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224

  • INSG:2024年3月全球镍市供应短缺2200吨

    据外电5月22日消息,国际镍业研究小组(INSG)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全球镍市供应短缺2,200吨,上年同期为供应短缺1,700吨。 具体情况如下(单位:千吨)

  • 英美资源拒绝必和必拓最新收购提议 但同意延长收购期限

    据外电5月22日消息,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周三称,其拒绝了必和必拓(BHP)的最新价值386亿英镑(491.8亿美元)收购提议,但同意将收购申请截止日期延长一周至5月29日。 必和必拓是全球最大的上市矿业集团,目前已在一个月内对英美资源提出三次收购要约,但均未成功。 英美资源自己也制定了一项计划,将剥离利润较低的煤炭、镍、钻石和铂金业务。 任何交易的结构和英美资源在南非业务的命运仍然是巨大的障碍,英美资源董事长Stuart Chambers强调必和必拓收购提议对完成和执行风险的担忧。 MKP Advisors的分析师Mark Kelly表示:“这里的结论似乎很清楚--英美资源以结构而非价格为由拒绝了这一最新收购提议。” 必和必拓将对英美资源的收购价格上调至每股29.34英镑,但仍以英美资源将其在南非的铂和铁矿石资产分拆为条件。英美资源表示,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大约18个月时间,预计届时将完成自己的重组。 Stuart Chambers称,“因此,该收购提议有可能导致英美资源集团股东遭受不成比例的重大价值损失。” 必和必拓表示,除非第三方提出报价,或者英美资源董事会“有意建议以更好的条件提出报价”,否则其向英美资源股东提供收购提议是“最终的”。 Mark Kelly表示:“尽管使用了“最终”一词,但必和必拓似乎仍有提高报价的空间。” 南非政府一直在密切关注必和必拓与英美资源的拟议交易,5月29日是南非大选的最后期限。 英美资源在南非雇佣了40.000多位员工,由于铂金行业不景气,南非的矿业公司一直在裁员和削减投资。

  • 据外电5月22日消息,国际镍业研究小组(INSG)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全球镍市供应短缺2,200吨,上年同期为供应短缺1,700吨。 具体情况如下(单位:千吨)

  • 据外电5月22日消息,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周三称,其拒绝了必和必拓(BHP)的最新价值386亿英镑(491.8亿美元)收购提议,但同意将收购申请截止日期延长一周至5月29日。 必和必拓是全球最大的上市矿业集团,目前已在一个月内对英美资源提出三次收购要约,但均未成功。 英美资源自己也制定了一项计划,将剥离利润较低的煤炭、镍、钻石和铂金业务。 任何交易的结构和英美资源在南非业务的命运仍然是巨大的障碍,英美资源董事长Stuart Chambers强调必和必拓收购提议对完成和执行风险的担忧。 MKP Advisors的分析师Mark Kelly表示:“这里的结论似乎很清楚--英美资源以结构而非价格为由拒绝了这一最新收购提议。” 必和必拓将对英美资源的收购价格上调至每股29.34英镑,但仍以英美资源将其在南非的铂和铁矿石资产分拆为条件。英美资源表示,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大约18个月时间,预计届时将完成自己的重组。 Stuart Chambers称,“因此,该收购提议有可能导致英美资源集团股东遭受不成比例的重大价值损失。” 必和必拓表示,除非第三方提出报价,或者英美资源董事会“有意建议以更好的条件提出报价”,否则其向英美资源股东提供收购提议是“最终的”。 Mark Kelly表示:“尽管使用了“最终”一词,但必和必拓似乎仍有提高报价的空间。” 南非政府一直在密切关注必和必拓与英美资源的拟议交易,5月29日是南非大选的最后期限。 英美资源在南非雇佣了40.000多位员工,由于铂金行业不景气,南非的矿业公司一直在裁员和削减投资。

  • 据外电5月22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三重挫4%,在期价创下纪录新高后遭遇基金获利了结,并抑制了现货消费。 伦敦时间5月22日17:00(北京时间5月23日00:00),LME三个月期铜下跌440美元或4.05%,报收于每吨10,419美元,创下两年来最大跌幅。 一位交易商表示,由于基金仍持有多头头寸,修正可能是短暂的。 “如果基金不战而逃,我会感到意外,”该消息人士称。 今年迄今为止,铜价仍上涨22%,周一投机狂潮将铜价推高至11,104.5美元的历史高位。 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监测的仓库中的铜库存仍接近30万吨,因为季节性提货比往常缓慢。 中国4月份精炼铜产量上升,消除了市场对主要冶炼厂3月份减产计划的担忧。 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周三称,2024年3月,全球精炼铜市场存在125,000吨供应过剩,2月时为供应过剩191,000吨。 该报告还显示,3月份,全球精炼铜产量为233万吨,消费量为220万吨。 上海期交所交投最活跃的6月期铜合约下跌1.1%至每吨86,220元。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omex)的近月合约也大跌5.2%,至每磅4.854美元。 不过花旗(Citi)仍然坚定看涨,该行预计未来12-18个月铜价将达到每吨12,000美元。在牛市预估中,铜价将达到每吨15,000美元。 美元周三小幅上涨,因为市场在等待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公布上次货币政策会议记录。 基本金属市场遭到全面抛售。期镍亦重挫4.4%,报收于每吨20,366美元;三个月期铅回落1%至每吨2,314美元,稍早触及两年高位2,359美元。 国际镍业研究小组(INSG)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全球镍市供应短缺2,200吨,上年同期为供应短缺1,700吨。

  • 据外电5月21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铝周二触及近两年最高,创下四个月来最大单日涨幅,受助于对原材料供应的担忧以及铜价近期的涨势。 伦敦时间5月21日17:00(北京时间5月22日00:00),LME三个月期铝上涨95.5美元或3.63%,报收于每吨2,725.50美元,稍早曾触及2,765.50美元的2022年6月初以来最高。 Marex顾问Edward Meir表示:“当基本金属大幅上涨时,铝往往落后于铜,但基金资金最终会发现它。” 铜周一创下11,104.50美元的纪录新高,空头回补带动的涨势为投机客和基金提供了动能,他们押注在向绿色能源过渡的过程中,铜可能会出现长期短缺。 铝也受到供应忧虑的提振,此前力拓宣布其位于澳洲昆士兰州的精炼厂氧化铝出口第三方合同遭遇不可抗力。 氧化铝是铝土矿和铝的中间产品。 Meir称:“其他氧化铝生产商可能难以如此迅速地弥补缺口,因此我们可能会看到氧化铝和铝的价格在未来几天进一步上涨。” 他并称,铝土矿并不短缺,因此有可用的氧化铝原料。 在82,000吨铝仓单取消后,LME注册仓库中的有仓单铝库存降至两周最低的55.61万吨,这为铝价提供了进一步支撑。 **其他金属表现** 其他金属方面,三个月期铜小跌30美元或0.28%,报收于每吨10,859美元。 荷兰国际集团(ING)大宗商品测雷主管Warren Patterson表示,上海期交所铜库存位于季节性历史高点,且中国精炼铜产量增加,尽管加工费用低迷。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精炼铜(电解铜)产量为113.6万吨,同比增长9.2%;1-4月精炼铜(电解铜)产量为447.9万吨,同比增长10.3%。 盛宝银行(Saxo Bank)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表示,从技术面来看,铜的相对强弱指数(RSI)较高,预示市场将盘整。 他补充道:“总体而言,考虑到具有支持性的供需前景,投资者可能会保持韧性,因此目前的任何调整的幅度都可能相对较浅。 三个月期锌收高25.5美元或0.82%,报每吨3,139.50美元,盘中触及3,185美元的2023年2月以来最高。

  • 据外电5月20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一创下纪录新高,空头回补引发的近期涨势为投机客和基金提供了押注铜价继续上涨的动能。 建立空头头寸可能是生产商对冲产出,但通常是交易商和基金押注价格将下降。 伦敦时间5月20日17:00(北京时间5月21日00:00),LME三个月期铜上涨221美元或2.07%,报收于每吨10,889美元。稍早一度高见11,104.5美元,自年初以来已经猛涨30%。 一位铜交易商称:“这是空头回补和基金跟风的结果。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也出现类似情况。” 他补充称:“生产商抛售似乎让市场稍微平静了一些。” COMEX铜价也创下每磅5.1985美元或每吨11,460美元的纪录新高,因出现轧空,即交易者被迫亏本买回空头头寸或交付实物铜来平仓。 荷兰国际集团(ING)分析师表示:“铜市人气看涨,市场上的投机性买盘反应了这一点。短期基本面仍令人担忧。” 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仓库中的铜库存为29.0376万吨,接近上月触及的四年最高水平,而年初时仅为3.3130万吨。 从长远来看,周期性消费更强劲、电动汽车行业需求加速以及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等新应用有望支撑铜价上涨。 花旗(Citi)分析师Max Layton表示:“由于利率高企带来的风险,投资者很难对能源转型、供应增长不足和人工智能带来的未来需求进行定价。” “这在过去几个月发生改变,人们不那么担心周期性方面,他们认为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正在触底。” 全球面临铜供应严重短缺局面。大宗商品资深人士、凯雷集团能源团队首席战略官Jeff Currie上周表示,铜是他见过的最好的长期交易标的。 主要矿山的一系列挫折加剧了人们的担忧,即备受期待的产出短缺将比预期更早出现。而衡量铜精矿市场供应程度的铜精矿加工精炼费在4月份甚至跌至零以下。 其他金属方面,三个月期铝上涨18美元或0.69%,报每吨2,630美元。 国际铝业协会(IAI)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全球原铝产量同比增长3.3%,至589.8万吨;4月原铝日均产量为19.66万吨。

  • 不锈钢4月进口恢复印尼回流冷轧大幅增长 4月海外需求延续向好态势环比增长3.89%【SMM分析】

    进口方面:据SMM统计,2024年4月中国不锈钢进口累计总量为20.27万吨,环比增加约25.45%,同比增加约26.71%;4月自印尼进口的不锈钢总量约为16.60万吨(不含废不锈钢进口量),同比增加约79.03%,环比增幅约35.05%;分形态来看,4月不锈钢卷板进口大幅增加,相较上月增加约6.7万吨,环比7月增加98.3%,型材及窄带进口量维持较平缓的增量分别增加1.94%、13.12%,4月进口增加主要增加自印尼方,进口自印尼不锈钢总量较上月增加约4.31万吨,上月进口自印尼不锈钢量总体较少, 4月回流量有所恢复,但仍低于1,2月水平,其中印尼回流冷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4月冷轧进口自印尼11.18万吨,环比上月增加6.17万吨,第一季度印尼平均进口冷轧量为7.2万吨,据SMM推测与印尼不锈钢注册仓单资质通过有关,后续冷轧回流量或将维持较高水平。 出口方面:据SMM统计,2024年4月中国不锈钢出口总量47.68万吨,环比增加3.89%,同比增加14.92%,4月在3月高出口基础上进一步增长,同比增加14.92%,分形态来看其中卷板出口量有回落,其余均有一定幅度增长;而分国别来看,目前需求结构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印度的出口占比从第一的10.25%下跌至7.16%,而越南已增长至9.73%出口占比第一,而韩国的需求较去年也有较明显增加,而欧美地区整体需求有所降低,虽然土耳其以及美国的不锈钢消费需求较好,但欧洲地区出口总量占比由5.88%降低至3.88%,2024年不锈钢出口需求整体水平较强,4月虽环比增加约1.8万吨,但出口前十国家地区占比从64%下降为59%,集中度开始下降。海外地缘政治矛盾加深一方面有利于大宗商品以及有色金属,另外镍不锈钢整体产业链的亏损海外钢厂生产恢复较难,发展中国家制造业PMI向好而供应存在缺口的预期下后续国内出口仍有一定优势,5月均为消费淡季,预计出口量有回落但同比维持较高水平。 》点击查看SMM不锈钢数据库

  • IEA关键矿物展望:能源转型继续推进 价格下跌掩盖了供应紧张风险

    当地时间周五,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报告称,在经历了两年的上涨之后,去年锂、钴、镍和石墨等矿物价格遭遇了重挫,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这些关键矿物开采的投资。而未来需要更多的投资,才能实现能源和气候目标。 在这份《2024全球关键矿物展望》报告中,IEA指出,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供应可能无法完全跟上需求的步伐,留下巨大的供应缺口。到2035年,全球铜的供应量将只能满足预计需求量的70%,而锂的需求只有50%能够得到满足。 IEA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全球对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和电池等技术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但如果没有可靠和不断扩大的关键矿产供应,我们就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2023年,对关键矿产开采的投资增长了10%,但IEA认为,这一增速还算“健康”,但远低于2022年。 报告预测,从现在到2040年,投资者需要向矿业项目投入8000亿美元,才能有机会实现全球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且如果在回收和再利用方面没有进展,矿业投资需求可能会大幅增加。 目前,一些关键矿物的价格已下跌到新冠大流行前的较低水平,制造电池所需的矿物价格下跌尤为剧烈。 锂的价格在2023年下跌了75%,而钴、镍和石墨的价格则下跌了30%至45%。根据IEA的数据,原材料降价促使电池价格下降了14%。 就在上月底,该机构发布报告称,从现在到2030年,电池部署规模需要大幅扩大,才能使世界能够走上实现能源和气候目标的正轨。在这种情况下,到2030年,全球总体储能容量将增加6倍,这其中增量的九成来自电池储能容量。 供应风险 IEA周五指出,矿物价格下降是由过去两年供应的“强劲增长”超过需求增长所引发的。然而,今天供应充足的市场可能不能为未来提供良好指引,因为世界对关键矿物的需求正在持续上升。比如,IEA预计到2040年,对石墨的需求将是目前水平的四倍。 该机构预计,从现在到2030年,锂、镍、钴和稀土元素供应增长的75%将来自少数几个国家。 IEA表示,锂和铜最容易受到供应和数量风险的影响,而石墨、钴、稀土和镍则面临更大的地缘政治风险。特别是石墨,目前的项目管道表明,到2030年,除了主要供应国或公司之外,其他来源的石墨供应量将远远低于市场需求,这使得宣布的多样化目标很难实现。 此外,为了缓解未来的供应紧张,IEA建议促进回收利用、创新和行为改变,以减少对关键矿产的需求。

  • 市场担忧新喀镍矿供应受阻,沪镍一路上涨,一度突破15万元/吨的高位。 分析 新喀里多尼亚是位于南太平洋的一个法国海外属地,主要由新喀里多尼亚岛和洛亚蒂群岛组成,1774年由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发现,1853年成为法国的殖民地,1946年成为法国海外领地,1986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新喀被列入联合国非自治领土名单。 镍产业是新喀的支柱产业,贡献了主要的GDP增长。据USGS数据,2022年新喀里多尼亚镍储量710万吨,占比全球6.96%,镍矿产量19万吨,占比全球5.76%。新喀的镍矿以红土镍矿为主,品位较高,主要出口亚洲国家,出口产品以镍铁和镍矿为主,其中镍铁不同于印尼的NPI,新喀主产的是Feni。2023年,中国从新喀进口镍铁15.15万吨,占全年进口量的1.79%,从新喀进口镍矿316.24万吨,占比7.07%,总体来看占比并不高。但由于中国镍矿进口较为依赖菲律宾,而菲律宾镍矿发运又存在季节性扰动,每年菲律宾雨季镍矿进口会出现回落,所以在此期间新喀的镍矿供应就成为了重要的补充,海关数据显示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新喀镍矿进口占总进口量的比例将会提升至到15%上下,而其他月份占比则维持在5%左右。 新喀里多尼亚此前共有三大主要镍冶炼项目,分别是Glencore(嘉能可)的KNS,以及Prony Resources(普罗尼资源)等。 虽然Glencore在KNS上拥有49%的股权,但同样拒绝为其在新喀的镍业务再提供资金支持,虽然法国政府表示可以为KNS每年减少约2亿欧元的能源费用,但Glencore认为即便如此KNS依然很难实现盈利,最终2024年2月12日,Glencore表示将关闭并出售KNS的股份,工厂将因此停产6个月。 Prony Resources是新喀本土矿企,其51%股份由新喀里多尼亚地方当局和其他地方利益集团持有,Trafigura(托克)持有19%的股份,其余股份由Prony和投资公司Agio Global的合资企业持有,其在新喀的主要镍项目是2021年从Vale(淡水河谷)手中购买的VNC。 关于本次社会局面扰动对镍的影响,我们认为影响有限。从季节性角度看,菲律宾雨季导致中国镍矿进口下降,此时新喀的供应将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菲律宾正逐步走出雨季,国内镍矿进口也正在恢复,因此边际扰动不大。况且,新喀镍供应下滑是早已被市场计价过的因素,这一点源自于新喀三大镍项目的生产困境,而非社会局势扰动。但市场仍对新喀局势表现出了担忧,我们认为背后原因或是“谈矿色变”的情绪在作祟,目前印尼RKAB审批进度并未更新,因此市场仍在担忧印尼镍矿供应紧缺问题,而我们的观点是:①新喀供应量级有限,其扰动程度远不及印尼市场;②矿端担忧影响成本支撑,印尼方面在没有新的进一步限制性措施出现的情况下,矿端影响将更多是支撑因素而非催化助涨因素。 展望后市,关注宏观预期的转变。目前镍价的逻辑仍是有色的贝塔行情,不过交易逻辑已经由再通胀出现转变。2024年4月,美国CPI当月同比3.4%,核心CPI同比3.6%,相较3月份均有所回落,符合市场预期,同时零售月率相较3月也出现回落,不及预期,因而通胀压力减轻以及经济基本面疲态略显的组合,使得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走强,镍价因此短期出现反弹。对于后市走势,一方面市场过度计价新喀事件导致供应偏紧的影响,我们预期由此产生的溢价可能出现回吐,另一方面,目前镍价走势的主要逻辑仍在锚定有色板块,关注宏观预期转向产生的扰动,一是美联储政策转向的预期,二是关注市场对于滞涨的确认。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