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09

  • 鸿海4月业绩喜报:环比同比均涨超10%拉动市场对iPhone乐观预期

    财联社消息:苹果公司最大代工商——鸿海精密公布其4月销售业绩,财报显示出强势增长,其或将提高市场对iPhone销售的乐观预期。 据该公司报告,4月鸿海月销售额增长19%,达到5109亿新台币(合约159亿美元),环比增长14.16%,同比增长19.03%,主要原因为人工智能产品拉动销售增长。2024年前4个月累计月营收为18300亿新台币,约570亿美元,同比下降3.11%。 鸿海在声明中表示,第二季度仍是传统淡季,主要产品正进入新旧产品过渡期。鸿海称,第二季度的前景大致符合当前市场预期,预计该期间的运营前景将呈现季度环比和同比增长。 苹果的先行信号 鸿海生产了全球大部分iPhone,其公司正在多元化发展,尤其注重为人工智能集群建造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架和其他设备,而其向人工智能的转型也帮助该公司股价在今年创下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由于苹果占到其营收的一半以上,投资者将鸿海的业绩视为iPhone销售的领先指标。该公司今年第一季度收入下降了近10%,部分原因在于苹果产品遇到需求疲软。 有趣的是,本周四苹果的财报也颇令市场意外。在iPhone销量不振的同时,苹果在中国的季度收入出现大幅增长。 一些人表示,iPhone销量下滑与中国收入成长的反差可能是因为独立分析师对业务的解释方式存在差异,也可能是因为平均销售价格高于预期,拉高了销售总额。 苹果预计当前时期的销售额将以低个位数的百分比增长。该公司预计其iPad和服务业务都将实现两位数增长,但拒绝给出iPhone的预测。 而鉴于第一季度需求低迷以及其他因素影响,鸿海在2024年提高iPhone相关收入可能会面临障碍。尽管鸿海是iPhone最大的生产商,但由于iPhone业务规模经济正在缩小,且其产能正在稳步转移到印度。

  • 《科创板日报》4月26日讯:IDC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926万台,同比增长6.5%。其中,荣耀以中国市场份额17.1%位列第一。而华为自去年8月底回归以后快速恢复,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达17.0%,同比增幅超过100%。 “全球的终端市场在大方向进入到回暖的状态。2024年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在12亿左右,未来几年预计将有一定的增长,不过增速有限。”IDC中国副总裁王吉平王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更多新技术的引领。尤其在今年,AI手机成为了所有厂商希望能刺激市场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国内第一季度手机市场排名上看,厂商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王吉平认为,有AI加持的手机厂商,比如荣耀的增速表现会更好一些。同时,华为重新进入中国市场以后,打乱了原有整体的格局。 手机的端侧算力将继续增强 数据显示,荣耀首季度在中国市场份额17.1%,同比增幅13.2%。而华为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17.0%,同比增幅超过100%。其中,华为nova 12系列占据华为全季度出货量的三分之一,但是供应问题依然是限制华为出货量更进一步的关键因素。 OPPO以15.7%的市场份额继续位居市场前三,苹果市场份额为15.6%,vivo以14.6%位列第五。 从安卓和iOS的整体份额来看,安卓市场同比增长9.3%。而苹果出货量同比下降6.6%。 “苹果跟全球的趋势一样,也出现了小幅下降,这说明对于国内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的转变,从前几年持续追求手机迭代,到今天在高端市场上被折叠屏、AI手机所吸引。”王吉平说。 随着ChatGPT的热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也引爆了手机终端市场。无论是芯片厂商、大模型厂商,还是云服务商、应用商都加入了这场生态的变革。谈及AI手机的发展趋势,王吉平表示,端云结合已成为根本共识。“端侧模型虽然规模较小,但是算力更及时和稳定,并能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给每人定制个性化的模型。” 根据IDC的定义,新一代AI手机具备的特征是NPU算力大于30TOPS。 王吉平称,PC和手机在端侧将继续加强算力。“未来达到60TOPS、100TOPS,都是有可能的。模型也会相应地越来越大,消费者对其接受时间会变得越来越短,体验变得越来越好。” 业内的另一个共识是,未来终端将是分布式管理,终端之间可以实现算力的共享。“比如在家庭场景,PC可能是算力中心,手机能从PC快速获取算力。”王吉平称。 AI模型驱动内存配置、散热技术的提升 由于AI模型在推理过程中产生的计算量非常大,如果落地到端侧移动设备上,将产生非常大的能耗。因此,性能和能耗如何平衡,成为了手机端侧大模型的瓶颈之一。 王吉平认为,这意味着端侧大模型将提升对于手机整体配置的要求。 “端侧模型将驱动内存配置的明显提升。目前大部分旗舰手机的内存为12GB,而我们倡导应达到16GB。散热技术也要做相应的改变,比如液冷技术更多地应用在端侧,而新的散热材料可能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2023年被认为是AI终端元年,各大安卓厂商均纷纷押注AI。王吉平认为,今年的重点在于探索AI终端如何发展。随着端侧战略的各方面变得更清晰,很多场景将快速落地,消费者会发现真正的ROI(投资回报率)所在。这将进一步驱动中高端手机的增长,并促进平均单价的进一步提升。之后,AI终端将从场景化走向交互化,进入升华与普及阶段,到2028年走向全民化,这是IDC预测的AI终端发展之路。” 不过,当下AI手机的占比仍然不高,尚未成为驱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IDC预测,2024年全球新一代AI手机出货量预计达1.7亿部,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15%。王吉平判断,从长线来看,随着AI手机从高端走向主流化,其对消费者换机的驱动力会变得更大。“越来越多的人购买AI智能手机,也是在加速换机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将驱动着市场的变化。”王吉平表示。

  • 应声20CM涨停!A股一季报行情纵深推进 16家上市公司净利最高同比预增超200%

    A股一季报行情纵深推进,披露业绩预增/预盈公告次日,移为通信收盘20CM涨停,新农股份、同为股份一字涨停,宝鼎科技、中航重机、瑞芯微涨停。 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共有132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 16只个股净利同比预增上限超200% ,分别为 澜起科技、华源控股、湖南发展、川金诺、同为股份、航天科技、国光电器、晶晨股份、旗滨集团、京东方A、三元生物、孚日股份、百克生物、诺泰生物、江苏国信和博俊科技 ,具体情况见下图: 具体到个股看, 存储芯片概念股澜起科技以最高超11倍的业绩增速暂时领跑 ,其周三盘后公告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1亿元-2.4亿元, 同比增长9.65倍-11.17倍 。据测算,2024年Q1净利预计环比变动-3%至10.6%。公司在公告中表示,互连类芯片产品线一季度销售收入约为6.95亿元, 创该产品线历史新高 ;自今年年初以来,内存接口芯片需求实现恢复性增长, 部分新产品(如PCIeRetimer、MRCD/MDB芯片)开始规模出货 ,推动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华安证券在4月11日的研报中表示,澜起科技业绩修复主要是 DDR5接口芯片的出货量增长所致 。随着行业去库存基本结束,内存接口芯片的市场需求量有望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同时因为DDR5渗透率的提升,RCD+配套芯片的市场空间对比DDR4时期将会有数倍增长,澜起科技作为行业领跑者, 持续受益于内存模组市场由DDR4向DDR5迭代升级带来的成长红利 。新品方面,澜起科技的PCIe5.0Retimer芯片已成功导入部分境内外主流云计算/互联网厂商的AI服务器采购项目,1Q24公司PCIe Retimer芯片 单季度出货量约为15万颗,超过该产品2023年全年出货量的1.5倍 。随着全球AI服务器及GPU出货量持续增加,PCIeRetimer芯片的全球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作为全球领先的供应商,澜起科技 有能力在竞争中抢占重要市场份额 。 主营金属包装和塑料包装的华源控股以最高近9倍的业绩增速紧随其后 ,公司周三晚间公告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900万元至2000万元, 同比增长827.06%至875.85% 。对于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华源控股表示一是因 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约750万元 ,二是公司 部分高毛利产品销量占比增加 ,提升了整体盈利能力。 无线物联网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移为通信 周一盘后披露业绩预增公告 次日20CM涨停 ,公司预计一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84.31万元-3677.89万元, 同比增长80%-90% 。移为通信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 毛利率较高的普通车载产品持续发力 ,同时资产管理类产品、动物追踪溯源产品、工业路由器等产品 毛利率均有所提升,带动业绩增长 。华金证券李宏涛在4月11日的研报中表示,移为通信产品综合毛利率上升主要系 自研模块替代外采、部分国产料替代进口料、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 等因素,后续随着公司降本增效、原材料价格下降, 毛利率预计将维持在较好水平上 。此外, 移为通信已进入车载智能网关的领域 ,可为乘用车和商用车、卡车、公共汽车和客车提供远程信息处理解决服务, 有机会紧抓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红利,未来将长期保持较高成长性 。 化学农药制造商新农股份周二股价一字涨停 ,公司前一天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800万元–3000万元, 同比增长159.44%-177.97% 。新农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挖掘客户需求,同时持续推进精益化管理,强化成本管控。与去年同期相比, 公司制剂业务的销量及利润均实现了增长 ,中间体与原药部分产品价格止跌企稳,盈利同比有所增长。此外, 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额约为540万元 。 中航重机周一盘后披露业绩预增公告次日涨停 ,公司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19亿元, 同比增长18%左右 。信达证券张润毅等人在4月10日的研报中表示, 中航重机是高成长、低估值的航空锻造龙头 ,随着高端产能陆续释放, 2024年成长有望再次全面提速 。具体来看,我国航空锻造迎来黄金发展期, 商用飞机和外贸需求旺盛 ,中航重机2018-2021年定增2次,加码36.1亿投入西安新区先进锻造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 预计2024-2025年或为产能释放高峰期,规模效应有望进一步凸显 。此外,中航重机受托经营青海聚能钛,打通上游原材料循环体系,收购宏山锻造、激光公司股权,加速锻造+铸造+3D打印中游平台化布局,向下游间接控股安飞公司布局精加工业务, 持续推进产业链一体化 ,推进材料集采、循环利用, 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 视频监控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同为股份 周四晚间披露业绩预增公告, 周五股价一字涨停 。公司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800万元–4800万元, 同比增长339.00%-454.53% 。对于业绩增长原因,同为股份在公告中表示由于产品结构变化的同时产品成本下降, 产品毛利率同比增长 。加之,公司大部分业务为境外业务,报价及销售均采用美元结算, 美元的升值会导致产品销售单价上升 ,从而导致产品毛利率也随之上升。 大型铸锻件生产商宝鼎科技披露业绩预盈公告次日涨停 ,公司周四盘后公告一季度预盈5500万元–8250万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亏损1773.01万元。对于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宝鼎科技在公告中表示一是 出售宝鼎重工及宝鼎废金属100%股权,预计产生投资收益7055.14万元 ;二是 覆铜板及铜箔业务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 高端算力SoC芯片厂商瑞芯微周五收盘涨停 ,公司周四盘后披露业绩预告, 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润6000万元到7000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1838万元。瑞芯微在公告中表示,一季度 市场需求复苏,企业景气度逐步回暖 ,终端客户库存回归正常;AI大模型在边缘、终端的本地化、小型化部署趋势更加清晰, 带动公司长期深耕的AIoT各行业加快发展 。在毛利率稳定的情况下,其在汽车电子、工业应用、机器视觉等领域一季度完成同比大幅提升, 总体实现营收增长约64%到67% ;此外,公司 旗舰芯片RK3588进入快速增长期 ,以RK356X,RV1106/1103为代表的次新产品也加速放量。 业绩环比方面, 大型医药企业集团科伦药业 周三晚间公告,一季度净利润预计9.5亿元至11亿元,同比增长16.64%—35.06%。据测算 一季度净利环比增长203.03%-250.87% 。对于业绩预增原因,科伦药业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加大市场开发,并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输液和非输液制剂销量增长 ,利润同比增加; 原料药中间体主要产品销量和价格同比上升,生产成本降低 ,利润同比增加;公司持续优化融资结构,有息负债规模和融资利率下降, 财务费用减少,利润增加 。

  • 4月11日,深科技表示,2023年营业收入为142.65亿元,同比减11.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5亿元,同比减2.19%。 主要业务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专业电子制造企业,连续多年在MMI(Manufacturing Market Insider)全球电子制造服务行业(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EMS)排名前列。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技术研发、工艺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物流、销售等一站式电子产品制造服务。以先进制造为基础,以市场和技术为导向,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构建了以存储半导体、高端制造、计量智能终端为三大主营业务的发展战略。 报告期内,公司从智能制造、智慧供应链和数字化运营三方面进一步完善数字化转型战略,从提升物料成本竞争力、加强合规管理及风险管控等方面推动供应链优化升级。继续推行深科技“精益之路”发展规划,提升精益制造能力,以精益成熟度测评作为主要抓手开展改善活动,为生产运营管理提质增效。深圳、合肥半导体封测双基地持续导入新客户,产能产量进一步提升。积极布局先进封装技术,技术创新平台成果显著。深耕计量智能终端业务海内外市场,海外市场拓展方面持续向好的同时,两次中标国家电网电表项目,保持盈利能力。公司激励机制不断创新,近500名关键员工和核心技术骨干均已根据公司实施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被授予相应的股票期权。合规风险控制方面,公司仍持续关注中美欧盟等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政策,加强涉外法律人才的储备与培养,配备优质的外部专业资源,确保公司的运营管理符合内外部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客户的要求。秉承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到基层员工,对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形成共识。 报告期内,发布公司可持续发展愿景:成为值得信赖并受人尊敬的企业,为实现可持续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同时完善公司可持续发展管理框架,成立专项ESG管理小组推行ESG全面管理。在多个基地开展如增加光伏发电、回收热能、研发节能管控系统等来降低能源消耗,建设完成东莞2430KWp光伏发电站和合肥1870KWp光伏发电站,进行东莞工厂冷源站数字化建设及能效提升,实现制冷效率提升40%。自主研发“智能工厂绿色节能管控系统”,实现以技术与管理双驱动的精细化节能和智慧化能源管理。 股市方面 一改4月以来的弱势,今日深科技大幅上涨,一度涨6.67%,截至13:52分涨5.50%。

  • 环旭电子:今年1-3月合并营收同比增3.8% 2023年云端及存储类产品营收同比减23.07%

    4月9日,环旭电子表示,公司2024年3月合并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5.28亿元,同比减0.24%,环比增20.02%;2024年1-3月合并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34.92亿元,同比增3.80%。 芯片方面 公司的SiP模组是异构集成的电子系统,是将芯片及被动器件整合在一个模块中,达到缩小功能模块面积、提高电路系统效率及屏蔽电磁干扰等效果。 公司目前未从事芯片设计相关业务。公司根据客户产品的需求采购Wi-Fi芯片,主要向海外芯片大厂采购。 2023年业绩报告 4月2日,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营业收入为607.92亿元,同比减1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8亿元,同比减36.34%。 ►本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主要原因为:(1)反映全球景气及终端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讯类产品及消费电子类产品因需求不振造成营收同比有所下降;(2)云端及存储类产品因产品需求结构性调整原因同比降幅较大;(3)汽车电子类产品及医疗电子类产品实现同比持续成长,主要是公司拓展新客户及客户需求增加所致。 ►本报告期净利同比减少,主要系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下降,同时受材料成本率增加、汇兑相关收益减少影响,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下降幅度超过营业收入降幅。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减少40.90%,主要系公司2023年净利润下降,同时来自金融资产已实现金额及收到的政府补助收益增加,本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同比增长239.12%。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公司是全球电子设计制造领导厂商,在SiP(System-in-Package)模组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四大洲拥有30个生产服务据点,在全球为品牌客户提供电子产品设计(Design)、生产制造(Manufacturing)、微小化(Miniaturization)、行业软硬件解决方案(Solutions)以及物料采购、物流与维修服务(Services)等全面的D(MS)2服务。 2023年全球电子产品需求下行,供应链处于去库存阶段,外部经营环境相比2022年落差较大,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其中,医疗电子类产品营收同比增长85.98%,汽车电子类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0.18%,通讯类产品营收同比减少14.93%,消费电子类产品营收同比减少11.39%,工业类产品营收同比减少5.68%,云端及存储类产品营收同比减少23.07%。应对全球供应链重构和经贸区域化的趋势,公司持续投资海外产能,经营成本增加,此外,供应链降本压力和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等因素也造成2023年公司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同比下降。 营收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全球景气及终端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讯类产品及消费电子类产品因需求不振造成营收同比有所下降;云端及存储类产品因产品需求结构性调整原因同比降幅较大;汽车电子类产品及医疗电子类产品实现同比持续成长,主要是公司拓展新客户及客户需求增加所致。 ►持续投资海外产能:公司2023年持续进行全球生产据点的布局,在波兰新建厂房,在墨西哥新建第二工厂,预计2024年年中投入运营。2023年10月,公司成功完成对泰科电子有限公司汽车无线业务的收购交易,是公司成长战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23年,公司成立了“数字转型中心”来推动全球营运管理流程的优化,以整合全球的营运能力,匹配公司全球化布局的进程,提升“全球化平台、在地化服务”的效率和竞争优势。 消费电子产品 公司是业界领先的智能穿戴SiP模组制造服务厂商。智能穿戴产品功能越来越丰富,不断趋向“轻、薄、短、小”,系统级封装(SiP)技术成为提供高度集成化和微小化设计的关键技术。自2013年起,公司开始致力于可穿戴式产品相关SiP模组的微小化、高度集成化的制程开发,包括区域间隔屏蔽、选择性塑封、薄膜塑封技术、选择性溅镀、异形切割技术、干冰清洗技术、3D钢网印刷等新型先进封装技术。目前,智能穿戴SiP模组产品涵盖智能手表SiP模组、真无线蓝牙耳机(TWS)模组、光学心率模组等。在XR(VR/AR/MR)智能头戴式设备上,公司产品包括WiFi模组、多功能集成或特定功能的SiP模组。 除智能穿戴SiP模组外,消费电子类产品还包括SiPlet模组、视讯产品、连接装置等产品领域,主要包括X-Y条形控制板、miniLED显示控制、时序控制板、智慧手写笔、智慧平板、电磁感测板等。 云端及存储类产品 公司主板产品主要包括服务器主板、AI Card、工作站主板、笔记本电脑的CPU Module等;电脑周边产品主要包括笔记本电脑的扩展坞(Docking Station)、外接适配器(Dongle)产品,拓展笔记本电脑外接其他设备的功能的产品。公司制造的服务器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云计算、数据中心、边缘计算等领域,在标准机架式服务器、边缘服务器方面,公司提供JDM(Join Design Manufacture,联合设计制造)服务模式,已应用DDR5、PCIe-G5等新一代技术。 存储和互联产品主要包括固态硬盘(SSD)和高速交换机、网络适配卡。公司拥有领先的新技术开发能力,如:光纤信道、SAS、SATA、10G以太网络、Rapid IO及无限宽带等。公司是领先的固态硬盘设计与制造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的制造服务涵盖硬件设计、产品验证以及定制开发的生产测试平台等。公司也为客户提供高速交换机(Switch)产品的主板及整机制造服务。 汽车电子类产品 公司在汽车行业拥有超过40年的经验,是汽车电子产品的领先制造服务商。汽车电子产品主要包括功率模组(Power Module)、驱动牵引逆变器、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OBC(On-Board Charger)、电子泵、智能座舱产品、ADAS相关控制器、域控制器、车载NAD模块、车载天线、LED车灯、其他车身控制器产品等。 股市方面 4月以来,环旭电子弱势运行,截至4月10日14:27分跌3.07%。

  • 4月8日,歌尔股份表示,公司长期看好消费电子行业的未来发展,短期的行业波动不会影响公司长期的战略定力。公司2023年业绩受到了宏观经济、行业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公司仍然对未来消费电子行业发展充满信心,对公司在XR等新兴智能硬件领域内的布局和核心竞争力充满信心。公司内部也会积极做好生产经营各项活动,力争持续改善经营业绩,提振公司市场表现。 2023年业绩不佳的原因 2023年度,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欧美主要国家加息等因素影响,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终端需求不足,部分新兴智能硬件产品出货量低于预期,给公司的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带来了不利影响。此外,公司业务结构有所变化,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智能硬件项目营收占比短期内有所提升,进而影响了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公司在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光学业务 公司收购驭光旨在加强公司在光学领域内的布局,支持公司光学业务未来长期发展。驭光业务将与公司光学产品相关业务进行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发挥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公司光学业务在顺利发展中,在XR相关的光学器件及模组领域内占据了较好的市场地位,在汽车AR-HUD等领域内取得了相应的业务突破,公司会继续积极推动光学业务的发展。 汽车电子业务 公司汽车电子相关业务已有一定的营收产出,但在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比仍然较小,公司会积极加强在此领域内的业务拓展。 XR产业 XR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但新产业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过程,不能因为行业发展的短期波动,就改变长期的战略目标,公司会长期在此领域内积极投入。公司2023年度毛利率水平较低,是受到了宏观经济、行业和业务结构等多方面的影响,公司会通过各种举措,积极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2024年展望 公司在2024年会继续聚焦于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领域,积极拓展MEMS微电子、声学、光学、精密结构件等精密零组件业务,以及VR/MR/AR、智能耳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业务,并在汽车电子等新兴业务领域内加强拓展。公司也会积极关注AI人工智能技术对行业带来的促进和影响,积极把握相关的业务机会。

  • 4月10日,康冠科技表示,2023年营业收入为134.47亿元,同比增16.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3亿元,同比减15.37%。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智能显示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以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智能交互平板、创新类显示产品、专业类显示产品、智能电视等。公司在创新类显示产品领域以自有品牌和服务客户相结合的方式推广产品。公司从事智能显示行业29年,始终专注于智能显示领域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是国内最早致力于智能显示终端产品的厂家之一。 2005年公司开始生产LCDTV,在经过多年技术沉淀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公司凭借自身的研发设计优势不断开拓新产品领域。2010年公司进军商业显示领域,开发出智能交互平板、电竞显示器、拼接屏、单屏显示器等多个商业显示产品。2021年公司推出创新类显示产品类别,并在该类别下推出智能运动镜等产品。2022年至2023年,公司加大力度开拓创新品类,并支持旗下三个自有品牌“KTC”、“皓丽(Horion)”、“FPD”的发展,相继推出移动智慧屏、智能美妆镜、VR眼镜、直播机、投影仪、智显屏、OLED悬浮电视等新品。 未来,公司将以多年来在智能显示行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方面的技术沉淀与经验积累为依托,以智能显示产业链的延伸与价值提升和业务布局为战略方向,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持续推动研发能力和产品创新升级,不断提升公司产能效率,打造显示产业国际化智造生态链,拓展更加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类别及服务,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智能显示终端产品智造商。 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不移地执行以科技创新带动公司业务发展的战略,不断夯实公司行业地位,坚持以柔性化制造、全流程软硬件定制化研发设计、差异化市场策略和依靠优质客户资源,自主创新开拓多样化智能显示类产品,不断深度发掘客户,提高研发生产制造能力,提升产能及产品力。在本年度第四季度,公司产能进一步释放,出货量达到历史新高,本年度综合产品销量及销售额皆实现稳健增长。 其中,创新类显示产品的广阔发展前景,报告期内该业务规模迅速增长,已发展成为公司主要业务板块之一。为更好体现公司的研发和创新成效,更直观、准确地展示公司的业务增长构成,管理层将原来包含在智能交互显示产品中的创新类显示产品进行拆分,并单独列报,因此变更了2022年度各产品的列报口径。 股市方面 近日,康冠科技震荡运行,截至4月10日13:38分涨1.22%。

  • 4月10日,中船汉光表示,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0.69亿元,同比减1.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41.68万元,同比减12.22%。 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打印复印静电成像耗材及成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墨粉、OPC鼓、信息安全复印机、特种精密加工产品,其中墨粉和OPC鼓是打印机、复印机、多功能一体机的核心消耗材料。 公司是国内既能大规模生产墨粉又能大规模生产OPC鼓的企业,是国内打印复印静电成像耗材主要生产厂商之一。公司最早实现OPC鼓的国产化和产业化,通过了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有机光导鼓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发展研究”验收,同时也是早期实现墨粉国产化的企业之一。公司在耗材产业国产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及引领作用,凸显了民族品牌的力量及价值。 公司墨粉产品适配广泛、质量稳定,主流墨粉型号可适配多达100余款打印设备,同时在低温干燥及高温潮湿的极端环境下均可保持良好的图像密度、层次及定影牢固度,产品覆盖中国、欧洲、北美、南美、东南亚等气候各异的全球各地。公司同时已经全面掌握了OPC鼓的鼓基加工、涂层配方、电子产生材料(CGM)合成、电子传输材料(CTM)合成、自动化涂布生产线系统集成等技术。 经过多年经营积累,公司凭借自身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与国内外众多客户建立了长久的稳定合作关系,客户覆盖中国、北美、南美、欧洲、东南亚等全球各地。 股市方面 4月以来,中船汉光震荡运行,截至4月10日午间收盘跌4.01%。

  • 4月2日,雷神科技表示,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5.55亿元,同比增5.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3448.81万元,同比减49.78%。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用户电竞全场景硬件需求,持续打造高颜值、高性能电竞硬件产品,其中笔记本品类产品收入达16.61亿元,同比增长4.60%,电竞显示器、机械键盘、电竞鼠标、游戏手柄等外设周边产品收入达3.97亿元,同比增长3.26%。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境外主营业务收入达7.30亿元,同比增长51.21%。 行业情况 公司是一家专业电竞PC及外设硬件设备商,产品包括电竞笔记本、台式机,以及电竞显示器、机械键盘、电竞鼠标、游戏手柄等外设周边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竞技、视频创作、创意设计、数字化办公等场景,作为全场景电竞装备品牌,雷神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高品质、高颜值的高端电竞装备解决方案,让每一位用户都能拥有极致的使用体验。同时,公司坚持“电竞+信创”双轮驱动战略,深度布局国产信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股市方面 近日,雷神科技走势偏弱,截至今日14:40分跌5.06%,连续四日飘绿。

  • 4月8日,盈趣科技表示,公司于2023年10月23日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会议以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拟投资建设墨西哥智造基地的议案》,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Intretech(HK)Co.,Limited使用不超过5,000万美元自有资金在墨西哥设立子公司,投资建设智造基地,前述资金主要用于墨西哥子公司购置土地、新建厂房、购置设备等,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负责办理上述对外投资的具体事宜。 近期,墨西哥子公司注册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现将相关情况公告如下: 1、公司名称:INTRETECH MEXICO,S.A.P.I.DEC.V. 2、公司类型:可变资本投资促进股份有限公司 3、首期注册资本:1,250万美元 4、注册号:N-2024017919 5、注册地址:墨西哥新莱昂州蒙特雷市 6、主营业务:智能控制部件及相关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为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等。 公司将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密切关注后续事项的相关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