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92

  • 土耳其突发强震对金属的影响有多大?【机构评论】

    2月6日,作为连接亚欧甚至是全球的重要贸易中心的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此次强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7.35度,东经36.85度。强震使得土耳其国内受灾严重,造成超4000人遇难。因此我们也想通过对土耳其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供需及贸易情况进行梳理,以此来看土耳其地震对金属的影响。 整体来看,土耳其此次地震对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供需格局的影响都较为有限,但土耳其作为亚欧贸易的中心,地震对其交通和贸易会有一定不利影响。从有色品种来看,不管从产量还是需求量还看,土耳其有色金属的产销占全球的比重都极小,因此不管是对我国还是全球的有色金属的供需格局都无明显影响;但是从土耳其的贸易流来看,土耳其会向欧洲地区出口锌和不锈钢产品,地震对其交通和枢纽作用的发挥有不利影响。从黑色品种来看,地震对全球粗钢和废钢的供需格局影响都较为有限。 有色金属 ●铜: 土耳其铜产业各环节的量级普遍较低,预计对铜市场影响能力有限。供应方面,当地铜精矿年产量约15万吨,但其粗炼能力仅在10万吨附近,因此有少量铜精矿出口至欧洲地区,粗炼产出基本全部用于当地精炼。精炼环节年产量在13万吨左右,高于粗炼产出的部分需其他二次原料进行补充。消费方面,土耳其铜年消费量约48万吨,较为依赖对外进口。 ●铝: 土耳其自身铝土矿资源并不充足,仅一家年产7万吨的电解铝生产商(位于科尼亚,距离地震中心约580公里);近年来土耳其的铝金属消费量有所增加,从2020年的100-110万吨/年增加到150-160万吨/年(占海外铝消费的5.5%左右),消费的增量主要是铝型材和板带的出口;土耳其的铝金属原料来源以进口为主,近两年的净进口量都在130-140万吨附近。因土耳其的铝加工大部分靠近伊斯坦布尔附近,地震暂时对其影响不大,具体影响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 铅:土耳其年度铅矿产量8.6万吨,全球产量占比1.8%;铅锭产量12万吨,出口,全球占比不足1%;消费量26万吨,全球占比2%。考虑到该国铅矿产量全部用于出口,且国内有十多万吨金属进口用于消费,可关注贸易端及物流影响。总体而言,由于供需比重不大,短期地震不会成为影响价格的主要矛盾,对铅而言影响偏小。 ●锌: 从年度数据上看,土耳其在锌供需上占比均较为小:土耳其锌精矿产量占比仅为1.4%、国内并无大的锌冶炼厂。值得一提的是,土耳其每年进口约26-31万吨锌锭,我们观察其国内并无大型镀锌厂;因而推测进口锌锭一部分本地消费以外,其余作为贸易中转站供给欧洲其他国家。近日该国地震或对其本国锌产业的影响较小,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对欧贸易的一环,地震对其交通和枢纽作用的负面影响。 ●锡: 土耳其锡产业在全球占比较低,同时在锡贸易上并不作为重要的中转地,因此预计对锡市场影响能力十分有限。 ●镍: 土耳其镍矿储量相对丰富且品质高、开采也相对容易,但在全球镍矿资源和开采量占比较小,2022年中国从土耳其进口镍矿约3万吨,数量占比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土耳其有自身的中间品冶炼厂,来自Meta Nikel公司的Gordes项目,产品为氢氧化镍钴,项目于2014年投建,总设计产能为6万金属吨,2021年产约5200镍金属吨,占全球镍中间品30万吨的1.75%,中国2021年从土耳其进口1.8万实物吨,2022年中国进口量提升至2.05万实物吨。 不锈钢方面土耳其主要是进口需求国,不锈钢年需求量70多万公吨,其中75%依赖进口,近两年以来中国出口土耳其的不锈钢量大幅提升,成为其最大的不锈钢供应商。2022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土耳其的不锈钢总量高达26.7万吨,同比增加11.9万吨,增幅80.2%。其中第二季度出口量均处于高位。而土耳其不锈钢加工品主要辐射欧美国家,德国和美国是最大的两大出口国,去年东欧事件影响下,海内外价差拉大情况下刺激了其从中国补货的需求,挤占了欧盟和韩国的部分份额。 此次地震或小幅干扰土耳其国内金属冶炼企业的生产,同时国内震后修复重建需求或刺激不锈钢从中国进口增加,导致对镍不锈钢金属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但是土耳其镍、不锈钢产量和消费量级和占比较小,其他国家的金属替代弹性较大,对于中国镍和不锈钢金属平衡影响不大。 黑色金属 土耳其粗钢年产量3000-4000万吨,占世界比重2%左右。其中,电炉钢产量2000-3000万吨,占世界电炉钢产量约5%;转炉钢产量1100万吨左右,占世界转炉钢产量约0.8%。土耳其电炉炼钢占该国粗钢产量约70%,是世界上以电炉炼钢为主的国家之一。 土耳其是世界废钢进口大国,近两年废钢进口量超过2000万吨,2021年废钢进口量占世界废钢进口比例接近25%。土耳其电炉炼钢对进口废钢的依存度超过80%。 土耳其粗钢以国内消费为主,2021年粗钢表观消费3558万吨,约占全球粗钢消费的1.8%,粗钢年净出口量在500万吨左右。 此次地震灾后重建可能导致其粗钢出口减少,但由于出口量不大,因此对全球粗钢供需格局影响有限;地震导致的社会折旧废钢供应增加,对灾后重建废钢炼钢需求的增加起到一定缓冲作用,因此预计对废钢供需格局也影响有限。

  • 四次地震 两次7.8级!输油管道暂停!美国将对俄铝收200%关税?金属板块狂泄不止

    昨日,土耳其地震引发全世界关注。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2月06日09时17分在土耳其(北纬37.15度,东经36.95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02月06日09时28分在土耳其(北纬37.35度,东经36.85度)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02月06日18时24分在土耳其(北纬38.00度,东经37.15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02月06日20时02分在土耳其(北纬38.00度,东经36.20度)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据消息,当地时间7日,土耳其副总统奥克塔伊表示,地震已致土耳其2379人死亡、14483人受伤。另据叙利亚卫生部,强地震已致叙利亚711人死亡,另有1431人受伤。为悼念地震死难者,土耳其宣布全国哀悼7天。土耳其教育部宣布全国各级学校停课一周。 6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证券交易所宣布暂停做空。但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证交所100指数开盘下跌2.4%。同时,据市场消息,地震发生后土耳其暂停8支股票的交易。 土耳其天然气管道爆炸,输油管道停运,炼油厂关闭 据土耳其IHA通讯社报道,此前发生地震的哈塔伊省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和火灾。一农村行政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在该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在相距约3公里的两个不同天然气管道段发生爆炸。输气管的火灾目前还未扑灭。 土耳其国有能源公司博塔斯公司此前曾发布消息称,破坏性地震未对能源管道运行造成影响。 据报道,该公司在声明中写道,“检查完后,未发现管道有任何受损。”目前,作为预防措施,公司已决定暂停向震中附近一些地区输送天然气。 据CNBC阿拉伯台报道,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暂停经由土耳其的石油出口。 另据市场消息,土耳其油气管道运营商Bota公司发布消息表示,目前输油管道没有报告出现泄漏现象。但作为预防措施,该运营商将停止向杰伊汉终端输送石油。 杰伊汉是伊拉克北部和阿塞拜疆石油销售的重要枢纽。根据外媒汇编的船舶跟踪和港口装载数据,该港口1月份每天出口超过100万桶石油,这些石油主要运往欧洲炼油厂。 受地震影响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据叙利亚石油部表示,土耳其强震导致叙利亚巴尼亚斯炼油厂部分建筑和设备受到损坏,出现石油产品泄漏。目前该炼油厂已关闭进行维修。据CNBC阿拉伯台报道,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暂停经由土耳其的石油出口。 美国计划最快本周对俄罗斯铝征收200%的关税 据彭博社最新消息,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准备最快于本周对俄罗斯制造的铝征收200%的关税,以在入侵乌克兰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向莫斯科施压。 该人士表示,此举已酝酿数月,在讨论内部讨论时不愿透露姓名。知情人士补充说,美国也在瞄准俄罗斯金属,因为莫斯科一直在向美国市场倾销铝,并损害美国公司。 截至今晨收盘,伦敦基本金属价格齐创两周至四周低位,伦锡跌超5%领跌基本金属:伦铜收跌1.2%,创1月10日以来的四周低位;伦铝跌1.4%,连跌两日至三周半新低;伦锌跌3.4%至四周低位;伦镍收跌4.7%至三周新低;伦锡跌5.3%至近四周低位。 宏观情绪转变,金属类商品迅速“变脸” 周一,内盘金属板块全线大跌,其中,沪金跌近2%,最低至412.8元/克,创近一个月新低。沪银跌逾4%,最低至5005元/千克,创逾两个月新低,沪锡、沪镍、沪锌领跌有色板块。 前期大宗商品反弹的主要动力在于政策紧缩预期降温所带来的风险偏好回升。而节后国内较差的基本面数据和重回紧缩的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则带动了大宗商品的回落。目前,大宗商品市场交易情绪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 “从宏观面来看,当前市场情绪的转变有国内国外两方面因素。”海通期货投资咨询部宏观研究员顾佳男表示,海外方面,市场与联储对于紧缩的预期差在今年以来持续存在,尤其是在上周议息会议后,没有额外鹰派信息的联储议息会议使得市场对于紧缩预期持续降温,但是周五的非农数据大超两倍市场预期,不能掩盖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强劲。市场紧缩预期大幅抬升,市场风险偏好也随之走低。 国内方面,节前疫后复苏的形势抬升了市场风险偏好,但节后回来一周,部分经济高频指标并没有出现大幅度转好,例如地产销售数据仍处于近年同期季节性低位,市场前期亢奋情绪有所回落,也带动了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 自去年美联储开始连续大幅加息起,部分投资者就一直存在美国经济硬着陆的看法,理由在于利率大幅上升将导致企业盈利急剧衰退,进而大幅裁员。但从目前美股、美债市场的表现来看,市场只是体现了衰退,但并未体现硬着陆,主要是因为在升息过程中美国劳动力市场一直表现的很有韧性。 “以公布的1月就业数据来看,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大幅高于预期,失业率保持在196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劳动力供给持续偏紧。以就业状况来看,美国确实可能以轻度衰退换取通胀回落,也即软着陆,但如果通胀长期中枢抬升迫使美联储不得不长期维持高利率,那么美国经济仍有硬着陆风险。”南华研究院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徐晨曦称。 在业内人士看来,美国经济离着陆还有较长的时间,市场对于货币政策转向的憧憬过于提前,中间势必还有反复。 “美国经济韧性比较强,在年底前或很难看到衰退到来。但大宗商品市场,尤其是金融属性较强的金属类期货,投资者更加关心市场的二阶变化。”顾佳男表示,虽然衰退还有一定距离,但投资者会提前憧憬衰退后的降息事件。 “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有色价格在春节前一度表现为过热,市场分歧越大反而上涨动力越强;但春节后,当美联储加息放缓预期落地,美元指数出现触底回升,市场情绪骤然降温,有色价格随即出现见顶回落迹象。”光大期货有色金属总监展大鹏表示,美国经济硬着陆和软着陆表现是金属期货探寻的要素之一,但关注的结果体现在美联储加息的节奏以及美元指数两个方面。 “贵金属价格对标的就是实际利率。从去年来看,美联储货币政策绝对是影响大类资产包括债券包括贵金属最主要核心逻辑,但到了今年,美联储此轮加息周期逐步进入尾声,市场对于联储货币政策的关心程度有所降温,更加关注经济基本面的数据,也就是软着陆与硬着陆的路径区别。”顾佳男称。 在他看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已进入末端,贵金属去年四季度的低点便是近几年大周期的底部,经济数据的演变将会是未来贵金属价格走势的决定因素。“若美国经济下行速度较快发生硬着陆,那贵金属的上行周期将会更加顺畅。但美国经济若能保持持续的韧性,则贵金属价格仍会有所反复。但美国经济若能保持持续的韧性,则贵金属价格仍会有所反复。”顾佳男认为,以现有基本面来看,短期第二种情形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大。 金银比创三个月新高,贵金属短期或现调整 上周五公布的美国非农数据大超预期,市场对美联储继续加息的预期升温,美元指数及美债收益率大幅反弹,贵金属因此受到压制。此外,已连续上涨多日,多头获利了结亦对贵金属构成打压。相比较来看,白银因其品种较小,跌幅远大于黄金,金银比大幅上行,创近三个月新高。 “年前黄金持续上行刷阶段新高,而白银则维持高位震荡,促使金银比持续走高,背后主驱动为美联储加息预期的趋缓,打压美指下行并推高金价以及全球央行增持黄金外汇储备改善黄金需求前景。但相比之下,因白银工业需求占总需求半数,而年前国内需求进行季节性淡季并呈现累库状态,令白银价格上行乏力。”南华研究院有色研究总监夏莹莹表示,年后,在贵金属回调阶段,白银表现出较黄金更强的波动率特征,金银比则继续走阔。 “白银的涨跌弹性要比黄金大很多,因此金银比快速走高,从公式去理解就是黄金相对白银更加坚挺。”展大鹏表示,从历史表现来看,金银比快速上升或下降一般反馈短线悲观或乐观情绪的急剧上升。比如,当贵金属市场偏悲观甚至恐慌,投资者认为价格即将见顶回落,此时黄金表现比白银抗跌,白银跌幅大于黄金,金银比就会上升;反之,金银比会出现下降。另外,从指标对比来看,金银比与美国长期通胀预期成偏弱的负相关,金银比上升意味着美国长期通胀预期存在继续下降的概率。 今年随着地缘政治影响相对淡化,美国面临衰退风险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是贵金属的交易主线将会贯穿全年。目前,贵金属市场交易核心因素仍在于美国经济衰退压力下美联储货币政策被动转向的预期。 据展大鹏介绍,去年金银价格反弹均是在11月份,也就是最后一次激进加息后开启反弹步伐;循着这条交易路线去思考,今年2月份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落地,若3月份再度加息25个基点,并不意味着更加“宽松”,因此本轮金价反弹顶点可能出现在2月份,终点在3月份左右。 另外,上周既有美联储加息放缓落地,也有超预期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公布,因此金银价格下跌也可暂时以风险事件影响来看待,但若短期不能快速回到反弹通道,则意味着中级别的下跌调整已经到来。“后市黄金市场应重点关注从美国经济数据中找寻美联储可能被动提前进入降息周期的证据以及俄乌地缘的最新进展等。”展大鹏称。 同样,在国投安信期货贵金属研究员刘冬博看来,国际黄金白银都有跌破阶段性支撑线迹象,短期或将陷入调整。但美国经济走弱并面临衰退的基准场景下,贵金属特别是黄金仍存在向上空间,需要等待经济数据的进一步验证。“年内每一次重要经济数据发布以及美联储表态产生的预期差都将令市场面临较大的双向波动风险。” “短期来看,贵金属在连续两个交易日重挫后,技术形态仍有进一步回调风险,多头信心亦有待重新修复。”夏莹莹表示,目前市场对美联储在5月不加息以及加息25BP间的分歧较大,上半年波动可能依然较大,但趋势性行情可能难成。“中长线来看,美元信誉的下滑促使全球央行增持黄金外汇储备的大趋势,美国高利率对财政利息支出的压力及内生增长动能不足下,美联储预计将重回降息周期,都将利多贵金属大周期走势。”她称。 累库带来现实压力,有色金属全面走软 节后,镍、锡、锌领跌有色金属市场。“锡、镍两个品种本身波动一直就比较大,春节后国内库存增加幅度超预期是价格下跌最主要的原因,另外,因基本面原因,在配置中,锌是今年的主空品种,这也使锌的下跌幅度明显。”银河期货大宗商品研究所副所长车红云表示。 “节后首周有色价格下调,主要反映的是累入库存与前期涨势过快下的技术回吐。”国投安信期货有色分析师肖静表示,根本上看,有色金属交投情绪的转变是从开年第二周出现明显变化的,尽管节后首周价格波动大,但没有改变金融溢价的关注点。交易氛围上,主要围绕两个方向:一是国内疫情实际感受对期货市场工业金属交投配置的影响;二是以美国12月通胀数据为标志,市场对美联储放慢升息节奏与经济指标变化这一组合的调整。 对此,肖静进一步解释说,节前,有色金属淡季不淡,以铜、锡为主积极上涨,反映了国内群体免疫背景下,市场看好2023年春季宏观活动的集中发力;同时,美国通胀压力较轻,缓和了鹰派加息言论。以锡为例,年度分析中,多数观点认为在足够的产业链去库基础上,年中以后能够再见3万美元/吨的锡价,实际年初就已达到。因此,节后归来,金属价格的回调与前期涨幅较大有关。 同时,市场对于2023年消费预期的好转以及美国经济数据较好背景下经济软着陆预期的抬升使得前期有色金属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反弹。 近期跌幅较大品种中镍和锌的供应端在2023年都存在增长预期,前期价格除了消费回暖预期外也都受到低库存的推动,在美元走强和淡季累库的背景下跌幅相对较大。 对此,车红云介绍,近期锡价下跌主要是反应累库带来的现实压力。“节前市场对消费复苏的预期非常强,叠加供给端干扰,锡价上涨20%,但是节后下游消费没有完全回归,锡社会库存连续垒库幅度高达10%,达到9612吨。锌在春节后也是大幅垒库,SMM统计社会库存从节前的10.3万吨增加到17.4万吨,增加量高达7.11万吨,或者69%。镍的库存在春节期间变动相对较小,对市场没有形成打压,但上周库存达到5126吨,增加2046吨给市场形成较大打压。”车云红如是说。 目前来看,有色普遍呈现季节性累库的现实,令有色金属价格呈现一定回调压力。 “后期有色市场的主导因素在于美元和国内需求两个方面。”顾佳男表示,短期看来美元指数接近拐点,未来可能逐步走出新一轮反弹行情,将在整体上对有色金属价格形成压力。此外,市场也非常关注前期的消费转好预期能否被证实。

  •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镍跌逾3%,至1月18日以来低点,因美元坚挺。 在上周五强劲的美国就业报告表明美联储可能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鹰派货币政策后,美元指数触及近四周高点。

  • 沪伦比值较节前有所修复 超预期累库仍将使铜价承压 【SMM铜周报精选】

    本周 《SMM铜产业链周度报告》 出炉,小编精选热点话题、价格、行情或产业链上的重大变化发布成文章,以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订阅 《SMM铜产业链周度报告》 了解更多。 SMM2月4日讯:以下为SMM铜产业链周度报告节选: 宏观方面 春节过后迎来新年首个加息周,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和1月ISM制造业PMI等经济数据以及美国1月ADP就业数据都表明美国经济正在逐步降温,因此周中美联储加息25bp如期落地且美联储一贯鹰派态度有所“转向”。欧元区通胀压力仍然过高,欧央行则继续保持鹰派作风,在本周加息50PB后宣布将在3月继续加息50bp。国内方面,虽中国1月综合PMI 数据重回“荣枯线”上方,但生产经营指数、新订单指数反弹幅度不及2022年二季度上海疫情解封后。尽管服务业供需回暖,就业市场却仍呈收缩态势。 》点击查看SMM金属现货价格 现货方面 现货市场,随产业链中大部分企业都于已初十开工,但由于终端消费持续疲软,新增订单较少,生产节奏较慢,尚未消化已备原料库存。但市场对元宵节后的终端消费仍保有一定的期待,因此预计下周现货会有所上抬,升贴水将在贴水50-升水50元/吨的位置。 》查看SMM铜产品现货价格 》点击查看SMM铜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从基本面看,SMM数据显示截至2月3日,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为29.77万吨,总库存较去年同期(2月7日春节后一周)18.53万吨增加了11.24万吨。年后消费回弹不及预期,下游大部分企业在本周逐步复工,但由于新订单仍较为清淡,各个企业生产节奏放缓,因此补库备货积极性不佳。 中国春节期间伦铜走势偏向平稳,节后归来中国消费预期迟迟未现,中国境内垒库超预期令铜价承压,周内伦铜表现下行,下方一度指向9000美元/吨整数关口。沪铜主力合约随伦铜亦显现回调,但跌幅不及伦铜,致使周内沪伦比值较节前有所修复,低位触及68350元/吨。随着加息敲定,预计美元指数将反跌回升。虽市场预计下周消费将开始逐渐复苏,但超预期累库仍会使铜价承压。 》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SMM 中国铜产业链高端报告 》内容包括: 铜产业链市场变化、后市观点、热点事件月度更新及解读,量化分析铜产业链上下游产量、进出口、库存、成本、价格等。并独家公布国内前十的铜冶炼或加工企业的月度产量数据、企业开工率、新建项…… 》查看详情 《SMM 中国铜产业链常规报告 》内容包括: 从铜矿、冶炼厂到铜加工材,现货到期货市场等独家数据市场变化、后市观点、热点事件周度更新解读,重点介绍当周变化较大环节的矛盾点。 》查看详情

  • 市场看涨情绪降低 稀土将继续稳定震荡【SMM稀土周报精选】

    本周 《SMM稀土产业链周度报告》 出炉,小编精选热点话题、价格、行情或产业链上的重大变化发布成文章,以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订阅 《SMM稀土产业链周度报告》 了解更多。 SMM2月4日讯:以下为SMM稀土产业链周度报告节选: 现货市场 本周 氧化镨钕 价格整体有所上涨。周内,氧化镨钕主流价格由节前的72-72.5万元/吨上调至本周末的74.5-75万元/吨。 镨钕金属 市场主流价格走势与氧化物相似,由节前的87.5-88万元/吨上调至89.5-90.5万元/吨。 本周初,稀土市场由于节前上游生产企业减停产较多,稀土氧化物现货供应仍然较紧,加之节后金属厂询单活跃,稀土氧化物价格上涨速度较快。下游磁材企业复工较晚,本周新增订单较少,金属需求未见明显增量,金属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小,金属厂原料倒挂情况加重。 》点击查看SMM稀土产品现货价格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产品历史价格走势 热点分析---年节归来 稀土价格涨势渐弱 本周,稀土市场价格整体较年前有小幅上调。春节假期归来,稀土氧化物市场询单活跃,氧化镨钕价格上涨速度较快;下游磁材企业复工相对较晚,且以消耗库存为主,镨钕金属市场成交情况不及预期。本周三,北方稀土发布2023年2月稀土产品挂牌价格,较2023年1月持平。 ► 本周稀土市场价格整体较年前有小幅上调 据SMM统计,截至2023年2月3日,就轻稀土产品而言,氧化镨钕(日均价)报收747500元/吨,较节前上涨25000元/吨;金属镨钕(日均价)报收900000元/吨,较节前上涨22500元/吨;氧化钕(日均价)报收800000元/吨,较节前上涨10000元/吨;金属钕(日均价)报收980000元/吨,较节前上涨15000元/吨;氧化镧(日均价)报收6650元/吨,较节前持平;氧化铈(日均价)报收6800元/吨,较节前持平。就重稀土产品而言,镝铁(日均价)报收2450000元/吨,较节前持平;钆铁(日均价)报收440000元/吨,较节前上涨15000元/吨;钬铁(日均价)报收950000元/吨,较节前持平。 从供给端来看,春节期间多数企业销售部门休假,但生产部门仍保持正常运行。 》查看SM稀土产业链数据库 从需求端来看,节前下游磁材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备货,节后以消化库存为主,金属成交较为冷清。 由于北方稀土2月稀土产品挂牌价格较1月持平,市场看涨情绪降低,自周三开始,稀土价格开始平稳甚至稍有回调。SMM预计,后续稀土价格或将继续以稳定震荡运行为主。 《SMM中国稀土产业链高端报告》 内容包括: 稀土产业链市场变化、后市观点、热点事件月度更新及解读,量化分析稀土产业链上下游产量、进出口、库存、成本、价格等。 》查看详情

  • 板块市场表现 板块涨跌幅:有色金属板块报收5369.18,周变化3.85%,排名第2,跑赢上证综指3.21pct。 子板块表现:稀土领涨,各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其中,子板块市场表现前三名:稀土(8.03%)、钨(8.02%)、钴(6.36%);子板块市场表现后三位:磁性材料(4.18%)、铜(1.19%)、锂(1.18%)。 金属价格表现 基本金属:LME铜报收9054美元/吨,周变动-3.01%;上期所阴极铜(活跃合约)报收69060元/吨,周变动-0.89%。LME铝报收2597美元/吨,周变动0.22%;上期所铝(活跃合约)报收19095元/吨,周变动0.13%。 贵金属:COMEX黄金报收1950.70美元/盎司,周变动0.56%;国内黄金期货价格(活跃合约)报收421.58元/克,周变动-0.36%。COMEX白银报收23.84美元/盎司,周变动-0.44%;国内白银期货价格(活跃合约)报收5222.00元/千克,周变动-1.04%。 能源金属:氢氧化锂价格48.00万元/吨,周变动-1.84%;工业级碳酸锂价格43.00万元/吨,周变动-7.03%;电池级碳酸锂价格46.25万元/吨,周变动-7.68%。钴酸锂价格38.25万元/吨,周变动-7.61%;电解钴价格29.60万元/吨,周变动-2.15%;硫酸钴价格40.50元/千克,周变动-3.57%;四氧化三钴价格175.00元/千克,周变动-5.41%。LME镍收盘价30000美元/吨,周变动1.73%;SHFE镍收盘价222690元/吨,周变动3.86%;电池级硫酸镍价格37500元/吨,周变动1.49%。 小金属:镁锭价格23350元/吨,周变动1.08%;钯价格416元/克,周变动-2.80%;钛铁价格36400元/吨,周变动0.00%;金属硅价格24850元/吨,周变动0.00%;镨钕氧化物价格747500元/吨,周变动3.46%。 投资建议 宏观方面,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美元指数走势明显走弱,但利好在前期已经基本被消化,需更多关注基本面情况。供应方面,秘鲁铜矿受干扰较多,据五矿资源,秘鲁最大的铜矿之一LasBambas铜矿于周三开始暂停铜生产,进行维护和保养;据嘉能可,Antapaccay大型铜矿受抗议者袭击后暂停了运行。云南因枯水期水库蓄水量低,电解铝产能仍受限电影响。需求方面,虽然有利好政策驱动,但下游需求并未明显恢复,后续持续关注国内需求恢复情况,建议关注博威合金、紫金矿业、云铝股份、天山铝业、金力永磁、正海磁材等。 能源金属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减弱,锂价持续下探。根据锂盐上市公司披露的2022年度业绩预告来看,业绩预增同比均达到了三位数增速,建议关注布局一体化产业链上市公司,天齐锂业、华友钴业等。 风险提示 美联储加息影响持续,国内疫情反复,经济下行风险;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供给超预期释放;海外地缘政治风险。

  • 2022年全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774.3万吨 同比增长4.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网表示, 冶炼产品产量略有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12月份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774.3万吨,同比增长4.3%。其中,精炼铜、原铝、铅、锌产量分别为1106.3万吨、4021.4万吨、781.1万吨、680.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5%、4.5%、4.0%、1.6%。 与此同时, 加工材产量有升有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12月份铜加工材产量2286.5万吨,同比增长5.7%;铝材产量6221.6万吨,同比下降1.4%。 此外, 铜、铝矿砂进口量增长较快。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1—12月份,全国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2527万吨,同比增长8.0%;全国铝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12547万吨,同比增长17.0%。

  • 早间有色金属大面积飘绿,沪锡领跌逾3%,沪镍涨势暂歇,目前跌近2%,其余金属涨跌有限。 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鲍威尔承认在降低通胀方面取得进展,美元指数明显走弱,不过利好前期基本消化,加息落地后对有色金属的提振较为有限,且美联储表示仍将继续加息。国内方面,金属下游需求仍显清淡,多品种库存仍在累积,供需面难以提供更多上行动力,品种多延续震荡局面。

  • 早间有色金属多数偏强运行,其中沪镍继续走强,目前涨幅在2%附近,表现较为强劲。 宏观方面,市场对于美联储2月加息25个基点预期较强,等待利率决议的落地。最近宏观氛围整体偏暖,但边际变化有限,对金属的提振暂时不大,金属多呈现高位震荡格局。 镍市方面,最近菲律宾准备对镍矿石出口征税消息传来,供应担忧有所增加,不过政策仍在讨论当中,目前影响有限。短期国内纯镍偏紧局面难以缓解,低库存状态继续支撑镍价反弹。

  • 商务部拟禁止/限制出口139项技术 涉及钢铁、有色金属、光伏、半导体!

    2022年12月30日,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1月28日。 通知指出,为加强技术进出口管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商务部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对《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拟删除技术条目32项,修改36项,新增7项。新增的7项技术分别是:光伏硅片制备技术、激光雷达系统、用于人的细胞克隆和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农作物杂交优势利用技术、散料装卸输送技术。 修订后《目录》共139项,其中,禁止出口技术24项,限制出口技术115项,合计139项。文件显示,禁止/限制出口技术主要涉及互联网与信息、光伏与新能源、自动驾驶、生物医药等,都是我国近年来取得迅猛的领域。 在修订后的139项技术中,与钢铁行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光伏与新能源、半导体行业等相关项如下: 禁止出口 限制出口 点击查看原文: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