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1

  • 本周锰酸锂依旧弱势运行。主要受碳酸锂价格继续下跌的影响,锰酸锂价格多跟跌碳酸锂,当前电芯厂都抱有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叠加二轮车市场处于传统淡季,因此锰酸锂需求惨淡。锰酸锂材料行业整体开工率较低。从短期来看,碳酸锂价格仍会波动下行,锰酸锂的低迷态势还将持续。 本周SMM锰酸锂(容量型)价格为7.9-8.4万元/吨,均价较上周下降9700元/吨。

  • 本周锰酸锂继续维持低迷态势,除上游原料碳酸锂价格下跌,导致成本支撑走弱的因素之外,下游的需求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电芯厂采购锰酸锂多为刚需补库,压价情绪较浓。因此当前供给端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一部分是头部锰酸锂大厂让利空间较大,仍能维持生产,且开工率较高;另一部分则难以承受亏损选择停产。预计3月锰酸锂的产量会发生下滑。从短期来看,碳酸锂价格仍会波动下行,锰酸锂的低迷态势还将持续。 本周SMM锰酸锂(容量型)价格为8.5-9万元/吨,均价较上周下降15500元/吨。

  • 》查看SMM铅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铅产品现货历史价格 2023年2月,中国锰酸锂产量为5,397吨,环比增加107%,同比增加31%,但仍低于去年平均水平。 从供给端看,节后归来,大部分锰酸锂企业已恢复开工。尤其是头部锰酸锂企业开工率可达90%。从需求端看,受原料碳酸锂价格下行影响,电芯企业生产偏谨慎,导致采购需求不及预期,多为刚需补库。综合来看,2月锰酸锂的产量增幅仅为节后复工的正常回弹。据SMM了解,3月,碳酸锂价格仍旧维持下跌趋势,电芯厂压价锰酸锂的情况难以改善,预计3月部分锰酸锂企业会出现,难以承受亏损而停产的情况。 因此,3月实现产量约达5,093吨,环比下降6%,同比下降11%。

  • 近日,有股友在互动平台提问:目前公司在动力电池回收年处理量大概多少吨?公司扩产后年回收动力电池大概多少吨? 3月7日,旺能环境表示,目前是立鑫项目负责动力电池回收再生,一期的产能是3000金吨的钴镍,1000吨的碳酸锂。

  • 本周锰酸锂弱势运行,成本支撑不断减弱,市场整体成交氛围平淡。碳酸锂价格不断下行,导致电芯厂对目前局面持观望心态居多,采购多为刚需补货。因此,锰酸锂企业心态普遍低迷,仅能依靠背靠背订单才能勉强生产。预计3月,锰酸锂产量较2月将有所下滑。短期来看,锰酸锂价格仍处下跌态势。 本周SMM锰酸锂(容量型)价格为10.1-10.5万元/吨,均价较上周下降4500元/吨。

  • 多氟多去年四季度净利承压 六氟长协将“托底”未来业绩?

    受上游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市场供需变化影响,多氟多业绩快报显示,去年四季度公司净利润下滑。而在碳酸锂价格回调背景下,公司证券部人士表示,公司相关产品成本端压力因此有所缓解,但同时六氟产品价格也有所下行,预计公司在手的长期订单将有效降低由此可能导致的经营业绩大幅波动风险。 2月28日晚间,多氟多发布业绩快报,2022年实现净利润19.45亿元,同比增长54.39%;多氟多在业绩快报中表示,业绩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新能源行业需求持续增长的影响下,公司扩大新材料产能投放,销量大幅增长,收入和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多氟多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7.3亿元,据此测算,四季度净利润为2.15亿元,环比下降34%。对于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提问公司去年下半年利润下滑原因,多氟多回复称,上游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市场供需的变化导致了经营业绩的波动。 对于六氟磷酸锂行业而言,2022年确实充满挑战,产能供应充足下“价格腰斩”,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一度冲顶60万元/吨,据了解,前期部分厂家出厂价格贴近成本线,采取降负荷的方式止损。 目前,电碳均价已跌破40万元/吨,对于近期碳酸锂跌价影响,多氟多证券部人士表示,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市场供需的变化,使公司相关产品成本端压力有所缓解,但同时六氟产品价格也有所下行,公司在手的长期订单将有效降低由此可能导致的经营业绩大幅波动的风险。 据悉,多氟多主要从事高性能无机氟化物、锂离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锂电池制造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据公司去年半年报,新材料、锂电池、铝用氟化盐营收占比分别为61.54%、17.15%、12.99%。 截至2022年底,多氟多六氟磷酸锂产能达5.5万吨,多氟多在互动平台上回复投资者,公司规划今年新增产能4万吨。电池业务上,据公开资料显示,多氟多子公司广西宁福新能源规划建设20GWh锂电池项目,一期项目5GWh产能已投产,目前公司动力电池已达8.5GWh生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多氟多在钠电池布局较为领先,目前公司匹配钠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六氟磷酸钠产品已商业化量产并批量销售,具备千吨的生产能力。2023年将推出层状氧化物钠电第二代产品以及聚阴离子钠电第一代产品,现在已经有产品在客户端装车测试。

  • 刹不住!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跌破40万元/吨 锂价后市怎么走?

    据SMM3月1日数据显示,部分锂电材料报价继续下跌,电池级碳酸锂跌10000元/吨,均价报38.05万元/吨,跌破40万元/吨,距离近60万元/吨的历史高位仅仅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成本端对锂盐价格的影响已经弱化,需求端才是主导因素,预计碳酸锂价格后市仍有下跌空间。 近两年,受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影响,动力电池核心原料锂矿供需失衡,锂的价格不断飙升。从2021年开始,上游锂价经历了2年的长期上涨,碳酸锂的价格也从2021年1月的6.79万元/吨上涨到2022年11月的59万元/吨。 本轮锂盐价格加速下跌,或许跟新能源汽车数据下滑有直接的关系。据中汽协数据,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2.5万辆和40.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6.6%和49.9%,同比分别下降6.9%和6.3%。 不过,经历了较差的1月表现后,2月新能源汽车销售有一定回暖。乘联会初步推算2月新能源汽车零售40万辆左右,环比增长20.3%,同比增长46.6%,渗透率约29.6%。 此外,本轮碳酸锂价格突然加速下行,与“锂矿返利”计划的推出也有不小关系。2月17日,媒体曝光宁德时代向车企推出“锂矿返利”计划,根据这一计划,未来三年,宁德时代一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将以20万元/吨的价格向四家战略客户结算。 值得注意的是,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中最昂贵的部件,约占整车成本的三分之一。碳酸锂价格理性回归,无疑将进一步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发展,电动汽车的成本也会降低,产品也将随之降价,最终将利好消费者。 锂价后市怎么走? 碳酸锂供给方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锂行业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其中碳酸锂产量为39.50万吨(产能约60万吨),同比增长32.5%;氢氧化锂产量为24.64万吨(产能约36万吨),同比增长29.5%。国内碳酸锂产量持续增加,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紧张的关系。 从中长期供需看,中信建投期货预计,2023-2025年锂供给分别约112.25万吨、154.65万吨和183.1万吨碳酸锂;锂需求分别为110.45万吨、136.12万吨和165.15万吨碳酸锂。因此,2023年将成为锂供需情况的转折点,2024年后供需将更为宽松。 对于锂价后市,SMM预计,主流厂家报价下调,且伴随海外矿山矿石拍卖受阻,叠加后市悲观预期, 短期内碳酸锂价格仍以下调为主。 东莞证券研报指出,锂产业链供给端有所增长,叠加下游需求持续疲软,供需双弱局面下,锂盐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展望未来,锂盐价格下跌,将有助于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厂商成本下降,扩大利润空间并增加销量。 待下半年下游厂商补库需求上涨,锂盐产品价格将有望止跌回升。

  • 本周锰酸锂价格跌速加快,主因碳酸锂价格加速下跌倒逼锰酸锂价格“一泻千里”。从市场反馈来看,存在部分头部锰酸锂企业因成品及碳酸锂库存高企,低价抛售的情况,致使锰酸锂正极材料价格逐步下探,跌破成本线。本月中后期多数锰酸锂企业已经选择停产,预计3月份该现象会愈演愈烈,直至市场上的锰酸锂库存消耗无几,锰酸锂正极材料的价格或将有所改善。 本周SMM锰酸锂(容量型)价格为10.9-11.4万元/吨,均价较上周下降6000元/吨。

  • 本周锰酸锂价格仍难以止跌。主因原材料碳酸锂价格“跌跌不休”,传导至锰酸锂企业,成本支撑弱化明显。从市场反馈看,二轮车及消费电子市场需求较为低迷,因此2月中旬后电芯厂需求并未明显回暖,且电芯厂普遍存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压价锰酸锂的情况并未改善。当前多数锰酸锂企业亏损仍生产,少量亏损严重的企业已经停产。预计2月锰酸锂产量情况并未优于1月。 本周SMM锰酸锂(容量型)价格为11.5-12万元/吨,均价较上周下降1550元/吨。

  • 钠离子电池与碳酸锂价格此消彼长的发展形态。 2017年,SMM碳酸锂均价暴涨至近17万/吨的水平,同年,国内第一家钠电公司——中科海钠成立,但之后由于新能源需求疲软,碳酸锂价格暴跌,钠电池的声音逐渐沉寂。Wind数据显示,在2020年7月碳酸锂价格触底反弹之后,钠离子电池概念指数开始飙升,在宁德时代发布钠电池之后达到顶峰;随着22年碳酸锂价涨到近60万元/吨,钠电池再次站上风口。 碳酸锂价格疯涨之后,钠离子电池走到台前,未来是钠电相争还是共舞? 通过钠锂的优劣势分析就可看出: 钠电相较锂电的优势1)资源丰富和低成本: 相比锂离子的稀缺性,钠离子在地壳元素中的储能更丰富,因而成本较低,据SMM了解,目前碳酸钠现货价格在3000元/吨左右,约为碳酸锂价格的3/500,此外钠电池的正负极均采用铝箔,可进一步降低成本 2)宽温性: 在-40℃℃~80的温度范围内均有较好的容量保持率 3) 快充和倍率性: 相同浓度的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比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同时钠离子在极性溶剂中具有更低的溶剂化能,使其在电解液中具有更快的动力学性质,具有更高的电导率 4)安全性: 钠电池可在零电压下保存及运输,无运输安全风险,在短路时,自发热热量少,无起火、爆炸等隐患 5)易转产: 钠离子电池电芯环节制造工艺、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相似,设备经调试后基本上可以转产。 钠离子电池工艺流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钠电相较锂电的劣势在于:1)钠离子半径大于锂离子,因而能量密度不及锂。 同时,钠离子电负性不及锂,导致同类电极材料钠离子电池的电压比锂离子电池低,因而钠离子电池比容量低,能量密度也低。 2)钠离子体积更大,难以脱嵌,循环性能较差。 钠离子在刚性结构中相对比较稳定,难以可逆脱嵌。即使可以发生脱嵌,钠离子嵌入脱出的动力学很慢,并且容易引起电极材料的结构产生不可逆的相变,从而降低了电池的循环性能。 综合来看,钠电池能量密度的缺陷限制了其在大动力方向对锂电池的替代,因此难以形成颠覆性替代。但在对能量密度要求相对不高的领域,或将会是锂电池技术路线很好的补充,比如在通信基站、低速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力储能、太阳能路灯等应用场景。 钠离子电池在二轮车方向具备较强优势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