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4

  • 淡水河谷:2022年铁矿石产量同比下降2%

    淡水河谷日前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2年产销量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淡水河谷铁矿石粉矿和镍销售业绩强劲,环比分别增长24%和30%,将上一季度形成的库存转化为销量。 公告部分节选如下: 2022年铁矿石产量总计3.08亿吨,同比下降2%,主要由于:(1)北岭矿区许可审批延迟;(2)S11D矿区碧玉铁质岩废料处理和运营业绩。以下因素部分抵消了上述影响:(1)大瓦尔任(Vargem Grande)矿区持续达产;(2)布鲁库图(Brucutu)矿区干式处理产量增长;(3)第三方采购量增长。 2022年球团矿产量总计3200万吨,同比增长1%。其中,直接还原球团占比提升(从2021年的41%提升至49%),这得益于球团精粉品质的提升以及更好的市场溢价。

  • 2022年城市新能源销量TOP20:上海霸榜 北京跌出前三

    在政策、车企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的车市,以9.5%的增速收尾。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高倍速增长,提前三年达成20%的渗透率目标。 “Happy ending”结局的背后,谁的贡献最大? 整理2022年城市销量数据发现,前20座城市贡献度接近四成。相比前一年,还有几个较为明显的变化:一是新能源销量大涨,成主要助攻手;二是新能源渗透率普涨;三是新能源销量TOP20排名波动大,北京跌出前三,合肥跻身前20;四是插混/增程市场崛起。 上海持续霸榜,北京跌出前三 较上一年,2022年城市销量(新能源+燃油)前四名保持不变。上海蝉联第一名,北京、成都和广州依旧分列二三四名。只是,由于受疫情、供应链等因素波及,四大城市销量均略有下滑。其中,上海跌至70万辆以内至69.5万辆,其他三座城市也减少了数万辆。 但是,各城市新能源销量波动较大,且阶梯状分布明显。具体来看,年销量超30万辆的目前唯有上海;销量在20万-30万辆之间的有杭州、深圳两座城市;第四名到第十名销量均在10万-20万辆左右;第十一名到二十名则在6万-10万辆之间。  这其中,上海表现最稳,2022年新能源销量高达33万辆,断层第一。这应与本地政策支持力度大、经济发达、消费者环保意识较强、新能源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等多重因素有关。 不同于上海,北京新能源销量排名却从第三跌至第六。排名下滑,应与未能享受插混市场红利有关。加上去年10月和11月受到疫情管控冲击,北京购车需求短期下滑,进而影响到全年新能源销量表现。 将北京“挤下去”的是杭州,力压深圳跻身第二,较2021年上升了3个身位。杭州2022年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幅达79%。这主要得益于插混和增程两大产品的热销,合计销量接近5万辆,占新能源销量比例为一成。反观北京,插混和增程合计销量不到2万辆,占比不到3%。 因为新能源销量增速不及苏州等城市,天津排名从2021年的第七名下滑至第十名。郑州、长沙等城市也略有下滑,而海口、南宁更是跌出20名。 无锡、合肥迅速补位,跻身第18名和第20名。其中,无锡2022年新能源销量达到7.2万辆,同比增长达1.2倍。同年,合肥新能源销量接近7万辆,同比增幅高达1.8倍。 成都、苏州、武汉、西安等部分城市排名也略有上升。苏州新能源销量和排名变化值得注意,2020年时,苏州新能源销量刚破万辆,到次年暴增至6万辆,去年又接近翻番。如果今年能保持这样的高增速,苏州新能源销量排名大概率能再进一步。 渗透率大涨,插混崛起 基本上,和2020年相比,各城市新能源销量有了“质”的飞跃。彼时,上榜TOP20的城市销量多在万辆徘徊,而到2022年相继突破6万辆甚至10万辆。比如成都,两年间新能源销量从2万辆暴增至16万辆。郑州、重庆等也从万辆出头迈入了10万辆大关。 新能源基数庞大的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2022年增速也都保持在双位数以上。其中,广州新能源销量同比增幅最高,达到42.1%。另一城市深圳增幅也超四成,上海为37.8%。北京增速则有所放缓,为26.1%。究其原因,与插混市场(含增程式)崛起有关。 近几年,插混技术得到大幅提升,尤其是专用混动系统架构实现应用后,插混产品的竞争优势得以凸显。即比燃油车更省油,比纯电车价格低且无续航焦虑。与此同时,政策鼓励混动技术普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到2035年燃油车全面混动化。鉴于在混动领域不占优势,中国品牌重点发力插混。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插混批发销量为148.5万辆,市占率较四年前提升了五个百分点至6%。同比增长1.6倍,远高于同期的纯电动(83.4%)。 2023年前,除北京外,插混(含增程式)可享受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优待,即可免费获取绿牌、购置税补贴等。可以看到,除北京外的其他城市,去年插混/增程销量多迎来暴涨。比如上海,去年插混和增程合计销量超12万辆,占其新能源总销量的三分之一。深圳、广州等TOP20中的部分城市,两大市场的合计销量也都达到数万辆。 在插混市场的助攻下,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27.6%,较前一年提升了13个百分点。 新能源销量TOP20的城市中,仅有三座城市新能源渗透率低于平均值。其中,渗透率超四成的有四座城市,深圳最高达到了48.1%,上海次之但也高达47.8%。新能源渗透率超过三成的城市占大半。而2021年时,仅有上海、广州、杭州和长沙四座城市新能源渗透率达三成。 较有意思的是,如果单以城市新能源渗透率排名的话,TOP20中三线及以下城市占多数。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中,仅有深圳、上海和杭州上榜。前五名新能源渗透率接近或超过50%,无三线以上城市。其中三沙市最高,为88%。 当然,城市新能源渗透率仅供参考。判断一座城市新能源市场的真实实力,还是需结合终端销量数据、新能源渗透率、当地经济水平、消费者购买意愿等因素综合分析。照此来看,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以及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城市,终端销量和新能源渗透率表现均较为强劲,反映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意愿更强,是车企重点攻占市场。 2023年,新一轮刺激消费政策在路上 整个2022年,车市销量能实现正增长,新能源细分市场能保持高增速,离不开国家及各省市的“出手”。最为显著的就是,限购城市增加新能源购车指标,“真金白银”补贴新能源购车等地方政策,尤其是6月开始实行的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共同助力当年车市增量超百万辆。 然而,这为2023年新能源车市埋下隐患。因汽车消费需求被持续透支,加上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束,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预计同比增长30%左右,由此将进入缓增长阶段。还有观点认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市场表现不容乐观,除非有强有力的新政策刺激。 从各省市动作来看,新一轮强刺激汽车消费政策正在路上。春节后,有望迎来集中释放。 1月29日,上海发布《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将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购买纯电动车可享受10000元财政补贴。山西同样表示,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丰富汽车金融服务等相关政策,以促进汽车消费回升和潜力释放。浙江也有提到,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发放新能源汽车消费券。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认为,这主要是在落实年前国家发布的扩大内需消费政策的主张。1月18日,国家发改委表示,2023年我国将从恢复和扩大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等五方面扩内需。其中,就提到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等消费。 实际上,为促进汽车稳定消费,年前就有不少城市出台汽车消费政策。如深圳宣布2023年提供0.5万-1万元新能源购车补贴;郑州、三亚、天津及安徽等地有发放购车消费券或购车奖励红包。 该分析师预测,后续应该还将有不少省市继续跟进和出台多项举措,以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在他看来,从地方政府举措来看,可在一定程度缓解消费者购车成本较高的压力,并降低“等待观望”的消费情绪。他认为,叠加特斯拉和部分车企降价行为,将对新能源销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政府“出手”救市,对新能源整体市场是利好。但具体到各省市,存在财政实力不一,政策力度不同,当地市场基础环境不一样,消费者购买能力和环保意识有差异等情况。如此结果是,对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的拉动效果程度不一。这很可能会导致今年城市新能源销量排名结果又和2022年不一样。

  •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12月推土机销量同比增长24% 起重机同比下降39.1%

    推土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11家推土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2月当月销售各类推土机584台,同比增长24%,累计销售推土机7241台,同比增长4.73%。 平地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10家平地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2月当月销售各类平地机555台,同比下降4.31%,累计销售平地机7223台,同比增长3.33%。 汽车起重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7家汽车起重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2月当月销售各类汽车起重机1682台,同比下降39.1%,累计销售汽车起重机25942台,同比下降47.2%。 履带起重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8家履带起重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2月当月销售各类履带起重机246台,同比下降20.1%,累计销售履带起重机3215台,同比下降19.4%。 随车起重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16家随车起重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2月当月销售各类随车起重机847台,同比下降39.9%,累计销售随车起重机17465台,同比下降31.7%。 塔式起重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25家塔式起重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2月当月销售各类塔式起重机1334台,累计销售塔式起重机21045台。 工业车辆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33家叉车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2月当月销售各类叉车76081台,同比下降6.15%,累计销售叉车1047967台,同比下降4.68%。 压路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19家压路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2月当月销售各类压路机893台,同比下降14.9%,累计销售压路机15092台,同比下降22.7%。 摊铺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13家摊铺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2月当月销售各类摊铺机60台,同比下降43.9%,累计销售摊铺机1494台,同比下降37.1%。 升降工作平台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11家升降工作平台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2月当月销售各类升降工作平台12440台,同比增长36.9%,累计销售升降工作平台196152台,同比增长22.5%。 高空作业车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10家高空作业车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2月当月销售各类高空作业车176台,同比下降46.7%,累计销售高空作业车3353台,同比下降14.1%。

  • 12月工程机械行业挖掘机销量同比下降29.8% 装载机同比下降4.97%

    挖掘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26家挖掘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2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6869台,同比下降29.8%,其中国内6151台,同比下降60.1%;出口10718台,同比增长24.4%。 2022年1-12月,共销售挖掘机261346台,同比下降23.8%;其中国内151889台,同比下降44.6%;出口109457台,同比增长59.8%。 装载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22家装载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2月销售各类装载机8417台,同比下降4.97%。其中国内市场销量5162台,同比下降18.3%;出口销量3255台,同比增长28.1%。 2022年1-12月,共销售各类装载机123355台,同比下降12.2%。其中国内市场销量80894台,同比下降24%;出口销量42461台,同比增长24.9%。 2022年1-12月共销售电动装载机1160台( 5吨878台,6吨282台),其中12月销售77台。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