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41个
横店东磁10月27日公告了接受调研的信息。对于公司光伏新产能的投产情况及二期是否会照计划继续投资?横店东磁回应: 宜宾一期 6GW TOPCon 电池项目目前产线调试已基本结束,正在产能爬坡阶段,预计 11 月份会实现满产,效率目前 25.4%左右,后续通过金属化烧结优化,到年底预计可以提升至 25.8%左右。二期6GW TOPCon 项目我们会继续推进。 对于请公司预测一下全年出货计划的达成情况?横店东磁回应:公司原计划 2023 年度光伏产业出货量超 10GW,其中组件占比约 80%,电池外销约 20%。2023 年 1-9 月份,公司光伏产业实际出货量为 6.87GW(含约 1.8GW 的外销电池),期间根据市场拓展情况,公司在欧洲市场主动去库存,降低组件出货的同时,适度调高了电池外销比例。Q4 出货量环比 Q3 预计会有所增长。 对于如何看待欧洲光伏库存情况,及其对公司的影响?横店东磁回应:关于欧洲库存的问题,之前有家北欧的研究机构给出的数据可能有比较大的立场问题,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若今年欧洲市场装机量达到 70-80GW 的话,库存可能在 40-50GW。东磁为了规避库存风险,自 2023 年 6 月份开始就已主动控制库存,减少了发货量,现阶段东磁在海外的库存控制在 50MW 以内。同时,为了快速降低渠道库存,我们也在价格上作了一些让步,这将有利于帮助合作方渡过市场调整期,也有利于公司后续的市场拓展。另外,我们认为欧洲的库存还存在产品结构化的问题,如分销商在往更高效产品切换时,TOPCon 产品库存的消化没有太大问题,而 PERC 的 410-415W 类库存消化周期会长一些,因此会出现部分企业为了尽快去库存把海外组件拉回中国低价销售。 对于2024 年公司光伏产业的出货计划?横店东磁回应: 到 2024 年公司预计将拥有 16GW 电池和 15GW 组件(国内13GW+国外 2GW)的生产能力,公司的目标是尽快满产释放,出货高增。 谈到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下,如何看待后续盈利情况?横店东磁表示: 从标准品价格看,预计后面二三个季度的竞争会比较充分,单瓦盈利也会进一步下降。后续有些成本管控能力弱、技术和市场又跟不上,且现金流不充裕的企业可能会被动减产、停产、逐步出清。几个季度后可能会看到向好趋势,盈利慢慢修复。 东磁在光伏产业的竞争策略,始终是聚焦差异化竞争策略,通过黑组件、非标组件、差异化分销市场的拓展,相对能保持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单瓦盈利,同时也会通过与央企业合作开发电站、自建电站等形式,介入一些优质的项目型市场,故在盈利方面我们一般会按 5%的利润率来考量,再叠加一些差异化市场空间,往 5-8%方向努力。 对于如何看待 BC 类和 HJT 产品的发展?横店东磁回应:目前来看,我们认为项目型电站考虑 BC 类产品的不会很多,一般项目客户不会选择独家供应商,其次从我们与部分分销商交流情况来看,他们更多会把这类产品作为特色高溢价产品,不会作为主打产品,另外在批量安装时,BC 产品的颜色均匀性要做到一致,也比较困难一些。另外,作为 N 型技术竞争者 HJT,我们认为可能还需要更久的时间。以 N 型取代 P 型为例,PERC 规模化之前,N 型取代 P 型技术的呼声也一直比较高,但 P 型 PERC 在 17-18 年逐步成为行业主流,使得 N 型技术在性价比方面受到了抑制,一直到 2022 年才开始 N 型TOPCon 产业化。目前市场已有 TOPCon 产能 300-400GW,预计年底会达到 600-700GW 产能,产能快速扩张对 TOPCon 的效率提升会加速,成本也会加速优化。所以,TOPCon 技术路线进度越快,对于其他技术路线的抑制作用越强。 对于公司光伏产业在国内市场的定位布局?横店东磁回应: 国内分布式、集中式项目都会有涉及,整体占比而言,国内市场项目型占比会多些,我们会选质量高于低价竞争的项目订单,例如自主开发电站、与央企合作开发电站、央国企的采购订单等。 对于锂电池产业明年的展望,及是否有向大圆柱扩产计划?横店东磁回应 :公司目前锂电池产品为 18650、21700 系列,4680 有在研发跟进,目前没有送样。明年的经营计划仍在规划中,主要还是以保证现有量产项目的高稼动率为首要目标。 被问及公司锂电池产业的盈利修复情况如何?横店东磁回应:公司在小动力领域 18650 产品系列里体量相对大,品质又好,且价格能适应市场变化,故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随着上游材料价格的下降,公司锂电产业的盈利也有适当的修复。后续,在市场竞争仍然激烈,出清还有待时日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会以保持高稼动率为主要目标,相对会弱化一些盈利指标的要求。 谈到磁材产业后续增长空间?横店东磁回应: 磁材产业跟光伏产业市场容量不同,铁氧体材料市场容量总体也就三四百亿级,同时公司已做到业内龙头地位,总体规划稳中有进,在巩固好龙头地位的基础上,横向拓展复合永磁、复合软磁、金属磁粉芯、纳米晶等材料体系,以进一步拓宽公司在行业内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会纵向延伸布局下游的磁性器件,通过材料端的优势来发展器件产业,未来几年的目标是希望能保持两位数左右的增长。 此外,横店东磁10月19日晚间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约157.57亿元,同比增加11.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6.5亿元,同比增加36.6%;基本每股收益1.02元,同比增加36%。对于净利润增长的原因,横电东磁表示主要系:光伏产业盈利同比实现翻番以上的增长。
淡水河谷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称,在铁矿解决方案方面,有望达成全年产量指导目标,今年截至目前的总产量实现增长,本季度平均质量提高且产销差距缩小。在能源转型金属方面,公司正在推进资产评估,以实现卓越运营。沃伊斯湾矿区向地下作业的继续过渡连同各种维修活动,将支持可持续的资产业绩。 铜业务方面,萨洛博3号工厂的成功达产有助于提高总产量并降低单位成本。公司正朝着公司的长期目标前进,公司的首座铁矿石压块厂已启动负载测试,公司还就开发巨型枢纽签署了两项新协议。公司的迪克2号矿坝已被拆除,B3/B4矿坝的紧急级别降至一级,这符合公司于2019年制定的新矿坝管理框架。公司将继续落实公司的战略,使淡水河谷成为一家为所有利益相关方创造并与所有利益相关方分享价值的典范企业。”淡水河谷首席执行官柏安铎(Eduardo Bartolomeo)先生表示。 经营业绩 • 2023年第三季度,淡水河谷持续经营中产生的形式上经调整后的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45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12%和8%。铁矿解决方案业务的EBITDA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18%和13%,主要系铁矿石实现价格上涨和销量增长所致。 • 2023年第三季度,铁矿石C1现金成本(不含第三方采购)为21.9美元/吨,环比下降7%,这让公司有望达成本年度21.5美元/吨至22.5美元/吨的成本指导目标。 • 2023年第三季度,运营自由现金流为11亿美元,即EBITDA的现金转换率达到25%。 • 2023年第三季度,资本性支出为15亿美元,包括增长性和持续性投资,同比增长3亿美元,主要系南岭120(Serra Sul 120 Mtpy)、卡帕内玛(Capanema)、沃伊斯湾矿区扩建(Voisey’s Bay Mine Expansion)和萨洛博三期(Salobo III)等关键项目持续推进所致。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负债和租赁负债总额为140亿美元,环比持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总负债净额为155亿美元,环比增长8亿美元,主要系本季度向股东支付资本利息所致。 价值创造与分配 • 作为《股东薪酬政策》的一部分,今年9月共支付了17亿美元的资本利息。 • 2023年第三季度,共支出5亿美元用于执行第三次股票回购计划。截至本报告发布当日,股票回购计划完成了72%,回购股票约3.6亿股,支付金额55亿美元1。 • 董事会于今日批准了20亿美元的股息和资本利息支付计划,计划于12月1日支付。 • 此外,董事会还批准了第四次股票回购计划,将在未来18 个月内回购最多1.5 亿股股票。新计划将基本覆盖第三次股票回购计划的剩余股份。 专注并加强核心业务 • 交付铁矿解决方案: - 今年9月,与埃萨(Essar)集团签署意向协议,将为埃萨集团位于沙特阿拉伯的“阿拉伯绿色钢铁(GSA)”项目供应铁矿石团块产品。淡水河谷每年将供应400万吨用于直接还原路径的铁矿石团块产品。其中,压块产品将产自位于沙特阿拉伯的巨型枢纽,球团产品将产自阿曼或巴西的球团厂。 - 今年9月,与H2 Green Steel签署协议,共同研究在巴西和北美开发绿色工业中心的可行性。这些绿色工业中心将专注于生产低碳钢铁价值链产品,包括绿氢,以及以淡水河谷生产的铁矿石压块为原料、以可再生电力作为制氢能源的热压铁块(HBI)。 - 今年9月,与阿苏港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研究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圣若昂达巴拉市阿苏港开发巨型枢纽,以直接还原路径生产HBI(热压块铁)。该巨型枢纽最初将接收淡水河谷提供的铁矿石球团,未来则可能建设一座铁矿石压块厂,它将为巨型枢纽内的直接还原工厂提供原料。 • 推进项目计划: - 今年10月,批准开发波马拉(Pomalaa)2矿山,标志着能源转型金属业务迈出了重要的增长步伐。该矿山投资额为9.25亿美元,它将为淡水河谷印尼、华友和福特汽车公司三方合作的高压酸浸(HPAL)工厂项目提供原料。波马拉项目每年将生产含镍多达12万吨的氢氧化镍钴产品,预计将于2025年投产。 - 位于图巴朗的两座铁矿石压块厂中的第一座已启动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工厂调试的一部分。压块产品有助于减少钢铁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两座工厂达产后的年产能总量将达到600万吨。 促进可持续开采 • 今年10月,B3/B4矿坝紧急级别降至一级。B3/B4矿坝拆除进程取得进展,随着85%的尾矿得到移除,矿坝的稳定性得以改善,矿坝的紧急级别根据现行法律降低。 • 位于考埃(Cauê)矿区的迪克2号矿坝已被拆除,这是公司“上游式矿坝拆除计划”中第13座被拆除的矿坝。其余17座上游式矿坝的拆除工作,正在与政府商定的时间框架内按计划推进。与此同时,淡水河谷岩土工程监测中心将继续对它们进行持续监测。 • 今年10月,Vale Base Metals与BluestOne签署长期协议,以重复使用巴西境内的废弃物,并促进循环开采。根据该协议,BluestOne在未来10年内每年将从帕拉州昂萨布玛(Onça Puma)运营区购买5万吨废弃物,用于生产低碳排放的化肥。 • 今年9月,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签署意向协议,将评估合作脱碳的机遇,包括开发氢、绿色甲醇、生物燃料、绿氨和可再生柴油等可持续燃料以及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技术。 • 淡水河谷已制定了新的目标,即到2030年使每吨产品的淡水使用量平均减少7%。由于公司的淡水使用量已减少20%3,新目标将使公司的淡水使用量总共减少27%(以2018年为基准年)。新目标考虑到公司所在地区的用水紧张情况,将实施更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流程,并实施有组织的参与计划。
【工信部:提升锂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研究制定锂等再生原料标准】 据中国有色金属报消息,2023中国(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在四川遂宁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指出,我国锂产业发展存在资源供给保障压力大、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高端电池材料性能有待提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不足等问题。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3个方面工作:一是提升锂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序参与海外锂资源开发,避免无序竞争;鼓励企业加大找矿勘查力度,进一步优化盐湖及矿石提锂工艺;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制定锂等再生原料标准。二是促进上下游协调有序发展。引导锂资源、锂盐企业于下游电池材料、电池企业建立利益长期共享的战略合作关系;鼓励上下游企业共同投资、合作研发,提升产业链竞争优势。三是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巩固提升技术优势;加快开发锂电新材料;加强全固态电解质、锂离子导体复合隔膜等新型电池材料研发与工程化;引导企业完善新体系电池材料制备技术专利布局,促进我国锂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印度Ola Electric获3.85亿美元融资 用于扩大电动汽车业务和新建锂离子电池工厂】 印度市场份额最大的电动两轮车公司Ola Electric当地时间10月26日宣布完成320亿印度卢比(约合3.85亿美元)融资。股权融资来自淡马锡牵头的投资者,债务融资则由印度国家银行提供。Ola Electric表示,资金将用于在泰米尔纳德邦建立公司首座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以及扩大电动汽车业务。该公司计划在推出电动摩托车后再推出电动汽车。 【澳大利亚总理:有意在关键矿物供应领域与美国合作】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周三称,澳大利亚有意在关键矿物和稀土供应及投资领域与美国发展合作。他在白宫与美国总统拜登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称:“澳大利亚关键矿物储量丰富,能保障我们国家未来百年的发展。我们希望美国市场、投资者与技术参与它们的开采。”阿尔马尼斯指出,澳大利亚拥有大量锂、钴、铜、钒和稀土的可采资源。 【天齐锂业: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70.89%】 天齐锂业发布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5.76亿元,同比下降17.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下降70.89%。本报告期公司锂化合物产品销量和主要锂产品的销售均价均较上年同期下降。 【车市“金九银十”即将兑现 全年表现有望超预期】 车市“金九银十”胜利在望。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月前三周乘用车市场零售环比增长19%,而在刚刚过去的9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受访专家向记者表示,今年汽车行业全年稳增长目标有望超预期实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期今年车市“金九银十”效应将有充分的体现,并且全年汽车行业整体产销表现有望超出预期。“根据现有数据,基本可以确定今年车市表现将略超全年产销目标,出口市场的表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崔东树说。 【福特汽车高管:电动汽车市场正在增长 但增速较慢】 福特汽车高管表示,公司将继续盈利,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要在整个公司找到效率;电动汽车市场正在增长,但增速较慢;他们正在研究电动汽车产能的步伐;正在努力在价格、利润和电动汽车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目前电动汽车价格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 相关阅读: 澳大利亚锂矿商Azure同意智利SQM提出的10亿美元收购要约 【SMM分析】产能过剩需求不振 负极生产存减量预期 【SMM分析】9月人造石墨进口环比增加 出口价格仍在下滑 【SMM分析】9月中国六氟磷酸锂出口量环增57% 【SMM分析】Stellantis与Orano签署谅解备忘录 合作布局欧美地区锂电回收 【SMM分析】充电宝市场逆势增长 或给锰酸锂一丝转机 【SMM分析】瑞典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可高效回收锂电池金属 草酸提取减少金属损失 一则消息刺激钴价两日涨1.35万! 基本面是否支撑钴价持续坚挺?【SMM分析】 【SMM分析】9月人造石墨进口环比增加 出口价格仍在下滑 【SMM分析】中国优化调整石墨物项临时出口管制:对全球企业影响最新解读 【SMM分析】尘埃落定?M+1? 四季度锂矿定价... 【SMM分析】Megapacks推动特斯拉储能利润率上升 【SMM分析】又一知名矿企官宣2万吨碳酸锂项目 【SMM分析】9月中国钴中间品进口量环比增加28% 浙江仍为主要进口地 【SMM分析】9月中国钴矿进口量环比减少95% 【SMM分析】9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口量暴增 出口亦呈增加趋势 【SMM分析】三元材料9月进口环比大增124% 出口数据仍在下滑 【SMM分析】9月氢氧化锂出口量环比下滑2% 同比增43% 【SMM分析】9月碳酸锂进口量环比增加 进口价格环降 【SMM分析】9月锂辉石精矿进口大幅增加 后续定价仍在进行中 【SMM分析】ACE 与 NREL 携手解决废弃锂离子电池回收难题 【SMM分析】锂电回收市场周内行情回顾
六氟磷酸锂价格同比大幅回调,去年“亮眼”的业绩难再是行业共性。但或受益于多氟多(002407.SZ)三季度出货量提升,在三季度六氟磷酸锂价格环比基本持平下,公司Q3实现净利润环比增长。 多氟多发布第三季度报告,公司Q3营业收入35.21亿元,同比增长7.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亿元,同比下降40.49%;环比增长22.60%。或主要受主营业务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下滑影响,从Q3同比业绩来看,多氟多增收不增利。 但在三季度六氟价格环比几乎持平下,多氟多Q3净利润环比实现增长,兑现公司此前Q3销量环比增长的预期。据隆众资讯数据,今年二季度六氟磷酸锂均价为12.39万元/吨,三季度均价环增2%至12.64万元/吨,去年同期价格则在26万元/吨左右。 正如此前多氟多判断,碳酸锂价格下半年呈现下降趋势,因此三、四季度六氟磷酸锂价格下行压力比较大,但公司或得益于出货量的提升。多氟多前期表示,预计三、四季度各有1.2-1.3万吨之间的出货量,上半年六氟磷酸锂出货量则在1.6-1.7万吨之间。 在新建产能上,多氟多则放缓了脚步。多氟多财报显示,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27.96%,主要系报告期在建项目投资进度放缓所致。 多氟多在8月31日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透露,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处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但市场需求比之前预期稍弱,因此公司整个投产节奏以及新建产能节奏较原计划有所放缓。下半年公司会持续进行新产能建设,预计会在明年6月份逐步释放新增产能。 截至2022年底,多氟多六氟磷酸锂产能达5.5万吨,规划今年新增产能4万吨。财联社记者获悉,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建项目年产3万吨超净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项目已全部投产,年产2万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及添加剂项目已完成1万吨。 据悉,多氟多主要从事高性能无机氟化物、锂离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锂电池制造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半年报来看,新材料营收占比为61.92%,据公司此前披露,新材料中六氟磷酸锂及其它新型锂盐营收占比70%左右,电子化学品营收占比30%左右。 对于六氟磷酸锂后市预测,隆众资讯最新分析,综合来看,短期内市场看空情绪较浓,市场价格或延续下跌趋势。其中需求端上,四季度终端有清理库存预期,整体需求偏弱,下游开工一般,延续刚需交投,需求支撑有限;供应端上,近期氟磷酸锂市场价格窄幅下调,业者多持谨慎心态,企业备货积极性不高,维持长协订单出货,行业整体开工维持低位,疲软氛围难改。
六氟磷酸锂价格同比大幅回调,去年“亮眼”的业绩难再是行业共性。但或受益于多氟多(002407.SZ)三季度出货量提升,在三季度六氟磷酸锂价格环比基本持平下,公司Q3实现净利润环比增长。 多氟多发布第三季度报告,公司Q3营业收入35.21亿元,同比增长7.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亿元,同比下降40.49%;环比增长22.60%。或主要受主营业务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下滑影响,从Q3同比业绩来看,多氟多增收不增利。 但在三季度六氟价格环比几乎持平下,多氟多Q3净利润环比实现增长,兑现公司此前Q3销量环比增长的预期。据隆众资讯数据,今年二季度六氟磷酸锂均价为12.39万元/吨,三季度均价环增2%至12.64万元/吨,去年同期价格则在26万元/吨左右。 正如此前多氟多判断,碳酸锂价格下半年呈现下降趋势,因此三、四季度六氟磷酸锂价格下行压力比较大,但公司或得益于出货量的提升。多氟多前期表示,预计三、四季度各有1.2-1.3万吨之间的出货量,上半年六氟磷酸锂出货量则在1.6-1.7万吨之间。 在新建产能上,多氟多则放缓了脚步。多氟多财报显示,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27.96%,主要系报告期在建项目投资进度放缓所致。 多氟多在8月31日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透露,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处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但市场需求比之前预期稍弱,因此公司整个投产节奏以及新建产能节奏较原计划有所放缓。下半年公司会持续进行新产能建设,预计会在明年6月份逐步释放新增产能。 截至2022年底,多氟多六氟磷酸锂产能达5.5万吨,规划今年新增产能4万吨。财联社记者获悉,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建项目年产3万吨超净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项目已全部投产,年产2万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及添加剂项目已完成1万吨。 据悉,多氟多主要从事高性能无机氟化物、锂离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锂电池制造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半年报来看,新材料营收占比为61.92%,据公司此前披露,新材料中六氟磷酸锂及其它新型锂盐营收占比70%左右,电子化学品营收占比30%左右。 对于六氟磷酸锂后市预测,隆众资讯最新分析,综合来看,短期内市场看空情绪较浓,市场价格或延续下跌趋势。其中需求端上,四季度终端有清理库存预期,整体需求偏弱,下游开工一般,延续刚需交投,需求支撑有限;供应端上,近期氟磷酸锂市场价格窄幅下调,业者多持谨慎心态,企业备货积极性不高,维持长协订单出货,行业整体开工维持低位,疲软氛围难改。
受锂盐业务利润下滑影响,雅化集团(002497.SZ)与天华新能(300390.SZ)第三季度营收净利均同比下滑,但环比数据却背道而驰。其中,天华新能Q3扣非净利润环比增长,而雅化集团Q3扣非净利润亏损。 雅化集团昨日披露三季度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71亿元,同比下降6.38%,实现净利润8.07亿元,同比下降77.22%;其中,Q3实现营业收入32.55亿元,同比下降20.84%,净利润亏损1.43亿元,同比转亏。 对于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雅化集团表示,随着锂盐产品产量的增加及产品生产成本同比增长所致,营业成本较去年同期增加27.51亿元,增长52.85%。 同时,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雅化集团Q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亿元,公司对此解释称,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为保证产线正常生产,增加了材料采购导致支出经营现金较多。 同行可比的另一锂盐企业天华新能10月23日发布三季报则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10亿元,同比下降29.13%;实现净利润18.22亿元,同比下降64.66%;其中,天华新能Q3实现营业收入22.69亿元,同比下降52.17%,净利润4.47亿元,同比下降72.79%。 天华新能同样表示原材料成本较上期大幅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天华新能Q3实现扣非净利润3.49亿元,环比增长5.99%。而雅化集团Q3扣非净利润却亏损1.55亿元。同为锂盐产品生产主要企业,三季度两公司却交出不一样的答卷。 从毛利率指标变化看,天华新能显然更胜一筹。Choice数据显示,雅化集团Q3毛利率16.01%,同比下降6.81个百分点,净利率9.19%。天华新能毛利率29.81%,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净利率26.35%。 而天华新能毛利率得以提升,或得益于其采用国内锂矿。财联社记者从资本市场获悉的纪要显示,四川天华及奉新时代新增产能陆续投产爬坡、实现以量补价;奉新时代采用国内锂云母原料,价格弹性优于海外锂矿,有效摊薄原料成本。 实际上,雅化集团也在国内外多渠道布局上游锂矿资源。在非洲,公司通过控股锂矿自主进行锂矿开发,如津巴布韦卡玛蒂维锂矿、纳米比亚达马拉兰锂矿;在国内,公司通过参股锂矿获得优先供应权,如四川李家沟锂矿;在澳洲,公司通过参股形式,获得锂精矿的包销权,如ALLKEM、CORE、ABY;另外,还通过参股的方式,获得未来锂矿的合作开发权,如EFE、EVR等。 此外,雅化集团还在公告中透露,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津巴布韦卡玛蒂维锂矿一期破碎段已进行单机空载调试和带料试车,将按计划投产;二期正按计划建设中。但由于自供矿尚未形成气候,雅化集团或在高价进口锂矿中承受阵痛。 目前,雅化集团合计拥有锂盐综合年产能7.3万吨。其中,雅安基地已建成一期加二期年产共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线,眉山基地现拥有6000吨氢氧化锂生产线;阿坝州基地拥有7000吨氢氧化锂、6000吨碳酸锂以及4000吨其他锂盐产品产能。目前雅安锂业三期10万吨高等级锂盐生产线有序推进,预计到2025年公司锂盐综合产能将达到17万吨。
受锂盐业务利润下滑影响,雅化集团(002497.SZ)与天华新能(300390.SZ)第三季度营收净利均同比下滑,但环比数据却背道而驰。其中,天华新能Q3扣非净利润环比增长,而雅化集团Q3扣非净利润亏损。 雅化集团昨日披露三季度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71亿元,同比下降6.38%,实现净利润8.07亿元,同比下降77.22%;其中,Q3实现营业收入32.55亿元,同比下降20.84%,净利润亏损1.43亿元,同比转亏。 对于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雅化集团表示,随着锂盐产品产量的增加及产品生产成本同比增长所致,营业成本较去年同期增加27.51亿元,增长52.85%。 同时,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雅化集团Q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亿元,公司对此解释称,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为保证产线正常生产,增加了材料采购导致支出经营现金较多。 同行可比的另一锂盐企业天华新能10月23日发布三季报则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10亿元,同比下降29.13%;实现净利润18.22亿元,同比下降64.66%;其中,天华新能Q3实现营业收入22.69亿元,同比下降52.17%,净利润4.47亿元,同比下降72.79%。 天华新能同样表示原材料成本较上期大幅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天华新能Q3实现扣非净利润3.49亿元,环比增长5.99%。而雅化集团Q3扣非净利润却亏损1.55亿元。同为锂盐产品生产主要企业,三季度两公司却交出不一样的答卷。 从毛利率指标变化看,天华新能显然更胜一筹。Choice数据显示,雅化集团Q3毛利率16.01%,同比下降6.81个百分点,净利率9.19%。天华新能毛利率29.81%,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净利率26.35%。 而天华新能毛利率得以提升,或得益于其采用国内锂矿。财联社记者从资本市场获悉的纪要显示,四川天华及奉新时代新增产能陆续投产爬坡、实现以量补价;奉新时代采用国内锂云母原料,价格弹性优于海外锂矿,有效摊薄原料成本。 实际上,雅化集团也在国内外多渠道布局上游锂矿资源。在非洲,公司通过控股锂矿自主进行锂矿开发,如津巴布韦卡玛蒂维锂矿、纳米比亚达马拉兰锂矿;在国内,公司通过参股锂矿获得优先供应权,如四川李家沟锂矿;在澳洲,公司通过参股形式,获得锂精矿的包销权,如ALLKEM、CORE、ABY;另外,还通过参股的方式,获得未来锂矿的合作开发权,如EFE、EVR等。 此外,雅化集团还在公告中透露,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津巴布韦卡玛蒂维锂矿一期破碎段已进行单机空载调试和带料试车,将按计划投产;二期正按计划建设中。但由于自供矿尚未形成气候,雅化集团或在高价进口锂矿中承受阵痛。 目前,雅化集团合计拥有锂盐综合年产能7.3万吨。其中,雅安基地已建成一期加二期年产共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线,眉山基地现拥有6000吨氢氧化锂生产线;阿坝州基地拥有7000吨氢氧化锂、6000吨碳酸锂以及4000吨其他锂盐产品产能。目前雅安锂业三期10万吨高等级锂盐生产线有序推进,预计到2025年公司锂盐综合产能将达到17万吨。
光伏行业整体景气度高,拉动金刚线需求持续向好,美畅股份第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延续增势。财联社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了解到,目前金刚线产能已基本达到1600万公里/月,后续将视市场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扩产。 26日晚间,美畅股份公告称,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3亿元,同比增长35.35%,实现归母净利润13.90亿元,同比增长35.13%。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63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增长37.21%。 对于收入增长,美畅股份解释称主要系公司规模扩大,销量增加。今年前三季度,美畅股份金刚线总销量9222.67万公里,同比增长42.65%,其中钨丝金刚线销量为840.07万公里。 受益于光伏新装机增长,硅切片需求提升,带动金刚线行业整体需求向好。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1-9月光伏新增装机128.94GW,同比增长145.13%。 据集邦咨询Trendforce最近判断,在中国、美国等市场高增长的带领下,2023年全球整体光伏需求仍将保持高增,新增装机有望达到414GWdc(中性预期)/446GWdc(乐观预期),同比增幅达60.1%/ 72.4%。 硅片“大尺寸+薄片化”发展方向下,线径更细、切割力更强的钨丝金刚线渐成业内关注焦点。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财联社记者,当前公司钨丝金刚线的线径主要为26/28μm,较此前的线径进一步细化。 但钨丝金刚线的母线细钨丝供应有限,成为钨丝金刚线面临的现实问题。今年8月,美畅股份设立全资子公司,以自研和生产细钨丝。公司本月初在互动易中回复称,目前该子公司产量和自供率正在持续提升。
自9月末“云海金属”更名为宝武镁业后,公司也发布了正式归属“宝武系”后的首份财报:前三季净利润同比减少逾6成,但Q3单季环比有所提升。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称,公司盈利水平的变动与今年镁价起伏高度相关。 根据宝武镁业近期披露,公司目前拥有10万吨原镁产能及20万吨镁合金产能。有券商机构统计,上述产能均位列全球第一。 此外,公司计划加大扩产规模,正在巢湖新建5万吨原镁产能、在五台新建10万吨原镁产能、在青阳新建30万吨原镁产能。随着各地新扩能达产以后,将能够达到50万吨原镁和 50万吨镁合金的规模。 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5.63亿元,同比减少21.74%;归属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减少64.17%。 不过,Q3单季度来看,公司净利润有所改善。Q3实现营业收入20.30亿元,同比下降5.27%,环比增长10.42%;归属净利润8611.62万元,同比增长12.77%,环比增长21.78%。 有业内分析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云海金属的盈利高度依赖于镁价,且主要来自镁冶炼环节,近两年镁价大幅波动,去年受益于高镁价,公司盈利表现较好,之后镁价大幅回落,因此今年公司镁合金深加工产品的整体利润水平随之下滑。 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宝武镁业还表示,今年下半年至今镁金属价格是逐月上涨的,且下半年订单情况比上半年有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宝武镁业9月份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宝钢金属,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宝钢金属战略控股公司的背后,被业内视作处于中国汽车板龙头位置的宝钢,通过进军镁铝行业,进一步巩固其在汽车供应链中的地位。 在宝钢股份今年业绩说明会上,公司也提出重塑其汽车板的竞争能力,提到宝钢汽车板原来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合资品牌,但中国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新势力近年来崛起,这部分产销量大增。 而宝武镁业正在为宝钢补足这一竞争力的缺失,可以形成产业资源的互补。近期宝武镁业披露,公司已为小鹏G6提供仪表盘支架,为问界M7提供后座椅支架横梁。公司称,镁合金座椅支架横梁不仅可以大幅降低车身重量,且具有隔音降噪减震的作用。 在10月份的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上,宝武镁业还介绍,公司在今年成功试制出一体化车身铸件和电池箱盖两类超大型新能源汽车结构件,两个产品的投影面积均大于2.2㎡。超大型镁合金结构件的试制成功,对镁合金在汽车、建筑、航空航天等行业的超大部件的应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后续公司会跟客户合作研发、试用、量产。
受成品油经销量高速增长与化工业务实现盈利等因素影响,全球最大的炼油商中国石化(600028.SH)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超三成。 Q3中国石化实现营收8762.59亿元,同比增加4.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78.55亿元,同比增加34.0%;扣非归属股东净利润166.24亿元,同比增加31.0%。此外,在上半年发生亏损的化工业务在第三季度实现盈利,息税前利润为人民币0.59亿元。 资本开支方面,中国石化前三季度资本支出共1081.64亿元,其中占据支出超八成以上的是勘探及开发业务与化工业务。其中,勘探及开发板块资本支出507.11亿元,被用于济阳、川西等油气产能建设以及储运设施建设等;化工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391.43亿元,主要用于镇海、天津南港乙烯等乙烯项目及煤化工建设。 勘探开发带来的是油气产量的增长。前三季度,中国石化实现油气当量产量5291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原油产量210.59百万桶,与去年相对持平,天然气产量28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7%。勘探及开发板块息税前利润共416.20亿元,其中第三季度息税前利润为147.00亿元。 根据三季报,今年以来,中国石化共加工原油1.94亿吨,同比增长7.6%,生产成品油1.18亿吨,同比增长14.0%。前三季度炼油板块息税前利润为人民币187.00亿元,其中第三季度息税前利润为人民币75.09亿元。 成品油销售方面也保持了高速增长。 前三季度成品油总经销量1.81亿吨,同比增长19.1%,其中境内成品油总经销量1.43亿吨,同比增长16.9%。前三季度营销和分销板块实现息税前利润为人民币265.28亿元,其中第三季度息税前利润为人民币81.26亿元。 而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财联社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截至今天收盘,公司回购A股已支付累计人民币4.74亿元,回购H股已支付累计2.88亿港元,回购股份将全部注销。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石化10月16日发布的公告披露,截至16日为回购A股已支付2.67亿元人民币,换算可得中国石化在近10日回购A股金额已超2亿元人民币。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