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014

  • 伊之密:目前经营情况良好 压铸机产品主要用于生产铝、镁合金等金属结构件

    对于公司有没有用于黑色金属的压铸机?如果没有,有计划在这一领域进行研发吗?伊之密4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压铸机产品主要用于生产铝、镁合金等金属结构件。 被问及公司第一季度经营状况如何?伊之密4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经营情况良好。公司第一季度具体经营情况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中详细披露。 伊之密2023年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5,300.00万元-50,067.00万元,同比增11.7%-23.5%。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伊之密表示: 2023年,公司的经营情况良好,生产紧张有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公司的经营情况符合预期,预计营业收入约41亿元,同比上升约11.6%。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同时原材料价格回落,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338万元,较去年同期3,637万元减少约299万元,主要原因是公司2023年度收到的政府补助较去年有所减少所致。 对于镁合金方面:据伊之密官微消息,日前,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南京云海轻金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与伊之密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宝武镁业与伊之密携手聚焦于解决镁合金成型“卡脖子”技术难题,找到更全面的轻量化镁合金汽车零件解决方案,势必将推动制定镁合金成型方面的行业标准,加强镁合金产品制造体系建设,实现镁合金成型大数据的积累和共享。 天风证券点评伊之密的研报指出:伊之密是先进模压成型装备系统服务商,注塑+压铸双轮驱动。塑料机械三分天下,注塑机占比40%,下游应用广阔。注塑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Grand View Research预测全球市场规模2028年达1414亿元,2020-28年CAGR达4.5%;除2020年外,近年来我国注塑机市场规模年增速约为3%,2021年为262亿元。我国注塑机基本实现国产替代,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海天国际占40%以上份额;相较同行,伊之密注塑机业务具高增速、高毛利,市占率持续提升。压铸机:一体式压铸优势全面,超大型压铸机有望乘风而起 压铸机下游应用主要集中于汽车行业,占比超60%。新能源车用铝量持续提升;铝合金焊接难度较大,带动工艺端压铸工艺推广。一体化铝合金压铸部件具轻量、提效、降本多种优势,头部车企领先推进,二三梯队车企快速跟进,一体化压铸有望替代传统冲压焊接工艺,引领汽车产业进入新制造模式。一体化压铸件需配套6000T以上超大型压铸机,目前仅有四家企业能够生产。压铸机行业一超多强,力劲科技占比近半,我们认为当前一体化压铸处于导入期,超大型压铸机ASP较大,头部企业集中度有望提升。伊之密压铸机具完善种类,最高锁模力达9000T,超大型压铸机已实现交付。风险提示:注塑机行业竞争格局恶化;一体化压铸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系列注塑机和大型压铸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周期复苏进度不及预期;环保政策的影响;文中假设及盈利预测具有主观性;选取的可比公司与公司在不同证券交易所上市,存在一定的估值体系差异风险

  • 三祥新材:镁合金产品已实现在汽车上应用 暂不考虑生产固态电池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的一体化压铸镁合金产品能否替代铝合金在汽车上实现应用?三祥新材4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镁合金产品已实现在汽车上应用。 对于“公司的一体化压铸镁合金产品能否应用在无人机上面,有什么物理化学特性优势?”三祥新材表示:镁合金具备轻量化优势及良好的散热性能。 公司的锆系列产品在全国处在第一梯队,目前且已经可以生产固态电解质,今后是否考虑自己生产固态电池,为福建在造一个宁德时代。三祥新材4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暂不考虑生产固态电池。 被问及“公司有锆资源矿吗?”三祥新材4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没有投资锆矿。 三祥新材4月11日发布公告,公司股票于2024年4月8日、4月9日、4月10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规则》的有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其表示: 公司主要业务为锆系制品、铸造改性材料等工业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电熔氧化锆、海绵锆、氧氯化锆及特种陶瓷等。 截至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秩序正常,所处的市场环境及行业政策也未发生重大调整。 公司关注到近期固态电池概念受市场关注度较高,公司已开展固态电解质的研发,并向下游客户提供相关锆基材料。公司锆系列材料应用广泛,固态电池领域锆基材料为公司锆系产品下游的细分应用,公司与下游客户仍处于产品送样检测及优化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销售,该领域业务收入占公司主营收入比例较小,预计占比不足 1%,对公司短期业绩影响有限。敬请广大投资者谨慎决策。 公司核实,公司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在本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形。除上述事项外,公司未发现其他可能对上市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项。 三祥新材尚未发布2023年的业绩情况,其2023年前三年季度的业绩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2亿元,同比15.09%;归母净利润为8195万元,同比-35.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008万元,同比-33.31%。其中,Q3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同比-8.4%;归母净利润为254万元,同比-94.3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5万元,同比-93.3%。公司前三季度计提减值损失3290万元,其中Q3为1965万元,主因锆系产品价格下跌。

  • 星源卓镁:镁合金压铸持续放量 业绩释放稳步兑现【机构研报】

    西南证券点评星源卓镁的研报指出: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收入 3.5亿元,同比+30.2%,实现归母净利润 8008.2 万元,同比+42.4%,实现扣非净利润 6707 万元,同比+28.1%;其中单 Q4实现收入 9856万元,同比+40.7%,实现归母净利润 2183万元,同比+82.4%,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聚焦汽车压铸件,镁合金营收占比不断提升。公司 2023年实现营收 3.5亿元,同比+30.2%,其中汽车压铸业务占比 87.3%,实现营收 3.1亿元,同比+45.2%。产品结构方面,镁合金压铸件实现营收 2.1亿元,同比+39.9%,营收占比 60.2%,同比提升 4.2个百分点;铝合金压铸件实现营收 1.1亿元,同比+38.3% ,营收占比 31.9%,同比提升 1.9个百分点;模具业务实现营收 2233万元,同比下滑32.6%,营收占比 6.34%。从销量上看,汽车类产品 2023年实现销量 668.3万件,同比+9.0%,非汽车类产品实现销量 32.9 万件,同比下滑 41.3%,模具产品实现销量 31副,同比下滑 51.6%。公司整体营收结构以镁为主,不断聚焦镁合金汽车压铸业务。 毛利率略有下滑,净利率保持较高水平,三项费用营收占比保持稳定。公司 2023年综合毛利率为 35.7%,同比下滑 1.6 个百分点,净利率 22.7%,同比提升 2个百分点。毛利率同比下滑主要系 2023q4营收结构变化拖累,低毛利率产品出货较多。费用方面,公司 2023 年产生销售费用 989.2 万,营收占比 2.8%,同比基本持平,产生管理费用 2283.8 万,营收占比 6.5%,同比提升 0.4 个百分点,产生研发费用 1981.0 万元,营收占比 5.6%,同比基本持平。公司三项费用营收占比保持稳定,盈利水平维持较高水平。 汽车镁压铸稳步推进,展望未来后劲十足。公司报告期内推进多项产能布局,公司与宁波奉化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项目投资建设协议》,计划未来在奉化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 300 万套汽车用高强度大型镁合金精密成型件项目。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做出在泰国投资建设生产基地的战略举措,以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与应对海外客户的需求,完善全球化布局。公司推进半固态压铸技术,拓展半固态低温注射成型技术的研发应用,力争在未来镁压铸竞争中引领行业技术员风口,占领行业领先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4-2026年实现营收分别为 5.2亿元、7.6亿元、10.7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2亿元、1.6亿元、2.1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1.46 元、1.98元、2.69元,对应 PE 分别为 36倍、27倍、20倍。考虑到公司业绩未来有望迎来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大幅上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镁合金大单品放量或不及预期风险。

  • 星源卓镁:2023年净利、营收同比均增长 汽车零部件产销同比均超9%

    4月10日,星源卓镁表示,2023年营业收入为3.52亿元,同比增30.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08.21万元,同比增42.42%。 主营业务分析 2023年对于中国汽车市场而言亦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中国车市受到燃油车购置税补贴优惠和新能源车补贴退出、春节假期提前等因素影响,汽车产销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行业价格战对终端市场产生了冲击;年中,在国家以及地方政策推动作用下,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加之“金九银十”和汽车出口的拉动,汽车产销逐渐回暖;进入到年底,汽车产销延续良好势头,叠加车企年底冲量,到12月我国汽车销量达到315.6万台。从全年来看,在新能源车和汽车出口的拉动下,2023年全年汽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009.4万台,同比增长9.9%。全年发展来看,2023年汽车产销同比再创历史新高,产销总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生产经营呈现稳健快速的发展势头,构建起持续向好的发展局面。2023年营收及净利同比均增长,主要经营指标再创新高,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公司所处行业 公司主要从事镁合金、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和配套压铸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因此,压铸行业和汽车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均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要影响。公司产品主要采用有色金属压铸及机加工制造技术。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按第1号修改单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金属制品业(行业代码C33)中的有色金属铸造业(行业代码C3392)。 公司所处汽车行业发展情况 汽车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已形成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随着行业发展,我国已连续十五年位居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出口量再创新高。2023年,外部环境影响消除,降价潮推动汽车行业缓慢复苏,且在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助力下,国内汽车市场需求不断释放;叠加汽车出口延续强劲势头,全年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1.6%和12.0%至3,016.4万辆和3,009.4万辆,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且延续了2022年新能源车高速发展、出口放量及自主品牌提升三大结构性特点。2023年,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0%,较同期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8.4个百分点。 公司所处压铸行业发展情况 压铸是压力铸造的简称,是指将熔融合金在高压、高速条件下填充模具型腔,并在高压下冷却成型的铸造方法,是铸造工艺中应用最广、发展速度最快的金属热加工成形工艺方法之一。作为一种切削较少、接近无切削的凝固成型的金属热加工技术,压铸适应了现代制造业中产品复杂化、精密化、轻量化、节能化、绿色化的要求,高效率的生产特点使压铸技术尤其适用于企业大批量生产零部件。随着压铸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密压铸产品以其壁薄、形状复杂、尺寸精细、表面光滑等特点受到众多制造企业的青睐。中国压铸行业的发展约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蓬勃发展阶段。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进入高速增长期,汽车产量增幅令世人瞩目,中国压铸件产量与其同样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目前,为汽车工业配套仍然是压铸行业的主要任务,压铸行业的发展与汽车销量息息相关。 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系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镁合金、铝合金精密压铸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国压铸模具重点骨干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宁波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等荣誉,公司较早将战略发展方向定为镁合金压铸业务,且在该细分领域通过不断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核心技术体系。报告期内,公司镁合金、铝合金精密压铸件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93.56%,公司高性能镁合金制品应用于汽车(包括传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园林机械工具等领域。 未来公司将继续以镁合金轻量化应用为战略发展方向,努力融入镁合金高端产品加工产业的整体布局,通过产品持续创新,拓展公司镁合金业务应用领域,丰富公司产品结构,紧抓汽车行业改革升级的历史契机推动公司蓬勃发展。 公司产能情况 公司压铸产品的生产工序包括压铸成型、后道处理、精加工、表面处理及检验包装等,其中压铸成型及精加工为公司最主要的生产工序。2023年度,公司不断大力开发新客户新产品,承接新项目35项,在新项目的承接过程中,尤其对于预计未来量产的项目,客户除了要求公司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及技术实力外,亦对公司的生产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公司提前预备产能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同时为保证订单高峰时期的生产需求以及为承接新项目做储备,公司不断新购设备,目前随着新型设备的投入,公司产能正在逐步释放过程中。 报告期内整车制造生产经营情况:本报告期汽车零部件产量为684.92万件,同比增9.37%;销量为668.31万件,同比增9.04%。 股市方面 4月以来,星源卓镁震荡走弱,截至4月10日9:40分涨0.04%。

  • 宝武镁业与伊之密达成镁合金成型战略合作

    据伊之密消息:日前,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武镁业)全资子公司南京云海轻金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精密)与伊之密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宝武镁业在镁原料及镁合金产品的市场份额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公司以“成为全球镁产业引领者”为愿景,以“打造中国镁业,共创镁好世界”为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镁业高端化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轻量化解决方案,矢志成为镁产业的龙头企业。 伊之密以技术研发立企,对标世界核心技术,以“全球智慧 装备全球”为使命,探索金属成型及轻量化领域的创新应用,作为深耕多领域成型装备的全球化企业,1991年,伊之密全资子公司美国HPM在全球最早获得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专利授权,首推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设备,2009年,伊之密又研制出国内首台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通过了国内技术鉴定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奖。 三十三载的技术传承与实践,现如今有多家中国、德国与美国客户在伊之密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的赋能下,以高品质镁合金零件在各自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此外,伊之密针对新能源汽车零件市场,推出全球最大的UN3200MGII机型,助力超大型镁合金零件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自2013年起,双方就开启了合作之路,宝武镁业陆续引进了50余台伊之密压铸机,2022年9月,伊之密LEAP7000超大型智能压铸机进驻,解决了大型镁合金轻量化结构件的工艺瓶颈。 此次宝武镁业与伊之密携手聚焦于解决镁合金成型“卡脖子”技术难题,找到更全面的轻量化镁合金汽车零件解决方案,势必将推动制定镁合金成型方面的行业标准,加强镁合金产品制造体系建设,实现镁合金成型大数据的积累和共享。 此外,双方还将为中国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智慧运营贡献力量。为宝武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镁产业成为全球镁产业引领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助力伊之密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迈进,努力践行“技术 更进一步”。 宝武镁业前身为云海金属集团,成立于1993年,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成为了一家集矿业开采、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成为全球镁产业引领者。宝武镁业在全国拥有14家全资子公司,4家参股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大交通、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消费电子及新基建等领域。 南京云海轻金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系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轻金属制品和材料的研发、精密制造及销售,相关模具和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及销售等。 面向未来,宝武镁业坚持创新,勇当新型低碳冶金现代产业链链长、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致力于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步入低碳生活新时代。

  • 宝武镁业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了投资者关心的一系列问题: 被问及“小米汽车SU7已经进入量产阶段,请问公司有没有给小米汽车提供相关部件?主要有哪些?”的问题,宝武镁业4月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 公司是小米汽车的二级供应商,为小米SU7提供铝合金汽车挤压件(如控制臂等)用的锻造用挤压棒,及汽车空调微通道扁管。 对于“公司有没有跟亿航、大疆、峰飞等国内无人机、飞行汽车企业有合作供应关系?”宝武镁业回应:公司是大疆的二级供应商,供应镁合金材料。 被问及公司镁基储氢材料有没有签订合同订单?宝武镁业回应: 目前客户在做公司生产的镁基储氢材料的性能测试,测试完成后会下订单。 对于“近期镁价下跌是不是对公司一季度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司采取什么措施应对镁价下跌?”宝武镁业回应:公司一方面拓展市场,产品销售量增加。同时通过技术改进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对于”公司的毛利率才有13%, 星源卓镁301398毛利率37%,请解释一下,同样是做镁合金,公司毛利率为何这么低?”宝武镁业4月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公司是做镁铝轻合金材料及深加工产品的,综合毛利率含镁合金材料、铝合金材料、镁合金深加工制品、铝合金深加工制品等的毛利率,材料目前处于价格的低谷,毛利率偏低,所以综合毛利率偏低。星源卓镁主要产品是镁和铝的深加工制品。 宝武镁业3月28日晚间发布的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5,180.89万元,较去年同期910,460.98万元,下降15.96%;营业利润36,784.61万元,较去年同期78,495.33万元下降53.14%;利润总额37,614.97万元,较去年同期78,182.30万元下降51.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44.70万元,较去年同期61,079.66万元下降49.8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27,091.84万元,比报告期初393,414.91万元增长33.98%。 宝武镁业表示:2023年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产品销售价格下降、毛利率下降。 回顾镁价的2023年走势可以看出:以SMM镁锭9990(府谷、神木)的均价为例,2022年12月30日,镁锭9990(府谷、神木)的均价为21550元/吨,2023年12月29日的均价为20250元/吨,2023年的年内跌幅为6.03%。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镁锭价格波动频繁,一定程度阻碍镁锭下游的广泛应用。镁锭价格波动频繁的主要原因:一是主产区原镁企业产能相当,缺少龙头企业引领市场价格,镁价波动更大程度体现镁厂的集体意志。二是主产区镁厂厂区位置较集中,市场消息传播速度极快。 》点击查看SMM镁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进入2024年,受市场需求比较低迷的影响,镁价阴跌不停。3月镁价走势可谓是有涨有跌,波动的比较剧烈。镁价在半个月时间里经历了三涨两跌。从其3月份的价格波动中也可看出,镁锭下方在17000元/吨附近有支撑,而上方在18000元/吨附近有压力,3月末经历三次上涨才有突破。进入4月,镁价清明节前弱势下跌,清明节后镁价出现了上调,据SMM报价显示:4月8日,SMM镁锭9990(府谷、神木)均价为18050元/吨,与前一交易日相比,上涨了250元/吨,涨幅为1.4%。 对于镁的后市,据SMM了解,从供需面来看,供应端,镁厂因持续亏损而陆续开始执行减产或停产计划,镁锭供应端压力有所缓解,需求端,下游受“买涨不买跌”情绪影响,有序进场采购,考虑到需求整体未见明显改善,预计镁价后续上行动力不足。目前受镁厂接连停产影响,供强需弱的供需格局有所缓解,但考虑到前期累积的镁锭库存,镁锭供应端累库情况仍需谨慎对待。SMM分析认为,镁厂在供应端压力和资金压力有所缓解的情况下,镁厂报价将多保持坚挺,但下游需求并未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镁价持续上涨动力不足,SMM预计镁价涨跌两难。

  • 宝武镁业:大疆的二级供应商 小米汽车的二级供应商 所产镁基储氢材料正被测试

    宝武镁业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了投资者关心的一系列问题: 被问及“小米汽车SU7已经进入量产阶段,请问公司有没有给小米汽车提供相关部件?主要有哪些?”的问题,宝武镁业4月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 公司是小米汽车的二级供应商,为小米SU7提供铝合金汽车挤压件(如控制臂等)用的锻造用挤压棒,及汽车空调微通道扁管。 对于“公司有没有跟亿航、大疆、峰飞等国内无人机、飞行汽车企业有合作供应关系?”宝武镁业回应:公司是大疆的二级供应商,供应镁合金材料。 被问及公司镁基储氢材料有没有签订合同订单?宝武镁业回应: 目前客户在做公司生产的镁基储氢材料的性能测试,测试完成后会下订单。 对于“近期镁价下跌是不是对公司一季度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司采取什么措施应对镁价下跌?”宝武镁业回应:公司一方面拓展市场,产品销售量增加。同时通过技术改进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对于”公司的毛利率才有13%, 星源卓镁301398毛利率37%,请解释一下,同样是做镁合金,公司毛利率为何这么低?”宝武镁业4月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公司是做镁铝轻合金材料及深加工产品的,综合毛利率含镁合金材料、铝合金材料、镁合金深加工制品、铝合金深加工制品等的毛利率,材料目前处于价格的低谷,毛利率偏低,所以综合毛利率偏低。星源卓镁主要产品是镁和铝的深加工制品。 宝武镁业3月28日晚间发布的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5,180.89万元,较去年同期910,460.98万元,下降15.96%;营业利润36,784.61万元,较去年同期78,495.33万元下降53.14%;利润总额37,614.97万元,较去年同期78,182.30万元下降51.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44.70万元,较去年同期61,079.66万元下降49.8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27,091.84万元,比报告期初393,414.91万元增长33.98%。 宝武镁业表示:2023年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产品销售价格下降、毛利率下降。 回顾镁价的2023年走势可以看出:以SMM镁锭9990(府谷、神木)的均价为例,2022年12月30日,镁锭9990(府谷、神木)的均价为21550元/吨,2023年12月29日的均价为20250元/吨,2023年的年内跌幅为6.03%。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镁锭价格波动频繁,一定程度阻碍镁锭下游的广泛应用。镁锭价格波动频繁的主要原因:一是主产区原镁企业产能相当,缺少龙头企业引领市场价格,镁价波动更大程度体现镁厂的集体意志。二是主产区镁厂厂区位置较集中,市场消息传播速度极快。 》点击查看SMM镁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进入2024年,受市场需求比较低迷的影响,镁价阴跌不停。3月镁价走势可谓是有涨有跌,波动的比较剧烈。镁价在半个月时间里经历了三涨两跌。从其3月份的价格波动中也可看出,镁锭下方在17000元/吨附近有支撑,而上方在18000元/吨附近有压力,3月末经历三次上涨才有突破。进入4月,镁价清明节前弱势下跌,清明节后镁价出现了上调,据SMM报价显示:4月8日,SMM镁锭9990(府谷、神木)均价为18050元/吨,与前一交易日相比,上涨了250元/吨,涨幅为1.4%。 对于镁的后市,据SMM了解,从供需面来看,供应端,镁厂因持续亏损而陆续开始执行减产或停产计划,镁锭供应端压力有所缓解,需求端,下游受“买涨不买跌”情绪影响,有序进场采购,考虑到需求整体未见明显改善,预计镁价后续上行动力不足。目前受镁厂接连停产影响,供强需弱的供需格局有所缓解,但考虑到前期累积的镁锭库存,镁锭供应端累库情况仍需谨慎对待。SMM分析认为,镁厂在供应端压力和资金压力有所缓解的情况下,镁厂报价将多保持坚挺,但下游需求并未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镁价持续上涨动力不足,SMM预计镁价涨跌两难。

  • 陕西发改委印发《陕西省培育千亿级铝镁轻质材料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陕西省高水平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抢抓铝镁轻质材料产业发展机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陕西省培育千亿级铝镁轻质材料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的通知。 原文如下: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培育千亿级铝镁轻质材料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杨凌示范区发展改革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陕西省高水平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抢抓铝镁轻质材料产业发展机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陕西省培育千亿级铝镁轻质材料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 请有关市区立足当地实际,深入分析产业创新发展现状,落实落细产业发展“五大体系”和“六个一”工作机制,突出抓项目、促创新、强主体、优生态,指导专业化园区做好铝镁轻质材料产业创新集群培育工作,制定相应行动计划及时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4月4日 附件: 陕西省培育千亿级铝镁轻质材料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pdf 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培育千亿级铝镁轻质材料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的通知

  • 稀镁科技:白山天安资产将于4月16日至17日举行第二次拍卖 2023年毛亏损8528.1万港币

    稀镁科技4月2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继2024年3月10日至2024年年3月11日期间拍卖白山天安资产流拍后,集团于2024年4月2日收到白山法院的通知书,白山天安资产将于2024年4月16日10时至2024年4月17日10时(延时除外)举行第二次拍卖,起拍价为约人民币1.06亿元。 稀镁科技的公告显示,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业绩公告中披露,白山天安的产能已闲置多年,集团的业务营运仍正常进行,上述事宜并未对集团的其他业务营运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将适时就拍卖情况作出进一步公告。 稀镁科技此前发布的2023年业绩报显示: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镁锭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尽管在2023年4月中旬、5月中旬和9月下旬曾短暂回升,但从10月中旬开始持续下跌。2023年镁的平均月度价格从1月份的21,811元╱吨下降到12月份的20,433元╱吨,2023年全年平均价格为21,953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7.5%,达到了三年来的最低点。2024年开年以来镁市依然承压延续回落,镁价继续下探底部,下游采购普遍谨慎,工厂企业亏损严重,金属镁市场压力重重。 稀镁科技的年报显示,与去年相比,集团在2023年的收入减少了约港币120,408,000元,或下降了31.4%。2023年全球经济放缓以及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对全球各行业造成了影响。镁锭的价格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尽管年中有过短期回升,但第四季度开始持续下跌。面对全球的经济氛围,加上镁行业内的困境,显著导致了该集团收入的减少。尽管集团镁产品的销售量轻微增加,从2022年的11,098吨增至2023年的12,300吨,但镁产品的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每吨港币34,592元降至2023年的每吨港币21,337元。显著的价格下降是导致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因此 ,集团录得整体毛亏损85,281,000港币, 而去年同期报告的毛利润46,614,000港币。 稀镁科技谈及镁价下行使得其业绩承压,回顾镁的价格走势可以看出: 》点击查看SMM镁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回顾镁价的2023年走势可以看出:以镁锭9990(府谷、神木)的均价为例,2022年12月30日,镁锭9990(府谷、神木)的均价为21550元/吨,2023年12月29日的均价为20250元/吨,2023年的年内跌幅为6.03%。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镁锭价格波动频频,一定程度阻碍镁锭下游的广泛应用。镁锭价格波动频繁的主要原因:一是主产区原镁企业产能相当,缺少龙头企业引领市场价格,镁价波动更大程度体现镁厂的集体意志。二是主产区镁厂厂区位置较集中,市场消息传播速度极快。 进入2024年,受市场需求比较低迷的影响,镁价阴跌不停。3月镁价走势可谓是有涨有跌,波动的比较剧烈。3月初,受镁锭供应过剩叠加镁厂资金紧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镁价一路承压下行,镁厂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持续下调价格刺激下游采购,但一味的价格让步未能有效去库,反而使得镁价一路无阻的持续狂跌,业内人士恐慌情绪渐浓。3月中,受贸易商和国内下游客户下场采购影响,询盘和成交集中性爆发式增长,叠加镁价一再下行突破镁厂成本线,镁厂涨价情绪酝酿已久,镁价瞬时反弹至18000元/吨。随着镁价短时间内快速上调,下游对于高价采购较为谨慎,成交跟进不足,次日,镁价快速回落,第一波涨价草草结束。3月末,镁锭价格在跌到17200元/吨后快速反弹,随后镁价在涨至18000元/吨,下游跟进意愿依旧较弱,观望情绪较浓,镁价又再次滑落,在小幅下滑后在下游采购跟进的基础上,镁价又再次攀升,主产区90镁锭的市场主流成交价格涨至18000-18100元/吨,至此,镁价在半个月时间里经历了三涨两跌。从其3月份的价格波动中也可看出,镁锭下方在17000元/吨附近有支撑,而上方在18000元/吨附近有压力,3月末经历三次上涨才有突破。 进入4月,镁价出现了弱势调整,据SMM报价显示:4月3日,SMM镁锭9990(府谷、神木)均价为17800元/吨,与前一交易日相比,下跌了100元/吨,跌幅为0.56%。 对于镁的后市,据SMM了解,从供需面来看,供应端,镁厂因持续亏损而陆续开始执行减产或停产计划,镁锭供应端压力有所缓解;需求端,下游对于高价采购较为谨慎,仍以按需采购为主,需求整体未见明显改善,考虑到清明假期临近,后续需求或将趋少,预计镁价上行动力不足。目前受镁厂接连停产影响,供强需弱的供需格局有所缓解,但考虑到前期累积的镁锭库存,镁锭供应端累库情况仍需谨慎对待。SMM分析认为,考虑到镁厂在供应端压力和资金压力有所缓解的情况下,镁厂报价将多保持坚挺,但下游需求并未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镁价上涨动力不足,SMM预计镁价涨跌两难。 此外,稀镁科技还在2023年报中表示:镁价格的持续下行抑制了镁企业的盈利空间,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了挑战。然而,从镁与铝的比价角度来看,低价的镁有利于推广镁基储氢材料、镁建筑模板等下游新应用领域。镁比铝轻1/3,因此通常情况下,镁的价格是铝的1.5–2倍,在2023年,镁铝价格的比值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有9个月低于1.2,最低下降至1.08,年底为1.18,镁代替铝的性价比优势显著。回顾过去十年,镁与铝的价格比值一直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除了2021年和2022年由于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中国政府环保政策管控等原因引起镁价剧烈波动之后已经重回至合理区间,性价比优势再度显现,功能价值凸显,镁及镁合金创新开发成果日益增加,并将迎来拓展应用的新机遇。 稀镁科技2023年报显示: 该集团之白云石矿,位于中国吉林省白山市。该矿场以露天开采方式操作,不涉及也不需要额外勘探工程,开发活动仅涉及露天开采时的简易基建工程,并没有涉及任何地下勘探以及结构工程。已开采之白云石为该集团生产金属镁产品之原材料。 矿场的位置邻近本集团生产基地,原料的运输成本亦相对很低。该集团之白云石矿乃按中国资源/储量分类。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估计资源量和储量,按已开采量逐年核减,得出剩余资源量及储量。本集团与以往披露估算假设相比并无重大变更。该资源量及储量由本集团之内部地质专家审核。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团出产39,227吨之白云石。与2022年12月31日相比,白云石矿于年内的资源量及矿石储量并无重大变动。

  • 拥有钼基、钛基、铅锌基、铝镁基等6大主业陕西有色着力科技自立自强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科技自立自强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吴群英 经过多年的发展,作为以资本投资、产权管理和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现已形成“勘研建、采选冶、材装贸”全链条业务,具有全产业链及多种金属的品类结构,拥有钼基、钛基、铅锌基、铝镁基、稀贵基、碳硅新材料6大主业,367类产品。 2023年,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将聚焦主责主业,围绕高质量发展,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顺应时代奋进高质量发展。2023年,陕西有色金属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扛牢党建主责,聚焦材料主业,着力“风险防控、管理穿透”实现经营稳定增长,着力“调整结构、换道造血”破解产业困局,着力“产业五级延链、产品五式创新”构建链群生态,着力“质效量倍增、新名片打造”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奋进高质量发展。 坚定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新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至关重要,是“有色人”必须担当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我们必须紧抓科技创新这个“金yao匙”,强化新质生产力突破,支撑传统升级、战新挺立、未来布局“三线并进”,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供给,构筑有色金属工业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推动行业高质量转型升级。要坚持“行业技术升级”并重“绿数低碳技术升级”,实现生产力升级;坚持“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并重“产业链生态完善”,实现经营能力升级;坚持“改革改制持续深化”并重“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实现发展动力升级。要挺立战新抓研发,改造传统转方向,构建生态产业链,持续壮大战新产业。要加大未来产业技术研发,梯次展开产业发展规划,精准实施产业生态对接,全力布局未来产业。陕西有色金属集团作为副会长单位,将继续认真履行职责,把牢发展新质生产力不等于放弃传统产业、发展战新产品不等于放弃传统产品的求实本质,把好“立与破”和“稳与进”的辩证关系,与各同行一道,携手并肩、共强生态,担当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历史责任。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