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09个
福日电子表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8,800万元。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1,700万元。 本期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 (一)主营业务影响 1、2023年因受消费类电子下行周期影响,智能手机全球出货总量下降,终端客户需求不足,下半年有所好转但公司全年订单减少,营业收入下滑。因订单减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毛利率较低,公司为保持行业竞争力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单位固定成本较高。此外受汇率波动影响,2023年汇兑收益比去年同期减少5,500万元左右。 2、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对2023年度末各类存货、应收款项等资产进行了清查、评估和分析,认为部分资产存在一定的减值迹象。本着谨慎性原则,依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公司将对可能发生减值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预计计提存货减值损失约1.1-1.3亿元,计提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3,500-5,500万元。此外,公司每年将根据商誉减值测试结果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预计2023年计提商誉减值损失超3,000万元。 (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 2023年公司投资联营企业福建省福诺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受二级市场行情波动等因素影响,投资亏损约1,500万元;公司及所属公司累计收到的政府补助约3,100万元。 (三)会计处理的影响 会计处理对公司本期业绩预告没有重大影响。
东尼电子表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000万元到-32,000万元,与上年同期10,804.93万元相比,将出现亏损。 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500万元到-35,500万元。 本期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 主营业务影响:半导体业务存货预计将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合计约3.67亿元;光伏、半导体、消费电子业务毛利下滑;光伏、新能源等业务研发费用增加;利息支出增加、汇兑损失导致财务费用增长。
2月18日讯:Vision Pro头显是苹果今年力推的主要产品,而在2月2日正式发售后,该产品显然进入到一个关键的阶段——退货考察期。 据一家科技媒体报告,一些Vision Pro的消费者在购买不到两周后就退回了这款产品,主要是因为舒适度、可用性以及安全上面的问题。 该头显被苹果首席执行官Tim Cook称为“计算新时代的开始”,为使用者提供了增强现实的各种探索机会。但据一些消费者称,没有配套的应用意味着这款头显很大程度上是个不太能玩的大型玩具。 一名用户在X上抱怨称,在使用了Vision Pro两个小时之后,他就决定退货。头显确实很酷,但没有多少应用程序能够让他一直使用这款产品,他更喜欢天生的视网膜“显示屏”,后者还没有鼠标延迟的问题。 还有一些用户则称遇到了晕眩和头痛的问题,这也是过去AR和VR技术中一直存在的技术痛点。 退货困扰 苹果并未公布官方的销售和退货数据,但一家果粉集中的新闻网站Cult of Mac的新调查显示,45%的受访者预计将退回Vision Pro。而按照苹果的14天退货政策来看,2月16日是第一批购买头显的用户的最后退货日期。 不过,也有人称,在实地访问了美国苹果的零售店之后,Vision Pro的退货情况并没有那么吓人。据悉,到2月16日为止,Vision Pro的退货率并没有明显高于苹果的其他产品。 零售店的消息人士指出,外界预计苹果可能退货率会很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还有人则透露,其收到的大部分退货都源自于网上购买,当时Mac Pro发货时如此,Vision Pro现在也是如此。 但苹果官方显然不会透露任一款产品的退货率,无论是消息人士的观察还是非官方网站的投票都无法证实Vision Pro的退货情况。 两大退货群体 不过,零售店人士也承认有两类人出现了集中退还Vision Pro的情况。一类是对头显有生理性不适应情况的人士,他们可能在使用头显后出现了晕眩甚至呕吐的情况。 还有一类人则是将退货政策作为免费试用政策的博主。一名苹果零售店员工不满表示,每次都是那些Youtuber(油管博主)来退货,苹果的每一款产品几乎都是这样。
尽管苹果的最新财报显示,iPhone在全球市场需求依旧强劲。但随着各大手机厂商相继推出更为成熟的折叠屏手机产品,苹果显然也感受到了压力,不得不加快开发竞品以争夺市场份额。 据悉,苹果公司经过五年多研发的折叠屏iPhone预计短期内仍然难以面世,不过,该公司仍在持续探索该产品的设计。 此外,苹果公司还在探索开发一款更大尺寸的折叠屏iPad。相较之下,该款产品的开发难度可能比折叠屏iPhone要低一些。 折叠屏iPhone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据媒体报道,苹果公司早在2018年就一直在探索折叠屏iPhone,目前至少有两款可折叠的原型机。然而,新款折叠屏iPhone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所以预计不会很上市。 据说, 苹果最近与亚洲制造商讨论了两种不同尺寸的折叠屏iPhone的零部件订单。 不过如果最终产品无法达到苹果的设计标准,该项目也可能会被取消。 报道称,苹果的工业设计团队想要创造一款只有目前iPhone一半薄的设备,这样当折叠起来时,它就不会太厚。他们还希望能增加朝外的屏幕,这样当设备折叠起来时就能看到该屏幕。然而,就目前电池和显示器等组件的实际情况而言,可能很难在工程上达到这么高的要求。 据悉,苹果几年前原计划在2025年推出可折叠手机,但这一计划目前似乎被推迟了,至少在接下来的2024或2025年,该款折叠屏手机预计都不会上市。 转而研究折叠屏iPad 尽管早在2018年,苹果就开始探索折叠屏iPhone项目,但到2020年左右,该项目被搁置。苹果后又转而专注于研究向内折叠的iPad,尺寸与iPad mini差不多。 该设备将有一个大约8英寸的屏幕。与手机相比,折叠屏iPad对耐用性的要求不那么严格。此外,苹果认为折叠屏iPad对轻薄度的要求也没那么高,因为它不需要放在口袋里。 据说苹果公司正在研究减少多次折叠后出现的显示屏中间折痕的方法。该公司希望这款设备能够完全平放,而不是在中间有一个小凸起或凹陷。苹果还希望该款设备允许用户与屏幕互动,并使用苹果笔等配件自由地在屏幕上画画。目前还不清楚苹果是否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万祥科技表示,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300万元–3450万元,同比降81.41%-87.61%。 注:本表格中的“元”均指人民币元。 业绩变动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系2023年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不景气、笔电出货量下降,导致公司订单下降;此外公司新能源业务处于前期投入培育阶段,进而影响到本年净利润同比发生较大的下降。 公司2023年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1,250万元,主要系本年度取得的政府补助。
1月31日,奕东电子表示,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盈利1,400.00万元-1,900.00万元,同比减86.13%-89.78%。 业绩变动原因 1、报告期内,受下游终端需求疲软的影响,规模效益发挥不足,再加上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对新产品的开发投入持续增加,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整体毛利率下滑。同时,公司加强了市场开发力度,销售团队的差旅费、办公费等增加;公司加强组织管理和人才储备,职工薪酬和办公费用等增加。综上,公司净利润相较于去年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2、预计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约为1,300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收益和理财收益。 股市 近日,奕东电子持续走弱,今日触历史新低至14.89,截至午间收盘跌5.03%,连续五日飘绿。
2月1日,环旭电子表示,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607.92亿元,同比减1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8亿元,同比减36.34%。 营业收入增长及原因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减少。其中,医疗电子类产品营收同比增长85.98%,汽车电子类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0.18%,通讯类产品营收同比减少14.93%,消费电子类产品营收同比减少11.39%,工业类产品营收同比减少5.68%,云端及存储类产品营收同比减少23.07%。 营业收入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反映全球景气及终端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讯类产品及消费电子类产品因需求不振造成营收同比有所下降;(2)云端及存储类产品因产品需求结构性调整原因同比降幅较大;(3)汽车电子类产品及医疗电子类产品实现同比持续成长,主要是公司拓展新客户及客户需求增加所致。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目标 预计第一季单季营业收入同比持平,由于公司持续投资境外业务,其折旧和人工成本相对较高,故第一季度营业利润率同比略有下降。 股市 环旭电子连续五日飘绿,今日触2022年6月以来新低至12.29,截至11:15分跌0.08%。
1月31日讯:预售10天卖出20多万台,但直到昨晚,苹果Vision Pro的测评才正式解禁。 苹果声称,起价3499美元的Vision Pro是“空间计算”的开始,这份野心很大:旨在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融合——实现增强现实(AR)。 Vision Pro真能不负众望?以The Verge为代表的美国主流科技媒体似乎不这么认为。 The Verge更是奉上数万字超长评测——好消息:是最好的;坏消息:是最好的VR头显;结论:Vision Pro是一款打着AR旗号的VR头显,尽管苹果不希望任何人将Vision Pro视为VR头显,但它确实是Meta Quest的同类产品。 ▌最好的VR设备 The Verge称,在VR头显领域,苹果的Vision Pro是最好的,它拥有最佳的透视效果、更先进的手眼追踪技术、无缝衔接的苹果生态、新颖的交互方式。 硬件方面,Vision Pro配备M2处理器和苹果新的R1空间协处理器以及一对风扇。显示屏是一大亮点,也是Vision Pro如此昂贵的主要原因——Vision Pro采用了Micro OLED屏幕,共有2300万像素,尺寸仅为7.5微米,大约是一个红细胞的大小,这让显示内容足够清晰明亮,尽可能地还原现实。 不过Vision Pro对外界环境的显示效果,依据光线的明暗有所不同。在暗光下,噪点会比较多,这也是所有VR眼镜的通病。 另外,Vision Pro采用镁和碳纤维制成,铝制外壳让其更轻便;玻璃盖上隐藏着大量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包括:一对用于视频传输的高分辨率前置摄像头、面向下和侧面的摄像头用于跟踪手部动作、激光雷达扫描仪和用于空间跟踪的原深感摄像头,以及红外泛光灯,上述硬件让该设备可以在弱光下工作;扬声器安装在侧面,在渲染空间音频方面表现出色,但漏音也很严重,建议搭配蓝牙耳机使用,如果使用最新的AirPods Pro,可获得更低的延迟、无损的48KHz音频以及苹果的自适应音频系统(可根据需要自动混合现实世界的声音)。 体验方面,Vision Pro以眼为鼠标、语音和手为键盘,即只需要看着想要控制的目标,接着用相应的手势,就可以对显示中的页面进行任何操作。 虚拟显示器和应用程序可以被分层浮现在现实世界中,使用者可以在空间中自由布置窗口。 Vision Pro还能与Mac和iPhone联动,与iPhone的联动还被The Verge称为Vision Pro的“最佳功能”:在手机上拍摄空间视频并在Vision Pro上观看,目前iPhone能以1080p 30fps或全4K分辨率拍摄相应的视频。 ▌无法避免的孤独感 苹果热衷于AR的一大原因在于,它希望摆脱VR设备完全沉浸式效果带来的隔离感、孤独感,苹果做到了吗? Vision Pro提供了迄今为止消费电子设备中最佳的透视功能,但依然“不够AR”,因为Vision Pro 并不是OST(纯光学透视)方案——我们在Vision Pro中看到的环境,是通过相机捕捉、再由光机显示的再生画面,而并非环境本身。 Vision Pro并没有如人眼般的视野,它更像是用双筒望远镜看世界,且镜头边缘有彩色边,那里的分辨率一般,因此视野也会被进一步压缩。 也就是说,Vision Pro与现实的连接并不强。 Vision Pro显示屏的EyeSight功能正说明了这一点,通过低分辨率OLED显示屏、前置双凸透镜面,EyeSight旨在向外显示佩戴者的眼睛,避免与其他人完全隔离开来。 但The Verge体验过后表示,显示屏非常昏暗,且玻璃盖板反光性很强,在正常光照环境下也很难让人看清佩戴者的眼睛,更别说是眼神交汇了。 ▌还无法胜任“生产力工具” Vision Pro到底是一台电脑(生产力工具),还是一个VR头显(娱乐设备)? 一个明显的缺点限制了它作为生产力工具的应用——重。 在电池外置的情况下,Vision Pro依然重于Quest2(503克)和Quest3(515克)。The Verge介绍,Vision Pro的重量在600克-650克之间,比11英寸iPad Pro(470克)重,接近12.9英寸iPad Pro(682克),“是一款适合放脸上的iPad”。 其他VR设备,如Quest Pro(722克),都会用头带来平衡重量,但Vision Pro的所有重量完全前置。将单环带更换为双环带可以让设备更稳定,但并不会真正降低Vision Pro的重量,这种负担在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感受更明显。 Vision Pro的电池是一块重353克的“银砖”,配有USB-C端口和一个LED显示灯,可供电超两个半小时,它与设备始终连接在一起,无法拆卸,断开Vision Pro的电池会完全切断电源。 即便作为休闲娱乐设备,Vision Pro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为止,只有250 多个应用为VisionOS设计了专属程序,Vision Pro还不支持作为真正的VR游戏或健身应用。 ▌总结 The Verge声称,Vision Pro是一款令人惊叹的产品,且只有苹果才能做出这款产品。 即便强如苹果,Vision Pro也有很多创意无法实现,这可能意味着,基于现有的技术路径,根本无法创造出真正的MR设备。 梦想的种子已经被种下,Vision Pro的意义或在于,吸引更多人加入研发MR硬件、开发相关软件及应用的队伍中。 眼下的问题是,现在是买入Vision Pro的好时候吗? 无疑,Vision Pro会弄乱头发、不方便带妆佩戴、暗室中性能不佳、与其他人隔离开来…… 对于消费者而言,上述“牺牲”是否值得?这台设备的优点足以让人忽略这些不好的体验吗?同样是上网,比起电脑,你会更乐意用Vision Pro吗? The Verge的记者委婉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作为游戏机,Vision Pro很好,但它并不能取代电脑,也不适合作为生产力工具,“我不想在Vision Pro创造的场景里工作,我需要与他人协作,和他们待在一起更好。”
1月31日,捷荣技术表示,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亏损约7,500万元-10,800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 报告期,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主要是由于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终端产品市场需求订单量和出货量同比下降,公司产品订单量及单价下滑;同时受固定成本费用等多种因素制约影响,公司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下降幅度均小于营业收入下降幅度,导致公司2023年净利润仍为负。 公司面对市场变化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引进新业务、新股东,使原有业务和新能源业务协同发展,实行双赛道战略,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对于精密结构件、精密模具业务,加大研发投入,制造高精端、高难度的产品,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竞争力,拓展新客户新需求,2023年已向国内外客户量产出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积极推广自动化,持续开展降本增效措施;进一步开拓印度、越南等海外市场,为2024年打下夯实的基础,有望在2024年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找到新的增长点。公司在2023年7月成立了深圳市捷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拓展新业务和中电建等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2024年可实现新业务收入。 股市 今日,捷荣技术触2023年9月19日以来新低至25.25,截至午间收盘跌1.78%,连续三日飘红。
1月30日,格林精密表示,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88.26万元–1,537.61万元,同比降86.73%-89.75%。 说明:本公告中的“万元”均指人民币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 1、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消费电子行业整体需求疲软,公司主营业务承压,导致收入及净利润同比下降。 2、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额约为365万元,主要为理财收益、政府补助、资产处置等。 股市 近日格林精密三连跌,且今日跌幅扩大,截至日间收盘领跌16.70%,触2023年8月29日以来新低至8.60。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