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229

  • 金价走弱、黄金股大跌影响多大? 专家:金价短期可能回调 但长期投资价值仍被看好

    受多重因素影响金价近两日走弱,一度跌破2300美元/盎司,今日黄金相关股票开盘大面积下跌。业内分析师指出,金价短期有回调可能。具体看,应重点关注2285美元支撑表现,保持在以上金价或继续震荡。 世界黄金协会最新发声指出,全球金矿业将很难再持续增产。但专家表示不必过于担心,开采难、矿产金减少并非新情况,金价变化受多因素影响,产量并非重要因素。中长期看,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黄金投资价值仍被看好,上涨行情或并未结束。 金价受多因素影响 产量非重要因素 黄金需求持续强劲,世界黄金协会近期发声指出,全球金矿业将很难再持续增产。该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黄金增产2.7%,2022年增产1.35%,去年则仅增产0.5%。 世界黄金协会首席市场策略师约翰.里德表示,2008年之后全球黄金经历了大约10年快速增产期,到2018年产能基本已经见顶,2020年的全球黄金产能下滑了1%;展望后市,黄金矿产储备的勘探寻找将越来越难,而且即便找到金矿,采矿许可、融资和生产运营也将变得越来越难。 黄金勘探、获批难度越来越大对金价有何影响?汇管信息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认为,产量不是重要因素。“开采难、矿产金减少并非新情况,黄金尽管仍有世界货币职能,但毕竟不再承担国际间支付职能,金价的变化受多重因素影响,产量并非其中重要因素”。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黄金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虽然技术进步有助于勘探开发近况,但地球上黄金总储量有限,产量难以保持长期快速提高,这也是支撑黄金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金价中长期大概率上涨 受多重因素影响近日金价走弱。受中国央行18个月以来首次停止增持黄金的影响,6月7日现货黄金由高位2387美元跌至2330美元,随后美市盘中受非农数据影响,跌幅进一步扩大,最低跌至2286.6美元,收盘报2293.1美元。 今日黄金相关股票开盘大面积下跌,截至收盘赤峰黄金跌6.98%;港股招金矿业盘中跌幅超过11%。 国华黄金分析师王祎指出,上周五的强劲非农数据降低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美元大幅反弹回升,美元大幅反弹刺激金价大跌。考虑到11-12日为预计议息时间,按金价目前的趋势来看,应重点关注2285美元支撑表现,向下突破将会打开中期调整空间。相反保持2285美元以上,金价将继续在旗型区间内震荡。 “虽然大方向上看会涨,但从金价历史来看,目前已经处于高估状态,短期有回调空间和可能”,赵庆明也表示。 娄飞鹏认为,近期黄金价格经历前期高点之后呈现震荡下跌态势,总体来看这是短期波动和调整。从长期来看,黄金本身是避险资产,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货币政策的变化,中长期大概率保持上涨态势,黄金的投资价值仍然看好。 中金公司则在今日展望下半年大类资产走势时也指出,黄金的上涨行情或并未结束。“从周期性角度,由于全球经济下半年面临下行压力如果美债利率可能回落至利率中枢,黄金价格有望攀升至 2400 美元/盎司。黄金还具有对冲地缘政治风险的功能。若下半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将进一步为黄金上涨提供空间。此外,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和美元债务规模的扩张将在中长期内继续支撑金价。”

  • 多重利空引发金价走软 招金矿业领跌港股黄金股

    受多重利空影响,今日黄金股多数下挫。截至发稿,招金矿业(01818.HK)、山东黄金(01787.HK)、中国黄金国际(02099.HK)、灵宝黄金(03330.HK)、紫金矿业(02899.HK)分别下跌10.20%、7.66%、6.52%、5.78%、5.71%。 注:黄金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我国央行在上周五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央行黄金储备为7280万盎司,较4月末维持不变。此前已连续18个月上升。 注: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自2021年6月以来的表现 加之上周五晚间美国公布的非农就业报告也对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新增就业27.2万人远超预期,同时薪资增长0.4%高于预期,这打压了美联储降息的预期,美元与美债收益率大涨,对黄金构成较大压力。 受以上消息影响,在端午节假期期间,国际金价累计下降了2.73%,收盘价为2310.95美元。此外,与5月中旬的高点2449.98美元相比,金价下跌幅度超过了4%。 注:国际金价在4月30日到6月10日期间的走势 截至发稿,今日国际金价仍持续走弱,跌0.49%,报2299.58美元。 注:今日国际金价的表现 金价走弱带动金价销售市场承压 国际金价持续走弱,进而引发黄金销售市场承压。根据报道,端午期间老凤祥(600612.SH)、潮宏基(002345.SZ)、六福珠宝等黄金品牌足金首饰价格均较上周下滑,但仍处相对高位,消费者观望意浓。端午当日,有品牌金店销售员告诉财联社,“店内客流不算多,消费者若非刚需还是较少直接下手购买。” 根据景蓝金价查询网显示,6月7日,潮宏基、六福珠宝、周大生等部分品牌金价高达731元/克,端午假日首日均不同程度下跌,其中,老凤祥、老庙黄金金价分别回落至706元/克、703元/克,较6月7日下跌23元、26元。 目前多数品牌金价仍维持在700元/克以上的高位(年初在620元/克左右),各大金店为提振销量,趁着端午节推出优惠活动让利消费者。财联社从销售渠道获悉,六福珠宝购金享克减40元,按6月10日708元/克的足金饰品价格,减后价格为668元/克,活动持续至本月16日。周大福端午期间20g以下每克优惠20元,如果单件20g以上,可以在金价基础上克减30元(工费另算)。

  • 金价“急转”销售市场承压 黄金零售品牌端午节也难“吸金”?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持续飙升的金价近日出现罕见大跌,受此影响叠加假日让利促销,端午期间老凤祥(600612.SH)、潮宏基(002345.SZ)、六福珠宝等黄金品牌足金首饰价格均较上周下滑,但仍处相对高位,消费者观望意浓。端午当日,有品牌金店销售员告诉财联社记者,“店内客流不算多,消费者若非刚需还是较少直接下手购买。” 金价涨跌急转 终端需求萎靡 日前金价遭遇重挫火速冲上热搜。当地时间6月7日,伦敦金现盘中一度跌破2290美元关口,最终收跌3.45%,报2293.51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收跌3.34%,创下自2022年4月以来的最大收盘跌幅。 “美国最新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远远超过4月数据和大众普遍预期。从短期来看,这意味着美国经济的韧性较足,美联储有更多的理由维持高利率水平,因此提振了美元指数的上行,加快了黄金买盘的获利抛盘,导致金价日内大跌。”北京阿卅铭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美欧金融分析师宋云明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国际金价下跌亦传导至黄金零售市场,品牌商足金饰品价格迎来普降。景蓝金价查询网显示,6月7日,潮宏基、六福珠宝、周大生(002867.SZ)等部分品牌金价高达731元/克,端午假日首日(6月8日)均不同程度下跌,其中,老凤祥、老庙黄金金价分别回落至706元/克、703元/克,较6月7日下跌23元、26元。 目前多数品牌金价仍维持在700元/克以上的高位(年初在620元/克左右),各大金店为提振销量,趁着端午节推出优惠活动让利消费者。财联社记者从销售渠道获悉,六福珠宝购金享克减40元,按6月10日708元/克的足金饰品价格,减后价格为668元/克,活动持续至本月16日。周大福(01929.HK)端午期间20g以下每克优惠20元,如果单件20g以上,可以在金价基础上克减30元(工费另算)。 不过销售表现或难言乐观,端午期间,财联社记者在多个金店看到顾客寥寥。有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端午黄金销售整体不如前期理想,投资类金条销售有所减少,婚庆类首饰消费减少就更多,总体上零售市场比较萎靡。 黄金品牌感到头疼 近期金价“过山车”且处于相对高位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向前回溯,有数据显示,伦敦黄金现货价格自5月20日盘中刷新历史新高2450.1美元/盎司后,随后数个交易日连续收跌,其中5月23日单日跌幅超过2%。5月24日至6月6日的10个交易日内,金价有7个交易日收涨,3个交易日收跌,至6月6日报收2375美元/盎司。 拉长时间看,尽管近期现货黄金价格有所回落,但年初至6月7日涨幅仍超11%。国内金价亦不断攀升,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年内最高触及578元/克,较年初低点475元/克涨幅达21.68%。 截图源自上海黄金交易所官网 宋云明表示,金价此前上涨幅度过大,时间相对较短,零售商家因此调整价格频率较快,预计大量潜在消费者并没有参与实际购买。当前金价再次处于高价位大幅度调整阶段,也提高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降低了购买欲望。但零售商目前材料成本较以往更高,短期经营压力较大。 近日有消息称,周大福关闭深圳工厂。周大福方面在向财联社记者提供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为进一步调整企业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集团决定对深圳厂区部分部门进行调整与重新规划,以及把深圳厂区部分生产部门迁往广东顺德厂区。涉及调整的业务占集团在深主体业务比重较小,不存在停工停产情况。 对此,宋云明认为,一方面是应对目前消费低迷、材料成本被动上升的局面,周大福为降低经营成本进行的主观调整;另一方面,将生产线迁出一线城市,只保留行政或者研发部门,也是大量企业的常规调整举措。 周大福集团预计在6月中旬公布截至2024月3月31日的2024财年业绩报告。根据摩根士丹利近期研报,由于2024年下半财年尤其是3月份的金价大幅上涨,预计周大福在该下半财年的黄金贷款将出现巨额未变现亏损,该行将周大福的目标价由13.5港元下调至12港元。 金价速涨速跌背后,市场环境正变得越发严峻,感到“头疼”的并非周大福一家。 周生生(00116.HK)集团主席兼总经理周永成在日前举办的股东大会上表示,由于今年金价升势太急,制约消费意欲,今年销售表现比预期差,目前难以估算金价走势,会谨慎管理好黄金买卖,以减低风险。

  • 加拿大霍登湖项目钻探见富矿

    皮沃塔尔金属公司(Pivotal Metals)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霍登湖(Horden Lake)项目后续钻探见到高品位矿化。 主要见矿情况为: ◎在266米深处见矿21.5米,铜当量品位0.98%,其中包括7.2米厚、铜当量品位1.56%的矿化; ◎在203米深处见矿17米,铜当量品位0.58%,其中包括5.1米厚、铜当量品位0.95%的矿化; ◎在230米深处见矿11.9米,铜当量品位1.39%,其中包括7.8米厚、铜品位2.1%的矿化。 另外还见到明显的金、银、钯、铂和钴矿化。过去勘探主要目标是铜、镍和铂族金属,这些矿种一般没有进行采样分析。 这些钻探深度尚不到霍登湖项目中部以前圈定矿体的一半。 该项目矿石资源量为2800万吨,铜当量品位1.5%。

  • 金价暴涨 金饰龙头“停工停产” 周大福也难了?

    近日,周大福(01929)的相关话题引起市场热议。 据网传通知截图,因市场环境变化,基于公司发展战略调整,业务生产转型需要,周大福的生产制造业务于2024年6月1日开始停工停产,停工停产期限及后续安排视市场环境和集团计划等情况确定。此消息一出,“周大福深圳工厂停工停产”的话题冲上热搜。 对此,周大福公开回应称,为进一步调整企业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集团决定对深圳厂区部分部门进行调整与重新规划,以及把深圳厂区部分生产部门迁往广东顺德厂区。涉及调整的业务占集团在深主体业务比重较小,不存在停工停产情况,并强调此次部分调整不会影响集团业务及对中国内地,尤其是大湾区的长远投资。 公告发出次日(即6月6日),公司股价高开低走,一度跌至9.55港元,创下三年以来的新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自3月中旬公司股价创下12.98港元的年内高位后,便反复下行,不到三个月公司股价已跌去近30%,公司市值已不足千万。 在金价疯长的当下,为何作为金饰龙头的周大福却选择迁厂呢? 经营压力加剧 短期前景堪忧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周大福创立于1929年,于2011年12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作为胡润百富名单中国黄金珠宝榜首品牌,公司以周大福旗舰品牌为核心,同时发展 HEARTS ON FIRE、ENZO、 SOINLOVE 与 MONOLOGUE 等其他个性品牌。作为行业标准制定者,公司先后引领“999.9 黄金”、“一口价”行业标杆建设。 目前,公司自有三大生产基地位于深圳、顺德和武汉,其中顺德钻石厂是全国最大的钻石加工生产基地;武汉珠宝文化产业园定位“周大福最大规模综合生产服务基地”;而深圳工厂则包括智造研发中心,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需求。据市场消息指出,此次涉及的深圳工厂是一家以K金和镶嵌为主的工厂。 此次迁厂或与周大福近年来持续加大的经营压力有关。 据公司2024 年1-3 月(2024年第四财季)未经审核的主要经营数据显示,期内公司整体零售值同比增长12.4%,其中,中国内地零售值同比增长12.4%,同店销售同比下滑2.7%;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其他市场零售值同比增加12.8%,同店销售同比增加4.5%。同店来看,期内中国内地同店零售额同比下滑2.7%,港澳地区同店零售额同比增速4.5%,相较于2024年第三财季的22.7%及66.6%,明显放缓。 其中,公司将部分差异化的克重黄金产品调整为高毛利的一口价黄金产品,一口价黄金产品占比自2024上半财年的5%提升至2024第四财季的9%。而毛利水平较高的镶嵌品类销售仍较为疲弱,中国内地、港澳市场镶嵌品类同店分别同降19.5%、27.2%。对此公司管理层坦言,珠宝镶嵌首饰属非必需消费品,因此较受经济周期影响,在宏观环境充满挑战的情况下相对疲弱。 与此同时,急速扩张的加盟店也在逐步侵蚀周大福的毛利率。智通财经APP注意到,2023财年,周大福整体毛利率由2020财年的28.4%降至22.4%。若扣除黄金借贷的未变现亏损(收益)的影响,公司调整后的毛利率则由29.6%下降至23.7%。分析指出,这一方面是因为加盟模式下,周大福是以批发价出货;另一方面,毛利率更低的黄金首饰及产品销售占比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期内公司在中国内地净关闭了89个周大福珠宝零售点,而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及其他市场分别净开设了143个及10个周大福珠宝零售点,未能达到早前订立开设300至400家的目标。截至2024年3月31日,周大福珠宝集团的零售点网络总计7548个,其中中国内地7403个,中国香港及澳门87个,其他市场58个,其他品牌234个。 里昂指出,强劲的黄金需求对毛利率来说是一把双面刃,即使金价上涨有所帮助,但黄金产品销售占比不断增加是一个抵销因素。其认为中期压力仍然存在,即使黄金需求强劲的情况下,但周大福表现料续跑输,店舖或会继续关闭,而镶嵌式套装产品的增加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高盛表示,周大福在行业具领导地位,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但短期仍然面对销售疲弱的压力,因为现财年首两财季比较基数高,而市场竞争加剧,金价上升亦可能令毛利率受压。 摩根士丹利则强调,周大福的股价自2022年底以来下降28%,年初至今下降6%,跑输MSCI中国指数等(年初至今上升14%,自2022年底下降1.1%)。因此其对该股持略建设性态度,但是需要等待管理层对品牌振兴以及利润扩张的执行。 高企金价下金饰消费持续疲软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珠宝行业中已成为常态。 从行业数据来看,2024年一季度,全国黄金消费量308.905吨,同比增长5.94%。其中,黄金首饰183.92吨,同比下降3.0%;金条及金币106.32吨,同比增长26.77%;工业及其他用金18.66吨,同比增长3.09%。黄金消费结构显示,今年一季度的黄金消费主要由投资金带动,由于避险需求的激增,实物黄金投资获得较高关注,溢价相对较低的金条及金币消费大幅上涨。此外,金银珠宝累计零售额则为996亿元,同比增加4.5%,增速较2023年大幅放缓,一方面系2023年同期基数较高,另一方面较高金价对终端消费情绪有所抑制。 业内人士指出,金价的快速上涨是黄金类饰品需求萎靡的重要原因之一。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今年以来金价的震荡幅度远超往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数据显示,国内金价在4月15日一度创下577元/克高点后快速下跌,在4月23日一度跌至544元/克。五一假期过后,金价在5月20日攀升至578元/克的高位,5月23日又大幅下滑。 在需求端,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与2023年同期的高基数相比,2024年一季度中国市场金饰消费同比下降6%至184吨。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王立新指出,今年1、2月份金饰消费需求非常旺盛,但3月持续飙升的金价抑制了消费,导致一季度金饰需求总体来看不够亮眼。 中国黄金协会4月末分析称,金价高企及巨幅波动使得黄金加工销售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增大,批发零售企业进货变得谨慎,首饰加工企业原料成本上升、出货量下降,部分中小型加工企业甚至停工放假。此外,据世界黄金协会最新报告显示,在季节性因素和金价高企的双重影响下,金饰消费可能会持续疲软。 对此,周生生集团主席兼总经理周永成就曾表示:“由于今年金价升势太急,制约消费意愿,今年销售表现比预期差,目前难以估算金价走势,会谨慎管理好黄金买卖,以减低风险。” 综合来看,在金价持续高位波动的当下,包括周大福在内的珠宝商们短期内困境难解。虽然周大福表示,公司将持续推进品牌重塑、产品优化、运营效率提升等多个策略,但成效如何仍需市场的持续关注。

  • 美国非农强劲、中国央行停买 黄金遭“双重打击”!

    美国5月非农就业报告意外强劲,粉碎了年内提前降息的希望,叠加中国央行暂停增持黄金,金价周五跌破每盎司2300美元,创近三年来最大跌幅。 “ 金牛在周五受到了双重打击 ,”Exinity首席市场分析师Han Tan周五告诉媒体。 国家外汇管理局周五公布数据显示,我国5月末黄金储备7280万盎司,持平上月。此前,自前年11月起我国黄金储备已连续第18个月增长,期间共增持1016万盎司。 Tan说,中国央行暂停增持,消除了黄金多次创下历史新高的主要支柱。 紧接着,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出现爆炸性增长,吓坏黄金市场,现货黄金回落至2300美元关口下方。 美国5月份新增就业人数大幅反弹至27.2万个,超过华尔街所有分析师的预期,时薪也意外加速上涨。 盛宝银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表示:“强劲的就业报告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过去一周的降息预期。这份报告摧毁了提前降息的希望,工资增长停滞和就业强劲需要高利率来降温。” Tan认为, 除非美联储降息前景更加明朗,央行重新开始购金,否则在多重利空打压下,金价继续大幅走高创纪录的难度加大。 就业报告公布后,现货黄金一度暴跌3.7%,为2021年8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白银一度暴跌逾7%,创下2021年2月以来的最大盘中跌幅。铂金和钯金价格也大幅走跌。 基本金属集体大跌。 伦铜收跌近4%,至5月2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伦锌收跌逾4.7%,创2022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 伦镍一度跌2.7%至4月中以来低位。 伦铝和伦锡分别收跌2.7%和3.1%,至5月初以来最低水平。

  • 超过欧元 挑战美元!黄金占全球储备资产高达18%

    黄金再度“崛起”,超越欧元,挑战美元。 黄金不仅成为今年最火热的资产,同时在国际储备中地位也攀升。根据媒体周五数据,自2009年以来,各国央行大举买入黄金,加上黄金价格走高,其在全球国际储备中的占比不断扩大。 截至2023年底,黄金在全球储备资产中比重已攀升至18%,超出欧元16%的份额。 从不包括黄金的外汇储备比例来看,从1999年欧元推出时开始,美元在全球储备中所占比重从2001年72%的高位缓慢下跌至2023年的58%。 如果将黄金纳入考量,分析1899年至1935年间(包括法定货币和黄金)各类储备货币的分布情况,以及从1950年起的完整分布数据,可以发现: 除了显示美元地位缓慢式微外,更重要的是揭示黄金与法定货币之间的历史平衡关系。 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主导地位原本不属于美元,而是黄金。 即使在英镑被视为世界储备货币的时期,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亦遥遥领先。 如果只关注黄金和美元,可以看出两者走出相背离的走势。 根据上图所示,在2023年美元在总储备资产中的占比已降至48%, 分析指出,这是由于对“信用资产”(法定货币)的信任度下跌、对资产泡沫的忧虑、冲突持续升级以及通胀恐慌等因素所致,而与此同时黄金的占比则在扩大。 根据对包括各国央行未披露购金在内的官方黄金储备的估算,2023年黄金在总储备中的比重已攀升至18%,较2008年的11%有显著增长,超越一直停滞在16%的欧元。 分析指出,鉴于困扰法定货币的种种问题难以很快消除,在未来十年里,黄金超越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储备资产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黄金正处于多年牛市的起点,因为目前人们对“信用资产”过于信任,这将导致资本从各国货币、债券和股票流向黄金。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份额不断上升就是这一趋势的反映。

  • 央行“18连增”黄金后止步 专家称央行擅长把握机会 后续或仍有增持空间

    最新数据显示,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4月末上升312亿美元。专家指出,主要是美元贬值估值效应,加上外贸韧性及外资流入共同推动。我国经济回升态势巩固,将为外汇储备继续稳定提供支撑。 在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后,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央行在5月停止了增持。业内专家指出,这与近期国际金价上涨幅度显著扩大有关。历史数据显示,中国在增持黄金储备的过程中更加注意逢低买入而不是追高,有较强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 近两年以来,黄金作为国际清偿能力最后手段受各国央行追捧,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刷新季度购金量历史新高。中国也正在进行第五轮增持黄金储备,虽然5月停止增持,但从趋势看,中国央行还会继续增持黄金。 美元贬值下5月外储上升312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20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312亿美元,升幅为0.98%。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5月外汇储备上升,五月海外资产涨跌不一,主要是美元贬值估值效应,加上外贸韧性及外资流入共同推动。 “5月美国经济出现放缓迹象,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度升温。在此背景下,美元汇率指数(DXY)下跌1.5%至104.7。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综合考虑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影响,5月末外储较上月末上升312亿美元至32320亿美元。 国家外汇局表示,我国经济内生动能持续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将为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央行为何停止增持黄金储备? 与金价上涨有关 央行的黄金储备却有了新变化。央行数据显示,中国央行黄金储备为7280万盎司,较4月末维持不变。此前已连续18个月上升。 “年初以来央行每月增持黄金量已经随着金价的上升而减少,4月的增持量已经是过去18个月中最少的,因此5月的停止增持也不意外。央行增持黄金并不是等比例增加,而是随着国际黄金市场价格变动随机应变”,汇管信息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表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认为,央行此次停止增持的行为或与近期国际金价上涨幅度显著扩大等因素有关。在黄金价格水平处在历史高位的背景下,适当调整增持节奏,有助于控制成本。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指出,中国在增持黄金储备的过程中更加注意逢低买入而不是追高。数据显示,2022年11月~2023年9月,中国增持黄金储备与国际金价(月均)之间为强负相关0.751。 从时间上看,“中国于2022年11月开始入市购金,虽晚于全球央行大举购金的高点,却正值本轮国际金价上涨的起点。中国央行凭借多年经营管理庞大外汇储备的经验积累,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可见一斑”,管涛还表示。 中国黄金储备还有提升空间 我国正在进行第五轮增持黄金储备,到2024年3月底已是连续十七个月、累计增持黄金储备1010万盎司至7274万盎司,较2021年底增长16.1%。不仅是中国央行在购金,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290吨,刷新季度购金量的历史新高。 管涛认为,各国央行“淘金热”背后原因在于黄金是国际清偿能力的最后手段。“2010年起央行从黄金市场的供给方转为重要的需求方。特别是2022年2月俄乌冲突后动摇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信用基础。更多国家和地区加速国际储备资产的多元化配置,黄金作为国际清偿能力的最后手段,更加受到央行追捧”。 连续“18连增”后停止,中国央行6月还会增持黄金吗?多位业内专家指出,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中国黄金储备还有提升空间。因此从趋势看,中国央行还会继续增持黄金储备。 王青表示,后期中国央行增持黄金还是大方向。“前期央行持续增加黄金储备,背后主要是受国际储备结构优化需求推动。与此同时,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 数据也显示,到2023年底,全球黄金储备(不含国际金融机构持有)与外汇储备之比为19.4%,较2007年底上升了7.7个百分点。同期,中国该比例为4.6%,较2007年底上升了3.5个百分点,2024年一季度末进一步升至5.0%。 历史数据上看,王青介绍称,此前黄金价格连续数月大幅上涨,至2019年9月国际金价同比涨幅达26.1%,2019年10月起央行暂停增持黄金;此后,自2021年下半年起,黄金价格转向波动走弱,央行也于2022年11月恢复黄金增持。

  • 全球央行买不动后中国央行也结束“18连增” 金价未来还能涨吗?业内:繁荣大周期仍未结束

    央行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的纪录中断了! 今日下午,据官方数据显示,中国5月末黄金储备报7280万盎司,较4月末持平。这意味着5月份央行并未增持黄金,而此前央行曾经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或许是受到最新消息影响,现货黄金日内跌幅达1.00%,一度报2351.78美元/盎司,创2日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央行近期在增持黄金这件事情上都不约而同放缓了脚步。本周二,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显示,4月各国央行的黄金总购买量为36吨,较3月份的39吨环比下降3吨。而与一季度全球央行总计购买290吨,月均96.7吨的数据相比,4月份全球央行增持黄金的动力显然有明显下降。 央行中断“18连增” 现货黄金同日下跌1% 央行为何中断中断“18连增”?今日,某券商知名宏观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央行此举在“意料之中,也在情理之中”。 他表示,和大众想象的不一样,有关方面对于外储的经营收益也有着一定的考量和考核指标,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外汇持续产生收益,不能跑输通胀。在3、4月份国际金价迎来罕见上涨后,如今央行高价买入黄金的投资收益和风险相比已经较差。所以央行才会选择暂停购买。 为何是“意料之中”?因为依据外汇局此前数据,在3、4月份央行尽管还在买入黄金,但购买数量相比前期有大幅收缩,尤其是4月份的购买量堪称“象征性买入”。这已经了外界一个明显的信号。 此外,汇管信息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也公开表示,由于近期金价迭创新高,市场定价或已高估,这一背景下,央行停止增持黄金储备是理性选择。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或许是受到最新消息影响,现货黄金日内跌幅达1.00%,一度报2351.78美元/盎司,创2日新低。 长期国际金价或将再创历史新高 央行仍有增持动力 那么,本次央行暂停购买黄金,对未来金价走势会有影响吗?普通人还应该投资黄金吗? 对此,上述分析师认为,央行作为“大块头选手”,在黄金市场的一举一动都倍受关注,有一定的风向标作用。因此,本次信息发布后,相信会对目前还处于高位的黄金市场产生一定影响,打压一些看多者的热情。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本次央行暂停购买黄金,可能也有打压黄金热浪的考虑。央行作为旗手停止买入黄金,也是给当下疯狂的黄金投机者们一个信号,试图给这个市场降温。”该分析师进一步表示。目前,金价仍维持在2300美元每盎司以上的高位,这个价格明显偏离了基本面。在央行停止购金等因素的影响下,短期内黄金震荡或在所难免,投资者需高度警惕回调风险。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未来黄金的走势会下降?大周期将结束呢?对此,上述分析师给予明确否认。他认为,黄金的繁荣大周期还未结束,“至少在2027年前看不到暴跌的迹象”,中长期来看,黄金依然会维持涨势。其原因在于,地缘政治因素长期动荡,进一步推高黄金作为风险对冲的价值。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2025年国际金价或许上涨的空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另外,从央行的角度来看,目前央行的外汇储备中,黄金的占比依然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意味从外汇储备多样化配置等因素考虑,未来央行依然有配置黄金的需求和空间。“甚至不夸张的说,未来几个月内我们可能很快看到央行再度买入黄金的现象发生。”该分析师认为。

  • 中国央行5月没再买黄金

    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我国5月外汇储备规模环比上升,黄金储备则环比持平,终结十八连升。 6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20.39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约312亿美元,升幅为0.97%。 这是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六个月站稳3.2万亿美元大关,2023年外汇储备全年稳定在3.1万亿美元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5月末黄金储备7280万盎司,4月末同为7280万盎司。此前,自前年11月起我国黄金储备已连续第十八个月增长,期间共增持1016万盎司。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 2024年5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内生动能持续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将为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世界黄金协会(WGC)近日表示,尽管黄金价格高企,但需求依然强劲。该协会还称, 土耳其、中国、印度和哈萨克的中央银行是今年迄今为止最大的黄金净买家。 展望黄金后市, 中信证券近日在研报中表示 ,近期海外市场交易主线尚未结束,市场对于海外通胀黏性、降息预期延后、美国实际经济增速回落的担忧仍然存在,叠加地缘政治扰动事件, 黄金价格短时调整后或仍可期 。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