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422个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Kazuo Ueda)周三表示,预计日本经济明年将更接近于可持续实现央行2%的通胀目标,并 暗示下次加息的时机即将到来。 不过与此同时,他也警告说, 有必要仔细研究围绕海外经济的“高度不确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即将上任的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 此外,植田还指出,明年日本企业和工会之间的薪资谈判前景也很关键。 这与植田上周的言论一致。他当时表示,在再次提高借贷成本之前,需要等待有关特朗普政策立场和国内工资发展的更多信息。 他发表最新演讲时说: “调整货币宽松程度的时机和步伐将取决于经济活动、价格以及未来金融状况的发展。” 这番言论突显出日本央行明年将继续推高短期利率的决心。目前日本央行的短期利率为0.25%。多数分析师预计,日本央行将在明年1月或3月将利率上调至0.5%。 2016年,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短期利率从零下调至历史低位-0.1%,但在今年3月终结了“负利率时代”,并在7月份将其短期政策目标上调至0.25%。 日本央行已经发出信号,如果工资和物价按预期变动,它准备再次加息。 植田表示,随着劳动力短缺加剧推高薪资,消费已显示出改善的迹象。他强调,经过多年激进的货币刺激,日本央行在持久实现物价目标方面取得了进展。 他进一步指出,在以可持续的方式实现2%通胀率的当前过渡阶段,日本央行将维持低于中性的政策利率来支持经济。但他也说, 如果经济继续改善,日本央行将加息, 因为维持过度货币支持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加剧通胀风险。 植田在展望2025年时表示,“我们的预测是,良性循环将进一步加强,日本经济将更接近可持续稳定的2%通胀率,同时工资也会上涨。” “最近,一系列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开始温和上涨,这反映了工资的上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可持续稳定地实现2%的通胀目标指日可待。”他补充说。 植田周三还补充说,日本的工资涨幅必须与2%的通胀率保持一致,大企业获得的高利润必须分配给小企业和家庭,这样经济才能持久地达到日本央行的通胀目标。 “我们将利用我们的分支机构网络,研究中小企业的工资上涨将如何演变,”他说。 日本央行将于1月9日发布有关地区经济状况的季度报告,其中可能包括对工资上涨是否在全国蔓延的看法。该报告可能是日本央行董事会在1月24日做出下一次政策决定时要仔细考虑的因素之一。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周一发布的播客中表示,在对某些行业保持警惕的情况下,她认为 欧洲央行正在接近最终的通胀目标 。 拉加德这一番清晰的政策预期展望,正好与上周美联储鲍威尔尽力令市场困惑形成了天壤之别。 欧洲央行今年总共降息4次,经济学家们的预测是明年再降息4次,其中存款机制利率可能到明年年中,就会从目前的3%降至2%。 (来源:FRED、欧洲央行) 正在接近通胀目标 在被问及“是否可以不用再担心通胀”时,拉加德爽快地表示, 现在“正在接近那个阶段”——可以宣布已经可持续地将通胀控制在2%目标的时候。 她还表示这个讲法存在一点保留,原因是服务业通胀的隐患。在欧元区整体通胀率降到2.2%的时候,服务业通胀仍然达到3.9%,而且一直徘徊在4%左右。 拉加德也表示,接下来要看一下通胀“迟到者”的情况,例如按年续约的保险合同价格,希望它们不会重现今年1月这样的涨幅。 拉加德也强调,欧洲央行正在以实现2%通胀为目标,并保持在这个位置来制定货币政策。 她强烈希望能够实现这一点,而不是回到“负利率”状态,因为那种政策可能会给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造成“有点难以逆转的变化”。 而且欧洲也出现了一种情况: 当你去问那些已经通过工资上涨恢复收入的人“购买力有没有恢复”时,大约有34%的人会告诉你没有 ,这大概能解释为什么欧元区居民的储蓄率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标准:并不是因为通胀预期,而是对收入水平受损的认知。拉加德评论称,这种情况可能与物价时时刻刻在调整,但消费者的工资通常只会按年上涨有关。 欧洲、美国大不同 作为世界两大主要货币,随着双方经济走向、货币政策出现分叉, 外界正在预期欧元兑美元的汇率,可能会在明年某个时刻跌回平价状态,即欧元兑美元为1:1 。今年10月时,100欧元还能换110美元,现在只能换104美元了。 (欧元/美元日线图,来源:TradingView) 作为同样经历高通胀袭击的地区,两者目前“状态大不同”,拉加德认为有两大因素。 首先是能源,欧洲是能源净进口地区,所以能源价格上涨等同于向外国交的“税”。美国同样遇到能源价格上涨,但那些钱是在国内再分配,并没有流出美国。 第二个则是行业政策和与之相关的“美元特权”。拉加德表示, 欧洲有许多项目用来维持那些“生死之间”或者可能会破产的企业,但美国则是通过财政支持,许多美国家庭将此视作额外收入并花掉,从而刺激了需求。 与此同时,美国能够拿出来的财政支持规模远远大于欧洲,但这也是世界最大经济体和美元发行者的特权。 与此同时,欧洲内部并不是统一的大市场。拉加德举例称,各个市场之间可能会征收45%的商品关税,还有110%的服务关税,而各类交易所的数量甚至高达293个。 谈论特朗普 作为2025年展望,不得不提的问题,是如何与明年1月20日履新的特朗普新政府打交道。 拉加德认为, 贸易限制加上互相报复的贸易战,以及这种针锋相对、对抗性的贸易处理方式,对全球经济都是不利的,这可能也会对美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特朗普喜欢“谈交易”的特点,拉加德也回忆起自己过往亲自参与谈判的日子。与鲍威尔相似,拉加德也在美国法律圈出道多年后辗转进入政商界,先后担任法国外贸部长、农业部长和财长,之后重回美国接手IMF。 拉加德表示,你必须不停地调整自己,尤其是桌子对面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玩家时。 你必须调整策略,识别自己的优势并强化它,同时识别对手的弱点,随后进入谈判。 考虑到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遇到过的情况,如果欧洲能够形成一个联合采购平台,可能更有可信度,例如联合采购能源等。
许多美国购房者曾寄希望于美联储能通过降息让房贷利率更便宜。但到目前为止,抵押贷款利率反而在美联储“三连降”后大幅上升。 根据房地美的数据,自美联储9月份开始降息以来,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平均利率已从约6.1%升至约6.7% 。而且利率预计还将进一步上升。这是因为抵押贷款利率会随着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而变动,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过去几个月大幅上涨。 事实上,在一些业内人士尤其是债券市场投资者的眼中,这可能数十年来最为“痛苦”的一段美联储宽松周期…… 债券交易员很少因美联储的宽松周期而遭受如此大的损失。而现在,他们不得不担心2025年可能会出现更多类似的情况。 数十年来“最痛苦”的美联储宽松周期 自9月份美联储开始调降基准利率以来,美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已经攀升了超过75个基点。这是一种违背直觉的行情反应——降息反而导致债市遭遇巨大损失: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目前已经创下了自1989年以来降息周期头三个月的最大涨幅。 长债收益率的飙升,主要由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而非当前利率决定。过去三个月的时间里,尽管美联储的基准利率确实一直在下降,但对未来利率走向的预期却一直在上升。 上周,即使美联储连续第三次会议降息,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仍飙升至七个月高点,因为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为首的决策者们表示,他们准备在明年大幅放缓宽松货币政策的步伐。 SEI Investments Co.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管理全球主管Sean Simko表示,“美债收益率正在重新定价,以适应更高的长期收益率和更鹰派的美联储的概念灌输。”他认为,在长期收益率走高的带动下,这一趋势仍将持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收益率上升也凸显了本轮经济和货币周期的独特性。 尽管借贷成本上升,但美国经济展现出的韧性仍使通胀率顽固地保持在了美联储2%的目标之上,迫使交易员解除了对来年进一步激进降息的押注,并浇灭了债券价格全面反弹的希望。 在经历了一整年的大起大落之后,美债交易员们在年底之际可能又要面临令人失望的一年,整个国债市场仅能勉强实现与年初持平——彭博美国国债指数目前已连续第二周下跌,几乎抹平了今年早些时候的所有涨幅,其中长期债券领跌。自美联储9月份开始降息以来,该指数已经下跌了约3.6%。 相比之下,过去六次宽松周期的前三个月,债券市场都取得了正回报。 来年处境更艰难? 同时,明年的前景则将充满挑战。债券投资者不仅要面对美联储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按兵不动的局面,还要面对即将上任的当选总统特朗普政府可能带来的动荡。 Brandywine Global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资组合经理Jack McIntyre表示,“美联储已经进入了货币政策的新阶段——暂停阶段。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越长,市场就越有可能对加息和降息进行同样的定价。政策的不确定性将使2025年的金融市场更加动荡不安。” 在上周那场的年底议息会议上,除了美联储点阵图将明年的降息次数预估减半至两次令人吃惊外,还有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 19位美联储官员中有多达15位认为通胀面临上行风险,而9月会议时作出同样预测的仅有3位。 利率市场交易员们因此很快便重新调整了利率预期。 最新掉期市场的数据显示,交易员甚至都没有对明年上半年再次降息进行充分定价。 他们目前押注美联储明年总共只会降息约37个基点,这一预估数字还要大幅低于美联储点阵图预测的50个基点。 而长期债券近期的下跌,也并没有能像往常一样吸引过多的逢低买入者。 以Jay Barry为首的摩根大通公司策略师近期曾建议客户购买两年期债券,但他们表示,眼下并没有 “感到有必要 ”购买更长期限的债券,理由是“”未来几周缺乏关键经济数据、进入年底后交易量会减少、而且还将涌现大量新的长债供应——美国财政部计划在未来几天内拍卖约1830亿美元的债券。 仅剩的奏效策略 当然,不幸中的万幸,在当前这个降息降出“加息灾难”的宽松周期里,如果说还有什么传统的债市策略可以借鉴的话,倒还确实有颗“独苗”——押注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即押注对美联储敏感的短期国债表现将优于长期国债。 当前的环境为曲线陡峭化策略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周一度比两年期国债收益率高出了逾25个基点,创下2022年以来的最大差距。 上周五,在数据显示美联储首选的通胀指标上月PCE物价指数增速放缓后,这一利差才有所缩小。但该交易仍是过去数月的明显赢家。 很容易理解这一策略背后的逻辑。 投资者开始看到所谓的曲线短端价值,因为两年期美债收益率目前约为4.3%,几乎与三个月期国库券(相当于现金)持平。但如果美联储的降息幅度能超过预期,两年期美债还是将具有潜在的价格上涨优势。 从跨资产的角度来看,考虑到美股估值过于高昂,两年期美债眼下可能也正颇具价值。 Citadel Securities全球利率交易主管Michael de Pass表示,“市场可能会认为债券很便宜——当然是相对于股票而言,并将其视为经济放缓风险下的保险。问题只剩下,你需要为这种保险支付多少钱?而如果你现在看看最前端的情况,你其实并不需要支付太多钱。” 相比之下,长期美债在通胀胶着、经济依然强劲的情况下,则可能愈发难以吸引到买家。 一些投资者还对特朗普的政策纲领保持警惕,因为其不仅有可能助长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还有可能使本已庞大的预算赤字更加恶化。 北方信托资产管理公司(Northern Trust Asset Management)副首席投资官Michael Hunstad表示,当你开始考虑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政府和支出因素时,这肯定会推高长期债券收益率。他目前还倾向于将与通胀挂钩的通胀保值债券作为应对CPI上涨的 “相当便宜的保险对冲”。
当地时间周五(12月20日),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他预计美联储将实施更多的降息措施,但在货币政策仍抑制经济发展势头的情况下,降息将取决于后续数据。 随着美联储周三公布利率决议,央行官员们的噤声期也随之结束。尽管美联储如市场预期的那样宣布降息25个基点,但在最新利率点阵图中将明年降息次数预测下调到了2次,而9月时的预测是4次。 威廉姆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虽然本周进行了降息,他仍认为目前的货币政策非常具有限制性,这意味着短期利率将继续抑制经济,这应有助于进一步缓解通胀压力。 作为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同时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兼任副主席,与美联储理事一样拥有永久的投票权,被视作联储的“三号人物”。 至于美联储下一步的货币政策走向,威廉姆斯称利率路径正向中性利率靠拢,这表明他仍预计未来会进行数次降息。 威廉姆斯说:“我们需要以数据为依据,而且我们有时间真正评估数据、评估发生的情况,并根据数据、前景和风险做出最佳判断,以实现我们的目标。” “我认为我们处于一个很好的位置,并为未来做好了充分准备,”他补充称。 威廉姆斯在讲话中指出,目前通胀和其他许多方面的前景都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已开始考虑特朗普政策的影响 许多经济学家警告称,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扬言要对外国商品加征关税,并大量驱逐非法移民,这些政策很可能会带来通胀上行的压力。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部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成员已开始对特朗普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初步评估。对于特朗普的关税计划,鲍威尔称,目前对其如何影响通胀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威廉姆斯承认,特朗普政策议程的影响已开始影响他的经济展望。 他说:“在我个人的预测中,我已经纳入了一些关于财政政策、移民政策及其他政策的想法,因为这些都是影响经济前景的重要驱动因素。但我必须强调,这些影响有很多不确定性。” 就在威廉姆斯发表讲话前,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公布了11月份的PCE物价指数,这是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 数据显示,美国11月PCE同比涨幅为2.4%,环比涨幅为0.1%;11月核心PCE同比涨幅为2.8%,环比涨幅为0.1%;四项指标均低于市场预期。 威廉姆斯称,最新通胀数据“令人鼓舞”。
由于美联储降息前景生变,美股市场本周遭遇猛烈抛售,尽管周五大幅回升,但三大指数周线依旧录得下跌,道指累计跌2.25%,标普500指数跌1.99%,纳指跌1.78%。 美联储周三宣布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但决策者预计2025年降息次数仅为两次,较9月时预测的四次显著减少。 随着美联储公开表示放缓降息步伐,美股市场大幅下挫,而往年的“圣诞老人行情”能否再现则要打上一个问号。 根据《股票交易者年鉴》(Stock Trader's Almanac)的统计,自1969年以来,每年的最后五个交易日加上新年初的两个交易日,标普500指数平均上涨1.3%,这一时期被称为“圣诞老人行情”。 与此同时,市场内部也显现疲态。标普500指数11个板块中有8个在12月录得下跌,而衡量普通成分股表现的标普500等权重指数本月下跌了6%。 Miller Tabak首席市场策略师Matt Maley指出,年末另一项令股市担忧的因素是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本周一度达到4.55%,为六个多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年底之际,人们终于面对现实,即股市极其昂贵,且美联储不会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实施宽松政策,”Maley说。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本周的回调可能是一件好事,因为它消除了市场中的一些投机情绪,为反弹创造了条件。 时值年末,下周海外市场宏观经济数据较为清淡,值得关注的有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定于下周三发表的讲话。 日本央行本周维持利率不变,已连续三次按兵不动。分析师认为,在内外部局势不明确的情况下,日本央行下次加息可能落在明年1月。 受圣诞节假期影响,美股周二提前三小时休市,周三全天休市,港股和欧股周三和周四均全天休市。 下周海外重要经济事件概览(北京时间): 周一(12月23日): 英国第三季度GDP年率终值、美国12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加拿大10月GDP 周二(12月24日): 加拿大央行公布1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日本央行公布10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澳洲联储公布1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美国12月里奇蒙德联储制造业指数、美国11月新屋销售总数年化 周三(12月25日):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发表讲话、美国至12月20日当周API原油库存 周四(12月26日): 美国至12月2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美国至12月16日当周MBA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 周五(12月27日): 日本央行公布12月货币政策会议审议委员意见摘要、日本11月失业率、美国至12月20日当周EIA原油库存
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周五表示,他略微下调了对明年降息幅度的预测,但仍预计美联储明年会适度降息。 美联储周三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25%-4.5%。虽然降息行动符合市场预期,但美联储同时大幅削减了对明年降息次数的预期。利率点阵图显示,决策者预计2025年将降息两次,而9月的预测是四次。 古尔斯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估算中性利率和通胀率特别困难。这也是我对2025年利率路径预期变得稍微缓和的部分原因。” “总体来看,通胀已经大幅下降。我相信我们正朝着2%的目标前进,”他说。 作为一名鸽派官员,古尔斯比明年将取代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成为新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投票成员。 美联储每年召开八次利率会议,所有12位地区联储主席都会讨论和辩论货币政策,但只有7位美联储理事和纽约联储主席享有固定的投票权,剩下11位地区联储主席中只有四位拥有投票权,每年轮换一次。 古尔斯比此前曾表示,他认为明年利率需要下降100个基点。然而,随着特朗普即将再次执政,他的关税政策可能让美国通胀再次上升。 古尔斯比指出,目前政策利率远高于其最终目标水平(约为3%),随着通胀下降,美联储需要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大幅下调利率。 古尔斯比积极评价了当天发布的最新通胀数据。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数据,美国11月PCE同比上涨2.4%,环比上涨0.1%,创下5月以来最小月度涨幅;11月核心PCE同比上涨2.8%,环比上涨0.1%;四项指标均低于市场预期。 核心PCE价格指数是美联储官员偏爱的通胀指标,决策者所谓2%的长期通胀率目标正是基于核心PCE数据。
如市场预期地一样,12月美联储会议继续降息25bps。在多家公募基金公司看来,本次美联储降息幅度符合市场预期,美国未来仍处在降息周期,但节奏放缓,明年可能降息2次。 往后看,部分公募基金公司对大类资产走势的短期观点并未发生改变,美债或依然易上难下、黄金继续承压。于A股而言,美联储的表态带来强美元或给汇率、货币政策空间和A股带来扰动。但长期看,决定A股趋势的因素仍然是国内经济基本面。随着稳增长、稳市场政策的不断出台,A股有望随着经济回暖而回升。 国内债市方面,有基金公司分析,债市利率中枢下行斜率将减缓,短端依旧确定性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长端震荡概率较大。 美国仍处在降息周期,但节奏放缓 北京时间12月19日凌晨,美联储召开了12月FOMC会议,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4.5%至4.75%降至4.25%至4.5%,连续第二次会议决定降息25个基点。同时,美联储还将联储货币政策工具隔夜逆回购(ON RRP)的利率下调30个基点,从4.5%降至4.25%,自2021年以来首次调整ONRRP利率与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下限一致。 由于12月议息会议的全面超预期鹰派,海外资产整体均在交易宽松预期收敛,美债和美元均大幅上行,黄金和美股跳水。 在多家公募基金公司看来,本次美联储降息幅度符合市场预期,但对经济和降息路径的预测显示,降息节奏将大幅放缓,鲍威尔发言偏鹰。 创金合信基金宏观策略配置部分析,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经济当前整体处于稳定的阶段,另一方面,也由于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因此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路径倾向更缓慢、更谨慎,由“大迈步”转为“小碎步”,甚至在明年可能“间歇停”。 对于美联储未来是否仍将将继续降息,长城基金认为,美国仍处在降息周期,但节奏放缓,明年可能降息2次。 具体而言,美联储的利率决策仍然是数据驱动,甚至是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随着非农就业数据回升,通胀数据表现出粘性,鲍威尔明确表示在考虑进一步调整政策利率时更加谨慎,美联储官员预计明年降息50bp,即降息2次每次25bp。特朗普的关税、驱逐移民和减税政策均有抬升通胀的风险,或将在明年下半年后推升通胀,届时降息节奏可能进一步放缓甚至出现加息。但如果劳动力市场意外疲软或通胀下降速度超出预期,美联储也可以更快放松政策。 全球大类资产:短期波动或增大,黄金短期面临调整压力 在美联储态度再次转变,降息路径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长城基金认为,短期大类资产的波动性可能会增大。不过,在美国基本面仍有韧性的情况下,虽然美股短期有估值压力,但长期向好的逻辑尚未发生转变。 长城基金分析,美债方面,10年收益率反弹至4.5之后上行空间有限,且当前利率仍有限制性,预计美国明年上半年经济仍温和下行,短期上行后有可能回调。但美国长期通胀中枢提高,特朗普政策在2025年下半年有推高通胀的风险,整体可能维持高位震荡状态。美元短期突破到108以上之后短期利多因素出尽,预计阶段性下行,但2025中枢维持高位。 同时,黄金短期面临调整压力,但在美国高利率和高赤字组合下,叠加国际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长期向好的逻辑不变。 “黄金短期受到一定的压制,但是中长期在地缘政治加剧的背景下仍具有配置价值。”创金合信基金宏观策略配置部称。谈及美股,该公司表示该市场需阶段性关注流动性不确定带来的估值压力。 国泰基金亦表示,目前美股高估值背后隐含较为极端的风险偏好和增长预期,AI叙事预期过高的风险仍值得关注,同时美股也存在全球范围内优质权益资产匮乏的非经常性因素影响。 “我们认为由于短期内美国市场关于降息的预期将大幅收敛,市场风险偏好或持续承压。CME期货定价美联储在2025年降息幅度将不及50bp。”平安基金指出。 “往后看,对大类资产走势的短期观点并未发生改变,美债或依然易上难下、黄金继续承压。”中欧基金表示,对于美股,历史相关性来看,4.5%以上美债利率如果进一步上行,分子端的支撑会让位于分母端的压制,但作为特朗普政策下相对确定性较高的资产,调整就是机会。 A股:短期注意汇率和流动性扰动 全球化发展至今,全球主要市场股市波动的相关性较大,美股调整短期往往引发A股的波动。 “对于国内来说,12月美联储的表态带来强美元或给汇率、货币政策空间和A股带来扰动。”创金合信基金宏观策略配置部分析,随着紧缩预期充分交易,美联储重回降息,届时对国内资产的压制将减弱。 但长期来看,国内资产表现更加依赖于内部政策的发力应对以及基本面的复苏情况,在当前高层会议积极表态的环境下,预计增量政策空间较大,有充足的时间和工具应对外部的冲击,因此A股预计仍将维持中枢抬升。 不过,西部利得基金表示,美联储降息对国内的影响相对中性,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加强调稳增长,国内货币政策或更加“以我为主”。 长城基金认为,决定A股趋势的因素仍然是国内经济基本面。随着稳增长、稳市场政策的不断出台,A股有望随着经济回暖而回升。 在国泰基金看来,短期来看,美债收益率预计保持在高位,强美元强美债共同压制全球股市,尤其是新兴市场。对A股资产,尤其是小盘股,在估值高位容易受到汇率和流动性影响。后续还要留意关注2025年年初美国债务上限延期后对美债的冲击。 但长期看,上述公司对A股“长期市场告别熊市”的观点没有改变,未来市场可能是宽幅震荡的局面,我们将保持战略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 “影响A股的核心因素或仍在于财政政策发力的力度和地产修复的斜率。”博时基金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积极定调下,后续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望接续落地,建议保持积极思维。 总结来看,平安基金认为,以目前A股充足的流动性而言,美国降息以及降息节奏所带来的影响将是一次性的,且冲击有限。目前中国经济筑底修复的预期正在随着不断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而加强,资本市场的活跃度也将随之不断提升。 国内债市:弱势震荡中调整或带来机会 对国内债市而言,平安基金认为,美联储降息后,短期维稳汇率的压力再现,中期宽松预期未改但短期可能有所反复,叠加近日央行"约谈"扰动市场的担忧发酵,中债收益率下行预计短期受阻,陷入偏弱震荡,不过调整的幅度应相对有限,弱势震荡中调整或有可能带来机会。 “债市方面,短期汇率压力可能掣肘货币政策,但在刺激经济的诉求下,中长期的流动性宽松仍然利好债市。”长城基金称。 这一论断的理由在于:美联储鹰派表态推升美元指数来到年内高点,人民币汇率压力增大,在避免形成汇率单边贬值一致预期的诉求下,预计央行短期仍会发力维持汇率稳定,增量货币政策节奏可能放缓,债市波动风险增大。但利率长期下行趋势不变,中期货币政策稳增长诉求较强,中长期来看债市仍然利好。 创金合信基金宏观策略配置部分析认为,债市利率中枢下行斜率将减缓,短端依旧确定性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长端震荡概率较大。
分析师警告称,随着明年票委中鹰派成员增加,美联储未来的降息路径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美联储周三宣布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但最新点阵图揭示,决策者预计明年只会降息两次,较9月时降息四次的预测明显减少。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利率会议后表示,美联储正处于或接近放缓降息的时刻,明年将根据数据做出降息决定。 不过,随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投票成员的年度轮换,新成员的加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进一步降息的阻力。 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分析师Oscar Munoz表示:“这为明年出现更多反对票打开了大门。”因为即将获得投票权的成员更加鹰派。 美联储每年召开八次利率会议,所有12位地区联储主席都会讨论和辩论货币政策,但只有7位美联储理事和纽约联储主席享有固定的投票权,剩下11位地区联储主席中只有四位拥有投票权,每年轮换一次。 周三的降息决定颇具争议,19位政策制定者中有4位提出了异议,其中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直接投下了反对票。 哈马克明年将退出票委序列,取而代之的是芝加哥联储古尔斯比。作为鸽派官员,古尔斯比认为明年政策利率需要大幅下调,以避免就业市场过度放缓。 然而,另外两位新票委——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和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都倾向于鹰派立场。他们将取代被视为中立派的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和旧金山联储主席玛戴利。博斯蒂克和戴利的下一次获得投票权将在2027年。 Munoz等道明证券分析师推测,穆萨莱姆和施密德可能对本周降息持反对态度。 穆萨莱姆和施密德都曾对继续降息表示犹豫,穆萨莱姆本月早些时候甚至称,可能已经到了暂停宽松周期的时机。 第四位反对者可能是美联储理事鲍曼,她曾在9月利率会议上投票反对降息50个基点。不过,鲍曼可能最终还是支持了本周的降息决定。 最后一位新票委是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她将接替里士满联储主席托马斯·巴尔金,成为2025年美联储轮值票委。 也有分析师认为,一个更为鹰派的政策委员会可能增加反对声音,但未必会改变政策结果。 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表示:“最终,鲍威尔可能仍然对政策走向拥有第一和最终决定权。”
当地时间周四,英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7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该央行今年累计降息50个基点。 货币政策委员会(MPC)以6比3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此次利率决议,英国央行副行长拉姆斯登、货币政策委员丁格拉、泰勒三人则主张降息。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央行官员不顾通胀持续存在的证据,支持立即降息。 市场原本预期只会有一位委员支持降息25个基点,但现在人数显然超出了预期。因此在利率决议公布后,英镑兑美元短线下挫了30多点。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表示,对未来的降息采取“渐进的方法”仍然是正确的,但随着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无法承诺明年何时降息或降息多少。 英国央行声明称,此前一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升至2.6%,高于前值2.3%。而英国央行预计整体通胀将继续小幅上升,尤其是服务业通胀仍处于“高位”。 然而,英国央行也将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经济增长预测从此前的0.3%下调至零。根据上周的官方数据,英国经济在9月和10月出现收缩,这是自2020年以来首次连续出现月度产出下降。 在通胀和薪资数据发布后,货币市场本周减少了对英国央行明年进一步降息的押注,目前市场预期会有50个基点的降息,低于周一预期的约70个基点。 毕马威英国首席经济学家Yael Selfin表示,由于当前面临的通胀挑战,英国央行降息的能力将受到限制。“这将使英国央行相对于其他央行,尤其是欧洲央行,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上。在欧洲,增长前景趋弱增加了降息的紧迫性。” 但会计机构ICAEW经济主管Suren Thiru认为,有迹象表明,英国央行可能会更快采取行动。“投票结果的分歧和会议纪要的鸽派基调表明,2月份降息的可能性很大。” Ebury市场策略主管Matthew Ryan表示,英国央行官员在未来的利率路径上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分裂”,鸽派关注脆弱的英国经济,而鹰派则倾向于渐进的方式降息,因为近期通胀上升。 他补充说,英国最近的预算以及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领导下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的威胁,也可能推动通胀进一步上扬。
由于经济滞胀(经济增长乏力且通胀压力持续)的阴影笼罩着英国经济,英国央行周四可能宣布暂停降息,并且有可能效仿美联储警告称,2025年只会逐步缓慢降息,并在年底向投资者发出非常谨慎的鹰派信息。英国央行将于北京时间周四晚间8点公布利率决定。 投资机构和经济学家们普遍预计,由九名成员组成的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将于周四将基准借贷成本维持在4.75%。鉴于英国经济滞胀威胁,国内外共同酝酿的通胀威胁,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及其同事可能会采取谨慎的语气。唐纳德·特朗普重返白宫引发的全球贸易战风险以及英国预算影响的不确定性,对英国央行的政策前景构成了巨大威胁。 英国央行此前在8月和11月会议上宣布降息,贝利在本月早些时候表示,每季度一次的降息步伐可能会继续。然而,在薪资增长超过预期且服务业通胀居高不下后,交易员们近日缩减了降息押注。他们现在预计明年仅降息两次,这意味着英国货币政策将继续拖累已经失去动力的经济,并且还押注2026年降息空间更加狭窄,预计后年仅降息一次或者不降息。 具体投票可能呈现分裂,投资者关注政策指引 经济学家们普遍预计,英国央行将以8比1的投票结果支持维持利率不变,意外降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斯瓦蒂•丁格拉大概率将是唯一支持再次降息的鸽派委员会成员,自2月以来,她每次会议都投了赞成票。如果有人加入她的行列,很可能是副行长戴夫•拉姆斯登或英国央行最新的利率制定者艾伦•泰勒。如果经济增长和通胀面临下行风险,两人投票支持更快降息的可能性大幅上升。但有经济学家表示,周二出人意料的强劲工资增长可能将说服他们这次不持异议。 经济学家们预计,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将基本保留11月会议纪要中的指引,并警告投资者,只有可能预期“逐步”降息。 英国央行可能将重申逐次会议决定的方法,并表示政策需要“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保持限制性”以消除挥之不去的通胀威胁。在投资者们试图估计利率最终将稳定在何种基准水平之际,英国央行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其重新开启关于所谓中性利率的市场辩论——即货币政策既不抑制也不刺激经济增长。目前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英国央行希望这样做。 英国央行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可能有限 投资者们可能将从关于投票分歧的评论中找到更多线索。此前,会议纪要强调了多数人之间存在广泛分歧,并暗示一些利率制定者接近支持降息。这可能为2月份英国央行降息奠定基础。 摩根士丹利首席英国经济学家布鲁娜•斯卡里卡表示:“我们认为,英国央行无意偏离逐步降息的相关信息。” 经济增长与通胀 在一系列令人失望的数据之后,英国央行可能会调整其第四季度经济增长以及其他经济数据预测。11月,英国央行预测增长率为0.3%。但10月份GDP意外下降0.1%,以及调查中关于预算税收增加影响的悲观警告表明,英国央行过于乐观。Bloomberg Economics已将其预测下调至仅0.2%。 英国经济连续两个月出现收缩——对月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 本周的经济数据显示,英国国内的薪资增长水平出现一年多来的首次回升,通胀率则意外达到八个月高点,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价格的担忧情绪。英国央行可能对整体通胀和服务业通胀发表评论,因为它们已经明显超出了央行仅在上个月公布的经济预期。 可能出现的通胀情景 交易员们还将寻找有关英国央行官员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三种通胀情景中的任何一种的相关进展与线索。 通胀可能产生一系列结果,从良性情景到结构性变化意味着央行需要更长时间实施限制性政策。英国央行目前的预测基于较温和的中间情况,即在利率下降之前,需要创造更多的经济闲置疲软空间。 “在第一种情况下,随着全球冲击消退,推动通胀上涨的因素逐渐消退,薪资和定价动态继续恢复正常,通胀中剩余的持久性可能会迅速消散。在第二种情况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经济疲软,才能让这些动态完全恢复正常。在第三种情况下,通胀的持久性也可能反映出薪资和定价行为的结构性转变。每种情况对货币政策限制性措施的撤销速度都有不同的影响,这也是最难控制的情况。”英国央行的11月货币政策报告显示。 增税评论 英国央行可能会向投资者们提供更多关于英国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提出的高达260亿英镑(约330亿美元)雇主国家保险费上调的后果的看法,这是工党政府10月30日首次财政预算的核心内容。 政策制定者们不确定企业将如何应对,因为企业可能会提高价格、裁员、缩短工时、限制加薪或降低利润率。英国央行对国内首席财务官们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的消费者有可能将以某种方式感受到痛苦。 英国企业准备迎接高达260亿英镑的增税 来自RSM UK的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尤表示:“明年英国央行的基准利率前景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如何应对预算中薪资成本的增加。”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