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4个
据韩联社1月3日报道,韩国五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去年总销量超过了800万辆,同比增长超7%。这是自2018年以来,韩国汽车制造商总销量首次超过800万辆。 根据五家公司提供的数据,现代汽车(Hyundai Motor)、起亚汽车(Kia Corp.)、通用汽车韩国公司(GM Korea)、雷诺汽车韩国公司(Renault Korea Motors)和KG Mobility(原双龙汽车)在2023年售出的汽车总数为8,301,221辆,较去年增长了7.5%。 2023年,这五家汽车制造商在韩国国内的汽车销量达到 1,449,885 辆,同比增长4.6%;海外汽车销量达到6,535,421辆,同比增长8.9%。 前两年,由于半导体供应短缺和供应链问题,汽车行业面临生产瓶颈。但是,即使在供应有限的情况下,被压抑的需求依然存在,从 2023 年初开始,半导体短缺问题得到缓解,汽车销售情况也得到了改善。 韩国汽车行业领导者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在去年分别销售了421万辆和308万辆汽车,同比增幅分别为6.9%和6.3%。从车型来看,现代汽车的Grandeur以113,062台的销量成为2023年韩国最畅销车型,其次是现代汽车的Porter(97,675台)、起亚汽车的Sorento(85,811台)和起亚汽车的Carnival(69,857台)。 通用汽车韩国公司2023年的销量增长了76.6%,达到468,059辆,其中约92%的销量来自于出口。雪佛兰Trailblazer和Trax跨界车等车型带领通用韩国公司的出口量在一年内增长了88%。 Torres是KG Mobility国内销售的驱动力。去年,KG Mobility在韩国共售出63,345辆汽车,其中有34,951 辆Torres,占比55%。 而雷诺韩国汽车公司是唯一一家销量出现同比下降的公司。在过去的一年里,该汽车制造商的出口销量下降了30%,韩国国内销量也骤降58%。
时光已掀开2024年的序幕,国内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已陆续发布了2023年12月及全年的销量数据。2023年,车企们的“成绩”如何? 在一众新能源车企中,比亚迪成为佼佼者,以实力摘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桂冠!不止如此,比亚迪还以全年累计超300万辆的成绩,拿下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成为中国人的骄傲和值得车企们学习的榜样。 除了比亚迪,其它新能源车企2023年业绩普遍大增,但一些车企因未能完成年度销量目标而存一点遗憾。 正因缺憾更显上涨空间很大!愿2024年中国车企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SMM整理了部分已公布销量数据的情况如下: 分别来看,2023年12月, 比亚迪 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41043辆,同比增长45%。2023年全年累计销售3024417辆,同比增加62.3%。而其超300万辆的成绩,也 顺利完成此前定下的300万辆的销量目标。 且据最新消息, 特斯拉 第四季度共交付484507辆,相较比亚迪第四季度的526409辆销量相去甚远。这也意味着,在2023年的第四季度,比亚迪成功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电动车制造商。 据比亚迪发布的数据来看,比亚迪一举拿下中国汽车和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冠军以及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的“三连冠” 。 而除了以比亚迪为代表,包括上汽旗下智己、广汽旗下的埃安、吉利旗下的极氪、东风岚图等品牌由传统车企转变而来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以理想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表现同样不容小觑。理想汽车在2023年12月成功挑战了一个月交付5万辆的销量目标,并且全年销量成功突破此前定下的年销30万辆的目标,达376030辆, 超额完成此前目标。 针对2024年的展望,理想汽车CEO李想曾在公布2023年12月当月数据后表示,2024年,理想将挑战80万的年交付量,单月交付量目标为10万辆的目标。 而除了 理想汽车 ,蔚来汽车、零跑汽车以及小鹏汽车在2023年销量均录得同比正向增长,其中当然属理想汽车增幅最大,其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相较2022年同期大涨182.2%。 而 哪吒汽车 作为新势力中销量唯一一个垫底的存在,其2023年12月汽车交付量仅达5135辆,同比下滑34.1%。且其全年共计127496辆的成绩,也相较2022年全年的152073辆同比下滑了16.2 %。而在2022年,哪吒汽车的交付量还在造车新势力品牌中居于第一,并成为彼时首个年销量突破15万的造车新势力车企,如今,从排名第一掉落至第五,哪吒汽车2023年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且其2023年销量相较于年初许下的25万辆销售目标, 完成度仅达51%左右。 1月2日,哪吒汽车CEO张勇对此进行了一番反思,其表示,哪吒汽车在2023年经营存在5大问题,分别是:新老产切换时没有衔接好,节奏乱;新产品上市定价过高,下半年虽然调整到位了,但丧失了先机;亏损的产品线大幅度调低产量;传播方式老旧,有好的东西说不出去;营销总部集权又管理力度软弱。 对此,哪吒汽车CEO张勇也针对2024年针对营销推广、产品线调整和渠道升级、做好新车上市以及海外布局等六个方面做出改变。至于最终效果如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而除了超额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理想和遗憾败北的哪吒, 零跑汽车 年度总销量虽然在新势力中排名第三,但是却是距离其曾许下的年度目标最近的一个。公开数据显示,零跑汽车2023年总计销售144155辆,相较2022年同期同比增长29.6%。而其此前定下的目标是20万辆, 最终其年度目标达成率为72.1%。 且值得一提的是,零跑汽车12月交付量为18,618 辆,同比增长119%,接连创历史新高。据悉,零跑汽车成立至今,已经累计交付超30万台汽车。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三季度,零跑汽车已经实现毛利率首次转正,公司联席总裁武强也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第四季度毛利率将比三季度所披露的1.2%还要高一些,明年会逐步提升。 至于 小鹏汽车 ,其年度销量成绩距离此前目标仍有差距,此前小鹏汽车许下的年度销量目标为20万辆,最终小鹏汽车年度总销量为141601辆, 完成度达70.8% ,成为新势力中仅次于零跑之后,距离年度目标最近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受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终止以及激烈的市场价格战影响,小鹏汽车上半年销量销量表现低迷,直到小鹏G6正式开启交付,才扭转了小鹏汽车在销量上的颓势,且在7月份单月交付终于于年内重回万辆大关之上。但彼时,理想汽车交付量已经达到小鹏汽车的3倍有余,蔚来汽车交付量也超过了2万辆。 但是即便如此,小鹏汽车在刚刚到来的2024年依旧“干劲满满”,在2024年首日,小鹏汽车便推出了小鹏首款MPV——X9正式上市,共推出4款配置车型,价格在35.98万元—41.98万元的范围,相较此前38.8万起的预售价,降价幅度达到了2.82万元,可谓是诚意满满。 蔚来汽车 方面,数据显示,蔚来汽车全年汽车销量达160038辆,同比增加30.7%,相较蔚来年初定下的24.5万辆左右的目标, 完成度达65.3% 。针对2024年销售目标,有媒体表示,蔚来汽车的目标是在2023年销量的基础上翻倍,预计2024年销量将超过24万辆。而截至2023年年底,蔚来累计交付44.96万辆。 而在其他由传统品牌分出的各大新能源汽车品牌中, 吉利极氪 在2023年以总计118685辆,破10万辆的成绩傲视群雄。而 AITO问界 ,更是在2023年12月取得了超2万辆的交付成绩,表现十分惹眼。此外,岚图汽车、智己汽车也纷纷取得了2023年12月月销破万的成绩,其中 智己汽车 更是以单月2188.3%的涨幅一骑绝尘,2023年总计销售38253辆,距离其此前定下的全年4.5万辆的销售目标差距仅在15%左右。 而吉利汽车,作为传统车企中数得上名号的存在,其2023年包括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所有车型共计销售168.65万辆,同比增长18%,超额完成其此前定下的165万辆额目标。 提及2024年,吉利汽车表示,2024年的销量目标为190万辆。此外,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目标预计较2023年所实现的总销量增超66%。 2024年汽车市场有何预期? 而提及2024年车市展望,中汽协预计,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将达到31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150万辆;汽车出口量将达到550万辆。新能源汽车和出口仍是支撑汽车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 预计,2024年汽车市场批发销量继续保持5%左右增长。王青同时预计,到2030年,汽车销量将保持年均2%-3%左右的潜在增速。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 则表示,2024年国内车市仍会实现正增长,但是增长动力与2023年不同,明年会由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动力共同来促成市场发展。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 此前也表示,2023年中国汽车整体销量有望突破3000万辆,预计2024年势头仍将延续。新能源汽车方面,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规模将接近3000万辆,其中纯电动占比约80%。预计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有望达到1300万辆,增速约40%,整体渗透率超过40%,乘用车领域单月渗透率有望超过50%。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 则认为,考虑到消费市场需求以及车市目前的环境,预计明年车市将继续实现正增长。其中,作为新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乘用车总体零售有望达2220万辆,较今年增长3%。 中国汽研政研咨询中心副主任王薛超 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车仍以纯电动产品为主,预计明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1000万辆。从中短期来看,插混车型也有一定的市场,预计明年新能源车市场中纯电动和增程式市场占比为65∶35。 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松泉 预计,2024年汽车销售将在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将回落至5%以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过1100万辆,增速将低于2023年。 对于新能源汽车出口, 东风公司战略规划与科技发展部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洛川 表示,未来几年,待到中国汽车出口达到顶峰之后,将推动我国车企在海外建厂的加速。预计到2030年,我国海外汽车销量保守可以达到1200万辆,其中出口600万辆,海外产量600万辆。
SMM 1月3日讯:1月2日晚间,特斯拉公布其2023年第四季度汽车交付量数据,数据显示,特斯拉第四季度共交付484507辆,略高于此前市场的483173辆。不过该数据却距离低于此前比亚迪公布的第四季度总计526409辆销量相去甚远。这也意味着,在2023年的第四季度,比亚迪成功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电动车制造商。 不过在全年的纯电车型销量上,特斯拉依旧处于领先地位,特斯拉2023年全年车辆交付同比增长38%,达到181万辆,而比亚迪纯电车型全年销量为157.48万辆。 而虽然全年纯电车型销量比亚迪相比特斯拉略逊一筹,但是在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方面,比亚迪却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以及“全球第一”。据比亚迪1月1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比亚迪全年累计销售3024417辆,同比增长61.9%,这也意味着比亚迪年度销量超额完成了其年初定下的300万辆的目标,一举拿下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比亚迪方面表示,从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冠,到中国汽车市场销冠,再到蝉联世界新能源汽车销冠,如今比亚迪已经进入世界汽车市场前十,再度以“中国的冠军,世界的冠军”,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交出了满分答卷。未来,比亚迪也会坚持以技术创新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领汽车行业转型新能源。 回归特斯拉,在2023年年初,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曾为特斯拉许下200万辆的销量目标,但随后市场下调了对特斯拉销量的预测。在2023年10月的电话会议上,当被问及2024年的交付前景时,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坦言,公司不可能一直保持50%的年复合增长率。据悉,特斯拉预计2024年将交付220万辆汽车,增幅约为22%,低于2023年约38%的增幅。 而毫无疑问的是,在当下,勇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宝座的比亚迪,无疑成为了特斯拉一个强劲的对手,马斯克在2023年1月也曾提到,特斯拉在中国面临的竞争最为激烈,他预计该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能是一家中国公司。在社交媒体上,马斯克也曾直言,比亚迪的车最近很有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特斯拉为刺激消费者采购,曾经历多番调价,前期多是采用降价促销的手段打价格战,不过在2023年年底又经历了多轮涨价。而进入2024年,特斯拉更是开始在元旦当天便推出了“新年大礼包”。有特斯拉销售人员对财联社记者提到,Model 3/Y全系可低息贷款,并且还有针对Model 3的限时限量6000元补贴,以及引荐奖励、限量京东购物卡等。 而比亚迪在12月15日发布新车比亚迪宋L下调了该款新车的上市价格,5款车型售价18.98万至24.98万元,这一定价相比此前10月备受争议的22万-28万元的预售价,大幅下调了三万元。 而除了中国市场,比亚迪在海外市场同样奇招频出,2023年12月22日,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这也是中国汽车公司在欧洲建设的第一座乘用车整车工厂。出口方面,2023年比亚迪累计出口24.3万辆,同比大涨334.2%。2023年比亚迪已有5款车型进入19个欧洲国家并已累计开店超230家。 电池装机量方面,东吴证券表示,比亚迪2023年电池装机量同比高增、2023年出货接近翻番增长。12月比亚迪动力和储能电池装机17.7GWh,同比增长59%,环比增加5%。2023年公司累计装机151GWh,同增68%。受益于全球大电站项目,预计2023年公司电池产量约180gwh,同比接近翻倍,其中储能电池出货约30gwh,同比增长150%以上,贡献明显增量。
纵观2023年1至11月,全球轻型汽车市场的情况好转,市场反弹略强于预期。其中,得益于政府延续了刺激措施,中国汽车市场保持了上涨势头,冲刺3000万辆的年销目标,预计将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美国和欧洲汽车市场的反弹尤其强劲,美国车市将在2023年底结束2022年创11年新低的销量水平,欧洲车市将在2023年底实现连续17个月强劲增长的成绩。 全球车市:中国 产销 创 同期 新高, 冲刺连续15年全球第一 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11月汽车产销达到309.3万辆和297万辆,同比增长29.4%和27.4%,环比增长7%和4.1%,连续3个月创当月历史同期新高。 1至11月,中国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0.8%至2693.8万辆,超过2022年全年的2686.4万辆,冲刺“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的目标。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随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各地车展及促销活动持续发力,加之企业最后一月收尾冲刺,预计12月汽车市场将会持续向好,再现年底“翘尾”现象。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有望圆满收官。中汽协预测,202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有望突破3000万辆,并超过2017年的2888万辆,实现历史新高。 美国和欧洲汽车市场也一直保持着火热的增长趋势。由于消费者对最新车型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库存的增加,美国11月新车销量预计约为123.6万辆,同比增长10.2%。其中,各大车企在美国的销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但福特汽车的销量微降0.4%,主要受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罢工严重影响了Bronco SUV等畅销车型的销量。 不过,分析师Chris Hopson表示,未来几个月美国汽车销量预计将保持在同一水平,到春季库存和激励措施进一步改善时,美国汽车销量可能会进一步提振。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新车销量预计将达到1530万至1540万辆,高于2022年的1386万辆,但低于2014至2019年的巅峰时期,当时年销量普遍超过1700万辆。鉴于此,一些早期预测认为,2024年美国新车销量将介于1550万至1600万辆之间,仍难回巅峰时期。 欧洲11月新车销量达到108万辆,同比增长6%,连续16个月保持增长,主要得益于汽车制造商继续处理积压的订单。不过,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新车销量同比下降5.7%,主要受德国政府激励措施停止导致电动汽车需求急剧下降的拖累。 汽车制造商正在满足欧洲汽车市场被压抑的需求,通胀率的下降缓解了家庭预算的紧张,因此彭博行业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预测,今年欧洲新车销量将同比增长14%。不过,欧元区经济衰退的风险依然很高,电动汽车需求已经放缓,主要是因为补贴减少、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缺乏平价车型令买家望而却步。 印度11月销量创历史月度新高,达到445,017辆,其中乘用车销量增速高达17.2%。印度汽车经销商协会联合会(FADA)强调,“印度西部和南部的暴雨和冰雹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使日常必需品更加昂贵,从而影响印度汽车市场短期内的销售。”不过,2022年,印度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今年可能会延续这一趋势。 日本11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9%,达到411,089辆。去年,半导体严重短缺严重影响了汽车产量,但销量自今年以来已有所恢复。继去年同期强劲反弹后,日本第三季度经济同比萎缩2.1%,反映出资本支出下降、出口疲软和消费者支出持平,但日本政府已宣布了刺激经济的措施。相关机构预测,在连续四年萎缩之后,今年日本轻型汽车销量预计将同比增长约11%至略高于460万辆,但仍低于2017年至2019年期间每年超过500万辆的水平。 除德国外,韩国、印尼、泰国和越南等汽车市场销量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主要受到通胀和利率高企对大宗商品消费的影响。其中,韩国新车销量下滑0.1%,而韩国央行去年将利率从1.25%大幅上调至3.5%,导致消费支出和市场疲软。GlobalData的分析师表示,在利率上升和消费者信心疲软的情况下,韩国汽车市场似乎正在进入下行周期。GlobalData预计,2023年韩国轻型汽车市场将增长3.4%,达到171万辆;2024年预计将增长3.7%,达到177万辆。 相关机构预测,随着供应短缺的缓解,汽车制造商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解决订单积压问题,并开始减少库存,全球轻型汽车市场预计将在2023年成功反弹,销量将略低于9000万辆,同比上涨10%。此外,9000万辆是2019年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但上一个新高实际上是在2017年,当时销量约为9500万辆,这意味着全球轻型汽车市场已经开始逐步回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全球新能源车市:中国冲刺“全年900万辆,连续9年全球第一”目标 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良好发展态势,产销分别达到107.4万辆和102.6万辆,同比增长39.2%和30%,市场占有率达到34.5%,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1至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为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增长34.5%和36.7%,市场占有率达到30.8%。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市场化拓展期。鉴于近几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节节攀升的态势,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绝对有望实现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在9月份提出的“销量达到9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0%”的这一目标,连续第9年位居全球第一。 作为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德国11月电动汽车销量为63,066辆,同比下滑39%,市场份额为25.7%,而此前一年为39.4%。在利率和通胀率依然高企的情况下,更广泛的经济压力显然已经在冲击德国新车市场,包括电动汽车市场。由于德国面临前所未有的预算危机,德国政府突然提前结束了电动汽车补贴计划,促使大众汽车集团、梅赛德斯-奔驰、特斯拉和Stellantis等车企纷纷自掏腰包,弥补当地购车者损失的补贴。 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电池价格再次下降以及更多不同价位的车型上市, 德国纯电动汽车市场正朝着独立健康的方向发展(没有补贴),所有迹象都表明,无论德国整体汽车市场规模如何,德国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都将继续增长。 作为欧洲电动化转型最快的市场,挪威11月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89.3%上升到了90.6%。其中,纯汽油车注册量只有59辆,市场份额创历史新低,仅为0.6%;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为81.6%,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市场份额为9.1%。 挪威道路信息管理局(OFV)目前预计2023年挪威新车销量将较同比下降25%,主要原因是“利率上升和强劲的通胀对许多人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经济再次转好,挪威汽车市场才有望回到正轨。 然而,对于那些仍有能力购买新车的挪威消费者来说,电动汽车仍然比内燃机汽车更具吸引力。因此,无论销量如何变化,挪威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仍将缓慢攀升。 但最有趣的是,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正在飞速增长。“自2020年以来,电动乘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翻了两番。 到2023年底,全球电动汽车累计销量将达到4100万辆,而2020年底仅为1000万辆,其中大多数车辆仍在道路上行驶,这意味着电动汽车目前约占全球乘用车总量的3%。 其中,作为全球电动化转型的先锋阵地,中国和欧洲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占80%。” 即便如此,作为全球电动化转型的先锋阵地之一,欧洲电动汽车普及速度放缓的迹象正在蔓延。 以Harald Hendrikse为首的花旗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如果欧盟不改进其电动汽车产业政策,汽车制造商又不能尽快推出更便宜的车型,那么欧盟就不太可能实现其2030年电动汽车目标。BI分析师Gillian Davis和Michael Dean表示, 2024年,纯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预计为18%,仅增长三个百分点。“高昂的价格、里程焦虑和缺乏充电点”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此外,即使印度、东南亚、日本和世界其他地区(包括巴西或俄罗斯等国)的电动汽车普及率正在攀升,但在2023年上半年仍低于5%,因此,全球电动化转型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今年的汽车市场有多卷?从每月各家车企公布的“成绩单”就知道了。12月初,各大车企纷纷晒出月度销量战绩,即便经历“金九银十”的车市红利期后,整体车市的热度依旧不减,加上广州车展百余款新车上阵等因素加持,为我们呈现出“大涨”的喜人景象。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11月各大厂商表现如何吧。 ■ 中国品牌 11月份的中国品牌,可以说是获得了非常好的战绩,一路飙红的数字,让中国品牌们心里乐开了花。具体来看,上汽集团凭借51万+的月销,成功摘得月度销冠宝座。比亚迪月销依旧在30万辆以上,成绩保持稳定。长安和广汽集团差距不大,呈现出你追我赶互不谦让的态势。详情如下: ● 吉利汽车 日前,吉利汽车宣布11月销量为200079辆,刷新单月销量纪录,连续3个月创新高。该成绩环比增长约11%,同比增长约38%,这也是吉利销量连续10个月实现同环比双增长。其中新能源销量65034辆,环比增长约5%,同比增长约88%,1-10月新能源累计销量超42万辆,同比增长50%。 吉利品牌方面,11月销量为153845辆,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42%。其中吉利银河系列11月销量为13770辆,几何纯电系列11月销量为20329辆,中国星系列的销量达到43692辆。 领克品牌11月销量为30055辆,环比增长22%,同比增长66%。这其中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过50%,领克08 EM-P 11月单月销量破万。其中领克新能源旗下中型SUV领克08 EM-P,销量达10,019辆。 极氪11月共计交付新车13104台,创造月度交付新高,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19%。累计交付量突破18万辆。其中极氪007在广州车展开启预售,这款车上市后,预计进一步拉动极氪销量增长。 睿蓝汽车定位充/换电赛道,11月销量为3075辆,目前主要有睿蓝7和睿蓝9两款产品。出口方面,吉利汽车11月出口销量为30209辆,环比增长6%,同比增长超62%。 ● 比亚迪 12月1日,比亚迪官方公布11月销量数据,其共计销售301903辆,乘用车销售301378辆,同比增长31.1%。 具体来看,比亚迪王朝/海洋系列11月共计销售288501辆,同比增长27.4%。腾势汽车共计售出11843辆,同比增长243..2%。仰望汽车共计销售408辆,方程豹汽车共计售出626辆。同时,乘用车出口共计30629辆,同比增长148.7%。 王朝网11月共销售136115辆,同比增长3.8%,其中秦家族和元家族销量均过4万,汉也突破2万。 海洋网方面,11月共销售150903辆,海鸥和宋PLUS均突破4万,海豚也突破3.5万。 ● 广汽集团 日前,广汽集团公布了11月的产量为247,684辆,同比增长16.44%。11月销量为227,124辆,同比增长19.35%。1-11月累计产量接近230万辆,1-11月累计销量接近224.6万辆,累计产销均实现正增长。此外,广汽集团新能源乘用车持续同比大幅增长,11月销量50,231辆,同比增长48.89%,1-11月累计销量490,925辆,同比增长80.35%。 再来看具体品牌,广汽埃安11月产量44,112辆,同比增长42.56%。11月销量41,567辆,同比增长44.51%。1-11月累计产量449,629辆,同比增长82.76%。1-11月累计销量434,056辆,同比增长79.99%。 再来看广汽传祺,11月产量42,407辆,同比增长41.29%。11月销量37,216辆,同比增长44.21%。1-11月累计产量373,299辆,同比增长10.18%。1-11月累计销量371,180辆,同比增长14.36%。 再来看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广汽丰田11月产量93,138辆,同比增长8.36%,11月销量86,000辆,同比增长0.94%。广汽本田11月产量67136辆,同比增长10.43%,11月销量61,778辆,同比增长31.80%。 此外,广汽还公布了集团旗下销量过2万和过万的车型,销量过2万的车型有广汽丰田锋兰达23063辆、广汽埃安AION Y 22711辆、广汽丰田凯美瑞20853辆。月销过万的车型有广汽本田雅阁系列17257辆、广汽丰田威兰达17716辆、广汽本田皓影14756辆、广汽本田型格13272辆、广汽埃安AION S 12195辆。 ● 长城汽车 2023年11月,长城汽车销售新车122849辆,同比增长40.30%,其中15万元以上车型销量为31595辆,同比猛增83.93%;2023年1-11月,该企业累计销量为1118202辆,同比增长12.94%。其中,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增长势头颇为强劲,11月共售出新能源车型(含商用车)31248辆,同比增幅高达142.93%,实现连续8个月正增长。 分品牌来看,哈弗品牌11月销售75012辆,同比增长39.11%。其中新能源产品销量为10036辆,哈弗猛龙销量达6,025辆,环比增长19%。 魏牌11月销售2866辆,环比增长27%。随着魏牌高山的上市及交付,该品牌整体销量存在进一步增长空间。欧拉品牌11月销售10025辆,同比增长47.95%,连续7个月销量过万。坦克品牌11月销售18577辆,同比增70.13%。 在皮卡领域,长城皮卡11月销售16291辆,同比增长18.05%,蝉联中国皮卡销量冠军。其中长城炮更是已累计39个月销量超万辆,蝉联中国皮卡销量冠军。1-11月,长城皮卡累计销售186298辆,同比增长7.8%,国内终端市占率近50%。 在海外,长城汽车11月海外销量为35496辆,同比大增76.70%,连续4个月销量破三万;1-11月,该企业在海外市场累计销售车型282542辆,同比增长84.81%。11月,长城汽车ONE GWM 欧洲战略正式发布,根据该战略,魏牌和欧拉品牌销往海外的车型名称将进行调整,将用数字取代现有命名。比如欧拉好猫(ORA Funky Cat)将更名为“GWM ORA 03”,欧拉闪电猫(ORA Lightning Cat)将更名为“GWM ORA 07”,WEY Coffee 01(即国内的魏牌摩卡)将更名为“GWM WEY 05”,WEY Coffee 02(即国内的拿铁)将更名为“GWM WEY 03”。 ● 长安汽车 日前,我们从官方获悉,长安汽车11月销量227327辆,同比增长23%。今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2337963辆,同比增长11.8%。 具体来看,11月份,中国品牌新能源销量达到50598辆,同比增长52.7%。前11个月,累计新能源销量达到414679辆,同比增长83.5%。 海外品牌11月份销量23976辆,同比增长518.6%。前11个月,累计销量达到220849辆,同比增长38.1%。 细分品牌来看,长安启源11月交付10287辆;长安深蓝11月交付达到16157辆,阿维塔11月交付4080辆。此外,长安CS系列11月销量达到22278辆,前11个月累计销量达到449977辆,双逸系列11月销量达到17329辆,UNI序列销量达到18577辆,欧尚Z6系列销量为12409辆。长安凯程11月销售15925辆。 针对海外品牌来看,长安福特11月销售19049辆,长安马自达销售9360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1月,长安汽车与华为在深圳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协商,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表示:“长安汽车与华为双方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并与战略伙伴车企携手,深度协同和战略合作,将加速智能化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让全球用户都可以享受一流智能化体验,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共享化发展,提升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引领,推动中国汽车品牌迈向世界一流。” ● 上汽集团 12月6日,上汽集团发布11月产销快报,11月整车合计产量为536883辆,同比增长16.94%;11月整车合计销量为515114辆,同比增长4.5%,创今年新高。其中,自主品牌销售30.6万辆,同比增长10.8%,在总体销量中占比达到59%;新能源销售150677辆,同比增长15.95%,创历史新高;海外市场销售11.8万辆,同比增长6%。 今年1-11月份,上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03558辆,同比降低2.87%。其中11月份上汽销售新能源汽车150677辆,在大批新品发力带动下实现环比增长44.9%。 具体来看,11月智己汽车共计销售8703台。其中,智己LS6销售8158台,环比增125%。12月份有望迈上万辆台阶。2024款飞凡R7上市两周,大定订单突破10000单。 上汽乘用车(含海外基地)销售新能源汽车32万辆,保持同比环比双增,新近上市的荣威D7和MG Cyberster订单快速增长。 上汽大众销售新能源车近2万辆,同比增长105.3%,ID.家族单月交付1.56万辆。上汽通用销售新能源车1.5万辆,同比增长159.8%。其中2024款别克微蓝6单月终端交付破万,别克ELECTRA E5先锋版已于月底开启交付。 上汽通用五菱方面,五菱缤果单月销量近3.5万辆;五菱星光预售订单超过8000辆,插混版将于今日公布售价,该车是五菱旗下首款新能源轿车,搭载了1.5L发动机与电动机组成的五菱灵犀插电混动系统,根据电池大小不同,CTLC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70和150km。纯电动版车型则将于2024年年初上市。 海外市场方面,今年1-11月份,上汽海外市场销量达到1066915辆,同比增长20.78%,已超去年全年,并且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超过九成。其中11月份,上汽在海外市场销售汽车共计117761辆,同比增长6.05%,创年内新高。 在欧洲,今年前11个月上汽MG品牌累计销售超过22万辆,同比翻番。MG4 EV目前成功登陆六大洲80余个国家,海外销量月月破万。今年上汽将继续加速快跑,向全年120万辆海外市场销售目标发起冲刺。 ● 奇瑞控股 奇瑞控股集团11月份销售汽车212,076辆,同比增长111%,年内连续第二次突破20万+,再创单月销量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奇瑞集团销量“十一连涨”,1-11月份累计销售汽车1,665,626辆,同比增长47.8%。 奇瑞集团旗下主要乘用车品牌——奇瑞、星途、捷途的11月份销量,均实现了同比“翻番式”增长。其中,奇瑞品牌11月份销量147,916辆,同比增长109%;1-11月份销量1,197,650辆,同比增长41.9%。 星途品牌11月份销量15,296辆,同比增长173.3%;1-11月销量111,352辆,同比增长129.5%。 捷途品牌11月份销量41,027辆,同比增长139.7%;1-11月份销量273,109辆,同比增长72.8%。奇瑞集团在11月份共有8款月销过万车型,其中2款月销2万+车型。瑞虎7、瑞虎8、艾瑞泽8、捷途X70、瑞虎5x、瑞虎3x、捷途大圣、捷途旅行者分别以25,924、24,932、17,198、15,936、15,789、11,979、11,211、10,817辆的成绩,成为拉动集团销量增长的明星组合。 ● 一汽红旗 一汽红旗公布了月度销量数据,红旗品牌11月零售销量突破39600台,同比增长57.8%,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再创新高,实现连续2个月突破万台。 在新能源领域,红旗持续发力。11月22日,红旗C100 PHEV项目首台平台车在其研发总院试制部下线,C100就是我们熟知的全新红旗H5。 目前红旗H5的动力包含有1.5T、2.0T以及1.5T HEV三种,最大功率分别为169马力、224马力以及169马力。传统系统与之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以及E-CVT无级变速箱。PHEV车型的推出,对于红旗HMP平台的验证有着重要的意义。 ● 一汽奔腾 一汽奔腾公布了今年11月销量情况,奔腾品牌销量达到12473辆。今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这也是该品牌时隔三年重回产销10万辆级规模。 新产品方面,中期改款奔腾B70(官方称为第四代)将于12月8日上市。未来,一汽奔腾将基于FMA+FME平台,加快推进旗下电动化普及率。奔腾T90和B70车型将在未来推出插电混合动力版本,未来三年内,奔腾品牌还将陆续推出7款新能源车型。 ● 岚图汽车 日前,岚图汽车公布2023年11月交付数据。11月,岚图汽车交付新车7006辆,同比增长365%,环比增长15%。2023年1-11月,岚图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129%。自今年6月以来,岚图汽车交付量已经实现六连涨,接下来其将冲刺10000辆的月销目标。岚图汽车目前有中大型MPV梦想家,中大型SUV岚图PREE,以及纯电动轿车岚图追光。 ● ARCFOX极狐 12月1日,极狐汽车正式公布11月交付数据。数据显示,11月极狐新车交付量为3849辆,同比增长196%,环比增长23.88%,1-11月累计交付量21457辆。其中阿尔法T 11月销量环比增长41.72%,阿尔法S环比增长71%。 ■ 海外品牌 海外车企/品牌明显加快了“晒单”的日子,既“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很明显,11月份的成绩应该是“很好看”。从目前已知的成绩来看,本田中国月销超10万辆,接下来是日产中国,7万多的战绩也不容小觑。另外,沃尔沃单月销量在1.6万辆,目前的全年销量已经同比大涨201%,值得点赞。详情如下: ● 本田中国 日前,本田发布了其11月在中国的销量成绩:106654辆,同比增长36.5%(同期比为136.5%)。2023年1-11月份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1068383辆。 此次官方并没有公布具体车型的销量,目前其主销车型包含有CR-V、雅阁、思域以及皓影和型格等。 本田接下来将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比如2024年初将由广汽本田推出e:NP2,东风本田推出e:NS2,这两款车的量产版都已经在广州车展期间正式发布。此外在2024年内,本田e:N SUV序概念车的量产版将会正式上市。 ● 日产汽车 日前,日产汽车公司公布了2023年11月和1-11月中国区业绩。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11月销量为74,879台,环比增长2.2%。 2013年11月,东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销量为70,648台。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郑州日产)销量为4,231台。 2023年1-11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销量为694,895台。 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山崎庄平(Shohei Yamazaki)表示:“面对中国市场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为了确保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履行对市场和消费者的承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于11月发布了新战略‘启 DNA+’。” “日产轩逸系列继累计销量突破五百万台之后,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日产天籁和日产SUV系列车型也做出重要贡献。这些将有助于日产汽车履行对满足中国消费者多样化产品需求的承诺。”山崎庄平补充道。 ● 北京现代 12月1日,北京现代公布最新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北京现代11月累计销量21598辆,环比增长15%,其中伊兰特仍为销量主力,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 具体到车型来看,伊兰特11月销量达到11775辆,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7%;1-11月累计销量已突破10万台。 2023广州车展期间,北京现代官方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全新一代索纳塔和胜达车型。其中全新索纳塔将于2024年1月开启预售,2024年3月上市。全新胜达具体上市时间暂未确定。此外在2024年,北京现代还将推出品牌首款纯电产品。根据此前北京现代2025向新计划,到2025年,北京现代将挑战年销量50万台的目标。 ● 沃尔沃 2023年11月,沃尔沃全球市场累计销量63682辆,同比增长8%;今年1-11月,沃尔沃全球累计销量达到了632701辆,同比增长17%。 针对中国市场来看,11月中国市场销售15178辆,同比增长21%,其中电动化车型销量为1343辆,同比增长21%。 今年1-11月,沃尔沃汽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154147辆,同比增长6%;其中电动化车型销量13641辆,同比增长33%;电动化车型销量仅占1-11月总销量的8.8%。 综合来看,11月中国市场销量占11月全球总销量的23.8%,1-11月中国市场总销量占1-11月全球总销量的24.4%。 11月12日,沃尔沃全新豪华纯电动MPV车型——沃尔沃EM90正式发布并公布售价,新车的价格为81.8万元。新车基于SEA浩瀚平台打造,定位纯电动中大型MPV车型。从设计上来看,这款车非常的“沃尔沃”,通过简洁的设计带来档次感的提升,并且随着用料、配置、座椅的调整,营造出更强的豪华感。 按照规划,沃尔沃将在未来十几个月当中,推出更多新产品,除了EM90以外,EX90、EX30、ES90等几款纯电产品也将与大家见面。 ■ 造车新势力 说起造车新势力,不得不提到特斯拉,别看特斯拉产品售价不断上涨,但丝毫不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热情,11月销量超6.55万辆,实属惊人!紧接着便是理想汽车,月销4.1万辆,同比涨了172.9%!蔚来和小鹏的销量也逐步回暖趋势,分别达到1.6万辆和2.0万辆,后续有待继续冲刺!详情如下: ● 特斯拉 据悉,刚刚过去的11月份,特斯拉国内销量超6.55万,环比增长129%,同比增长5%。今年迄今,累积销量已超52.7万辆,超过了2020年特斯拉全球销量之和。算上出口量,11月份上海超级工厂交付电动车8.2万辆,环比增长14%。 11月28日,特斯拉中国宣布同时推出限时现车保险补贴和低息金融政策,最高可省超1.8万元。特斯拉官网显示,年底前用户购买Model 3/Y后轮驱动版现车并完成交付,可享8000元限时保险补贴;同时推出限时低息金融政策,年底前购买S3XY全系车型并提车,3年期、5年期优惠利率贷款方案年费率低至2.75%,最高可省约11500元。 目前,上海超级工厂年产能已提升到95万辆,并且工厂已实现95%以上的零部件本土化率,自动化率已达到95%以上,不到40秒就能下线一台车。 不仅如此,上海工厂制造的Model 3已经覆盖了除北美以外的其他所有全球市场,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新西兰以及欧洲的所有国家和地区;Model Y则主要覆盖除欧洲以及北美以外的市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关将至,当前特斯拉正朝向“180万辆全球年销目标”发起冲刺。 ● 蔚来 日前,蔚来公布11月交付数据,共计交付新车15959台,同比增长12.6%,环比下跌0.7%。2023年销量数据中,7-8月迎来交付高峰,分别为20462和19329台,这一部分因素得益于全新ES6上市后销量的强劲表现,此后交付成绩有所回落。 2023年1-11月,蔚来共交付新车142026台,同比增长33.1%,蔚来新车已累计交付431582台。 11月21日、29日,蔚来和长安汽车、吉利控股分别签署了换电合作协议。接下来,蔚来将持续推进车企的换电合作。除了换电方面,目前,蔚来充电桩布局突破20000根,是中国市场建设充电桩最多的汽车品牌。蔚来充电桩向所有新能源用户开放,80%充电量提供给非蔚来用户。 截至11月29日,蔚来累计在全球布局:换电站:2,163座;充电站(包含超充+目充):3,419座;充电桩(包含超充+目充):20,074根;接入第三方充电桩:960,000+根。 ● 小鹏汽车 日前,小鹏汽车公布11月交付成绩,共交付新车20041台,同比增长245%,连续2个月月交付突破两万,再创单月交付新高。 今年以来,小鹏汽车已连续10个月保持月交付正增长,截至11月末小鹏汽车2023年累计交付量达121486台,超2022年全年累计交付量。 从具体车型上来看,11月,小鹏G6交付8750台,成为小鹏汽车的交付主力车型,小鹏G6定位为一款中型SUV,不过其售价仅20.99万元起,极具竞争力。 11月17日,扶摇架构旗舰车型小鹏X9在广州车展正式亮相发布,并于当日开启预售,预售价格38.8万元起。作为SEPA2.0「扶摇」架构下的又一款重磅战略级产品,X9集小鹏最新智驾科技于一体,全系标配后轮转向,并拥有第三排。伴随小鹏X9的发布,小鹏汽车全智驾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将持续以领先智能科技及用户理念刷新行业标准。 11月28日,小鹏汽车全新版本OTA — Xmart OS 4.4.0正式向小鹏G9、G6及P7i用户全量推送,智驾体验全面进阶。小鹏汽车作为国内首个量产落地高阶城市辅助驾驶功能的车企,此次OTA升级后,成为行业首个全量开放无图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并覆盖20余城的品牌,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城数量达行业第一,让XNGP正式进入“无图”时代。 ● 理想汽车 2023年12月1日,理想汽车公布2023年11月交付数据。2023年11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41030辆,同比增长172.9%。截至2023年11月30日,理想汽车全年累计交付325677辆,提前达成2023年30万辆销量目标。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凭借理想L系列三款车型,理想汽车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超过四万辆,稳居中国新势力车企第一和中国豪华品牌第一,成为中国30万元以上SUV销量的绝对王者。理想L9、理想L8、理想L7三个车型累计交付量均已突破10万辆,在各自细分市场保持销量前列。11月,理想汽车提前达成全年目标,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我们将继续挑战12月交付5万辆的目标,销售、供应、制造、交付等在内的能力建设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理想L系列已于11月开启理想汽车史上最大更新版本OTA 5.0内测,12月将推送正式版本。OTA 5.0升级后,AD Max 3.0将重新定义理想汽车的智能驾驶能力,实现全场景智能驾驶(NOA)和全场景辅助驾驶(LCC),及行业天花板级别的主动安全能力(AEB),以及行业天花板级别的智能泊车能力,包含离车泊入与代客泊车,比我自己的泊车水平都要好。基于自研大模型的理想同学,将成为车主的用车助手、出行助手、娱乐助手和孩子的百科全书老师。OTA 5.0借助全自研的热管理系统和XCU控制器的强大软件算法能力,通过全新的节能空调模式,可以把冬季的纯电续航提升15%至20%。OTA 5.0强大的软件能力将帮助L系列车型实现产品力的全面提升,其产品力提升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一款车的大换代,而这一切也仅仅是我们智能战略研发成果的起点。” 截至2023年11月30日,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有398家零售中心,覆盖136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320家,覆盖209个城市。 ● 阿维塔 12月1日,阿维塔科技宣布,11月阿维塔11交付4080台,阿维塔12大定订单突破20000台,批量交付即将开启。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与华为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共同打造中国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而阿维塔作为本次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有望进一步夯实CHN模式带来的发展优势,进一步向全球辐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优势。 ● 零跑汽车 日前,零跑汽车公布了其11月交付量为18508台,连续刷新交付量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0%。此前零跑董事长朱江明曾表示,在年底零跑一定会突破2万辆每月的销售目标,2024年零跑的目标是按30万辆至40万辆的销售计划来推进。 此外,零跑C10将于2024年1月开启预售,1-2月实车到店,3月正式交付。新车定位中型SUV,是品牌旗下的首款全球化车型,并将继续推出增程/纯电双动力,并包含五座版、六座版。此外,未来两年,零跑还将推出5款全球化新品,并于欧洲、亚太、中东、美洲四大全球市场进行销售。 ● AITO 12月1日,华为鸿蒙智行公布旗下的AITO问界系列车型销量数据。数据显示,11月AITO问界共交付新车18827辆,其中问界M7交付新车15242辆,累计交付超27000辆。 为尽快将新车交付到用户手中,问界一直在提升交付能力,预计12月可交付新车23000辆,2024年起单月交付能力预计将达到30000辆。新款问界M7上市两个半月累计大定已突破10万辆,其中智驾版占比达60%,城区NCA选装率达75%,智能驾驶成为很多用户买车的重要考量,也进一步促进了智能驾驶的普及和发展。 为给用户提供更多选择,新款问界M7 Max后驱智驾版已于11月28日正式上市,五座版28.98万元起、六座版30.98万元起,即刻下定还可享受27000元权益包。 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问界M7上市84天交付30635辆。据介绍,12月购车权益包括1.2万元内外饰选配金、1.5万元选配权益等。 11月,鸿蒙汽车技术生态联盟——鸿蒙智行也正式发布,鸿蒙智行是目前华为与车企合作最全面、最紧密以及最深入的模式,不仅有华为先进的智能汽车创新技术加持,更有华为在产品定义、质量管控、渠道销售、售后服务、品牌营销等领域的全面赋能。问界系列作为鸿蒙智行模式里合作最早、合作最深的成员,未来将持续为用户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 创维汽车 12月1日,创维汽车公布了11月销量数据,创维汽车2023年11月共交付3936台,海外出口1921台,1-11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48%,连续六个月实现销量3000台以上。具体信息如下: ● 哪吒汽车 日前,哪吒汽车公布11月交付数据,共计交付新车12506台,对比10月交付12085台的成绩基本持平,环比增长3.48%,截至2023年11月底,哪吒汽车累计交付370411台。 目前哪吒旗下有多款车型在售,其中哪吒X、哪吒GT、哪吒AYA等车型,是哪吒今年重点推出的新车型,其中哪吒X订单已经突破2万台。目前哪吒产品线仍然主攻中低端车型,主力销售区间在7-20万元左右,在推出增程车型后,拓宽了产品市场。 在出海方面,11月30日,哪吒汽车位于泰国的首家海外工厂——泰国生态智慧工厂正式投产下线新车,自2022年正式进入泰国市场以来,哪吒汽车在泰国销量截止2023年11月中旬已经超过12000台。今年1至10月,哪吒汽车单一车型在泰国纯电汽车市场占有率接近20%。 目前,哪吒汽车已经进入东盟、中东、非洲和南美市场。2024年,哪吒汽车计划将全球销售网络拓展覆盖到50个国家,设立500个海外销售服务网点。 全文总结: 汽车市场的销售规律一直都是“高低高”的走势,临近年底,各家车企也都想争取获得更好的销量成绩。根据乘联会预测的数据来看,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面临逐步向好的走势。随着国家层面针对汽车行业的政策指引加大,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全年预计达到2950万辆,创历史新高。想要实现这一目标,12月份的最后冲击阶段便显得至关重要,让我们期待车市的好成绩!
12月8日,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悦达起亚整车出口销量达到了11,220台,同比增长185.6%,这是继8月份整车出口首次破万后,单月出口销量再次破万,并创下历史新高。具体来看,11月焕驰出口5,578台,赛图斯出口5,452台,奕跑出口190台,销往沙特、墨西哥、智利、厄瓜多尔等国家。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悦达起亚已顺利“出海”数十次,旗下车型从盐城大丰港码头启航,出口到中东、非洲、北美、中南美、亚太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11月,悦达起亚累计出口销售整车75,837台,同比增长92.3%,位居合资品牌前列。 自起亚在中国发布New Kia品牌革新战略以来,不仅积极开展电动化转型,并积极融入双循环,加快推进出口基地建设战略,构建了“内销外销齐头并进”的全新发展格局。目前,悦达起亚已形成赛图斯、奕跑、焕驰三款车型的出口车型阵容。根据计划,悦达起亚还将增加K5、EV5等车型的出口,并将出口国家和地区持续扩大至80个。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比亚迪在今年10月交出了一份不错的销量成绩。产销快报显示,10月比亚迪销售30.18万辆,同比增长38.6%,环比增长5.0%。其中,乘用车销售30.11万辆,同比增长38.4%,环比增长4.9%。这是比亚迪首次单月销量破30万辆。 今年1-10月,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238.15万辆,同比增长70.36%。如果接下来两个月能够保持这一增速,则有望实现全年300万的销售目标。不过,在这一靓丽的成绩单背后,比亚迪也存在着隐约,这也是接下来其能否完成年度目标,以致未来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具体数据来看,比亚迪在出口上的表现是其重要的销量增长点,10月乘用车出口30521辆,环比增长8.85%,在乘用车月销量中占比突破10%。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的足迹已经覆盖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同时在2023东京车展上比亚迪强势亮相,受到行业广泛关注。但在内需上,比亚迪近4个月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增长乏力,环比增长分别为0.74%、2.52%、3.94%和4.52%。 在行业人士看来,其中固有有基数高企的原因,但市场不断加剧的“内卷”亦为主要因素。或许正是基于此,比亚迪在发布10月产销数据的当日宣布自11月1日-11月30日开展优惠活动,由此打响了车市11月降价的“第一枪”。其中,护卫舰07 2000元抵20000元;海豚|海豹冠军版2000元抵9000元;宋PLUS冠军版、驱逐舰05冠军版2000元抵7000元。 在比亚迪产品体系内部,分化同样在加剧。数据表明,比亚迪纯电车型占整体销量比例逐渐提高,10月达到了54.97%,而插混车型在当月罕见地出现了环比负增长。“今年以来燃油车降价对比亚迪插混产品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不少比亚迪的用户对于价格敏感度比较高。同时,越来越插混车型的上市,也对比亚迪(插混产品)的销量构成了影响。”有行业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插电混动车型呈现爆发式增长,累计批发销量为148.6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倍;而比亚迪2022年插电混动产品销量94.6万辆,占市场整体比例的六成以上,处在绝对领先的地位。然而时至今年9月,国内插电混动整体销量为26.6万辆,比亚迪插电混动产品占市场整体的份额已下跌了13个百分点。 不仅是产品分化,目前旗下比亚迪(含王朝、海洋)、腾势、方程豹及仰望等多个品牌的表现也各不相同。10月,比亚迪品牌王朝海洋销售28.96万辆,同比增长33.4%,贡献了整体销量的九成以上;而作为中高端品牌的腾势汽车,10月销售为11500辆。其中,D9销售10063辆,N8销售358辆;N7销售1079辆。可以看出被寄予厚望的腾势 N7、N8等车型并未实现放量增长。而接下来,作为腾势D9在MPV市场的诸多竞品即将上市,其是否还能够保持领先地位,尚未可知。 作为比亚迪目前在售的20万元以上车型,汉、唐和腾势在10月的总计销量为42340辆,而9月这一数据为46359辆,已经出现了8.7%的环比下滑。 接下来,作为高端品牌,仰望品牌旗下U8车型即将交付;方程豹品牌旗下首款车型豹5也备受消费者期待,近期即将开启交付。在行业人士看来,“方程豹而至于售价高达百万元的仰望,大概率作为品牌的金字塔存在,不能为销量贡献太多力量。”
按照惯例,造车新势力在当月1日公布了上一月的交付情况。不同的是,今年的“银十”,各家新势力的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分化。 其中,理想汽车首次将造车新势力的单月交付成绩带入了4万辆大关,小鹏汽车也在10月实现突破,月交付量首次达到两万辆;而哪吒汽车则连续五个月同比下滑,交付量连续三个月垫底。 具体来看,理想汽车10月共计交付新车40422辆,同比增长302.13%。截至2023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全年累计交付284647辆,意味着其将提前实现年销30万辆的目标。“历经连续10个月的稳定增长,理想汽车迎来月交付超四万辆的全新里程碑时刻,标志公司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等组织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表示。 目前,理想汽车在售的三款车型表现齐头并进,理想L9连续13个月获得大型SUV销量冠军,理想L7、理想L8连续6个月包揽中大型SUV销量冠、亚军。同时,理想L9和理想L8累计交付量均已突破10万辆。作为进军纯电市场的首款产品,理想MEGA也引发广泛关注。 在交付数据发布的当天,李想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三款车月交付4万/月完成后,继续挑战下一个更高的难度:整体5万/月,以及理想L7的2万/月。 ” 小鹏汽车10月共交付新车20002辆,环比增长30.65%,同比增长292.12%。其中,小鹏G6交付达8741辆,月交付持续攀升。近一年来,小鹏汽车不断地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终于这一月显现出了效果。 在1024小鹏汽车科技日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宣布了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最新量产落地计划——无高精地图区域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将于第一阶段开放20城,并已于当晚正式开启公测,今年内将增至50城。AI代驾功能将启动小范围测试,年内向部分用户开放,2024年完成全国覆盖。此外,首款MPV产品小鹏X9也在科技日上首次实车外观亮相,并将于本月正式登陆广州车展,同时也将与理想MEGA“短兵相接”。 零跑汽车10月交付18202辆新车,同比增长159%。值得一提的是,已经在慕尼黑车展亮相的零跑C10,即将于广州车展进行国内首秀。在10月,零跑汽车也迎来了其“高光时刻”——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共同宣布,双方创建了全球战略伙伴关系。Stellantis集团将投资15亿欧元,助力零跑汽车在研发和销售、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双方还计划共同组建“零跑国际”合资企业,从C10开始利用Stellantis的渠道资源,促进并扩大零跑汽车在全球的销售。 蔚来汽车10月交付量16074辆,同比增长59.8%,环比小幅增长2.77%。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二季度财报会上曾表示,蔚来汽车正在销售的ET5、ET5T、ES6以及EC6,四款车型月销量有望达到1.5万至2万辆,叠加剩余车型销量提升,每个月销量有信心稳定在2万辆以上。但是事实上,目前蔚来汽车共有8款车型在售,并没有一款车型成为真正的爆款。 走出去年交付量的顶峰时刻,哪吒汽车在今年的表现始终不在状态,从8月开始便已经连续三个月交付量垫底。哪吒汽车10月交付12085辆新车,同比下降32.92%。不过,哪吒汽车近一年来在海外市场频频布局,出海版图已从东南亚拓展到欧洲、中东、北非和南美市场,并在加速扩展中。
“银十”车市收官后,各车企纷纷交出10月成绩单。由传统车企孵化而生的造车“新实力”表现有升有降,AITO问界成为最受关注的品牌之一。 展望11月车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预计,11月市场需求仍会延续9、10月份的状态,并且有望“成色”更好,成为“铂金11”。部分厂家已经出台了对于三季度、四季度冲量的政策,终端促销力度将加大。“预计11月车市环比10月增长10%左右,大约为210万辆左右的终端零售量,全年乘用车市场零售量有望接近2200万辆,保守估计在2170万辆左右,同比零售量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 11月1日,岚图汽车率先公布上月销量数据,交付6,067辆,同比增长137.64%,环比增长21.10%,1-10月累计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07.69%。岚图汽车取得如此表现离不开新梦想家的“助推”,据官方数据,新梦想家上市18天累计订单已突破18,000辆。 AITO问界时隔四个月再发交付数据,10月交付新车12,700辆,其中问界新M7交付新车10,547辆,单车型单月交付破万,创历史新高。同时,问界新M7上市以来50天累计大定突破80000辆。问界新M7的强势表现亦拉升了赛力斯汽车的销量数据,赛力斯最新产销快报显示,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7,600辆,同比增长12.84%。 终端政策方面,AITO问界表示,11月购车权益继续退坡,下定可享至高价值27,000元的权益,包含内外饰选配金及选配权益等,截止日为11月30日。此外,AITO问界还推出了问界新M7的提车关爱计划,享200元/天,至高10,000元提车超期补贴。 极氪汽车在10月迎来同环比双增长,单月交付13,077辆,同比增长29.23%,环比增长8.50%。海外布局方面,极氪汽车方面称,11月即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荷兰阿姆斯特丹正式开启销售,明年将会在西欧主要发达国家进行销售;深蓝汽车在10月完成交付15,513辆,环比下滑10.69%。 作为新实力阵营的“领头羊”,广汽埃安10月销量为41,503辆,同比增长38.05%,环比下滑19.56%。“环比下滑主要是基于官方公布的批发销量数据,且目前广汽埃安处于新老车型生产切换过程中,老款车型清库存的同时AION S MAX等新车型还没有上量,我们主动减少了批发销量。”广汽埃安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尽管10月新能源车市场整体环比下滑,纯电市场同比下滑超8%且B端市场下滑近40%,但埃安在终端交付的量一直很稳定,保持在4万多辆的水平。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10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6%,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金九银十’接近尾声时,厂家和经销商不敢有丝毫松劲,纷纷提前启动‘双十一’活动,部分市场需求会延后至11月释放,加上节后车市平淡,下半月销量表现一般。进入第四季度,车企及经销商保持冲刺状态,促销力度不减,购车需求将持续释放。10月汽车市场将延续9月的增长态势,预计乘用车终端零售量为195万辆左右。”流通协会表示。
10月26日,上汽集团发布了最新财报数据。前三季度,上汽集团累计实现营收5233.5亿元,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其中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7.9亿元和43.2亿元,环比分别增长8.9%和0.5%,继续保持了上扬态势。 但如果对比去年同期,当前上汽集团面临的形势难言乐观。三季度,上汽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跌幅分别为6.92%和24.69%,前三季度累计跌幅分别为0.77%和9.82%。这背后,上汽集团整体销量下滑是主因。 图片来源:上汽集团 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共计销售整车337.7万辆,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77万辆,下滑10.42%。分品牌来看,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作为上汽集团最主要的销量来源,今年销量跌幅均在10%以上,前三季度分别销售新车832,328辆、724,259辆和886,400辆,同比分别下滑13.50%、15.18%和17.65%。 比较之下,只有上汽自主乘用车板块表现相对较出色,前三季度共计销售新车650,512辆,与去年同期的611,166辆相比,增长6.44%。 而智己汽车,虽然目前体量不大,今年销量表现也可圈可点,前三季度共计销售新车15,120辆,相较于去年同期的 3,077辆,大增391.39%。 目前,智己汽车旗下共有三款车型在售,分别是智己L7、年初上市的智己LS7和10月中旬上市的智己LS6。其中智己LS6,得益于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在上市之前仅盲订订单就超过了3万辆,上市一周锁单即突破1万台。不难预见,接下来随着智己LS6的陆续交付,智己汽车整体销量仍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除此之外,在新能源汽车和海外市场,今年上汽也均实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1-9月,上汽新能源汽车终端累计交付量达68.3万辆,同比增长18.2%,海外市场累计批发销量达83.8万辆,同比增长21.8%。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