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594个
当金价重回4200美元,黄金ETF继续获资金增持频创新高之际,黄金投资的热潮再次受到市场关注。 当下的黄金市场究竟在交易什么,展望后期黄金的强势还能走多久?在中信证券刚刚召开的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上,中信证券大类资产分析师陈炳丞旗帜鲜明地出答案:整体上较看好黄金后市表现,明年整体或以上行为主,但不会像今年的表现一样。 不确定性成为金价上涨的最大助力,这包括了地缘政治、美国经济上行、美联储政策等多个方面。而关税政策的落地则是影响明年黄金市场的关键因素。 金价长期表现有什么逻辑? 要了解当下的黄金市场的交易逻辑,历史行情表现无疑是重要的参考。 回顾金价历史表现,陈炳丞总结,当美国对地缘局势掌控更加无力,美元地位相对下降,美国经济表现更差时,黄金价格中枢普遍上行;反之,黄金价格通常会持续受到压制,价格中枢持平甚至下跌。 将1971年以来的黄金价格走势分为三个阶段。在20世纪60至70年代主线是“苏攻美守”: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东外交方面接连受挫,石油危机与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导致了严重滞胀,美元计价的黄金出现了脱锚、快速上行的走势。 20世纪80年代转向“美攻苏守”,至90年代美国构建单极秩序,同时美国成功遏制国内高通胀,经济转向高增长,黄金价格中枢下行。 21世纪以来,美国接连遇到地缘危机和经济、金融危机,黄金价格呈现加速脱锚态势。 “回顾黄金市场的大周期来看,黄金其实是个和‘秩序’高度相关的资产,而从政治经济局势来看,混乱的周期在2017年以后常出现。”他表示。 进一步来看,陈炳丞提到,往后看金价长周期表现,地缘政治能否更平稳,美国经济能否继续上行,美国通胀能否维持相对稳定,美国财政能否维持可控范围,市场已有偏向否定的答案。 高涨幅后的金价有什么风险? 在年内累计较高的涨幅下,金价隐藏哪些市场风险?陈炳丞首先提到了美国经济上行带来的风险。 陈炳丞解释,参照历史行情,美国经济下行期,黄金往往表现较好,而如果经济上行或是经济预期拐点向上,金价则显然出现风险。 他认为,无论是宏观CPI、GDP等数据,又或是市场信心指数等,都能看出当下美国经济内生动力仍不足,在明年出现经济转向的概率较小。 其次是美联储转鹰的风险。这是因为过去当美联储施行足够紧缩的货币政策时,才能够通过遏制实际利率上行,让黄金价格转向下行,例如1980年沃尔克开启的一轮加息。 但也出现货币政策转鹰,黄金价格仍上行的情况,如2004年伯南克开启的一轮加息中黄金价格继续上行,2022年鲍威尔开启迟来的加息后黄金在当年年底就转向上行。 “展望明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仍然可能偏向鸽派。除了经济压力之外,政治压力也是重要原因。”陈炳丞解释,虽然美联储转鹰会成为影响黄金涨势的必然因素,但由于明年美联储正值换届,这一风险发生的概率并不大。 还提到了美国财政纪律回归和地缘缓和的风险。但是风险发生的概率依旧较小,其中,虽然地缘政治缓和时金价通常下行。但在可见的未来,俄乌冲突等地缘问题距离迎来确定性仍然遥远。 另外,从全球央行的购金行为来看,转向的风险也较小。“2022年后,全球央行黄金净买入量上行至新台阶,迄今买入仍未放缓。而根据世界黄金协会问卷数据,全球央行继续增持黄金的意愿仍然强烈,央行继续增持黄金的共识在加强。”陈炳丞总结,综合上述因素,不认为当前黄金市场有明显的下行风险。 明年金价:较看好,但关税冲突持续性需关注 陈炳丞也强调,关税冲突的持续性是更值得关注的风险点。 “我们注意到,从今年4月‘对等关税’提出后,金价经历了快速上行到震荡,我们理解这次金价上行显然受关税冲突影响,而震荡市表现实际上由一对矛盾驱动。”陈炳丞表示。 一方面,在关税等因素影响下美国通胀抬升、经济增长放缓逐步明显、地缘政治冲突短暂加剧等利多金价;而另一方面,市场对于经贸冲突的预期下降、中国股市的良好表现,以及央行购金(重量)放缓利空黄金市场。 而短期内,预期中美经贸关系在元首会晤的指引下将维持稳定,贸易冲突对黄金价格的正向影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对黄金更加重要的因素可能回归对美国经济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预期。 “美国通胀抬头的可能性构成美联储保持宽松货币政策的风险,但我们预期美联储政策的主线仍是宽松,对黄金的整体影响仍是利多。”陈炳丞分析,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前仍是偏紧状态,预期会在12月17会议上还是围绕降息主线,存在一定的波动影响。 展望明年,他总结,较看好金价后市表现,明年整体或以上行为主,但不会如同今年一样的表现。
据央视新闻消息,自然资源部今天(11月14日)公布一项重大找矿成果,由辽宁地矿集团 在辽东地区成功探明了国内首个千吨级、低品位超大型金矿床——大东沟金矿,共探明金金属量1444.49吨,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规模最大单体金矿床。 自然资源部表示,大东沟金矿全区负720米标高以上共探明金矿石量25.86亿吨,金金属量1444.49吨,平均品位0.56克/吨。 据介绍,大东沟金矿是我国发现的又一超大型低品位露天金矿,目前已通过开发利用经济性论证,预期效益良好。在勘查过程中,由近千名工作人员协同作业,将勘查工作时间缩短到15个月,开创了国内“短周期、高质量”的金矿勘查先河。
达特矿业公司(Dart Mining)宣布其在昆士兰州的库南布拉(Coonambula)项目首批钻探样品分析结果。 主要见矿情况为: 在42米深处见矿5米,锑品位4.33%、金1.69克/吨和银23.65克/吨。其中,在42米深处见矿0.65米,锑品位32.2%、金2.91克/吨、银10.5克/吨;在45米深处见矿0.7米,金品位5.61克/吨、银154克/吨。 *** 帕克黄金公司(Pacgold)宣布其在在昆士兰州的圣乔治(St George)项目野外工作结果。 芬斯(Fence)探区岩屑采样显示锑品位高达52.7%,金2.93克/吨; 里奇莱茵(Ridgeline)探区锑品位高达10.45%,金1.95克/吨。 物探和土壤采样工作已经完成,钻探即将开始。 *** 喀拉喀托资源公司(Krakatoa Resources)在格鲁吉亚的佐普基托(Zopkhito)锑金矿15个完钻孔有12个肉眼见到锑矿化。 由于地面条件不佳,有3个孔被迫放弃。 佐普基托锑矿石资源量22.5万吨,锑品位11.6%;金矿石资源量710万吨,金品位3.7克/吨,被认为是世界品位最高的锑矿之一。
11月13日纽约尾盘,现货黄金跌0.54%,报4172.84美元/盎司,北京时间11月13日20:59刷新日高至4245.23美元/盎司,北京时间11月14日02:23出现一波短线跳水——从4200美元/盎司关口跌至4145.55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跌0.96%,报4173.00美元/盎司。 截至今晨收盘,美股三大股指普跌,道指跌1.65%,纳指跌2.29%,标普跌1.65%。英伟达跌超3%,谷歌跌超2%,特斯拉跌超6%,甲骨文跌超4%。热门中概股收盘普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59%。 消息面上, 据新华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言人朱莉·科扎克13日表示,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将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预计今年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将低于此前预测的1.9%。 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表示,由于政府“停摆”,一个月内将仅公布就业数据,不公布失业率数据。他预计美国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因政府“停摆”而下降1.5个百分点。哈塞特还表示,看不出有什么理由不降息。 美国短期利率衍生品合约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不足50%。与美联储12月9日—10日会议挂钩的联邦基金期货和隔夜指数掉期(OIS)合约显示,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略低于50%。 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1.6%,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48.4%。 而根据路透社12日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80%的经济分析师预计美联储12月将再次降息25个基点,这一比例较上月略有上升。 围绕降息与经济,美联储高官也接连表态。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表示,数据表明,自10月会议以来情况基本保持不变。目前尚未明确决定在12月降息。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则表示,综合来看,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紧缩,以继续对通胀施压,使其回落到目标水平。尽管美元并不是央行讨论中的核心议题,但今年美元的走弱似乎并不令人担忧。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勒姆称,美联储在利率接近中性水平时需保持谨慎,有必要继续抑制通胀。 10月经济数据或“断供”,美联储面临“失明”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12日警告,受联邦政府“停摆”影响,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就业数据统计报告“可能永远不会”发布,这将导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决策时“两眼一抹黑”。 莱维特12日在媒体简报会上说,即便联邦政府结束“停摆”,10月的CPI和就业数据统计报告也可能因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永远受损”而无法发布,这将导致美联储决策者“在关键时期两眼一抹黑”。莱维特同时称,民主党人“可能永久性地损害了联邦统计系统”。 本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先后通过一项定于明年1月底到期的临时拨款法案,并于12日晚交由总统特朗普签署生效,创下43天纪录的联邦政府“停摆”才得以结束。但鉴于两党仍需就该临时法案未能覆盖的多项其他年度拨款展开谈判,“停摆”仍可能重演。 在联邦政府“停摆”期间,作为美国官方统计机构的劳工统计局大体处于停工状态,其数据统计职能受到影响:9月的就业数据报告虽在“停摆”前已基本完成,但只能等到“停摆”结束后才能发布;同月的CPI数据报告在10月份延迟数天得以发布,但编制过程堪称潦草。据法新社报道,劳工统计局紧急召回了数名因“停摆”而被迫无薪休假的员工才得以完成。 美联储领导层定于12月第2周举行货币政策会议,如果确如白宫预料,10月的CPI和就业数据统计报告无法发布,美联储或将被迫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进行决策。 贵金属再现强势 近期,黄金与白银价格在短暂调整后重拾强势,特别是周四白银表现亮眼:沪银价格创下上市新高,外盘银价也一度逼近前期高点。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这是宏观经济预期与品种自身基本面因素共振的结果。 据金瑞期货研究所贵金属研究员吴梓杰介绍,贵金属强势上行最核心的驱动力,源于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即将转向的强烈预期。近期披露的一些非官方经济数据,例如降温的劳动力市场和持续疲软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被市场普遍解读为美国经济活力放缓的明确信号,这极大地强化了投资者对美联储将在不久后降息以应对潜在衰退风险的判断。 吴梓杰表示,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停摆”的终结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催化剂,其利好效应体现在多个层面:首先,政府恢复正常运作后,积压的官方经济数据(尤其是就业数据)将得以发布,市场普遍预期这些数据会进一步证实经济走弱的趋势,从而为美联储在12月降息提供更坚实的数据支持;其次,政府重新“开门”意味着财政支出有望重回扩张轨道,并且可能伴随着财政部一般账户(TGA)流动性的重新释放,这将共同为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最后,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即将退休的消息,也被市场解读为美联储内部可能进一步“转鸽”的信号,进一步巩固了宽松预期。 “美国史上最长的政府‘停摆’结束,市场预计美国将继续进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特朗普曾表示或向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家庭发放2000美元退税的‘关税红利’,该政策或将推高通胀预期。” 中原期货贵金属分析师刘培洋说。 “整体来看,美国政府‘停摆’危机化解预期升温,叠加美联储将于12月份结束缩表,流动性有好转预期。” 徽商期货贵金属分析师从姗姗说。 白银方面,在宏观“暖风”的吹拂下,白银自身强劲的基本面也为其价格突破提供了额外且有力的上涨动能。吴梓杰表示,当前白银现货市场供应紧张的格局仍在持续发酵。最新的库存数据显示,无论是COMEX还是上海期货交易所,其白银库存均呈现出持续回落的态势,特别是上期所的白银库存已经降至历史低位。这种紧张的供需关系,为银价提供了坚实的底部支撑,从而吸引更多资金的关注和流入,共同推动了价格强势上涨。 受访的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当前市场仍在交易美联储12月降息的乐观预期。 “当前市场的交易焦点高度集中于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上。美国经济数据特别是关于就业和通胀的报告,将会证实经济在政府‘停摆’期间已经进一步走弱。投资者普遍预期,即将公布的就业数据会显示劳动力市场降温的趋势,这将为美联储提供采取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的充分理由,从而锁定12月的降息窗口。从CME的FedWatch工具看,尽管概率有所波动,但市场对12月降息的定价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表明投资者已经提前将这种预期反映在了资产价格之中。”吴梓杰说。 在从姗姗看来,尽管10月利率决议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淡化了12月再度降息的预期,但近期美联储内部关于未来降息的分歧较大,预计政府“开门”后随着各项经济数据发布,市场关注焦点将再度转向宏观经济与美联储降息预期方面,若非农数据表现不及预期,12月降息可能性会增加,进而继续提振贵金属价格。 除了宏观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记者注意到,全球央行持续大规模购入黄金的趋势,也是近年来贵金属市场引人注目的结构性变化之一。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今年国际金价已50次突破新高。尽管金价处于创纪录高位,但三季度全球央行依然加快了购金步伐,净购金量总计220吨,较二季度增长28%,同比增长10%。从整体上看,前三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总量达634吨,虽低于过去3年的水平,但仍显著高于2022年之前的平均水平。 吴梓杰表示,要准确理解这一现象,关键在于辨析其背后的核心逻辑:一种更为审慎和长期的“战略性储备多元化”。事实上,这一趋势恰恰发生在美元指数在过去一段时间表现相对坚挺的背景下,表明各国央行并非在恐慌性地抛售美元资产,而是在其庞大的外汇储备中,系统性地、渐进地提升黄金这一超主权中立资产的比重。 对于贵金属后市走势,吴梓杰认为,由官方部门主导的结构性需求,为黄金价格长期上涨趋势提供了强有力的基本面支撑。它从根本上改变了黄金市场的供需格局,并强化了黄金作为最终价值储备的核心地位。白银虽然工业属性更强,但其作为贵金属的金融属性使其在宏观趋势上与黄金高度相关,并往往在上涨周期中展现出更高的价格弹性。因此,从中长期(未来3~5年)看,在各国央行战略性配置的大趋势下,叠加潜在的全球经济降温和货币政策宽松周期,黄金和白银价格的上涨趋势是明确的,具备持续走强的坚实基础。此外,对白银而言,其强劲的工业需求特别是来自新能源领域的需求增长,是构筑其价格长期上涨趋势的另一个核心支柱。在全球致力于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白银作为光伏电池片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导电银浆的关键材料,其需求正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的爆炸式增长而急剧攀升。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由于电动车比传统燃油车需要更多的电子元器件和导电连接,其单车用银量也大幅提升,进一步拉动了白银的工业消耗。这种由绿色能源革命驱动的需求增长是结构性的、长期的,而全球银矿供应的增长相对乏力,导致白银市场近年来已连续出现供给缺口。这一日益显著的长期供需矛盾,正在重塑白银的定价逻辑,使其不仅仅是黄金的影子,更是一种具有独立、强劲基本面支撑的战略性工业金属,推动其价格长期上涨。 从姗姗介绍,地缘政治局势提升避险需求,持续的地区冲突和大国博弈,使得各国央行更加重视资产的安全性与独立性。作为无主权信用风险的实物资产,黄金不受任何单一国家货币政策或政治冲突的直接冲击,因此,在全球政治、贸易和地缘局势不稳定的背景下,黄金备受市场青睐。 “综合来看,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其重要经济数据将恢复发布,数据表现将直接影响下月美联储是否降息,短期金银价格或以持续反弹为主。中长期贵金属看多的逻辑仍未发生实质性改变,美国货币政策仍处于宽松周期,货币宽松延续或将进一步加深美国经济滞胀风险。此外,美国政府债务规模或继续扩张,会对全球美元信用体系产生不利冲击,贵金属长期多配的价值依然存在。”从姗姗说。 在刘培洋看来,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通胀压力居高不下以及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均推升了投资者在寻求增强投资组合抗风险能力的过程中对避险资产的需求,因此黄金和白银市场前景依然乐观。目前,金银的长期核心驱动仍保持稳健,本轮上涨行情难言结束。
黄金正在等待下一轮上涨的驱动因素,而分析师指出,美国最高法院关于美联储理事库克能否继续任职的辩论可能决定金价近期的走势。 美国最高法院周三表示,将在明年1月21日举行口头辩论,讨论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否有权解雇库克。市场认为这一结果将决定美联储未来的独立性强弱,并成为推动黄金价格飙升至历史新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StoneX市场分析主管Rhona O’Connell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黄金市场将密切关注这一进程。如果判决对特朗普有利,由于美联储的独立性降低,金价可能会上涨500美元/盎司。这是一个利好,但美元走软可能会产生进一步的影响。而如果法院判决对库克有利,情况则恰恰相反。 自去年8月以来,特朗普一直试图将库克从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除名。他试图解雇库克的理由是,她几年前在抵押贷款协议中作出了虚假陈述。然而,库克并未受到任何民事或刑事指控。 最高法院的辩论预计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出结论,市场普遍预计将在明年年中得到库克案的最后判决。在此之前,库克将继续担任美联储理事。 独立性之争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采取激进策略是为了在央行安插鸽派成员,以支持明年大幅降息。尽管美联储已经重启宽松周期,但由于通胀压力依然居高不下,因此一直不愿采取激进措施。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0月指出,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这一言论打击了市场对宽松政策的乐观预期,但经济学家和市场分析师认为,疲软的私营部门劳动力市场数据仍可能支持美联储在12月降息。 与此同时,美联储的人事变动还不止于库克一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任期将在明年5月结束,谁将接替他成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也是市场高度关注的重要信息,并可能决定金融市场的未来走向。 美国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在周三突然宣布,将在明年2月任期届满后退休。这进一步增加了特朗普政府扩大对美联储人事影响力的可能性。 如果美联储未来更加倾向于配合美国政府的政策行事,而不再坚持其独立性原则,全球投资者对美国市场的信心可能受损,引发美国国债利率上涨,美元地位下降的恶性影响,最终或演变成美国通货膨胀加剧,甚至是经济崩溃的噩梦。
三周前,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从每盎司4400美元的历史高位大幅回落,直至本周明显反弹至4100美元上方。 华尔街知名投资机构22V Research认为,金价的这波反弹对黄金矿业股来说是利好——因为矿业股往往被视为对黄金行情的“杠杆式押注”。 在过去几十年里,黄金通常与股市反向波动,但如今情况正在变化。随着对美元走弱的担忧加剧,以及各国央行对黄金的旺盛需求,黄金的走势与股市的正相关性正在增强。 22V衍生品策略主管Jeffrey Jacobson评论道:“最近黄金相关资产的走势,就像迷因股(meme stock)。”模因股被定义为那些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迅速获得散户青睐和追捧的股票,其股价往往急剧飙升。 Jacobson指出,VanEck黄金矿业ETF(GDX)的波动幅度往往是金价本身的两倍。今年以来,该基金已上涨超过125%,同期SPDR黄金ETF(GLD)也录得57%的涨幅,表现同样不俗。 本周,随着美国联邦政府有望结束史上最长的停摆,股市迎来反弹,投资者对黄金的看涨情绪也随之升温。在部分策略师看来,上月金价从纪录高位回落,更多是获利了结,而非牛市终结。 Ned Davis Research全球首席策略师Tim Hayes在周二的报告中写道,“抛售已成过去,黄金正处于继续上涨、再创新高的良好位置。” 22V的Jacobson建议通过黄金ETF衍生品押注金价进一步回升。他在周一发布的报告中写道,现在是“考虑增持看涨期权结构、博取黄金再度上行的最佳时机”。 Jacobson认为,与GLD相比,VanEck黄金矿业ETF的看涨期权更具价值。根据“偏度”(skew)这一指标,目前市场上投资者抢购矿业股看涨期权的热度远不及黄金本身。 “如果你认为黄金会继续走高,矿业股将重新领涨,而此时GDX的看涨期权偏度还不到2倍,那么这就是买入GDX看涨期权或看涨价差、押注黄金牛市延续的又一个理由。” 个股方面,纽蒙特、Agnico Eagle Mines和巴里克黄金三大矿企,今年股价的平均涨幅大约是现货金价的两倍。即使面对CEO离职、马里项目问题及营收不及预期等负面的消息,巴里克的股价今年仍上涨逾130%。 尽管三家矿企预计今年黄金产量将下降,但受益于金价飙升,营收仍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综合多位分析师预期,其调整后每股收益同比至少将增长79%。 当然,看多黄金矿业股也并非没有风险。GDX目前主要受益于一种被称为“货币贬值交易”的逻辑——投资者撤离主要法币市场,转向贵金属等被视为安全的资产。 由于这只ETF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实现了翻倍,未来可能出现剧烈回调。Macro Risk Advisors首席执行官Dean Curnutt表示,“投资者应将这些标的可能出现的剧烈波动纳入预期。”
据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原料产金271.782吨,比2024年同期增加3.714吨,同比增长1.39%。另有进口原料产金121.149吨,同比增长8.94%。国内原料和进口原料共计生产黄金392.931吨,同比增长3.60%。 2025年前三季度,黄金行业紧盯高质量发展目标,一批具备战略意义的重点勘查、开发项目稳步推进,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辽宁省大东沟金矿初步评审金资源量近1500吨,有望成为继山东胶东金矿之后我国又一个世界级金矿。我国超深矿井建设技术实现里程碑式突破,三山岛金矿副井井筒工程安全顺利落底,最终深度锁定2005米。 重点黄金企业“走出去”战略快速推进,成效显著。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大型黄金集团境外矿山实现矿产金产量61.439吨,同比增长18.39%。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黄金消费量682.730吨,同比下降7.95%。其中:黄金首饰270.036吨,同比下降32.50%;金条及金币352.116吨,同比增长24.55%;工业及其他用金60.578吨,同比增长2.72%。 不同品类黄金产品的表现差异明显。轻克重、附加值高的首饰产品仍保持较强市场吸引力,销售情况较好。金条需求仍然旺盛,地缘冲突加剧与经济不确定性使得黄金避险保值的功能进一步凸显。电子、新能源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用金需求稳步回升。 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单边2.38万吨(双边4.76万吨),同比上升2.45%;累计成交额单边17.68万亿元(双边35.35万亿元),同比上升41.55%。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期货期权累计成交量单边10.36万吨(双边20.72万吨),同比上升59.98%;累计成交额单边61.08万亿元(双边122.15万亿元),同比上升112.60%。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黄金ETF增仓量为79.015吨,较2024年前三季度增仓量29.927吨,同比增长164.03%。至9月底,国内黄金ETF持仓量为193.749吨。 9月底,伦敦现货黄金定盘价为3825.30美元/盎司,较年初上涨44.65%。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黄金收盘价为871.86元/克,较年初上涨42.00%。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从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止,我国已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增持黄金23.95吨,截至9月底,我国黄金储备为2303.52吨。
国际金价重回4100美元之后,银行再跟进调整积存金相关业务门槛。 11月11日,中信银行公告称,为顺应市场形势变化,自2025年11月15日起,将积存金定期积存计划定时定额最低定投金额从1000元调整为1500元人民币。定期积存计划定时定量最低定投克重保持不变,仍为1克起存。 同日(11月11日),建设银行公告称,为保护投资者权益,修订了《中国建设银行个人黄金积存业务产品介绍及交易规则》,内容主要涉及交易报价、巨额赎回等事项。新版文本将于2025年11月15日(周六)正式启用。 其中,有关黄金积存计划的日积存起点金额由此前的1000元上调为1200元。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上述两家银行调整积存金业务门槛时机恰逢国际金价再度攀升。受访业内人士认为,综合近期银行业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上调积存金相关门槛大概率为了防范黄金市场风险。 金价重回涨势后,银行再度调整相关业务门槛 近期贵金属期货再度一路飙涨。有数据显示,隔夜市场,现货黄金大涨近3%触及4120美元/盎司关口。截止11月11日中午,伦敦金现已攀上4140美元/盎司。 国际金价再度上涨同时,多家银行公告将再调整积存金相关业务门槛。 中信银行今日公告,拟上调积存金定投最低金额至1500元。据了解,2024年3月,中信银行将积存金定投最低金额从500元调整为1000元。此次为中信银行时隔20个月再度上调相关门槛。 此次调整具体是何考量,以及是否针对金价新一轮上涨,11月11日上午,财联社记者采访了中信银行方面,截止发稿暂未获得回应。 与此同时,建设银行今日公告新修订的《中国建设银行个人黄金积存业务产品介绍及交易规则》也中透露,拟将个人黄金积存业务定期积存起点金额进一步上调至1200元。 而这是建设银行年内第二次调整相关门槛。今年4月,建设银行公告,自2025年5月6日起将个人黄金积存业务定期积存起点金额(包括日均积存及自选日积存)由800元上调至1000元。 “近期黄金市场交易热度回升,银行此举意在控制潜在风险敞口。”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接受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金价波动加剧,提高定投起点可有效筛选客户,降低中小投资者因追涨杀跌导致的非理性交易行为。 多轮调整下,银行积存金起购门槛再刷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银行多轮调整后有关积存金起购门槛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上调节奏有所加快。尤其是今年自三季度以来,已连跨1000元和1500元,两个档口。 据了解,今年3月开始,建设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等陆续上调积存金相关业务起购门槛,多数银行将起点从600元逐步提升至650元或700元。 进入下半年,相关起购门槛进一步提升。兴业银行9月22日公告,将调整积存金活期及普通定期业务按金额购买方式的购买起点金额,按金额交易时,单次购买、新增定投购买起点由人民币900元起调整为人民币1000元起。 10月11日,工商银行公告,自10月13日起,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即积存起点金额)由850元上调至1000元。 此外,宁波银行也宣布自2025年10月11日起将积存金起购金额由900元调整为1000元,按重量起购克数维持1克不变。若购买金额不足1000元的,交易申请将无法成功提交。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中信银行将积存金定投最低金额调整为1500元后,行业起购门槛再刷新高。
中国黄金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黄金ETF增仓量为79.015吨,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长164.03%。在近期实施的黄金税收新政推动下,机构与个人投资者正加速转向标准化、透明度高的黄金ETF产品。 黄金ETF增仓前三季激增164%,税收新政重塑投资逻辑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黄金ETF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黄金协会今日发布的数据,截至9月底,国内黄金ETF增仓量高达79.015吨,较2024年同期的29.927吨大幅增长164.03%;总持仓量攀升至193.749吨,创下历史新高,显示出投资者对标准化黄金投资工具的强烈需求。 这一增长背后,是10月29日正式落地的黄金税收新政带来的深刻变革。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自11月1日起对黄金交易实施投资性与非投资性分类税收管理,政策有效期至2027年底。 新政核心在于“区分用途、引导规范”。开源证券研报指出,新政首次从税收角度将黄金交易明确划分为“投资性”和“非投资性”两类,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规范平台交易的标准化黄金享受税收优惠,而非交易所渠道则需按规定缴纳增值税,进一步强化了交易所主渠道地位。 市场对此反应迅速。公开信息显示,多家主流金店的足金首饰单克价格单日涨幅超60元,部分银行已陆续暂停黄金积存业务。这一系列变化推动投资者重新审视黄金资产配置逻辑,黄金ETF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市场总规模高达2500亿,黄金ETF配置价值凸显 政策引导下,黄金ETF的配置价值显著提升。Choice数据显示,截至发稿日,全市场ETF总规模高达2500亿元。其中商品型黄金ETF共21只,总规模达2331.22亿元。 商品型黄金ETF因主要投资标的为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黄金,完美契合新政鼓励的“交易所内交易”,在税收方面具备天然优势。近6个月来,该类产品回报率普遍在15%-17%之间,净值紧密跟踪国内金价走势,为投资者提供了便捷、低成本的配置工具。 图:商品型黄金ETF数据 数据来源:Choice 财联社整理 与此同时,股票型黄金ETF因收益弹性更高而受到市场关注。Choice数据显示,全市场股票型黄金ETF共12只,规模达169.15亿元,近6个月回报率普遍介于33%-40%之间,显著高于商品型黄金ETF。该类基金主要投资于黄金产业链上市公司,覆盖金矿开采与零售等环节。 图:股票型黄金ETF数据 数据来源:Choice 财联社整理 开源证券分析认为,税收新政对产业链影响呈现结构性特征:上游金矿开采企业因主要通过交易所销售而享受税收优惠,下游零售商则面临成本压力,这种分化有利于行业龙头扩大市场份额,为股票型黄金ETF构成长期价值支撑。 该机构建议,投资者应结合自身目标选择适配工具,更注重黄金的长期配置价值而非短期投机。在当前市场尚处政策消化期之际,若黄金股ETF因短期业绩承压出现调整,反而可能为长期投资者提供布局良机。 华夏基金研报同样指出,在税制改革背景下,投资者应摒弃“追涨杀跌”的投机思维,正视黄金作为资产组合“稳定器”的功能。黄金ETF的核心价值在于以简洁透明的方式锚定黄金价值,规避实物黄金溢价与税制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从而在长期持有中发挥其对冲风险、平衡收益的作用。
早上好,先来关注下国际市场。 金银价格大涨,今年前三季度国内黄金 ETF增仓量同比增长164% 昨日,现货黄金价格持续走高,美股盘前向上突破 4100美元/盎司,为10月27日以来首次,日内涨超2.6%。纽约期金价格同样突破4100美元/盎司,涨2.32%。现货白银价格涨逾3.6%,纽约期银价格大涨4%。 截至发稿,现货黄金涨2.81%,报4113.26美元/盎司。 纽约期金价格 涨2.73%,报4119.2美元/盎司。现货白银价格上涨4.6%,纽约期银价格上涨4.7%。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 11月9日晚,在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40天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返回白宫时对媒体表示:“看起来我们离结束‘停摆’已经很近了。” 据中新社消息,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当地时间10日表示,众议院全体议员需“ 立刻 ”返回华盛顿,为结束联邦政府“停摆”投票作准备。 9日晚,参议院通过一项针对联邦政府临时预算案的程序性投票。8名民主党议员加入共和党阵营投票赞成,使赞成票数达到通过所需的60票,向结束政府“停摆”前进了一步。按照流程,参议院接下来还需就该临时预算案举行正式投票。如果投票获得通过,众议院将对该预算案进行表决。在两院表决通过并由总统签字后,才将结束政府“停摆”。 美联储理事米兰称,美国政府“停摆”结束的潜在可能性并没有大幅改变(美国经济)前景。12月至少应该降息25个基点,降息50个基点是合适的。 11月10日,中国黄金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黄金ETF增仓量为79.015吨,同比增长164.03%。截至9月底,国内黄金ETF持仓量为193.749吨。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单边2.38万吨(双边4.76万吨),同比上升2.45%;累计成交额单边17.68万亿元(双边35.35万亿元),同比上升41.55%。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期货期权累计成交量单边10.36万吨(双边20.72万吨),同比上升59.98%;累计成交额单边61.08万亿元(双边122.15万亿元),同比上升112.6%。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增持黄金23.95吨,截至9月底,我国黄金储备为2303.52吨。 中信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显示,总结历史规律,黄金的长期价格走势与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高度相关。黄金价格上行的驱动力通常来自地缘政治的混乱和美国经济的弱势表现,金价下行风险则可以总结为五类:美国经济转好、美联储转 “鹰”、美国强财政纪律、地缘局势缓和、全球央行卖金,而目前这些风险都不显著。从长期来看,黄金仍然受益于逆全球化风险带来的全球流动性的扩张和风险偏好抬升。近期金价大幅波动主要由中美经贸关系和美联储降息预期驱动。展望明年,多种因素仍然很可能主导金价上行。 全球股市大涨 11月10日晚间,美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高走,截至22:40,道指涨0.7%,纳指大涨1.88%,标普500指数大涨1.2%。 美股大型科技股普涨,芯片股集体走高,中国资产亦全线上扬。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近2%,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大涨超4%,两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大涨超3%。 欧洲股市多数走强,截至收盘,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1.72%,英国富时100指数涨1.09%,法国CAC40指数涨1.32%,德国DAX30指数涨1.73%,富时意大利MIB指数涨2.28%。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琼斯指数涨0.81%,标普500指数涨1.5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2.27% ;大型科技股普涨, 中概股普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2.25% 。 有分析指出,美国政府的重启意味着美国金融市场将迎来一批“数据狂潮”。德意志银行的宏观和题材研究主管吉姆·里德表示,美国政府一旦重新开放,市场将面临大量滞后数据的集中发布。2013年“停摆”的历史先例显示,美国9月的非农报告可能会成为最早一批公布的数据,可能会在美国政府重新开放后三个工作日内发布。 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机构仍维持对美股的看多立场,认为强劲的企业盈利增长将推动美股在2026年进一步上涨,而利率前景和政策不确定性的干扰只是短期阻力。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Michael Wilson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有“明确迹象”显示美股上市公司的盈利正在复苏,美股公司正在享有更好的定价能力。 花旗美股策略师Drew Pettit在最新的采访中表示,支撑美股牛市的“AI基本面叙事”依然完好无损,这可能为回调期间创造重大逢低买入机遇。 玻璃期价创阶段性新低 11月10日,玻璃期货价格盘中大幅下跌,主力2601合约一度跌近4%,创4个月以来新低。 方正中期期货玻璃研究员魏朝明表示, 10月以来玻璃生产企业持续累库,10月最后一周 玻璃厂家销售状况有所改观,但原片企业库存仍处于历史同期高位。 11月首周 玻璃销售状况由强转弱,市场看空情绪再度升温。 中信建投期货能化高级分析师胡鹏认为,玻璃期货价格大幅下跌,主要是受需求拖累。房地产竣工面积下滑导致玻璃需求 “旺季不旺”,市场预期转弱,价格大幅下行。根据国家统计局 的 数据, 2025年1—9月国内房屋竣工面积3.1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5.3%。根据第三方资讯机构数据,9—10月样本玻璃深加工企业订单维持在9~10天,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2~13天。与之对应,近期玻璃现货价格表现同样疲软 。 国庆假期后 玻璃 现货价格平均下跌近 100元/吨,华北地区5.00mm玻璃市场价 格 下跌 120元/吨 , 至 1110元/吨 ; 华中地区玻璃市场价 格 下跌 80元/吨 , 至 1140元/吨 ; 华东地区玻璃市场价 格 下跌 90元/吨 , 至 1240元/吨。 “库存高企、下游消化能力偏弱是玻璃行业当前的主要矛盾。”魏朝明称,周一国内浮法玻璃现货价格稳中有降,市场交投一般。上周末至今,华东地区走货情况一般,华中地区整体浮法 玻璃 厂出货量有所下降,华南地区主流货源价格偏弱运行。 在 魏朝明 看来 ,玻璃市场并不缺少产能,价格及利润回升或引发供应上升。现货市场存在区域差异,库存较高的湖北地区当前现货价格偏弱运行, 河北 沙河 地区 前期减产 的 情绪波动对期货 价格 影响或有限。 胡鹏表示,玻璃需求 “旺季不旺”对市场信心冲击较大。供应端,沙河地区推进部分产线煤改气,上周浮法玻璃在产日熔量下降2400吨 , 至 159135吨,供应压力略有 缓解 。煤改气推动上游库存短期下降,上周玻璃生产企业库存下降 13.3万吨 , 至 315.7万吨,同比下降29.1%。估值 方面 ,当前浮法玻璃企业平均利润为 -32元/吨,连续四周下降,估值处于偏低水平。 展望后市,胡鹏表示,后期玻璃价格走势主要取决于供需变化,即供应下降速度能否超过需求下降速度。若供应持稳或微降, 房 地产行业下行和需求季节性走弱将导致玻璃库存快速累积,进而对价格产生明显压力。反之,若行业 “反内卷”进程加快,低估值背景下玻璃供应下降 或 超预期,库存不升反降,价格有望上涨。后期需重点关注煤炭、天然气、石油焦、纯碱等原料 价格 的 变动。近期煤炭、石油焦价格上涨,玻璃生产成本小幅上移,若成本升、价格降,后期玻璃企业停产检修或增加。 “玻璃市场目前供应过剩,基本面偏弱,短期难有明显改善,建议上游企业继续关注卖出套保机会。” 魏朝明表示,在产能及库存合理去化前,玻璃期货价格或在库存压力、成本支撑及政策预期的共同作用下偏弱震荡。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