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41个
SMM 4 月26讯: 今日SMM1#铅均价较昨日持平为16725元/吨,再生精铅持货商主流报价对SMM1#铅均价贴水180-100元/吨出厂,个别货源贴水200元/吨;不含税出厂价格报15700-15750元/吨附近。再生铅炼厂散单货量不多,报价贴水无意愿扩大,下游贸易商表示难成交,电池生产企业则长单拿货,刚需采购散单。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乘联会: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160万辆 同比去年下降1.5%】 乘联会表示,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约为160万辆左右,同比去年下降1.5%,环比上月下降5.3%,新能源零售预计72万辆左右,与上月持平,同比增长37.1%,渗透率预计可达45.0%。 【宁德时代北京国际车展发布乘用车电池新品“神行Plus” 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快的充电速度】 财联社方面消息,4月25日下午,宁德时代在2024北京国际车展发布乘用车新品。据宁德时代乘用车首席CTO高焕介绍,去年宁德时代发布的神行超充电池已经上市4款车型,今年内,将持续配合推出50多款新车。今年的神行“plus”,基于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充电10分钟,续航600公里。 【丰田高管: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的时间表没有变化】 财联社方面消息,2024北京车展上,丰田首席技术官中岛裕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丰田于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的时间表没有变化,目前丰田正在对材料、设备加大投入,面临的实际问题是如何实现性价比更高的大量的投产。 【俄汽协主席:期待深化中俄汽车产业合作】 据财联社消息,俄罗斯汽车经销商协会主席阿列克谢表示,当前中国不仅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更是俄罗斯汽车市场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他指出,近年来,中国品牌的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表现日益抢眼,其优质的产品质量和创新的科技应用,赢得了俄罗斯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他特别提到,俄罗斯经销商对中国品牌的汽车企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开拓俄罗斯汽车市场。 【紫江企业:紫江新材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提前布局】 紫江企业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紫江新材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提前布局,目前同清陶、安瓦、卫蓝等众多电池企业都有深度的接触以及多种形式的合作,不是直接与汽车厂商合作。 【长安朱华荣:与华为合资公司正在有序推进中】 财联社方面宝石,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透露,公司与华为合资公司正在有序正常的推进当中。去年11月,华为与长安汽车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计划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今年1月,华为BU成立新公司“引望”。 相关阅读: 【SMM分析】江西省适当调整分时电价机制解读 【SMM分析】看完这篇 “锂”解锂产业链 【SMM分析】磷酸铁锂市场的“新大陆”——纯电动重卡 【SMM分析】3月天然石墨进出口环比均有增长 但仍低于同期 【SMM分析】新能源锂电回收?预算投资专项补贴! 【SMM数据】3月六氟磷酸锂进出口数据 【SMM分析】磷酸铁锂厂招标Q2磷酸铁8400吨 调价基准参考SMM磷酸铁价格 【SMM科普】探索钠离子电池的潜力:与锂离子电池的详尽对比分析 2024年3月磷酸铁锂出口总量142吨 累计同比增加近46%【SMM分析】 【SMM分析】3月国内碳酸锂进口量预期内大增 预期4月进口将延续高位 【SMM分析】人造石墨出口增量明显 同环比均有上升 【SMM分析】2024年3月三元前驱体出口数据解析 【SMM分析】2024年3月三元正极出口环比增幅83% 进口量走出相反趋势 【SMM分析】3月中国钴矿及其精矿进口量维持低位 【SMM分析】3月钴中间品进口量均价小幅上涨 进口量增量有限 【SMM分析】3月四氧化三钴出口量环比增加71% 韩国为主要出口国
中钨高新发布业绩公告,一季度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6385万元,同比降35.97%;营收为29.67亿元,同比降2.95%。 公告称一季度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3.9%,主要原因是APT、碳化钨等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产品价格下降,综合影响本期盈利下降。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减少1.87亿元,主要原因一是销售回款现金流入同比减少约0.95亿元;二是主要原料价格上涨,支付原料采购款现金流出同比增加约0.7亿元。 此外,中钨高新还发布了2023年业绩报,报告显示,2023年公司营收为127.36亿元,同比降2.63%,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4.85亿元,同比降9.36%。 2023年,公司面对宏观经济低位运行,硬质合金销售市场形势严峻,市场需求和价格持续低迷,客户资金链紧张,终端消费疲软等非常形势,采取有效举措,奋力抓好强管理、降成本、拼市场、提效益工作,公司各项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相对稳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7.36亿元,较2022年下降2.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5亿元,较2022年下降9.36%;每股收益0.35元,同比减少0.0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54%,较2022年10.24%下降1.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5.37%较2022年5.95%下降0.57个百分点。2023年,公司硬质合金产品产量约1.4万吨,稳居世界第一,数控刀片产量约1.4亿片,约占国内总产量的20%。 报告期内,影响公司利润变化的主要因素如下: (1)受终端消费疲软,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等影响,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减少3.4亿元,下降2.6%。 (2)行业竞争加剧,原辅材料价格持续上升,公司盈利受双重挤压,盈利空间收窄。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21.5亿元,同比减少1.5亿元,公司整体毛利率由去年的17.5%降至16.9%,下降0.6个百分点。 (3)严控期间费用,降本增效。2023年,期间费用发生10.5亿元,保持相对稳定。其中,销售费用4.1亿元,同比增加0.26亿元,主要是加大营销力度,差旅费同比增加0.1亿元。财务费用同比增加0.15亿元,主要是汇兑收益同比减少。管理费用同比减少0.35亿元,主要是人工成本和股权激励费用同比减少。 (4)加大研发投入,为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蓄力。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5.2亿元,同比增长24.6%; (5)积极争取各类财政支持税费红利落地实现财税创效,相关收益较上年增加0.56亿元,同比增长76%。 (6)非经常性(资产处置)收益增加。2023年公司资产处置收益1.2亿元,同比大幅增加。
4月25日晚间,天合光能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数据显示,受益于N型TOPCon组件产品销售占比提高,2023年,天合光能实现营收1133.92亿元,同比增长33.3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5.31亿元,同比增加50.26%。 不同于年度业绩增长,今年一季度天合光能营收净利双降,其中营收为182.56亿元,同比减少14.3%;归母净利润为5.16亿元,同比减少70.83%。 对于一季度业绩表现, 天合光能表示,“受光伏产业链供需影响,公司组件产品售价同比下降,光伏组件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年报显示,天合光能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产品、光伏系统、智慧能源三大板块。收入构成来看,2023年光伏组件营收为764.49亿元,同比增长21.15%,为营收主力。毛利率方面,2023年,天合光能光伏组件毛利率为15.54%,同比增加3.67个百分点。同时,该公司发电业务及运维毛利率达到50.46%,尽管同比有所下降但依然表现良好。 地域来看,2023年天合光能在美国实现营收为108.34亿元,同比增加99.26%,成营收主力,该地区毛利率为34.24%,同比增加18.19个百分点。同期,天合光能在中国、欧洲营收均有所增长,不过其在日本的营收为8.94亿元,同比减少55.35%。 出货量方面,2023年,天合光能合计组件出货量为65.21GW;支架业务出货量为9.6GW,其中跟踪支架出货4.6GW;储能舱累计出货近5GWh。 该公司规划2024年度组件出货量目标80-90GW。 产能来看,截至2023年底,该公司拥有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为55/75/95GW,其中海外产能6.5GW、6.5GW、6.5GW,位于东南亚;“ 预计到2024年底,该公司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将达到 60/105/120GW。 ”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尽管多家光伏龙头企业年度业绩增加,但在去年第四季度均出现业绩下滑情况。从天合光能此次披露的一季度数据来看,光伏企业业绩压力犹存。 市场消息面上,组件开标价格再创新低。近日,大唐16GW组件集采开标,P型最低报价为0.74元/W,N型TOPCon报价最低0.79元/W,HJT组件最低报价为0.89元/W。有消息称,天合光能参与全部三个标段竞标。 业内人士提醒,这表明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相当突出。其中,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均在年报中提及竞争性扩产带来的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对此,光伏企业开启应对举措,其中晶科能源在近日年报中表示,“2024年,公司将保持谨慎的扩产节奏,同时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而天合光能选择通过光储一体化实现差异化竞争,其表示,“以光伏、储能双核心业务驱动发展,公司将联合18家上下游企业合力打造光伏制造业创新中心,大力推进光储技术的产业协同。”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天合光能对于储能方面的研发投入亦在加大。年报显示,该公司在研项目共26个,其中预计总投资规模最大的为“基于集装箱储能系统的专用尺寸电芯开发”,投资额为7.87亿元,本期投入1.46亿元。除此之外,仍有至少5个在研项目涉及储能技术,应用前景包括大型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等。
SMM4月25日讯:宝武镁业股价两连涨,截至25日13:28分,宝武镁业报18.02元/股,涨3.03%。消息面上,宝武镁业一季度业绩报喜,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增长。 宝武镁业4月24日晚间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4亿元,同比增长10.03%;归母净利润6071.93万元,同比增长19.94%;扣非净利润6049.37万元,同比增长32.7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5亿元,同比下降1.95%;报告期内,宝武镁业基本每股收益为0.085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5%。对于一季度净利润增长的原因,宝武镁业表示:报告期销售量增加,产品盈利能力同比增加。 谈及其他重要事项:宝武镁业一季报显示:1、2024年1月,公司与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镁基固态储氢核心原材料镁合金的生产制造、加工等环节进行深度合作,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有利于共同推进镁储氢技术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巩固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2、2024年3月,公司子公司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与某汽车厂商(限于保密要求,无法披露其名称)签订超大型镁合金一体压铸件的开发协议,共同开发超大型镁合金一体压铸件。公司与高校、汽车客户合力研发超大型镁合金一体化压铸件,是汽车客户对镁合金一体压铸件的认可,对镁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拓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投入使用后单车用镁量有显著提升,是镁行业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该事项符合公司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有利于拓展公司未来发展空间,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宝武镁业4月24日晚间发布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51,808,922.43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5.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446,995.41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9.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2,524,460.99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7.15%。因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下降,毛利率下降,业绩同比下降。主营业务收入7,368,322,967.40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6.30%,其他业务收入283,485,955.03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70%;国内市场营业收入6,321,481,184.88元,国外市场营业收入1,330,327,737.5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2.61%和17.39%。 谈及2023年行业运行情况,宝武镁业表示:2023年全球原镁产能为163万吨,产量为100万吨,同比下降9.9%,2023年全球镁消费量为105万吨左右,同比下降8.7%;2023年我国原镁产能为136万吨,原镁产量为82.24万吨,同比下降11.9%,镁合金产量为34.52万吨,同比下降3.5%。 宝武镁业2023年年报介绍:公司是集矿业开采、有色金属材料和深加工产品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镁、铝合金材料的生产及深加工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镁合金、镁合金深加工产品、铝合金、铝合金深加工产品、中间合金和金属锶等。公司业务为三个业务板块:镁材料业务、镁制品业务和铝制品业务。公司目前拥有10万吨原镁产能及20万吨镁合金产能。公司在巢湖新建5万吨原镁产能、在五台新建10万吨原镁和10万吨镁合金、在青阳新建30万吨原镁和30万吨镁合金。 宝武镁业未来发展的展望 宝武镁业表示:金属镁作为轻量化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展现更大作为。镁价目前已经重回合理区间,性价比优势再度显现,镁合金创新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在固态储能、汽车中大部件及一体化压铸大部件、建筑模板等方面将迎来新的机遇。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将镁列为消费规模较大且具有增长潜力的品种,鼓励企业探索开发镁合金建筑模板,加快开发并推广一体化压铸成型车身、镁合金轮毂等产品。鼓励镁制品等深加工产品出口,提升产品附加值。其在2024年经营计划中提及:1、推进宝武镁业整合融合及深化改革2、完善镁产业链布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善产业链布局,优化新增产能布局节奏,有效控制资源和能源成本,完善加工工艺路径布局,定位产业链全流程, 推进重点项目:(1)全面推进青阳项目。(2)五台10万吨原镁和10万吨合金项目:立足北方市场,稳步推进五台全镁产业链新基地建设。(3)硅铁项目全面开工:稳定上游资源,控制原料成本。(4)推动巢湖云海5万吨原镁项目2024年下半年投产。 3、打造镁产业原创技术创新平台,推进镁市场开发 镁价历史价格走势如下: 》点击查看SMM镁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此前偏强运行的镁锭迎来了小幅调整。据SMM报价显示,4月25日,镁锭9990(府谷、神木)的均价为1855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调了150元/吨,涨幅为0.8%,这一均价与3月20日17250元/吨的均价相比,依然上涨了7.54%。进入3月下旬,随着镁锭下游企业将年初囤积的镁锭库存消耗殆尽,三月底下游企业逐渐开始入场采购,集中性大量采购不仅为镁价上升提供支撑,且使得镁厂由前期累库转为去库,镁厂仓库库存快速下调至低位,前期低迷的镁厂情绪得到极大恢复,挺价意愿增强。但考虑到前期检修的镁厂近期逐步恢复生产,需要警惕镁锭库存快速上升的风险。需求端,下游对于高价采购较为谨慎,仍以按需采购为主,需求整体未见明显改善,考虑到海外订单将会在四月下旬逐渐交付,支撑了镁价告别了此前因市场需求低迷而出现的弱势走势。 据SMM了解,镁3月出口数据良好,多家镁厂反应4月出口应该也有不俗的表现。但是不少市场参与人士表示,随着镁厂的陆续复产以及前期海外订单集中交付的采购陆续结束,未见更多需求的亮点,使得镁价出现了调整。 回顾镁价的2023年走势可以看出:以镁锭9990(府谷、神木)的均价为例,2022年12月30日,镁锭9990(府谷、神木)的均价为21550元/吨,2023年12月29日的均价为20250元/吨,2023年的年内跌幅为6.03%。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镁锭价格波动频频,一定程度阻碍镁锭下游的广泛应用。
北方铜业4月25日晚间还公告了2023年业绩情况: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2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55亿元,同比下降12.69%;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6.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64亿元,同比增长11.56%。基本每股收益0.349元。 主要产品产量:矿山处理矿量924万吨,铜精矿含铜4.32万吨,阴极铜13.44万吨,硫酸55.07万吨,金锭2.22吨,银锭26.39吨。 北方铜业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 北方铜业在2023年年报中介绍公司主营业务时介绍:公司主营铜金属的开采、选矿、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自有一座矿山铜矿峪矿,两家冶炼厂, 年处理铜精矿量130万吨。公司的业务覆盖铜业务主要产业链,是具有深厚行业积淀的有色金属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阴极铜、金锭、银锭,副产品为硫酸、海绵金、海绵钯等,其中阴极铜产能32万吨/年,硫酸产能122万吨/年。 公司新建高性能压延铜带箔和覆铜板项目主要产品为铜及铜合金带材、压延铜箔,广泛用于电脑、5G通讯、汽车电子、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 北方铜业表示: 公司铜矿资源储量大:截止2023年底,铜矿峪矿保有铜矿石资源量21,860.92万吨,铜金属133.0925万吨,地质平均品位0.608%。同时,公司正在积极推进铜矿峪矿现有采矿权底部80米标高以下深部资源勘探,有望增加3亿吨铜矿石储备,进一步延长服务年限。 北方铜业4月25日晚间发布一季度报告: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11亿元,同比增长112.78%;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增长23.01%。营收增长主要是侯马北铜公司投产后销量增加。 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北方铜业在2023年年报中公布了其 2024年生产经营计划主要产品产量为:矿山处理矿量900万吨,铜精矿含铜4.2万吨,阴极铜32.5万吨,硫酸116万吨,金锭5.18吨,银锭82.7吨。
此前因“长城炮”短视频大火的长城汽车(02333.HK)今日开盘即大涨,截至发稿,涨11.94%,报12.34港元。 同期在A股上市的长城汽车也出现上涨。截至发稿,涨6.38%,报26.34元。 注:长城汽车A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一位短视频博主在其视频中激动地宣称“我的梦中情车,长城 ~ 炮!”,这句话迅速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然而,今日长城汽车股价的上涨并非源自该博主的宣传,而是基于公司昨日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的强劲业绩。 根据公告,长城汽车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8.6亿元,同比增长47.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8亿元,同比增长1752.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24亿元。 注:长城汽车一季度的表现 对于净利润大增17倍之多,长城汽车解释称,报告期公司销售规模增长,销售结构优化,带动营业收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等业绩指标达成结果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3月销量增长显著 事实上,除了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之外,长城汽车的3月销量同样值得一看。根据公司公布的数据,3月份新车销售量达到100276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02%。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销售量为21882辆,同比大幅增长了66.34%。此外,海外销售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销售量为35815辆,同比增长了60.66%。 在长城汽车旗下的各个品牌中,一季度均实现了销量的增长。哈弗品牌在3月份的销售量为54055辆,同比增长了13.99%,而整个一季度的销售量为157889辆,同比增长了25.53%。魏牌品牌3月份的销售量为3608辆,同比增长了惊人的182.98%,一季度总销售量为9,608辆,同比增长了182.34%。 当前车市的价格战进入“白热化” 尽管长城汽车的一季度各项数据表现优异,但是当下汽车市场仍面临“白热化”的价格战。比如特斯拉、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在近日相继宣布降价。 正如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指出,今年是新能源车企站稳脚跟的关键年,竞争注定非常激烈。从燃油车角度看,新能源车成本下探、“油电同价”给燃油车厂商带来巨大压力,燃油车产品更新换代相对较慢,产品智能化程度不太高,更多依赖于优惠的价格来持续吸引客户;从新能源车角度看,随着碳酸锂价格下跌、电池成本降低,造车成本也将有所下降,同时随着新能源车市场高速发展形成规模效应,产品将拥有更多利润空间。 他还指出,目前的车市价格竞争主要为直接突破原有价格的下限,而不是增配不降价的模式。同时近几个月新能源车的促销持续加大,今年2月促销增长相对温和,但3月的促销增幅尤为明显,目前已达到2021年9月后的历史高位促销水平。
SMM 4 月25讯: 今日SMM1#铅均价较昨日持平为16675元/吨,再生精铅持货商主流报价对SMM1#铅均价贴水200-100元/吨出厂;不含税出厂价格报15650-15700元/吨附近。 再生铅冶炼厂表示下游电池生产企业接货一般,铅合金炼厂买货意愿尚可,但仍观望慎采,期待铅价下跌,运费较高货源难以成交。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印度计划在南美和非洲寻求关键矿产项目 并招标开发国内矿区】 印度矿业部秘书VL Kantha Rao接受采访称,印度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将国内勘探项目的一半左右专门用于石墨、钼、镍、钴和锂等关键矿产。该国政府还计划下月宣布去年11月拍卖20个采矿区块的中标者名单。印度1月宣布在阿根廷收购5个锂区块。VL Kantha Rao表示,印度另外考虑在智利和玻利维亚寻求关键矿产项目,他还提到了纳米比亚、赞比亚、莫桑比克和南非等非洲国家。 【亿纬锂能: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49%】 亿纬锂能发布一季报,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3.17亿元,同比下降16.7%;净利润10.66亿元,同比下降6.49%。受益于锂电池性价比持续提升,下游需求进一步释放,公司储能和动力电池出货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储能电池方面,出货量7.02GWh,同比增长113.11%。小财注:2023年Q4净利6.26亿元,据此计算,Q1净利环比增长70%。 【青海省工信厅积极推动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 全省一季度金属锂产量大增86.6%】 据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消息,为加快推进盐湖产业培育、科技赋能、要素保障等重点工作,省工信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确保各项任务全面落实,稳步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1月到3月,全省重点产品钾肥、碳酸锂、金属锂分别生产149.2万吨、3.4万吨、135吨,分别同比增长0.7%、59.9%、86.6%。在强化规划引领方面,省工信厅起草《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规划》《格尔木盐湖绿色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大纲》;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起草《省部共建青海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实地调研活动方案》《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2024年工作要点》,筹备召开省部共建第二次领导小组会议;在强化标准引领方面,起草《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近期推动制定钾肥生产用矿堆存及开采技术规范等20项地方和企业标准。 【东方锆业:将加大对应用于固态电池电解质的氧化锆产品的技术研发和投入】 东方锆业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仍处于提供样品供一些固态电池材料厂家研发的阶段。因存在相关保密要求,不便展开,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技术研发小组,加大对应用于固态电池电解质的氧化锆产品的技术研发和投入。 【特斯拉汽车工程副总裁:4680电池正在加速生产】 特斯拉汽车工程副总裁Lars Moravy介绍了4680电池的最新情况:该电池正在加速生产,销货成本( COGs)正在下降,产量正在增加。 【雷军:正全力扩充产能 预计5月底开始交付Pro版】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2024北京车展上表示,小米汽车正全力扩充产能。预计5月底开始交付Pro版,6月的月交付超过1万台。 【北京:加大汽车以旧换新支持力度 鼓励“油换电”及智能家居消费】 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加快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既利投资也利消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要加强统筹,做好与投资、财政等工作的有机衔接,抓好项目储备,确保尽快见到实效。突出工作重点,着眼培育新质生产力和促消费,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大汽车以旧换新支持力度,鼓励“油换电”及智能家居消费,培育消费增长点。充分调动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性,优化税收、金融等支持政策,加强要素保障,激励企业以旧换新。着力打通堵点,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做好宣传解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相关阅读: 【SMM分析】看完这篇 “锂”解锂产业链 【SMM分析】磷酸铁锂市场的“新大陆”——纯电动重卡 【SMM分析】3月天然石墨进出口环比均有增长 但仍低于同期 【SMM分析】新能源锂电回收?预算投资专项补贴! 【SMM数据】3月六氟磷酸锂进出口数据 【SMM分析】磷酸铁锂厂招标Q2磷酸铁8400吨 调价基准参考SMM磷酸铁价格 【SMM科普】探索钠离子电池的潜力:与锂离子电池的详尽对比分析 2024年3月磷酸铁锂出口总量142吨 累计同比增加近46%【SMM分析】 【SMM分析】3月国内碳酸锂进口量预期内大增 预期4月进口将延续高位 【SMM分析】人造石墨出口增量明显 同环比均有上升 【SMM分析】2024年3月三元前驱体出口数据解析 【SMM分析】2024年3月三元正极出口环比增幅83% 进口量走出相反趋势 【SMM分析】3月中国钴矿及其精矿进口量维持低位 【SMM分析】3月钴中间品进口量均价小幅上涨 进口量增量有限 【SMM分析】3月四氧化三钴出口量环比增加71% 韩国为主要出口国
光伏投资热潮过去,曾经炙手可热的多晶硅从30万元/吨高点,跌至目前不足5万元/吨。昨日晚间,中来股份(300393.SZ)发布公告称,终止总投资额140亿元硅基项目。业内分析认为,光伏“淘汰赛”已经蔓延至硅料环节。在现金为王的当下,“活下去”比较重要。 中来股份主营业务包括光伏背板、电池组件以及光伏EPC业务等。此前两年,光伏产业处于上行周期,头部厂商纷纷开启纵深一体化布局,向上下游环节延伸产能。中来股份也是如此。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中来股份此次终止的投资计划发布于2022年3月。当时,公司认为,布局光伏产业的上游环节将有利于公司更好抵御供应链价格波动的风险,随着高效电池产能的逐步扩充,公司原材料硅片的供应将进一步加强。 工业硅和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最上游环节。彼时,受产能紧缺和下游需求爆发影响,多晶硅价格维持在24万元/吨左右。不久后,硅料价格继续水涨船高,并在当年7月超过30万元/吨,持续时间超过5个月。 公告显示,中来股份当时计划一期项目(年产20万吨工业硅及年产1万吨高纯多晶硅)将争取2024年竣工投产。但昨日公告显示,项目未开始实质性投资建设。中来股份表示,光伏行业市场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硅基项目可行性发生了重大变更。 事实上,在光伏全产业链各环节均出现产能过剩的当下,终止投资并非新鲜事。此前,包括聆达股份(300125.SZ)、向日葵(300111.SZ)、京运通(601908.SH)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或者延期新产能建设。在硅料方面,大全能源(688303.SH)在去年10月宣布,将原定于当年底投产的10万吨硅料产能延期。 不过,对于中来股份而言,硅基材料项目未开工,却也规避了行业下行风险。根据硅业分会上周公布数据,N型棒状硅成交均价为5.25万元/吨,环比下跌10.41%;P型致密料成交均价为4.59万元/吨,环比下降5.75%;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4.75万元/吨,环比下跌8.65%。 据悉,该价格已跌破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在未出现规模性停产前,价格无望得到修复。多晶硅龙头大全能源在2023年公司年报中称,若未来业内扩张产能持续释放,致使供需关系发生不利变化,多晶硅价格将进一步下行,从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中来股份昨日同时披露2023年财报和今年一季报。得益于N型技术迭代加速,N型高效产品的需求占比在不断上升,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22.59亿元,同比增长28.01%;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约5.27亿元,同比增长31.18%。 但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8亿元,同比下降52.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72亿元,同比下滑268.11%;扣非净利润亏损1.93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26亿元。公司表示,营收减少主要系本报告期公司销售规模减少所致。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公司的销售费用、税金同比大幅增长,但销售规模却在下降,公司方面在季报中并没有对此给予详细解释。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