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41

  • 碳酸锂跌跌不休 锂企上半年业绩4家下滑3家亏损 锂矿“双雄”亏最多

    受累于碳酸锂价格同比大幅下滑,多家锂盐企业上半年业绩同比下滑。 截至7月9日晚间,共有7家锂盐企业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盐湖股份(000792.SZ)、融捷股份(002192.SZ)、中矿资源(002738.SZ)、永兴材料(002756.SZ)净利同比下降三到七成,天齐锂业(002466.SZ)、赣锋锂业(002460.SZ)同比由盈转亏,江特电机(002176.SZ)继续亏损。 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波动区间收窄,在9万-12万元/吨区间徘徊,处于近两年价格底部区间。 碳酸锂价格下滑是上述锂企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如中矿资源表示,上半年,受锂电新能源行业市场波动影响,锂化合物产品的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导致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毛利率下滑。 从二季度来看,盐湖股份、中矿资源、江特电机、赣锋锂业Q2净利环比在上涨与下滑区间,融捷股份则环比增长341.01%-458.47%,永兴材料环比下滑24.79%-48.29%,天齐锂业环比明显减亏。 融捷股份、永兴材料并未在公告中分析Q2业务情况,但从两家业务结构来看,融捷股份主要营收来源于矿端,2023年营收占比60%的金属矿采选业务毛利率有86.17%,而永兴材料主营业务来源于特钢新材料与碳酸锂,2023年,这两项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1.94%、69.76%。此外,各企业跨期确认核算方法或有差异。 天齐锂业则在公告中披露,随着公司从泰利森新采购的低价锂精矿逐步入库,以及对现有锂精矿库存的逐步消化,公司各生产基地的化学级锂精矿出库成本逐步贴近最新采购价格,锂精矿定价机制的阶段性错配也逐步减弱,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亏损环比减少。此外,受联营公司SQM的税务诉讼影响,天齐锂业Q1确认了约 11 亿美元的所得税费用,因此,公司Q1净利基数相对较低。 具体锂盐业务上,天齐锂业披露,公司2024年上半年及2024年第二季度锂化合物及衍生品的产销量均实现同比、环比增长。 远期来看,业内对供大于求基本面判断尚未改变。五矿期货碳酸锂研究员曾宇轲此前公开表示,预计2024年(基于碳酸锂单吨价格10万元测算)全球锂资源供应量达到155万吨LCE,较2023年增长约47%。结合新能源汽车和新型储能带动下,2024年全年锂电出货量预计增长近30%,预计2024年碳酸锂总需求量为70.59万吨。

  • 中国神华:煤炭平均售价、燃煤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下降等 上半年净利预降8.1%-14.1%

    中国神华7月8日晚间公告: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经本公司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6亿元至306亿元,同比减少27亿元至47亿元,下降8.1%至14.1%(2024年一季度:同比下降14.7%)。 预计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6亿元至306亿元,同比减少24亿元至44亿元,下降7.3%至13.3%。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中国神华表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应对煤价波动影响,做好自产煤安全生产和外购煤资源组织工作,全力落实能源保供任务;稳妥应对水电出力增大、燃煤机组利用小时下降等影响,平衡好机组发电和检修安排,发电业务运行总体稳健;充分发挥路港航运输优势,重点环节业务保持历史高位,保障了一体化高效运行;主动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地方生态保护。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主要是受煤炭平均销售价格下降、燃煤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下降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神华2023年的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积极落实国家能源保供稳价政策,践行“能源供应压舱石、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公司使命,一体化运营安全高效,能源保供坚实有力,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效完成年度经营目标。 受煤炭销售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本年经营业绩同比有所下降。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利润91,367百万元(2022年:98,138百万元),同比下降6.9%;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694百万元(2022年:69,648百万元,已重述),同比下降14.3%;基本每股收益3.004元/股(2022年:3.505元/股,已重述),同比下降14.3%。 中国神华的主营业务是煤炭、电力的生产和销售,铁路、港口和船舶运输,煤制烯烃等业务。公司拥有位于神东矿区、准格尔矿区、胜利矿区及宝日希勒矿区等地的优质煤炭资源。2023年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324.5百万吨、煤炭销售量450.0百万吨。公司控制并运营大容量、高参数的清洁燃煤机组,于2023年底公司控制并运营的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4,634兆瓦,2023年完成总售电量199.75十亿千瓦时。公司控制并运营围绕“晋西、陕北和蒙南”主要煤炭基地的环形辐射状铁路运输网络、“神朔—朔黄线”西煤东运大通道以及环渤海能源新通道黄大铁路,总铁路营业里程达2,408公里,全年自有铁路运输周转量达309.4十亿吨公里。公司还控制并运营黄骅港等多个综合港口和码头(总装船能力约2.7亿吨/年),拥有约2.13百万载重吨自有船舶的航运船队,以及运营生产能力约60万吨/年的煤制烯烃项目。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范围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以煤炭产品为基础,形成的煤炭“生产——运输(铁路、港口、航运)——转化(发电及煤化工)”一体化运营模式,具有链条完整、协同高效、安全稳定、低成本运营等优势。2023年公司煤炭、发电、运输及煤化工分部利润总额(合并抵销前)占比为71%、13%、16%和0%(2022年:75%、8%、16%和1%)。 中国神华,在其2023年年报中提及了2024年度经营目标: 从中国神华的经营目标中可以看出:中国神华计划2024年商品煤产量和煤炭销售量与2023年相比,同比有所下降。 华福证券5月19日的研报指出:华福证券研报指出,当前煤炭生产基调逐渐向“稳”发展,政策强调矿山安全生产,安监形势趋严,煤炭供给收缩预期增强。1)在动力煤板块,关注市值管理考核推动央国企估值修复的机会,业绩稳定、长协煤占比较高且重视分红回报的公司关注: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2)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叠加算力崛起,电力需求旺盛火电仍有机会,需求提振下具备高弹性的公司关注:兖矿能源、广汇能源。3)在炼焦煤板块,用钢需求韧性充足,炼焦煤供给收紧预期下供需存在缺口,叠加双焦库存低位有一定补库空间,业绩稳健且持续高分红的公司关注:潞安环能、山西焦煤、冀中能源。

  • 半导体企业上半年“喜报连连” 净利同比增速多超100% 这家企业单季超去年全年!【SMM专题】

    近日,半导体行业多家企业轮番发布其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多家企业净利润均得到了超100%的增长,这一现象似乎也在昭示着半导体行业已经开始放出复苏的信号......SMM大致整理了几家半导体相关企业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情况,其中,韦尔股份以毋庸置疑的优势排名第一。具体来看: 韦尔股份: 作为国内的芯片龙头企业,韦尔股份于近日发布了其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据公告显示,经财务部分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4年上半年共实现119.03~121.83亿元的营收,相比去年同期同比增加 34.38%到 37.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3.07~14.07亿元左右,相比2023年同期同比增加 754.11%到 819.42%。 而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韦尔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5.56亿元,而2024年一季度韦尔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5.58亿元,这意味着,进入2024年以来,韦尔股份单季度的净利润便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上半年净利润或将为去年全年净利润的两倍! 对于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长的原因,韦尔股份表示,2024年上半年,市场需求持续复苏,下游客户需求有所增长,伴随着公司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产品导入及汽车市场自动驾驶应用的持续渗透,公司的营业收入实现了明显增长;此外,为更好地应对产业波动的影响,公司积极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及供应链结构优化,公司的产品毛利率逐步恢复,整体业绩显著提升。 此前,公司曾被问及对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有何看法,韦尔股份彼时回应称,半导体行业有周期性,但是企业发展与公司自身产品技术实力关系更大。公司技术是否领先、IP 是否足够优质、产品线是否足够丰富,对公司的发展成长更加重要。公司目前无论在手机、还是汽车市场的份额增长,是基于技术上的领先;公司会努力做到明年、后年及更长时间维度上持续的技术领先,这样公司发展受行业周期的影响就会较为有限。 澜起科技: 澜起科技预计公司2024年半年度共实现入16.65亿元的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79.49%;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5.83亿元~6.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2.73%~661.59%。 对于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澜起科技表示,一方面,自进入2024年以来,公司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需求实现恢复性增长,DDR5 下游渗透率提升且 DDR5 子代迭代持续推进,2024年上半年公司 DDR5第二子代 RCD 芯片出货量已超过第一子代 RCD芯片;另一方面,公司部分 AI“运力”芯片新产品开始规模出货,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以上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公司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佰维存储则表示,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共实现31亿元至37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69.97%至222.22%;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亿元至3.3亿元,同比增长194.44%至211.31%。公司预计业绩扭亏为盈,主要系行业复苏,公司紧紧把握行业上行机遇,大力拓展国内外一线客户,实现了市场与业务的成长突破,产品销量同比大幅提升。 对于下半年存储行业的市场走势预测,佰维存储表示,根据最新报道,三星三季度将把DRAM和NAND的价格上调15-20%。美光亦预计2024年全年价格将继续上涨。随着存储市场将在第三季度进入传统旺季,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迅猛增长、HBM需求爆满和北美服务器市场的强劲复苏,海外存储需求持续高涨,国内需求有所回落,但整体来看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 方正科技: 方正科技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公司2024年上半年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27~1.72亿元左右,相比2023年同期同比增加 164.33%到 257.98%。 公司表示。2024年上半年,随着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PCB 市场行情好于去年同期。公司一是前瞻性预判客户技术方向和产品要求,对国内工厂进行技术能力升级,高端产品产能大幅提升;二是通过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为客户提供更好的 PCB 产品一站式解决方案;三是积极布局高增长领域,持续优化客户群和产品订单结构;四是推进精细化管理,全面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指标得以稳步提升。 鼎龙股份: 鼎龙股份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称,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2.01亿~2.2亿元,相比于2023年同期上涨110~130%。 对于公司业绩大幅提升的原因,鼎龙股份表示,受国内半导体及 OLED 显示面板行业下游稼动率以及公司产品市占率显著提升的影响,公司光电半导体板块业务(含半导体材料业务及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和应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 6.4亿元(其中芯片业务收入已剔除内部抵消),营收占比从 2023 年的 32%持续提升至约 42%水平。显示材料的快速放量,也进一步加强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公司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及晶圆光刻胶等其他新材料业务在客户端的验证均处于持续推进中,进展符合公司预期。 南芯科技: 南芯科技则预计公司2024年上半年或将实现12.32~13.02亿元的营收,相比于2023年同期同比增长 86.51%到 97.11%;净利润方面,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或将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2.03亿元~2.21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01.28%到 119.16%。 对于公司业绩预增的原因,南芯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受到终端需求回暖的影响,公司业务规模扩大,持续推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公司在手订单饱满,主营业务稳健增长。 多机构上调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值预测 半导体行业复苏迹象已现? 实际上,早自2023年四季度开始,低迷许久的半导体市场便开始频频传出即将复苏回暖的信号,早在6月份,便有多个机构宣布上调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值预测,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宣布上调今年全球半导体产值预测,预估年增16%,并乐观看待2025年存储和逻辑产业推动产值有望持续成长12.5%,预计将连续两年强劲成长;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联合发布的报告此前显示 ,随着电子板块销售额的上升、库存的稳定和晶圆厂产能的增加,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制造业出现改善迹象, 预计下半年行业增长将更加强劲; TechInsights在3月上调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速,从之前的16%上调至24%, 将超过6500亿美元,并预计2025/2026年分别增至超过8000亿美元和接近9000亿美元。 且值得一提的是, 随着全球芯片市场逐步回暖,供需关系改善,不少产业链企业轮番发布涨价的消息,其中不乏台积电、高通这些知名产业链巨头,覆盖IC设计、芯片代工等环节。 近日,台积电方面便有消息称,公司或将从2025年起对最先进的3nm制程技术进行涨价。其中,AI产品价格提高5%至10%,而非AI产品的价格则将上涨0%至5%。至于5nm也有望因生产成本提高而调高报价。 对于半导体行业浓厚的涨价氛围,有机构预测,下半年进入传统备货旺季,产能吃紧情境可能延续至年底,中国大陆晶圆代工有望进一步酝酿特定制程涨价氛围。 对于后市半导体行业的预测, 五矿证券 表示,半导体周期的持续时长通常为3年至5年,目前正处于第5轮周期的上行期间。AI是本轮周期的新技术驱动,产业去库存是半导体行业将迎来稳步上升的坚实基础。 平安证券 则认为,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统计数据,2024年5月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达到491亿美元,相较2023年月的412亿美元同比增长19.3%,相较2024年4月的472亿美元环比增长4.1%。当前,半导体制造出现改善迹象,国产替代如火如荼,半导体设备企业订单充裕,行业景气向上趋势得以维持;此外,各大厂在AI终端方面持续投入,具备AI性能的芯片不断推陈出新,有望驱动新一轮换机需求,建议关注。 中信证券 也表示,随着下游需求逐步回升,半导体行业增速回到2021年周期启动前水平,传统封装有望进入复苏通道;此外,外部限制不断加码,倒逼国产化加速,芯片制造战略地位显著,本土化趋势明确,先进封装在AI时代增量需求及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建议关注半导体封测需求复苏及产业链自主化。

  • 再生铅:再生精铅报价较昨日持平居多 下游企业仍以刚需采购为主【SMM铅午评】

    SMM 7 月9讯: 今日SMM1#铅均价较昨日跌25元/吨至19425元/吨,再生精铅持货商报价多持平昨日,部分货源对SMM1#铅均价平水左右出厂,不含税出厂价格报18450元/吨 附近。下游企业刚需采购,今日再生精铅散单成交一般。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 中国稀土:稀土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下降 上半年净利预亏2.31亿-2.51亿

    7月8日晚间,中国稀土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稀土净利润将亏损2.31亿元~2.51亿元,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后净利润为1.72亿元,同比下降234.57%~246.2%;扣非后净利润则亏损2.42亿元~2.62亿元,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后扣非净利润为0.67亿元,同比下降458.67%~488.36%。 对于本报告期业绩预告预计数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中国稀土表示: 受市场环境、行业供需周期等因素影响,稀土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公司按会计准则要求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且金额较大。 中国稀土7月8日还公告,公司的实控人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8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500万股,增持金额1.21亿元,占公司总股本的0.47%。中国稀土集团计划自2024年7月8日起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2.4亿元,不超过4.8亿元(含2024年7月8日增持金额),本次增持计划不设定价格区间。 此前在业绩说明会上被问及“公司如何看待今年稀土价格走势以及稀土价格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中国稀土曾回应称:作为战略小金属,稀土产品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一直处于波动状态。2023年,受稀土供需变化及全球经济复苏迟缓影响,稀土市场跌宕起伏,阶段性面临上游供应超预期、中游产能过剩、下游需求疲软等问题,产品价格一路下跌。2024年一季度部分稀土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稀土价格指数同比降低超30%,部分产品价格较年初降低超40%。从2024年4月开始稀土价格震荡上行,镨钕等轻稀土元素价格偏强运行反复冲高;镝铽等中重稀土价格坚挺偏强,价格持续上移。关于中长期市场走势,我们对稀土发展充满信心,最根本的是,稀土这一重要资源的战略地位和应用前景没有改变,支撑行业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改变,稀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伴随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风电、节能电机、节能家电等行业快速发展,稀土需求稳步提升、长期向好。同时在中国稀土集团全面完成我国中重稀土资源整合的背景下,稀土行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有望迎来进一步的发展机遇。公司业绩受收入、成本、销售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将积极把握市场变化,努力取得更好的经营成果。整体而言,价格如持续下跌,将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稀土价格上涨亦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稀土此前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称,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3.02亿元,同比减少8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2.8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2721元。对于一季度营业收入的减少,中国稀土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内稀土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公司调整了营销策略及产品销售结构,降低了产品的销售规模和数量,销量及收入同比下降。 结合中国稀土半年度业绩预告中净利润的亏损程度和一季度的亏损程度来看,二季度中国稀土的净利润出现了增加,预计二季度净利润盈利3800万-5800万元,使得中国稀土半年度的净利润亏损幅度有所缩窄。 中国稀土近日披露2023年年报显示: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供需周期等因素影响,稀土市场振荡波动,整体走势下行,部分稀土商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较快,销售毛利亦较上年同期相应降低。公司坚定不移落实高质量发展目标,扎实推进提质增效稳增长。以市场需求为核心,抢抓市场机遇,深耕存量业务,拓展增量业务,全面提升市场经营能力。在此基础上,推动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双提升互促进,强化降本增效,降低价格持续波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88亿元,同比下降5.40%;归母净利润4.18亿元,同比下降45.66%;扣非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降67.52%。 在谈及核心竞争力分析时,中国稀土表示:公司主要从事中重稀土矿开采、加工与稀土氧化物等产品的生产经营,以及稀土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 中国稀土在半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示:稀土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公司按会计准则要求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且金额较大,使得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出现了亏损。回顾稀土价格的上半年走势可以看出: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以中重稀土氧化镝和氧化铽上半年的价格走势为例,2024年第一季度,在各稀土元素价格纷纷下跌的情况下,矿端持货商的利润被严重压缩,部分缅甸稀土矿开采企业因资金压力而抵押自己持有的稀土矿来获得融资。这种做法导致市场低价货源减少,氧化物企业原材料补库成本增加,叠加大厂周期性集中采购等因素,中重稀土价格走势在2024年第二季度初整体偏强。 氧化镝和氧化铽一季度和二季度的价格走势变化和中国稀土二季度净利润环比有所改善相呼应。 据SMM了解,目前受成本支撑的影响,镝铽价格下行力度大幅减弱,已经隐约出现企稳迹象。从矿端持货商目前的情况来看,二季度末的市场行情或将在三季度再次上演。 推荐阅读: 》稀土6月兜兜转转难“逃”弱势 7月终端需求有所好转 后市能否止跌企稳?【SMM月度分析】 》2024年稀土上半年行情回顾及后市展望【SMM分析】

  • 【7.9锂电快讯】企业回应欧盟反补贴税影响 | 山东目标到2025年全省锂电池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山东省印发行动方案 推动到2025年全省锂电池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山东省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特色化、规模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聚力攻坚锂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与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协同配套,推动到2025年,全省锂电池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初步形成涵盖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芯及电池制造、终端应用、拆解回收等的产业链条。 》点击查看详情 【吉翔股份:拟将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永杉锂业”】 吉翔股份公告,公司拟将证券简称由“吉翔股份”变更为“永杉锂业”。公司本次证券简称变更尚需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后方可实施。 【LG新能源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跌58%】 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 表示,截至6月30日的三个月,营业利润同比下跌58%至1953亿韩元。分析师此前预期为2820亿韩元,低于预期,原因是电动汽车销量持续低迷。 【横店东磁: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对公司影响不大】 横店东磁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光伏产品、小动力电池(用于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等)、磁性材料,这次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对公司影响不大。 【梅赛德斯-奔驰将在德国总部开设研发中心 目标削减30%以上电池成本】 梅赛德斯-奔驰计划斥资数亿欧元在德国斯图加特总部开设电池研发中心,目标开发新型化学组合和优化制造工艺,在未来几年内将电池成本降低30%以上。梅赛德斯-奔驰表示,该研发中心还将生产电池并开展测试。 【比亚迪宣布总投资65亿建设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三期】 2024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投资大会8日召开。大会上,比亚迪与深汕特别合作区完成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三期项目签约,总投资65亿元,建设电池pack线及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工厂。据了解,比亚迪近年来多次追加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投资。2021年8月,比亚迪首次投资50亿元,建设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项目。2022年1月,签约投资200亿元打造二期项目,定位为实现厂港联动的整车制造基地。2022年10月,一期投产。2023年12月,一期实现全面投产。2024年3月,工信部同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深圳新能源乘用车工厂迁址扩建,6月,二期西地块实现达产,每天产量可达750辆。 相关阅读: 【SMM分析】智利5-6月锂盐出口数据出炉 【SMM分析】6月国内碳酸锂产量6.62万吨 预期7月在此消彼长之下产量环比增加0.7% 【SMM分析】16年到24年氢氧化锂价格的两次起落 【SMM分析】终端需求热度回落 6月负极产量有所下行 【SMM分析】6月磷酸铁锂市场减产去库氛围弥漫 下半年价格战仍在持续中 【SMM分析】头部集中度较高 四氧化三钴产量环比微增 【SMM分析】6月磷酸铁市场供需渐弱 磷酸铁价格未能如期上涨 【SMM分析】下游需求维持高位 6月锂电隔膜产量微降0.4% 【热议】欧盟决定自7月5日起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多方持反对态度 钴系产品价格多下行 电解钴单周跌去8000元 钴盐价格已至历史低位?【SMM周度观察】 巴斯夫因电动汽车市场放缓放弃智利锂投资 | 一企业裁员超半数并出售非核心锂项目【海外锂周度要闻一览】 电解钴单周跌去8000元 | 外交部回应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新能源产业一周要闻】 【SMM分析】没骗我?4小时储能系统价格0.47元/Wh?! 【SMM分析】固态电池进度几何 主机厂进展一览 【SMM分析】西南地区进入丰水季 6月石墨化价格小幅下降 【SMM分析】下游需求下滑明显 6月硫酸钴产量环比减少8% 【SMM分析】6.3GWh!三星SDI与美国能源供应商NextEra Energy签订大规模储能系统供应合同 【SMM分析】特斯拉Megapack电池存储系统进入日本辅助服务市场 【SMM分析】2024年H1三元材料累计增幅15% 7月预期三元材料产量涨幅16% 【SMM分析】2024年6月钴酸锂材料产量环增6% 2024H1年年累计增幅22% 【SMM分析】硫酸镍价格暂持稳 盐厂开始挺价 【SMM分析】镍钴锂盐价格维持阴跌 废料价格小幅下跌 【SMM分析】赣锋锂业牵手南京公用、南京环境加码锂电回收赛道! 【SMM分析】市场需求维持弱势 上下游心理价差拉大下 钴中间品价格仍有小幅下行 【SMM分析】6月氢氧化锂产量达3.52万吨 环跌3% 【SMM分析】新增产能!第一家以工业规模生产电池级碳酸锂的欧洲公司出现 “车路云一体化”频频引爆市场 发展底气何在?多家企业回应相关布局!【SMM热点】

  • 预亏超2亿 稀土行业首份巨亏预告出炉!Q2现业绩拐点

    当市场还沉浸在稀土新政的利好时,稀土行业上半年首份“巨亏”业绩预告已然落地。 8日晚间,中国稀土(000831.SZ)公告,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31亿元至2.5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公司上年同期盈利1.72亿元(追溯调整后)。 至于业绩巨亏的理由,中国稀土归结于受市场环境、行业供需周期等因素影响,稀土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所致,公司按会计准则要求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且金额较大。 7月5日,中国稀土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表示,稀土产品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近一段时间变化更为明显。这或意味着,稀土价格震荡的行情远未结束。 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稀土实现营收约3.02亿元,同比减少81.94%;净利亏损2.89亿元,同比转亏。据此计算,第二季度公司净利预盈3800万元至5800万元,业绩环比扭亏,同比增长47.06%至124.46%。 在今年5月召开的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中国稀土表示,作为战略小金属,稀土产品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一直处于波动状态。“2024年一季度,部分稀土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稀土价格指数同比降低超30%,部分产品价格较年初降低超40%。从2024年4月开始,稀土价格震荡上行,镨钕等轻稀土元素价格偏强运行反复冲高;镝铽等中重稀土价格坚挺偏强,价格持续上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个季度稀土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大降,且亏损企业急剧增加。其中,Q1北方稀土(600111.SH)的净利同比下滑94.35%,中国稀土、广晟有色(600259.SH)、盛和资源(600392.SH)、中科三环(000970.SZ)等纷纷同比转亏。 不过,今年第二季度稀土行情出现好转。盛和资源总经理王晓晖此前表示,“4月份以来,稀土主要产品价格有所回升,有利于公司经营情况改善。公司稀土冶炼分离和金属加工产能利用率近期较为饱和。” 国泰君安近期研报表示,2024年二季度开始,由于配额增速放缓,加之大幅跌价后厂商挺价意愿较强,供给边际收紧,产业链持续去库;后续需求端亦有7-8月新能源车、风电旺季采购催化,价格回暖有望延续。

  • 玲珑轮胎:国内产品升级叠加海外需求旺盛 上半年净利同比增52%-82%

    在海外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国内产品结构升级带动下,配套业务占比较高的玲珑轮胎(601966.SH)预计今年上半年业绩同比预增52%-82%。 公司今日晚间发布公告称,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亿元到10.2亿元,同比增长52%到82%。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产销均实现增长,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约11%,其中,海外市场整体销量同比增长约20%,毛利较高的乘用车轮胎销量同比增长约12%。 在轮胎行业上市公司中,玲珑轮胎配套业务占比较高。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由于下游整车厂较为强势,轮胎配套业务盈利非常困难。 财务数据显示,玲珑轮胎国内配套业务营收占比达28%,是公司最大的业务板块。公司董事长王锋表示,公司国内配套业务毛利率目前为四个业务板块中最低,但公司通过积极实施“三个结构调整”,该板块的毛利率一直在持续修复。此外,公司2023年底开始与主机厂进行价格谈判,已取得一定效果。 海外产能方面,公司6月2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塞尔维亚工厂半钢项目正在快速产能爬坡阶段,公司高度重视塞尔维亚工厂的建设进度,预计今年年底全钢胎达到设计产能,明年6月底半钢胎产能达到1200万套规模。 据悉,2024年1月开始,公司塞尔维亚工厂先后通过了大众、曼恩、尼桑、现代、福特、奥迪(物流)以及Stellantis审核。公司表示,未来塞尔维亚工厂配套端毛利率也将保持较高水平。

  • 紫金矿业:矿产金银铜等主要矿产品量价齐升 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41%-50%

    紫金矿业7月8日晚间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145.5-154.5亿元,与上年同期103.02亿元相比,将增加约42.48-51.48亿元,同比增加 约41%-50%。 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 148.5-157.5亿元,与上年同期96.55亿元相比,将增加约51.95-60.95亿元,同比增加约 54%-63%。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02亿元。 对于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紫金矿业表示: (一)2024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矿产品产量同比增加:公司矿产金产量约35.4吨,同比增长9.6% (上年同期:32.3吨);矿产铜产量约51.8万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49.2万吨); 矿产银产量约210.3吨,同比增长1.3%(上年同期:207.6吨)。 (二)2024年上半年,矿产金、矿产铜、矿产银销售价格同比上升。 紫金矿业曾于6月28日晚间公告,近期,根据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公司旗下的西藏巨龙铜矿和黑龙江铜山铜矿合计新增备案铜金属资源量1837.7万吨,新增备案的铜金属储量577.7万吨,约占中国2022年末铜储量的14.2%(根据自然资源部披露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3》,2022年中国铜储量为4077.18万吨),标志着公司在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取得重大成果。 回顾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可以看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约2934.03亿元,同比增加8.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1.19亿元,同比增加5.38%;基本每股收益0.8元,同比增加5.26%。业绩指标创历史新高。对于营业收入增加的原因,紫金矿业表示主要是销售量增加所致。集团综合毛利率为15.81%,若剔除冶炼加工产品后,矿产品毛利率为49.09%,同比下降5.20个百分点,矿产品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成本上升。 对于主要运营产品的产量方面,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及矿产品资源量、产量连年增长,蝉联中国领先、全球前10位。 实现矿产铜100.73万吨、矿产金67.73吨、矿产锌(铅)46.70万吨、矿产银412吨,分别同比增长11.13%、20.17%、2.89%、4.09%,新增当量碳酸锂2,903吨,为头部矿企中矿产铜、金产量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 对于资源量和储量,紫金矿业此前发布的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 公司保有探明、控制及推断的资源量(权益法):铜7,455.65万吨、金2,997.53吨、锌(铅)1,067.77万吨、银14,739.29吨,锂资源量(当量碳酸锂)1,346.59万吨 ;其中,保有证实储量和可信储量:铜3,339.81万吨,占资源总量的45%;金1,148.49吨,占资源总量的38%;锌(铅)469.92万吨,占资源总量的44%;银1,863.89吨,占资源总量的13%(主要为伴生矿);锂储量(当量碳酸锂)442.65万吨,占资源总量的33%。 ►2024年公司主要矿产品产量计划 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 对于2024年的主要矿产品产量计划:矿产铜111万吨,矿产金73.5吨,矿产锌(铅)47万吨,当量碳酸锂2.5万吨,矿产银420吨,矿产钼0.9万吨。 鉴于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本计划为指导性指标,存在不确定性,不构成对产量实现的承诺,公司有权根据情况变化,对本计划作出相应调整。 民生证券研报显示:公司发布增储公告。紫金矿业旗下西藏巨龙铜矿和黑龙江铜山铜矿获得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合计新增备案铜金属资源量1,837.7万吨、铜金属储量577.7万吨,约占中国2022年末铜储量的14.2%。西藏巨龙铜矿:中国目前备案资源量最多的铜矿山。黑龙江铜山铜矿:中国东北地区近40年来唯一探明的超大型单体铜矿。自主地质找矿勘探,实现矿产内生性增长。公司自主地质勘查具有行业竞争比较优势,单位勘查成本远低于全球行业平均水平。以既有矿山就矿找矿为重点,积极布局绿地、棕地矿产战略选区,实施风险勘查投资业务,自主勘查获得超过50%的黄金、铜资源,超过90%的锌(铅)资源。核心看点:三大铜矿业集群持续绽放,锂钼战略金属板块打造新成长曲线。铜板块,Timok+Bor、卡莫阿、巨龙,三大世界级铜矿业集群2024-2026年将持续贡献增量;金板块,多项目齐头并进,海域金矿、Rosebel、萨瓦亚尔顿构成新生增量,黄金产量持续增长。战略金属板块,手握“两湖两矿”优质锂资源,期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量优势。同时加码战略矿种钼。投资建议:公司铜金产量持续增长,考虑到铜金价格上涨,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铜金锂等金属价格下跌,地缘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

  • 再生铅:再生精铅报价南北存在差异 北方报价依然坚挺且以升水出厂为主【SMM铅午评】

    SMM 7 月8讯: 今日SMM1#铅均价较上周五跌100元/吨至19450元/吨,北方再生精铅持货商对SMM1#铅均价升水0-50元/吨左右出厂为主,不含税 出厂价格报18500元/吨 附近。进口铅补充国内市场,南方地区持货商报价跟跌,不含税出厂价格报18450元/吨附近。下游企业刚需采购,今日再生精铅散单成交尚可。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