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 1月12日讯:1月12日下午,中汽协发布会召开,会上,中汽协发布了2022年12月汽车产销数据及经济运行情况、2022年年四季度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以及2022年12月新能源动力电池月度数据、12月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等内容。SMM整理如下: 汽车方面 【2022年汽车销量2686.4万辆 同比增长2.1%】 中汽协数据显示,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万辆和255.6万辆,产量环比下降0.3%,销量环比增长9.7%,同比分别下降18.2%和8.4%。从全年发展来看,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延续了去年的增长态势。 【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1.4万辆 同比增长51.8%】 据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1.4万辆,同比均增长51.8%,市场占有率达31.8%。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 【2022年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 新能源汽车产销均涨逾90%】 中汽协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来高速发展,连续8年居于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2021年12.1个百分点。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4月份同比增速仍超4成,随后也快速恢复至高位。 【2022年汽车出口突破300万辆 中国品牌表现亮眼】 2022年汽车出口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屡创月度历史新高,自8月份以来月均出口量超过30万辆,全年出口突破300万辆有效拉动行业整体增长;中国品牌表现亮眼,紧抓新能源、智能网联转型机遇全面向上,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其中乘用车市场份额接近50%,为近年新高。 【预计2023年汽车市场呈现3%左右增长】 中汽协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们相信,随着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实施,将会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和消费活力,我们对于全年经济好转充满信心。加之新的一年芯片供应短缺等问题有望得到较大缓解,预计2023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呈现3%左右增长。 动力电池装车量方面 【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4.6GWh 同比增90.7%】 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6.1GWh,同比增长37.9%,环比增长5.5%。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1.4GWh,占总装车量31.6%,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3.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4.7GWh,占总装车量68.3%,同比增长64.0%,环比增长6.9%。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4.6GWh,累计同比增长90.7%。 2023年展望及评论 【中汽协:若一季度汽车销量下滑较严重 相关部门会考虑相关政策的延续】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今日表示,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在去年6月份出台以来,对汽车市场的促进作用非常大,行业呼吁购置税减半政策能够在2023年延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则表示,如果一季度汽车销量下滑比较严重,相关部门会考虑政策的延续。 【中汽协:2023年新能源汽车价格将趋于平稳 产量较高的企业甚至会降价】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今日表示,随着上游成本的下降,新能源汽车价格会趋于平稳,一些产量较高的企业甚至会降价,但产量较低的企业降价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都非常高。企业不可能无序竞争,要保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汽协许海东:销量达到10万辆以上新能源车企就有可能盈利】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普遍没有实现盈利是现实,但是,新能源和智能网络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如果不转型,未来就不要在这个行业干。”相关车企能够达到10万辆甚至更多的销量,就有可能盈利,特斯拉就是在全球销量超过40万辆后开始盈利的。未来,随着上游价格回落,新能源汽车价格一定会下来,新能源车企也会尽快实现盈利。 SMM分析 据SMM了解,2022年上半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规定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这一政策对汽车市场的带动也十分明显,在该政策实施的当月,原本连续下滑的汽车市场便成功止跌,同时,据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显示,在2022年6月1日 ~11月10日,2.0L 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约652.3万辆,相比政策实施前5个月,环比增长20.6%。 且从中汽协最新发布的乘用车月度销量对比来看,在购置税减半等促消费政策拉动下,叠加汽车出口势头良好,带动乘用车市场快速发展。而得益于疫情防控优化调整,燃油车购置税补贴减半政策和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将退出,厂商优惠幅度加大,叠加春节假期临近,12月乘用车市场出现”翘尾上扬“的情况。 因此,当前市场上存在不少关于呼吁将“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能延续到2023年6月或年底”的声音。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便曾公开表示,“若是没有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支持的情况下,预计 2023 年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 1%。其中,常规燃油车2023年累计批发销量预计为 1510 万辆,同比下降10%。若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能延续到2023年6月或年底,可以实现乘用车梯度促消费政策的最大化效力,从而拉动车市实现较好正增长。" 而中汽协提及的上游成本下降的情况,据SMM现货报价显示,进入2023年,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一路下行,截止1月12日,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均价已经跌至48.35万元/吨,较此前高位跌去8.4万吨。这一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引发锂电池制造环节成本下降,电池厂商毛利润空间扩大。 》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报价 》点击查看SMM钴锂产品历史价格 正如中汽协所言,其预计,随着上游成本的下降,新能源汽车价格会趋于平稳,一些产量较高的企业甚至会降价,当前典型的例子便是特斯拉,据SMM了解,自2022年12月24日以来,特斯拉已经累计降价4次,2023年首次降价, 特斯拉中国宣布旗下国产车型将下调销售价格,下调幅度在2-4.8万元不等,其中Model3与Y的起售价分别下调至22.99万元与25.99万元,两款车型售价均创下历史新低。 其降价主因近期动力需求增速有所放缓,新增订单走势疲软,刺激需求所致。 据近期市场传闻消息,特斯拉降价效果明显,订单激增。有媒体从上海某特斯拉展厅销售人员方面得知,降价后至今仅其一人便卖出了50多辆车,在宣布降价的当天上午就有超过15人联系该销售人员订车。在随后到来的第一个周末,一天之内该展厅卖出了超过30辆新车,进店顾客下定率超过50%,显著高于降价前水平。 SMM认为,若是后续市场也有其他车企有效仿其”降价“的行为出现的话,或将在2023年2月份拉动下游电芯及磷酸铁锂厂商的需求。不过正如中汽协而言,产量较低的新能源企业考虑到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都很高,其降价的可能性不大。SMM后续将持续关注! SMM新能源大会来袭 看大咖们如何看后市! 伴随全球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革命已经到来。为响应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SMM将于2023年5月9-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本次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低碳引领未来”。大会由SMM主办,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大会拟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大会设立高质量开幕式、新能源企业家鸡尾酒会、融通高科之夜、商务考察活动、投资促进交流会、主论坛、12个分论坛、3大闭门会、5大理事会、展览会、CLNB友谊赛、健康乐跑等重大活动。 在此,SMM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与行业大咖一起,共同把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全球共襄的世界级盛会,为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拓普集团(601689.SH)披露2022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该公司预计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54.5亿至162.5亿元,同比增长34.79%至41.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亿至18.5亿元,同比增长72.03%至8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02亿至18.02亿元,同比增长75.36%至85.66%。 报告期内,该公司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一)平台化战略继续推进,轻量化底盘及汽车电子产品线逐步进入收获期并贡献业绩;(二)继续推行T0.5级营销模式,不断深化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单车配套金额持续提升;(三)前瞻布局产能,满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的市场需求,帮助客户解决产能瓶颈。因此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高速增长,后续将进一步保持快速增加趋势。
璞泰来(603659.SH)披露2022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该公司预计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5亿至32亿元,同比增加74.41%至82.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5亿至31亿元,同比增加77.71%至86.74%。 2022年全球动力及储能电池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公司的多元化、差异化的产品组合积极匹配下游客户的需求,各业务板块产销量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负极材料面向国内动力市场实现快速增长,平衡了全球消费电子及欧洲动力市场的阶段性低迷;自建石墨化、碳化配套产能的逐步增加,缓解了上游原材料、能源及外协石墨化、碳化加工价格显著上升的压力。公司隔膜涂覆加工业务量高速增长,通过提升设备工艺效率和实施各类降本改善行动,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规模经济性不断呈现。 此外,以PVDF、PAA、勃姆石浆料为代表的各类涂覆材料、新型粘结剂和高新性能材料快速放量,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自动化装备业务承接订单量大幅增长,以高速双面涂布机为代表的产品得到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同,涂布机市占率显著回升,中后段设备新产品持续取得订单突破,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
璞泰来(603659.SH)披露2022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该公司预计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5亿至32亿元,同比增加74.41%至82.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5亿至31亿元,同比增加77.71%至86.74%。 2022年全球动力及储能电池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公司的多元化、差异化的产品组合积极匹配下游客户的需求,各业务板块产销量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负极材料面向国内动力市场实现快速增长,平衡了全球消费电子及欧洲动力市场的阶段性低迷;自建石墨化、碳化配套产能的逐步增加,缓解了上游原材料、能源及外协石墨化、碳化加工价格显著上升的压力。公司隔膜涂覆加工业务量高速增长,通过提升设备工艺效率和实施各类降本改善行动,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规模经济性不断呈现。 此外,以PVDF、PAA、勃姆石浆料为代表的各类涂覆材料、新型粘结剂和高新性能材料快速放量,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自动化装备业务承接订单量大幅增长,以高速双面涂布机为代表的产品得到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同,涂布机市占率显著回升,中后段设备新产品持续取得订单突破,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
“福泉市融媒体中心”消息显示,1月11日,厦钨新能(688778)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正式签约落地贵州福泉。 据悉,此次厦钨新能拟将与盛屯矿业(600711)共同合作,在福泉投资28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预计投资约12亿元,建设年产4万吨三元前驱体生产线;二期预计投资约16-17亿元,建设年产6万吨三元前驱体生产线。 资料显示,厦钨新能产品涵盖钴酸锂、三元材料、前驱体、磷酸铁锂、高镍材料、NCA等全系列新能源材料产品,产品应用于3C数码、车载动力、储能等领域,广泛服务于松下、三星、宁德新能源、LGC、中航锂电、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国内外知名电池客户,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电池网注意到,1月8日,厦门市2023年新年开门红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厦钨新能海璟基地锂离子电池材料扩产项目开工仪式在厦钨新能海璟基地举办。 据了解,厦钨新能已在海璟基地投资25亿元,建成了年产4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项目。在此基础上,厦钨新能再次扩建4.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线。项目达产后,将使海璟基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年产能达到8.5万吨,年产值突破200亿元。 近日,厦钨新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的产能是7.9万吨,2022年下半年另有3万吨产能投产。据此测算,公司现有产能已近11万吨。 此外,厦钨新能还表示,公司的补锂技术布局是全面的,镍基、铁基、钴基等各方面都有技术团队在研发和技术攻关并已通过相关客户验证程序;补锂的应用场景也是全面的,在3C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都可以应用。 在新技术开发方面,厦钨新能表示已掌握钠离子电池正极层状材料量试生产技术,其中钠电正极材料前驱体及材料开发已完成试生产工作,产品在低温性能和倍率性能方面提升明显。
据咨询机构InfoLink在1月11日发布的消息,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总计达到142.7GWh,相较2021年的46.9GWh大幅成长了204.3%,TOP3的厂家出货皆在10GWh以上,对比去年同期皆有倍数增幅。 除了宁德时代再次以悬殊的差距稳坐储能电池龙头,2022年出货与2021年的排名次序出现明显调动,韩系的Samsung SDI以及LG Energy Solution排名下滑,2022年即有2GWh以上出货量水平的中系厂家如比亚迪、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等在今年有极大的增幅,此外快速窜起的瑞浦兰钧、海辰新能源、南都电源也在今年快速放量。 InfoLink分析称,从2022年的趋势来看,以锂三元电池为主的韩系厂家在储能市场爆发的同时受惠有限,相对在储能电池规格标准化的趋势下,采用方形磷酸锂铁的中系储能电芯厂家出货量显著增长。
据咨询机构InfoLink在1月11日发布的消息,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总计达到142.7GWh,相较2021年的46.9GWh大幅成长了204.3%,TOP3的厂家出货皆在10GWh以上,对比去年同期皆有倍数增幅。 除了宁德时代再次以悬殊的差距稳坐储能电池龙头,2022年出货与2021年的排名次序出现明显调动,韩系的Samsung SDI以及LG Energy Solution排名下滑,2022年即有2GWh以上出货量水平的中系厂家如比亚迪、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等在今年有极大的增幅,此外快速窜起的瑞浦兰钧、海辰新能源、南都电源也在今年快速放量。 InfoLink分析称,从2022年的趋势来看,以锂三元电池为主的韩系厂家在储能市场爆发的同时受惠有限,相对在储能电池规格标准化的趋势下,采用方形磷酸锂铁的中系储能电芯厂家出货量显著增长。
当地时间周四(1月12日),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部长卢胡特表示,该国与特斯拉关于建厂的谈判仍在进行中。 周三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特斯拉即将达成在印尼建立工厂的初步协议,其目标为年产100万辆电动汽车。 卢胡特回应称:“我不能置评,我们仍在谈判。”不过卢胡特透露,他最近刚刚与特斯拉进行了新一轮谈判。卢胡特主导印尼与特斯拉的谈判,他以保密协议为由,拒绝透露更多细节。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周三在推特表示:“请谨慎撰写引用未具名消息源的文章,因为它们经常是虚假的。” 印尼是世界上第四大人口大国,还是东南亚第一大经济体,对众多汽车制造商而言,印尼市场蕴含着不小的潜力。此外,印尼丰富的镍资源也是吸引特斯拉建厂的重要因素,该国是全球最大镍生产国。特斯拉去年与印尼达成了价值50亿美元的镍供应协议。 马斯克上月表示,特斯拉即将选定下一家超级工厂的地点。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特斯拉有意在墨西哥北部的新莱昂州建立一家新工厂。 特斯拉目前共有四家整车工厂,分别位于中国上海、德国柏林、美国奥斯汀和弗里蒙特。 特斯拉并非唯一看中印尼市场的车企,印尼当局透露,丰田汽车和三菱汽车已承诺投资电动汽车生产。 印尼投资部表示,已经投资或有意投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的公司包括LG能源解决方案和巴斯夫等。
总市值超1万亿元的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晚间公告, 预计2022年净利润291亿元-315亿元,同比增长82.66%-97.72% 。 Q3净利94.24亿元,据此计算,预计Q4净利115.08亿元-139.08亿元,环比增长22%-47%, 单季净利继2022年一季度后料再创历史新高。 有券商研究员最新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宁德时代全年业绩预告基本符合预期,储能毛利率进一步改善,整体电池单GWh盈利1亿元左右。 此外,预期Q4产量环比增22%,基本上仅12月份产量环比下降,预计为33Gwh,少7个G左右。 截至1月12日收盘,6个月以内共有42家机构对宁德时代的2022年度业绩作出预测,其中归母净利预估均值为281.30亿元。晚间公布的年报预测值291亿元-315亿元, 高于机构预估均值 。 谈其业绩增长的原因,宁德时代在公告里表示,国内外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 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市场持续增长 ,公司不断推出行业领先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同时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及深化客户合作关系, 加之前期布局的优质产能释放,产销量明显提升 。 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近期对宁德时代开启了“买买买”模式,据统计,北向资金近7个交易日(1月4日至1月12日)净买入宁德时代分别为12.26亿元、7.45亿元、2.58亿元、14.49亿元、11.03亿元、1.29亿元、2.47亿元, 近7个交易日合计买入超51亿元 。 业绩公告一出,便立刻引起众多网友在财联社APP热议。有人表示,“怪不得北向连续一个星期流入四、五十个亿”,也有人表示,“今年会上600块”,还有人表示“当大家都知道的时候就是出货的时候 跑了跑了”。 公开资料显示,宁德时代上半年动力电池系统业务实现营收791.43亿元,同比增长160%,占比超7成, 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 。储能业务营收127.36亿元,占比超11%。 数据显示, 2022年1-12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545.9GWh,同比增长148.5%。同期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465.5GWh,同比增长150.3% 。 东吴证券分析师陈睿彬12月22日研报指出,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2022年全球市占率35%+, 其中10月全球市占率达38%,海外市占率突破30%,占比快速提升,预计宁德全球龙头地位稳固,其中欧洲市场方面,德国、匈牙利积极建厂, 预计未来市占率有望提升至40%+ 。 野村东方国际分析师戴洁等1月6日研报指出,考虑到高基期效应, 预计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业务在2023/2024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22%/20%。 此外, 预计公司储能业务在2023/2024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89%/61%。 此外,考虑到锂价下行的可能性, 公司动力电池和储能业务的毛利率有望改善 ,预计在2023/2024年公司有望实现整体毛利率21.5%/22.7%。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随着麒麟电池、钠离子电池和LFMP电池的商业化,戴洁 看好宁德时代龙头地位有望维持。 考虑到行业旺盛需求及公司全球龙头地位稳固,陈睿彬预计宁德时代2023年实现净利润483亿元,同比增长60%。 不过,有分析指出,伴随着动力电池企业的激进扩张,一个需要警惕的事实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逐步提升,激进的产能扩张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锂电池行业不可避免的周期性问题或许又将再次出现。 2022年11月,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博士曾在行业峰会上指出, 预计最晚2024年全产业链都将出现产能过剩。
总市值超1万亿元的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晚间公告, 预计2022年净利润291亿元-315亿元,同比增长82.66%-97.72% 。 Q3净利94.24亿元,据此计算,预计Q4净利115.08亿元-139.08亿元,环比增长22%-47%, 单季净利继2022年一季度后料再创历史新高。 有券商研究员最新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宁德时代全年业绩预告基本符合预期,储能毛利率进一步改善,整体电池单GWh盈利1亿元左右。 此外,预期Q4产量环比增22%,基本上仅12月份产量环比下降,预计为33Gwh,少7个G左右。 截至1月12日收盘,6个月以内共有42家机构对宁德时代的2022年度业绩作出预测,其中归母净利预估均值为281.30亿元。晚间公布的年报预测值291亿元-315亿元, 高于机构预估均值 。 谈其业绩增长的原因,宁德时代在公告里表示,国内外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 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市场持续增长 ,公司不断推出行业领先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同时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及深化客户合作关系, 加之前期布局的优质产能释放,产销量明显提升 。 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近期对宁德时代开启了“买买买”模式,据统计,北向资金近7个交易日(1月4日至1月12日)净买入宁德时代分别为12.26亿元、7.45亿元、2.58亿元、14.49亿元、11.03亿元、1.29亿元、2.47亿元, 近7个交易日合计买入超51亿元 。 业绩公告一出,便立刻引起众多网友在财联社APP热议。有人表示,“怪不得北向连续一个星期流入四、五十个亿”,也有人表示,“今年会上600块”,还有人表示“当大家都知道的时候就是出货的时候 跑了跑了”。 公开资料显示,宁德时代上半年动力电池系统业务实现营收791.43亿元,同比增长160%,占比超7成, 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 。储能业务营收127.36亿元,占比超11%。 数据显示, 2022年1-12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545.9GWh,同比增长148.5%。同期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465.5GWh,同比增长150.3% 。 东吴证券分析师陈睿彬12月22日研报指出,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2022年全球市占率35%+, 其中10月全球市占率达38%,海外市占率突破30%,占比快速提升,预计宁德全球龙头地位稳固,其中欧洲市场方面,德国、匈牙利积极建厂, 预计未来市占率有望提升至40%+ 。 野村东方国际分析师戴洁等1月6日研报指出,考虑到高基期效应, 预计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业务在2023/2024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22%/20%。 此外, 预计公司储能业务在2023/2024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89%/61%。 此外,考虑到锂价下行的可能性, 公司动力电池和储能业务的毛利率有望改善 ,预计在2023/2024年公司有望实现整体毛利率21.5%/22.7%。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随着麒麟电池、钠离子电池和LFMP电池的商业化,戴洁 看好宁德时代龙头地位有望维持。 考虑到行业旺盛需求及公司全球龙头地位稳固,陈睿彬预计宁德时代2023年实现净利润483亿元,同比增长60%。 不过,有分析指出,伴随着动力电池企业的激进扩张,一个需要警惕的事实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逐步提升,激进的产能扩张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锂电池行业不可避免的周期性问题或许又将再次出现。 2022年11月,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博士曾在行业峰会上指出, 预计最晚2024年全产业链都将出现产能过剩。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