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4个
5月25日,比亚迪与印尼政府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旨在探索中国和印尼之间包括在电动车领域的投资潜力。 印尼海事事务与投资协调部部长Luhut Panjaitan表示:“这份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反映了在未来逐步实现印尼电动汽车战略计划方面的重要性,政府的目标是发展电动汽车生态系统,以实现成为东南亚最大电动汽车市场的目标。” Luhut还表示:“我们赞赏比亚迪进一步探索这一机会的举措。印尼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在岸上建设电动汽车产业的战略地理位置,我相信印尼拥有发展该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关键要素。通过利用印尼的优势并向电动汽车行业过渡,印尼可以为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 比亚迪是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品牌,目前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有最大份额,并在亚洲和欧洲持续增长。自1995年成立以来,比亚迪的业务也扩展到50多个国家,在全球拥有超过22万名员工。 2022年,比亚迪以超过185万辆的销量和18.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比第二名特斯拉多出了50多万辆,较2021年创纪录的593,745辆实现了快速增长。 2023年一季度,比亚迪市场份额为20.4%,领先于第二名特斯拉(16.5%)。在榜单前10中,比亚迪车型占据了五席。 SMM将持续关注印尼的产业发展,并及时发布最新信息。 温馨提示:由SMM主办的 2023SMM印尼镍钴产业链大会 将在印尼·雅加达·香格里拉酒店举办,5月30日Luhut等将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本次会议,并在现场带来“释放潜力--自由贸易和动力汽车税收抵免:印尼在全球镍和电池市场中的角色”的主题发言。 敬请关注本次会议! 》查看2023SMM印尼镍钴产业链大会详细日程
尽管比亚迪并未对今年的销量目标给出具体数字,但从产品规划以及生产基地的布局中不难看出,“迪王”已做好了冲击更高销量的准备。 据了解,比亚迪在2023年将推出至少六款全新产品,价格区间从10万元A0级车型到百万级豪车;在产能方面,随着常州、合肥、郑州等五大基地二期项目的推进,全年新增产能或超百万辆。 新车价格区间横跨百万元 百万级新能源硬派越野U8和百万级纯电动性能超跑U9于今年1月率先亮相,两款车型均标配比亚迪的最新“易四方”技术。 所谓“易四方”技术,是一套以四电机独立驱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从感知、决策、执行三个维度围绕新能源汽车的特性进行了重构。按照比亚迪方面的说法,这一技术彻底颠覆了以往燃油车的动力系统能力体系。 “未来,仰望品牌将冲击一直以来被传统品牌牢牢占据的百万级高端市场。”据仰望事业部总经理胡晓庆透露,仰望品牌将于今年率先在北上广深及杭州、成都等城市开放交付中心。 同样是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牌,腾势汽车将逐步拉开全新SUV的产品序列。官方表示上半年将陆续发布两款全新SUV车型,分别为大5座SUV N7,以及6/7座可选的中大型SUV。据腾势方面介绍,今年腾势汽车将开拓两大全新渠道类型——腾势品牌中心和腾势交付中心,预计2023年底将陆续规划完成。 在大众化市场上,比亚迪的海洋系列也将推出多款产品,包括已在工信部申报的比亚迪海鸥。新车轴距2500mm,整体小于比亚迪海豚,预计上市后将成为比亚迪海洋网的入门车型。以比亚迪海豚官方指导价11.68万-13.68万元为参考,海鸥的价格或将低于10万元。届时,海鸥将正面迎战五菱宏光MINI EV、零跑T03、奇瑞冰淇淋等诸多“神车”。 此外,海洋动物系列中的海狮被曝出路试谍照。据了解,比亚迪海狮会是一款大五座纯电SUV,为海洋网系列下的首款SUV。军舰系列中,驱逐舰07也同样曝出路试谍照,按照比亚迪对军舰系列新车型的定位来看,驱逐舰05与秦PLUS看齐,护卫舰07与唐看齐,驱逐舰07或对标汉,而其外形也与汉相仿。 2023年,比亚迪还将推出一个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有行业猜测,比亚迪或将布局新能源皮卡。 除上述基本确定上市的六款全新车型之外,比亚迪目前几款主力产品还将会在2023年迎来改款升级,包括2023款秦PLUS DM-i、2023款宋PLUS和比亚迪e2的改款车型。 海内外同步扩大产能 从2022年比亚迪的产销数据来看,其产量和销量分别为1,881,669辆和1,868,543辆,产销量几乎持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比亚迪在这一年的产能依旧吃紧。随着部分生产基地的投产,即将推出多款全新车型的比亚迪,在2023年会有多个储备产能得到释放。 比亚迪目前在全国西安、长沙、深圳坪山、深汕合作区、常州、抚州、合肥、济南、郑州、襄阳等10个生产基地,其中新建的生产基地主要是常州、合肥、抚州、济南、郑州。 郑州生产基地是目前比亚迪即将投产的最大生产基地。据当地媒体披露,郑州比亚迪是河南省政府2021年重大引进项目,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3月正式投产,一期规划的年产能或将达到40万辆。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常州工厂在2019年投产,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一期规划的年产能为20万辆,二期规划年产能20万辆;合肥工厂在去年6月投产,一期规划年产能15万辆,二期为15万辆;抚州基地在去年4月投产,一期规划年产能20万辆,二期40万辆;济南工厂在去年11月30日投产,一期规划产能15万辆,二期规划产能为15万辆。 据此,仅上述五地在二期新增产能就将达到130万辆,而在去年各自刚刚投产的一期项目也将逐渐进入满产状态。 此外,比亚迪也在推进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项目落户襄阳,而西安、深汕等地的扩产也在同步进行中。 销量激增的背后,比亚迪则进一步推动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的落地。过去一年,比亚迪在长春、武汉、台州、绍兴、成都、南宁、徐州、温州、襄阳、重庆等地继续扩建电池产能。同时,陆续在江西抚州、湖北襄阳、浙江台州、广西南宁、河南郑州、江西宜春等地成立弗迪电池分公司,以为进一步扩大产能做准备。 随着海外版图的扩展,比亚迪海外基地亦已提上日程或已有所动作。去年9月8日,比亚迪首个海外工厂正式在泰国落地,预计与2024年开始运营,年产能达15万辆。据了解,该工厂生产的电动乘用车将出口至东盟国家和欧洲。此外,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表示,“未来将开启在巴西的本地化生产。”
比亚迪(002594) 事件 1月5日,比亚迪“敢越星河”仰望品牌暨技术发布会正式召开,正式发布首款定位百万级的硬派越野SUV”U8”,和百万级纯电动性能超跑“U9”超跑车型。在发布会上,比亚迪还正式推出100%独立自主研发的易四方技术平台,该平台适用纯电、混动,覆盖越野、超跑等车型,以四电机独立驱动为核心,全面革新了汽车动力架构,将搭载于仰望品牌全系车型。 点评 国内首个量产的四电机驱动技术“易四方”,四电机独立矢量控制技术创造汽车极致安全技术体系。“易四方”是一套以四电机独立驱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从感知、决策、执行三个维度全面重构新能源汽车。相较传统的燃油汽车动力系统,“易四方”可以通过感知力更强的电驱系统,毫秒级的独立调整车辆四轮轮端动态,为用户提供更大的安全冗余,比如在车辆单轮爆胎后,通过驱动轮对车身姿态进行补偿干预使车辆稳定可控地停下,从动力的根源极大的避免二次事故发生。搭载“易四方”技术的车型,整车核心系统防护能力将达到IP68级别,凭借四轮独立矢量控制功能甚至可以获得应急浮水脱困能力,彻底打破传统燃油汽车的动力技术应用的想象空间。凭借四电机驱动技术的独立正负扭矩输出能力,“易四方”技术可以实现在高附着力路面灵活原地掉头,在转向器、制动器不工作的同时实现低于40m的百公里刹停距离、小于12米的敏捷转向,使大型SUV也拥有不输A0级小车的灵活性。在性能上,最高可达20500rpm的转速,超1100匹的整车马力,可适应街道、越野、赛道等多场景性能需求。“易四方”进一步丰富了比亚迪集团的“四位一体”安全体系,使仰望品牌具备以核心技术优势冲击高端市场的硬实力。 百万级新能源高端车型U8、U9,硬派越野、电动超跑开启比亚迪仰望之路。本次比亚迪仰望品牌两款量产车型U8、U9同步亮相,均标配颠覆性的“易四方”技术。定位为百万级新能源硬派越野的仰望U8是比亚迪仰望品牌首款量产车型,其车长超过5米,车宽超过2米,将未来感和科技感融入到整车的设计中,采用仰望品牌家族式的“时空之门”设计,极具豪华感的形面和强壮饱满的体量。在“易四方”的技术加持下,仰望U8兼具硬派越野的性能和科技智能,极致的四电机技术挑战极致的户外越野场景,出色的科技感把现代文明带到旷野户外。仰望U9定位为百万级纯电动性能超跑,零百加速达到2秒级,整车搭载易四方动力系统,在设计上同样采用“时空之门”的设计语言,整车的外观在保留了经典超跑设计元素的基础上增添了未来电动超跑的整体感。仰望品牌研发团队用创新的技术挑战最严苛的安全标准,围绕超跑的安全和舒适方面的痛点打造了U9极致安全的车身结构,提供“可街可赛”的全新驾驶体验。 申请注册多个“仰望”系列商标,建立自营渠道,仰望让用户成为品牌的价值共创者。根据天眼查数据,2022年12月2日起,比亚迪股份已申请注册多个“仰望”系列商标,包括“仰望星光”“仰望星空”“仰望繁星”“仰望星际”等。仰望品牌也将建立自营渠道,从今年一月起,将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城市设立体验中心,确保用户在任意终端触点都可以享受公开透明的服务和一致互通的权益,仰望品牌将着力为用户提供可兑现、可持续的服务,消除品牌和用户的隔阂,更多地聆听用户最真实的反馈,让用户成为仰望品牌价值共创的参与者,成为中国高端汽车文化的创造者。 风险 芯片及零部件短缺风险,动力电池等原材料涨价风险,仰望品牌销量不及预期。
10月,宁德时代装机量环比下降9%,市占率提升3个百分点,稳居冠军宝座,比亚迪装机量环比上涨6.8%,再次超越LG新能源夺得亚军。由于特斯拉销量的下降,LG新能源装机量环比大降38.6%,获得季军位置。 亿纬锂能装机量0.6GWh,环比下降14.3%,已连续两个月跻身前十。而蜂巢能源由于长城汽车销量的下滑,已经连续两个月未进入TOP10榜单。 根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10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48GWh,环比下降12.2%,同比增长83.2%。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中仍有6家中国企业,市场占有率达64.2%,相较于9月份的59.4%,环比上涨9.3个百分点,占据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半壁江山。 环比增幅来看,受累于10月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下滑,多家动力电池企业的装机量也随之下降,其中LG新能源环比下降最大达38.6%,其次是欣旺达环比下降30%,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松下、SK On、宁德时代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比亚迪、中创新航逆势上涨超5%。 市占率方面,与9月相比,比亚迪的市占率提升3个百分点,宁德时代的市占率提升1.3个百分点,而LG新能源的市占率下降4.9个百分点,欣旺达下降0.4个百分点,松下下降0.1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宁德时代装机量18.1GWh,环比下降9%,市占率提升1.3个百分点。消息层面,近日宁德时代起诉中航锂电(洛阳)的专利侵权案进行了一审宣判,宁德时代胜诉,获赔金额1416万元。中航锂电在12月1日发布的声明中提到,本次福州中院的一审判决,并非终审生效判决,公司将在上诉期内就该一审判决向最高院提出上诉。目前无需就福州中院一审判决支付赔偿金。 中创新航装机量2GWh,环比上涨5%,市占率提升0.7个百分点。10 月 6 日,中创新航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正式登陆国际资本市场。11 月 2 日,中创新航宣布在欧洲布局产业基地。当天,中创新航与葡萄牙政府在赛巴图尔区锡尼什签署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中创新航欧洲产业基地落户葡萄牙。 国轩高科装机量1.5GWh,环比下降6.3%,市占率上涨0.2个百分点,位居第八。2022年前三季度,国轩高科实现营业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21.4%。 10月26日晚,国轩高科公告显示,公司拟在广西柳州投建年产10GWh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投资金额达48亿元;此外,还拟在合肥新站区投建年产2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资金额达67亿元,累计投资额达115亿元。 欣旺达装机量0.7GWh,环比下降30%,市占率下降0.4个百分点,稳居第九。今年以来欣旺达的装机量快速增长,与其产能布局密不可分。今年10月30日,欣旺达与东风集团、东风鸿泰共同投资120亿元建设的30GWh动力电池基地正式开工。截至目前,欣旺达已在惠州(4GWh)、南京(30GWh)、南昌(50GWh)、枣庄(30GWh)、珠海(30GWh)、什邡(20GWh)、宜昌(20GWh)、义乌(50GWh)八地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合计产能规划已达234GWh,加上与车企合资产能,已远超此前规划的2025年产能目标。 同时,11月14日,欣旺达正式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发行价格为15.3美元,募集资金约4.4亿美元。其成为继国轩高科后又一家成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赴欧洲上市的动力电池企业。 亿纬锂能装机量0.6GWh,环比下降14.3%,位居第10。亿纬锂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2.83亿元,同比上涨112.12%;归母净利润26.66亿元,同比上涨20.3%。 目前亿纬锂能也在加速扩产,11月28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公司定增募资已完成,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数量1.42亿股,发行价格62.95元/股,完成募集资金总额90亿元。其中60亿元用于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产能建设项目。 除了中国企业10月装机量出现环比下滑外,韩国企业LG新能源和SK On 的装机量环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由于特斯拉销量的下滑,LG新能源装机量5.4GWh,环比大降38.6%,下降至第三;SK On装机量2.6GWh,环比下降7.1%,位居第五。三星SDI装机量2.4GWh,与9月持平。 目前SK On正在加速布局海外市场。近期SK On与一个由韩国私募股权公司组成的财团签署协议,将筹集最多1.3万亿韩元(合10亿美元),为其扩大海外电动汽车电池生产提供资金。此外,SK On还将与美国汽车巨头福特共同成立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合资企业,到2027年将向该合资企业投资114亿美元。SK On最近还与现代汽车集团签订了为后者美国电动汽车专用工厂供应电池的合作协议。 1-10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390.4GWh,同比增长75.4%。全球排名第一宁德时代增长近一倍,比亚迪等排名前十的中国企业均呈现三位数的高增长势头。以LG新能源为首的韩国企业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相反,包括松下在内的日系企业大部分增长率不及市场平均水平,持续呈下降趋势。 SK-On凭借现代IONIQ 5和起亚EV6等的稳步销量,以及IONIQ 6的上市,进一步扩大了增长势头。三星SDI装机量的上涨,主要得益于Audi E-Tron、宝马i4、FIAT500等销量的上涨。LG新能源的增长得益于大众ID.4、福特Mustang Mach-E销售的好转。尽管今年10月特斯拉Model 3、Y的销量比8、9月相对低迷,但宁德时代、LG和松下仍保持稳步增长。 从市占率来看,与去年10月相比,在TOP10中,中国企业的市占率均有大幅提升,其中比亚迪市占率提升最大达4.7个百分点,其次是宁德时代市占率提升4.1个百分点,中创新航提升1.5个百分点,欣旺达提升1个百分点,国轩高科提升0.8个百分点,亿纬锂能提升0.3个百分点。 相反,日韩企业,除了SK On市占率提升0.3个百分点外,其余企业均有所下降。其中LG新能源市占率下降最大达7个百分点,松下下降5.2个百分点,三星SDI下降0.2个百分点。 写在最后 :毋庸置疑,宁德时代仍然是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领导者,其霸主地位无人能撼。随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高涨,其动力电池装机量也将快速上涨,如不出意外的话,比亚迪将超过LG新能源夺得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亚军宝座。 TOP10榜单后四位,仍然是四家中国企业之间的角逐,由于长城汽车销量的下滑,蜂巢能源的装机量也出现了下降,前10月亿纬锂能再次超越蜂巢能源进入前十。如果长城的销量持续低迷,蜂巢能源可能无缘进入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前十。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