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92个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马来西亚的铜管制造商Mettube开启了其扩建的步伐,其印度子公司Mettube Copper India Private Limited将在古吉拉特邦政府(Gujarat )设立一家用于空调和制冷应用的铜管厂。 援引 thehindubusinessline消息,周一,Mettube Copper India 与古吉拉特邦政府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将在该邦Sanand-II工业园区建立生产用于空调和制冷应用的铜管制造工厂。 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Bhundera Patel在古吉拉特邦政府官员与Mettube Copper India高级官员在Gandhinagar签署谅解备忘录时表示:“该项目将促进Atmanirbhar Bharat目标的实现。这将是印度和古吉拉特邦建立的第一家铜管制造厂,政府将为工厂的投产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份官方声明称,该工厂可能在2024年1月投入使用。该公司没有透露具体的投资数据。该声明还表示,由于该厂将生产第五代铜管,因此将有助于减少未来的碳排放。 Mettube Copper India董事长Apurva Bagri表示,该公司在马来西亚经营着一家大型工厂,该集团现在将为Sanand的这家工厂带来世界级的电器制造技术。 在第一阶段,该工厂将直接或间接为约1500人提供就业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Mettube Copper是承诺在白色家电行业绩效挂钩激励(PLI)计划下投资零部件制造业的参与者之一。 据悉,PLI计划是印度制造业的一个巨大催化剂,PLI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鼓励本国企业和机构设立或扩大生产单位以增加产量,作为回报,政府会提供增加产量的奖励。该计划的第二个目标是以非歧视的方式平衡该国的进出口数量。第三,由于该国庞大的劳动力,PLI计划将有利于在各个行业创造就业机会。印度政府已经在PLI计划下为各个行业拨出197亿卢比(2.447亿美元),并且在2022-23年的财政预算中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的PLI计划增拨了19.5亿卢比(2,400万美元)。 推荐阅读: 》2022年铜管行业夹缝中求生:出口减弱、楼市遇冷、加工费下降、铝代铜冲击、原材料上涨、黑天鹅事件......【SMM年度专题】 》铜矿供应恶化加剧 卖方报盘一跌再跌【SMM分析】 》嘉能可和必和必拓等加码智利铜矿投资 2025年智利铜产量将破600万吨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SMM2月14日讯:受全球第二大铜矿因洪水而暂时停产,Freeport-McMoRan下调一季度铜销售预估等消息影响,有色金属板块震荡走强。截至上午10:22,有色金属板块涨1.51%。个股方面,北方铜业涨停,云南铜业涨超7%,江西铜业、云铝股份涨超5%。西部矿业、明泰铝业、天山铝业和盛达资源等涨幅居前。期货市场,内盘基本金属方面,截至10:40,沪铜、沪锌和沪铅均出现上涨,其中沪铜主力以0.69%的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周日(2月12日)晚间,美国矿业巨头Freeport-McMoRan表示,因周末暴雨引发的洪水造成其位于印尼的铜金矿Grasberg停产,公司不得不下调今年一季度的铜销售预估。据了解,Grasberg是全球最大金矿、第二大铜矿。据该公司介绍,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泥石流损坏了Grasberg的精矿加工厂以及通往该矿的部分道路,采矿和矿物加工活动被迫暂停,预计该矿在月底前无法恢复生产。Freeport-McMoRan目前预计其一季度的销售将低于1月时的预估,但并未给出具体的预测数据。 中矿资源2月13公告称,公司与世纪锂业及蒙古国籍自然人Tsogbat Manj等签署投资性《框架协议》。公司拟出资合计2000万美元通过收购和增资取得URT锂矿项目51%权益。 北方铜业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子公司山西北方铜业有限公司拥有一座矿山铜矿峪矿。该公司金锭年产量2000kg,其中自有矿山产金锭350kg;银锭年产量30t,自有矿山矿含银量较低,未单独核算。此外,据据深交所官网数据显示,2月9日,北方铜业高管吕勇通过竞价交易,增持公司2.06万股,成交均价6.18元/股,增持12.73万元。 供应端扰动持续加 深 进口铜精矿指数“十连阴” 》点击查看SMM铜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美国矿业巨头Freeport-McMoRan日前表示,因周末暴雨引发的洪水造成其位于印尼的铜金矿Grasberg停产,公司不得不下调今年一季度的铜销售预估。这使得全球的铜矿供应愈发雪上加霜。据SMM报价显示,2022年四季度至今,包括南美洲、非洲以及亚洲等海外铜精矿供应端扰动持续加深,供需结构的失衡体现在铜精矿现货加工费的不断走低。SMM进口铜精矿指数自2022年11月25日的91.08美元/吨以来实现“十连降”。2月10日SMM进口铜精矿指数(周)报79.38美元/吨。 后市:铜价建议关注美通胀数据 铝价短期维持震荡 从铜基本面方面,截至2月13日本周一,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五增加0.34万吨至31.63万吨,库存累计幅度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消费逐步恢复以及进口铜到货偏少。周末仅上海出现去库,主要是由于冶炼厂发货到仓库减少,整体消费并无明显增加。消费方面,铜价处于高位区间震荡,且终端需求并没有如预期大幅好转,下游补货欲一般。价格方面,受美元走低影响,铜价有所上移,后期走势SMM建议关注美通胀数据。 铝市方面,当前供应端减产未有实质性进展,需求端当前铝锭也在超量累库中。在供应减产、需求复苏均不及预期背景下,铝价难有上升动能,市场等待更多的矛盾点,SMM预计短期内维持震荡运行。 机构观点 中邮证券的研报表示,铜:铜价高位震荡,后疫情时代消费复苏。供应端:海外,本周加拿大第一量子公司暂停在巴拿马一个主要港口的装载作业;此外,南美铜矿供应持续扰动;国内,目前国内铜精矿港口库存相对充裕,达到80.2 万吨,相对充足。需求端:市场对于消费复苏的预期较强。汽车板块自去年下半年表现一直强劲,虽然今年新能源车补贴取消,但各地促销政策却也接连出台。因此,我们预期需求边际改善较明显,将迎来消费旺季,拉动铜需求。铝:需求开始复苏,电解铝累库放缓。供应:周内贵州四川等地铝厂逐渐开始复产,下周云南减产有望落地,国内供应端呈现偏紧状态。SMM 预计2 月国内电解铝产量为307 万吨,环比增长4%。需求:春节期间中游开工率季节性下降,2 月铝棒等企业基本全面复工复产,下游铝棒现货交易开始活跃。虽然叠加疫情、春节,1 月表观消费好于往年春节月。库存:国内铝社会库存累库11.2 万吨,累库速度放缓。 海通证券研报表示,云南或面临能效管控,电解铝供应或偏紧;地产需求复苏下,铝价有望走强。据SMM 数据,1 月中国电解铜产量为85.33 万吨,环比下降1.9%,同比增加4.3%。1 月电解铜产量环比下降原因包括:华东部分冶炼厂检修影响,华中和华南新投产的冶炼厂扩产速度较慢,以及部分企业由于春节假期,开工率较12 月有所下降。电解铝方面,据SMM 数据2023 年1 月(31 天)国内电解铝产量341.8 万吨,环比下降0.6%,日均产量环比下降642 吨至11.03 万吨/日,原因包括:12 月-1 月份贵州电力紧张导致电解铝经过三轮限电减产,1 月底运行产能较12 月底下降31 万吨。2 月份由于云南等西南地区水电偏紧,区域内工业或再度面临能效管控,我们预计2 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有望回落,供给偏紧。 银河证券研报表示,在美国1 月失业率超预期下跌至3.4%,创下53 年新低后,美联储表示或将进一步加息以抑制通胀,本轮加息周期的终端利率峰值可能会高于此前预期的水平。市场担忧强劲的就业数据引发美联储在放缓加息进程后再度转鹰,受此影响美元与美国反弹,黄金价格被压制。但美联储也确认了美国通胀正在放缓,且在高利率环境下美国经济动能减弱的趋势也愈发明确,美联储本轮加息已趋向于接近尾声。国内节后下游订单逐步增长,金属加工企业开工稳步推进,工业金属消费开始出现回暖迹象,但市场仍然处于对经济与需求复苏的观测与验证时期。而国内信贷数据超预期,1 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49000 亿元,大幅高于上月的14000 亿元和去年同期的39800 亿元,新投放信贷形成企业端实际投资支出后有望驱动需求边际改善,从而带动疫后经济与有色金属大宗商品消费复苏。 推荐阅读: 》铜矿供应恶化加剧 卖方报盘一跌再跌【SMM分析】 》嘉能可和必和必拓等加码智利铜矿投资 2025年智利铜产量将破600万吨
早间多数金属止跌企稳,沪镍延续弱势,目前跌幅逼近3%。此前托克在镍交易中遭遇骗局消息一度提振内外镍价大涨,不过对供需面影响有限,期价快速回落。此外,最近纯镍进口窗口偶尔打开,国内货源紧张情况略有缓解,而下游恢复仍然有限,供需面难以对镍价形成更多支撑。
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稳中有升,据初步统计,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为6774.3万吨,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4.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陈学森表示,扩大内需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在2023年将会逐步显效,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平稳运行: 一是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一步拉动铝、工业硅、稀土等有色金属需求; 二是 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储能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在不断提高铜、铝、镍、钴、锂等金属的应用 ; 三是铝材消费有望回稳,2023年,房地产业下行的趋势有望缓解,建筑、家电等行业对铝材的需求,尤其是对建筑铝型材需求的收缩将有所改观,加上以新能源汽车、光伏为代表的新兴领域对铝材需求的增长,2023年我国铝材需求规模有望回稳。 陈学森表示,2023年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总体仍会保持平稳运行,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增幅在3.5%左右,有望突破7000万吨;工业增加值增速在4.5%左右。此外,预计2023年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各金属品种间将会有所分化,部分金属品种受能源成本支撑价格将以宽幅震荡为主基调,部分金属价格或将出现高位回调。总体看,2023年有色金属价格或呈稳中有降的趋势。
年初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各领域涌现出的投资机会显然不少,而在不少商品投资者看来,有色金属无疑有望在今年“乘风而上”…… LME旗下的一篮子工业金属价格刚刚创下了逾10年来最佳的1月份表现,其中铜价的开年涨幅更是创下了2003年以来之最。尽管在进入2月后,主要工业金属价格的走势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但年内迄今,LME铝的涨幅仍然达到了约10%,LME锡上涨了11%,LME锌上涨了2.4%。 许多分析师和投资组合经理表示,有色金属强势背后的原因不难探寻: 全球最大商品消费国中国在经历去年底疫情后的重新开放进程快于预期,欧洲也躲过了对俄制裁将导致冬季能源短缺的悲观预测,这双双提升了制造商和消费者的需求。此外在美国,经济意外复苏的迹象也增加了业界对强劲需求的预期。 不少业内人士预计,铜、锂和锌等金属的消费量将继续增长,这是因为它们对于制造从化石燃料转型所需的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的供应链至关重要。 此外,在供给端,许多人预计有色金属行业将呈现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因为矿企依然并没有制定大幅增产的计划。 新年伊始的美元走软也提振了金属价格。通胀放缓的迹象促使人们押注美联储不会长期维持紧缩政策,这导致美元指数已从去年9月的高点下跌了约10%。美元的回落使得外国投资者购买以美元计价的金属和其他大宗商品,变得更为便宜。 根据摩根大通截至2月3日的大宗商品研究数据, 随着投资者纷纷涌入金属期货,今年该领域的净流入规模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与去年大部分时间的看跌仓位形成了鲜明对比。 去年毫无疑问是工业金属的一个动荡之年。尽管俄乌冲突导致的供应短缺、能源成本飙升,一度推动金属价格升至了多年来的高点,但此后对疫情封锁和美国经济衰退前景的担忧情绪,仍导致金属价格在进入夏季的大部分时间里持续下跌。 库存料将继续吃紧? 事实上,不光是工业金属价格多数走高,金属矿商们今年来股价的表现也普遍超过了标普500指数6.5%的涨幅。 2023年迄今,美国矿业巨头自由港麦克墨伦(Freeport-McMoRan)已上涨了11%,南方铜业公司(Southern Copper)上涨了22%,美国铝业公司也上涨了7.1%。 尽管这些公司的股价往往会随着大宗商品市场的兴衰周期而波动,但分析师表示,矿业公司最近仍优先考虑向股东返还现金,而不是投资于新的生产,这可能有助于继续推升它们的股价和工业金属价格。美银编制的数据显示,预计今明两年10家大型矿业公司的项目支出仍将远低于2012年的峰值水平。 在最近的业绩电话会议上,全球最大的铜矿商之一自由港麦克墨伦称,该公司正在扩大印尼现有矿场的业务,但仍预计该行业没有足够的投资计划来填补预期中的长期供应短缺。不少分析师猜测,该公司接下来很可能将延续去年开始的激进股票回购计划。 自由港麦克墨伦首席执行官Richard Adkerson表示,“目前世界上没有足够的铜。相对于大幅增长的需求,铜的供应量确实不足。” 美国铝业也表示,预计今年库存将维持在低位。美国铝业总裁Roy Harvey在该公司Q4财报电话会议上称,“如果我们看到中国或世界其他地区目前的需求增长进一步改善,2023年的预期库存水平可能存在不足。” 业内无惧市场挑战 当然,目前金属领域的需求前景也依然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例如,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走弱,而最新爆表的非农数据也令人担忧,美联储维持在高利率水平的时间,可能最终较年初人们预期的更长,这是导致工业金属价格在近期回吐年内部分涨幅的一大原因。 但即便如此,许多金属多头仍未改变对今年有望成为一个“有色之年”的信心。 杰富瑞股票研究分析师Chris LaFemina就预计, LME期铜价格将较上周五每吨8857.50美元的结算价进一步上涨约三分之一。 “即使美国可能陷入衰退,但如果中国正在复苏,你难道会不想要持有铜吗?” 纽约梅隆银行自然资源基金的首席投资组合经理Al Chu也表示,“(金属)使用量正在呈爆炸式上升,而实际库存仍相当低。目前真正触发这一切的因素是,人们真的开始接受并相信中国(需求)回来了。”
2022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稳中有升,据初步统计,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为6774.3万吨,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4.3%。这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陈学森10日在2022年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 其中,精炼铜产量1106.3万吨,比上年增长4.5%;原铝产量4021.4万吨,比上年增长4.5%;工业硅产量约为335万吨,同比增长24%左右。 陈学森还介绍,2022年,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2%,2020年至2022年间,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呈现稳定回升态势,分别增长2.1%、3.1%、5.2%。2022年,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99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实现利润总额3315亿元,为历史第二高值。 陈学森表示,扩大内需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在2023年将会逐步显效,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平稳运行。例如,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一步拉动铝、工业硅、稀土等有色金属需求;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储能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在不断提高铜、铝、镍、钴、锂等金属的应用。 陈学森认为,在不出现“黑天鹅”事件前提下,预计2023年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增幅在3.5%左右,有色金属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增幅保持在5%至10%之间。
2月1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视频形式召开2022年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新闻发言人陈学森通报2022年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对2023年有色金属工业走势预测,并回答相关提问。 陈学森表示,2022年,面对世界格局加速演变、新冠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沉着应对风险挑战,奋力完成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总体看,2022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呈现出平稳向好的态势,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稳中有升。 初步统计2022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为6774.3万吨,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下同)4.3%,其中精炼铜产量1106.3万吨,比上年增长4.5%;原铝产量4021.4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六种精矿金属量670.2万吨,比上年增长1.0%。氧化铝产量8186.2万吨,比上年增长5.6%。铜材产量(尚未扣除企业间重复统计约350万吨)2286.5万吨,比上年增长5.7%;铝材产量(尚未扣除企业间重复统计约1600万吨)6221.6万吨,比上年下降1.4%。2022年我国工业硅产量约为335万吨,同比增长24%左右。 2022年,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2%,增幅比全国工业增加值增幅高出1.4个百分点。新冠疫情以来,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呈现出稳定回升的态势,2020年至2022年间,分别增长2.1%、3.1%、5.2%。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幅。 2022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5%,增速比上年增速加快10.4个百分点,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9.4个百分点,其中,矿山采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冶炼和压延加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2022年,民间完成有色金属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9%,增速比上年扩大5.7个百分点,比有色金属工业固定资产总投资增速高2.4个百分点。新冠疫情以来(2020年至2022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为:-1.0%、4.1%、14.5%,2022年增幅创近九年历史新高。 三是铜铝矿山原料进口及铝材出口创历史新高。 根据海关数据统计,按照可比口径计算,2022年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含黄金)3273.3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其中:进口额2610.5亿美元,增长18.7%;出口额662.8亿美元,增长26.7%。其中,我国铜精矿进口实物量为2527.1万吨, 比上年增长8.0%;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587.1万吨,比上年增长6.2%;铝土矿进口量1.25亿吨, 比上年增长16.9%。2022年,我国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660.4万吨,比上年增长17.6%;出口额26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7%,增幅比出口量增幅高16.1个百分点。2022年,稀土出口量4.9万吨, 比上年下降0.4%;出口额1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8%,增幅比出口量增幅高63.2个百分点,首次实现量减额增的态势。 四是国内现货市场铜铝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基本运行在合理区间。 2022年,国内现货市场铜均价67470元/吨,比上年下跌1.5%;国内现货市场铝均价20006元/吨,比上年上涨5.6%;国内现货市场铅均价15260元/吨,比上年下跌0.1%;国内现货市场锌均价25154元/吨,比上年上涨11.4%;国内现货市场工业硅均价20125元/吨,比上年下跌11.5%;国内现货市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46.64万元/吨,比上年上涨254.7%。总体看,2022年国内市场铝、锌、电池级碳酸锂年均价格上涨,尤其是电池级碳酸锂年均价格成倍上涨,但铜、铅、工业硅年均价格下降。 五是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3315亿元。 2022年,规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99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实现利润总额3315.0亿元,比上年下降8.0%,为历史第二高值。其中矿山企业实现利润增加,冶炼、加工企业实现利润下降。按金属品种分,铝、铜、铅锌、黄金、钨钼、稀土、镍钴几个主要品种利润分别为951.5亿元、693.4亿元、290.5亿元、179.4亿元、160.9亿元、154亿元、128亿元,铜、铅锌、黄金、稀土、锑、镁、白银等金属品种实现利润增长,铝、钨钼、镍钴、锡、工业硅等金属品种实现利润下降。 陈学森表示,2023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总体仍会保持平稳运行。 从全球经济环境看,2023年美联储加息幅度放缓,但加息周期尚未结束,受世界流动性紧缩、需求放缓、地缘冲突、产业链重构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需对中国经济的支撑进一步减弱,尤其是对具有金融属性较强,并且产业链、供应链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的有色金属的影响不可低估。 从国内经济环境看,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3年做好经济工作的思路和重点任务,大力提振了市场信心。国家出台的扩大内需、稳定房地产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在2023年将会逐步显效,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平稳运行,一是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一步拉动铝、工业硅、稀土等有色金属需求;二是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储能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在不断提高铜、铝、镍、钴、锂等金属的应用;三是铝材消费有望回稳,2023年,房地产业下行的趋势有望缓解,建筑、家电等行业对铝材的需求,尤其是对建筑铝型材需求的收缩将有所改观,加上以新能源汽车、光伏为代表的新兴领域对铝材需求的增长,2023年我国铝材需求规模有望回稳。 在不出现“黑天鹅”事件的前提下,对2023年有色金属工业主要指标判断如下: 一是 2023年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总体仍会保持平稳运行,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增幅在3.5%左右,有望突破7000万吨;工业增加值增速在4.5%左右。 二是 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增幅保持在5%~10%之间。 三是 2023年有色金属产品进出口保持增长,铜铝等矿山原料进口有望保持稳定或略有增加,但2023年铝材出口增幅减缓是大概率事件。 四是 预计2023年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各金属品种间将会有所分化,部分金属品种受能源成本支撑价格将以宽幅震荡为主基调,部分金属价格或将出现高位回调。总体看,2023年有色金属价格或呈稳中有降的趋势。 五是 2023年主要有色金属品种价格回调、能源等原材料成本上升,单位产品赢利能力收窄。预计2023年规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润在3000亿元左右。
本周 《SMM稀土产业链周度报告》 出炉,小编精选热点话题、价格、行情或产业链上的重大变化发布成文章,以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订阅 《SMM稀土产业链周度报告》 了解更多。 SMM2月11日讯:以下为SMM稀土产业链周度报告节选: 现货市场 本周 氧化镨钕 价格继续回落。周内,氧化镨钕主流价格由上周五的74.5-75万元/吨下调至本周五的71.8-72.2万元/吨。 镨钕金属 成交冷清,持货商报价主动下调,其主流市场价格由上周五的89.5-90.5万元/吨回调至本周五的87.5-88.5万元/吨,甚至已经有少量以低至87万元/吨的价格成交。 氧化镨钕较镨钕金属而言价格波动更大,已经跌破了节前1月20日的72-72.5万元/吨,有部分业者认为若近期镨钕需求无明显增量,氧化镨钕价格会继续下跌至70万元/吨以下。 》点击查看SMM稀土产品现货价格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产品历史价格走势 热点分析---需求冷清 稀土价格大幅回调 本周,稀土市场价格整体有较大幅度的回调。稀土氧化物和金属市场询单冷清,有少量采购商压价寻货,但金属厂本就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倒挂情况,低价出货意愿不强,成交情况不佳;下游磁材头部企业库存充足,且年后新增订单较少,部分小型磁材厂甚至年后尚未有新增订单,以交付年前长单为主,加之镨钕价格持续下跌,采购方观望情绪较浓。 ► 本周稀土市场价格整体有较大幅度回调 据SMM统计,截至2023年2月10日,就轻稀土产品而言,氧化镨钕(日均价)报收72000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27500元/吨;金属镨钕(日均价)报收88000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20000元/吨;氧化钕(日均价)报收79000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10000元/吨;金属钕(日均价)报收97000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10000元/吨;氧化镧(日均价)报收6650元/吨,较上周五持平;氧化铈(日均价)报收6800元/吨,较上周五持平。就重稀土产品而言,镝铁(日均价)报收239000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60000元/吨;钆铁(日均价)报收41000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30000元/吨;钬铁(日均价)报收92500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25000元/吨。 从供给端来看,1月份多数稀土分离厂和金属厂正常生产,但2022年12月有较多分离厂和废料回收企业减停产,氧化物供应仍较为紧张。 》查看SM稀土产业链数据库 从需求端来看,磁材厂目前仍以消化库存为主,且终端订单不足,稀土价格持续回调。SMM预计,短期稀土价格或将继续维持弱稳运行。 《SMM中国稀土产业链高端报告》 内容包括: 稀土产业链市场变化、后市观点、热点事件月度更新及解读,量化分析稀土产业链上下游产量、进出口、库存、成本、价格等。 》查看详情
本周 《SMM铜产业链周度报告》 出炉,小编精选热点话题、价格、行情或产业链上的重大变化发布成文章,以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订阅 《SMM铜产业链周度报告》 了解更多。 SMM2月11日讯:以下为SMM铜产业链周度报告节选: 宏观方面 美国上周如期加息25pb后公布了非农就业数据, 1月新增51.7万个就业岗位,远超预期将失业率推至3.4%成为近50年最低水平。强劲的就业数据使得市场纷纷调整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本周美元指数反跌回升直至周中,一向较为“鹰派”美联储对于强劲的就业数据并未发表强势言论,使得美元指数小幅下行。欧元区1月综合PMI重回扩张区间,使得欧元区2月投资者信心指数为-8.0,连续第四个月回升,至2022 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市场对于欧洲会陷入经济衰退的忧虑消退,但能源危机未能根除以及尚无新的产业乐观消息支撑,欧元区经济会在此状态停滞一段时间。国内方面,国内多省市上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2023年1月社会融资数据看,信贷总量与结构双双好转,社融增量规模显著回升。随着疫情等扰动因素消退叠加政策持续加力,企业融资需求开始回升。 》点击查看SMM铜现货价格 现货方面 现货市场,由于下周涉及交割换月,现货升贴水将呈现先扬后抑。沪期铜2302合约将于下周三换月交割,随着近月合约期货结构扩至contango130元/吨附近,现货持货商对02合约报价意将上抬,预计换月前现货升水30-升水100元/吨, 但换月过后,面临大量仓单库存流出压力,现货升水预计对03合约回至平水价格附近。 》查看SMM铜产品现货价格 》点击查看SMM铜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基本面,年后消费逐步复苏,进口窗口关闭,预计未来一周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将会呈现去库。但由于现阶段市场上再生铜原料供给较为宽松,且电铜绝对价格较高,因此下周再生铜原料可能会阻碍去库速度,铜价上方将承压。 综合来看,近期公布各国的宏观数据坚定了市场对于各国中长期经济增长预期,铜等风险资产多头逻辑仍存。 》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SMM 中国铜产业链高端报告 》内容包括: 铜产业链市场变化、后市观点、热点事件月度更新及解读,量化分析铜产业链上下游产量、进出口、库存、成本、价格等。并独家公布国内前十的铜冶炼或加工企业的月度产量数据、企业开工率、新建项…… 》查看详情 《SMM 中国铜产业链常规报告 》内容包括: 从铜矿、冶炼厂到铜加工材,现货到期货市场等独家数据市场变化、后市观点、热点事件周度更新解读,重点介绍当周变化较大环节的矛盾点。 》查看详情
摘要 根据分项2023年国内电源耗铜增量约为50万吨,新能源车约为20万吨,充电桩约为3万吨,三项合计约为73万吨,已相当于2023年全球新增铜矿供应量。 预计2023年家电行业出口下滑的不利局面可能得到明显缓解,四大家电总产量同比可能持平。在国内多次出台地产复产政策后,在2022年低基数的情况下,2023年地产行业可能恢复,预计全年轻微正增长。 预计2023年全球铜精矿新增量约为70万吨,增速约为3.2%。按照国内下游主要行业需求占比和国内外表观需求占比,预计全球铜需求增速可能为3.3%,铜供应增速可能为3.2%,供求略有缺口约为2万吨,处于紧平衡状态。 正文 01 国内电源铜需求增量测算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2022年底已建成 :2022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5.6亿千瓦,电力延续绿色低碳转型趋势。其中,水电4.1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4579万千瓦;核电5553万千瓦;并网风电3.65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3.35亿千瓦、海上风电3046万千瓦(陆海比约10:1);太阳能发电3.9亿千瓦;火电13.3亿千瓦。 2023年计划新增 :预计2023年全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达到2.5亿千瓦左右,预计202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8.1亿千瓦左右,水电4.2亿千瓦、并网风电4.3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4.9亿千瓦、核电5846万千瓦、生物质发电4500万千瓦左右,预计太阳能发电及风电装机规模均将在2023年首次超过水电装机规模。 根据机构的研究资料获得各项发电方式单位耗铜量计算,初步得出2023年国内电源铜需求增量约75万吨。 由于2023年经济下行压力较低,2023年电源实际投资增长可能不及中电联计划,因为增加基建投入稳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在下降,预计电源实际耗铜增长量约为40-50万吨,增速约为6%。 02 国内交通设备铜需求增量测算 精矿: 全球 2022年国内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万辆和2356.3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其中11、12月份连续出现环比和同比下滑,乘用车产销出现明显回落迹象。 2022年为对冲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国家出台“免征购置税”等刺激汽车消费措施,汽车产销快速转好。进入2023年,由于汽车消费被提前预支,预计2023年汽车产量可能出现负增长。由于取消燃油车购置税免征优惠,保留对新能源车购置税免征优惠至年底,加上消费者对电动车接受度不断提高,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2022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8.5万辆和330万辆,同比下降31.9%和31.2%,连续两年负增长,与2020产销峰值相比,减少了40%,商用车在2023年存在企稳回升的可能,同时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有望延续快速增加。 在假设2023年乘用车产销下滑5%,其中新能源渗透率提高至36%,纯电、插电混合、普通混合占比不变;商用车产销增长3%,其中新能源渗透率由9.6%提高至13%的情况下,可以估算出2023年交通设备行业新增耗铜量约20万吨,增速约为15%。由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使得交通设备单位耗铜量提升,耗铜量不仅没有受到总产量下降的影响,反而会出现增加。 03 需求延续良好状态 前10个月,国内需求总体延续良好状态。分行业来看,电力投资、新能源汽车延续高速增长,尤其是太阳能和风力电源投资增幅较大;家电总体持平,其中空调产量小幅正增长;地产延续负增长,尚未出现确定性企稳迹象。 电力 :前10分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4607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太阳能发电1574亿元,同比增长326.7%。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511亿元,同比增长3%,环比回落。为对冲地产下滑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国内加大了对基建的投入,在“双碳”背景下,清洁电源建设成为良好的“抓手”。 交通运输 :中汽协10月数据,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9万辆和250.5万辆,环比分别下降2.7%和4%,同比分别增长11.1%和6.9%;1-10月累计产销分别完成2224.2万辆和21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9%和4.6%,增速较前9个月分别扩大了0.5和0.3个百分点。 10月比9月公共充电桩增加3.9万台,10月同比增长57.71%。截至2022年10月,公共充电桩167.5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70.9万台、交流充电桩96.6万台。从2021年11月到2022年10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5.1万台。 建筑 :前10个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5.7%;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37.0%;房屋竣工面积下降18.7%。 家电 :10月空调产量1443.2万台,同比下降3.3%;1-10月累计产量18959.5万台,同比增长3.2%;冰箱产量690万台,同比下降9.7%;1-10月累计产量7159万台,同比下降3.3%;洗衣机产量880.6万台,同比增长12.9%;1-10月累计产量7318万台,同比增长3.7%;彩电产量1926万台,同比增长9.2%;1-10月累计产量16139.6万台,同比增长9.1%。 04 小结 美联储会议纪要意味着美联储加息节奏可能放慢,但距离最后加息时点可能延长,利率终值可能高于预期。前阶段美元的回落和铜价走强已经大部分消化了美联储加息节奏放慢的利好。但距离美联储货币政策扭转仍需要很长的时间,美联储加息对铜价的压力仍然存在。。 精矿和精铜供应延续稳定。年度铜精矿加工费敲定为88美元/吨8.8美分/磅,创2017年以来新高。年度矿加工费的提升主要因为新增矿产出增加明显大于冶炼产能增加。 电力和交通设备仍然是拉动铜需求的主要两个行业,其中主要体现在光电、风电投资和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国内地产表现仍然疲弱,并且未见确定性企稳迹象,这也意味着国内经济增加压力犹存,短期内减少基建投资的可能性较小。 近期铜价的回落主要因库存的小幅回升和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年底前铜市场大概率重新回到供求小幅缺口和宏观压力相互交织的状态。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