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344个
由 上海有色网(SMM) 主办的“ SMM 锂电池原材料大会2025(Li-ION BATTERY China 2025)” 将于 2025年10月20-21日 在 福建厦门万豪酒店及会议中心 重磅召开。大会以 “ 全球镍钴锂供应链变革与价格新周期 ” 为主题,旨在汇聚全球产业链参与者,解析资源供应链挑战、解读权威价格信号、推动产业合作与技术交流,共探电池产业发展新路径。 (一)会议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2025年10月20日至21日 会议地点:福建·厦门万豪酒店及会议中心 (二)会议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会议规模 会议规模:800+人 (四)会议核心目标 邀请全球锂电产业的上游企业(海内外的镍钴锂资源生产企业,中下游的采购方)参与,获取市场最新趋势; 讨论SMM镍钴锂的定价体系及未来价格趋势; 搭建合作与长单谈判的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交流; SMM现货交易平台,价格发现与供应链稳定。 (五)目标客户群 上游原材料矿企 冶炼精炼厂 正极材料企业 贸易商 电芯制造商 终端应用企业 三方(设备、技术等) (六)会议亮点 全球视角:聚焦镍钴锂资源的全球供应链问题,涵盖地缘政治、政策变动、市场供需等多维度分析。 SMM定价体系:深入解读SMM定价机制,为参会企业提供权威的价格趋势预测。 产业链对接:通过长单谈判与1v1交流,促进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 技术前沿:探讨电池材料的技术革新与市场趋势,为企业战略布局提供参考。 (七)会议议程 10 月20日 10 月21日 (嘉宾议程持续更新中,最新日程查看: https://li-ion_battery_china.smm.cn/agenda?fromId=4e1c87bba9 ) (八)参会企业 宁德时代、比亚迪、天齐锂业、紫金矿业、盐湖股份、宁波容百、欣旺达、蜂巢能源、爱尔集新能源、孚能科技、珠海冠宇、 俄镍、西藏矿业、宁德新能源、藏格锂业、华友循环、邦普循环、格林美、贝特瑞、小鹏、吉利、零跑、深蓝、雷诺.......等企业已确认出席。 另外,在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背景下,电池回收已成为保障资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会议同期还将举办 2025SMM锂电回收产业年会 ,联动打造"资源-制造-回收"全周期对话,探讨退役电池梯次利用、低碳技术革新,助力企业构建绿色竞争力。参会代表可凭票参加同期两场大会。 (八)赞助定价 参会标准价:3800元/人 独立演讲(限额):¥30000 精装展位:¥31800 简装展位:¥18800 更多赞助形式:侧屏赞助(独家)、椅背赞助(独家)、茶歇赞助(独家)、饮用水赞助(独家)、胸牌挂绳赞助(独家)、资料入袋(3家)、会刊彩页、展架、喷绘 (九)会议报名与合作 ● 日程查看:(链接: https://li-ion_battery_china.smm.cn/agenda?fromId=4e1c87bba9) 扫码查看日程 ●参会注册:(链接: https://li-ion_battery_china.smm.cn/tickets?fromId=4e1c87bba9)
9月23日,盛新锂能(002240)公告,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四川盛屯锂业有限公司以现金14.56亿元收购四川启成矿业有限公司21%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启成矿业70%股权,后者及其控股的雅江县惠绒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惠绒矿业”)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据悉,启成矿业核心资产为惠绒矿业持有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木绒锂矿采矿权。该矿已于2024年10月取得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为300万吨/年,已查明氧化锂资源量98.96万吨,平均品位1.62%,为四川地区高品位锂矿,目前正积极推进开发建设。 此外,木绒锂矿达产后折合碳酸锂当量约7.5万吨,凭借其资源禀赋和规模效应,预计生产成本将保持行业较低水平。 资产评估信息显示,启成矿业总资产账面价值为19.51亿元,评估价值为74.66亿元,增值率为282.62%;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4.18亿元,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69.34亿元,增值率为388.77%。 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盛新锂能货币资金约30.85亿元,本次交易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支付,预计不会对正常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盛新锂能表示,本次收购旨在增强盛新锂能锂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提升原料自给率,同时控股木绒锂矿将有效降低原料成本波动风险,提升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竞争力。 此外,全球锂盐加工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但上游锂矿资源供应高度依赖澳大利亚、南美等海外地区,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数据,2024年中国锂盐企业约60%的原料依赖进口,供应链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盛新锂能本次收购木绒锂矿控股权,将有效降低公司原料成本波动风险,并极大地增强公司抵御地缘政治冲击的能力。
据“滨海融媒”发布消息,近日,凯金年产2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已完成,项目规划石墨化生产线计划10月份开工建设,2026年6月份建成投产。 据介绍,凯金年产2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由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面积928亩,是江苏省重大项目。项目致力于打造集“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化”于一体的全球先进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及储能电池领域。 凯金年产2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已完成调试并具备试生产条件,二期正在重点推进,一体化产线计划于2027年底全线投产,投产后年产能将达20万吨,预计年销售额80亿元,纳税5亿元,并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带动盐城及滨海港锂电产业链集聚发展。
据MiningNews.net网站报道,咨询企业德宝公司( BDO )对745家澳交所上市初级勘探公司投入最新分析显示,在金价上涨推动下,2025年第二季度澳大利亚矿产勘查投资似乎扭转了连续一年的下降趋势。 BDO国别自然资源和能源研究主管谢里夫·安德拉维斯( Sherif Andrawes )称,这个结果标志着“行业周期的试探性转折”,融资流和勘查支出都呈现增长。 虽然一个季度的情况并不能代表一个周期新阶段的开始,但澳交所上市的狮择集团( Lion Selection Group )11日称,该公司对首次发行股票( IPO )市场跟踪以及开发企业并购涌现表明新的矿业繁荣已经临近。 根据BDO的最新勘探企业现金季度报告,二季度资金流入为19.3亿澳元,大幅增长20%,扭转了一季度的下滑趋势,由42家企业融资超过1000万澳元,而一季度只有26家。 鉴于第二季度历史上一直是一年之中融资最多的时期,这个结果也不出意外。 金企融资最多,14家企业合计融集6.47亿澳元,包括贝尔维尤黄金公司( Bellevue Gold )、米卡金属( Meeka Metals )和米纳拉尔260公司( Minerals 260 )。 铜金企业融资位居第二,8家企业融资1.93亿澳元。由于锂价下跌,锂矿企业融资继续减少。 引人注目的是两家钨矿企业融集了3100万澳元,另外还有金红石-石墨开发商索维伦金属公司( Sovereign Metals )。 更重要的是,勘查投资达到7.29亿澳元,增幅13%,打破了连续四个季度的下行趋势,但仍低于2022-23年的高点。 不仅有更多的企业勘查投资超过200万澳元,而且投资“可以忽略不计”的企业数也减少了。 企业平均勘查投资升至98万澳元,已经从一季度的低点86万澳元回升。 安德拉维斯称,这是谨慎乐观的表现。 金铜成为重点,但铀、稀土和其他关键矿产也成为新的焦点。 坏消息是根据季度现金流报告,企业平均现金盈余下降7%至913万澳元,延续一年来的下行趋势,49%的企业银行现金不足200万澳元。 小型企业面临的压力上升,需要尽快重新向市场融资。 他们需要借助新的融资工具,BDO认为优质IPO正成为市场追逐重点。 展望未来,BDO认为,随着金价持续创新高,金企股票仍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对象”。 金矿市场将进一步整合,特别是中型金企股票,预计今年下半年勘查投资将增长,第四季度股票上涨将继续,因为通常是募集资金最多的时期。
9月12日,天华新能(300390)公告,公司拟收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裴振华持有的苏州天华时代新能源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75%股权。 根据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2025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苏州天华时代100%股权在交易基准日的评估价值为16.72亿元。经双方协商确认并同意,裴振华拟将其在苏州天华时代75%的股权以12.54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公司。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前,裴振华持有天华时代75%股权,宁德时代(300750)持有天华时代25%股份。本次交易后,天华新能持有天华时代75%股权,宁德时代持有股份不变。 从财务数据来看,天华时代尚未形成实质性的锂矿开发收入:截至2025年6月30日,天华时代总资产为18.16亿元,净资产16.7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0,净利润8643.7万元全部来自“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冲回”与“闲置资金理财收益”。 天华新能表示,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标的公司聚焦海外锂矿资源投资和开发,公司拟通过本次收购,将实际控制人在锂矿资源的投资和开发转至上市公司体内,并消除潜在同业竞争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天华新能公告称,其孙公司宜春盛源通过拍卖以25.1亿元的价格取得江西金子峰—左家里陶瓷土(含锂)矿采矿权。该锂矿起拍价仅28万元,最终成交价溢价近9000倍。从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来看,该矿年产能为900万吨。 业绩方面,2025年上半年,天华新能营业收入为34.58亿元,同比下降6.88%,其中锂电材料产品营业收入30.4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56亿元,同比下降118.65%。
9月10日,京山轻机(000821)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惠州市三协精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协精密)于近日与锂电某龙头企业客户(以下简称:某客户)的全资子公司签署了日常采购订单协议,总金额约为人民币10.05亿元(含税),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1.52%,占三协精密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01.45%。 公告显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2022年-2024年)京山轻机均与某客户及其控股孙、子公司发生类似交易,销售合同总额(人民币,含税)分别约为31,692.68万元、15,987.25万元、25,239.86万元。占各年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约为6.51%、2.22%、2.89%。 2025年1-6月,京山轻机与某客户及其控股孙、子公司发生类似交易的销售合同总额(人民币,含税)约为102,000万元,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27.97%(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未经审计)。 资料显示,京山轻机是一家以高端装备为核心业务的集团公司,业务遍及全球,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光伏、瓦楞包装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在两大核心业务之外,公司也从事锂电池设备(包括消费锂电设备和动力锂电设备)以及汽车零部件铸造等其他业务。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4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亿元。
9月10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 会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介绍,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十四五”以来,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累计投入资金近4500亿元,取得了一批重大的找矿突破成果,能源资源保障能力逐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 其中,在战略新兴产业矿产也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打造了领先世界的资源供应体系。我国向科技要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一方面,加大勘探力度,比如锂矿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资源,我国发现了一个“亚洲锂腰带”,这个腰带从东往西横跨了四川、青海、西藏、新疆四个省区,长度达到2800公里,在这个重要稀有金属成矿带上,已经找到了多个大型和超大型锂矿。 同时,我国还突破关键技术,在钾盐卤水中提取锂资源,在低品位的锂云母中提取锂资源。 还有一个重要的矿产是氦气,作为冷却剂、保护性气体,广泛应用于核磁共振、半导体和航空等领域,我国过去主要依靠进口,现在通过科技攻关形成了在天然气中提取氦气的技术体系,使我国的氦气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国内产能可以满足核心需求。
受宁德时代锂矿复产预期影响,港股锂业股早盘表现疲软。截至发稿,天齐锂业(09696.HK)、中创新航(03931.HK)、赣锋锂业(01720.HK)分别下跌7.65%、7.25%、6.09%。 注:锂电股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碳酸锂期货同步走低,其中碳酸锂2511合约盘初重挫逾6%,报69620元/吨。 注:碳酸锂2511合约的走势 消息方面,根据昨日盘后报道,上午9时20分,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宜春时代新能源矿业有限公司召开“枧下窝锂矿复产工作会议”,专题推进枧下窝锂矿复产工作。 据知情人士透露,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采矿权证及采矿许可证审批进展顺利,预计很快将复工复产,“比市场上最快的预期还要快。” 这一进展出乎市场意料。此前在8月10日,该矿区因采矿许可证到期而暂停生产,当时市场普遍预期停产可能持续三个月左右。 枧下窝锂矿产为何引发市场关注? 枧下窝锂矿产能不容小觑。据平安期货研究员车国俊表示,该矿区2025年产量预计为8万吨,占据江西锂矿产量的“半壁江山”。 这一产能规模对市场有显著影响。有券商分析师甚至按平均氧化锂品位折算,认为枧下窝锂矿区的生产规模可达碳酸锂20万吨/年。 有行业分析指出,虽然宁德时代项目经历了短时间停产,但碳酸锂供应端并没有明显减量的迹象,反而因锂辉石进口量增加,有库存累积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碳酸锂价格下跌。 里昂报告看空锂价 里昂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表达了看空观点。该行预计锂价将面临下行压力,料碳酸锂价格将迅速回落至每吨7万元人民币以下,反映市场重现供应过剩。 该行认为,宁德时代或已就江西宜春锂矿向自然资源局提交材料,作出申请续约的重要一步。 他们还指出,该公司或希望通过报告非常低的锂品位来寻求综合利用的批准,相比于完整的锂开采许可,这将会是一个更短的流程。
在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停产满月之际,市场开始传来复产消息。 9月10日,期货日报记者求证获悉,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宜春时代新能源矿业有限公司于9月9日召开了“枧下窝锂矿复产工作会议”,讨论推进枧下窝锂矿复产工作。 据悉,此次召开会议,给公司内部的办证小组下达了任务目标,争取能够在今年11月完成枧下窝的复产工作。但能否如期达成复产目标,尚未有定论,后续或根据实际推进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业内人士提醒称,在枧下窝项目真正确定复产日期之前,市场可能有各类与“复产”相关的消息传出,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各种市场消息,理性持仓,切忌过度依赖各类消息来参与交易,从而避免情绪回落带来的价格调整风险。
A股半年报披露正式收官!中上协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我国境内股票市场(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全市场”)共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全市场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1943家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同时,上半年,上市公司加快培育创新动能,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3.27%。 407家锂电领域A股公司半年报:46家营收超百亿 逾百家亏损 电池网梳理发现,统计在内的407家锂电领域A股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约2.85万亿元,均值约69.93亿元;净利润合计约1532.29亿元,均值约3.76亿元;营收、净利双增长的上市公司有173家。 从营业收入来看, 上半年,259家锂电领域A股上市公司实现同比正增长,占比约63.64%。其中,贤丰控股、同洲电子、西藏城投、安达科技、欧克科技、希荻微、鹏欣资源实现翻倍增长,增幅最高的为贤丰控股,达2048.03%。 上半年,营收超100亿元的锂电领域A股公司有46家,其中比亚迪、江西铜业、宁德时代、恒力石化营收超千亿,最高的比亚迪达3712.81亿元。 从净利润来看 ,上半年,227家锂电领域A股公司实现同比正增长,占比约55.77%。其中,65家实现同比翻倍增长,索通发展、晶瑞电材、高澜股份、国城矿业、杉杉股份增幅逾10倍。 上半年,301家锂电领域A股公司实现盈利,净利润超10亿元的有27家,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格力电器营收超百亿,最高的宁德时代达304.85亿元。剩余106家公司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注:鉴于多家上市公司业务涉及多个锂电细分领域,为避免重复计算,本文均以其主导业务领域为准进行统计。 分行业来看 ,统计在内的80家锂电池(含电芯、BMS、PACK、储能等)A股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约1.05万亿元,净利润合计约719.35亿元,56家营收正增长,68家实现盈利,46家净利润正增长,38家营收、净利双增长。 统计在内的37家正极材料A股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约2977.06亿元,净利润合计约141.28亿元,17家营收正增长, 21家实现盈利,18家净利润正增长,10家营收、净利双增长。 统计在内的25家负极材料A股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约838.47亿元,净利润合计约43.76亿元,16家营收正增长,19家实现盈利,15家净利润正增长,12家营收、净利双增长。 统计在内的34家电解液A股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约1977.58亿元,净利润合计约94.94亿元,22家营收正增长,24家实现盈利,24家净利润正增长,17家营收、净利双增长。 统计在内的13家隔膜A股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约1424.23亿元,净利润合计约52.60亿元,8家营收正增长,8家实现盈利,5家净利润正增长,4家营收、净利双增长。 统计在内的64家锂电上游原材料A股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约2429.34亿元,净利润合计约188.29亿元,40家营收正增长,48家实现盈利,36家净利润正增长,27家营收、净利双增长。 统计在内的72家锂电装备A股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约1888.86亿元,净利润合计约110.72亿元,39家营收正增长,55家实现盈利,34家净利润正增长,23家营收、净利双增长。 统计在内的25家铜箔及铝箔A股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约4850.73亿元,净利润合计约115.24亿元,18家营收正增长,18家实现盈利,14家净利润正增长,11家营收、净利双增长。 统计在内的57家锂电其他细分领域A股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约1547.17亿元,净利润合计约66.11亿元,43家营收正增长,44家实现盈利,35家净利润正增长,31家营收、净利双增长。 另据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A股营收TOP10公司中,比亚迪上榜,排名第十位;上半年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营收TOP10公司中,比亚迪排名第5位。 上半年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净利润TOP10公司中,宁德时代上榜,排名第三位;上半年创业板净利润TOP10公司中,宁德时代净利润位居第一。 北交所净利润TOP10公司中,贝特瑞净利润位居第一,长虹能源排在第五。 从销售毛利率来看 ,上半年,172家锂电领域A股公司销售毛利率超20%,其中,海辰药业、日播时尚、众智科技、武汉蓝电、盐湖股份、藏格矿业、国泰环保、西藏珠峰、蓝晓科技、思泰克毛利率超50%。此外,销售毛利率同比翻倍增长和销售毛利率为负值的公司各有16家。 仅从销售毛利率这一维度来看,锂电池设备企业表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57家公司销售毛利率超20%。不过,锂电设备行业也存在回款周期加长、下游电池企业的设备需求下滑及验收节奏延迟等挑战。 从研发投入来看 ,407家锂电领域A股公司中,402家公布了上半年研发费用,合计约1074亿元,平均研发费用2.67亿元,其中,比亚迪、宁德时代研发费用达百亿级别,分别高达295.96亿元、100.95亿元。 电池网注意到,2024年,比亚迪首度成为A股年度“研发之王”。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达309亿元,同比增长53%,比同期净利润高一倍,蝉联A股上半年“研发之王”。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超2100亿元。 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反内卷、拓增量”呼声高涨 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来自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04.4GWh,同比增长37.3%。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公司中,中企依旧占据6席,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6家公司装车量总计347GWh,市场份额达68.9%。 国内市场方面,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9.6GWh,累计同比增长47.3%。其中,两家头部公司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合计占据了超过65%的市场份额。 另据企查查9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现存锂电池相关企业1.74万家,其中,2024年全年注册368家锂电池相关企业,截至目前,今年前8月已注册292家,同比增长15.87%。 从经营时间来看,锂电池相关企业多为老牌企业,超八成相关企业成立5年以上,其中成立年限在5-10年的相关企业最多,占比61.13%,成立年限在10年以上的相关企业占比21.91%。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表示,电池技术作为连接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的关键环节,无疑是推动能源转型与升级的核心力量。当前,我们正站在一个电池技术百花齐放与市场扩张多维突破的历史交汇点,电池产业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创新、资本赋能等多重共振下,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 自2022年以来,我国锂电池行业年总产值已连续三年突破万亿元。这一产业链长、覆盖面广、长坡厚雪的万亿级赛道,深度覆盖了从矿产资源开发、关键材料制备、高端装备制造、电芯生产及PACK,到终端应用及梯次利用与回收的完整价值链,已孕育出数十个百亿级乃至千亿级的细分赛道。尤为瞩目的是,我国在多个核心细分赛道上已建立起显著优势,无论是产品体系、技术攻坚、成本控制、供应链整合,还是市场份额与产能规模,均确立了难以撼动的全球领跑地位。 与此同时,于清教还提到,电池新能源行业也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 ,电池新能源行业在新一轮周期调整下,已告别此前高歌猛进的势头,出现放缓的迹象。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电池四大主材等关键赛道都正经历严重的内卷式竞争,价格战、亏损潮、停产潮、破产潮等阴云密布,产业链“反内卷、拓增量”呼声高涨。 其次 ,不可否认的是,内卷竞争短期内难有效缓解,“向海外要增量”成为很多电池产业链企业的共同选择。但出海绝非易事,部分海外国家正以“双轨战略”围堵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一方面构建“去中国化”供应链体系,并将锂、钴等矿产升格为大国博弈的战略筹码。在稀土、石墨等方面,我国正从“资源输出国”转向“规则制定者”,但在锂、钴等领域,资源端受制于人的局面在中短期内难以扭转。另一方面,借助日益严苛的绿色贸易壁垒和关税等贸易政策,部分海外国家正对华实施多重挤压。 最后, 在固态电池、钠电池、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潜在增量赛道,虽然政策热、资本热、布局热、技术热,但市场扩容与需求裂变不及预期,蛋糕的膨胀速度远赶不上“抢食者”入局的速度。 对此,于清教呼吁,面对当前国内市场需求趋缓与海外环境多重不确定性叠加的复杂形势,产业链企业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凝聚共识、团结一致、携手穿越周期迷雾。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