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2个
随着订单持续增长,小米汽车产能提升成为当下的关键。 3月20日,财联社记者探访小米汽车位于北京亦庄的第二工厂,了解其建设进展以及产能扩张计划。 记者在实地看到,目前二期工厂建设进展迅速,多座建筑已封顶,现场有工人正在进行路面平整工作。“二期工厂完工预计还需两个多月。”现场保安告诉记者;另有现场施工人员称,“都在赶工期,我现在每天工作9个小时。” 市场需求的火爆给小米汽车带来巨大的产能压力,其对二期工厂投产的需求极其迫切。按照计划,今年6月竣工后,二期工厂将先后经过小米验收及当地住建局的核验备案,在7、8月便将正式投产。投产后,小米的两座工厂将提供总计30万辆的额定年产能。 记者同时在在工厂周边了解到,位于房辛店村和小张湾村的大部分民居已拆迁完成,曾经的马驹桥智造基地搬迁指挥部,如今也已纳入到二期工厂的施工地内。在二期工厂东边,有一小块区域正在进行施工平地,一位还未完全迁出的村民告诉记者,该区域大约在3、4天之前开始施工,也属于小米汽车。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于3月11日公布一则重要地块规划方案。该地块规模约52公顷,位置毗邻小米汽车工厂,行业猜测其可能为小米汽车工厂三期规划用地。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小米计划利用该地块扩大在建的二期工厂,届时二期工厂面积将从原先的53公顷扩展至约105公顷,旨在应对持续增长的订单需求。 3月2日,据小米汽车公众号消息,小米SU7 Ultra锁单量已突破10000台,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也表示,小米汽车正在全力提升产能,并已取得一定进展,将 2025年全年的交付目标从30万台提升至35万台。 在首款车型SU 7成功的基础上,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也在积极推进。2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第39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显示,小米YU7 新版本车型完成申报。该新车型为双电机四驱版本,采用磷酸铁锂电池,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为130kW/235kW,最高车速240km/h。2024年底,小米汽车正式官宣小米YU7预计今年六七月正式上市。 随着二期工厂的即将投产以及产能扩张计划的逐步推进,这一问题或将得到缓解。而除了北京工厂的产能扩充,小米汽车在供应链布局上也有了新动作。 据最新备案信息显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N3前副车架焊接生产线项目已正式落地武汉市江夏区金港新区,由上海本特勒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承建。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小米N3前副车架30万套。该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为在现有厂房内新增焊接生产线7条,购置焊接单元34台套(每台焊接单元中含2个焊接机器人),补焊站7套,凸焊机10台,检具4副,新增用于搬运的机器人 12台,检测机器人8台。 在行业人士看来,这标志着小米汽车供应链体系进一步完善,并释放出其在武汉深化布局的信号。“尽管项目当前选址位于江夏区金口,但长江对岸的车谷作为全国汽车产业聚集地,拥有东风汽车、本田、通用等整车企业及完整配套体系。”上述人士分析认为,“若小米进一步扩大产能,车谷的产业集群优势或成为其整车工厂落地的重要考量因素。”
日前,小米第二款车型YU7出现在工信部第39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也于昨日晒出小米YU7的视频和照片。据其透露,小米YU7预计六、七月上市,并透露新车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阶段。 小米YU7新车型为双电机四驱版本,采用磷酸铁锂电池,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为130kW/235kW,并且将提供两个不同电池容量的版本,分别为96.3千瓦时和101.7千瓦时,续航里程最高可达820公里,最高车速为240km/h。 新车型搭载由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双电机系统,功率分别为130/235kW,采用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的磷酸铁锂电池。 继去年220/288kW高性能版本完成申报,今年1月份小米YU7又申报了235kW功率的单电机版,该单电机款同样采用由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电机,台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的磷酸铁锂电池。 根据此前网上传出的小米YU7上路测试视频,YU7尾灯部分的蓝色灯光,疑似为开启智能驾驶后的提示灯。目前业内理想、比亚迪、小鹏等多家国产汽车品牌已经采用了“小蓝灯”作为智驾开启的提示灯。 截至目前,依据申报信息,小米YU7共有三个版本,生产地位于均位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有观点认为,小米YU7极有可能延续小米SU7的车型策略,推出标准版、Pro版和Max版这三个版本。 有汽车行业从业者指出:“之前小米SU7在市场定位上对标特斯拉Model 3,在定价方面,小米SU7整体要比特斯拉Model 3低2至3万元。如今,焕新款的特斯拉Model Y已经上市,其定价区间在26万至30万元之间,这个价格区间很可能成为小米YU7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 小米YU7上市之后,除了要面对特斯拉Model Y焕新款的直接竞争之外,与小米YU7同期申报的小鹏G7预计定位中型SUV,采用纯视觉智驾方案,创始人何小鹏称,目标是“成为25万级最能打的SUV”,与小米YU7的上市时间预计都在2025年二、三季度,将与小米YU7形成竞争关系。 此外,自主品牌已经上市的极氪7X、智界R7以及阿维塔07与小米YU7定位相似,都是定位中高端的纯电SUV。 Canalys首席分析师刘健森则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SUV市场,特别是25万至35万的价格区间,竞争相当激烈,小米YU7的上市,将会使得该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2月13日,小米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在元宵节直播中透露,小米汽车已交付16万辆车。 雷军进一步介绍,目前,小米汽车已覆盖全国,其中上海、杭州和苏州是交付量前三的城市,现已连续四个月每月交付超2万辆。交付能力已比设计产能提升了一倍,并希望用户能给予更多耐心,因为小米在交付前始终坚守质量为先的原则。 除小米汽车的最新成绩单外,雷云也在直播中首次详细透露了即将推出的YU7以及SU7 Ultra的重要信息。他表示在试驾小米YU 7的过程中,一千多公里路程仅补能两次,"续航能力表现优秀"。 按照规划,小米汽车将于今年年中上市第二款车型——YU 7。就此前网传信息显示,YU 7将采用双电机动力总成并且配备后轮转向系统,预计售价要比小米SU7贵3万至5万元,起步价预计24万至25万元。考虑到中国SUV市场的火热程度,以及小米SU7在制造产能方面积累的经验,YU7成为爆款应该不会令人意外。相信未来上市后,有望进一步助力小米汽车全力冲刺年交付30万辆的目标。 关于工厂的开放参观,雷军表示,去年工厂在九个月内接待了超过四万名访客,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欢迎公众通过小米汽车App报名参观,亲身体验小米汽车的制造工艺和先进技术。同时,他也向同行发出邀请,欢迎他们前来参观并提出宝贵意见。
小米市值再创新高。 今日小米集团港股开盘继续上涨,达42.9港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35港元,涨幅5.80%,目前小米集团总市值为1.08万亿港元(折合约人民币9936亿元),创下公司上市以来的最高纪录。 在小米股价的带动下,小米汽车概念股也震荡走强。凯众股份直线拉升涨停,保隆科技、超达装备、津荣天宇、海泰科涨超5%,华域汽车、鹏翎股份、中捷精工、祥鑫科技等跟涨。 消息面上,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7日上午在个人微博上表示,“我在汽车工厂的研发中心,窗外就是涂装车间。今天我和制造同学们会认真讨论,在确保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提产!” 实际上,小米汽车的交付能力一直在提升。2024年,小米汽车全年交付量超过13.5万辆,大幅超越最初定下的10万辆销量目标。2025年1月,小米SU7交付量超过2万辆,已连续4个月交付量超2万辆。小米方面表示,2025年小米汽车全年交付目标30万辆,新的一年公司将持续扩充产能。 除了小米汽车产能方面的利好,《科创板日报》记者还了解到,本月小米SU7 Ultra车型将会与小米 15 Ultra旗舰手机一起于本月底同场发布。按照雷军的说法,这两款产品都是各自领域中代表着小米的最高水准,更有着对顶级旗舰的全新思考。 其中小米15 Ultra将配备2K等深微曲屏,支持超声波屏幕指纹解锁,标配天通卫星通信,顶配版支持双星系统,加入了北斗卫星通信。 而小米SU7 Ultra已经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开启预售,预售价为81.49万元。数据显示,开启预售仅10分钟,订量就超过3680台。小米汽车官微发文称,小米SU7 Ultra已驶入全国42城112店,正式开放静态品鉴。 雷军表示,公司对小米SU7 Ultra设定了一个非常高的目标,即全年销量超过1万台,“对于这个价位的豪车,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年后开工第一日,小米集团股价就已经突破40港元大关,总市值达到1.004万亿港元。市值破万亿当天晚上,雷军发微博透露,小米集团举行了开年第一场重要会议——高端化战略研讨会。此次会议旨在对过去5年小米在高端化方面的探索进行总结复盘,并对未来5年高端化的全新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雷军表示,这次会议标志着小米在高端化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高端化是我们必须要走的道路,我们要不怕损失、不怕牺牲,坚定不移往前推进。’这是三四年前,我在小米内部高端化研讨会上的讲话内容。我们就是用这样的决心干了五年。” 此外,近期小米布局AI眼睛的消息也让业界对小米有了更多的期待。 日前,“小米眼镜”官方微博上线,认证主体为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回应称:“大家如此关注小米眼镜十分欣慰,在此感谢大家,不过非常抱歉要扫大家的兴了,该帐号为多年前申请,并非新上线,特此说明!” 但《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除小米外,目前已经有三星、华为等行业巨头进入到AI眼镜行业,同时业内还崛起rokid、雷鸟等新兴公司。中金公司近日发布研报指出,经过多轮产品迭代,AI眼镜的成功范式或已初现端倪。报告预计,2024年AI眼镜的出货量将达到约200万部,市场渗透率约为0.1%,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6.5亿元。 有消息称,小米AI眼镜已经完成入网许可,这意味着该款产品将有可能于2月底发布会与两款Ultra产品一同上市。
2024年是小米汽车正式亮相以来经历的第一个完整年份,这一年,小米汽车顺利完成了所有全年目标,也收获了超预期的成绩和口碑。从销量来看,小米汽车2024年全年交付已超过135000台,并定下了2025年全年交付300000台的目标。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 近日,盖世汽车针对重点车企及零部件企业进行年终盘点,此篇就带您回顾小米汽车在2024年发生的那些大事儿! 小米汽车正式亮相一周年 12月28日,小米汽车正式亮相一周年。 截至目前,小米SU7交付量超过13万台,之后还将扩充产能,保障交付。在布局销售网络方面,目前已开业200家,覆盖全国58个城市。在对底层核心技术投入方面,目前研发投入超130亿,专利授权超1000项。 小米汽车在智驾、三电系统、智能底盘、智能座舱等领域持续深耕,目前已累计智驾里程已突破1亿公里,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即将开启先锋测试。 同时,小米汽车OTA不仅迭代快,而且体验好,广受用户好评。 小米汽车与“蔚小理”合作 12月25日,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发文称,小米汽车携手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正式开始充电补能网络合作。 据了解,超1.4万个蔚来充电桩、超9000个小鹏充电桩、超6000个理想充电桩将入驻小米充电地图,支持在充电地图中实时查看蔚来充电场站的动态数据,同时支持小米汽车App扫码充电。 公布第二款车型—小米YU7 12月9日晚,小米汽车公布了第二款车型——小米YU7,预计明年六七月正式上市。 同一时间,创始人雷军开始为新车预热,先是解释为何这么早申请工信部新车目录。他表示,小米汽车希望YU7测试车可以尽早拆除重伪装,“有助于我们做更全面、更细致的长时间、大规模测试,来确保产品质量,做出更好的产品。”之后雷军再次透露,目前正在对小米YU7进行大规模路测。 工信部公示消息显示,小米YU7长宽高分别为4999mm*1996mm*1600mm,轴距为3000mm。新车定位纯电动车型,采用宁德时代三元锂离子电池, 博世 汽车的ABS防抱死系统。同时搭载由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提供的双电机系统,功率分别达到220kW和288kW,最高车速可达253km/h。 小米SU7第十万台正式下线 11月13日,小米汽车宣布小米SU7第10万辆正式下线,仅用230天,创造新车企10万辆最快下线纪录。 “一家新车企,第一台车,发布后仅仅230天就下线10万台,这是前所未有的奇迹。”雷军说。 当天,雷军在个人社交账号发了一张自己躺在车间地板上睡觉的照片并写道:“网友们催我到工厂拧螺丝。其实,我经常去,今天一大早就到了。来得太早,在车间又眯了一会。没想到,一觉醒来,10万台已经搞定!” 发布小米SU7 Ultra 10月29日晚,在小米15系列暨小米澎湃OS 2新品发布会上,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公布小米SU7 Ultra量产车预售价——81.49万元,今晚22:30开启预订,将于2025年3月正式发布。发布会结束后,小米汽车宣布,小米SU7 Ultra预订开启10分钟,小订量突破3680台。 “小米SU7 Ultra量产车是小米SU7系列里面定位最高端、性能最强的一款车型。”雷军表示,小米SU7 Ultra量产车定义与原型车不一样,它是一款可合法上路的四门赛车,目标是成为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 据雷军介绍,小米SU7 Ultra使用超级三电机系统,1548PS超强马力,零百加速1.98s,设计最高时速350km/h。 小米汽车工厂二期项目开工建设 小米汽车工厂二期项目于2024年7月在经开区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投产。 小米汽车作为北京市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增添自主品牌的新兴力量,更能引领北京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促进智能汽车领域上下游产业融合集聚,健全整车、零部件、车规级芯片设计制造、AI系统、自动驾驶产业链全覆盖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助力北京市打造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 该项目作为经开区高效征地的典型案例,部分地块从启动征地到拿到用地批复仅用时63天。对用地企业来说,早一天征地,就能早一天拿地开工投产,可以最大限度节省企业时间成本、经济成本。 小米汽车获独立生产资质 7月12日,在工信部官网公布的第38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小米牌”赫然在列,企业名称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这意味着,小米汽车取得独立造车资质,其生产企业名称也由北汽更换为小米。未来小米汽车的尾标将由“北京小米”换为“小米”。 12日下午,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个人微博发文“你好,小米”,并配有一张小米汽车的照片。照片上小米汽车的尾部标志显示“小米”二字,而此前这个位置一直是“北京小米”字样。 雷军为首批小米SU7车主交车 4月3日,小米SU7首批交付仪式在小米汽车工厂总装车间举行,由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出席仪式,亲手向首批车主交车。 在交付现场,雷军除了和每位车主交流,为其送上编号证书。雷军还为首批车主打开车门,并挥手目送每位车主离开。这是一场双向奔赴:有车主直言:“幸福到眩晕。”在雷军看来:“今天终于见到了首批车主。” 小米SU7正式上市 3月28日晚,小米汽车旗下首款车型——小米SU7正式上市,该车定位为中大型纯电轿车,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21.59万元~29.99万元。 SU7基于小米自研的全新超级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打造,并搭载自研CTB一体化电池技术,CLTC纯电续航最高可达830公里,零至百公里加速时间最快为2.78秒。另外,还搭载小米澎湃OS智能车机系统,内置有高通骁龙8295芯片,以及配备两颗英伟达Orin芯片,智能化表现位列第一梯队。
昨日小米汽车发布官方微博称,小米首款SUV车型YU7预计于明年六七月正式上市。 小米集团董事长、CEO雷军在微博上称,目前小米正在进行大规模路测,提早公示是希望YU7测试车可以尽早拆除重伪装,有助于小米汽车做更全面、更细致的长时间大规模测试,来确保产品质量,做出更好的产品。 《科创板日报》记者查询工信部官网的第39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得知,小米汽车首款SUV产品型号为XMA6500LBEVA1,企业名称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地址为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21号院。 目前小米YU7仅有一款车型登记在册,其动力形式为纯电,采用前后双电机的组合,电机型号为YS210XY103/TZ220XY109,制造企业为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前220kW+后288kW,极速能达到253km/h。动力电池采用的是三元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成生产企业为中州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系宁德时代旗下子公司。 从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小米YU7车长为4999mm、车宽 1996mm、车高为 1600mm,轴距为3米。车长与轴距上几乎与SU7保持不变,但是宽度和高度有所增加。 从官方披露的配图来看,小米YU7顶部配有激光雷达,以及采用了三元锂电池和前后双电机的配置,公示备案款式应该为小米YU7顶配版本 。作为对比,小米SU7 Max顶配版起售价为29.9万元,标准版起售价为21.59万元起,Pro版本为24.59万元起。 去年11月15日,工信部披露的第37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小米SU7的企业名称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生产地址为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21号院。 到了今年7月份,工信部网站披露的第38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小米SU7的企业名称就由“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变更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尾标从“北京小米”变为“小米”。 此前雷军在小米SU7发布会上称,小米SU7对标的是特斯拉Model 3。从小米已经上市和公布的区间来看,如果说小米SU7对位Model 3,小米SU7 Ultra则探到80万元区间对位Model S Plaid,那么小米YU7则可能在定位上对标特斯拉Model Y。 因此有观点认为,参考Model 3与Model Y之间的定价差距,小米YU7的起售价可能为24.5万元左右 。“Model Y也占据了特斯拉的销量大头,国内市场对空间更大的SUV车型有所偏爱。”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1-8月,SUV销量增速远高于轿车和MPV市场。中国SUV市场累计零售销量达到659.5万辆,同比增长6.7%。 考虑到小米SU7自从上市以来,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小米YU7一旦上市,将会对于小米汽车工厂的交付能力提出巨大的挑战。 据了解,小米工厂一期的原定产能为15万辆/年,折合每个月原产原定为1.25万辆,而面对超负荷的生产任务,小米汽车从6月起开始了双班生产,实际的生产速度却逼近了2万辆。 小米汽车工厂二期的规格要比一期大20%左右,12月初的卫星拍摄图显示工厂已封顶。有消息称,二期工厂将于2025年最快7月、最迟8月正式投产,该时间段与小米YU7上市时间接近,与一期工厂一期预计能提供每年30万辆以上的产能。 此前在小米2024年Q1业绩会上,小米集团总裁曾对《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道,小米确实有其他车型在开发中。就目前信息来看,该款新车型应该就是近日披露的小米YU7。
据工信部官网披露的企业申报车型公示详情,小米新款SUV车型正式曝光。产品型号为XMA6500LBEVA1,名称为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生产地址为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21号院。 申报信息显示,车长4999mm,宽1996mm,高1600mm,轴距为3米。 据小米汽车微博消息,小米YU7 SUV新车预计于明年六七月正式上市。
8月21日,雷军首次披露汽车业务季度成绩单,随后“小米卖一辆车亏6万多”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当天深夜,雷军在个人微博发文回应。 昨日深夜,雷军在个人微博就“小米卖一辆车亏6万多”相关热搜进行了回应。雷军表示,造车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小米汽车还在投入期,希望大家理解。 此前消息: 昨日傍晚,雷军在个人微博公布小米第二季度财报,表示这是小米历史上最出色的季报。财报显示,小米第二季度收入889亿,增长32%;调整后净利润62亿,增长20.1%。坚持技术立业,研发投入55亿,增长20.7%。 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交付提速,全年10万辆交付目标预计11月完成。第二季度交付27307辆,收入64亿,毛利率15.4%;亏损18亿,还在高投入阶段。
8月21日,小米集团发布第一个Xiaomi SU7完整交付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为889亿元,同比增长32.0%。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64亿元。2024年3月28日,小米首款汽车产品Xiaomi SU7系列正式发布,第二季度交付新车27,307辆,单车平均售价228,644元。 财报同时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经调整净利润为62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包括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18亿元,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第二季度毛利率为15.4%。 支出方面,小米集团研发开支由2023年第二季度的46亿元增加20.7%至2024年第二季度的55亿元。小米集团表示,主要是由于与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相关的研发开支增加所致;宣传与广告开支由2023年第二季度的15亿元增加14.8%至2024年第二季度的17亿元,也同样是由于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相关的推广开支增加,境外市场的产品促销活动及品牌推广费用增加所致。 “目前小米汽车业务处在初期阶段,规模较小。同时第一款车投入非常大,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成本;且第一款车是纯电轿车,成本较高。”针对第二季度汽车业务单车亏损超6万元以及毛利率的表现情况,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特别强调了小米汽车未来加大规模的重要性。 不过,在对比特斯拉等竞品毛利率表现后,卢伟冰对目前小米汽车业务的毛利率比较满意。在其看来,这得益于:其一是小米供应链管理能力;其二是自建工厂的潜力挖掘能力;其三是供应商看好小米的未来,提前给予了成本的释放。“关于未来的毛利率,我认为非常重要的还是规模。只要规模起来之后,就会大幅分摊成本。”卢伟冰称。 卢伟冰认为小米汽车已经经历了两道关卡——从上市之后火爆热销,到订单量持续增长,小米汽车正在进一步加强交付能力。随着6月小米汽车工厂开启双班生产,以及7月产线维护优化,预计全年Xiaomi SU7系列累计交付10万辆目标有望在11月提前达成,并冲刺2024年全年新车累计交付12万辆的新目标。据悉,自7月1日起,Xiaomi SU7系列交付进一步加速,锁单后预计交付周期最高可缩短5周。 渠道方面,截至2024年6月30日,小米汽车销售门店为87家,覆盖中国大陆地区30个城市。卢伟冰透露,至今年年底,小米汽车终端门店将达到220家,覆盖59个城市。 除国内市场外,8月中旬,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等高管参观了位于欧洲的宝马、法拉利、兰博基尼、徕卡等车企。在一场直播活动中,卢伟冰透露,“小米正在研究小米汽车何时进入欧洲。”
7月24日晚,小米汽车发布了《第五十一集的小米SU7答网友问》,针对SU7 Ultra 原型车展出计划、SU7 是否在欧洲开卖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其中,针对“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小米SU7 Ultra实车?”的问题。 小米汽车表示,雷总在年度演讲返场直播中也提到了,目前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已经都在纽北全力准备10月发起正式冲击。在那之后,我们将考虑把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带回国内,向大家展示。小米SU7 Ultra的量产版实车预计也将在明年跟大家见面。 另外,针对“网友发现在法国巴黎街头有小米SU7,疑惑是否小米汽车准备进军欧洲市场”的问题。 小米汽车回应称,我们近年内还没有在海外市场销售汽车的计划。大家看到的小米SU7,其实是小米巴黎「人车家全生态」特展,在巴黎博物馆街区布展的展车。小米SU7在欧洲极受关注,非常多各国游客和它拍照合影。 最后,小米汽车表示,我们想通过该活动,和全球的朋友们一起探讨更开放与多元的文化、科技与生活。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的《小米SU7答网友问》中,小米汽车就对是否出海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彼时其表示,目前暂没有海外销售计划,请等待官方的后续信息为准。 此外,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也曾表示,小米目标是用15-20年时间成为全球TOP5汽车品牌,所以一定要做海外市场,但出海的时间表还没有确定,我们先聚焦中国市场。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