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12个
据外电3月25日消息,日本电线和电缆制造商协会(Japanese Electric Wireand Cable Makers Association)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月铜线缆的国内销售和出口量同比增加5.2%,至52,000吨;1月为48,005吨,同比增加2.9%。
据外电3月25日消息,日本电线和电缆制造商协会(Japanese Electric Wireand Cable Makers Association)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月铜线缆的国内销售和出口量同比增加5.2%,至52,000吨;1月为48,005吨,同比增加2.9%。
21日晚,沃尔核材(002130.SZ)突发公告,表示将终止分拆子公司乐庭智联上市流程。因为“铜缆概念”的热炒,在二级市场震荡已久的沃尔核材在过去两个交易日连续涨停,到达2021年来的股价最高点,而本次终止分拆的乐庭智联的主营业务也正是沃尔核材近期得到热炒的主因。 去年1月,主业从事热缩材料的沃尔核材公告表示,计划将旗下电线板块业务主体、控股子公司乐庭电线工业(惠州)有限公司(即“乐庭智联”前身)在创业板分拆上市。 对于计划分拆的原因,沃尔核材当时表示:“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乐庭电线的行业布局,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功能,并表示不会导致公司丧失对乐庭电线的控制权,不会对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持续经营运作构成实质性影响。” 过去的一年中,这一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包括去年2月公告开始计划进行股份制改制并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3月公告计划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对乐庭的管理层及核心员工进行股权激励,12月公告申请新三板挂牌等。 那么,为何上年12月这一流程还在正常推进,3个月后这个看起来“双赢”的计划就忽然停止? 对于分拆终止的原因,沃尔核材仅在公告中表示“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变化、控股子公司乐庭智联自身经营情况,为统筹安排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英伟达新推出的GB200NVL72服务器中,采用了5000根NVLink铜缆(合计长度超2英里)。有AI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价格更低、速度更快的铜连接已被视作数据中心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市场也对服务器用铜缆产生极大热情,在19日英伟达发布会后,新亚电子(605277.SH)、兆龙互连(300913.SZ)、沃尔核材等多只概念股出现大涨。 资料显示,乐庭智联系沃尔核材铜缆连接器业务的主体。上年6月,沃尔核材曾在互动平台表示,“子公司乐庭智联生产的400G、800G高速通信线为DAC铜电缆,在短距离信号传输方面,具备低功耗、高性价比、高速率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交换机/工业路由器等数据信号传输”。 一位资本市场律师告诉记者,在企业进行分拆上市的过程中,如若分拆了高市盈率业务,留下了低市盈率业务,对于企业的市值表现或有很大影响。在这一情况下,假如乐庭智联成功分拆,沃尔核材估值亦将重构,对于公司的中小股东而言,或许并非好事。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能否介绍一下公司与英伟达最新铜缆连接技术的供应商安费诺合作的内容?"楚江新材3月2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向其供应精密铜带和铜导体材料。 对于“公司的产品可以用于高速连接器制作吗?与哪一家公司有业务往来?”楚江新材3月2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向下游电子元器件、电子连接器、精密仪器等企业提供精密铜带、铜导体材料等铜基材料作为关键零部件原材料,下游客户包括兆龙互连、新亚电子、安费诺、金信诺等相关企业。 楚江新材3月1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江苏天鸟募投项目一期、二期项目已经达产,三期已于2023年建成投产,目前订单充足,具体经营数据请关注公司定期报告。 楚江新材3月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子公司天鸟高新的碳纤维缠绕技术可用于储氢罐的制造,相关产品研发进展请关注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公司在回收利用方面的技术和应用”的问题,楚江新材2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 铜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是公司铜基材料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公司再生原料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行业领先 ,“废铜生产高精密铜合金产品资源化处理技术”被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授予“科学技术一等奖”;子公司天鸟高新是CIAR碳纤维复合材料再生与资源化利用联合创新实验室联合共建单位,针对废弃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日益剧增、难以自然降解以及高值化利用难度大等问题,与成员单位合作开展废弃CFRP高值化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子公司顶立科技生产的固废资源高值化利用热工装备主要包括用于退废动力电池、废线路板、废轮胎、废漆包线热解高值化利用等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公司的研发费用情况,楚江新材回应:公司研发投入主要用于精密铜带、铜导体材料、铜合金线材、精密特钢、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高端热工装备及新材料六大类产品的技术改造升级、产品结构优化、新产品开发以及行业前瞻性技术研发等,以保持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并为主营业务的长远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储备,持续推进产品和工艺向新领域、新应用场景拓展,往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楚江新材2月27日还介绍:公司铜基材料的研发工作主要以产品结构的高端化调整为目的,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并为主营业务的长远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储备,持续推进产品和工艺向新领域、新应用场景拓展,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以提高盈利水平。研发项目的具体情况请参见公司定期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被问及“近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推进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请问今年顶立科技热工装备订单是否饱满?”楚江新材2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子公司顶立科技目前订单充足。此外,楚江新材还介绍:子公司顶立科技生产的金属基3D打印材料及制品目前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具体营收情况涉及军工涉密信息,不便公开披露,敬请谅解。 被问及”公司铜材业务春节后恢复如何,现在加工单价费用同比上升还是下降!”的问题,楚江新材2月26日回应: 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具体经营情况请关注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及相关公告。 楚江新材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5亿元-5.5亿元,同比增长274.06%-311.47%。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楚江新材的公告显示: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公司始终立足于自身发展,持续聚焦主业,稳中求进。 1、铜基材料板块,依托规模和成本优势,客户认可度和市占率不断提升,营业规模持续增长,同时市场逐步回暖,产品加工费有所提升,盈利能力进一步恢复。2、军工碳材料板块:始终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子公司湖南顶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随着碳化钽项目的建成投产,营业规模和业绩快速提升;子公司江苏天鸟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订单充足,业绩稳定。
铜缆高速连接概念股爆发,截至今日收盘, 线缆行业头部企业新亚电子四天三板,国内连接器领先制造商得润电子录得两连板,拥有高速组件(DAC铜缆)系列产品的兆龙互连两日涨45%,子公司生产DAC铜缆的沃尔核材涨停。 消息面上,英伟达在近期GTC大会上发布 GB200超级芯片 ,GB200NVLink Switch和Spine由72个Blackwell GPU采用NVLink全互连, 具有5000根NVLink铜缆 (合计长度超2英里)。英伟达官网显示,NVIDIA® Mellanox® LinkX® InfiniBand DAC铜缆是在InfiniBand交换网络和NVIDIAGPU加速的人工智能端到端系统中创建 高速、低延迟 100G/EDR、200G/HDR和400G/NDR链路的 成本最低的方式 。 通信网络是制约数据中心算力高低的关键因素,AI超算对于网络层数据传输速率和延时要求非常苛刻,需要高带宽、高速率的交换机和通信链路匹配。国盛证券宋嘉吉等人在2023年7月9日的研报中表示,AI超算和DCI场景中,主流交换网络的连接方案是 光模块+光缆、AOC(有源光缆)和DAC(直连铜缆) ,DAC也可分为有源ACC、AEC和无源DAC。 光模块+光缆最为主流,可以广泛、灵活应用于多种场景中,例如长距离电信传输网、中距离接入网和DCI、服务器架顶交换机等;光模块的I/O端口也可以广泛适配各种光纤连接器, 传输距离灵活可控 。AOC将光模块和光缆集成化,避免光口被污染的可能性,是 成本与性能折中 的一种优化设计方案。AOC专用于超短距离的架顶以太网或InfiniBand交换机的互联场景, 通常是100米传输距离 。 DAC没有光电转换模块,线缆两头是简单的电缆连接头,是 成本最低的高速互联方案 。由于铜的物理性能限制, DAC传输距离极短 ,且带宽越大,有效传输距离就越短。在速率从400G向800G升级中,其传输距离将从3m缩短到2m。据LightCounting测算, 到2027年DAC铜缆连接市场规模将超12亿美元,2023-2027年间复合增长达25% ,远超AOC市场14%的复合增速。 中国银河赵良毕在2023年6月30日的研报中表示,DAC铜缆解决方案以其低功耗、低成本及低损耗等优势, 或将在算力网络构建中形成自身的较高壁垒 ,随着我国互联网厂商数据中心内部逐步进行 “铜进光退” ,行业内相关公司亦值得关注。 据悉,A股上市公司方面,立讯精密在铜缆连接方面已基于自主研发的Optamax™散装电缆技术, 开发了112G PAM4无源铜缆、112G PAM4有源铜缆 ; 兆龙互联的DAC产品已在数据中心中广泛应用 ; 航锦科技已完成OSFP 800G DAC研发 ,目的是提供满足高速率IB网络数据传输的铜缆;中航光电自主研发的各类连接产品 涵盖英伟达最新提出的同类型铜缆连接器产品 。 据财联社不完全整理,还有 博创科技、上海贝岭、兆龙互连、天玛智控、楚江新材、沃尔核材、华脉科技、中天科技 在互动平台上回复铜缆(DAC)相关业务布局,具体情况详见下图:
“这是块非常非常大的GPU!”今日凌晨GTC大会如期举行,英伟达CEO黄仁勋发布最新一代AI芯片架构Blackwell。这场备受业界期待的大会上,首款Blackwell芯片GB200采用铜缆连接更是成为一大亮点,牵动市场神经。 财联社记者今日多方采访获悉,因速率更快且价格更低,采用铜缆连接未来将是数据中心发展的方向,不过完全铜缆化需要较长时间,部分厂商已研发出800Gb/s的高速电缆组件,但尚未批量生产,光模块仍是主流技术。 黄仁勋表示,GB200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上市。相关报道显示,英伟达GB200 NVLink Switch和Spine由72个Blackwell GPU采用NVLink全互连,具有5000根NVLink铜缆(合计长度超2英里)。 从A股市场表现看,今日高速连接器概念发酵,铜缆方向领涨:华丰科技(688629.SH)、鼎通科技(688668.SH)、新亚电子(605277.SH)、兆龙互连(300913.SZ)等多股涨停,金信诺(300252.SZ)、亦东电子(301123.SZ)等大幅冲高。 财联社记者从立讯精密方面获悉,铜连接一直是其通讯业务核心产品。公司在铜缆连接方面已基于自主研发的Optamax™散装电缆技术,开发了112G PAM4无源铜缆(DAC)、112G PAM4有源铜缆(ACC),通过Optamax™超低损耗高速裸线以符合MSA标准的paddle card和cage技术,将8个通道组合在一起,以每通道高达112 Gbps的速度运行到一个高密度数据接口(MDI)中,并与Marvell的DSP芯片结合,即 可提供超过800 Gbps的聚合数据吞吐量 。 立讯精密方面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能将铜缆的应用长度进一步延长到5米,满足数据中心柜内及柜间的铜缆应用拓展需求,而这正是当下在短距(小于5米)传输中替代光模块最具性价比的方案。 同时,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兆龙互连证券部获悉,该公司已研发出800Gb/s高速电缆组件。 此外,金信诺方面告诉记者,其布局的应用于数据中心领域的高速业务已获国内主流服务器厂商供应商资质并实现稳定交付;同时,去年内还获得了一家海外厂商的供应商资质。 不过,兆龙互连人士称,“部分厂商都已研发出了800Gb/s产品,但还没有正式运用到服务器方面,因为现在国内这一块的速率其实都不高,主要是100Gb/s、200Gb/s,国外的话可能会用到400Gb/s产品。” 一家AI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财联社记者,铜缆目前的问题在于无法长距离传输,但数据中心的线缆一般需要20米以上。 据财联社记者测算,上述英伟达GB200每根NVLink铜缆长度约0.64米。该人士进一步表示,“英伟达这个方案每根铜缆的长度不超过一米,这个长度的铜缆传输技术目前已经较为成熟。” 铜缆的可行性得到确认,是否意味着“光退铜进”?有分析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其实这一趋势早已开始,这一担忧去年就已消化。去年,英伟达发布的GH200第一层也使用了铜,但光模块是必不可少的。”前述AI公司负责人亦表示,光模块被取代暂时不太可能,完全铜缆化需要很长时间。目前已经有数据中心部分使用铜缆传输,但服务器用的都是光模块接口,因此铜缆的两端也需要适配光模块。” 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300308.SZ)证券部人士今日则告诉记者,“光模块被取代属于网上的传闻。”天孚通信(300394.SZ)方面亦称,光模块和铜缆的使用情况取决于客户的技术方案,现在主流技术还是光模块。 此外,黄仁勋在GTC大会上还表示,此前OpenAI最大模型已有1.8T参数,即使一块PetaFLOP级的GPU也需300亿秒(约1000年)才能完成。为此英伟达必须首先拿出新GPU,即Blackwell。 会后,黄仁勋的这一表述被一部分媒体解读为“使用新款GPU训练AI模型可提前1000年达到预期”,引发业内诸多讨论。针对这一说法,前述AI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个表述用了一些夸张手法,因为对比的是一张单卡1PFlops(每秒浮点运算数)的单机进行训练的结果,但实际上目前所有的训练都是千万张卡集群合成的结果。例如莫斯科国立大学(MSU)去年上线的最新超级计算机“MSU-270”,其AI计算性能为400PFlops。
“这是块非常非常大的GPU!”今日凌晨GTC大会如期举行,英伟达CEO黄仁勋发布最新一代AI芯片架构Blackwell。这场备受业界期待的大会上,首款Blackwell芯片GB200采用铜缆连接更是成为一大亮点,牵动市场神经。 财联社记者今日多方采访获悉,因速率更快且价格更低,采用铜缆连接未来将是数据中心发展的方向,不过完全铜缆化需要较长时间,部分厂商已研发出800Gb/s的高速电缆组件,但尚未批量生产,光模块仍是主流技术。 黄仁勋表示,GB200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上市。相关报道显示,英伟达GB200 NVLink Switch和Spine由72个Blackwell GPU采用NVLink全互连,具有5000根NVLink铜缆(合计长度超2英里)。 从A股市场表现看,今日高速连接器概念发酵,铜缆方向领涨:华丰科技(688629.SH)、鼎通科技(688668.SH)、新亚电子(605277.SH)、兆龙互连(300913.SZ)等多股涨停,金信诺(300252.SZ)、亦东电子(301123.SZ)等大幅冲高。 财联社记者从立讯精密方面获悉,铜连接一直是其通讯业务核心产品。公司在铜缆连接方面已基于自主研发的Optamax™散装电缆技术,开发了112G PAM4无源铜缆(DAC)、112G PAM4有源铜缆(ACC),通过Optamax™超低损耗高速裸线以符合MSA标准的paddle card和cage技术,将8个通道组合在一起,以每通道高达112 Gbps的速度运行到一个高密度数据接口(MDI)中,并与Marvell的DSP芯片结合,即 可提供超过800 Gbps的聚合数据吞吐量 。 立讯精密方面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能将铜缆的应用长度进一步延长到5米,满足数据中心柜内及柜间的铜缆应用拓展需求,而这正是当下在短距(小于5米)传输中替代光模块最具性价比的方案。 同时,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兆龙互连证券部获悉,该公司已研发出800Gb/s高速电缆组件。 此外,金信诺方面告诉记者,其布局的应用于数据中心领域的高速业务已获国内主流服务器厂商供应商资质并实现稳定交付;同时,去年内还获得了一家海外厂商的供应商资质。 不过,兆龙互连人士称,“部分厂商都已研发出了800Gb/s产品,但还没有正式运用到服务器方面,因为现在国内这一块的速率其实都不高,主要是100Gb/s、200Gb/s,国外的话可能会用到400Gb/s产品。” 一家AI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财联社记者,铜缆目前的问题在于无法长距离传输,但数据中心的线缆一般需要20米以上。 据财联社记者测算,上述英伟达GB200每根NVLink铜缆长度约0.64米。该人士进一步表示,“英伟达这个方案每根铜缆的长度不超过一米,这个长度的铜缆传输技术目前已经较为成熟。” 铜缆的可行性得到确认,是否意味着“光退铜进”?有分析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其实这一趋势早已开始,这一担忧去年就已消化。去年,英伟达发布的GH200第一层也使用了铜,但光模块是必不可少的。”前述AI公司负责人亦表示,光模块被取代暂时不太可能,完全铜缆化需要很长时间。目前已经有数据中心部分使用铜缆传输,但服务器用的都是光模块接口,因此铜缆的两端也需要适配光模块。” 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300308.SZ)证券部人士今日则告诉记者,“光模块被取代属于网上的传闻。”天孚通信(300394.SZ)方面亦称,光模块和铜缆的使用情况取决于客户的技术方案,现在主流技术还是光模块。 此外,黄仁勋在GTC大会上还表示,此前OpenAI最大模型已有1.8T参数,即使一块PetaFLOP级的GPU也需300亿秒(约1000年)才能完成。为此英伟达必须首先拿出新GPU,即Blackwell。 会后,黄仁勋的这一表述被一部分媒体解读为“使用新款GPU训练AI模型可提前1000年达到预期”,引发业内诸多讨论。针对这一说法,前述AI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个表述用了一些夸张手法,因为对比的是一张单卡1PFlops(每秒浮点运算数)的单机进行训练的结果,但实际上目前所有的训练都是千万张卡集群合成的结果。例如莫斯科国立大学(MSU)去年上线的最新超级计算机“MSU-270”,其AI计算性能为400PFlops。
SMM数据显示,2月全国 精铜杆产量 合计50.39万吨,较1月份减少30.06万吨,开工率为39.44%,环比下降23.53个百分点。其中华东地区铜杆产量总产量为33.98万吨,开工率为42.70%;华南地区铜杆产量总产量为7.6万吨,开工率为36.70%(其他地区产量及开工率数据详见SMM数据库) 2月份因有春节假期,精铜杆企业在节日期间不同程度停产,产量如期出现大幅下滑,同时节后下游消费恢复程度不及预期,造成精铜杆产量增长未达目标水平520170吨,最终录得503904吨,2月份整体开工率为39.44%,较去年同期(2023年1月)同比上升4.59个百分点,在开工率同比恢复以及产能增长的影响下,产量同比上升77854吨。虽2月份实际产量不及精铜杆企业预期水平,但对比去年同期仍有一定恢复。 2月对比1月份铜价重心上移,沪铜期货当月合约均价环比上涨265.85元/吨,铜价维持较高水平,但精废铜杆价差有缩窄。据SMM数据显示,2月份江西地区再生铜杆与华东地区电力用杆月平均价差为769元/吨,其中月内最高价差为1145元/吨,出现于月初,虽精废价差下降,但因春节影响叠加淡季消费疲软,并未见精铜杆出现明显优势。 3月份受铜价冲高影响 预计难达计划产量 元宵节过后,精铜杆下游线缆厂陆续复工,精铜杆开工率在3月初逐步恢复,但据SMM调研了解,受到终端消费疲软的影响,下游开工率同样不及预期。随着3月中旬铜价重心升高,在冶炼厂减产消息发酵的拉动下,铜价暴涨至73000元/吨以上,精铜杆企业新增订单锐减,生产以长单及下游刚需补库为主。目前来看, 3月中旬起精铜杆企业周度开工率出现掉头下降,预计精铜杆企业3月份产量难达此前企业预期目标803630吨 ,市场目前普遍预计铜杆消费大幅增量将初见于下一季度。 消费方面,两会期间颁布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其中汽车、家电更新换代初步估算将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但对下游消费的促进尚未显现需持续关注。且地产开发消费仍处于负反馈阶段,预计若铜价维持高位,3月份消费难见明显增长。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颁布的12化债省市暂停部分基建项目消息,可能对年后新增订单产生了一定影响,具体表现SMM将持续为您关注。
据SMM调研数据显示,2月份精铜制杆企业开工率为42.05%,环比下降26.61个百分点,同比去年2月份下滑19.18个百分点,按春节时间同比去年1月份增长5.66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开工率为41.17%,中型企业开工率为31.21%,小型企业开工率为48.30%。(调研企业:52家,产能:1306万吨) 2月份精铜杆行业开工率录得42.05%,低于预期(预计2月开工率为43.91%)1.86个百分点。 2月份精铜杆开工率在春节假期影响下大幅下滑26.61个百分点,且仍低于预期值1.86个百分点。主因为下游消费情况未达预期状态,拖累新增订单量,造成开工率低于上月预期值。据SMM调研,节后归来,多数企业表示消费恢复情况并不及节前预期,节后生产多以年前订单及长单为主,下游仅维持钢需采购且叠加铜价维持高位水平,进一步抑制下游消费回暖速度,部分下游小型企业开工率或仍待回升。精废杆价差方面,SMM数据显示,2月份江西地区再生铜杆与华东地区电力用杆月平均价差为769元/吨,其中月内最高价差为1145元/吨,平均价差对比去年1月份同比下降464元/吨,环比1月份下降193元/吨,今年2月份精铜杆经济优势相对更加明显。 2月精铜制杆企业原料库存比为13.88% 2月精铜制杆企业成品库存比23.29% 2月精铜制杆企业原料库存比为13.88%,环比上升5.53个百分点。主因是产量大幅下滑,同时因节后生产需要原料库存小幅走高,致使原料库存比抬升。2月精铜制杆企业成品库存比为23.29%,环比上升8.75个百分点。因产量下滑,叠加目前消费仍然疲软低于预期水平,下游消费升温预期不断推迟,造成企业出现垒库。 预计3月份精铜制杆企业开工率为66.06% 预计3月精铜制杆企业开工率为66.06%,环比上升22.15个百分点,同比去年3月下降7.71个百分点,按春节时间同比去年2月份上升4.83个百分点,目前虽在3月初逐步复工,但因下游消费仍比较疲软造成成品库存大幅垒库,3月中下旬存在一定掉头减产的风险,且目前铜价波动仍较大,下游企业更加谨慎,市场仍等待进一步复苏,目前来看,除新能源外,其他方面订单并无亮点可寻,下游仍保持按需采购。预计3月份开工率难达去年同期(2023年3月)水平。可额外注意的是,今年春节时间对比23年春节相对靠后,相对应的下游传统开工时间有所滞后,23年元宵节时间为2月5日,24年元宵节时间为2月24日,因此今年3月开工率或受到更多节日时间上的影响。整体来看,3月预计开工率环比上升22.15个百分点至66.06%,开工率仍难达节前水平。
据SMM调研,春节过后,多数精铜杆企业表示节后订单同比下降,新增订单不及预期,普遍认可订单将在元宵节后恢复。元宵节后第一周,精铜杆周度开工率增幅却仍不及预期,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分开来看,春节后第一周(2.16-2.22)订单情况不及预期,主因是大部分下游线缆厂尚未开工,且节前铜价下跌至67000元/吨附近时,下游大型线缆厂有一定备库,节后铜价维持高位,下游已开工企业多以消耗库存为主仅维持刚需补库,导致节后订单未达预期。 元宵节后第一周(2.23-2.29)周中铜价重心下移,在68500元/吨左右运行,但是根据开工率图表可得,但元宵节后第一周(2.23-2.29)精铜杆开工率较预期值仍差5.94个百分点,具体原因如下: 据调研,目前地产、建筑行业新增订单未见明显增量,部分大型项目也未到开工时间,总体来看铜终端行业消费尚未完全复苏,拖累精铜杆下游企业订单增量未达预计。因此在终端尚未复苏的情况下,下游企业提货较缓精铜杆企业存在垒库风险,部分企业选择以消化库存为主,导致开工率恢复较慢。 而随着下游线缆厂开工率渐升,SMM精铜杆周度预测数据显示,预计下周(3.1-3.7)精铜杆企业开工率74.06%,环比上升7.86个百分点,逐渐恢复至节前(2024年1月底)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23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份文件要求 12个省份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文件还进一步要求,按照基建项目的投资完成率,清理现存项目,其中项目总投资完成率低于50%的,原则上将缓建或停建,高于50%但存在重大问题的,同样不得续建。以重庆为例,截至1月29日,其政府官网上已经有16条工程招标终止公告,数量远超往年。据调研,短期内精铜杆企业及其下游并未感到明显差别,但今年新增项目总量或有一定影响,对消费的桎梏存在持续发酵风险,仍需持续关注。另外多数企业表示年内订单明显增量或将体现在光伏、新能源汽车上,电网订单也将在3.4月份发力,后续订单情况SMM将为您持续关注。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