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75个
SMM5月10讯:在SMM主办的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中国磷酸铁锂产业发展大会 上,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子毅从产线趋势与革新以及行业痛点两方面介绍了磷酸铁锂关键装备的革新与发展。 产线趋势与革新 产线趋势:共分为三方面,分别是产线兼容性、产能大型化以及产线智能化。 产线兼容性: 高温固相法磷酸铁锂产线 通过增加投料工位、干燥工序等,该产线即可兼容磷酸锰铁锂等材料的工艺及生产要求。 产能大型化表现在三方面,分别是:GWH向TWH迈进、单线产能最大化以及设备大型化。 为此,宏工推出1000L砂磨机和60m³螺带混。 以1000L永磁直驱式砂磨机为例,其优势如下: 1. 提高产线产能: 满足客户更大的产线产能规划; 2. 降低生产能耗: 运行过程始终保持高效率,降低无效功耗; 3. 提高设备稳定性: 直驱式结构,减少设备故障点; 4. 改善生产环境: 电机采用水冷散热,现场温升低,噪音低。 产线智能化 数据采集与产线监控系统、能源管理业务系统以及MES生产制造系统功能均采用智能化的方式进行。 行业痛点 痛点一:配料不精准 影响产品品质;影响产品合格率。 针对此痛点,有三种突破方式: 突破1:减重式计量秤 减重式计量秤是计量仓与螺旋喂料机的结合,多举措控制达到精准配料的目的。 突破2:搅拌式计量秤 搅拌式计量秤是减重式计量秤的升级。主要是针对物料粘度大,流动性不好的物料。 垂直搅拌功能打破料仓内物料静平衡,可以防止物料在料仓内架桥、结块,其是减重计量仓升级版。 突破3:特定软连接 配料需要精准,除了卸料的方式需要达到精准之外,还需有效的防止外界干扰对称重的影响。 痛点二:水分控制 磷酸铁锂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水分会对后端电池组制造产生众多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正极材料生产过程中,物料水分的控制尤为重要。 对此,突破方式有二: 突破1:料仓充气保护 1、料仓密封严实,确保处在密闭状态下; 2、料仓设计充气保护装置,用低露点气体维持料仓微正压 3、仓内露点维持在≤-40℃。 突破2:闭环输送 1、正负压闭环输送 2、干燥压缩空气或氮气作为气源 3、输送过程水分增量<100ppm 痛点三:物料“架桥” 在粘性较高的粉状物料经过一段时间存储后,粉体机械性挤压结块,导致物料“架桥”时常发生。物料架桥无法保证自动化产线的正常运转。 宏工科技使用各种流化破拱的方式解决了物料“架桥”的行业痛点 突破方式:活化料斗 1、物料储存后易结块 2、各种粘度大、易变质、易结块的粉状、颗粒状和小块物料。 痛点四:输送中“微粉”控制 物料破碎率与输送速度成立方关系,输送速度越快,物料破碎率越大。 宏工科技针对物料破碎率问题,特别设计的不同常规的正压密相发送罐。 突破1:密相栓状流输送 1、高料气比,一般可达30-40; 2、低输送速度,输送速度仅为5~8m/s; 3、栓状流长度可根据物料特性调整。 》观看SMM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视频直播 》SMM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专题报道
SMM5月10讯:在SMM主办的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三电技术论坛 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及前瞻技术主管郭哲辉对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三电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行业发展现状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一点:我国汽车制造与工艺技术取得较大进步,与国际高端水平进一步缩短。 第二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状况与网络通讯条件有显著提升。 第三点:智能化的万物互联改变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第四点:市场竞争与信息透明带来的新消费习惯。 第五点:高科技加持下的汽车商品属性发生变化。 第六点:双碳目标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 “双碳”目标,以及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技术变革,新消费模式等诸多变化都在有力推动汽车产业链进入高质量转型发展阶段。 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法规体系及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目标“20·40·50”是核心,公司规划目标应不低于国家规划;NEV积分比例要求大幅提升,交易价格将稳中有升,技术路线以HEV和BEV为主,其中HEV重点用于获取CAFC积分,BEV用于提升NEV积分。 新能源汽车不同技术路线政策红利趋势 PHEV政策红利逐渐收窄 2023年在积分、牌照和路权的政策支持方面,PHEV(含REEV)的红利逐渐收窄,2023年后政策重心以BEV为主。 汽车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 新能源汽车是出口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2022年汽车出口延续高速增长势头,全年出口量达300万辆。 新能源汽车大踏步走出国门,欧洲和北美正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两大增量市场,我国汽车产品国际市场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连续突破300万辆规模,汽车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二。 2017年之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呈大幅增长态势;2022年,伴随着我国品牌汽车在三电技术领域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我国汽车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 2023年新能源车市逐步恢复活力 一季度实现同比和环比均增 2023年3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0.47万辆,同比增长17.64%,环比增长36.10%;BEV乘用车、PHEV乘用车销量分别为37.79万辆和12.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0%和增长89.94%。 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环比增长36.10%,其中纯电新能源车环比增长35.68%,环比增长较大车型有上汽大众ID.3,环比增长314%,零跑C11,环比增长302%,岚图FREE环比增长178%。整体来看,补贴政策切换和部分车型促销降价潮带来的新能源销量波动较大,3月新能源车市逐步恢复活力,实现同比和环比均增。 2023年乘用车销量范围为2050-2100万辆 较2022年微降 综合分析乘用车需求各影响要素,2023年狭义乘用车销量区间为2050-2100万辆,较2022年下降0%-2.4%。 三电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3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量51.2GWh 2023年3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51.2GWh,同比上升26.7%,环比增长23.5%。其中三元电池产量18.2GWh,占总产量35.6%,同比上升8.50%,环比增长25.2%;磷酸铁锂电池产量32.9GWh,占总产量64.3%,同比上升39.7%,环比增长22.7%。 动力电池发展现状-4680电池 圆柱电池工艺成熟,PACK成本低,电池产品及电池组的一致性较高,电池单体的散热面积大,散热性能优于方型电池。但是成组后散热设计难度较大、能量密度低。46系列大圆柱电池对热管理的要求降低,可以很好的克服圆柱电池相关缺点。 动力电池发展现状-磷酸铁锂电池 对于单体电芯来说,磷酸铁锂电池在性能上有安全性和循环寿命高等优点,但由于正极材料性能的限制,电芯单体能量密度难以大幅提高。通过近年来电池成组技术的提高,目前磷酸铁锂电池成组的能量密度与三元锂电池差距缩小,工况续航里程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加之其较低的成本,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占比正在不断提升,但其单体电芯的能量密度、低温性能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 (1)开发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 •磷酸铁锂材料的压实密度偏低,目前大约在2.2-2.3g/cm3 •未来要求压实密度大于2.5g/ cm3以上。 (2)开发高倍率快充磷酸铁锂材料: •磷酸铁锂单体能量密度偏低,若能开发出快充磷酸铁锂,能更好的解决续航里程问题。 (3)开发高能量密度磷酸锰铁锂材料: •磷酸铁锂材料的能量密度几乎已达到极限,需要开发新的磷酸盐系材料如磷酸锰铁锂材料,其电压平台比磷酸铁锂高15%以上,能量密度也能相应提高。 (4)开发低温型磷酸铁锂材料: •磷酸铁锂的低温性能不理想,-20~-40°C下,放电容量只有室温下的容量的70%~60%,北方寒冷地区使用受限。 (5)开发低成本磷酸铁锂生产工艺: •未来要在原材料、生产装备及工艺等方面升级。如采用超长6列双层密封辊道窑或大型陶瓷回转窑,可以大幅度提高产能、降低能耗。此外,生产基地选择电价相对便宜的地区,也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动力电池发展现状-电池成本 当前企业均从结构降本和体系降本两方面共同出发,结构降本是当前企业发展重点,体系降本周期更长,研发成本更高。 (1)结构降本:普通模组-大模组-无模组,是结构降本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无模组维保难度和密封性是主要技术问题。 (2)体系降本:体系降本分为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两大类,极性材料,当前以磷酸铁锂降本为主。 电解液固态化,可以提升电池安全性,从量产角度上说,存在降本可能。 2023年3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电机/电控装车量同比增长34.1% 2023年3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配套驱动电机/电控装车量为61.5万台,同比增长34.1%,环比增长36.3%,其中纯电动乘用车装车量为41.2万台,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装车量为20.3万台。 动力电池发展现状-电机驱动系统优劣势对比 目前驱动电机的主流是永磁同步电机,近年来配套占比逐年提升;交流异步电机在特斯拉等车型中仍在应用,其具备转速高、可靠性好等优势,适合运动型乘用车。 永磁同步电机配套占比提升明显,连续三年配套占比在95%以上。 不同电机驱动系统优劣势对比分析: (1)永磁同步电机 优势:转矩密度高、转距脉动低、振动噪声小,具有宽广的弱磁范围与高转矩过载能力。 劣势:恶劣的运行环境与频繁的过载容易导致永磁同步电机磁钢发生不可逆失磁。 (2)有刷直流电机 优势:控制相对简单,具备良好的调速性能与成熟的制造技术。 劣势:难以高速运行、过载能力相对有限,需要定期维护,可靠性不高。 (3)交流异步电机 优势: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价格便宜、维护方便、可靠性高等。 劣势:存在高附加铜耗及铁耗、高绝缘介质损耗、附加转矩脉动、电磁噪声等技术难点。 (4)开关磁阻电机 优势:结构简单、坚固、工作可靠、容错能力强、系统成本低、调速系统优良。 劣势:噪声与振动大,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较少。 动力电池发展现状—“三合一”电驱动产品 动力电池发展现状-集成方式对比分析 电驱动动力总成的集成方式包括二合一、三合一、多合一等。三合一为目前的主要技术,目前多合一仍存在热管理、电磁干扰、故障率等技术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电驱动总成现状:目前三合一电驱动总成为主流驱动系统,而多合一系统由于热管理、电磁干扰、故障率等技术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难以实现规模化应用。虽然集成化是电驱系统的发展趋势,但是设计、可靠性及零部件的兼容性问题时判断动力系统是否符合车辆的重要标准。 三电技术未来趋势展望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结构高度集成化,化学体系高比能已经成为动力电池的主要发展趋势。 结构形式: 传统电池装车比例下降,主要由于单位体积能量低,成本相对较高,大模组工艺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CTC/CTB技术在后市场应用问题尚未解决,不适宜大规模量产。 化学体系: 纯电动汽车发展目前分成两种方向,一是以城市代步为主的微型车,磷酸铁锂主要增量市场;二是高镍三元代表的高端市场,核心为产品性能,未来第二种产品占比将会扩大,所以高比能电池技术是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技术发展趋势-化学体系 电池原材料价格屡创新低,磷酸铁锂单价较去年年底已下降34.5%,同时在补锂、掺硅等一系列改进技术手段下,磷酸铁锂未来短时期内是电池化学体系的核心应用材料。 技术发展趋势-电池形状 •方型电池依然是电池市场成组形状的核心结构,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效果表现良好。 •46系列大圆柱电池对热管理的要求降低,可以很好的克服圆柱电池相关缺点,在特斯拉引导下未来会有明显的增长。 •软包电池设计难度大,产品一致性、成组结构均较为复杂,在中国市场内没有明显优势。 技术发展趋势-成组结构 •电池CTB技术是当前各企业逐渐采用的技术,以电池成组密度提升为主要目的,CTB降本作用微弱。 •电池CTC技术目前遇到困难较大,在维修成本高昂及维修时间大大延长的后市场背景下,CTC应用前景不确定,短期内不会出现大规模量产可能。 驱动电机发展趋势 •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呈现轻量化与集成化、永磁高效化、数字化等发展趋势,新材料及制造工艺应用、改进冷却方式、新电机方案创新等多技术方向。 驱动电机技术突破 (1)高转速设计:电机转速提高后,功率大幅提升,电机系统功率密度提升,高转速电机设计的难点在于转子磁桥设计,高速轴承选型,高频带来的EMC问题等难以解决; (2)扁线绕组技术:较散嵌绕组排列紧密,可有效提高槽满率,提高效率,提升功率、转矩等输出性能指标;导热性强,温升低。同时针对于电机转速提升,扁线绕组需要进行分层和低集肤效应设计; (3)高磁阻、少稀土永磁技术:采用增大磁阻转矩、渗镝、高速铁氧体SPOKE结构等技术,减少贵重稀土材料;在永磁材料中的用量,在保证可靠性和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电机成本; (4)油冷电机技术:油绝缘性能良好,沸点和凝点比水要高,使冷却液在低温下不易结冰,高温下不易沸腾,散热效率更高,按照冷却油与定子轭部的接触形式主要分为直接油冷和间接油冷方式。 轻量化与集成化:提高电机系统效率,降低能耗损失,利用高度的集成实现轻量化来;进一步降低能耗:电机、减速器、电控三合一深度集成。 永磁高效化:高转速、高功率密度、低振动噪音、低成本成为驱动电机发展方向,永磁电机具有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1)技术方向有新材料及制造工艺应用:采用高导热(硅钢等)、高导电率铜线、高耐压低成本绝缘材料、高耐温电磁材料等新材料及制造薄钢、提高绕线密度、线圈类型等新制造工艺,降低电机体积,提高功率密度;(2)冷却方式改进:主流冷却技术已经从风冷、水冷,发展到目前油冷;(3)新电机方案创新:无/低重稀土电机技术、混合励磁电机技术、串并联绕阻切换技术等。 数字化:电机与电控的深度配合,对电机转速利用、扭矩分配、安全监控、标定、通信等功能优化,加强人机交互功能,提升驾驶感受。 》观看SMM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视频直播 》SMM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专题报道
SMM5月9讯:在SMM主办的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锂业大会 上,SMM行业研究-新能源事业部GM王聪对全球新能源终端需求、锂盐以及锂矿供需情况进行了全面专业的分析。她表示,锂盐从萌芽期快速向过热期及理性期发展,2021年起供需错配导致的价格巨幅波动。但2022年底由于供应的逐步释放及补贴退坡等因素的影响,锂盐价格快速下行。2023年起,在稳定且健康生产的背景下降本增效,是锂盐生产企业主要目标之一。以锂辉石及盐湖为主的锂资源未来均维持明显增长。锂矿供给稳步增长叠加回收体量释放,预计进一步助力锂电产业健康发展。 全球新能源各产业链格局 锂电全产业链 下图是锂电全产业链从上游原材料、电池关键材料、锂电芯及锂电池以及终端具体分类情况: 2018-2030E年新能源车销量 近年来,包括中国、欧洲以及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各类补贴政策频出,具体来看: 中国: 高渗透率+补贴政策推动 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5.6%;尽管到2022年底国补政策全面取消,免征新能源车购置税再延期至2023年;地方性补贴政策接力,助力新能源汽车销量。 欧洲: 欧盟提案+本土产业链扩张 欧盟通过2035 年禁售燃油车与混合动力汽车的提案;欧洲本土产业链扩产,特斯拉德国工厂2022年产能持续释放;奥迪、宝马、梅赛德斯纯电车型陆续发布,增加市场优质供给。 北美: 法案落地+基础设施推动 政府制定多项法案,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投资完善本土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传统车企转型;《通胀削减法案》落地。 SMM预计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持续攀升,到2030年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或将达到4000万辆左右。 2018-2030E年储能需求 除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力支持,上述国家和地区同样对储能行业十分看重。关于储能方面的政策补贴也是屡见不鲜,具体来看: 中国: 硬性指标+补贴政策推动 中国政策要求新增集中式光伏项目按照不低于10%装机容量标准配套储能设施;同时各地纷纷发力补贴政策减少储能成本。 欧洲: 政策补贴+能源危机转型 在户用侧补贴政策叠加供气中断、电价飞涨的背景下,旺盛的需求推动户用电池储能快速增长。 北美: 市场成熟+精细化补贴推动 分阶段补贴提高积极性;不限制补贴的技术类型,仅规定技术指标要求,保证技术成熟项目稳定。 在上述一众利好因素的刺激下,SMM预计2018年到2030年全球对储能方面的需求将持续提升,其中主要以发电侧和用户侧的需求为主。预计到2026年,全球储能需求有望达到650GWh左右。 锂电各环节当前产能快速扩张且预计未来开工率下降后逐渐提升 通过对全球锂电池、锂电正极及碳酸锂产能产量的变化可以看出,未来锂电各环节产能将快速扩张,预计企业未来开工率将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下降后逐步提升。 企业发展不断进化,从极速扩张—提高竞争壁垒、稳定生产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成熟度曲线主要分为萌芽期、过热期、理性期、复苏期以及成熟期。不同时间段的交易成本、市场特点以及企业对当前时间段发展所采用的战略均有所不同。SMM整理了当前储能、锂行业以及镍钴行业等所处的阶段,具体如下: 》查看SMM新能源产业数据库 对于前期发展阶段而言,交易成本方面往往面临着利润高、信息不透明和交易成本高等问题,同时,市场规模高速扩张,但集中度低、缺乏领导品牌,面临同质化竞争(价格战),企业利润空间不稳定,对此,企业采取的发展战略是产能扩张,区域市场扩张。 而随着一个行业从过热期逐步步入理性阶段,企业利润开始被挤压,供大于求的情况显现,企业开始思考降低交易成本;市场增速回落至稳定区间,Top3-5企业份额快速扩张,挤占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市场开始侧重研发和产业链拓展,头部企业利润空间增长。此时,企业的战略则会转为较强的市场投入、迅速的销售渠道扩张。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当一个行业的发展开始向成熟期迈进之际,企业利润逐步稳定,供需基本平衡,交易成本大幅消除;此时的市场规模基数大、增速低,Top3-5企业份额有所下降,但Top8-10份额继续上升。企业更关注特定细分产品/客户市场,“占山为王”。同时,企业的发展战略也在不断进化,基于差异化消费诉求特色经营、市场细分化、追求竞争壁垒、稳定生产。 全球锂盐供需 拆分2017-2023年锂盐价格历史回顾 SMM通过对2017年到2023年锂盐价格的回顾拆分可以发现,过去锂盐价格一共经历了四个周期,拆分来看: 2016年到2017年间: 受国补刺激需求快速增长,上游资源难以匹配,拉动锂价急剧上行。 2018-2020年6月: 国补大幅退坡,且期间受疫情影响,需求快速弱化;上游资源端超预期释放,产业链库存高企,价格承压下行。 2021年7月-2022年3月: 上游资源与终端需求增长重现错配问题,供需缺口显现,锂价实现“三连跳”式上涨。 2022年4月-2022年6月: 长三角突发疫情,终端消费及供应链受扰动,需求回撤下价格高位回落。 2022年7月-2022年10月: 长三角疫情好转后需求强势回弹。国补退坡在即下短中期需求向好,但上游受制于疫情及限电,供应受阻,价格快速拉涨。 2022年11月-2023年3月: 宁德锂矿返利和燃油车降价促销背景,且终端需求回撤,价格维持下行趋势。 2022一季度-2025E四季度中国碳酸锂供需平衡 SMM整理了2022年一季度到2025年四季度中国碳酸锂供需平衡表来看,碳酸锂需求受新能源车需求的季节性影响,其供需也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预计到2023年四季度,碳酸锂将再度回归供不应求的局面。此外,除了新能源车需求的季节性影响,部分主要下游需求变化也有一定季节性。 2019-2023年以锂辉石为原料的碳酸锂成本利润走势 SMM整理了自2019年到2023年以锂辉石为原料的碳酸锂成本利润走势情况,自2019年年底到2022年一季度之前,以辉石为原料的碳酸锂企业利润整体呈现上行的态势,其后虽然因长三角疫情影响,锂价下跌,利润下滑,但成本一直居于高位。随后进入2022年年底,因宁德锂矿返利和燃油车降价促销,叠加终端需求回撤,锂价下行,企业利润持续走低,并在2023年2月中旬之后利润持续降低,成本也随之下行。 2023E年碳酸锂成本曲线 据SMM对2023年碳酸锂成本曲线的预期情况来看,SMM认为,一体化资源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且成本变化较小。盐湖仍是成本最低的碳酸锂原料。 随着锂资源项目投产后,矿石供应增加,强势挤压矿企利润空间。外采辉石精矿、云母精矿的碳酸锂工厂成本预计同步明显下行。 而制造成本下行明显,对碳酸锂价格支撑力度减弱。 当期碳酸锂成本解析: 锂辉石、云母外采提锂成本居高位,一体化资源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但因资源供应短缺推动锂价经过极端拉涨后,短期价格虽下跌,但上游部分冶炼企业仍具较高利润空间。二季度锂辉石价格较一季度下行,但仍居高位,对碳酸锂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2026年E 碳酸锂成本曲线拆解 远期成本: 全球资源项目继续放量,资源过剩倒逼原料价格持续下行。外购锂原料企业利润进一步压缩。 锂矿供需平衡 2020-2023中国锂辉石精矿价格变化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上图是SMM 2020年到2023年中国锂辉石精矿的价格变动情况,分时间段来看: 2020年–2021年,锂辉石精矿价格进入下跌区间, 下游的需求在疫情的影响下快速退坡,且上游供应旺盛导致库存严重累库,锂原料价格在长期内不温不火。 2021年7月: 供需的错配导致供应缺口出现,随着锂盐需求的水涨船高,锂矿的价格也开始飞速增长。 锂矿价格涨至2022年一季度, 自2022年4月起, 锂盐价格的短期回调,抑制了锂矿价格的上涨幅度。矿供应仍然紧张。 2023年2月: 锂矿的价格在今年年初随着终端需求的回撤以及锂盐大规模的累库而产生了明显的回落。 2025E全球锂辉石资源供应分布情况 SMM预计,到2025年,全球锂辉石产量或将达71万吨LCE左右,从分布地区来看,锂辉石资源有较高集中度,2025年澳大利亚占比下降至54%。随着后续欧美、非洲等地项目陆续释放,资源供应区位集中度有望进一步下降。 2025E全球锂云母资源供应分布情况 SMM预计,到2025年,全球锂云母供应或将达21万吨LCE左右。 按供应地区进行拆分,中国依旧占据云母供应的主导地位。随锂资源开发进程的推进,欧美地区陆续出现少量云母项目,但多数项目仍处早期可研及勘探阶段,投产时间点较晚,且后续情况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2025E全球盐湖资源供应分布情况 2025年预计全球盐湖资源供应或将达72.6万吨LCE左右,从分布地区来看,盐湖资源分布具有较高集中度,呈智利、阿根廷、中国“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阿根廷作为绿地项目的集中地,随着大量项目落地,在2025年锂供应量跃居第二。 2016-2030E年全球锂资源供应 按国家来划分的话,SMM预计到2026年全球锂资源供应量有望达到217万吨左右,其中澳洲供应占比在27%左右,中国供应占比在16%左右,智利占比在14%左右。 按照原料种类来分,预计未来来自回收方面的供应占比也将逐步提升,到2026年,回收方面的占比有望提升至7%。锂辉石和盐湖方面的供应占比依旧稳居前列,来自锂辉石方面的供应占比或高达41%,盐湖方面在39%左右。 总结 1、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均逐步由过热期向理性期不同程度进化,企业更多开始思考降低交易成本。未来,企业提高竞争壁垒、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强经济效益,稳定生产经营是企业发展的方向。 2、锂盐从萌芽期快速向过热期及理性期发展,2021年起供需错配导致的价格巨幅波动。但2022年底由于供应的逐步释放及补贴退坡等因素的影响,锂盐价格快速下行。2023年起,在稳定且健康生产的背景下降本增效,是锂盐生产企业主要目标之一。 3、以锂辉石及盐湖为主的锂资源未来均维持明显增长。锂矿供给稳步增长叠加回收体量释放,预计进一步助力锂电产业健康发展。 》观看SMM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视频直播 》SMM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专题报道
SMM5月8讯:在SMM主办的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主论坛 上,零跑汽车副总裁宋忆林对新能源汽车现有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点击查看现场视频内容 SMM海外营销戴鸾颉:在新能源汽车板块,无论是电机、电控、电池等技术有很大的发展,那目前现有技术发展如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挑战有哪些? 零跑汽车副总裁宋忆林: 现在的技术发展,最近10年特别是最近5年,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在我们中国市场的推动下,我们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电芯、电池基本在全球80%以上甚至更多来自中国,特别是中日韩三个国家。电动汽车大部分零部件为国产,因此最近10年、5年国内电池技术发展非常快,我国电动汽车技术位于全球前列。 从挑战来看,电机、电控方面要做到高性能、低价格,即要具备性价比。从细节技术来讲,电机追求高功率;扁线的生产线目前在国内有些吃力,扁线绕组需要从国外进口高端自动化产线;扁线的工艺成本偏高,走向成熟需要时间;对于控制器来讲,面临快充、高压,碳化硅的应用方面国内需要加强。 电池方面,首先要做好品质,其次是如何把成本做到最低,电动汽车远远超过燃油车的竞争力。磷酸铁锂应用很广,所有厂家应该把磷酸铁锂的材料的一致性做好,从原材料端到电芯把品质做好才有好的产品,从而到如何降本。 从未来技术的发展来看,在快充方面要进一步发展,建议材料厂、电芯厂加快开发速度。从系统来讲,未来是电池跟车身高度集成,同时方便维修、拆卸。综合来讲,要具备高性能,同时具备更好的性价比,才能让电动汽车更有竞争力。 》观看SMM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视频直播 》SMM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专题报道
5月8日,由上海有色网(SMM)主办的 CLNB 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0000多名嘉宾参与,本次峰会SMM特邀了近300名院士、高校教授、协会专家、企业大咖、行业学者,就新能源产业、钠电、氢能、光伏、镍、锰、碳素、石墨等行业焦点话题做全面解析。 》查看5月8日主论坛文字直播 5月9日, 中国钠电(锂电)产业发展大会、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中国国际锂业大会、中国国际镍钴锰高峰论坛、中国国际锂电再生循环大会、中国国际光伏产业大会、浙商证券主题论坛 七大专场论坛将同步进行。 本文为 中国国际镍钴锰高峰论坛 文字直播,行业大咖、专家及SMM资深分析师将为大家剖析了全球锰矿资源供应格局、镍资源板块全球布局和发展机遇、东南亚矿业投资环境发展趋势与机遇、欧盟新电池法规、全球镍钴供需现状及未来趋势等热点话题。 SMM将进行文字、图片、视频直播,敬请刷新关注! 》点击观看本次峰会视频直播 》查看本次峰会文字报道专题 》查看现场图片直播 主题:镍资源板块全球布局和发展机遇 嘉宾:宁波力勤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丁上-经理 全球镍资源分布情况 镍矿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18%;其中红土镍矿约占55%,硫化物型镍矿占28%,海底铁锰结核中的镍占17%;世界上红土镍矿分布在赤道线南北30度以内的热带国家,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镍主要生产国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是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国。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数据,2020年印尼的镍产量达到了77.1万吨。根据印度尼西亚能源和矿产资源部的资料,印度尼西亚的镍矿面积为520877.07公顷。 菲律宾: 菲律宾是全球第二大镍生产国。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数据,2020年,菲律宾的镍产量达到33.4万吨。在菲律宾,一些镍矿分布地区包括卡拉加地区、巴拉望岛、塔维-塔维(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ARMM))。 俄罗斯: 俄罗斯是全球第三大镍生产国。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数据,2020年俄罗斯的镍产量达到28.3万吨。俄罗斯镍矿区包括Oktyabrsky矿、Komsomolsky矿、Taimyrsky矿、Skalisty矿和Kola MMC矿。 新喀里多尼亚: 新喀里多尼亚是全球第四大镍生产国。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数据,2020年新喀里多尼亚的镍产量达到20万吨。在新喀里多尼亚,主要的镍矿位于Goro、Thio、Koniambo、Kouaoua、NepouiKopeto、Etoile du Nord和Tiebaghi。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五大镍生产国。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数据,2020年澳大利亚的镍产量达到了16.9万吨。西澳大利亚州仍然是澳大利亚镍的主要产区。 加拿大: 加拿大是全球第六大镍生产国。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数据,2020年加拿大的镍产量达到了16.7万吨。加拿大的镍矿区包括Raglan矿、沃伊西湾矿、萨德伯里矿、Coleman矿和Nunavik镍项目。 中国: 中国是世界第七大镍生产国。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的镍产量达到了12万吨。作为最大的镍生产国之一,中国仍然从其他国家进口镍。 全球不锈钢原生镍需求 预计从2023年到2035年,全球不锈钢原生镍整体需求将持续增长,原生镍需求在23-24年度快速增长连续两年保持10%增长率预计至2035年,全球不锈钢中原生镍需求量将达到267万吨。 新能源产业中镍需求增长率相对维持较高水平,2027年前需求增长率保持12%以上预计至2035年,全球新能源行业中镍需求量将达到169万吨。 全球合金及其他行业镍需求 预计至2035年,全球新能源行业中镍需求量将达到169万吨。 集团实现净利润17.35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5%。 而放眼全球, 预计到2050年,全球镍总金属需求量将达617万吨。 》全球镍供需解析:2050年全球镍需求将达617万吨 海外电池格局变化带来机遇 主题:芬兰是欧洲电池材料生产的中心 嘉宾:Finnish Minerals Group-Vesa Koivisto-高级副总裁、朱旻越-商务拓展经理 汽车电动化趋势仍然强劲 主题:锰源的未来发展之路 嘉宾:贵州金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罗文宗-副总工程师 全球锰资源分布情况 锰矿资源在全球储备丰富,但分布极其不均。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3年的最新数据显示, 截止2022年末,全球锰矿可采储量17亿吨,南非、中国、澳大利亚、巴西四国的储量和占比约 86%。世界锰矿不仅分布不均,且各地区的锰矿品味差异也很大,例如,南非卡拉哈里矿区的锰矿石品味达30%-50%,澳大利亚的格鲁特岛矿区的锰矿石品味更高达40%-50%;而我国锰矿品味比较低,平均含锰20-30%,主要集中在湖南、贵州、广西和重庆等地区。由于我国锰资源大矿少, 小矿多,埋藏深度大,开采难度大,每年我国都从南非、哈萨克斯坦、巴西等国进口大量锰矿,以弥补国内锰矿需求不足。锰对中国来说仍属于较为稀缺资源,并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我国高质量发展所需关键金属品种之一。 锰金属的重要地位 随着碳包覆、纳米化、补锂技术等改性技术的进步,锰基新能源材料产业化进程开始加速,在其下游应用领域中,至今还没有发现令人满意的锰的可替代品,锰将成为“不容忽视的第四种电池金属”。 锰产业下游情况 锰在锂电正极材料中的应用当前主要以锰酸锂(LMO)和镍钴锰酸锂(NCM,三元材料)为主。LMO和NCM材料综合性能较好,容易进行工业化生产,目前已成为动力电池市场主流。 》锰资源战略意义及分布情况 锰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形势研判 主题:矿业投资中的金属流协议 嘉宾:上海矿业创新服务联盟-王南楠-秘书长 介绍了什么是金属流协议、金属流协议的运用、金属流在中国的实施构想等内容。 金属流协议: 是矿业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投资者以低于市场价值的固定价格购买公司未来产量的一定百分比。出售的未来生产标的(称为“流”)通常是公司主要业务的副产品,例如贵金属,这是公司基本金属生产的副产品。 金属流交易: 买方从参考矿购买卖方生产的一部分金属。 买方支付预付款,作为交换,获得在金属交付时以每盎司固定价格购买相当于一定比例的金属的权利。 卖方——获得矿山开发急需的资金 买方——能够以折扣价获得金属流,而无需拥有或经营矿山。 特点: 融资工具-矿业领域 独特(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使矿业公司以传统形式的债务和股权获得融资难度上升,为了新项目提供资金或扩展现有项目,矿业公司须寻找替代的融资解决方案。); 长期-矿山寿命; 未来的金属; 贵金属-副产品 初级产品; 矿山开发预付款; 灵活(期限可以是矿山的寿命,也可以约定金属矿产品数量的上限;协议提前解除时,买方也就是投资方可以要求返还预付款,如果协议执行时解除,则可以减少金属矿产品的交付数量,一般按照市场价格与约定的固定价格的差额计算减少的数量)。 》专家解读:什么是矿业投资中的金属流协议 有何优势 如何运用? 主题:全球镍钴供需分析及展望 嘉宾:SMM-付建-行业研究镍品目分析师 镍价的大幅波动导致了镍产业链交易复杂程度上升,同时镍价值体系也在不断重构。以纯镍为例,在此前我们通常采用镍铁的价格来判断纯镍价格的支撑位在哪里,但镍价的大幅波动以及镍铁的大幅过剩导致了计算结果的失真,自2022年极端行情后镍价的镍盐及硫酸镍的价格开始倒挂,从而镍产业链又新增了一条线就是硫酸镍生产至纯镍,同时镍价的支撑位以及压力位的判断逻辑开始转变。 全球硫酸镍产量分地区来看,中国仍然是硫酸镍生产的主力军。最跟本原因是由于硫酸镍的本身需求就来源于中国,例如许多三元前驱体的工厂位于国内,所以在新能源产能配备上来讲中国的的新能源产业链产能配备是比较全的。所以海外的硫酸镍大部分也是流入到中国的。其次,海外的硫酸镍产线原料依旧是使用镍豆,所以在成本端中国生产的硫酸镍在成本端也具备了一些优势的。所以这也造就了硫酸镍产量多集中于国内的现状。 合金板块来看,可以大致分为6大类合金分别为高温合金、耐腐合金、电热电阻合金、软磁合金、膨胀合金、合金焊条。自2021年开始合金板块就比较受大家关注,在整个“十四五”期间,军用品的放量以及国产飞机的放量将不断拉动合金的需求从而带动纯镍的耗量将维持增势。 主题:欧盟新电池法规:电池供应链如何实现合规 嘉宾:国际镍协-David Chen-中国法规政策经理 据悉,欧盟新电池法规适用于各种电池,包括便携式电池、汽车用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工业用电池以及整合进或附加于其他产品的电池。 其涵盖所有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开采加工、电池制造、动力电池退役、再利用、循环利用以及垃圾填埋阶段。 据其附件10原材料清单中显示,其使用范围还包括重要电池用金属——钴、天然石墨、锂、镍等金属。 此外,其还与全球电池产业链有关,所有把电池产品投放欧盟市场或者配套服务欧盟电池市场的公司均适用该法规。 碳足迹、尽责管理、生产者责任延伸 (再生材料、原材料回收率) 是对电池链的主要合规要求。 碳足迹合规的主要维度有哪些? 欧盟委员会将制定下位法来明确碳足迹核算、绩效等级、准入门槛方面的实施细则。 电池供应链尽责管理是如何构建的? 列出了几种适用的大宗物品:镍、钴、锂和天然石墨;列出了几种适用的大宗物品:镍、钴、锂和天然石墨;纳入再生原材料。 政府、行业协会、利益相关组织可以申请欧盟委员会对他们的尽职管理方案进行认可。 全电池产业链如何共同实现合规? 采矿和精炼企业提供碳足迹数据;经营性企业提供碳足迹合规声明;电池制造商满足循环经济生产者责任延伸要求;合格的循环利用企业实现原材料回收目标,所有规模以上公司实现尽责管理。 》欧盟新电池法规:电池供应链如何实现合规 主题:新能源矿产关键法律问题指引 嘉宾:雨仁律师事务所-栾征明-创始人 1981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 对新能源的定义。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 新能源范畴 :① 狭义范畴:锂、钴、镍;②通常范畴:锂、钴、镍、锰、石墨、铜、锑、钒矿等;③广义范畴:与新能源有关的能量来源、生产、运输、储存、开发利用等一系列矿产,包括了传统能源、清洁能源等一系列关联矿产范畴。 目前包括太阳能光伏、风、水电、电动汽车和电池存储、氢等清洁能源技术对铜、钴、镍、锂等的关键矿物需求较高。 法律政策和标准规范对矿山安全生产提出了严格的合规要求。我国目前构建了由《 安全生产法》《 矿山安全法》等法律,《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行政法规,《 煤矿安全规程》《 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等部门规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组成的矿山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现行的法律政策标准体系对矿山安全生产方方面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我国当前的土地政策。依据《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依据《土地管理法》规定第四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即土地的使用必须符合土地的类型(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从现实来看,几乎全部可开采的矿产资源分布在距离城市较远的地区,土地权属多为集体土地,土地类型多为农用地或未利用地。如矿山建设需要使用土地,就绕不开两项重要的土地政策——土地征用和土地类型转用。 土地使用权取得政策包括土地征用政策、农用地转用政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等方面。 采矿用地的特殊性: ①用地的不可预测性与必然性;②用地范围的固定性;③用地与资源的附随性与临时性 》搞不好会矿业权灭失或承担巨额赔偿!这些矿产业政策法规须知 主题:镍市前瞻:面对不断增长的镍需求 是否存在可持续解决方案? 嘉宾: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Peter Varyushin-商品市场研究部主管 主题:用于电池回收的IONQUEST系列产品 嘉宾:意特化工-Chiara Francesca Carrozza-采矿、制浆和造纸、先进水溶液技术发展专家 主题:新能源企业要以新战略适应新的市场挑战 嘉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小洪-研究员 介绍了中国新能源企业的优势;中国产业及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挑战的战略措施;中国新能源产业企业创新特点及经验等。 主题:MVR蒸发结晶技术在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的应用 嘉宾:深圳市瑞升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邢星-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 介绍了电池材料行业现状及趋势;MVR蒸发工艺在新能源材料制备中的应用;MVR蒸发工艺在废旧电池材料回收中的应用;蒸发技术的发展历史简介;MVR技术国内外发展历程;节能蒸发种类;传统蒸发介绍;MVR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介绍;MVR的能耗图等内容。 主题:东南亚矿业投资环境发展趋势与机遇 嘉宾: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矿业中心政策所-张伟波-首席研究员 介绍了矿业发展概况、投资环境趋势以及未来展望。 主题:全球锰矿资源供应格局与中国锰矿勘查进展 嘉宾: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广西地质勘查院-江沙-总工程师 主题:和田产业投资环境推介 嘉宾:和田地区招商局-曾冠军-和田地委委员 》观看SMM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视频直播 》SMM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专题报道
SMM5月8讯:在SMM主办的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主论坛 上,SMM高级副总裁胡健介绍了当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给车企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时,SMM可以为其提供哪些服务?理想汽车充电网络商务总经理黄文华介绍了目前国内充电网络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亚仕龙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小稚分析了中国新能源车企以及电池材料产业链出海面临挑战时的应对策略。 》点击查看现场视频内容 SMM:供应链方面,SMM作为第三方,客户会提出哪些疑问? SMM高级副总裁胡健: 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给车企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SMM为其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服务: 第一,汽车采购需要上百种大宗原材料,铜、铝、电池、钢材等等,所有材料可以通过SMM“一站式”查询到最新价格,未来不仅会覆盖金属类品种,包括像化工类等价格都可以通过SMM查询,保证大家及时拿到公正、准确的第三方价格数据。 第二,着眼于将来,SMM为车企提供未来12个月,甚至未来三年的大宗商品价格的预测和服务,帮助他们在采购的时候对大宗商品价格做好把控,帮助企业更好的节约成本。更多的车企在开展车型研发,可能需要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车型出来对应的材料价格如何,成本如何,在市场上是否具备竞争力,SMM为其提供短期、长期的价格分析和判断,帮助其了解未来车型开发的成本、具备的性价比和竞争力。同样,企业节约成本不仅要对价格有精准的判断,也要在上游进行一系列的投资,总之,车企需要和整个供应链“打交道”,SMM会为其提供价格的分析、预测服务,同时帮助企业在供应链方面做出战略性的投资。 SMM:目前国内充电网络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理想汽车充电网络商务总经理黄文华: 目前,电动车领域到了一个需要突破的拐点,电动车渗透率较高对于下游做充电的企业有较大冲击。在渗透率较高的城市夏季会面临限电,包括充电站也要限电。对于充电网络和补能有新的变革支撑电动车渗透率的持续提高做到40%、50%非常困难。 充电分为三个部分,车、充电网络、上游的电力资源。车的电能快速补能技术达到了需要快速突破的阶段,大功率补能目前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点。上游,电池、电机对材料有一个新的迭代,需要有容量、功率更大的电池,电池对材料又有新的需求。从充电桩、充电站的角度来看,目前市场上的桩约为200万的水平,相较加油满足一辆车用时更长,对于充电补能网络来说需要有更大的突破,不仅在于密度上更在于补能效率上,这是目前行业的一些痛点、忌讳点。 之前的补电模式主要为加冲和快充结合,快充网络做到补能更快是解决加冲网络不足的缺陷。在桩和产品做到更好的充电效率对于行业发展有很好你的推动和机遇。 快速补能冲击最大的是电网,电网不希望网络输出有大的波动。储能是非常好的去解决功率充电和对于电网负荷冲击中间很好的一个载体,所以从未来角度来说,储能行业特别是结合2C和3C电池,可以给不同的用户、场站和电网配合协同工作的可能性。 目前,电网到达改造的过程。农村网络的改造和储能有非常好的结合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充电网络的未来的瓶颈在产品、电网两端,从(产品)桩、车去拓展快速充电、大功率充电的技术,从(网络)更多的去用储能等来平衡大功率充电对于电网的冲击,能做更多能量的储备,对电动车的渗透率提供技术和支持。 SMM:中国新能源车企以及电池材料产业链出海正在成为潮流,在当今紧张的国际形势下,企业出海会碰到什么机会和挑战? 亚仕龙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小稚: 面临疫情,以及政治、地域、国际化、品牌、文化、法规、人才的挑战企业出海非常重要,同时会面临很多困难。 (1)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需要将品牌建立起来;(2)零部件的国产化成为非常重要的任务,从40%到80%进行了15-20年。零部件厂家跟着主机厂前行是不错的抉择,同时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对出海的人才进行培训,作为团队出海需要做好“人才准备”;(3)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以开放的心态、国际的心态,面对挑战。 》SMM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专题报道 》订购查看SMM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5月9日讯:在SMM主办的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中国光伏电池&组件技术与应用论坛 上,SMM光伏行业分析师毛婷婷对光伏组件主辅材市场供需情况进行了分析。她从光伏组件市场规模、光伏组件主辅材市场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主材供需、电池及辅材供需走势等方面展开了详细地论述。她表示,展望2023-2025年,全球光伏组件装机需求复合增长率为33.5%。绝对增长量最大的依然是中国,增长率方面最大的将会是美国,其次是中国。国外装机需求强劲,出口市场大,但是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2022、2023年为我国光伏玻璃产能高速扩张的两年,新增光伏玻璃产能分别为33720吨/天、63840吨/天。 光伏组件市场规模展望 1.1国内外光伏装机需求展望 未来3来全球装机复合增长率33.5% 绝对增长量中国最大 相对增长量最大为美国 ►近5年来全球装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9.11%,中国光伏装机CAGR为14.71%,近5年来欧洲光伏装机需求增长最为稳定,其CAGR为38.86%。 ►近3年来中国的需求增长最快CAGR为42.99%,其次为欧洲38.46%,美国25.04%。 ►2022年全球装机同比增长40.14%,增长速度前三强欧洲、拉美、中国 2023年中国装机需求140GW占比全球装机量的38% 展望2023-2025年,全球装机需求复合增长率为33.5%。绝对增长量最大的依然是中国,增长率方面最大的将会是美国,其次是中国。 国外装机需求强劲,出口市场大,但是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1.2光伏组件供应与需求 全球光伏组件需求——基于全球装机预测 产能过剩是产业高速发展后必经之路 一定程度上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基于装机预测2022-2025年国外组件市场规模分别能达到195.72GW、275.88GW、348.96GW、441.60GW。在此期间我国组件出口平均增长率预测达25.66%,未来几年扩大出口增量对于国内组件企业将是机会与挑战并存。 对于未来国内组件的扩产情况,由于组件在光伏产业中较其他环节利润较少且市场议价权相对较弱,企业组件扩产积极性较其他环节有所欠缺,据SMM统计,截至2022年底,国内组件产能约为582GW,同比去年增幅为62.11%,截至2025年底组件总产能将达到1014GW。产能平均增长率为20.33%。 光伏组件主辅材市场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2.1光伏组件主辅材构成 2.2光伏组件主辅材市场现状与技术趋势 主材供需走势:电池 3.1技术迭代进行时N型电池高速渗透 5年内市占率由9%提升至80%以上 2022年国内不同类型光伏电池出货量占比为:PERC(91.11%)、TOPCON(6.29%)、HJT(0.6%),其他电池2.8%。 2023年为Topcon电池产能的爆发年,并在未来3年内逐年替代PERC,成为市场主流电池技术,市场占有率超过50%。 2024年将为HJT电池产能扩张大年,预计此后在N型电池市场独具竞争优势,且随着叠层电池技术的发展,其量产爆发期在2025-2026年,2025年市占率达15%。 3.22023年N-Topcon电池产能喷发 预计市占率突破30%? Topcon产量如期释放面临的挑战: 1.设备端:石英器材产能紧张,供不应求,Topcon电池设备交付时间延长; 2.材料端:N型硅片生产对高纯石英砂依赖度强,丝网印刷用网布或出现供需失衡。 3.生产端:设备参数调试依赖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且电池效率、良率等参数是重要生产考量,对量产进度产生影响。 辅材供需走势:封装材料之胶膜/EVA/POE/玻璃/背板 4.1胶膜产能过剩POE/EPE胶膜渗透率提高 行业由量的竞争进入质的竞争 胶膜产能扩张集中在2022-2023年 产能过剩致其利用率60%左右 2022年二线光伏胶膜企业占比提升 龙头份额被稀释 4.2胶膜原料:EVA产能过剩POE国产替代将开始 中国EVA产能扩张在2024-2025年大步迈进 预计产能分别达到304、414万吨 乐观预测下的2023-2025年 全球EVA光伏料需求量均能得到充分供应 国内POE产能顺利释放后 POE光伏料25年市场规模有望比预期中翻番 4.3光伏玻璃行业双寡头格局稳固 未来三年新增玩家入局扩产 国内龙头企业继续加码光伏玻璃产线 但产能增长放缓 2022年中国光伏玻璃企业双寡头格局 成本利润均位第一梯队 2022、2023年为我国光伏玻璃产能高速扩张的两年,新增光伏玻璃产能分别为33720吨/天、63840吨/天。 工信部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明确光伏压延玻璃可不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但仍需召开听证会。自此《办法》提出,光伏玻璃正式进入高速扩张时期。一些光伏玻璃新玩家纷纷布局,据SMM统计未来三年,“新玩家”新增产能规划可占总产能规划的40.63%。 2023年龙头企业继续加码玻璃产线,甚至在原有1200t/d窑炉产线上再次提高至1600t/d窑炉产线规划,而单条窑炉产线产能越大,对原材料消耗越小,成本越低。 4.4背板在细分需求市场保持继续增长 龙头企业差异化竞争明显 行业毛利率差异较大,5%~24%不等,因行业增长受阻,差异化竞争明显。 光伏背板将紧跟分布式电站中细分市场充分挖掘其轻量化、综合性能等优势。 例:明冠无氟BO型背板2022年出货量8118万平米,占背板年度总出货量10370万平米的比例为78.3%。 》观看SMM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视频直播 》SMM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专题报道
SMM5月9日讯:在SMM主办的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锂业大会 上,江苏赛德力制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子其对分离设备在新能源行业中智能化发展之路进行了阐述。他主要从技术能力、服务能力、产品和未来展望等角度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技术能力 研发能力 在与福莱姆、菲玛的强强联合中,使得赛德力在离心机关键部位的密封结构上领先于国内其他厂家,使用效果反应良好。如立式、卧式刮刀机的轴承座、油缸座采用唇形密封结构和气密封结构等。 为提高科研水平和产品质量,江苏赛德力制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签定产学研合作协议,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建立焊接与激光制造研究所。 加工设备 进口加工中心车间 赛德力作为机械制造领域高起点的现代化企业,始终秉承“实干、创新、超越”的企业精神,树立明确的品质观念,专注核心优势,拥有各类通用(专用)制造设备550台(套)。 规模化生产 质量检测 其公司严格执行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获得CE认证证书,所有检测设备均具有计量合格确认证书。 赛德力拥有各种先进检测设备,高精度动平衡,磁粉探伤,射线、超声波探伤,拉伸、弯曲试验机,光谱分析仪,三坐标测量等,建立了完善检测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正是在这样的质量检测保障体系下,赛德力八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已成功运用到医药、化工、化肥、食品、农药、冶金、环保、石油、新能源等领域。 诊断中心 全球离心机智能诊断中心核心 由留美顾逸博士带领的,技术部、服务部、运维部组成的高精尖技术团队创建的全球离心机智能诊断中心可以接收、容纳、处理5万台离心机数据的在线智能诊断,国内尚未建立离心机设备的早期故障诊断、健康状态评估与寿命预测系统,赛德力离心机诊断中心将弥补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服务能力 售后服务 1小时响应,24小时内解决问题 售后部服务网点 离心机操作与维护客户培训班 产品介绍 主营业务 产品简介 公司研制开发高技术含量、符合药品生产GMP规范、替代进口的优质产品引领着国内行业的发展,在国内率先开发了FW卧式翻袋离心机、立式压滤机、多功能过滤器、吊袋离心机、全自动螺旋卸料离心机、GKC无菌级卧式刮刀离心机、虹吸刮刀离心机、全自动立式拉袋下卸料离心机、高标准洁净区的离心干燥机、连续运转的加压转鼓过滤机、碟片、碟螺离心机等100多个品种。 核心产品: FW系列卧式翻袋离心机 YG加压转鼓过滤机 FSD离心干燥机 GKC系列全自动卧式刮刀离心机 L(P)LGZ系列拉袋下卸料离心机 GKH系列全自动虹吸型卧式刮刀卸料离心机 LW系列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 多功能高效混合机 大直径双层陶瓷对辊机 》观看SMM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视频直播 》【新能源峰会直播】中国锂市场供需及产能扩建分析 储能市场需求预测 全球光伏行业前景展望 》【新能源峰会直播】宏观与新能源产业前景展望 矿产供给形势与对策 打通产业大动脉驶入快车道 》SMM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专题报道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5月9日讯:在由SMM主办的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中国钠电(锂电)产业发展大会 上,卓然国际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观章对各向同性焦(简称等方焦)在钠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应用做出了展望。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日本的能源危机加剧,迫使日本全面关停电解铝厂,把拆除的电解铝设备卖给中国,日本放弃高耗能的电解铝工业,公布石墨化阴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后,终止了石墨化阴极的再研究。 承接日本的石墨化阴极技术研发 石墨化阴极的电阻率可以从半石墨质的30μΩ·m降到10 μΩ·m以下,可以大幅降低大型铝电解槽阴极电阻发热量,维持阴极区域的热量平衡,化解大型铝电解槽的发烧问题。 石墨化阴极的导热率可以从半石墨质的30w/(k.m)提高到100 w/(k.m)以上,增强阴极区域的散热量,一起化解发烧的问题。 解决石墨化阴极的耐磨性问题 铝电解槽阴极区域的强旋涡问题:从阳极到阴极的垂直大电流,在空间产生强磁场,在阴极钢棒导出电流时存在水平电流,电磁作用和阳极气体的搅拌作用下,在阴极炭块表面生成很强的旋涡,铝液旋涡会磨损阴极炭块表面。 恰恰石墨化阴极最显著的缺点就是不耐磨的问题。 杨工表示,我走访了全国所有的炼油厂和沥青工厂,选取了各厂的石油焦、沥青焦、改质沥青,历时2年进行原料筛选试验。设计出的石墨化阴极孔径必须可以选择性吸收钠离子,而不能吸收铝原子,否则会加速阴极的早期破损。 在铝电解槽启动后有专门的后期管理技术规程,让钠离子渗入阴极孔隙后,分子比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分子比从3.5逐步降至2.4左右)。 德国SGL公司和法国莎瓦公司承接日本的研发成果,继续进行研究,专门与炼油厂合作, 研发成功硬碳原料-------Isotropic coke(直译为各向同性焦),我和包崇爱把它翻译命名为等方焦,便于与针状焦类似的命名规则,简单明了地称呼,更便于专业技术人员从结晶学理论,理解等方焦的材料特性。 国际上把用等方焦生产的石墨化阴极称为硬石墨化阴极。 硬石墨化阴极的质量特性 用难石墨化的等方焦生产的石墨化阴极体积密度在不浸渍的情况下1.7g/cm3以上,抗压强度大于30MPa,抗折强度大于10MPa。 机械磨损试验:耐磨性优越。 国际上把这种石墨化阴极称为硬石墨化阴极。其生产原料因难石墨化,被划为硬碳原料。 等方焦的关键质量指标 (第一代电煅二次油系) 等方焦的质量特性 等方焦的“三高一低”特性 1、高各向同性 2、高密度 3、高强度 4、低孔隙率、纳米级小孔径。 通过对比蜂窝状焦和等方焦的孔径分布规律来看, 等方焦不仅总孔隙率低,而且孔径是纳米级的小孔径;利用各等方焦焦的孔隙特征,可以作为耐腐蚀的结构性材料,如铝电解石墨化阴极、强酸强碱的石墨热交换器等;可以用在锂电池负极粉、钠离子电池负极粉;等静压石墨、模压石墨等特炭领域;氢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核石墨、航空航天石墨。 结论 整体来看,用各等方焦生产的石墨化阴极的导热系数的各向异性系数为1.04,已满足核石墨对导热系数的各向异性系数的要求;用振动成型生产的石墨化阴极具有如此高的各向同性,充分证明等方焦原料的高各向同性;等方焦用于锂电石墨负极的话,与中间相碳微球具有共同的高倍率、长循环优势。 》观看SMM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视频直播 》【新能源峰会直播】中国锂市场供需及产能扩建分析 储能市场需求预测 全球光伏行业前景展望 》【新能源峰会直播】宏观与新能源产业前景展望 矿产供给形势与对策 打通产业大动脉驶入快车道 》SMM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专题报道
SMM5月9讯:什么是金属流协议?有何优势?如何运用?针对矿业投资中的金属流协议相关话题,上海矿业创新服务联盟秘书长王南楠在SMM主办的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镍钴锰高峰论坛 上做出了详细解读。 什么是金属流协议 金属流协议: 是矿业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投资者以低于市场价值的固定价格购买公司未来产量的一定百分比。出售的未来生产标的(称为“流”)通常是公司主要业务的副产品,例如贵金属,这是公司基本金属生产的副产品。 金属流交易: 买方从参考矿购买卖方生产的一部分金属。 买方支付预付款,作为交换,获得在金属交付时以每盎司固定价格购买相当于一定比例的金属的权利。 卖方——获得矿山开发急需的资金 买方——能够以折扣价获得金属流,而无需拥有或经营矿山。 特点: 融资工具-矿业领域 独特(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使矿业公司以传统形式的债务和股权获得融资难度上升,为了新项目提供资金或扩展现有项目,矿业公司须寻找替代的融资解决方案。); 长期-矿山寿命; 未来的金属; 贵金属-副产品 初级产品; 矿山开发预付款; 灵活(期限可以是矿山的寿命,也可以约定金属矿产品数量的上限;协议提前解除时,买方也就是投资方可以要求返还预付款,如果协议执行时解除,则可以减少金属矿产品的交付数量,一般按照市场价格与约定的固定价格的差额计算减少的数量)。 协议各方 买方: 金属流/权益金公司 养老基金 私募股权基金 其他金融机构 卖方: 矿业公司(矿山) 基本原理: 预付款-担保-金属产品-金属流交付-买方后续付款。 金属流协议的优势 成本较低;不会稀释矿业公司的股权;由于标的物为副产品,所以通常不会对矿业公司的借贷造成影响; 对矿业公司的限制较少,对公司运营有更大的控制权;预付资金的模式,有利于帮助矿业公司在投产前就将未来产量货币化。 主要的金属流公司 金属流协议的运用 (一)交易模式 投资者向矿业公司预付一笔资金(一次性或多次付清),在矿山开采年限或限定期间内,换取指定金属的一个固定销售价格。 (二)前期考察 需要规避地质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以及投资环境风险。 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矿山的开发阶段; -矿山寿命; -矿的司法管辖权和任何相关的政治风险; 卖方的声誉,如果与卖方不同,则参考矿山的运营商; -矿山的生产概况; -矿山相关的技术和运营风险; -矿山的勘探上升空间超出现有的可能性; -卖方是否有可靠的计划为参考矿山所需的资本支出提供资金; -勘探和生产上升空间包含在金属流中的程度。 买方主要关注 -潜在上行空间最大化 -税收风险最小胡 -矿山运营者能力 -完工/生产风控 -卖方随时解除的风险 -信息和审计 -交易对手的关系 -不可抗力和征用风险 卖方主要关注 -项目上行空间的负担 -价格上行空间的负担 -税收筹划 -会计 -信用评级 (三)金属流协议的内容 金属流协议相对于矿业投资中的其他融资方式而言相对比较新,这就意味着它没有标准的形式,可以具体根据每一笔交易中,各方的利益与期望进行定制。 金属流协议的一些关键条款通常包括: 定价、定金,期限,和预付款的时间;项目运营;重大不利变化、不可抗力;回购权;优先购买权;补救措施;税务结构。 相关案例 洛阳钼业与Triple Flag Precious Metals Corp 交易主要内容 Triple Flag将向洛阳钼业支付5.5亿美元的现金预付款。 洛阳钼业将交付其位于澳大利亚的北帕克斯矿(Northparkes)所生产的金银产品的一部分给Triple Flag。 除预付款项外,对根据金属流协议交付的每盎司产品,Triple Flag将按现货金银价格的10%向洛阳钼业支付货款。 战略意义 以具有竞争力的融资成本获得长期融资,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 使北帕克斯矿在保留全部铜产量的同时,实现其金、银副产品的巨大价值; 无须承担固定或最低的交货量或还款金额,因该协议关联北帕克斯矿的整体生产经营表现和副产品金银市场表现; 洛阳钼业需要承担的责任只限于完成一定比例的金银实际产量的交货,在任何情况下都无须偿还预付款项; 显示北帕克斯矿出色的安全表现和稳定的业绩水平,以及拥有的优质资源潜力。 金属流在中国的实施构想 在中国的实施构想 -利用价格指数,做好价格预测 -针对战略、关键性金属业务开展金属流业务,获取稳定的资源供应 -贯穿上中下游,推动矿产勘查 -将金属流纳入中国的矿业资本市场 结语: 金属流协议作为一种非稀释性的融资形式,使需要融资的矿业公司保持对其资产和运营的控制权。矿业公司还保留了在后续阶段通过债务或股权筹集资金的灵活性。 而且,金属流作为一项不要求还款、不设定最低交货责任的长期融资工具,资金成本一般较低,帮助矿业公司对其某些贵金属副产品未来产量进行货币化,矿业公司获得开发新项目或扩大产能所需要的资金,而金属流企业获取稳定的资源供应,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 》观看SMM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视频直播 》SMM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专题报道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