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CLNB 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圆满结束 干货内容请查收!

    5月31日,由 上海有色网(SMM)主办的 CLNB 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 在中国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 本次大会汇集国内外行业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SMM资深分析师齐聚一堂,就全球新能源矿产需求、储能、光伏、锂电,动力电池回收,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氢能,钠电等市场热点话题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 》点击观看本次峰会视频直播 》查看本次峰会文字报道专题 》查看现场图片直播 大会开幕致辞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原会长 康义 》点击查看现场嘉宾致辞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 王小康 》点击查看现场嘉宾致辞 广州期货交易所 张鹏 》点击查看现场嘉宾致辞 SMM CEO 范昕 》点击查看现场嘉宾致辞 大咖访谈:2030 年全球电池供应链行业的增长路径 圆桌主持人:王彦臣 上海有色网伦敦公司总经理 嘉宾1:Group Manager Commercial, Pilbara Minerals Aaron Delroy 嘉宾2: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总经理 易辉琼 嘉宾3:贝特瑞(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杨顺毅 嘉宾4:Anthony Tse Founder of NEO Capital, Former MD &CEO of Galaxy Resources, Board Director of Li-Cycle Corp 嘉宾五: 国合能源研究院 院长 王进 》点击查看现场视频 SMM tier1 榜单发布 》点击查看详细获奖名单 新能源领域ESG排行榜 SMM最佳钠电优质企业奖 》点击查看详细获奖名单 SMM新能源产业链优质装备供应商奖 》点击查看详细获奖名单 SMM新能源供应链优质服务商 》点击查看详细获奖名单 新能源产业链榜单发布 》点击查看详细名单 5月29日院士专场 发言主题: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现状与挑战 发言嘉宾:中国工程院 外籍院士 徐政和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徐政和介绍了“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现状与挑战”的相关话题。他表示,据中信证券等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超20万吨,市场规模达130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元,预计到2030年,三元锂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规模将超1500亿。 》退役动力电池电池面临二次污染严重等多个问题 解决思路有哪些? 发言主题:长时储能是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发言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天寿 他表示,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进度落后预期,主要受储能技术制约;不同时长,尤其长时,高安全的储能技术是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能否实现能量与功率的解耦是长时储能的关键;液流电池能量功率解耦,具有高安全、时长灵活、扩容方便、循环寿命长等优势,前景广阔。 发言主题:新能源矿产的需求态势和安全供应——以铜等为例 发言嘉宾:中国科学院 院士 侯增谦 他分别从技术革命和气候变化看矿产需求、从地缘政治看矿产资源战略与安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金属——铜的介绍以及我国资源需求与供应态势研判等四个方面展开分享。 发言主题:盐湖提锂技术新发展 发言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中伟 发言主题: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关键技术 发言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逢春 5.29日主论坛宏观专场 发言主题:投身能源百年大变局 研究能源革命新课题 发言嘉宾: 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局长 徐锭明 能源革命的两大新课题——储能与氢能 能源转型是一种工具,同时,能源转型也是一次机遇。用好能源转型工具,抓住能源转型机遇。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总结人类能源发展和转换的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它正沿着高碳到低碳、低效到高效、不清洁到清洁、分散到集中再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小型到大型再到大型与小型相结合、不可持续到可持续的历史轨迹,从低级到高级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 更重要的是,在能源发展和转换的过程中,人类也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不自觉到自觉,被动到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这次能源的更替必定将把我们带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能源革命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不推进能源革命,无法确保能源安全;不确保能源安全,便无法推进能源革命。 》大咖分享:储能与氢能发展现状及展望 发言主题:全球新能源矿产需求与展望 发言嘉宾:中国地质科学院 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首席科学家 王安建 中国地质科学院 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安建针对“全球新能源矿产需求与展望”的话题展开分享。他表示,预计到2040年,电动汽车领域对铜的需求在279万吨左右,2050年在312万吨左右;2040年电动汽车领域对镍的需求在186万吨左右,2050年或将收窄至163万吨左右;到2040年电动汽车领域对锂的需求量在73万吨左右,到2050年的需求量在88万吨左右;到2040年,电动汽车领域对钴的需求量在17万吨左右,到2050年或将提升至20万吨左右。 》专家预计:到2040年电动汽车领域对锂需求量在73万吨左右 发言主题:领航企业可持续发展--欧盟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 发言嘉宾:Stefan Crets CSR 欧洲 CEO 欧盟电池法规:还包括对要换材料的尽职调查义务 公司必须识别、预防和解决社会和与电池原材料(如锂、钴、镍、天然石墨)相关的环境风险。 这些材料的采购、加工和交易需要这样做; 在欧盟电池市场运营的公司需要适应这些新的要求,以确保合规性,并为更可持续和循环的电池行业做贡献。 》CSR:欧盟ESG政策&美国IRA法案对全球供应链影响 发言主题:用专业眼光看矿资产,买亏了还是卖亏了 发言嘉宾: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负责人 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原司长 鞠建华 5.29日主论坛 产业专场 发言主题:基于压力的电池状态估计和安全预警方法研究 发言嘉宾: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 首席科学家 姜久春 锂离子电池压力测量的意义 电池的问题: 目前猝死电池仍然找不到有效的办法来进行预警,电池的SOC和SOH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压力的问题: 锂离子的脱嵌过程导致电极材料的体积变化,电流密度和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不均匀应力分布。 压力检测的重要性: 增加对电池应力变化的监测,有可能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 随着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进行,微观原子晶格体积膨胀导致电极颗粒和SEI膜机械断裂,引起不可逆的容量损失和内部结构失效,增加了电池发生热失控的安全隐患。 亟需对机械应力下锂离子电池性能进行系统性研究! 》专家分享:基于压力电池状态估计和安全预警方法研究 发言主题:高安全、高可靠3S融合储能系统及其发展方向 发言嘉宾:江苏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曾繁鹏 他表示,储能的六大核心要素包括高安全、长寿命、高效率、低衰减、智能化以及高收益等六方面。高安全方面,主要是系统级安全 、主动安全系统、创新的消防体系、热失控预警、全液冷架构;长寿命方面,全液冷架构、系统级长循环次数、储能专用长寿命电芯 、电力电子可靠性;高效率方面,包括全系统高效率、子系统高效率、系统架构高效率;低衰减方面包括系统级低衰减、PACK级低衰减、创新的BMS系统;智能化方面,包括BMS+PCS+EMS “3S”融合设计,EMS 智能化、VPP 平台化;高收益方面,包括产业链战略合作伙伴、低成本系统架构、全产业链布局、智能化运维&运营。 发言主题:必维助力新能源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言嘉宾: 必维集团(Bureau Veritas)集团战略业务创新与合作伙伴总监|法国 Edouard Plus 发言主题:澳大利亚锂矿及电池产业发展 发言嘉宾:皮尔巴拉锂矿集团商务经理 Arron Delroy 发言主题:以资源为本,紫金在新能源产业的布局及与下游企业的协同 发言嘉宾: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廖元杭 发言主题:问顶电池技术助力绿色新能源产业发展 发言嘉宾: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总监 景思杰 5.30储能产业论坛 工商业储能“ 盘古计划”——战略签约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全球储能的发展趋势与市场预测 发言嘉宾:SMM 储能首席分析师 冯棣生 SMM储能首席分析师冯棣生对2023-2030全球储能市场格局进行了一番细致的回顾与展望。他表示,SMM预计,从2024年至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为23%。这一期间,全球储能需求将显著增加,到2030年,储能需求总量将达到828GWh。这一预测表明,尽管短期内存在增长放缓的趋势,从长远来看,储能市场依然充满机遇和发展空间。 》SMM:2023-2030全球储能市场格局回顾与展望【SMM新能源峰会】 发言主题:储能与新能源应用防火研究 发言嘉宾: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建筑防火研究所新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汪茂海 新能源产业背景 未来将建立起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安全、经济、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 电力将成为支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主体终端能源。 可再生能源(间歇性、波动性) 大规模应用,储能是关键。 储能是碳中和主枝干——左擎“风、光、氢”等清洁能源,右牵动力电池和新能源车 2023年,锂电池行业产值1.4万亿,电池行业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锂电池安全事故频发 专家谈储能与新能源应用防火研究 发言主题:以超充驱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迈向绿色高效新未来 发言嘉宾:湖南京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副董事长 孙茂建 能源行业的现状与挑战 全球能源挑战 能源公平的挑战: 受能源供应和能源成本等多方面的影响,目前全球仍有26亿多人无法获得现代能源服务。 能源供应安全的挑战: 能源供应安全问题源于资源的分布不均,世界能源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能源被部分国家垄断 能源转型的挑战: 传统的化石能源使用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如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空洞等。 我国能源挑战 巨大且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巨大且迅速增长的温室气体排放、农村和小城镇缺乏清洁能源服务、快速增加的油气进口依存度、严重的常规环境污染。 》超充技术未来充电功率提升 成本后续三年约降20-30% 发言主题:光储一体,赋能工商,天合一站式解决方案领创全景生态 发言嘉宾: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区产品市场经理 雷小露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区产品市场经理 雷小露分享了工商业储能的行业前景和相关应用。她表示,全球工商储市场高速增长,中美为最大市场,预计未来5年中国会有高速增长,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8%。预计2028年全球工商储市场容量将超100GWh,2023~2028年累计市场容量超400GWh,其中中国市场以45%的大占比稳居第一,潜力巨大,美国以26%居于第二。 全球工商储市场高速增长 中美为最大市场,预计未来5年中国会有高速增长,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8%。 预计2028年全球工商储市场容量将超100GWh,2023~2028年累计市场容量超400GWh,其中中国市场以45%的大占比稳居第一,潜力巨大,那美以26%居于第二。 至于中国国内的情况,预计今年国内工商储市场可达10GWh,预计到2028年国内工商储将突破40GWh,5年负荷增长率达38%。 》天合光能:预计2028年全球工商储市场容量将超100GWh 未来5年中国市场或高增长【SMM新能源峰会】 发言主题:双碳目标下储能在铝行业的发展机遇 发言嘉宾: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轻金属部副主任 莫欣达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轻金属部副主任莫欣达围绕“ 双碳目标下储能在铝行业的发展机遇 ”的话题作出分享。她表示,电解铝总产能有天花板,按照4500万吨产能测算,年电力需求量达6000亿吨电;产业布局须严格执行置换政策,有减才有增,增量不可超过减量;建成产能距离天花板还有不到100万吨空间。应对碳约束,电解铝可以做到提高能效;增加清洁能源消纳(市场化交易、自建、源网荷储);再生铝(产量950万吨;保级回收更重要);碳交易(产量/电力消耗量;力争卖配额);内销/出口(做好资源配置);CCER(已重启);金融衍生品(产融结合)等等...... 一、铝行业对储能有需求 1. 用电特点:电耗高+不可中断 全国电解铝行业平均综合交流电耗:2023年13324千瓦时/吨,连续20多年全球最低;2024年1-4月为13284千瓦时/吨。 1886年,美国霍尔(Hall)和法国埃鲁(Héroult)发明了从铝土矿石中提取铝的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且可规模化生产廉价的金属铝,故Hall-Héroult法一直沿用至今。 》大咖谈:双碳目标下储能在铝行业的发展机遇 发言主题:工商业储能运营解决方案 发言嘉宾:云智环能 CEO 张隽永 云智环能CEO 张隽永介绍了“工商业储能运营解决方案”的相关话题。他表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推进,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逐步迈入"深水区"、"无人区",电力市场建设面临供需形势变化拐点和新能源消纳与发展形势拐点。下一步电力市场建设,必须紧密结合电力市场建设外部环境发生的新变化,更好服务和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运行需要。 国内方面,自2015年中发9号文印发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经过多年的努力,电力市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形成了覆盖省间省内、覆盖多时间尺度和多交易品种的全市场结构体系,有效承接发用电计划放开,有力促进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2022年是我国电力市场全形态运营的第一年,是在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推进,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逐步迈入"深水区"、"无人区",电力市场建设面临供需形势变化拐点和新能源消纳与发展形势拐点。下一步电力市场建设,必须紧密结合电力市场建设外部环境发生的新变化,更好服务和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运行需要。 》电力市场建设面临供需形势变化等两大拐点 下一步该如何做? 发言主题:通信行业储能产品的应用和前景分析 发言嘉宾:中国移动供应链管理中心 运营与质量部经理 高峰 储能行业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及市场格局 2023年在海内外大环境下,全球储能呈现出上半年热,下半年冷的状态,以欧洲为代表的户储市场遇冷,美国大储并网延期等,储能电池库存高企。 2024年,储能市场逐渐进入增长状态。① 低价竞争情况有望改善。② 美国大储和户储装机延期将得到改善。③ 欧洲户储经销商库存已于2024年初逐步清理完毕。 规模趋势: 2024年出货增长35% 装机量:2024年全球将达到53GW,同比增长51%。增长点主要来源于中美市场。出货量:2024年全球超过280 GWh,同比增长35%,行业将逐渐进入增长状态。 价格趋势: 2024二季度价格稳定;2023年底,储能电芯价格较年初已下降50%,目前逐步企稳。 2023年市场竞争白热化,仅中国新成立储能企业5万余家。2024-2025年将全面洗牌。 发言主题:关于新型储能规模化调用的思考及建议 发言嘉宾: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水电及新能源处主管、专家 刘显茁 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水电及新能源处主管、专家刘显茁围绕“关于新型储能规模化调用的思考及建议”的话题展开分享。他表示,新型储能是响应快、精度高的优质调节资源,能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的问题。但目前电力系统中实际运行效果仍然有待提升。为此,他提出了三个观点,一是明确新型储能是不同于传统电源、用户的新型主体,二是建议新型储能要在不断应用中进步发展,用进废退,三是表示新型储能要形成规模化效应,从大电网角度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新型储能可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等问题 但实际运行效果有待提升 ? 发言主题:电化学储能火灾安全性分析技术研究 发言嘉宾:安徽中科久安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姜可尚 安徽中科久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姜可尚针对“电化学储能火灾安全性”展开分析和技术研究。他表示,热失控传播会导致储能系统火灾迅速扩大,锂离子电池发生热失控燃烧时,会释放氧气和可挥发性液体,即便在没有空气的条件下,仍然能够燃烧。针对锂离子电池特有的燃烧特性,传统的消防手段难以有效应对。 》热失控传播导致储能系统火灾迅速扩大 传统消防手段难以有效应对 发言主题:构网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并网要求浅析 发言嘉宾: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储能与电工新技术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许守平 构网型储能的发展背景 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 供电主力电源发生较大改变 由传统燃煤机组转向新能源为主体的发电结构;从静态负荷资源转变为动态可调负荷资源;从单向电能供给变为双向电能互济,终端电能替代比例从低到高。 》专家谈:构网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并网要求 发言主题: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政策分析 发言嘉宾: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原党组成员、专职副理事长 王志轩 建议(对政策及企业) 1、坚持统筹原则(所有储能政策都在强调统筹,但具体执行还有很大空间,关键是部门统筹、央地统筹) 坚持统筹规划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与国家安全密切关联,要坚持规划先行,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电源与电网、全局与局部、政府与市场、开发与节约等关系,高质量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坚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型储能与新能源是“伴生关系”):可持续发展目标决定,全局性、战略性决定; 》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政策分析 企业如何把握政策机遇? 发言主题:新型电力系统调节需求与储能发展 发言嘉宾: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 主任工程师 张富强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主任工程师张富强围绕“新型电力系统调节需求与储能发展”的话题展开分享。在提及对储能发展的建议时,他表示,要加强抽水蓄能、新型储能与其他调节资源的统筹规划、协同发展;要提升新能源配储利用效率,优化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调度运行方式;建立健全电力市场体系,创新电力交易品种,体现储能多重应用价值;完善抽水蓄能和新型电站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新型储能电站管理。 》新型电力系统调节需求分析 储能发展现状及展望 发言主题:特来电国际业务与充电网解决方案介绍 发言嘉宾: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业务事业部副总经理 王中凯 他表示,新能源汽车爆发是大势所趋,在全球主流市场,电动车销量均在高速增长。2022年电动汽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较2021年增长55%。中国销量增长80%,欧洲增长15%,美国增长55%。充电桩方面,预计全球充电桩数量将从2022年的300万增加到2030年的1300万,市场潜力巨大。 发言主题:新一代电池热失控预测及预警方法技术研究 发言嘉宾: 烟台创为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李明明 发言主题:储能系统用泵解决方案的应用研究 发言嘉宾: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行业高级工程师 姬仁政 发言主题:锂矿并购中的陷阱-从5个案例中来提高我们的敏锐度 发言嘉宾:北京雨仁律师事务所 马于淇 发言主题:阳光智储,助力冶金行业低碳转型 发言嘉宾: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总监 肖顺 发言主题:电化学储能助力绿色能源进程 发言嘉宾:Greenvolt Power, 储能总监Head of Storage 发言主题:工商业储能-基于复杂应用场景的产品技术创新 发言嘉宾: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BO 唐莹 发言主题:数字化储能在配用电侧的应用价值探讨 发言嘉宾: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张鹏 发言主题:用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发言嘉宾: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原副司长 刘亚芳 5.30日电动车绿色出行及电池应用高峰论坛 圆桌对话 主题:不同视角下 钠电全产业链发展方向 主持人: SMM VP 胡健 嘉宾: 广东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 副会长/深圳市电动自行车产业促进会 执行会长 杨华 湖州英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王亚平 董事长 山东华纳新能源有限公司 李稚殷 副总裁 无锡盘古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胡明祥 董事长 珠海市赛纬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院院长 毛冲 》点击观看现场视频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钠电和锂电在储能应用的经济性对比 发言嘉宾:SMM 高级咨询顾问 夏文静 SMM评述: ►储能领域对电芯能量密度并非特别敏感,电芯的技术竞争核心在于系统寿命及系统效率。 ►当前储能应用大多以一充一放为主,逐渐转向两充两放,考虑充电时长等问题,预计发电侧一充一放居多;电网、工商业应用场景等将逐渐走向两充两放。 -锂电-磷酸铁锂系统寿命及系统效率表现均高于钠电-层氧及钠电-聚阴离子; -钠电-层氧循环最高达5000次,适用于一充一放3-4年电站寿命设计及两充两放5-8年电站设计,技术性能长期不具优势; -钠电-聚阴伴随循环提升至10,000周左右,整体电站寿命提升,叠加系统效率持续提升,或将对铁锂市场造成冲击(如一充一放存在10年向15年转化,聚阴可满足要求)。 》SMM:锂电池VS钠电池储能应用前景分析 发言主题:磷酸铁锂材料产业发展趋势 发言嘉宾:宜宾天原锂电新材有限公司 董事长 颜华 “双碳”背景下 电动化转型势不可挡 电化学储能将成为新浪潮 ►新能源汽车是交通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 ►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链转型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储能是“碳中和”背景下能源转型的助推器,是解决风能、光伏发电与用电之间的矛盾,储能未来可期。 ►电化学储能引领储能行业变革,其储能效率最高,应用场景广,将成为主流技术。 》磷酸铁锂产业向资源及能源富集地区转移是大势所趋 发言主题:可信赖的颇尔工业过滤和分离解决方案 发言嘉宾:颇尔(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专家 王永振 DFL-盐湖提锂 ►案例 •DFL用于保护超滤、纳滤组件; •100m3/h设计流量。 》颇尔公司:锂电池行业重要产品及全行业过滤解决方案 发言主题:高比能钠电池性能报告 发言嘉宾:天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新型电池副总经理 邬财浩 钠电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关键 钠电发展自主安全可控: 国内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带动锂电产业高歌猛进,但锂电池核心材料锂资源、钴资源、镍资源等严重依赖进口,供应链安全和市场价格波动频发,发展钠离子电池是保障中国锂电和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关键计划。 》钠电面临挑战及应对策略 发言主题:可充电式钠电池电极材料进展 发言嘉宾:无锡钠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乔少华 行业近况 ►钠电池标准开始逐渐完善; ►储能、工程机械、电动两轮车、电动汽车等应用端实现了一定的出货量; ►2023年上半年聚焦在层状氧化物,下半年聚阴离子材料开始发力和扩张; ►布局企业多,规模量产少:正极材料企业有近80家,年产能超过2千吨的不超过10家; ►共线产能多,有效产能少,实际利用率低; ►材料企业战略趋同,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 》差异化钠电正极材料开发与产业化实践 发言主题:扩大电池生产-欧洲超级工厂的经验分享 发言嘉宾:博士/Battery Associates 创始人兼主席 Simon Engelke 》扩大电池生产:欧洲超级工厂的经验分享 发言主题:磷酸锰铁锂新进展 发言嘉宾: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院院长 王正伟 单晶锰酸锂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 技术创新,单晶锰酸锂的研发: 自带掺杂元素的硫酸盐→单晶Mn3O4→单晶LMO(一次烧结,不需任何添加剂及包覆,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常/高温循环及搁置性能)。 磷酸锰铁锂材料 保持铁锂稳定架构,提升能量密度,同时安全性和成本相较三元材料有优势。 发言主题:钠离子电池在电动车行业的应用前景 发言嘉宾:无锡盘古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 胡明祥 钠离子电池发展优势 安全性高: ◼ 钠离子电池内阻高,电池短路电路电流更低,瞬间发热更少。 ◼ 锂的标准电极电位更负,在水溶液里表现更为比钠更容易失电子,因而钠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 钠的活性高,在一定条件下钠枝晶比锂枝晶更易发生自消融,进而避免了电池短路自燃。 ◼ 钠离子电池在热失控过程中易钝化失活,在过充、过放、挤压、针刺等安全测试中均不起火爆炸,热稳定性远超国家强标安全要求。 ◼ 锂离子电池在过放电的情况下,金属态的铜会沉积在阴极上形成金属枝晶铜,金属枝晶铜的生长会造成内部短路并造成严重的热危害。而钠离子电池负极允许使用铝箔作为集流体,使其能够安全的放电至0V,而不会出现Al 溶解等任何问题。 》钠离子电池在电动自行车的应用前景 发言主题:特殊介质的平稳输送与精准投加 发言嘉宾:英格索兰 PST亚太区市场总监 邱广 》能源领域投资趋势及锂电行业应用简析 发言主题:电动二轮车电池充电技术与安全探讨 发言嘉宾:国家高端储能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 薛宇 分析典型的充电事故产生原因: 第一,由于充电器从恒流充电转为恒压充电的条件为电池端电压(一般设计为58V)达到一定数值。如48V电池组,铅酸电池是由4块12V电池,每块电池由6个2V的单格组成,锂离子电池由12串(三元电池)、13串(铁锂电池)组成,三元电池的单格电压为3.7V、铁锂电池的单格电压为3.2V,单格电池电压在整个充电过程中,从低电位充到高电位。 但是充电时,如果发生电池单格损坏、短路等原因,2V/3.2V/3.7V单格电压降为0或者很低的电压,那么由每个单元格串联累计的电压值就可能永远达不到转换电压(恒流-恒压),充电器判断一直未达到转换电压,就一直保持使用大电流对电池组进行直流恒流充电。 》专家分享:电动二轮车电池充电技术与安全探讨 发言主题:石墨烯电池研究现状与展望 发言嘉宾: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院副院长 黄伟国 循环充放电时海绵铅比表面收缩产生大量的空隙使得不可逆硫酸盐化加剧 降低循环可逆性 • 负极海绵状铅作为活性物质,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在比表面能的作用下,比表面会不断收缩,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 比表面收缩后极板的孔径会变大,更有利于形成更加粗大的硫酸铅晶体,导致不可逆过程加剧。 解决负极硫酸盐化的途径: ➢ 采用表面活性剂(木质素、腐殖酸)抑制活性物质的表面积收缩! ➢ 采用硫酸钡晶核细化硫酸铅颗粒! ➢ 添加炭黑、石墨等增加导电性!“称为抗膨胀剂!” 》石墨烯电池研究现状与展望 发言主题:铅酸电池、锂电池、钠电池在电动车上的应用及未来发展 发言嘉宾: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雷宝荣 铅酸电池、锂电池、钠电池在电动两轮车上的应用 目前电动二、三轮车仍然以铅酸电池为主,锂电池、钠电池的渗透率逐渐提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两轮车、三轮车市场,市占率约90%。与欧美不同的是,中国电动两轮车主要用于代步,由于中国城乡建设的实际状况、电动车作为普通老百姓出行的交通工具、加之中国的城乡道路交通状况、电动车成为几亿普通人主要的中短途代步工具,随中国城镇化率的进程在近些年较快的发展,电动车行业也随着高速发展、截止2023年全国保有量约4.2亿辆,2023年产量达到5560万辆。 》铅酸、锂、钠电池在电动车上应用及未来展望 发言主题:固态电池趋势与战略 发言嘉宾:Blue Solutions 业务发展与计划总监 Bekir Mercan 锂离子电池并不符合市场的主要需求 锂离子电池的局限性: 范围/高能量密度、安全性、老化、快速充电能力。 》2035年固态电池市场份额占比有望达12%-15% 发言主题:低成本生物质基钠电硬炭负极材料开发及产业化应用 发言嘉宾:湖南钠能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博士副教授 张磊 (应嘉宾要求发言内容不对外) 发言主题:钠电硬碳最优生物质原料的筛选 发言嘉宾:湖州英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亚平 5.30日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全球光伏和氢能储存市场分析 发言嘉宾:SMM 高级咨询顾问 郭一宽 氢能储能与可再生能源的耦合 氢能储能可有效解决弃光弃风问题,锂电储能可弥补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提升整体耦合度。 废弃光资源在中国及中东的应用 中国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氢储能减少太阳能浪费;中东光照资源充足,预计2030年光伏发电量将增至50GWh。 》SMM:全球光储氢市场解析 2030年全球氢气产量或达1.6亿吨 发言主题:全球能源变革新篇章-绿氢、绿氨与绿醇的崛起与机遇 发言嘉宾: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特聘专家 赵军 制氢发展趋势 ▪ 电力制氢路线比重不断增加,2060年年产量可达7300万吨,将成为未来主要制氢路线。 ▪ 其他制氢路线(如精炼石脑油催化重整、其他化石、煤炭等)的比重都在逐渐减少,未来多采用与CCUS技术相结合的清洁生产方式。 》绿氢、绿氨与绿醇产业展望 交通运输等将成为氢需求重要增长点 发言主题:高性能阳极催化剂开发与展望 发言嘉宾:北京氢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董事长 米万良 全球PEM电解槽发展策略 欧盟:德国提出国家氢能战略,30年/40年目标电解槽产能5/10GW,对绿氢需求巨大。同时提出可再生能源法减免绿氢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幅度达85-100%;并提出氢全球计划,投入9亿欧元。英国氢能战略将原有至30年5GW的低碳氢产能提升至10GW/年(绿氢+蓝氢),公布9000万英镑绿氢基金。 美国:PEM电解水制氢的成本已降为当地天然气重整制氢的2倍,尤其是以“四弃”发电制氢成本已经与天然气制氢相当。美国能源部推出H2@Scale规划,支持Proton Onsite,Giner,3M公司开展涉及GW级PEM电解槽析氧催化剂、电极、低成本电极组件和放大工艺。 中国:可再生能源电力的PEM电解水制氢项目不断攀升,提出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将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氢量等氢能相关全产业链计划。中石化提出绿氢炼化、千座加氢站计划;中石油以及中海油、国电投、三峡集团等均开展相关方面的布局。 》“双碳”目标驱动 未来我国氢气将转向绿氢生产 发言主题:碳市场发展与绿色氢基能源 发言嘉宾: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总经理助理 沈轶 定位和发展目标 紧紧抓住全国碳市场启动的历史性机遇,围绕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建设 “一体三功能五大中心”,建成国际一流的碳市场。 全球碳市场发展现状 截至2023年1月,全球共有28个碳市场正在运行。另外有8个碳市场正在建设中,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投入运行12个司法管辖区亦开始考虑碳市场在其气候变化政策组合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未来碳市场控排规模将持续增加 绿色氢基能源发展痛点解析 发言主题:天然氢勘查开发氢能绿色供应的重要途径 发言嘉宾:博士/北京天成开云能源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卢明杰 氢能供应幵非都是绿色 目前可利用癿氢能均属亍“二次能源”,主要通过一定癿技术手段,由其它能源转化而来癿,丌仅需要能源投入,还排放二氧化碳。 根据IEA统计,2022年全球氢需求量约9500万吨,其中我国约4000万吨。 在我国约62%(约2480万吨)氢为煤制氢,19%(760万吨)为天然气制氢获得。即使全部采用了碳捕获技术( CCS ),每年因此两项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也达5720万吨。因此,要实现氢能产业真正癿绿色发展,必须解决氢能源癿绿色供应问题。 》天然氢勘查开发是氢能绿色供应的重要途径 发言主题:蓝氢到绿氢的转型之路 发言嘉宾:旭阳氢能研究所 电解水制氢负责人 张芳华 全球主要国家氢能发展模式 氢能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各国发展氢能目标不同决定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并使其发展各具特色。 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全球氢能市场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我国已成为最大氢气生产国,2021年,我国氢能产量达3342万吨,全球占比超过1/3;目前,氢气制氢仍以灰氢为主,2021年,灰氢占比超80%,电解水制氢不足1%。 》全球氢能市场前景可观 电解水制氢增量市场巨大 发言主题:氢燃料电池氧还原催化剂研究 发言嘉宾: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王振波 结论与展望 1、贵金属Pt/C国产化进程加速; 2、随着处理温度提高FeOx 转化为FeN4, FeN4 进而转化为活性位点;在700度热处理是Fe-N-C催化剂性能最佳; 3、可以采用助剂提高Fe-N-C催化剂活性位点密度; 4、明确了Mn-N-C催化剂中Mn-N4是催化活性中心;稳定性明显提高; 5、可以通过双金属活性中心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6、PEMFC是未来发展方向;由于Pt的成本和储量原因,未来非贵金属催化剂是研发重点,但难度较大。 》202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或将达10万辆左右 发言主题:绿氢行业水电解制氢装备与技术分析 发言嘉宾: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市场总监 李海鹏 发言主题:新一代电解水制氢核心材料的研究 发言嘉宾: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销售总监 李向军 (应嘉宾要求发言内容不对外) 5.30日光伏发电系统供应链论坛 大咖访谈:新格局下,光伏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主持人: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总监 刘小磊 嘉宾: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新能源与电力部经理 郝喜国 沙特国际电力与水务公司(ACWA Power) 中国新能源开发总监 张宏亮 中建材浚鑫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郭万武 高景太阳能副总经理 胡晓君 2024年一季度光伏组件出货量TOP榜单发布 》点击查看榜单详情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多晶硅、硅片供需展望以及转N进程 发言嘉宾:SMM光伏首席分析师 史真伟 多晶硅供需回顾 ►上半年多晶硅市场回顾: •多晶硅市场整体仍保持过剩态势,库存处于持续累积状态,到2024年5月多晶硅库存已经逼近30万吨大关,在5-6月份仍将继续累积。 •多晶硅供应已经出现月环比减少情况——率先将体现在5月份,主要由于价格已经跌破大多数厂家的完全成本线,部分尾部厂家及老旧产能的现金成本线也已被突破,引发了多个厂家的停产检修。 •多晶硅头部厂家市占率继续提高,新产线继续投产且保持高速爬产。 》SMM:多晶硅上半年整体仍过剩 硅片将触底 未来一年如何排产? 发言主题:2023-2024年工业硅市场发展与展望 发言嘉宾:SMM工业硅资深分析师 陆敏萍 》SMM:工业硅市场供需分析与后市展望【SMM光伏论坛】 发言主题:光伏电池P转N进程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发言嘉宾:SMM光伏高级分析师 毛婷婷 》SMM:Topcon电池扩产暂缓 未来光伏电池扩产增量来自于XBC与HJT【SMM光伏论坛】 发言主题:粒子与胶膜市场的供需格局 发言嘉宾:SMM光伏分析师 张轩睿 》SMM:粒子与胶膜市场供需展望【SMM光伏论坛】 发言主题:全球光伏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发言嘉宾: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 副秘书长 王卫权 发言主题:颗粒硅技术创新-N型应用之路 发言嘉宾: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全球硅基材料研究院院长助理 刘涛 发言主题:n型ZBB-TOPCon高效电池组件技术产业化进展 发言嘉宾:正泰新能企业研究院副院长 何晨旭 发言主题:钙钛矿产业化进展 发言嘉宾: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李程斌 》钙钛矿产业化进展【SMM光伏论坛】 发言主题:高效电池技术及不同路线电池竞争格局 发言嘉宾: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 沈文忠 PERC 电池受益于其强大的性能与成本优势,在主流市场上占据着 80% 以上的份额;抓住 PERC 电池发展良机的企业一跃成为上一轮行业洗牌( Al-BSF 、多晶)后的龙头企业。 PERC电池的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 膜层与金属化的优化:包括正面的膜层优化,提高光学吸收;降低栅线宽度,减少光的遮挡,优化浆料体系,改善金属与硅基的接触,引入MBB技术,降低单耗等等; 双面技术的推广:将背面全铝背场改为铝栅线,双面收光,双面发电,综合发电提高10%-30%; 选择性发射极技术叠加:通过金属化区域重掺杂,非接触区域轻掺杂,兼顾接触与钝化; 》大咖分享:n型光伏技术发展与趋势展望 发言主题:废旧光伏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及政策 发言嘉宾: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危废技术室主任 许涓 》废旧光伏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及政策【SMM光伏论坛】 发言主题:“鑫”向未来 数智前行 发言嘉宾:闫铭涛 协鑫新能源运营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协鑫运营科技:践行数智运营创新 实现高效运营服务【SMM光伏论坛】 发言主题:赛默飞元素分析在光伏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 发言嘉宾: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CMD TEA产品线应用主管 王艳萍 发言主题:海上光伏设计要点分析及案例分享 发言嘉宾: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能源工程院副总工程师 楼巍 发言主题:打造品牌差异化战略,领英助力新能源行业全球化发展 发言嘉宾:领英中国营销解决方案 资深客户总监 苏虹伊 发言主题:欧盟《外国补贴条例》对中国新能源企业在欧洲发展的影响及应对 发言嘉宾:北京雨仁律师事务所 王南楠 5.30日海外投资论坛嘉宾发言 开幕主题演讲 发言嘉宾:SMM SVP 卢嘉龙 圆桌论坛——中国和全球的新篇章 主持人: SMM伦敦办事处 电池金属副分析师 苏泓秋 发言嘉宾: 1. Battery Associates 创始人兼主席 Simon Engelke博士 2. Tse Founder - NEO Capital 安东尼 3. 澳大利亚英特兰国际商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 张迪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俄罗斯能源和环境法:新技术的关注点以及国际制裁的影响 发言嘉宾:Stanislav Petrov infralex 合伙人 俄罗斯最佳可得技术以及ESG 最佳可得技术是指基于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最先进技术,旨在通过标准的最佳组合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前提是其应用在技术上可行。 BAT由俄罗斯环境法授权,遵守BAT准则的公司可能会获得某些福利,如税收优惠和政府财政支持。 ESG代表环境、社会和治理,包括所有制类型的公司和组织在运营中考虑的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因素。机构投资者和金融家在制定投资战略和贷款政策时也会考虑ESG因素。建议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和股东提供ESG实践的披露信息。 》俄罗斯能源与环境法:新兴技术和国际制裁影响下的新方法 发言主题:匈牙利:小国家,巨大机遇 发言嘉宾: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 总领事 Szilárd BOLLA 投资趋势 :欧盟预计将采取更多保护主义措施/政策;密切友好国家间的联系;中国投资者集中在东欧、巴尔干和北非;由于可用的中国供应链,中国投资的地域重点减少;与绿地投资相比,并购数量增加。 》现有电池及新能源产业供应链 匈牙利政府支持下投资价值几何? 发言主题: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电池材料的机会 发言嘉宾: Satyen Daga MolSynth (Molecular Synthesis Private Limited) Founder & Director Mr Kunal 2023年印度市场对新能源需求在10+GWh左右,2030年印度市场新能源需求或在175+ GWh左右。 电池负极材料在印度的机遇:中国大企业的机会 低成本—— 成本可负担、专业人才丰富 公用电力:成本仅比中国高出5-10%,提供极具竞争性的运营开支。 劳动力与管理: 劳动力成本比中国低30%。庞大的石墨产业培育了大量的电池材料相关人才。 政府支持::诸如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和更快采用与制造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计划(FAME)等激励措施,降低了投资成本。 》到2030年印度新能源需求或达175+GWh 中国企业在印度有何投资机遇? 发言主题:探讨澳大利亚资源行业的投资商机 发言嘉宾:澳大利亚英特兰国际商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 张迪 澳大利亚英特兰国际商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张迪介绍了“探索投资澳大利亚资源产业的机遇”的话题。她表示,截至目前澳大利亚近380 多个运营矿山中生产19 种矿物原料。从这些矿物含量来看,澳大利亚是世界领先的铝土矿(铝矿石)、铁矿石、锂、金、铅、钻石、稀土元素、铀和锌生产国之一。贸易伙伴方面,2023年澳⼤利亚向中国方面的出口商品价值排名第一,日本排名第二,韩国排名第三。 》澳大利亚铝土矿、铁矿⽯、锂等资源丰富 有何投资机遇? 发言主题:走向西方:如何在欧洲电池和电池材料市场取得成功 发言嘉宾:罗兰贝格 高级合伙人 Wolfgang Bernhart Wolfgang Bernhart 高级合伙人 Roland Berger 围绕“走向西方:如何在欧洲电池和电池材料市场取得成功”的话题。他表示,新能源汽车份额的增加是电池需求的主要驱动力,预计到2030年,欧洲的电池需求将迅速增长至约800GWh。随着最近欧盟和北美纯电动汽车增长放缓,其预计新能源汽车产量和电池需求也将出现更温和的增长。而美国纯电动汽车的贸易限制和更高的需求不确定性,使得欧洲成为比北美更具吸引力的电池市场。 》到2030年欧洲电池需求或将增至约800GWh 后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更温和 发言主题:稀土元素及其在绿色能源转型中的作用 发言嘉宾: 国际稀土协会(REIA) 矿业高管 Andrea Cornwell 稀土在能源转型中的需求 2023年,磁体行业超过玻璃行业,成为可再生能源需求量最大的行业,占比在26%左右;到2033年,磁体应用预计将占全球需求量的43%(按价值计算为90%)。 稀土供应将在未来十年增加,但供应不足仍是一个风险 在未来10年内,钕铁硼的需求预计将在2023年供应量的基础上增长75%以上;但是相应的供应增长预测增速还不到一半,仅为36%。 》国际稀土协会:未来10年钕铁硼需求预计将在2023年供应基础上增超75% 发言主题:津巴布韦如何提高全球锂供应链的复原力? 发言嘉宾: 津巴布韦锂协会秘书长 Eric Nhodza 津巴布韦锂协会秘书长Eric Nhodza表示,受电动汽车产量激增以及运输和储能系统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推动,当前全球锂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30年,全球需求将超过300万公吨,预计需求激增可能导致本世纪末锂短缺。这种供需失衡可能会导致在满足能源转型和电气化工作日益增长的锂需求方面面临挑战,可能导致供应短缺和锂价格上涨。 》未来锂需求或激增 津巴布韦全球锂供应潜力高于预期 发言主题:新能源涉矿项目融资的法律风险及控制 发言嘉宾:北京雨仁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牛丽贤 发言主题:芬兰电池产业投资机会 发言嘉宾:芬兰国家商务促进局(Business Finland)高级投资顾问 归盈颖 发言主题:瑞典电池生态系统——国家优势,关键参与者,创新环境和支持组织 发言嘉宾: 瑞典商会 大中华区投资咨询主管 Roderick Xu 发言主题:释放隐藏价值:投资从印度尼西亚巨大的红土镍矿储量中提取钪Natan Adhynagara 发言嘉宾:Coordinating Ministry for Maritime Affairs and Investment 政策分析师 Natan Adhynagara 发言主题:美国南加州“黄金锂谷”潮--引领绿色能源转型 发言嘉宾:1. 帝国县第 4 区参事 Ryan E. Kelley 2. Supervisor Jesus Eduardo Escobar 3.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帝国县政府 Bari Smith 发言主题:全球新能源矿产投资布局的热区与机遇 发言嘉宾: 中国地质调查局 发展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 唐金荣 发言主题:欧盟新电池法和关键原材料法-电池价值链碳足迹LCA要求及应对 发言嘉宾: Minviro China 张娜 发言主题:关于人力资源的一切 发言嘉宾:HR Holding Inc. 合伙人 Noemi Csaposs 5.31日锂电回收产业论坛 锂电回收产业论坛 发言主题:全球锂电池关键金属原生及再生资源展望 发言嘉宾:SMM新能源行业研究部 总经理 王聪 SMM新能源行业研究部 总经理王聪对全球锂电池关键金属原生及再生资源作出展望。她表示,未来几年镍、钴、锂资源均将呈现不同程度的过剩局面。其中锂方面,SMM预计,2024年到2026年,全球锂资源或将依旧呈现供应过剩的局面,不过过剩的幅度将逐年收窄;镍方面,根据测算,2023-2027年全球镍供给整体过剩,但过剩量尚可。作为原生镍的生产集中营,印尼的NPI及中间品在2022-2023年持续快速投产放量。2025年后,供应增速逐渐小于需求增速,预计过剩幅度逐步缩窄。预计到2027年,全球原生镍过剩将缩窄至6万金属吨;钴方面,SMM预计全球钴原料供应量后续将逐年攀升,2024年到2027年钴原料供应复合年增长率在32%左右。2024年全球钴资源过剩情况相比往年将有所增加。 》SMM:未来几年全球镍钴锂或将维持过剩局面 磷酸铁锂社会退役量或逐步反超三元 发言主题:国内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言嘉宾:广东省环境监测协会-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与监测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 郑秋华 广东省环境监测协会-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与监测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 郑秋华分析了“ 国内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的相关话题。他表示,预计未来5-10年,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迎来爆发增长,退役电池如何处理以及完善的管理体系迫在眉睫。当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安全事故频发、回收市场小散乱现象依然存在、锂电回收基础设施薄弱、锂电回收利用企业效益整体低下、锂电逆向物流的标准规范仍不健全、缺乏有公信力的交易平台。那么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有何需要完善和关注的问题? 》未来5-10年退役动力电池量或迎爆发 市场需关注这四点! 发言主题: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物理法回收利用 发言嘉宾:深圳鑫茂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艾戊云 深圳鑫茂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艾戊云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物理法回收利用”的相关话题。他表示,中国动力锂电池退役刚刚起步,预计未来规模达TWh级别。2027年电池报废量急剧增加,预计2032年电池报废量超1TWh。且当前的回收方式各有千秋,修复虽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但存在诸多困难,而废料因来源的差异性、复杂性、管理规范性等问题,导致产品一致性极难控制,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共同解决。 》2032年电池报废量或超1TWh 如何控制废料一致性? 发言主题:处置产能过剩下废电池回收端的现状思考 发言嘉宾:浙江天能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裁 张春强 浙江天能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春强分享了“处置产能过剩下废电池回收端的现状思考”的话题。他表示,我国再生铅行业供需不平衡、回收不规范、管理难度大、政策不健全的特性仍将持续。建立“互联网+”回收体系,应用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资源打通终端、回收、处置,形成产业链闭环,打造新型数字化回收平台,有助于缓解行业问题。 》再生铅行业供需不平衡、回收不规范等问题突出 破局之道在哪里? 发言主题:如何构建完善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与循环利用处理技术分享 发言嘉宾:湖南锂汇通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李重洋 湖南锂汇通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李重洋介绍了锂电回收行业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表示,目前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存在着小作坊猖獗的现象。这些小作坊主要是非法拆车厂、非法电池倒卖商、非法电池处理商。它们由于不需要进行环保成本和运营成本的投入,在回收价格上有极大的优势,通常会进行高价回收,挤压正规渠道的利润空间和市场份额。目前国家各个地区对于非法危废收集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强,长期来看,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多项政策指南引导电池回收规范化发展,白名单制度有望趋严,电池回收行业进入壁垒不断提高,小作坊有望逐步退出。 》目前锂电回收处于初级阶段 未来将以属地化处理后 再集中再生为主 发言主题:磷酸铁锂黑粉全组分回收技术 发言嘉宾: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青年研究员 张盈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青年研究员 张盈介绍了“退役磷酸铁锂电池高值回用技术”的相关话题。她表示,双碳战略为磷酸铁锂电池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兼具资源和环境属性,是重要的城市矿产,亟待回收;磷酸铁锂回收主要有三类技术:先提锂、后提锂、一步法,技术各具特色,目前先提锂技术先行一步。 》磷酸铁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 退役电池亟待回收 主题:废旧锂离子电池修复再生及回收再利用 发言嘉宾: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戴长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戴长松讲述了“废旧锂离子电池修复再生及回收再利用”的话题。他表示,我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处理处置发展中存在理念落后、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以及电池制造者、销售商和使用者的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提及如何加强对废旧锂离子电池处理处置行业污染防治的建议,他表示,要加大政策引导,实现锂电池处理处置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建立科学的环境监管体系,健全锂离子电池行业标准;加强科研开发,提高锂电池生产和处理处置。 》我国废旧锂电池回收水平有待提高 详解废旧锂电池修复再生及回收再利用 发言主题:大数据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评估与交易体系构建 发言嘉宾:北京理工大学 副教授 刘鹏 发言主题:锂电池梯次利用生态产业链 发言嘉宾:赣州吉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副总经理、研究院院长 李斌 发言主题:展望电池回收的未来:Primobius 战略合作伙伴模型 发言嘉宾:Christian Reiche Primobius,常务董事/首席技术官 发言主题:退役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 发言嘉宾: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主任工程师 闫荣杰 发言主题:安全+经济+全组分回收的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处理技术 发言嘉宾: 巴哈斯-桑索霍芬(天津)机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 刘晨 发言主题:新电池法案下的锂电回收 发言嘉宾:苏州博萃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国内营销事业部总经理 魏玉宇 5.31日新能源镍钴锂高峰论坛 SMM锂电原料出货量TOP10 榜单发布 SMM碳酸锂出货量TOP10 》点击查看详细获奖名单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湘南地区锂矿成矿规律及资源潜力分析 发言嘉宾: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教授级高工 卢友月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教授级高工 卢友月介绍了湘南地区锂矿成矿规律,并对其资源潜力作出分析。她表示,湘南地区锂矿主要矿床类型为蚀变花岗岩型、云英岩型,其次为伟晶岩型、热液脉型、细晶岩型、矽卡岩型,成矿与燕山早期、燕山晚期高分异花岗岩密切相关。湘南地区锂矿具有分布广、规模大、埋藏浅、品位低、共伴生组分多、易采选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勘查开发价值。湘南地区锂矿资源潜力大,可划分为5个找矿远景区,Li 2 O探明+潜在资源500-600万吨,区内产业配套齐全,开发利用条件成熟,有望成为新的大型锂矿勘查开发基地。 》湘南地区锂矿分布广规模大 Li 2 O探明+潜在资源500-600万吨 发言主题:新能源产业链新交易、新定价、新金融 发言嘉宾: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总经理 董谌 》SMM:新能源产业链新交易、新定价、新金融 发言主题:在波动中不忘初心,促进锂业市场平稳发展 发言嘉宾:雅保公司 中国区总裁 徐旸 雅保公司 中国区总裁徐旸从锂需求与电动化发展以及公司一季度业绩亮点等多方面作出分享。她表示,近期锂市场前景依然强劲,预计2024年锂需求量将同比增长28%。不过因OEM公告、电池容量增长修正以及下游锂盐库存减少等原因影响,预计2030年锂需求与此前预测相比下降约10%。 》雅保:近期锂市场前景依旧强劲 预计2024年锂需求量将同比增长28% 发言主题:电池矿物的未来供应和黑粉的作用 发言嘉宾: AHK 技术部主任,首席地质学家 Laurance Donnelly 彭博社方面的数据显示,未来锂离子电池对电池金属和矿物的需求将逐年攀升,据MINING.COM方面消息,到2050年,预计全球市场对电池金属的需求将猛增500%。 推动因素:能源转型、运输电气化、减少燃烧化石燃料、向更加循环经济和循环利用的转变、雄心勃勃的政府政策。 》AHK首席地质学家谈:电池矿物锂金属的未来供应和黑粉的作用 发言主题:“磷化工产业在“双碳”背景下的发展和机遇” 发言嘉宾:河北工业大学 能源与环保材料研究所所长 梁广川 磷化工产业分类:无机磷化工、有机磷化工、磷矿资源开发、磷化工应用。 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磷矿石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表明:2023年我国磷矿石产量累计值达10530.9万吨。2023 年全 球磷矿石产量约 2.2 亿吨,中国、摩洛哥、美国占比分别为 40.9%、17.7%、9.1%。 据媒体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磷化工行业产值达到了2066.64亿元,2023年化工行业产值2308.62亿元。 2023年,我国磷酸产能超过340万吨。 磷酸一铵累计产量1066.64万吨,磷酸和磷酸一铵是合成磷酸铁锂的主要原料。 》专家谈:磷化工产业在“双碳”背景下的发展和机遇 发言主题:Reserved by Norilsk Nickel 发言嘉宾:Norilsk Nickel 战略营销总监 Denis Sharypin 发言主题:巴西五零绿色高纯锂 发言嘉宾: CATARINA NOCI Sigma Lithium COMMERCIAL DIRECTOR 商务总监 发言主题:新能源企业面临的突出法律问题 发言嘉宾:中国矿业联合会法律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北京市雨仁律师事务所创始人栾政明 发言主题:驱动锂价变动的基本面因素探讨 发言嘉宾:Wei Xiong Traxys 锂业顾问 熊伟 发言主题:通过全球合作实现协同增效——锂产业利益攸关方的主要项目 发言嘉宾:Martin Ma 国际锂业协会 中国代表董事 发言主题:确保电池金属资源,提高竞争力,实现绿色电池 发言嘉宾: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GX总部副主任 Yutaka Yamakado 发言主题:镍工业的碳足迹与可持续镍价值链的发展 发言嘉宾: 国际镍协 Nickel Institute高级公共政策经理 Dr.Mark Mistry 发言主题:菲律宾在新能源产业和绿色金属领域的合作商机 发言嘉宾: 菲律宾贸易与投资中心(PTIC) 特别贸易代表兼商务领事 GLENN GUIEB PEÑARANDA 发言主题:关键矿产资源与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协同:既不杯弓蛇影又能未雨绸缪的选择 发言嘉宾: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IEEE PES储能技术委员会会员 龚一莼 发言主题:印尼镍产业布局及其对全球新能源市场影响 发言嘉宾:印尼镍协APNI 秘书长 Meidy Katrin Lengkey 发言主题:南美洲的锂生产情况 发言嘉宾: SQM 中国区经理 Felipe Miranda 发言主题:非洲锂矿扩产“进行时” 发言嘉宾:SMM特聘专家 张天刚 5.31日先进材料运用高峰论坛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全球锂电池及六大主材市场分析及展望 发言嘉宾:SMM 新能源事业部锂电及主材负责人 徐颖 出于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的综合考量 三元体系内部持续看好中镍高电压市场发展 镍钴价格低位下,中镍成本优势凸显;高电压技术赋能,叠加安全性优势显著,远期中镍高电压与高镍化路线将平分秋色,全球高镍化进程或将延缓。 中日韩隔膜企业加速出海产能扩张 湿法隔膜市占率提升 随着近年来国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中国国内已形成一批兼具成本、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加快海外布局以开辟“第二战场”。 当前中日韩锂电隔膜企业海外布局多集中于欧洲、美国等地。 PET铜箔兼顾安全及成本优势 或成为未来趋势 与传统锂电铜箔相比,PET复合铜箔的生产工序短,重量轻,用于电池安全性好且在成本等方面具备优势。 锂电全环节产能利用率较低 风险与机遇并存 技术革新与产业革新齐头并进 锂电全产业链除了技术革新,也面临产业出清的数量革新。企业既要研发新技术,又要做好供应链管理,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 》六大主材技术迭代 边际增量显著 发言主题:高性能超薄绝缘、防火防护涂层在动力及储能中的应用 发言嘉宾: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立伟 高性能超薄绝缘涂料 1.涂层材料;2.纳米增强设计;3.高绝缘性能(DC 3800V-6000);4.高剪切强度、附着力;5.环保:满足RoHS要求;6.阻燃:UL94-VO;7.耐酸、碱、老化等。 发言主题:先进与前沿材料上海-中技烯米3D多孔集流体 发言嘉宾:佛山市中技烯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总经理 刘福海 铝箔基材集流体——3D多孔箔 优势: ●提高集流体箔材和电极材料的粘结性,更有利于厚电极、超薄电极、半固态、干法电极、钠电、无锂负极等; ●减少胶粘剂。缓和弹性体膨胀收缩时的反复形变及应力,提高电池循环寿命; ●减少及延缓正、负极枝晶产生,改变枝晶生长方向,提高电池安全性; ●减少正、负极阴阳面问题,提高高碾压下的高倍率电芯活性物质间电解液的渗透及浸润性,让锂离子迁移更加自由,提高电子及离子粉固面转移率,提高电荷传输,降低传输内阻及发热;减少活性物间的欧姆极化及浓差极化,提高电池倍率及循环使用寿命; ●取代普通涂炭,降低使用成本;减少箔材在电池质量中的占比,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改善电解液浸润性,提高电池生产效率及一致性、成品率。 》集流体应用 铝箔基材集流体优点 发言主题:电池铝箔产品技术发展方向 发言嘉宾:杭州五星铝业有限公司 铝业技术总监 王昭浪 研发方向-高强高延伸电池箔箔材1D00新合金 1D00高强高延伸:►调整合金成分配比,优化第二相形貌。获取更多的短棒状第二相粒子提高材料塑性,同时合金化程度高提升铝箔强度。 ►降低铸轧速度増加冷区强。获得更加细-小的晶粒提高材料塑性。 ►全程热处理优化,增加铝箔的总加工率。尽量充分的破碎细化品粒提高材料塑性。同时高加工硬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箔。 发言主题: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发展趋势 发言嘉宾:安徽华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 韩浩 铜箔行业迅速发展 铜箔做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锂电池电芯材料中的成本占比达到5%-8%。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进步,对铜箔材料的性能、质量和成本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电池企业对锂电铜箔抗拉强度、延伸率等要求日益提高 发言主题:2023年中国电子铜箔行业经营与发展概况 发言嘉宾: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子铜箔材料分会 副秘书长 刘文成 2023年电解铜箔经营数据 ►2023年电子铜箔行业规模继续快速发展。 ►2023年电解铜箔的产能利用率 56.3%,为近年来最低值,并且低于60%的红线。 ►市场竞争激烈,量升价跌,企业经营困难。填报2023年利润数据的24家铜箔企业中,9家亏损,9家利润小于五千万。 ►电子电路铜箔与锂电池铜箔产量的比例为46:54,与上年持平。 》2023年中国电子铜箔行业经营与发展概况 发言主题:铜箔材料制备技术展望及特种铜箔发展新思路 发言嘉宾: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博士 张波 未来技术展望 在力学性能方面,劣化率的重要性将愈来愈凸显。相比短暂时间的高力学性能, 如何长期保持铜箔力学性能处于高水平更为重要。 在复合铜箔方面,必须解决基材的问题。但适合的基材同样存在表面难以金属化难题。如何成功突破该问题将成为技术落地关键。 在微孔铜箔方面,如何提升产品力学性能, 使之能够满足下游使用要求,需要思考如何使制备工艺成本更低、更可靠、更有效率。 在低轮廓标箔方面,化学键合会成为解决结合力的未来选项。在抗氧化技术方面,含铬技术被淘汰只会是时间问题。 》铜箔材料制备技术分析及展望 发言主题:有效应对欧盟电池法案中碳足迹新规 发言嘉宾: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恩菲矿业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皮意帆 北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 西欧北美市场可拓展空间较大 以挪威为代表的北欧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英国、法国等为代表的西欧各国新能源渗透率增速放缓;北美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偏低。 欧盟《新电池法案》及影响 作为欧盟绿色协议的一部分,欧盟《新电池法案》构建了未来几十年欧洲市场电池行业的监管框架。 》如何有效应对欧盟电池法案中碳足迹新规? 发言主题:电解液为储能发展注入新动力 发言嘉宾: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郭营军 电解液市场需求量预测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电解液行业也迎来了繁荣的时期。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电解液需求总量约为216.3万吨,其中中国需求为183.9万吨。 电解液为锂电池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锂电池四大主材之一。 2030年全球主要企业的电解液规划产能合计330万吨。 电解液市场规模预测 预计2025年全球电解液市场规模将达到1,333.1亿元;中国电解液市场规模将达到1,140.2亿元。 》2025全球锂电电解液需求总量近216.3万吨 我国需求183.9万吨 发言主题:固态电池-开启能源新势力 发言嘉宾:中南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荐 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1.新能源-国家乃至世界重点发展的领域,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2.我国新能源产业占全球60%以上,具备先进的技术和完整的产业链。 3.新能源产业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仍在快速正增长的实体产业,年增长率在30%以上。 4.新能源产业发展: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相关正负极材料等,应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 》新能源产业现状 固态电池政策与机遇 发言主题:“卷”中见“繁花”、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新能源大势观察 发言嘉宾:和君咨询高级合伙人 新能源事业二部总经理 李丙羊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优化国家产业经济结构、加快汽车强国建设、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交通领域碳中和的有效措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随着市场成熟度逐渐提高,行业进入由政策向市场驱动的换挡期,市场化竞争将愈加激烈。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特点 在“双碳”战略目标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领域,也是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蓬勃发展时期呈现出以下特点: 》2024大势观察: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解读及未来趋势研判 发言主题:2024年负极用焦市场发展情况及趋势预判 发言嘉宾:山东亿维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市场分析经理 朱泽儒 负极焦类原料需求情况预测 未来随着终端对人造石墨负极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对焦类原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3年至2027年,负极需求量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3%,对针状焦需求量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7%。 电池技术持续发展 对碳材料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 电池及负极技术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多元化趋势明显; 对上游碳材料企业精准研发能力、技术能力要求逐渐提高。 》2024年负极用焦市场发展情况及趋势预判 发言主题:硅基负极材料产业现状及与发展趋势 发言嘉宾: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线总经理 庞春雷 发展趋势及现状 产业化应用的硅基负极技术路线:不同路线各有优缺点;气相沉积硅碳技术与传统硅负极截然不同,是一种新型的工艺路线,涉及到独特的原材料、设备和工艺。 新型硅负极开发-气相硅碳关键点 ►多孔碳:核心材料 孔均一性、孔容孔径大小、基体、导电性、成本等。 ►硅烷 安全性南、成本。 发言主题:锂电负极材料企业出海面临的挑战和思考 发言嘉宾: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芬兰组负责人兼总裁助理 张阳初 低碳生产-生态友好型工艺 ► 资源循环利用: 热交换工艺能源内循环、工艺伴生产品闭环应用、包装辅材的循环再利用。 ► 生产排放无害化 生产三废无害化处理、排放结果低于行业与国家标准。 ► 石墨再生技术 电池、极片回收材料、生产过程材料回收再造条闭环探索。 发言主题:磷酸锰铁锂的发展历程、机遇和挑战 发言嘉宾:天津容百斯科兰德科技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陈文 磷酸锰铁锂(LMFP)应用方案 短期:三元掺混方案在EV领域以LMFP+中镍高压为主,LMFP+高镍需要电池厂开发新体系,海外优先。 中长期: LMFP上量关键是竞争LFP;小动力/3C领域LMFP+LMO掺混方案;EV领域LMFP纯用方案。 》磷酸锰铁锂发展历程、机遇和挑战 发言主题: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的产业现状与研究进展 发言嘉宾:中南大学 教授 胡国荣 磷酸锰铁锂材料发展 ►2006年,瑞士HIGH POWER LITHIUM公司,申请了多元醇法生产LiMPO 4 的专利; ►2009年,DOW收购了HIGH POWER LITHIUM公司(后转陶氏化学-珩创); ►同时期,加拿大Phostech和日本住友大阪水泥采用水热法,使用连续式或者间歇式高压水热釜生产LMFP;中航锂电对磷酸锰铁锂材料进行了评测。 ►后来比亚迪对外宣称其开发磷酸锰铁锂电池,提升能量密度。 ►2016年后,新能源补贴政策倾向于高能量密度电池,磷酸锰铁锂技术方案被搁置。 》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发言主题:磷酸锰铁锂材料新进展 发言嘉宾: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CTO 王正伟 磷酸锰铁锂材料 保持铁锂稳定架构,提升能量密度,同时安全性和成本相较三元材料有优势。 锰铁氧化物在LMFP上的应用 在循环过程中的倍率、循环稳定性、恒流充入比、放电中值电压、阻抗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技术分享:磷酸锰铁锂材料新进展 发言主题:高性能磷酸铁、磷酸铁锂及其循环利用 发言嘉宾:上海永晗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张军 磷酸铁锂怎样才好? 微观层面: ►理化指标:Cu、Zn、Cr…杂质含量; ►一次颗粒分布合理:影响容量、压实、倍率; ►形貌:球形度高。 宏观层面: ►BOM成本低; ►生产工序少、单吨设备投入低; ►工艺弹性大。 》高性能磷酸铁、磷酸铁锂及其循环利用 发言主题:磷化工与新能源的融合 开启清洁能源新时代 发言嘉宾:总经理 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周松华 政策解读-《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9日 【发布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中国科学院 【出台背景】磷矿是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资源,磷化工是我国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磷化学品更是关乎粮食安全、生命健康、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产品。而我国依托相对丰富的磷矿资源和完善的产业基础,磷化工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磷矿综合利用水平偏低、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不强、磷化工绿色发展压力较大、磷化学品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体考虑】一是明确功能定位,旨在细化落实相关规划政策要求。二是注重分业施策,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三是坚持耦合协同,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2026年磷矿石将迎来集中投产 产能或增21.4% SMM新能源产品新品发布会 在由SMM主办的 CLNB 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 晚宴环节,SMM新能源研究咨询总监颜宇翀对SMM新能源相关新产品做出介绍。 》储能、动力、回收“一网打尽”!SMM新能源产品新品发布会隆重举行 如何利用交易金融工具实现强价助企 产融结合 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小楼对三位一体的交易金融服务平台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从 线上现货交易模式的影响力、金属现货交易、安票达功能特点及优势 等方面展开了详细讲解。 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严格遵照国家及上海相关法律法规设立,线上现货交易模式已在行业中逐渐形成影响力 2015年上海市商委、金融办、自贸区管委会联席授予现货交易中心资格; 近年来上海最高标准的交易所牌照,完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荣获上海市首批民营企业总部、第三批贸易型总部企业称号、上海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2021年8月,作为全国第二、有色行业唯一现货平台,正式对接上海清算所“大宗商品清算通”。 》安汇达+安票达+安融达:三位一体交易金融服务平台 帮企业拓展业务 为企业降本显著 》点击查看更多现场花絮 至此, CLNB 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 圆满结束~ 感谢诸位行业同仁的支持,我们明年再见! 此外,SMM还同时召开了 2024年SMM稀土产业论坛 和 2024 SMM(第三届)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博览会暨驱动系统三电技术论坛 ,敬请移步查看! 》2024年SMM稀土产业论坛圆满落幕!精彩集锦请查收~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 2026年磷矿石将迎来集中投产 产能或增21.4%【SMM新能源峰会】

    5月31日,在SMM主办的 CLNB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 - 先进材料运用高峰论坛上,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松华表示,产能方面,2023年底国内在建/规划磷矿石3550万吨,预测2023-2025年产能复合增速仅为3.97%,2026年磷矿石将迎来集中投产期,产能预计增长21.4%至1.48亿吨。 《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解读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9日 【发布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中国科学院 【出台背景】磷矿是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资源,磷化工是我国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磷化学品更是关乎粮食安全、生命健康、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产品。而我国依托相对丰富的磷矿资源和完善的产业基础,磷化工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磷矿综合利用水平偏低、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不强、磷化工绿色发展压力较大、磷化学品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体考虑】一是明确功能定位,旨在细化落实相关规划政策要求。二是注重分业施策,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三是坚持耦合协同,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主要目标】2026年,磷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磷化工自主创新能力、绿色安全水平稳步提升,高端磷化学品供给能力大幅提高,区域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能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更加稳固。具体为4个方面:在创新驱动方面,突破一批磷资源高效开发、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在结构优化方面,磷铵、黄磷等传统产品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高附加值含磷化学品等非农用产品在磷化工中的营收占比不断优化;在绿色发展方面,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磷铵产能占比超过35%,新增磷石膏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综合利用率达到65%;在生态培育方面,形成3家左右具有产业主导力、全球竞争力的一流磷化工企业,建设3个左右特色突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统筹联动,加强部门协同和部省联动,协力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重点工作。鼓励地方政府完善配套政策,落实重点任务,加快磷化工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强化磷石膏、尾矿等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二是加强政策协同,加大对磷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服务化延伸、安全化管控等技术改造项目支持力度。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引导投资基金、金融机构等支持重点项目实施。三是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地方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强化人才支撑保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促进磷矿等生产要素跨地区高效顺畅流动,加强磷石膏及综合利用产品的跨区域协同利用。 部分要点 磷化工产业现状 磷矿石产能 现有产能:12191万吨。 预测产能:2023年底国内在建/规划磷矿石3550万吨,预测2023-2025年产能复合增速仅为3.97%,2026年磷矿石将迎来集中投产期,产能预计增长21.4%至1.48亿吨。 新增产能主要企业:瓮福集团、川恒股份、湖北祥云、新洋丰等。 磷矿石产业链 磷矿石主要用于生产磷肥、黄磷、磷酸盐等产品,磷肥是磷矿石最大的下游需求。 磷肥出口量:2023年我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出口量分别为203.62、503.58万吨,同比增长1.25%、40.69%。 黄磷消费占比:2023年我国黄磷下游中PCl 3 消费占比为53%,磷酸消费占比为39%。 PPA产能:2023年底现有+拟建PPA项目产能将在2026年达519万吨,2023-2026年PPA产能复合增长率为14.25%。 电池材料 ►湿法净化磷酸(PPA) 产能:截至2023年底,现有(贵州磷化占比57%)+拟建PPA项目产能将在2026年达519万吨。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将持续上涨,大量磷化工企业正在扩建PPA项目。 预测:2023-2026年PPA需求复合增长率为18.69%,2023-2026年PPA产能复合增长率为14.25%。 2024年一季度,贵州磷化集团净化磷酸(PPA)销量同比增长60%,在新能源领域的销售量同比增长了336%,出口量同比增长21%。 ►磷酸一铵(MAP) 产能:2023年我国磷酸一铵总产能1830万吨,相比去年下跌3.33%,产量大约为1066.64万吨,相比去年同期增加61.00万吨,同比上涨6.07%。 出口量:2023年中国磷酸一铵累计出口总量203.63万吨,较去年同期上涨1.26%。 需求:2023年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市场规模427.05亿元,其中,农用磷酸一铵需求规模324.7亿元;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规模为102.35亿元。2023年我国磷酸铁出货量139.8万吨,折磷酸一铵需量111.8万吨(折算系数0.8t/t)。 ► 无水氟化氢(AHF) 产能:2023年我国AHF总产能约337.4万吨,同比增长9.1%,新投产产能约30.2万吨,拟在建产能约330万吨,萤石-硫酸法仍为主流工艺,产能约266万吨占比80.5%,H 2 SiF 6 法AHF拟在建产能约68.5万吨占比约19.5%。 产量:2023年我国AHF总产量约195.6万吨,同比下降2.8%,行业整体开工率约58.0%,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 出货量:2023年全球六氟磷酸锂出货量16.9万吨,折算AHF需量18.59万吨(折算系数1.1t/t)。 ►五氯化磷(PCl 5 ) 消费占比:2022年五氯化磷在新能源行业六氟磷酸锂应用中的消费占比达到约90%。 生产管控:五氯化磷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管控严格,对于新建、扩建、改建以及正在生产五氯化磷的企业,国家有严格的管理条例对其进行规范,导致在近两年下游锂离子电池的强劲需求下,五氯化磷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预测:2022年受下游六氟磷酸锂市场的带动,中国五氯化磷市场呈现量价齐升的发展态势,全年价格同比增长180%以上,销量增长超过30%。预测2027年将达到159.58百万美元,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为-6.31%。 新能源电池材料与磷化工 磷系正极前驱体-磷酸铁 工艺产能占比:2023年投产的磷酸铁项目产能中铵法占比约69.46%,钠法占比约15.75%,铁法占比约14.8%。 磷源需求:铵法和钠法都属于亚铁工艺路线,由硫酸亚铁与磷源(磷酸一铵、精制磷酸)反应生成磷酸铁,铁法属于纯铁路线,通过磷酸和铁粉反应制备得到磷酸铁。 成本:无论采用何种工艺,磷源成本均>50%。 产能:预计到2025年我国磷化工企业将释放超200万吨 磷酸铁产能。 市场:目前磷酸铁产能仍在陆续释放,预计短期内磷酸铁供需矛盾难以缓解,磷酸铁价格价差或将延续弱势运行。未来精制磷酸、磷酸一铵等主要原材料供应能力较强的一体化磷化工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愈加凸显。 磷系正极 ►磷酸铁锂 优势:磷化工企业凭借磷矿资源上游一体化配套,单吨磷酸铁锂可节省数千元,磷源成本优势显著。 成本:磷酸铁锂原料成本占总成本的90%以上,原料成本中,碳酸锂>磷酸铁>其他。 磷源需求:预测2025年我国磷酸铁锂需求总量有望提升至289万吨,单吨磷酸铁锂消耗0.73吨的磷酸一铵,假设未来工业级磷铵的在磷酸铁锂制备中的应用占比为40%,那么至2025年,我国国内磷酸铁锂材料能够拉动近84万吨的磷酸一铵需求,对磷矿石的需求将达653万吨。 ►(氟)磷酸钒钠 成本:目前磷酸钒钠聚阴离子路线已有小批量生产,工业级纯度的钒原料成本约10万元/吨,原料中钒源成本占比达到92.7%,磷源占比2.6%,氟源占比1.18%,钒源限制了其产业化进度。 前景:①氟具有极强的诱导效应,可以提高材料的工作电压;②氟化磷酸钒钠的能量密度较高,能量密度的理论值高(约520 Wh/kg),与LiFePO4的能量密度(≈530 Wh/kg)相当。 ►磷酸焦磷酸铁钠(NFPP) 成本:铁源(60.18%)>磷源(18.14%)>碳源(14.63%)>钠源(7.04%),可见NFPP对磷资源的需求较大。 优势&缺点:优势是价格便宜、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无环境污染;缺点是能量密度低、低温性能差、倍率性能差。 应用场景:储能,如小储、户储、户外基站储能、光伏储能等。 磷系负极-红磷/黑磷 前景:磷基材料是目前理论容量最高的钠离子电池负极之一,有望满足储能电站对于高功率密度的要求,在成本方面,磷的储量丰富,廉价易得,此外钠离子电池本身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安全性,磷基钠离子电池在大型储能电站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优势&缺点:磷基负极理论储钠比容量为2596 mAh·g-1,但电压平台较低(Li/Li+,0.8V和Na/Na+,0.4V)。黑磷具有较宽的层间距和高效的电荷传输性能,导电性能优于红磷。 氟系电解质- ►六氟磷酸锂 成本:电解液中溶质36%>溶剂20%>添加剂19%。六氟磷酸锂中LiF52.48%>AHF26.99%>PCl516.53%。 市场:由于溶质六氟磷酸锂产能大量释放,价格大幅下降,目前市场竞争激烈。 ►六氟磷酸钠 成本:具备PCI5、AHF等原材料的生产厂家在生产NaPF6上具备成本优势。 前景:六氟磷酸钠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良好的离子迁移数、较强的电化学稳定性、抗氧化性,能与各种正负极材料匹配。 需求:由于钠离子的电导率较高,对电解液的浓度要求较低,按照六氟磷酸钠的单耗保持120吨/GWh 来进行预测,对应电解液单耗及六氟磷酸钠在电解液中浓度分别为1200 吨、10%,在此条件下2025年六氟磷酸钠市场需求有望超过6000吨。 ►双氟磺酰亚胺锂 成本:由于目前LiFSI价格较高,主要作为添加剂添加到电解液中。 前景:LiFSI性能优于LiPF6,更契合未来高性能、宽温度和高安全的锂电池发展方向,未来有望替代六氟磷酸锂。 市场:随着LiFSI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以及LiFSI对电解液性能的改善作用显著,全球各厂商纷纷大规模规划布局LiFSI,其中天赐材料扩产规模最大。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磷化工企业入局新能源电池领域,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是使命、应担当。 展望 上下游产业链携手合作,形成集群发展,互相赋能,共创未来。

  • 5月31日,在SMM主办的 CLNB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 - 先进材料运用高峰论坛上,中南大学教授胡国荣表示,全球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对高能量、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的廉价正极材料需求愈发迫切。全球储能电池在2023年迎来加速上涨期拐点,一直到2040年都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对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的廉价聚阴离子钠电池正极材料需求巨大。 研究背景 新能源汽车保持持续增长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销量、产业配套与基础设施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950万辆,增长37.9%,市占有率31.6%;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占比全球60%。 2024年产销规模有望1500万辆,进入存量结构调整的阶段,渗透率超过40%(电动百人会)。 商用车存在300多万辆增量市场的新能源化市场。 我国电池累计出口达152.6GWh,占总量的20.9%。2023年“新三样” 总出口1.06万亿元,突破万亿。 锂离子电池产业 三大领域:消费市场成熟,进入交通电动化市场时代,储能市场已经开始启动。 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750GWh,动力电池400GWh,储能电池100GWh,总产值1.2万亿。 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616.3GWh,累计同比增长32.4%,整体增速放缓。(动力电池创新联盟)。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能将达到1+TWh,全面进入TWh时代。 彭博社预测2030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可达1TWh。 • 聚阴离子材料对外资源依赖小,环境友好;高安全 、长寿命;比如制造成本持续降低, 效率高的磷酸铁锂材料2021年占比超过了三元材料,2023年LFP电池占比67%。 • 磷酸铁锂行业在2023年回归常态,磷酸铁锂材料达160万吨,同比增长36.96%。2024年铁锂材料产量有望冲击-200万吨。特斯拉、戴姆勒、大众等海外车企选择磷酸铁锂方案,铁锂电池开始全球配套。 • 磷酸锰铁锂(LMFP) 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循环性能和能量密度,并可以降低成本,M3P电池成本和能密度均介于LFP和NCM之间,可以满足未来700+Km,主力乘用车市场。 • 焦磷酸铁钠(NFPP)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可以缓解锂资源不足问题,同时该材料生产的电池具有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工作温度范围宽的优势,有望应用在规模储能电池。 磷酸锰铁锂材料发展 提高能量密度 • 磷酸锰铁锂的比容量发挥与磷酸铁锂相当。如果采用8:2的磷酸铁锰锂,平均电压3.95V,质量能量密度提高了约18%。目前商业化磷酸锰铁锂产业6:4居多,能量密度提高10%左右。 • 通常三元材料(锰酸锂)掺混磷酸锰铁锂使用,可以提高安全性和倍率循环寿命。 2022年3月22日,在特斯拉柏林Giga factor y交付第一款Model Y后,马斯克就对锰基电池做了简短但有趣的评论:“我认为锰具有潜力”。 控制晶体缺陷、颗粒形貌,界面优化,提高电子和离子导电性是发挥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关键。 • 2006年, 瑞士HIGH POWER LITHIUM公司, 申请了多元醇法生产LiMPO4的专利。 • 2009年, DOW收购了HIGH POWER LITHIUM公司(后转陶氏化学-珩创)。 • 同时期,加拿大Phostech和日本住友大阪水泥采用水热法,使用连续式或者间歇式高压水热釜生产LMFP;中航锂电对磷酸锰铁锂材料进行了评测。 • 后来比亚迪对外宣称其开发磷酸锰铁锂电池,提升能量密度。 • 2016年后,新能源补贴政策倾向于高能量密度电池,磷酸锰铁锂技术方案被搁置。 LMFP混合体系锂离子电池性能-可应用于电动轻型车电池,可以满足安全、成本、寿命和低温场景的要求。 • 能量密度: 混合80%LMFP+20%NCM, 4.35V, ~225Wh/kg;混合LMO~160Wh/Kg,前者用于动力电池。后者用于轻型车小动力电池。 • 高低温性能: 低温放电优于LFP和NCM电池,工作温度: -20°C~60°C。 • 安全性能: 安全性较NCM更好,弱于LFP,单电芯可以通过针刺测试。 • 倍率性能: 倍率性能较好好,可以满足30min充电能力。 2023年公告规划 • 湖南裕能:8月规划年产32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 • 德方纳米:已建成11万吨磷酸锰铁锂产能。3月30日公告,在曲靖市-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内建设“年产50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项目”。 • 容百科技:9月6日公告仙桃新建10万吨磷酸锰铁锂;22年已收购天津斯科兰德。 • 当升科技:1月13日公告,在攀枝花建设12万吨磷酸(锰)铁锂生产线。 • 创普斯:9月8日签约年产30万吨磷酸锰铁锂落户湖南郴州。 • 乾运高科:6月25日年产2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 • 宇拓新能源:12月17日,霍城县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建设项目。 • 天奈科技:6月,眉山建设10万吨新型正极材料生产线。 • 富临精工、锂源、江苏珩创、力泰……:200万吨。 关键问题 • 锰与铁、掺杂元素均匀固溶的控制问题,减少杂相。 • 调控碳包覆均匀性与导电性,改善表/界面稳定性的问题。 • 控制颗粒尺寸、碳含量,以电性能与压实加工的兼顾。 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技术难点 (1)合成路线和生产工艺还不固定:固相法(包括一次固相法和共沉淀法)在工艺上相对简单,过程比较容易控制,但产品的电化学性能仍需提高; (2)材料纳米化并且添加更多的导电剂,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得其团聚问题比较明显,影响浆化与涂布的一致性和操作性。极片干燥比较困难,粘结剂粘接性能较差,制备的电极片柔韧性较差等问题比较突出; (3)纳米化将显著增加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而恶化循环寿命,导致材料分解而释放出氧气的趋势高于LFP,高温产气比较严重,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混合磷酸铁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4Fe3P2O7 (PO4 )2 /C进展 混合焦磷酸铁钠材料进展(NFPP) 钠资源在地球上储量丰富、不受地域限制很好的弥补了锂资源的缺点。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及结构与锂离子电池类似,通过钠离子在正负极间迁移实现充放电过程,未来广泛应用于储能各领域。 在研究和开发中的钠离子正极材料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白、聚阴离子化合物等。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结构和热稳定性,在电化学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储钠性能,特别是(NFPP)低廉的成本与超高的结构稳定性,在面向储能方面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NFPP的关键技术问题 1)聚阴离子结构决定NFPP电子电导率较低 尽管NFPP具有3D的钠离子传输路径,但是晶格内含有PO4 3-以及P2O7 4-虽然可以提高材料的脱嵌钠电位至3.1V,但也一步限制了Na+的迁移速率。另外所有聚阴离子材料的共性之处就是低的电导率,NFPP烧结温度低,碳包覆导电性差、倍率循环不好。 2)压实密度偏低,加工性能不佳 NFPP与LFP和LMFP都属于聚阴离子正极材料,面临挑战类似,为了提高电导率同样也会进行碳包覆,这势必降低材料的压实密度,牺牲材料的加工性能。因此,合理的粒径优化和更多的有效碳包覆技术对NFPP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关重要。已经将磷酸铁锂和磷酸铁锰锂的碳包覆改性技术应用于NFPP材料改性当中,预期获得长寿命,高压实密度的NFPP正极材料。 3)空气稳定性提高 材料pH>10,需要发展低比表材料制备与表面改性技术与设备全流程控制,降低空气敏感性,改善材料库伦效率与稳定性。 综上,提高电导率的同时提高颗粒的级配层次,并降低无效碳包覆的量,兼顾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能量密度,凸显性价比优势。 ►纳微结构结合优化碳包覆 改善材料导电性差的缺点 NFPP/C材料有多个氧化还原峰,表明Na+在不同的NFPP晶格位点可逆脱嵌,材料有着很好的可逆性。 根据1C循环图可以看到, NFPP@C 在经过2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5.8%。 根据循环图和倍率图可以看到,优化碳包覆后倍率性能明显提升,其中NFPP/C 10C ≥ 93mAh/g 20C ≥ 91mAh/g 10C循环1000圈容量保持率为89.14%。 • 钠电聚阴离子(NFPP)克容量及电压较低,电芯容量及能量密度均低于LFP,导致辅材和结构件均摊成本增加,单位成本大。 • 单位成本:整体来看,钠电聚阴离子(NEPP)的单位成本(0.246)略高于LFP(0.238)。成本空间:若NFPP价格下探至2万/吨时,BOM成本与铁锂持平。 小结 (1)理论上磷酸锰铁锂是磷酸铁锂能量的升级版,在能量密度上有10-15%的提升。 (2)通过纳米级前驱体的高效合成获得了组分分布均匀,连续包覆的复合材料LiMnFe 0.2 PO 4 /C,1C下的可逆放电容量为144mAh g -1 。 (3)全球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对高能量、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的廉价正极材料需求愈发迫切。全球储能电池在2023年迎来加速上涨期拐点,一直到2040年都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对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的廉价聚阴离子钠电池正极材料需求巨大。 (4)聚阴离子钠电正极材料因表面稳定性规模化制造技术面临挑战,同时能量密度低、系统成本需要考虑电池制作的优化,循环日历寿命需要考察,安全程度需要进一步验证。

  • 【6.11锂电快讯】前四个月锂电池产量超282GWh | 韩系动力电池1-4月全球除华市场占有率同比略降

    【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282GWh 同比增长17.5%】 2024年1-4月,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保持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282GWh,同比增长17.5%。电池环节,1-4月全国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超过48GWh。新能源汽车用动力型锂电池装车量约120.4GWh。受锂电池材料价格下调等影响,锂电池产品价格相应下降,1-4月全国锂电池出口总额达1242亿元,同比下降15%。一阶材料环节,1-4月全国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达到73.5万吨、53.5万吨、49亿平方米、32万吨,同比增幅均在15%以上。二阶材料环节,1-4月全国碳酸锂、氢氧化锂产量为17.1万吨、10.4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微粉级)均价分别为10.4万元/吨和9.8万元/吨。 》点击查看详情 【德瑞锂电:公司产品近期暂无提价计划】 德瑞锂电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产品近期暂无提价计划,产品的定价通常是结合多个因素来综合确定,一般会根据客户业务的合作程度,原材料的价格走势,市场同类产品价格水平等因素与客户协商确定。 【赣锋锂业:拟对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增资6亿美元】 赣锋锂业公告,为获取更多优质的海外锂资源,推动公司海外上游资源项目的开发建设,公司拟对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有限公司(简称“赣锋国际”)增资6亿美元。 【沃顿科技:公司膜产品在盐湖提锂领域已实现成熟应用】 有投资者问,请问贵司的膜孔径可以做到刚好分离盐湖里的镁钙离子跟锂离子吗?而且可以在该技术领域提供稳定的批产供货吗?沃顿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膜产品在盐湖提锂领域已实现了成熟的应用,并承接了多个液体物料浓缩分离纯化的工程项目。膜产品在盐湖提锂中的应用场景比较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定制。 【韩系动力电池1-4月全球除华市场占有率同比略降】 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韩国三大动力电池制造商在中国以外市场的装机量占有率同比略降。今年1月至4月,全球除华市场的各类电动汽车电池装机总量同比增长13.8%,为101.1吉瓦时(GWh)。其中韩国三大制造商的市占率之和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至46.7%。 (韩联社) 【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动力电池更换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关于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动力电池更换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动力电池更换工作应在确保整车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运营企业、动力电池更换服务提供商应遵循“谁主张、谁负责;谁更换、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用于更换的动力电池性能应满足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建议满足GB/T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等推荐性国家标准要求。 》点击查看详情 相关阅读: 【SMM分析】5月国内碳酸锂产量6.25万吨 预期6月环增4%至6.49万吨 【SMM分析】5月碳酸锂产量继续环比增加 下游三元市场需求减弱明显 【SMM分析】Arevia和NV Energy签署了“内华达州最大”2.8GWh太阳能+存储项目的PPA 【SMM分析】五月回收市场采购及产出量环比小幅下降 【SMM分析】动力储能新需求驱动 刺激锂电行业新趋势 【SMM分析】六月初废料市场价格小幅下行 【SMM分析】5月中国氢氧化锂产量维持上行 下游客供增长电氢需求埋隐忧 【SMM分析】终端需求仍有增长 5月负极产量继续提升 【SMM分析】2024年5月钴酸锂材料产量环增7% 6月市场分化增幅放缓 【SMM分析】5月三元材料产量大降20% 三元材料市场后市如何走? 【SMM分析】头部挤压小厂份额以及个别企业检修 5月四氧化三钴产量小幅下行 【SMM分析】新增产能释放致使硫酸钴产量增量 【SMM分析】下游需求转淡 带动锰酸锂企业产量缩减 【SMM分析】5月锂电隔膜排产连续第4月上行 再创历史新高 【SMM分析】5月磷酸铁市场供需双强 工铵涨价成本影响大 【SMM分析】负极招标 不能全选的多选题 【SMM分析】24万吨年产能磷酸铁锂环评通过 安达科技新布局40亿投资项目 【SMM分析】磷酸铁锂成本分析和结算价格探讨 磷酸铁单独计费? 【SMM分析】首个高海拔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电站投运 未来锂需求或激增 津巴布韦全球锂供应潜力高于预期【SMM新能源峰会】 科力远:按自有矿全自供生产碳酸锂核算 公司碳酸锂整体制造成本约在7万以内 SMM:未来几年全球镍钴锂或将维持过剩局面 磷酸铁锂社会退役量或逐步反超三元 SMM:2023-2030全球储能市场格局回顾与展望【SMM新能源峰会】

  • 【SMM分析】5月碳酸锂产量继续环比增加 下游三元市场需求减弱明显

    SMM6月11日讯: 碳酸锂 据SMM统计,5月国内碳酸锂产量为62,538吨,环比上升18%,同比增加87%;1-5月国内碳酸锂累计产量232,221吨,累计同比增加48%。分原料情况看,大部分锂辉石端锂盐厂产量维持稳定。除了个别仍在进行产线轮换检修的企业产量偏低外,头部锂盐厂的产量在5月上升明显。叠加部分锂盐厂在本月接收到的代工量持续增加,使得5月的锂辉石锂盐厂产量有所上升。云母冶炼厂方面,虽然部分企业受到5月江西环保检查影响产量受限,但头部企业与部分需要外采锂矿的企业产量提升,使得锂云母端的碳酸锂总产量也有所上涨。盐湖方面,随着头部企业在4月底的检修完成,5月盐湖端大部分企业逐步进入生产高峰期,产量均有上涨。 进入六月,个别冶炼与回收端企业因成本、利润下降等因素影响,有着降低排产的预期。但随着部分企业的维持增产与个别头部企业的检修结束,预期6月的中国碳酸锂产量为64,868吨,环比增加4%。并且,有市场消息称本轮江西督查将在6月初结束,初步结果或将影响部分企业在6月的实际生产。今年后续的检查动作仍将是江西地区生产的重要关注点。需求方面后续仍将关注正极厂的实际排产情况与6月底季报所带来的库存管控压力等。 氢氧化锂 2024年5月氢氧化锂产量为36,320吨,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45%。从分原料类型来看,5月当月冶炼氢氧化锂产量达3.24万吨,环比增长3%,同比增长60%。苛化法氢氧化锂产量达0.39万吨,环比下滑4%,同比下滑20%。 从供应端来看,5月时多数氢氧化锂企业排产依旧维持高位水平,主因5月初时,氢氧化锂行业库存水位依旧偏低,部分氢氧化锂厂商自身库存不足,交货压力较大,当前存在一定备货心态。从分材料供应来看,当月冶炼法和苛化法产量走势有所分化,冶炼段产量小幅上行,主要因为部分冶炼企业来自海外的代工订单有所增量叠加部分盐企产线持续爬坡所致。而苛化法产量当月有所下行,主因当前氢氧化锂与碳酸锂价格倒挂,生产经济性较差,使得部分苛化法企业被迫收紧排产,且部分苛化企业的代工订单存在向冶炼法转移的情况,多因素共振致使苛化法产量走低。而需求端,由于5月时,高镍正极厂商来自下游电池方面的客供氢氧化锂大幅增长,同时由于市场对后续高镍三元材料的需求预期转弱的进一步确定,电芯企业当月对三元企业的订单减量明显,导致部分高镍三元企业在需求减量且客供氢氧化锂大增的情况下,当前多倾向于执行原料去库策略,对氢氧化锂采买有所收紧。随着后续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进入淡季,预计氢氧化锂的需求仍将维持下行局面。SMM预计,6月氢氧化锂产量将达35,550吨,环比下滑2%,同比增长45%。 硫酸钴 5月,中国硫酸钴产量6,143金吨,环比增加20%,同比减少2%。本月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其一,由于某冶炼厂新增产能释放。其二,由于外采硫酸钴难以背书,四钴自供需求量有所增多。因此产量表现为增量。 预计6月,其一,虽前驱方向需求较弱,但其他环节需求仍存。其二,夏季用电高峰即将到来,部分企业担忧后市电力问题,减产预期或延后,因此整体6月产量波动不大。预计约为6,119金吨,环比波动不大,同比减少16%。 四氧化三钴 5月,中国四氧化三钴产量为7,335吨,环比减少5%,同比增加4%。本月产量减少主要原因为:目前市场集中度较高,虽头部大厂订单尚可,但其他小厂出货受阻,产量下行。此外,个别四氧化三钴冶炼厂月内有一定的检修,因此产量有所减少。 预计6月,下游需求有小幅恢复迹象,头部四氧化三钴冶炼厂开工率较高,且前期检修企业亦有复工。因此产量环比小幅上行, 预计6月四氧化三钴产量为7,435吨,环比增加1%,同比减少6%。 三元前驱体 5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约63,923吨,环比减幅13%,同比增幅4%。目前来看1-5月份中国三元前驱累计产量在352881吨,年累计同比增幅在20%。 供应端,5月,前驱体企业受限于金属盐价格高位,选择性接单,以销定产。因此,前驱体企业供应不及预期,出现大幅减量。需求端,国内正极企业因订单量走弱减少对三元前驱体提货。国内需求整体走弱。海外需求方面,部分前驱体企业海外订单与上月预期一致,稳中走弱。 2024年6月,需求端来看,正极排产继续走弱。长单部分对前驱体提货量减量。散单部分,受镍盐价格高位,部分小厂受限于高生产成本,仍存外采需求。但整体体量较小,难对需求形成明显增量。供应端来看,前驱体企业受亏损及下游提货量走缩影响,出现减量。 预期2024年6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59,963吨,环比下滑6%,同比减幅19%。 三元材料 5月,中国三元材料产量在51,900吨,环比减幅20%,同比减幅5%,1-5月累计产量在28.23万吨,累计同比增幅22%。 供应端来看,5月三元材料生产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原因一是下游订单下滑,二是去库压力较大。5月中旬以来锂价走弱后,电芯厂对于上游材料厂订单出现阶段性的下修,材料厂家自身成品库存压力也显现,5月三元材料厂家生产落点低于月初预期。 从材料型号占比来看,5系占比在25%,月度占比环增2%,主因5系材料前期基数已经较低;6系占比在32%,月度占比环增1%;8/9系占比35.9%,月度占比环减3%。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以中镍材料为主要产品的厂家市占率提升到第一,达到17%,总体市场CR3在40%,CR5在53%,CR10在77%。 需求端来看,5月电芯厂三元材料采购需求存在较大量的下滑。从车销数据来看,据三方机构初步统计5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91万辆,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6%,新能源汽车市场虽表现乐观,但仍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铁锂车型为主导,自2月以来三元电池装机占比逐月下行,对三元电池以及相关材料的需求量拉动有限。从电池端来看,5月三元电池产量环减2个点,电芯厂实际投料量的降幅小于三元材料厂家的产量降幅,可见电池厂处在去原材料库存的阶段。此外,消费和小动力市场需求较稳,一线厂家小圆柱电池生产满产,二线厂家相比去年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使得头部非大动力材料领域厂家产量同比较好。 2024年6月,预期中国三元材料产量49,770吨,环比降幅4%,同比降幅10%,1-6月累计同比在16%。 供应端来看,6月材料厂总体排产仍有小幅下行预期。目前看各厂家情况有所分化,分为两派,一类前期订单下滑幅度较大,处于安全库存状态的企业随着6月订单好转产量小幅上行;第二类前期去库未到位,6月锂价不稳,为减少库存减值风险,排产持续下行。此外,从出货数据来看,6月三元材料厂家总体出货数据小幅复苏。需求端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继续延续5月势头,6月车销数据景气向上。从电芯端来看,6月三元电芯排产仍在下滑,7月三元电芯排产预期向上。此外,由于动力市场需求不佳,三元材料厂家多关注细分市场的机会,寻找新的市场增量,今年非大动力市场需求表现同比去年有所好转。 磷酸铁 5月,中国磷酸铁产量为163,300吨,环比增19%,同比大增67%。5月磷酸铁企业生产供应明显增加,需求受到下游磷酸铁锂订单增量影响也在稳步增长。成本端,5月中旬过后,工铵因新疆水溶肥供应短缺影响,导致价格迅速上涨,5月磷酸价格较平稳,铵法工艺磷酸铁成本上涨较明显。供应端,绝大部分磷酸铁企业订单增多,开工率增加,少部分企业因成本、价格、阶段性检修等原因产量有所下滑。综合来看,市场供应仍在增加。需求端,5月下游磷酸铁锂正极厂储能订单增量较多,磷酸铁锂动力市场需求增幅放缓。磷酸铁企业的订单量较饱和,5月磷酸铁整体需求表现尚好。5月磷酸铁价格因成本上涨也在逐步走强。6月市场预期走弱,下游以清库存冲销量为主,6月磷酸铁产量或将下滑,预计6月中国磷酸铁产量为144,600吨,环比下滑12%,同比增加19%。 磷酸铁锂 5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197,610吨,环比增加18%,同比增加78%。供应端,5月磷酸铁锂企业开工情况较好,头部企业接近满产,二三梯队磷酸铁锂正极企业部分产能爬坡中,同时开拓新客户来获得订单增量,5月磷酸铁锂供应增量较为可观。需求端,5月储能市场需求增量的贡献较大,动力市场需求增幅放缓,下游电芯厂也有把磷酸铁锂的订单从动力转向储能,5月磷酸铁锂需求总量仍处于增长趋势。6月下游终端、电芯等企业多集中降低库存,冲销量,上游正极企业可获得的订单会有环比下滑,市场反馈需求预期下滑,磷酸铁锂正极企业相应也会下调排产计划。6月磷酸铁锂动力正极订单下滑较明显,储能市场增量对于磷酸铁锂正极总量拉动影响较小,整体需求趋势会开始下滑,预计6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181,960吨,环比下滑8%,同比增29%。 钴酸锂 5月钴酸锂产量在7,590吨,环比增幅7%,同比增幅10%。供应端来看,市场走出分化态势,高压市场的头部厂家5月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量生产增加。然而倍率型市场中,电子烟需求依旧不佳,导致中小厂家排产下行,部分厂家转至其他细分领域如无人机等寻找订单,这也导致倍率型市场价格战较激烈。 6月钴酸锂产量预期7,860吨,环比增幅4%,同比增幅10%。虽然二三线厂家排产存在一定幅度的下滑,然而头部高压市场厂家开工率较高,带动市场总量上行。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韩欣桐 021-51666908  

  • 浙江金华武义200MW/400MWh网侧储能项目受电一次成功

    据“欣旺达智慧能源”6月9日发布的消息,由深圳市欣旺达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投运的浙江省内装机规模最大的网侧独立储能项目——金华武义200MW/400MWh网侧储能项目受电一次成功。 据介绍,浙江武义县200MW/400MWh储能系统选用欣旺达(300207)Noah x2.0液冷储能电池预制舱,储能系统经过2回集成线路接入220/35kV变压器后通过1回220千伏线路接入浙江省武义县温泉变。 全站88套5MWh标准20尺电池预制舱和44套5MW变流升压一体机,采用欣旺达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高安全、更稳定的314Ah大容量电芯,更符合发电侧、电网侧相关的电力储能用户需求。液冷储能预制舱内含12簇电池簇,每个电池簇由8个电池模块串联组成,每个电池模块由52个314Ah电芯串联组成,每2台5MWh电池预制舱接入一台5MW变流升压一体机。 5MWh电池预制舱采用先进的磷酸铁锂电池液冷储能技术,通过高效PCS和智能化的软件管理系统,实现电力资源的存储和释放,保障电站安全、高效、平稳运行,创新实现“更优性能、更低成本、更高安全、更高效率、更全场景”。 金华武义200MW/400MWh网侧储能项目项目从开工到一次性并网发电,建设周期仅用88天。项目建成后,可为金华电网提供调峰、调频、备用电源等电力辅助服务和独立储能创新服务,有效解决新能源不稳定对电网的冲击,提升电力系统电能质量,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颗粒硅技术创新——N型应用之路【SMM光伏论坛】

    5月30日,在由上海有色网(SMM)主办的 CLNB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 —— 光伏发电系统供应链论坛 上,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全球硅基材料研究院院长助理刘涛分享了协鑫颗粒硅技术创新-N型应用之路。 FBR法颗粒硅概况 多晶硅产品与行业变迁 颗粒硅技术攻关 “10年磨一剑”颗粒硅开发成功 促进良性竞争、加速行业发展;填补技术空白;完善国内产业生态(装备国产化率100%、 下游客户覆盖率90%、总体市场占有率超20%、 N型硅料市占率60%)。 FBR法颗粒硅竞争优势 其还从工艺创新和下游应用等角度介绍了FBR法颗粒硅竞争优势。 FBR法颗粒硅竞争优势——下游应用(最佳复投选择) FBR法颗粒硅发展潜力 FBR法颗粒硅发展潜力——技术升级 其从超30%转化率的冷氢化技术进行了阐述。 高效、安全和大型化硅烷制备 1.反应精馏取代传统歧化+精馏两步工艺,节能降耗精馏两步工艺,节能降耗精馏两步工艺,节能降耗精馏两步工艺,节能降耗 2.先进缓冲站设计理念,匹配DCS+SISDCS+SIS,全自动化控制,全自动化控制,全自动化控制保证系统安全 3.全球最大产能反应精馏法单体硅烷装置,工艺稳定高硅烷装置,工艺稳定高硅烷装置,工艺稳定高硅烷装置,工艺稳定高产出 4.单模块达到年产能6万 FBR法颗粒硅产能布局 其还对FBR法颗粒硅产能布局进行了介绍。 FBR法颗粒硅发展潜力——CCz CCZ与颗粒硅联合应用将最大限度发挥颗粒硅优势 FBR法颗粒硅发展潜力——展望 光伏市场未来展望 在硅料制备环节,每千克颗粒硅的碳足迹数值仅为37kg二氧化碳当量,相较改良西门子法减少44.8kg,目前国内碳价格约 60 元 / 吨 ,欧洲高达 50 欧元 / 吨 ,对应碳减排价值分别为 2.7 元 /kg 和 15.6 元 /kg ,截止2023年底,全球多晶硅有效产能达到约225.6万吨,其中棒状硅有效产能为191万吨,若将棒状硅全部替换为颗粒硅,则碳减排量为855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对应欧洲碳减排价值为1335亿元。 》【光伏论坛直播】全球光伏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工业硅、多晶硅市场展望高效电池技术分享 》CLNB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 京东汽车 “虎”口夺食

    近日,据知情人士透露,猛士京东商城即将正式上线,东风猛士将成为首批入驻京东汽车商城的车企。 继雷军凭借小米SU7爆火之后,京东选择重仓汽车业。 与“遥遥领先”的华为不同,京东汽车不专注于汽车软硬件的开发,更侧重于整合线上电商和线下服务,提供一站式购车及养护解决方案;与“泼天流量”的小米不同,京东汽车不造车,如今鲜少露面的刘强东,也不会像雷军那样频繁出席公开活动或发表个人言论;与“社交为王”的腾讯的也不同,京东汽车战略重心不在云计算、车联网等多个领域,也不在于社交网联或在线娱乐。 京东可能与阿里这个老对手更为相似,双方在汽车后市场、平台销售等方面又形成竞争,但京东更为聚焦,双方的服务模式、物料政策等方面也存在区别。 这帮互联网的大佬们,兜兜转转还是放不下汽车这块大肥肉,京东如今也正在加紧汽车业务的建设布局。 抢传统4S店的饭碗 2018年,刘强东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服务类市场未来的空间巨大,每个细类都有千亿市场的潜力。未来京东在服务类业务的布局,将重点投入汽车、房产、医疗三个领域。 刘强东认为,到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可能一半以上的汽车销售来自于网上,而不再是去传统的4S店。 基于此,2018年5月,京东集团联合京东金融、易鑫集团等共同打造推出京东汽车商城,力图造就一个3-6线市场一站式规范化汽车消费共享渠道平台。在此之前,京东在汽车领域已经有所布局,包括在2010年成立汽车用品采销部,以及在2014年,上线“车管家”系统。 在2022年,京东汽车整合京东汽车供应链能力、京东京车会服务门店以及第三方服务网络,正式推出京东养车品牌。 时间悄然来到2024年,如今的汽车市场或许并未向刘强东所预想的那样一半人通过线上买车。但无法否认,因为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势力玩家的创新,汽车4S店销售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在新能源汽车销售方面。 4S店长久以来是汽车销售与服务的代名词,但这一模式并非无懈可击。价格不透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一直为消费者所诟病。 如今,燃油车市场的萎缩导致传统4S店业绩普遍下滑,许多经销商出现亏损,部分门店甚至关门退出市场。与此同时,特斯拉、蔚小理等诸多新能源汽车品牌采用直销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对传统4S店构成直接竞争,加剧了4S店的生存挑战。 加之新能源汽车的保养需求与传统燃油车不同,维修成本和技术要求更高,要求4S店必须提升服务质量和技术能力以适应新的需求,迫使4S店的角色从传统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提供者转变为更加综合的新能源汽车生活服务提供商。 这些转型不可一蹴而就。 根据京东的调研,超过半数(56%)的新能源汽车购买者在到达线下门店前已锁定意向车型。这意味着未来的汽车流通渠道中,线上平台会更多的承担消费决策的角色,而线下更多是体验和交付,线上线下相结合将成为未来汽车零售的主要模式。 而京东要做的就是这样一个从看车、买车、汽车周边到维修保养、以旧换新的一站式整车选购、车品销售、养护服务及新能源解决方案平台。 换言之,京东汽车,正在抢传统4S店的饭碗。 新能源破局之道 当然,作为后来者的京东,市场也不是好抢的,特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一套体系支撑。 在今年3月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高层论坛上, 京东汽车负责人表示,“汽车市场已经来到了一个临界点,即从供给驱动转为需求驱动。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完成‘惊险一跃’,保持高速增长的关键是洞见用户需求。” 根据公安部公布的2023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主要力量,其保有量在2023年达到了155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6.04%。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新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也在迅速增加。2023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743万辆,比2022年的535万辆增加了207万辆,增长了38.76%。 当前,随着我国汽车销售量和保有量持续攀升,汽车后市场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特别在新能源领域。 京东汽车认为,未来新十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将不再缺乏产能和产品,破局的关键在于了解用户、触达用户、满足用户。 在京东看来,用户行为的变化引发了流通渠道变革,线上渠道角色已发生变化,同时用户身份变化催生流通服务升级,以旧换新全流程服务需求更加明显,此外用户重心的变化也催生了流通渠道拓展,下沉将成为重要战场。 综合来看,京东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应从服务、增换购、下沉市场三个方面来寻求突破。 为应对此趋势,京东利用其线上商城和线下实体门店的全渠道布局和多年积累构建的数智化供应链供应链优势,加之庞大的用户基数和营销能力,打造一站式服务能力。 据悉,京东年度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超过6亿,其中车主用户超过2亿,新能源车主超过了1000万人。在下沉市场方面,京东用户中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超过了 60%,精准车主用户中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超过了50%。 渠道建设方面,京东养车已在全国布局超过1600家养车门店,并与40000多家第三方门店达成合作。 合作方面,今年“618”前夕,京东与小米达成战略合作,明确了未来三年小米在京东全渠道销售额2000亿的目标,其中自然包含小米汽车。此外,比亚迪、特斯拉等诸多国内外车企巨头已加入了京东汽车的“朋友圈”。 目前,京东汽车凭借其服务体系和业务模式已经在汽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汽车服务市场竞争激烈,京东汽车作为新兴品牌,正在面对其他电商平台以及专业汽车服务品牌的挑战。 “虎口夺食” 去年9月26日,汽车后市场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日,途虎养车于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独立汽车售后服务市场首家港股上市公司。 就在途虎养车上市当天,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汽车事业部总裁缪钦在朋友圈发文祝贺,同时表示京东养车“所有‘震虎价’商品都比友商低5%”。 震虎价所指为谁,已不言而喻。双方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1月24日,有消息称上海阑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途虎养车主体公司)向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包含北京汽广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京东养车主体公司)在内的三被告赔偿500万元。 据悉,起诉缘由系此前京东养车曾推“震虎价”对原告商誉造成影响,途虎主张被告在全渠道删除“震虎价”相关表述。 京东方面显然并未终止这一活动,相反,今年,在5月30日举行的2024年京东养车合作伙伴大会上,京东养车宣布在去年推出的“震虎价”再次加码,最新的“震虎价”换轮胎做保养真5折,在产品价格低于友商5%以上的同时,还承诺“买贵双倍赔”。 作为独立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领先企业,2011年在上海成立的途虎养车与京东养车已形成直接竞争,同时,还有一只“老虎”——天猫,也在抢占市场份额,形成“猫虎狗”三足鼎立的格局。 据悉,截至2024年1月,天猫养车已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遍布全国300座大小城市,门店数量超过2000家。 目前,基于汽车后市场广阔的市场空间,诸多互联网平台和新兴企业盯上这块肥肉,增加了市场竞争,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许多企业不得不参与价格战,京东“震虎价”的推出更是加剧这一趋势。 这无疑导致相关厂商的服务价格下降,利润空间缩小,加上门店扩张和渠道建设的需求,企业亏损属于常态。不过,伴随服务体系的完善和规模的提升,途虎、京东和天猫在过去一年业绩均有所增长。 根据3月11日天猫养车总经理李逸在2024加盟商大会公布的相关业绩表现,过去一年天猫养车2000多家门店,超八成实现盈利,老开新占比达30%,NPS指数67%。根据天猫养车数据,2023年,天猫养车优选美容系列产品转化率提升超150%,多款产品单均毛利率、店均销量等数据增长逾40%。 2024年,天猫养车启动“大循环”战略,从线上渠道、爆品打造、门店模型、运营管理及供应链五个维度加强能力建设,目标在2024年,天猫养车门店产值提升30%。 至于京东,去年11.11期间,京东汽车新能源用户数量同比增长近3倍,新能源汽车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3.5倍。今年京东养车也有相应的规划,到2024年底,京东养车在全国将开出超过3000家养车门店并持续加速布局核心城市及下沉市场,全国系统直连门店数量超过4万家,覆盖全国2800个区县,拥有超过4.5万实名认证技师,服务订单数超过1000万。 对于未来三年,京东提出三大目标:助力玲珑、朝阳、昆仑等10大知名国产品牌销售额突破100亿;联合全球品牌伙伴发布超1000款超级新品;为行业培养5万复合型专业技师,联合行业建立超100所产教融合学校,并培养5000名新能源专业人才。 作为行业大哥的途虎已经迈出了扭亏为盈的第一步。 根据途虎财报,2023年其营收达到136亿元,同比增长17.8%;经调整后净利润实现4.8亿元,首次实现全年扭亏为盈,毛利率提升至24.7%,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 2011年在上海成立的途虎养车,多年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据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途虎养车分别实现营收70.4亿元、87.53亿元、117.24亿元和54.68亿元;同期亏损金额分别为34.28亿元、39.28亿元、58.45亿元和21.38亿元,四年累计亏损超153亿元。 途虎养车将盈利归因于其工场店网络的进一步扩张及不断增长的客户群;规模经济效益提升,途虎得以从供应商处获得更好的商业条款,结合产品和服务类别组合变动,带来了毛利率的提高;运营效率有所提高等。 这一盈利模式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目前的汽车后市场正在给途虎、京东、天猫带来实打实的利益。 综合来看,天猫、途虎、京东三大平台在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都采用了线上线下结合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便捷的服务预约和咨询,同时在线下设立实体店面提供服务。 三个平台均重视供应链的管理,以及都在利用自身在电商或汽车服务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吸引消费者,但在服务网络的建设、价格策略、服务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汽车后市场已进入爆发前夜,汽车后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无论是京东还是途虎、天猫,同样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 【SMM分析】Arevia和NV Energy签署了“内华达州最大”2.8GWh太阳能+存储项目的PPA

    开发商Arevia Power已与当地公用事业公司NV Energy就美国内华达州一个大型太阳能+储能项目的购电协议达成一致。 两家公司已就Libra Solar项目的PPA达成一致,该项目将结合700MWac的太阳能光伏和700MW/2800MWh的电池储能系统(BESS),目标是在2027年底前实现商业运营。 Arevia表示,这将需要23亿美元的投资,将是美国最大的太阳能+存储项目之一,也是该州最大的项目。 据SMM了解, 该项目将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NV能源公司综合资源计划(IRP)的一部分获得批准,该计划包括三个主要的太阳能+存储PPA,总容量超过1GW,其中Libra solar是最大的。 这些项目将帮助NV Energy实现内华达州的可再生能源部署目标,并控制客户成本,同时帮助公用事业公司满足峰值需求负荷。内华达州和西南部其他沙漠州正在迅速成为与美国领先的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一样活跃的储能市场,公用事业公司为大型项目的开发商签署了长期PPA,使其更容易获得建设融资。内华达州的项目也可以服务于相对较大的加州能源市场,整个毗邻的美国西部14个州通过西部互联电网区域互联。例如,EDF Renewables North America和加利福尼亚公用事业公司SCPPA于2月签署了内华达州780MWh太阳能+存储项目的PPA。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周致丞021-51666711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