行业的优势,福特只是暂停了电池工厂的建设。政府希望三大汽车公司能和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达成谈判,让工人们能够重返岗位,继续让工人做他们擅长的事情。 公共机构马歇尔经济发展联盟首席执行官Jim Durian指出,希望福特和UAW之间的谈判能以互利的方式结束,一旦谈判完成,该项目将按计划继续进行。 与此同时,共和党众议员Tim Walberg指责道,拜登的电动车政策和正在进行的汽车业罢工使三大汽车制造商十分混乱。他强调福特暂停建设工厂的举动,凸显了拜登政府不切实际且破坏就业的电动车政策被撤回的必要性。 白宫目前尚未对此事进行回应,而当地时间周二,总统拜登将访问密歇根州,与前线罢工的汽车工人进行对话。前总统特朗普则会在周三抵达罢工地区。
据彭博社报道,9月23日,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在第五届外滩金融峰会的主题演讲中强调,“欧盟无意与中国脱钩。一系列冲击正在促使各国将政策重点从效率转向韧性,我们不应低估这些挑战和地缘政治变化的严重性。欧盟和中国可以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应对这些问题。” 东布罗夫斯基斯指出,虽然欧盟正在寻求降低其在“战略产品”方面的脆弱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欧盟要与中国脱钩,因为欧盟与中国的贸易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欧盟正试图在对华战略中找到新的平衡,寻求“去风险”并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同时保持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东布罗夫斯基斯还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和贸易大国,中国在几乎所有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经济的走势将影响全球经济,过去几十年全球经济增长一直受到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支撑。作为中国的主要经济和贸易伙伴之一,这对欧盟来说意义重大。 9月23日,东布罗夫斯基斯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经中欧双方商定,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将于9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东布罗夫斯基斯将共同主持对话。据悉,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预计也是此次对话的议程之一。 欧盟委员会最近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引起了中国的高度关切和强烈不满。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调查宣布后表示,中方认为,欧盟拟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据了解欧盟计划的知情人士透露,预计东布罗夫斯基斯将告诉中国政府,需要达成具体协议来重塑双方的关系。此外,欧盟将利用这次机会,试图为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带来的一些影响降温。 东布罗夫斯基斯还将寻求向中方解释,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将严格遵循程序步骤,包括在采取任何可能的行动之前与中国的当局和公司进行磋商。他将在长达数月的调查过程中寻求中国政府的合作。
按照常识我们都知道纯电动车的分布很受环境影响,就像是新鲜蔬菜,越是寒冷地方就越少见,比如说黑龙江的纯电动车渗透率肯定是远远低于海南。 手边查到一个数据:2022年海南省纯电动车的渗透率是黑龙江的12倍。我想不是因为黑龙江的伙伴们觉得纯电出行不够香,而是环境让他们感到别无选择。 如果要问纯电动汽车最怕的是哪个季节?寒冷的冬季一定排在夏季前面,因为对纯电动车车主来说夏季似乎除见诸新闻的自燃事件,实际用车的话,估计也就是有些车型的玻璃天幕造成的暴晒问题。 但冬季不一样,因为低温造成续航缩水,进而带来出行范围会受影响,极端一点,会有个别纯电动车甚至连充电也受影响,比如某验证码。 对于车主来说这种因为环境带来的损失是直接的。这也是为什么各大车企在新车上市前,都要组织冬季测试的原因。 可是,现在一个很有趣的调查结果是,相比起高温环境,适合的低温环境对纯电动车寿命才是更友好的。 这是反常识吗?先来看看调查结果是怎么来的。 北美有一家名叫Recurrent的公司,它们专门研究和分析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续航里程,方式就是通过与新能源车主签订协议,然后可以获取他们车辆每天的充电、里程、电量等数据,进而分析在真实使用状态下新能源汽车电池工作情况,通过掌握不同品牌纯电动车的实际电池使用情况,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潜在消费者以及二手车商提供参考。 最近Recurrent的通过数万辆在北美特斯拉Molde Y的行驶数据发现,在北美北部相对偏寒冷和海洋气候地区使用的Model Y车型,比起在南部热带气候使用的车型,电池平均寿命要高出3%左右,非常有意思的结论。 这项跟踪的数据从2020年就开始,地域划分的依据是把由美国官方指定的“湿热”、“干热”、“冷”、“非常冷”和“低气压”几个气候带分成两个对照组,三年来在北美南部温热带地区的特斯拉Model Y电池续航里程平均范围还能保持原来的92%左右,而在北美北部相对寒冷地区使用的特斯拉Model Y电池续航里程平均范围竟然还能保持原先的95%左右。 而之所以选用特斯拉Model Y为调查车型,一个原因是这车卖的太好,北美最多的纯电动车就是Model Y,数据收集更方便,且对于消费者也更具参考性,其次还因为在北美地区的纯电动产品中,一直以来特斯拉在电池热管理方面属于相对做得比较好的。 只不过,为什么是适合的低温环境对纯电动车寿命才是更友好的呢? 其实听起来反常识,但原因并不难理解。 因为相比起低温,高温环境会更容易加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而对于电池来说加速一些不必要的化学反应并不是一件好事,有点类似于我们人一样,低温才能实现“冻龄”的感觉。 当然过低温度有电池寿命也不利,AutoLab也采访了一位某动力电池厂的工程师,权威的说法就是极限的低温一样会造成电池内部不可逆受损,只是高温考验在正常用车环境更容易遇到,比如正常夏季有时的高温天气对于电池来说已经是有挑战的环境了。 Recurrent给出的一个说法也是,对于纯电动汽车的锂电池来说,一旦外界环境温度超过40摄氏度,那么负极上一些化学物质就会开始不可逆的损坏,此外也会造成液态电解质过量消耗。 我们知道传统锂离子电池不管是三元锂还是磷酸铁锂配方,材料都是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组成,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来回移动即实现电池的充放电。 其中电解液的作用是在正、负极之间肩负输送锂离子传导电流,消耗电解液自然也就会带来电池寿命下降。 此外Recurrent还给出了保持电池寿命的理由,比如停放的时候可以放在阴凉环境下,以及尽量可以插上充电枪但可以设置充电限制。 因为纯电动车在充电状态下热管理系统会更主动的工作从而给电池营造合适的温度,设置充电电量限制是因为,不必要的情况下不用每次都把电池完全充满电,电池soc少一些电池内部会更稳定,这对于提升电池寿命也是有利的。
综合多家外媒报道,沙特经济城市和特区管理局(ECZA)向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颁发许可证,允许其在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经济城(KAEC)建设并运营制造厂。此举是沙特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国家交通格局变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Lucid是一家拥有着成熟技术的美国豪华纯电动汽车制造品牌,其控股股东为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公共投资基金(PIF)青睐,所以,Lucid在沙特投资设厂,也就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早在2018年,PIF就以10亿美元注资Lucid,成为其最大股东。去年12月,PIF又投入9.15亿美元购买Lucid的股票。再加上今年6月追加投资的18亿美元,PIF对Lucid的累计投资超过37亿美元,目前持股超过60%。 在PIF的支持下,Lucid公司积极拓展海外版图。此前据媒体报道,Lucid已经签署协议,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建立第一家工厂,到2025年将在沙特每年生产15万辆电动汽车。 Lucid的沙特工厂占地面积超过135万平方米,约占KAEC经济特区汽车中心总面积的31%,该汽车中心是专门为汽车行业划定的区域。 近年来,沙特电动汽车生产和供应链广受关注。据当地媒体报道,沙特政府已明确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首都利雅得汽车总数的30%;并实现每年生产30万辆汽车的目标。 基于此,沙特正在加速引进汽车制造商前往本土建厂,建造电动汽车成为沙特王国实现经济多元化和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而单Lucid一家的产能,就占到沙特2030年目标的一半。 KAEC正在为即将到来的Lucid公司员工准备住宅基础设施,包括学校、休闲和娱乐设施。除此以外,KAEC还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成为大量专注环境保护企业的首选目的地。 Lucid副总裁兼中东地区总经理Faisal Sultan表示,作为沙特王国有史以来第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厂和Lucid的第一家国际工厂,该工厂将使沙特能够改变游戏规则,推动本土电动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 KAEC主要开发商Emaar首席执行官Cyril Piaia表示,其相信Lucid将帮助该地区实现汽车之都的目标,同时也将对当地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技术进步,并为KAEC吸引新的投资。
法国补贴新政出炉,大多数中国电动汽车将被排除在外 法国政府周一(9 月 18 日)宣布,法国将于 2024 年 1 月起推出新的现金激励措施,支持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 (EV),旨在支持法国和欧洲汽车制造行业与中国竞争对手的竞争。 随即在9月19日,法国政府公布了具体细节,将通过审查碳足迹的方式给每辆电动汽车打“环境分数”,满分100分,必须超过60分才能获得补贴。 法国能源部长表示,这将“奖励最环保的电动汽车,特别是法国和欧盟制造的电动汽车。” 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在一份声明中明确表示,法国将停止补贴“碳足迹”差的电动汽车,支持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低的车辆,这将推动法国“碳足迹”每年减少80万吨。为此,法国政府已准备了超过10亿欧元的预算。 “这套新规则几乎将自动排除所有在中国制造的车型”,《日本经济新闻》称,法国政府称该规则是在科学基础上制定的,但这一举措显然有利于欧洲汽车制造商。如果按照新的“生态奖金”打分标准,从中国运输来的电动汽车首先在物流上得分就很低,其次中国制造所需的能源仍主要依赖于煤炭,在这方面的碳排放也会导致得分不高。此外,在中国生产的欧洲、美国品牌电动车如何计算分数也是一个问题。、 德媒忧本国车企将首当其冲 路透社报道称,欧亚集团分析师警告称,如果欧盟最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中国政府可能会采取反制措施,这将损害欧洲汽车产业。 “惩罚性关税是错误的选择。”德国《巴登日报》日前刊发以此为题的评论。文章称,在电动汽车领域,欧洲车企确实跟不上中国车企的步伐,但是以反倾销为由对中国电动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并非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梅赛德斯-奔驰表示,保护主义措施只会适得其反。汽车零件供应商博世表示,征收惩罚性关税和设立贸易壁垒会导致双输。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中国商业与经济系主任多丽丝·费舍尔17日表示,目前德国的经济形势不乐观,应避免贸易冲突。她还提醒,除汽车行业外,欧洲的机械工程和化学工业也可能受到潜在反制措施的影响。 地缘政治评论员、亚太事务顾问托马斯·鲍肯二世 (Thomas W. Pauken II)表示,如果欧盟试图采取导致与北京发生贸易战的行动,梅赛德斯·奔驰和大众等欧洲汽车巨头向中国出售电动汽车的计划也可能会遇到障碍。此类贸易战不太可能影响特斯拉,该公司“在中国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其他一些“与欧洲有业务往来”的汽车制造商的情况可能不会那么好。 至于此举对欧洲普通消费者意味着什么,他们似乎将不得不为电动汽车这种特殊商品支付更多费用。 “中国已经找到了以更低的成本制造、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的方法,而且他们的电池实际上比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更可靠。但现在欧洲消费者可能要以更贵的价格去购买质量更差的电动汽车。他们购买电动汽车的成本很高,因为他们买不到中国的电动汽车。”鲍肯解释道。 他还指出,由于中国“在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电池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需要考虑供应链问题。 “显然,如果这些贸易战加剧,欧洲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及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将很难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电池,其中电池大部分来自中国,”他补充道。 鲍肯指出,美国有可能“也阻止中国电动汽车”,他感叹道,“美国和欧盟总是认为他们在打击中国,但实际上他们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3年9月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GB/T 20234.1-2023《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GB/T 20234.3-2023《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充电标准是保障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互联互通以及安全可靠充电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增加、动力电池充电倍率提升,消费者对车辆快速补充电能的需求日益强烈,以“大功率直流充电”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业态、新需求不断涌现,加快修订完善原有充电接口相关标准成为行业普遍共识。根据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发展和快速补电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成了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实现了对原有2015年版国标方案的全新升级(俗称“2015+”标准)。新标准在沿用我国现行直流充电接口技术方案、保障新老充电接口通用兼容的同时,将最大充电电流从250安培提高至800安培、充电功率提升至800千瓦,增加了主动冷却、温度监测等相关技术要求,优化完善了机械性能、锁止装置、使用寿命等试验方法,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传导充电连接装置的环境适应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同时满足直流小功率、大功率充电等实际需要。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相关单位深入做好两项国家标准宣传推广和贯彻实施工作,促进大功率直流充电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充电设施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系列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