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75

  • 2024年氧化铝市场预测 氧化铝期货上市及市场参与情况【SMM铝上游峰会】

    SMM11月17日讯:在SMM举办的 2023首届铝上游产业链峰会 上,广西铝产品仓储交易中心产品总监雷震表示,2024年原料端铝土矿价预计维持高位,主要原因是各地对矿山安环政策明显收紧,对全国矿石生产节奏造成显著影响,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供给依然偏紧,矿山挺价意愿较强,短期预计国内矿石价格将继续稳定在高位。海外方面印尼进口矿数量已经归0,市场通过几内亚矿石以及高价采购土耳其、黑山以及加纳矿掺配使用。由于进口来源的减少,预计使得海外矿价也将维持高位。 铝土矿供应情况 我们认为明年的氧化铝价格整体会处于高位震荡的状态,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在于矿石供给仍受制约。 2023年1-9月我国铝土矿产量5075.6万吨,同比增长1.2%,增量极其有限。传统产矿大省河南、山西、广西面临环保政策监管及矿石品位下降的影响,后续几无增长。 2023年1-9月1.0664亿吨,同比增长12.7%,进口矿增速明显。但自印尼禁止铝土矿出口后,矿石主要来源国为几内亚和澳大利亚,而近期澳大利亚传出可能将铝土矿列入关键矿产之列,供应忧虑远期仍存。因此今年从其他国家进口矿石明显增多,1—8月份,中国从非主流来源国共进口376万吨铝土矿,同比增长349%,从绝对量来看,其他国家的矿石补充极其有限。 明年氧化铝市场预期 成本端:2024年原料端铝土矿价预计维持高位,主要原因是各地对矿山安环政策明显收紧,对全国矿石生产节奏造成显著影响,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供给依然偏紧,矿山挺价意愿较强,短期预计国内矿石价格将继续稳定在高位。海外方面印尼进口矿数量已经归0,市场通过几内亚矿石以及高价采购土耳其、黑山以及加纳矿掺配使用。由于进口来源的减少,使得海外矿价预计也将维持高位。 供应端:2024年国内氧化铝依然有较多新建项目,再考虑到目前国内存在大量闲置产能,因此国内氧化铝仍处于产能较为过剩的周期中,这将在长期限制国内氧化铝价格以及行业利润。 需求端:国内电解铝目前产能已经接近4300万吨,距离产能天花板4500万吨不远,从产能角度来讲已经十分接近达峰,海外电解铝虽然有一些新增产能规划,但释放速度相对较慢。总体来讲,未来几年内氧化铝需求将明显降速。 价格判断:由于氧化铝供应依然存在较多增量,而需求面临瓶颈,因此氧化铝价格以及行业利润将继续面临长期压制。需要注意的是矿石供应紧张程度可能超出预期,这将使得氧化铝供应释放速度放缓。 氧化铝期货上市及市场参与情况 今年期货价格呈现震荡上行趋势,这主要跟氧化铝上市的时机有较大关系。一方面,期货的挂牌价偏低。较北方现货价格低150元左右,期货上市后市场有较强的做多动能。另一方面,叠加今年氧化铝零单数量偏低,贸易环节货源较少,交割品牌货源更少,这使得交割品氧化铝较非交割品有较高的溢价,并体现在了期货定价上。 交易情况:氧化铝期货上市以后,整体运行平稳,价格暂无出现连续的极端行情,上市第一个月平均成交量在6-7万手,目前上升至8-10万手左右。 市场参与主体:今年市场参与的资金不高,主要是散户和贸易商参与多大,多数生产企业及电解铝企业仍以观望为主。 资金沉淀规模:目前该品种沉淀资金在10.7亿左右,而电解铝沉淀资金在82亿左右。按各自现货规模测算,氧化铝期货沉淀资金在25.9亿左右才跟电解铝匹配。 发展趋势:一方面说明今年确实有不少企业在观望,另一方面,明年参与的资金有大幅提升的可能。 氧化铝期货明年预期 1)氧化铝贸易环节的量大概率会增加,这使得现货市场的流动性有所改善; 2)交割品牌的溢价会比今年的要低一点; 3)期货盘面的波动率较今年会出现一定下滑。 摘挂牌确定现货价格 卖方通过上期所场外综合平台客户端完成挂牌,挂牌信息包括:品种、数量、期货合约、基差、点价模式、点价约定时间等其他相关信息; 买方通过上期所场外综合平台客户端完成摘牌并确认点价意向,广西铝产品仓储交易中心冻结买方保证金; 如果卖方期货账户已存在相应期货头寸,则上期所场外综合平台冻结相应期货头寸;若卖方期货账户中期货头寸不足,则上期所场外综合平台联动开仓并冻结相应期货头寸; 上期所场外综合平台将双方成交信息推动给广西铝产品仓储交易中心系统,在铝仓储交易中心平台上形成现货贸易合同: 1、若约定先点价后交收的,买方完成点价后,完成资金结算及货物交收; 2、若约定先交收后点价的,广西铝产品仓储交易中心将冻结买方15%保证金。 买方在约定时间内,通过上期所场外综合平台客户端完成点价,上期所场外综合平台解冻卖方的期货头寸,并联动平仓结算,形成现货结算价格; 上期所场外综合平台将现货结算信息推送给广西铝产品仓储交易中心系统,铝仓储交易中心办理资金结算及货物交收。 现货结算与交收 卖方挂牌、买方摘牌与点价并确定现货结算价的操作,需要在上期所场外综合平台的客户端上完成。 广西铝产品仓储交易中心系统接收到上期所场外综合平台推送的成交信息后,在平台生产贸易合同,完成资金结算与货物交收。

  • SMM:国产矿产量连年下滑 需求不断增加 今年我国铝土矿缺口或超640万吨【铝上游峰会】

    SMM11月17日讯:在SMM举办的 2023首届铝上游产业链峰会 上,SMM铝土矿分析师郭茗心表示,预计2023年全年电解铝产量大约4147万吨;未来电解铝年产量最大大约在4350万吨上下,以1.925的电解铝生产氧化铝单耗计算,年氧化铝需求为8373.75万吨。2023年预计存在640万吨铝土矿供应缺口。因进口矿矿耗更高,对于国产矿的需求转化为对进口矿需求会使铝土矿需求更上一层楼,2023年铝土矿供应缺口或超过640万吨。 中国铝土矿需求-冶金级氧化铝产量为主要决定因素 2016年,我国每年平均消耗铝土矿资源14500万吨左右(含进口矿),其中铝工业12500~13000多万吨,耐火材料及磨料1100~1200万吨(含电熔料、高铝土矿熟料和高铝水泥等),陶瓷及其他工业400~500万吨。据调研,这部分对铝土矿需求变化不大,相对稳定,2023年合计也在1200万吨上下。而冶金级氧化铝的需求接近2.1亿吨。所以冶金级氧化铝产量是是中国铝土矿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 我国氧化铝产能主要在山东、山西、河南、广西、贵州、重庆、河北,云南和内蒙古也有少量产能。 发改委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限制新、扩建以一水硬铝石为原料的氧化铝项目。 七部门印发的《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中提出,支持冶炼企业与国外矿企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加大铜精矿、铝土矿、镍精矿、锂精矿、钴中间冶炼品等原料进口。 中国铝土矿需求-电解铝产量制约增量空间以及高铝粉煤灰替代 (1)铝土矿需求的制约:电解铝产能天花板 国内电解铝合规产能存在天花板,大约在4550万吨/年左右。 2023年预计全年电解铝产量大约4147万吨;未来电解铝年产量最大大约在4350万吨上下,以1.925的电解铝生产氧化铝单耗计算,年氧化铝需求为8373.75万吨。 电解铝产量基本上决定了氧化铝需求,就历史来看,中国氧化铝并无出口竞争优势,年出口量在100万吨上下,影响相对较小;目前因政治因素,俄铝的氧化铝供应受到一定影响,未来或从中国进口部分氧化铝以满足需求,但对整体氧化铝需求影响预计相对有限。 考虑进出口在内,年国产氧化铝需求大约在8500万吨上下,主要是电解铝产能天花板制约着氧化铝需求,进而制约铝土矿需求的增量空间。 (2)铝土矿潜在替代品:高铝粉煤灰 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中提出鼓励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 今年7月18日,从内蒙古蒙西鄂尔多斯铝业有限公司生产现场传来喜讯:第一批合格高硅氢氧化铝产品通过封闭输送带被送入成品库,标志着由蒙西集团和鄂尔多斯国投集团共同投资、蒙西铝业公司实施的一期年产20万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生产线实现了全线贯通。蒙西铝业公司年产20万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生产线是国内首条也是当前唯一一条正在运行的工业化生产线,并实现了工业废渣全部利用转化,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有关部委确立为利用非铝土矿发展我国氧化铝工业的示范项目。 但何时能实现规模化生产、何时建成产能与运行产能大幅度增加尚不可知,目前影响较小。 中国铝土矿需求-冶金级氧化铝建成产能分省预期 氧化铝产能变动集中在山西、河南、广西地区。 山西、河南地区因国产矿资源相对枯竭,品位下滑,开采受到众多限制,产量有限,矿石价格推高,使用国产矿生产氧化铝成本提高;使用进口矿成本也较临港地区更高,因此后续退出预期较强。 中国铝土矿进口依存度增加,广西地区临港,利用进口矿存在优势;电解铝产能未来有向水电资源丰富的云南省转移的趋势,广西地区距离云南较近,便于后续氧化铝销售,因此新增产能集中。 全球铝土矿资源富饶我国资源保障年限逐步下降 分国别看,探明储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几内亚(74亿吨)、越南(58亿吨)、澳大利亚(53亿吨)、巴西(27亿吨)、牙买加(20亿吨)、印度尼西亚(10亿吨)、中国(6.76亿吨)、印度(6.6亿吨)、俄罗斯(5亿吨),沙特阿拉伯(1.8亿吨),合计约260.5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83.15%。 全球平均矿石年限为102年,中国的储存年限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铝土矿产量-全国产量连年下降各省情况不尽相同 (1)贵州地区:铝土矿产量预计维稳。 全省合计氧化铝产能580万吨,铝土矿资源储量1.63亿吨,占全国的25%,相对丰富,加上封关政策保护,贵州地区整体供需相对平衡。 年氧化铝用铝土矿产量1000万吨左右。 (2)广西地区:铝土矿产量预计小增。 广西省当前铝土矿资源储量2.03亿吨,占全国的30%,资源最为丰富,产量有增加的基础。 未来有新增使用国产矿的氧化铝产能以及新办采矿权,预计产量有所增加。 (3)山西地区:铝土矿产量预计明显下滑 资源储量较低,2022年仅为9033万吨,占全国13%,煤下铝当下不具备开采条件,能够开采的量减少,预计产量减少。 大量产能退出,需求减少,预计产量减少。 (4)贵州地区:铝土矿产量预计维稳。 全省合计氧化铝产能580万吨,铝土矿资源储量1.63亿吨,占全国的25%,相对丰富,加上封关政策保护,贵州地区整体供需相对平衡。 年氧化铝用铝土矿产量1000万吨左右。 (5)河南地区:铝土矿产量预计有所下滑。 河南铝土矿资源储量1.65亿吨,占全国25%。现有储量可观,后备资源不足。0-500米资源基本探清,且勘探投入持续下滑。 部分氧化铝产能退出,需求减少,预计产量减少。 政策是限制产量的一个主要因素。 进口铝土矿-中国铝土矿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 国产矿产量连年下滑的同时,中国铝土矿总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进口矿在总供给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目前中国铝土矿进口依存度已达65%左右。 进口铝土矿-几内亚铝土矿一枝独秀印尼禁矿后进口增量明显 印尼禁矿后,原使用印尼矿石的大多改用几内亚矿石,几内亚新增不少矿石贸易商,原持有矿权的企业不少也进行了扩产,未来几内亚铝土矿产能产量仍有较大的增量预期,中国来自几内亚的铝土矿进口量预计也将有明显的增量。 进口铝土矿-澳大利亚铝土矿进口量稳中有增 印尼禁矿前后澳大利亚铝土矿进口量整体仍呈现平稳状态,没有明显增量。 澳矿占比降低主因进口矿总量在提高。 非主流进口矿-铝土矿供应偏紧非主流进口来源国矿石贸易活跃 澳大利亚Wuudagu铝土矿项目、Aurukun铝土矿项目、Sunrise铝土矿项目预计将建设投产。 其中昆士兰的Sunrise铝土矿项目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开始出矿,开始年产能50万吨,后面增加的150万吨。 供需平衡-存在供应缺口 2023年预计存在640万吨铝土矿供应缺口。 因进口矿矿耗更高,对于国产矿的需求转化为对进口矿需求会使铝土矿需求更上一层楼,2023年铝土矿供应缺口或超过640万吨。

  • SMM:2023-2024年全球电解铝市发展与展望【铝上游峰会】

    SMM11月17日讯:在SMM举办的 2023首届铝上游产业链峰会 上,SMM大数据总监刘小磊表示,2023年国内电解铝行业成本重心下滑,据SMM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电解铝平均完全成本约为15507元/吨,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10.6%。二季度氧化铝市场止跌反弹,辅料市场暂稳运行,因水电及自备电厂等电价成本小幅下滑,国内电解铝成本窄幅波动。7月国内电解铝现货均价约为18353元/吨,行业平均盈利约为2846元/吨,同比增长260%。 全球脱碳大势所趋 中国光伏发电占比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2022年,火电依旧是国内所有发电形式中总量最大的,但是增速是最慢的,仅2.7%。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占比明显在提高,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速高达28.1%,是主要发电类型中增速最快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占比14.25%。 随着新型电力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电力供需体系发生显著变化,2023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呈现增长、绿色、调整三大典型特征,全国累计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上升至51.5%。 光伏发电带动用铝量迅速提升 弥补地产驱动减弱造成的需求缺口 在2013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90万千瓦,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市场。同时,光伏发电成本也继续下降,让光伏发电变得更加经济实惠。 2023年国内装机需求强劲,三季度主流铝边框、铝支架型材企业开工率维持高位,预计2023年光伏型材产量约为401万吨,同比增加63.67%;其中铝制光伏支架年产量为134.60万吨,同比增加72.42%;铝制光伏边框年产量为266.40万吨,同比增加59.59%,预计未来依旧保持双位数增长。 型材版块优于去年同期 铝板带箔版块开工环比好转 下游月度开工率数据解读: 据SMM数据统计,10月全国铝型材企业开工率为49.24%,环比下滑0.56个百分点,同比上涨9.71个百分点。主要系一方面,光伏型材下游需求减弱,华东地区中小工业型材加工厂掉单严重,拉低企业开工率;另一方面,终端消费复苏不达预期,而铝价高位震荡,中小企业的成本管控难以与大企业抗衡,且无力承担较长账期,企业订单量、开工率持续走低。进入11月天气转冷,北方地区企业开工率、订单量下滑,进入淡季,预计低位开工率将延续至明年2月前后。工业型材板块,汽车型材整体持稳运行;光伏型材受下游组件厂减产影响增势难以维持,中小厂开工率显著 下滑,最多者开工率环比降低25%,而头部大厂的开工率在10月中下旬也呈现下滑趋势。 10月铝板带箔企业开工率为72.05%,环比上升1.43个百分点。10月末正值淡旺季交替时期,部分铝板带产品淡季提前到来,多家企业反馈在手订单量较9月末有缩减,预计进入11月传统淡季后行业开工率将有明显下滑,至次年3月方有可能出现转机。10月上旬仍在传统旺季,铝箔市场需求表现相对旺盛,大部分企业订单量及开工率较9月又有提升。虽然月内个别产品如电池箔新增订单后继乏力,但对整体铝箔行业开工率冲击极小。10月下旬接近传统淡季,部分企业订单出现下滑信号,需求端未见回暖转机,预计11月开工率将有下滑。 行业竞争激烈 铝棒加工费延续弱势震荡 8月国内铝棒加工费回升叠加下游型材开工好转,国内铝棒产量环比小幅增长,同比增长11.4%至135万吨附近,1-8月国内铝棒总产量达1021.7万吨,同比增长8.8%。 进入9月,原铝现货价格走强,铝型材企业备库意愿不足,铝棒加工费弱势震荡,部分外采铝水加工棒企业加工利润走低,开工或呈现下降趋势。预计9月国内铝水棒产量环比或小幅下降。 海外需求表现疲软 2023年国内铝材出口同比下降 铝材出口方面:2023年7月我国铝材出口总量环比增加1.06%,同比减少28%至44.4万吨,其中铝板带、箔产品出口仍是同比降幅较为明显的品种,型材板块出口量同环比均有所增长。1-7月我国铝材出口总量约为308万吨,同比减少20%。 预测:8月下旬以来海内外铝价走势分化,在海外经济衰退大的宏观背景下,伦铝明显重心下移,铝材出口利润回升乏力,铝板带、箔等方面海外出口订单仍然表现弱势,拖累国内铝材出口增量,预计8月份国内铝材出口维持同比下滑态势。 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修复至4280万吨附近 同比去年增长252万吨 8月末云南地区基本完成了复产工作,目前省内仅剩13万吨待复产及12万吨转移产能待投产,其他的均处于满产状态,截止目前云南地区总运行产能达555万吨,较6月初增长229万吨左右,西南地区未来供应压力将持续凸显。截止目前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修复至4280万吨附近,同比去年增长252万吨。 中长期看,云南地区目前刚完成复产且目前省内来水超预期,水位较为乐观,未来减产的风险降低,另外,目前国内电解铝企业均呈现盈利状态,在没有规模性限电及行业政策变动因素的影响下,短期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或维持高位运行。 西南地区整体水库上游水位情况好于2022年 8月末云南地区基本完成了复产工作,目前省内仅剩13万吨待复产及12万吨转移产能待投产,其他的均处于满产状态,截止目前云南地区总运行产能达555万吨,较6月初增长229万吨左右,西南地区未来供应压力将持续凸显。截止目前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修复至4280万吨附近,同比去年增长252万吨。 中长期看,云南地区目前刚完成复产且目前省内来水超预期,水位较为乐观,未来减产的风险降低,另外,目前国内电解铝企业均呈现盈利状态,在没有规模性限电及行业政策变动因素的影响下,短期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或维持高位运行。 铝产业链利润向上游转移 电解铝吨铝平均利润近3000元/吨 2023年国内电解铝行业成本重心下滑,据SMM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电解铝平均完全成本约为15507元/吨,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10.6%。二季度氧化铝市场止跌反弹,辅料市场暂稳运行,因水电及自备电厂等电价成本小幅下滑,国内电解铝成本窄幅波动。 2023年7月份国内电解铝现货均价约为18353元/吨,行业平均盈利约为2846元/吨,同比增长260%。

  • 美元或将开启下行大周期! 2024年全球经济、美元及人民币走势展望【SMM铝上游峰会】

    SMM11月17日讯:在SMM举办的 2023首届铝上游产业链峰会 上,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工业品金属首席分析师江露主要介绍了海外内经济现状,并对全球经济走向、美元及人民币后市进行了展望。 海内外经济现状及展望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对大类资产的影响 利率的急速攀升是市场关注重点 −但利率只是货币财政政策组合中的货币价格工具 紧缩后的衰退预期 美国:利率倒挂,提示未来经济下行或衰退风险 −1990年、2000年、2007年、2019年,利率倒挂之后都对应着经济增长放缓。 −这是美国过去几十年最激进的加息周期,这一次倒挂,是4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高通胀数据加大衰退概率 −美国10月CPI同比增长3.2%,略低于市场预期,前值为3.7%;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升4.0%。 −欧元区10月调和CPI同比初值同比上涨2.9%,为近两年来的最低水平,低于预期3.1%。 −由于OPEC+主要成员国持续减产,8月以来全球油价迎来一波持续上涨,从成本端带来通胀压力。10月以来通胀压力有减缓迹象。 即使降息 也不是一个好消息 降息对商品而言并非一个真正的利好(以铜为例) −因为通胀回落,市场预期美联储放缓加息进程乃至预期会提前进入降息周期,但降息从来都不是一个利好商品的信号。 −降息对应的是经济下行,需求下滑。 −历史规律显示,降息周期铜价多处在弱势状态。 关于2024年宏观的注意事项 宏观: 1、美国经济衰退程度,美元是否进一步超预期反弹,欧美货币政策转向时间。 2、地缘政治冲突仍存不确定性,扰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和市场风险偏好。 3、国内2−3季度经济数据延续偏弱,4季度官方在加大政策托底,进一步关注2024年1季度经济表现情况。 4、本轮地产下行周期已经持续较长时间,多类指标仍是负增长,地产行业能否继续改善。 从周期视角看宏观变化 康波视角下当前周期判断 目前已步入萧条:衰退时点为2009年,萧条转换点在2019年。 −2000年互联网泡沫并非是全球经济衰退的始点,因为在其后美国经济仍保持了较强劲的增长,也未造成全球经济总体的衰退。真正的衰退时点是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后的2009年。 −2019年全球经济已经进入萧条期,新冠疫情叠加地缘政治等因素对经济冲击作为外部变化因素,即加速转向萧条,同时也进一步加深对全球经济衰退的趋势和程度。 康波视角下当前周期判断—康波分类综述 第五轮康波周期的划分 −周金涛认为:“主导国美国繁荣的高点为康波繁荣的顶点,即2000年或2004年。2004年之后,康波进入衰退阶段。经历2008年一次冲击后,2015年康波应进入二次冲击阶段并向萧条转换,转换点大概率在2018年至2019年附近。有一个结论是可以肯定的,即衰退和萧条的连接点一定是康波中大宗商品价格的重要低点,这一点为前四波康波的价格形态所证明”。 −鲁政委按杜因的划分方法,以美国和全球固定资产投资为依据,将这一划分拓展至2020年,得出繁荣到衰退的转折点是2008年,衰退转向萧条的时点是2019年。这与2004年衰退时点产生分歧,但萧条时点一致。 −陈漓高认为衰退时点并不在2000年与2004年之间,而是划分在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后的2009年。 2.4万亿特别国债对金融市场影响积极 2023年特别国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 第一次特别国债发行是在1998年6月,发行2700亿元用来补充四大商业银行资本金。上证指数从1384点—2245点,涨幅62%。 第二次是2007年6月的1.55万亿特别国债,主要用于购买2000亿美元(合计人民币1.5万亿)外汇。上证指数从4000点—6124点,涨幅50%。 第三次是第二次的续作,发生在2017年10月,有6000亿元国债到期。上证指数2018年从3377—3584点,涨幅6.1%,但2018年遇到贸易战。 第四次是2020年3月的1万亿特别国债,主要用于抗疫。上证指数2020年从2742—3731点,涨幅36%。 2.4万亿特别国债对黑色商品有较大提振 2023年特别国债对金属市场的影响分析 本次特别国债资金计划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即聚焦在水利和“平急两用”基础设施等领域。 水利建设用钢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基础建设用钢:包括低级、坝区等工程建设主要用到螺纹钢、线材、圆钢等建筑钢材。二是金属结构用钢:主要用于坝区的金属闸门,及管内壁等,需要用到Q345等低合金中厚板产品。三是压力管道用钢:绝大部分为宽厚板,主要用于坝内引水压力管道制造、以及肋板等辅助设施。据测算,综合水利工程中,钢筋的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3%−5%,设备投资包括水闸、水泵、启闭机、发电设备等占总投资的10%−12%。 假设特别国债的资金全部用于水利建设,按照3%钢筋投资测算,未来两年将带动300亿元钢筋需求规模,再考虑到线材、板材、管材等钢材用量,无疑将营造一个巨大的钢材消费市场。除此之外,水利建设中间接用钢需求也不容小觑。水利建设过程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施工机械,包括装吊机、挖掘机、装载机等等,将促进机械装备业的发展,提升机械行业钢材需求。而水利工程建设与水电工程紧密相关,水电工业同样需要耗费螺纹钢、型材、金属结构钢、压力管道钢等各类钢材。 以钢材4000元/吨计算,300亿元可消化750万吨钢筋,分两年计算,平均每年带动375万吨的建筑钢材需求,周均7.21万吨,考虑到实际施工的季节性,可能明年施工旺季周度消耗增量超25万吨。这仅仅是建材,考虑到水利建设中间的其他用钢需求,预计2024年钢材总消费增量超1000万吨。 由此简单计算对双焦和铁矿的需求增量:以1000万吨钢材计算,约需焦炭1000*0.5=500万吨,焦煤500*1.3=650万吨,约需铁矿石1000*1.6=1600万吨。 美元及人民币走势展望 美元指数 −汇率构成是欧元(权重57.6%)、日元(权重13.6%)、英镑(权重11.9%)、加币(权重9.1%)、瑞典克朗(权重4.2%)以及瑞士法郎(权重3.6%)。 −美元指数变动同全球主要股指,大宗商品、基准利率、信用利差指数以及国际重要双边汇率的变动均存在着较强关联度。 −美元指数是全球市场对于美元供需关系动态调整的反应,本质上反应美国相对其它经济体基本面的强弱表现。 周期视角 1980−1991年: −沃尔克出任美联储主席后,美联储采用一系列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遏制通胀。“大通胀”落幕使市场重新恢复对美元信心,美元于1980开始进入上行大周期。 −持续走强的美元使美国产业出口竞争力下降,经常账户持续恶化,并引发经济失衡。最终在1985年“广场协议”下,美国干预汇率引发美元进入贬值周期。 1995−2008年: −克林顿政府扭转巨额财政赤字,并制定“增税减支”各项举措。互联网行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刺激境外资本大幅流入美国推升美元,美元再次进入上行周期。 −伴随着美元不断走高,美国贸易账户再次恶化,贸易逆差不断走高。911危机叠加欧元正式流通,同时新兴市场经济快速增长,美元指数于2002年开启下行周期。 2011−2023年: −随着欧洲“次贷危机”蔓延并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美元成为优质避险资产。美国货币政策相对于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依然偏紧,使得美元相对欧元升值,刺激美元指数大幅走强,美元开启第三轮上行周期。 从周期视角看美元走势: (1)美元指数走高背景 −美国相较于其他国家更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1980年−1982年抑制通胀的双紧政策;1993年克林顿“增税减支”降低财政赤字;2011年后欧美货币政策分化,欧洲央行拉起QE扩表,美国维持更加平稳的货币政策)以及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1982年抑制通胀后,全球对美元恢复信心;1995年后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吸引境外投资;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经济相对欧洲经济韧性)。 (2)美元指数下跌背景 −美国经济基本面失衡,美国产品出口价格不断抬升,贸易逆差扩大;另一方面,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财政赤字加剧,外部贸易账户逆差以及内部财政赤字不断恶化,迫使美元回调合理的区间(第一,二轮美元贬值周期均源于美国“双赤字”加剧)。 (3)展望 −美国在疫情后连续大规模推出财政刺激计划,财政赤字相对GDP的比例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为14.9%,16.7%和7.8%,均大幅高于往年同期值;在经常账户方面,2020年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开始扩张,连续几年保持高位。美元“双赤字”失衡在持续恶化,在基本面上不断累计贬值压力,美元上行难以为继。基于美元周期的历史经验,美元或将开启下行大周期。 美元对大宗商品定价 −美元与大宗商品价格(CRB现货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其背后有美元周期回落(上升)→全球信用扩张(收缩)→全球总需求扩张(收缩)→对大宗商品需求扩张(收缩)的经济基本面逻辑。短期走势来看,美元与大宗商品,特别是铜和黄金并不必然呈现完全负相关,有可能出现美元与资产价格同涨同跌。但从美元大周期的视角来看,美元指数与大众商品存在此消彼长的“跷跷板”关系。 人民币走势变化 人民币的相对汇率并不弱。 −提取2021年出口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的生产国。 −除墨西哥、越南外,人民币相对较强。 核心压力:经济的增长压力 投资、消费、进出口全面承压 −地产投资:地产竣工形势良好,但销售不佳带动新开工不积极。 −制造投资:制造业处于明显的主动去库周期。 展望2024:人民币顺风将至 远期市场也持续交易人民币走强 −内外经济背向与人民币走强仍是市场共识,交易的矛盾主要在于中枢。 −海外经济衰退后,预计中枢会迎来显著上移。 −关注点在于未结汇力量的释放,以及货币互换的到期。 总结 −从周期视角来看,美国在疫情后连续大规模推出财政刺激计划,财政赤字相对GDP比例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为14.9%、16.7%和7.8%,均大幅高于往年同期值。基本面看美元上行难以为继,基于周期视角我们预计美元已进入下行周期。 −货币政策方面,美国就业韧性有望延缓经济衰退,但通胀目标仍有较远距离,过早降息将引发市场担忧通胀反弹,我们预计美联储降息窗口短期难以打开,降息周期开启还需要观察停止加息后的经济表现。而欧洲将保持更加鹰派加息政策,伴随着美欧利差回落,美元相对优势减少。 −资金视角来看,从2022年6月CFTC净多头持仓触及高点后开始下降,反映出资金做多美元动能不足。综合美元周期、美欧货币政策、经济数据相对强弱及资金等视角,美元大概率将开启新一轮下行周期。 −根据美元与CRB指数、沪铜指数的走势发现,美元与大宗商品价格存在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从中长期来看,美元走弱将对大宗商品形成利好支撑。 −人民币方面,在官方政策托底以及经济回暖背景下,人民币有企稳概率较大。 重要声明: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据此操作、责任自负。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报告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本报告发布内容如涉及或属于系列解读,则交易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内容的了解而对其中假设依据、研究依据、结论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交易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系列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数据来源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研究依据和研究结论的目标价格及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研究逻辑。中信建投对本报告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报告发布之时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能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报告发布内容并非交易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报告内容交易者的任何交易建议,交易者应充分了解各类交易风险并谨慎考虑本报告发布内容是否符合自身特定状况,自主做出交易决策并自行承担交易风险。交易者根据本报告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本报告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报告进行翻版、复制和刊发,如需引用、转发等,需注明出处为“中信建投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增删或修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报告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 孟杰:我国铝工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路径【SMM铝上游峰会】

    SMM11月17日讯:在SMM举办的 2023首届铝上游产业链峰会 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孟杰介绍了中国铝工业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高质量发展路径等方面的内容。 对中国铝工业总体认知 铝是我国传统的原材料;铝行业是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行业;铝产业是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的产业;铝产业也是值得期待和发展的产业。 (一)铝是我国传统的原材料 1919年9月,中国商人在上海创建益泰信记铝器厂,这是中国第一家铝加工厂,使用二辊轧机轧制铝片;1949年以前(1937年前后),抚顺、高雄、张店三地铝冶炼厂开始建设和生产;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五”期间先后建设了抚顺铝厂、哈尔滨铝合金加工厂、吉林碳素厂和山东铝厂,从此我国铝工业走上了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发展之路。 铝是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金属,在国民经济124个产业分类中,有113个部门使用铝产品,是发展较快,应用广泛和产业关联度大的基础材料。 (二)铝行业是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行业 铝作为高耗能产品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也多次作为产能过剩产品进行调控,也是这一轮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政策落实最好的产品;铝产品也是节能减排和降碳优选产品,尤其是在“新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节能减排的首选;铝已经成为工业和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金属,公众对的铝的认知大幅度提升。 (三)铝产业是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的产业 优势:铝产业链完整,产能、产量、消费量、铝材品种及出口量全球第一,人均消费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直追发达国家的转变。技术发展速度全球第一。 劣势:资源保障不足、产能过剩、碳排放足迹大等。 (四)铝产业是值得期待和发展的行业 铝的载能以及可再生性、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和低碳特性,决定着铝的产品过去被广泛使用,未来更加受宠。铝是“能量银行也是货币银行”;越来越多的产品将进入市场;如果行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铝行业发展更加值得期待。 中国铝工业的现状 (1)2022年中国铝土矿产量全球占比约24%。 (2)中国铝土矿进口量全球占比十年增长25个百分点。中国氧化铝十年累计产量全球占比约51%。中国氧化铝产量全球占比十年增长约16个百分点,2022年产量占比达到57.6%。 (3)中国电解铝十年累计产量全球占比55%。中国电解铝产量全球占比十年增长11个百分点,2022年产量占比达到58.9%。 (4)2012年中国铝材产量全球占比约50%,2022年中国铝材产量4520万吨,全球占比约64%。 (5)2022年中国再生铝产量865万吨,新世纪以来中国原铝累计产量4.8亿吨,约占同期全球蓄积量增量的50%。 铝土矿:自2006年起,已在几内亚、印尼、圭亚那、斐济、牙买加、澳大利亚等国家获得铝土矿资源量近百亿吨,主要集中在几内亚(超过70亿吨)。 (6)氧化铝由国内向海外(2016年开始):印尼、牙买加已布局(建成565万吨)。 (7)电解铝海外建设迈出新步伐:截至目前,华青在印尼投建50万吨/年电解铝项目,实现海外电解铝投资历史性突破。 (8)铝加工国际市场拓展积极推进: •出海形式多样:独资建厂、合作建厂、跨国并购等。 •投资区域扩大:美国、泰国、韩国、越南、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等。 •涉及品类增多:铝型材、铝箔、铝板带及铝制品。 (9)能耗持续下降,电解铝能耗全球最低: 2022年,全国平均氧化铝综合能耗(以标准煤计)为321千克/吨,较2021年下降了21千克标煤/吨。全国平均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为13448千瓦时/吨铝,较2021年13511千瓦时/吨铝下降了63千瓦时/吨铝;全国平均电解铝直流电耗为12783千瓦时/吨铝,较2021年下降了40千瓦时/吨铝。十年间,中国电解铝电耗指标始终引领全球;中国氧化铝能耗指标持续优化,已降至全球平均水平以下。 (10)技术装备先进: 电解铝 •新建产能装备全部实现大型化,引领全球发展,并实现了电解铝技术与成套装备输出。 氧化铝 •单线最大产能已由2001年20万吨/年提升至目前的120万吨/年(全球最大),生产消耗显著降低。 铝加工 •装备水平国际领先,后发优势明显。45MN以上重型挤压机130多台;阿申巴赫箔轧机约60至70台;宽幅热粗轧-精轧生产线8条;国外引进热连轧生产线11条;哈兹列特连铸连轧生产线2条。 (11)2023年1-9月行业总体运行良好: 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氧化铝产量为6170.6万吨,同比增长0.8%;电解铝产量为3080.8万吨,同比增长3.3%;铝合金产量为1047万吨,累计增长16.0%;铝材产量为4654万吨,由年同期下降0.9%转为增长5.2%。 铝土矿进口量增加,共进口铝土矿10664万吨,同比增长12.8%,进口额为64.7亿美元,同比增长18.1%,几内亚铝土矿供给占比超过2/3,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未锻轧铝累计进口175.5万吨,同比增长30.7%;进口再生铝原料126.7万吨,同比增长12.8%。铝材出口395.3万吨,同比下降18.3%,出口均价下降15%。 规上铝企业实现利润617亿元,同比下降24.3%,冶炼企业实现利润393.7亿元,同比下降34.3%,铝加工企业实现利润222.1亿元,同比由1-8月下降12.6%转为增长4.5%。 铝加工材消费结构在发生变化,总体看没有想象中的好,但市场仍在。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资源禀赋不佳、保障程度低,氧化铝投资过热,碳排放量高等问题。 他认为中国铝工业高质量发展有以下几条路径: (一)抓资源,高度重视资源保障安全—打好资源组合拳; (二)坚定不移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氧化铝投资过热,坚持氧化铝不追求自给自足战略,鼓励适量氧化铝进口;—电解铝坚持控产能,发展立足于满足国内需求; (三)高站位谋划双循环新格局—铝材以内需为主,积极扩大应用;积极寻求海外市场,稳出口基本盘; (四)大力推进原生再生加工融合发展—保级利用,闭路循环; (五)坚持绿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发展—提升存量产业低碳、高效生产; (六)加大技术创新—实现领跑。

  • 孟杰:我国铝工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路径【SMM铝上游峰会】

    SMM11月17日讯:在SMM举办的 2023首届铝上游产业链峰会 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孟杰介绍了中国铝工业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高质量发展路径等方面的内容。 对中国铝工业总体认知 铝是我国传统的原材料;铝行业是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行业;铝产业是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的产业;铝产业也是值得期待和发展的产业。 (一)铝是我国传统的原材料 1919年9月,中国商人在上海创建益泰信记铝器厂,这是中国第一家铝加工厂,使用二辊轧机轧制铝片;1949年以前(1937年前后),抚顺、高雄、张店三地铝冶炼厂开始建设和生产;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五”期间先后建设了抚顺铝厂、哈尔滨铝合金加工厂、吉林碳素厂和山东铝厂,从此我国铝工业走上了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发展之路。 铝是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金属,在国民经济124个产业分类中,有113个部门使用铝产品,是发展较快,应用广泛和产业关联度大的基础材料。 (二)铝行业是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行业 铝作为高耗能产品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也多次作为产能过剩产品进行调控,也是这一轮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政策落实最好的产品;铝产品也是节能减排和降碳优选产品,尤其是在“新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节能减排的首选;铝已经成为工业和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金属,公众对的铝的认知大幅度提升。 (三)铝产业是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的产业 优势:铝产业链完整,产能、产量、消费量、铝材品种及出口量全球第一,人均消费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直追发达国家的转变。技术发展速度全球第一。 劣势:资源保障不足、产能过剩、碳排放足迹大等。 (四)铝产业是值得期待和发展的行业 铝的载能以及可再生性、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和低碳特性,决定着铝的产品过去被广泛使用,未来更加受宠。铝是“能量银行也是货币银行”;越来越多的产品将进入市场;如果行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铝行业发展更加值得期待。 中国铝工业的现状 (1)2022年中国铝土矿产量全球占比约24%。 (2)中国铝土矿进口量全球占比十年增长25个百分点。中国氧化铝十年累计产量全球占比约51%。中国氧化铝产量全球占比十年增长约16个百分点,2022年产量占比达到57.6%。 (3)中国电解铝十年累计产量全球占比55%。中国电解铝产量全球占比十年增长11个百分点,2022年产量占比达到58.9%。 (4)2012年中国铝材产量全球占比约50%,2022年中国铝材产量4520万吨,全球占比约64%。 (5)2022年中国再生铝产量865万吨,新世纪以来中国原铝累计产量4.8亿吨,约占同期全球蓄积量增量的50%。 铝土矿:自2006年起,已在几内亚、印尼、圭亚那、斐济、牙买加、澳大利亚等国家获得铝土矿资源量近百亿吨,主要集中在几内亚(超过70亿吨)。 (6)氧化铝由国内向海外(2016年开始):印尼、牙买加已布局(建成565万吨)。 (7)电解铝海外建设迈出新步伐:截至目前,华青在印尼投建50万吨/年电解铝项目,实现海外电解铝投资历史性突破。 (8)铝加工国际市场拓展积极推进: •出海形式多样:独资建厂、合作建厂、跨国并购等。 •投资区域扩大:美国、泰国、韩国、越南、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等。 •涉及品类增多:铝型材、铝箔、铝板带及铝制品。 (9)能耗持续下降,电解铝能耗全球最低: 2022年,全国平均氧化铝综合能耗(以标准煤计)为321千克/吨,较2021年下降了21千克标煤/吨。全国平均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为13448千瓦时/吨铝,较2021年13511千瓦时/吨铝下降了63千瓦时/吨铝;全国平均电解铝直流电耗为12783千瓦时/吨铝,较2021年下降了40千瓦时/吨铝。十年间,中国电解铝电耗指标始终引领全球;中国氧化铝能耗指标持续优化,已降至全球平均水平以下。 (10)技术装备先进: 电解铝 •新建产能装备全部实现大型化,引领全球发展,并实现了电解铝技术与成套装备输出。 氧化铝 •单线最大产能已由2001年20万吨/年提升至目前的120万吨/年(全球最大),生产消耗显著降低。 铝加工 •装备水平国际领先,后发优势明显。45MN以上重型挤压机130多台;阿申巴赫箔轧机约60至70台;宽幅热粗轧-精轧生产线8条;国外引进热连轧生产线11条;哈兹列特连铸连轧生产线2条。 (11)2023年1-9月行业总体运行良好: 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氧化铝产量为6170.6万吨,同比增长0.8%;电解铝产量为3080.8万吨,同比增长3.3%;铝合金产量为1047万吨,累计增长16.0%;铝材产量为4654万吨,由年同期下降0.9%转为增长5.2%。 铝土矿进口量增加,共进口铝土矿10664万吨,同比增长12.8%,进口额为64.7亿美元,同比增长18.1%,几内亚铝土矿供给占比超过2/3,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未锻轧铝累计进口175.5万吨,同比增长30.7%;进口再生铝原料126.7万吨,同比增长12.8%。铝材出口395.3万吨,同比下降18.3%,出口均价下降15%。 规上铝企业实现利润617亿元,同比下降24.3%,冶炼企业实现利润393.7亿元,同比下降34.3%,铝加工企业实现利润222.1亿元,同比由1-8月下降12.6%转为增长4.5%。 铝加工材消费结构在发生变化,总体看没有想象中的好,但市场仍在。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资源禀赋不佳、保障程度低,氧化铝投资过热,碳排放量高等问题。 他认为中国铝工业高质量发展有以下几条路径: (一)抓资源,高度重视资源保障安全—打好资源组合拳; (二)坚定不移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氧化铝投资过热,坚持氧化铝不追求自给自足战略,鼓励适量氧化铝进口;—电解铝坚持控产能,发展立足于满足国内需求; (三)高站位谋划双循环新格局—铝材以内需为主,积极扩大应用;积极寻求海外市场,稳出口基本盘; (四)大力推进原生再生加工融合发展—保级利用,闭路循环; (五)坚持绿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发展—提升存量产业低碳、高效生产; (六)加大技术创新—实现领跑。

  • 明日2023 SMM(首届)铝上游产业链峰会将召开

    尊敬的SMM用户: 感谢支持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23 SMM首届铝上游产业链峰会”,会议将于11月17日在广西南宁万丽酒店举行。 ♦ 会议签到时间:11月17日08:00-12:00 ♦ 会议签到地点:广西南宁万丽酒店1F ♦ 会议联系电话:杨渊浩(先生) 17680472528 请各位代表准时出席。请携带本人名片或者报名确认短信在签到处领取代表证和会议资料袋。 以下是SMM精心为您提供的参会详细信息,以便您更便捷顺利地抵达会议现场,敬请了解保存! 交通信息 》点击查看会议日程安排 扫描下图二维码查看参会嘉宾名片并在线报名参会

  • SMM:全球锂电池行业供应格局解析 企业走出国门面临的挑战和建议【欧洲锂电池大会】

    在SMM举办的 2023欧洲锂电池大会 上,SMM高级咨询项目经理朱健介绍了全球锂电池行业的供应格局,以及不同地区的宏观环境和产业链竞争力等情况,并且对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或将面临的挑战和建议做出分享。 全球电池行业供应格局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深度挖掘 受益于双碳目标的实施,电动汽车市场经历了一段快速增长的时期,并将在未来继续稳步增长,其中,中国将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据此前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复合年增长率达69%。虽然未来的增长速度可能比最初的速度要慢,但SMM预计,2025年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以12%的复合年增长率速度持续增长。 全球储能市场 从全球储能市场来看,欧洲和北美地区因电力短缺问题,提前开启储能行业的布局,而中国也在设定碳中和目标后,储能行业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其他新兴国家对储能行业的布局,也为储能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SMM预计,2021年到2023年,中国储能需求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在105%左右,欧洲方面,储能市场需求年复合增长率或将在62%左右。 不同地区的宏观环境 产业链竞争力分析(欧洲) 由于锂矿产储量有限,加之严格的环保法规,与当地电池需求相比,欧盟锂电池产业链匹配程度较低。受外国投资者的推动,电池行业的回报率获得了高增长。 具体来看: 矿产资源方面: 欧洲锂资源储量有限,2023年起其锂资源储量仅能满足当地4%的需求,到2030年,预计能满足当地36%的需求。 正极材料: 主要由欧洲的三元正极材料巨头和新进入者推动,预计到2030年,或满足58%的当地电池需求。 锂离子电池行业: 主要由海外投资驱动(中国/日本/韩国) 作为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传统制造业,再考虑到电池新规,预计欧洲电池行业的匹配率在2030年最高或将达到89%。 产业链竞争力分析(美国) 美国在上游原材料供应方面也有限制,而在锂电池制造补贴的推动下,当地供应将满足更高的当地需求比例,从2023年的6%到2030年的65% 具体来看: 矿产资源方面: 虽然美国有一定的锂储量,但受勘探的限制,预计到2030年,美国本土的锂供应量只有12%。 正极材料: 考虑到环境问题,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美国的产能仍然有限。预计到2030年,其本土供应量仅在5%左右。 锂电池行业方面: 在政策支持(电池制造补贴)和海外电池制造商投资的推动下,预计美国2030年锂电池行业匹配率达到65%。 供电能力与稳定性 从2022年6月到2023年5月电力供应水平的数据显示,鉴于庞大的经济规模,美国拥有最高的电力供应水平; 在电力供应稳定性方面,高度依赖清洁能源的国家,譬如奥地利、加拿大、波兰等国家可能面临电力供应不稳定的问题。 区域环境要求 相比于其他国家税,欧盟在环境方面有最严格的规定,例如废气和水的处理等方面,而这也将大大增加环保成本。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挑战和建议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关键阻碍 如下所示,譬如宏观政策、关税和贸易费,地缘政治稳定性,技术路线选择、电力供应、环境监管以及跨文化沟通交流等因素,都或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阻碍。 海外投资与运营配套服务框架“三步走” 第一步:海外投资营商环境指南(两周时间) 核心目标是通过了解当地商业环境,筛选最具潜力的国家。 主要了解的内容是产业链完备性,包括以下几点:最终用途的需求、政策支持(刺激政策、补贴政策等)、运营商环境(海外投资环境、经济指标等)、生产要素(员工工时、工资、所得税等)。 第二步:探索目标市场的投资可行性(2~3个月) 核心目标是根据产品技术和细分类型的选择,结合当地市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产品布局。 需要研究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包括技术路径选择(成本/性能/市场需求综合考虑)、产品细分类型选择(利润/政策指标/需求综合考虑)。 第三步:海外建设落地运营配套服务(大于等于4~6个月) 核心目标是在对国家布局和具体产品类型进行筛选后,如何建厂并防范潜在风险。 项目计划和预算控制方面,需要调研谈判援助、工程监理、项目团队建设以及跨文化沟通和管理桥梁等问题。 SMM整合多种资源,助力企业走出去 SMM拥有15年新能源领域专业咨询经验;已经助力50+家黑色及有色行业企业成功进入海外市场,新能源领域100+客户信任保障。

  • 2023欧洲锂电池大会圆满落幕! 纵览全球锂电产业现状 把脉未来发展形势 发掘海外投资潜力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出口国。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中国锂离子蓄电池出口数额接近3426.56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1835.26亿元增长86.7%。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向欧洲国家出口锂离子蓄电池累计约 70763.3万个,金额累计约达1091.82亿元,出口量较2021年增长了49.33%。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10月1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前,全球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我国打造绿色低碳新增长点的成效凸显,带动了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我国“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7989.9亿元,同比增长41.7%。 前三季度我国锂离子电池累积出口额为486.05亿美元,同比增长39%。前三季度,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美国金额为90.08亿美元,同比增长34.9%,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18.5%;出口德国74.14亿美元,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15.3%,出口韩国62.51亿美元,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12.9%。 今年8月17日,《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正式生效,自2024年2月18日起实施。该法规旨在强化欧盟内部电池市场运作,推动循环经济,以减轻电池全生命周期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欧洲是我国锂电池出口的主要市场,为了更好地促进海内外锂电行业人士加强沟通与合作,并详尽了解欧洲电动汽车和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最前沿消息,10月29日-31日,SMM于布达佩斯•匈牙利隆重地举办了 2023欧洲锂电池大会 。本次会议聚集了国际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制造商、原材料供应商、组件供应商和技术服务提供商等锂电产业链上下游数百位同仁共商未来。 》2023欧洲锂电池大会专题报道 开幕致辞 ITD匈牙利(前匈牙利投资促进局) 前投资副总监 Kamila Szandrocha SMM 高级副总裁 卢嘉龙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全球锂电回收——碳中和之路 发言嘉宾:SMM高级副总裁 胡健 全球锂电回收市场 价值链——生产动力电池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品与边角料以及报废汽车产生的废旧动力电池 采购渠道 - 中国的锂电池回收将逐渐成为主流,从 2022 年的 45% 上升到 2025E的 >60% 市场趋势——2030 年前,中国引领 EOL 市场,LFP 回收量激增,而到 2040 年,全球 NCM 回收量将占绝大多数 2022-2025E:中国市场以 NCM 废料引领增长 2025-2030E:到 2030 年,中国退役的 LFP 数量激增 2030-Y2040E:全球电池退役带动NCM电池废料进一步增长 市场现状——只有约50% 的电池废料流向白名单回收公司(一级和二级回收公司) 商业模式--中国锂电池回收行业有五种合作模式,其中龙头企业依托自身资源和能力,逐步延伸产业链。 》全球锂电回收——碳中和之路【SMM欧洲锂电池大会】 发言主题:碳中和背景下全球锂电池产业现状与展望 发言嘉宾:SMM行业研究院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 王聪 全球能源转型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快速发展 得益于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以及储能市场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迎来飞速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复合年增长率达69%。虽然未来的增长速度可能比最初的速度要慢,但SMM预计,2025年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以12%的复合年增长率速度持续增长。 储能市场方面,从本质上而言,储能市场的现状反映了2019年至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具有高增长、政策驱动的特点。2022年是储能市场发展元年,全球储能需求超过100Gwh。SMM预计,2023年全球储能需求约在170GWh左右。虽然短期内扰动因素仍在,但不改储能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各种国际政策,包括中国的强制性储能政策和美国的ITC补贴,共同推动了储能的快速发展。SMM预计,到2027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预计将在560GWh左右,预计2024年到2027年储能需求年复合增长率在30%左右。 锂电池产能全球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储能市场的兴起,锂电池需求正在增加,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全球锂电池企业正处于全速扩张阶段。 分国家来看,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能高居榜首,其次是欧洲、北美和韩国等地,而需求方面,同样是中国对锂离子电池需求在一众国家中遥遥领先,欧洲、北美和韩国分居其后。 全球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链的机遇 电池材料的全球分布能力仍然不均衡 NCM、CAM的产能分布与电池类似,以中国为首,其次是日本和韩国。欧洲和美国正在取得缓慢但稳定的进展。 而除电芯和NCM正极外,电池材料的全球化趋势明显缓慢,行业集中度高,行业开工率低。 SMM在下图整理了锂电池及其主要材料的产能分布及行业特点,具体如下: 锂电池方面,SMM认为海外各国对中国原材料依旧有一定程度的依赖;NCM、CAM方面,目前国外的技术路线是三元锂电池路线,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磷酸铁锂正极方面,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在中国生产,正极材料也是如此,该行业高度集中在中国地区。 电池化合物的产能分布也不均匀 在新能源化工领域,前驱体以及镍、钴、硫酸锰的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但原材料方面,中国仍对各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有依赖。 》SMM:锂电池产业快速发展 新能源与回收市场定价愈发详细、透明【欧洲锂电池大会】 发言主题:走向全球--释放与电池相关的海外投资潜力 发言嘉宾:SMM项目咨询高级经理 朱健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关键阻碍 如下所示,譬如宏观政策、关税和贸易费,地缘政治稳定性,技术路线选择、电力供应、环境监管以及跨文化沟通交流等因素,都或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阻碍。 海外投资与运营配套服务框架“三步走” 第一步:海外投资营商环境指南(两周时间) 核心目标是通过了解当地商业环境,筛选最具潜力的国家。 主要了解的内容是产业链完备性,包括以下几点:最终用途的需求、政策支持(刺激政策、补贴政策等)、运营商环境(海外投资环境、经济指标等)、生产要素(员工工时、工资、所得税等)。 第二步:探索目标市场的投资可行性(2~3个月) 核心目标是根据产品技术和细分类型的选择,结合当地市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产品布局。 需要研究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包括技术路径选择(成本/性能/市场需求综合考虑)、产品细分类型选择(利润/政策指标/需求综合考虑)。 》SMM:全球锂电池行业供应格局解析 企业走出国门面临的挑战和建议 发言主题:全球锂供需格局展望 发言嘉宾:SMM研究经理 马睿 SMM研究经理马睿对全球锂供需格局做出展望, 她表示,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激增导致锂电池需求持续上升。但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主导地位和三元电池体系内高镍化趋势放缓,未来碳酸锂的主导低位将加强。 但对于锂盐及锂资源供应端来说,未来过剩格局较为确定。在此情况下,高成本冶炼企业、高成本资源项目,将面临更高的出清风险。 近两年来,锂成为新能源行业的“超级明星”,在2020年四季度到2022年以来,价格一路狂飙,但从2023年开始,随着锂资源供应短缺的缓解,原本疯狂上涨的锂价开始进入下行周期。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那么,未来锂资源的供需格局是怎样的呢?随着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谁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储能和电动汽车市场推动了锂的需求 为共同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世界各国正在实施减少碳排放和实现零排放的战略。中国、美国和欧洲等主要碳减排国家都计划到2030年将碳排放量减少50%以上。这意味着,在这些政策的框架内,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未来需求增长都已确定。此外,中国、美国和欧洲作为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的重要增长地区,也是SMM在分析锂需求时最应该关注的市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 2019年~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复合年增长率达69%。即使经济环境充满挑战,2023年中国的补贴全面取消,电动汽车销量仍比2022年增长了24%。虽然未来的增长速度可能比最初的速度要慢,但SMM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以10-20%的速度持续增长。 按地区划分,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总销售额的64%,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预计将达到33%左右。相反,2023年,中国以外地区的渗透率仅为9%左右,美国低于10%,欧洲为20%,其他地区或国家发展缓慢。这也揭示了未来海外需求增长的巨大潜力。SMM预测,到2027年,中国以外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达到15%左右。总体而言,虽然新能源汽车年增长率从25-27%下降到12%,但总体增长仍然值得关注。 储能市场方面: 从本质上而言,储能市场的现状反映了2019年至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具有高增长、政策驱动的特点。2022年是储能市场发展元年,全球储能需求超过100Gwh。在此背景下,不少业内人士预测,到2023年,储能需求可能超过200GWh。但是实际市场结果远低于预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欧洲市场:2023年,放眼整个欧洲市场,电价下降、不利的经济环境和库存过剩导致电池需求低于预期。 北美市场:因为利率上升,市场投资减少;此外,储能系统的关键组件,变压器作供不应求,交货时间延长。致使企业购买了电池,但电池安装量却减少了,导致美国储能电池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虽然短期内扰动因素仍在,但不改储能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各种国际政策,包括中国的强制性储能政策和美国的ITC补贴,共同推动了储能的快速发展。 SMM预计,到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预计将超过900GWh,预计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27%左右。 锂电池需求方面: 近年来,在电动汽车和ESS行业的推动下,锂电池的需求激增。虽然海外电动汽车市场主要倾向于三元电池,但中国近年来对磷酸铁锂电池的使用有所增加。在全球范围内,磷酸铁锂电池也逐渐成为主流。SMM预计,2023年以后,电动汽车行业的增量增速将放缓。尽管储能行业的增长率依旧很高,但由于其基数低,对整体电池行业需求影响并不明显 。SMM预计,从2023年~2027年,全球电池需求将以25%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综合来看电池需求增长速度较此前将有所放缓,也意味着锂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锂的未来需求增长率将逐渐下降。 按材料类型划分,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在锂电池中占据主导地位。最初因中国补贴政策的转变,当能量密度作为补贴标准时,三元电池最初占据了突出的份额。然而,随着后续补贴的减少,重点转向了成本效益,磷酸铁锂电池进入聚光灯下。此外,随着储能市场的扩大,到2023年,SMM预计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将达到56%左右。在电动汽车和储能行业的推动下,预计到2027年,磷酸铁锂电池的份额将持续上升。 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未来市场对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需求将更加多元化,SMM预计后续碳酸锂的需求将超过氢氧化锂。 正极材料需求方面: 而事实上,据SMM调研显示,磷酸铁锂电池的渗透率不仅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不断提高,长期以三元电池路线为主导的欧美市场也开始逐步向磷酸铁锂方向倾斜。此前,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专利限制、低温性能不佳以及续航里程等缺陷,欧美市场多倾向于采用三元电池路线。然而,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改进,譬如比亚迪刀片电池,使得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显著提升,也使得磷酸铁锂电池获取欧美市场的关注。磷酸铁锂电池优越的成本效益和安全性引起了市场的重新关注。不少车企和电池企业均已扩大磷酸铁锂电池的布局。 从正极材料的角度来看,在2024年~2027年之间,磷酸铁锂电池将经历持续增长,碳酸锂的主流需求趋势再度确定。 此外,从高镍、中镍三元正极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碳酸锂的主流趋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众所周知,含镍量在65%以上的三元正极材料主要使用氢氧化锂,其余将主要使用碳酸锂。市场主要使用高镍三元材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高能量密度、钴成本比镍要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镍三元材料的安全性相对较弱。从钴、镍价格来看,据SMM现货报价显示,自2022年以来,由于供应过剩,钴和镍的价格一直在下降。其中钴方面,SMM认为,因为原料到港问题存在延期,盐厂因为亏损减产,短期的供应收到扰动,但是还是不改远期的过剩预期。此外,通过三元材料体系性能对比来看,目前高压6系产品的能量密度接近标准8系产品。中镍阴极更安全稳定,这将降低高镍阴极的竞争优势。 SMM预计,从2024年~2027年,中镍和高镍三元将分别以10%和14%的复合年增长率稳步增长。且高镍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未来碳酸锂的主导地位将逐步加强。 全球碳酸锂和氢氧化锂需求增长差异 首先,SMM预计,全球锂盐需求预计将继续稳步增长,但边际增长率已不敌早期,SMM预计2023年至2027年锂盐需求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0%左右。 供需方面: 需求方面,按锂盐类型细分 ,2018年以来,由于高镍化的进展,氢氧化锂的占比逐渐增加,但这一趋势在2023年已经达到拐点。在碳酸锂方面,因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和储能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以及三元体系中中镍材料占比反扑,未来碳酸锂需求预计稳定增长。SMM预计2023 - 2027年碳酸锂需求复合年增长率在22%左右,到2027年,碳酸锂需求占比将上升至74%,进一步巩固其主导地位。 从锂盐的生产方面来看 ,SMM预计2023年~2024年期间,氢氧化锂和碳酸锂的产能都将快速增长。然而,持续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正在加剧。SMM预计到2023年和2024年,锂盐整体开工率将较此前有所下滑。而考虑到此前提到的需求增长的差异,说明碳酸锂的需求增长速度高于氢氧化锂,因此碳酸锂企业开工率也有更好的表现。 结合供需面的情况, SMM预计,随着冶炼厂产能的快速扩张和锂资源项目的不断释放,全球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供需格局在2023年出现逆转,远期二者均将延续过剩局面,其中碳酸锂凭借着预期更高的需求增长,过剩幅度将比氢氧化锂要低。 》SMM:全球锂供需格局展望 未来碳酸锂需求主导地位有望加强【欧洲锂电池大会】 发言主题:印尼镍业的概述与展望 发言嘉宾:Ms. Meidy Katrin Lengkey,Secretary General of Indonesia Nickel Mining Association(APNI) 全球镍产量分布情况 印尼镍矿公司(IUP) 截止2023年9月,印尼镍矿公司共有333家,镍矿特许权总面积为83.6万公顷。 印尼镍储量和资源量(2022) 总资源量的镍含量为1.742亿吨,其中34%的资源量(6000万吨)的镍含量大于1.7%。镍含量大于1.7%,符合印尼大多数冶炼厂的要求。 总储量的镍含量为5510万吨,多达48%的储量(2631万吨)的镍含量大于1.7%。镍含量大于1.7%,符合印尼大多数冶炼厂的要求。 印尼镍资源/储量的背景数据 1)矿产资源和储量已在表格中公布(最后更新日期为2022年); 2)在计算资源/储量时,每种矿物商品都没有截止等级作为参考; 3)只有约60.26%的IUP数据包含在资源与储备平衡表中; 4)除山谷和HaritaObi外,储量被视为资源的一部分; 5)大多数储量都是湿基储量,没有含水量信息可将湿基储量转换为干基储量,因此在计算时,含水量假定为30%; 6)由于森林状况,许多地区无法勘探。 印尼镍加工和精炼设施总量 印尼镍矿供需情况 对镍储量可持续性的影响 政府需要全面控制镍储备的恢复能力,使其能够支持下游战略,提高附加值。 储量评估的边界品位优化 镍矿石交易中一般采用的COG为1.7%,这意味着可用作储备的矿石量仅为34%。 而如果COG为1.5%,则可用作储备的矿石量可优化50%。 使用1.7%的COG可以解决16%的数量缺口。 政府需要实施一项战略,以优化镍储备的恢复能力 》APNI:印尼镍矿供需、生产销售情况及建立印尼镍指数的重要性【SMM欧洲锂电池大会】 发言主题:万华化学:匈牙利和欧洲国家投资前景 发言嘉宾:Anna Fridel, Officer Sustainability , Wanhua♦BorsodChem 其对万华化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万华化学是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公司,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竞争优势,拥有领先的 MDI、TDI 和 ADI 生产技术,以及完整的乙烯、丙烯、丁烯石化产业链。 其介绍了万华化学在匈牙利建成的一体化化工工业园。 BorsodChem •法定前身成立于1949年 •专注于异氰酸酯,PVC,氯碱和特种化工产品 •2011年被万华收购 •在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拥有完全一体化的生产基地 •中东欧唯一的异氰酸酯生产商 BorsodChem经历了75年的转型 》万华化学:匈牙利和欧洲国家投资前景【SMM欧洲锂电池大会】 发言主题:宁德时代: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转型和电气化 未来三大发展方向 发言嘉宾:宁德时代欧洲公共事务负责人 Balázs Szilágyi Balázs Szilágyi介绍了宁德时代在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转型和电气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及未来三大发展方向。他表示,宁德时代计划到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 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转型和电气化 电动汽车市场(EV) SNE Research: 宁德时代电动汽车电池消费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电动汽车电池消费量全球第一,市场份额36.8%。 储能系统电池市场(ESS) 宁德时代在2021年和2022年的ESS电池出货量排名世界第一,2023上半年,宁德时代ESS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 宁德时代的储能解决方案在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ESS主要市场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宁德时代BESS有助于整合可再生能源,并为加强电网提供辅助服务。 三个发展方向: 》宁德时代: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转型和电气化 未来三大发展方向【SMM欧洲锂电池大会】 发言主题:变革的价值:遵循欧盟规则并减少电池碳足迹 发言嘉宾: Minviro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Robert Pell博士 发言主题:欧洲新能源锂电铝箔应用及发展趋势 发言嘉宾:Wang Cheng,President and CEO ,EUROPEAN METALS SRL 发言主题:CEIS:电池制造补贴 在选定的中欧国家的投资 发言嘉宾: ITD匈牙利(前匈牙利投资促进局) 前投资副总监 Kamila Szandrocha CEIS介绍 支持选址过程、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联系、协调政府关系、免费制定补贴地图、管理所有补贴流程。 CEE正在成为电池中心 一些中东欧国家成为电池的制造中心,补贴制度吸引电池制造商。 匈牙利现有的补贴 匈牙利可提供与制造业相关投资的补贴、为资产投资提供VIP现金补贴、针对电池制造商和供应商的TCTF补贴(新增)、发展税收减免、培训补贴。 1.VIP现金补贴('EKD') 按地点划分的最低投资额: ●至少1000万欧元:在Debrecen、Eger、Gyõr、Kecskemét、SzegedSzekszárd,Székesfehérvár、Szombathly、Tatabánya、Veszprém、Zalaegerszeg; ●至少500万欧元:在Békéscsaba、Kaposvár、Miskolc、Nyíregyháza、Pécs,Salgótarján、Szolnok和任何地区的席位; ●至少300万欧元:在其他地区。 匈牙利投资促进局(HIPA)提供VIP现金补助(EKD); ●符合条件的成本:购买房产、建筑、租金、现代化改造、机器、设备、无形资产、专有技术、许可证; ●投资期:最长10年; ●援助强度:一般为5-20%; ●后期融资,不提供预付款。 承诺: 维持员工基数; 成熟(现有)公司:基础销售收入或基础工资总额或两者的结合应在监测年度内平均增长至少30%; 新兴(新)公司:销售收入必须增加300万欧元,工资总额必须在监测年度内平均增加30万欧元。 型企业的监测期至少为5年,中小型企业的监测期至少为3年。 2.为促进向净零碳排放经济过渡的投资提供补贴 符合条件的业务活动: 制造热泵、电池、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解器以及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设备,设计并主要用于这些产品的直接输入的制造组件,生产制造这些产品所必需的相关关键原材料。 在匈牙利各地均可获得: 布达佩斯最高补助金:15%/1.5亿欧元, 其他地点的最高补贴:35%/350万欧元 小企业:增长20%,中型企业:增加10% 可使用至2025年12月31日。 符合条件的费用: o资产 o土地、建筑、施工、租金、建筑现代化、 o机器和设备、 o无形产品。 投资一揽子计划的两个要素: o匈牙利政府单独提供的现金补贴、 o发展税收补贴。 必须保持基本雇员人数。 现金补贴由政府单独决定发放。 最低补贴金额:300万欧元/500万欧元/1,000万欧元(视地点而定)。 3.发展税收减免 投资项目完成后可使用税收抵免 可通过地区援助或TCTF类别获得、 免征企业应缴税款的80%,最长可连续13年 最低投资额:欠发达国家为10亿福林(约合270万欧元),较发达国家为30亿福林(约合800万欧元)。 应保持基本雇员人数、 应向财政部提交补贴申请 波兰的可用补贴 波兰为制造业相关投资提供的现有补贴 投资补助/现金补助、 TCTF 补贴(新)、 企业所得税减免、 培训补贴、 房地产税减免。 》CEIS:在部分中欧国家投资电池制造可享受这些补贴政策【SMM欧洲锂电池大会】 发言主题:先进的锂电池回收设备和整体解决方案 发言嘉宾:杰瑞环保首席技术官 Martin Cong 小组讨论: 促进全球伙伴关系 加快电动汽车价值链的部署 政府、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开展国际合作与协作的重要性 全球经验分享与总结 主持人: Roland Berger高级合伙人、高级技术中心全球负责人 Wolfgang Bernhart 嘉宾: Kuehne+Nagel(德迅集团)高级副总裁、全球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业务负责人 Achim Glass Vertical Ventures创始人&EMR Capital高级顾问 Anthony Tse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 (VDA) 原材料顾问 Karol W. Bednarek Euro Lithium + Borate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Petr Palkovsky 小组讨论:能源转型和ESG监管:如何推动电动汽车和锂电池行业建立绿色、有竞争力和可持续的结构 •落实ESG政策 •碳足迹追踪 主持人:Circulor首席执行官 Douglas Johnson Poensgen 嘉宾: ISEBAR首席执行官 Mirko Liebetrau Minviro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Robert Pell博士 Cobalt Institute可持续发展高级经理 Tom Fairlie Freyr企业公共事务和可持续发展执行副总裁 Hege Norheim Drive Sustainability高级项目经理 Luciana Rendace 力拓集团塞尔维亚负责人 Marijanti Babic 发言主题:投资者如何应对欧洲电池材料投资的挑战 发言嘉宾:GregPitt,VP-BatteryActiveMaterialsGrowth,Worley 背景:材料供需缺口 成为市场领导者意味着: 在关键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全球约80万吨),或者到2030年拥有90千吨的垂直一体化CAM工厂。 为实现这一目标,欧洲需要大量外国投资 1.严格的地区政策和激励措施不断演变⇒在投资时间和规模上产生动力和不确定性。 2.许可要求严格、本地化且不断变化⇒投资和选址决策前,需要加强尽职调查和规划。 3.工程和施工资源限制⇒激烈的竞争;更高的工资;劳动力短缺。 4.供应商格局——少数规模相对较小的参与者⇒瓶颈——面临压力,交货时间延长。 5.升级⇒推高建筑和设备成本 6.200种语言、文化和独特的认证要求⇒合作伙伴需要因地制宜。 2.现实情况 在欧洲开展"电池业务"的现实情况 》投资者如何应对欧洲电池材料投资的挑战【SMM欧洲锂电池大会】 小组讨论:从供应到需求:最大限度地扩大欧洲电池供应链 欧洲锂电行业本地供应链格局 材料供应和物流专题 中国企业海外计划 主持人:SMM高级副总裁 胡建 嘉宾: 巴斯夫Battery Base Metals and Recycling高级副总裁 Daniel Schönfelder Itavolt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Lars Carlstrom CHEP高级商务总监 Safak Aktekin Talga集团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 Mark Thompson 湖州昆仑亿恩科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营军 发言主题:如何使ESS更安全、更高效? 发言嘉宾:Gold Electronic技术总工程师 Peng Cao 储能应用发展趋势 2022 年,全球储能应用发展迅速,新增 30.7 千兆瓦,与 2022 年相比增长了 98%。中国、欧洲和美国成为主要市场,占市场总量的 86%,与 2021 年相比增长了 6%。 彭博NEF 2023年市场报告预测显示,ESS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1877 GWh,发电容量达到650GW。 同时,DNV也预测,2030年锂离子电池储能将达到1.6TWh。 两者都有类似的预测,我们预计未来十年新增储能容量将超过1TWh。 2023年,特斯拉在现场演讲中预测,未来的总储能容量将达到 240TWh。 如何让储能系统赚更多的钱? 电池老化和不一致性对利润的影响 考虑到电池阵列的一致性会变差,进而将导致电池老化,电池电量低会影响系统性能,如木桶效应。由于电池老化,3-5年后,储能系统回报将减少。电池老化和一致性的影响将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电池系统可用容量 Cmax 表示电池可释放的最大容量,Ca 表示电池可释放的实际容量,Ca/Cmax 表示容量比。 有两种常见的均衡方式:被动均衡和主动均衡。这两种方法都适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可用容量和延长电池寿命。 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和电池一致性、增加配比、延长系统寿命,主动均衡策略是较好的解决方案。 》总工解析:储能应用发展趋势 如何让储能系统更安全、赚更多钱?【SMM欧洲锂电池大会】 发言主题:定义更绿色的未来 推出 “ 问顶”电池新技术 发言嘉宾:REPT欧洲分公司总经理 Diana Cheng 碳中和计划 青山-REPT再造全球绿色价值链 印尼电池产业规划: 2023年四季度建设启动;2024年二季度、三季度安装机电设备;2025年第一季度批量生产。 2025 年第一季度,REPT 可以从印尼向海外客户交付电池(第二家产自海外工厂的中国电池供应商)。 全球绿色容量布局 本地化: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绿色电池 到2025年达到150GWh,2030年达到300GWh。 印尼生产工厂的里程碑 她还介绍了青山-REPT东盟供应链的概况、青山-REPT欧盟工厂里程碑。 》REFT:印尼电池产业规划、绿色容量布局及“问顶”电池新技术【SMM欧洲锂电池大会】 圆桌论坛: 加强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工商业储能 住宅储能 主持人:Rho Motion 研究经理 Iola Hughes 发言嘉宾:Gotion Global首席运营官兼德国国轩总经理 Peter Willemsen SAFT ESS解决方案市场总监 Gerardo Rebollar Trejo SMM 咨询总监 颜宇翀 ElevenEs ESS销售和产品经理 Marton Pap 小组讨论: 关键矿产和电池行业的投资风险与可融资性 主持人:Battery Materials Review 总经理 Matt Fernley 发言嘉宾:WMC energy总经理、电池材料与资产开发主管 Fedor van der Post Traxys锂贸易总经理Martim Facada Raiffeisen国际事务主管 Gaspar Tiszai 发言主题:通过合作实现协同效应:锂行业重要的多方利益攸关项目综述 发言嘉宾:国际锂业协会(ILiA) 秘书长兼联合创始人 Roland Chavasse ILiA简介 国际锂业协会(ILiA)为整个锂价值链提供具有代表性的全球声音。 ILiA愿景:代表锂行业、提高ESG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成为全球锂领域的权威 其还对其国际锂业协会(ILiA)执委会及成员等进行了介绍。 锂行业多方利益攸关项目 汽车监管趋势 其从已经宣布政策的国家,对汽车监管趋势进行了介绍。 美国和欧盟的主要法规和立法 》通过合作实现协同效应:锂行业多方利益攸关项目综述【SMM欧洲锂电池大会】 小组讨论:支持电池快速增长的可持续原材料供应 原材料供应的安全性 电池制造商的需求 主持人: SMM伦敦办事处董事总经理 王彦臣 嘉宾:SQM对外事务总监 Stefan Debruyne 紫金矿业高级顾问 郭先健 智利锂业公司南美区总裁 Jose de Castro Brazilian Nickel创始人兼技术总监 Anne Oxley NextSource材料公司首席执行官 Craig Scherba UkrLithiumMining首席执行官 Denis Aloshin 圆桌论坛:电池回收的思考:如何完成脱碳目标? 电池回收技术 在脱碳产业链中的作用 主持人:Xida Communications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 Salvatore Pinizzotto 嘉宾:Ecobat全球锂业务开发副总裁 Tom Schaefer SMM项目咨询高级经理 朱健 博萃循环科技有限公司(Botre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林晓博士 Umicore电池回收解决方案业务总监 Charles Stuyck 发言主题:携手推进锂电池回收利用 迈向安全、绿色和低碳的未来 发言嘉宾:北辰循环市场总监 Linhan Ge 圆桌论坛: 下一代电池解决方案中的前沿技术 创新材料可提高电池性能、安全性和回收利用率 主持人:Innolith总工程师,MD德国 Markus Borck 发言嘉宾:宁德时代欧洲公共事务负责人 Balázs Szilágyi Basquevolt合伙企业负责人 Nicolas Bozek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Europe欧洲研发负责人 Lisset Urrutia Blue Solutions市场营销战略总监 Sriram Ramanoudame Alkeemia研发总监 Lorenzo M.Orsini博士 E-magy首席执行官 Casper Peeters

  • REFT:印尼电池产业规划、绿色容量布局及“问顶”电池新技术【SMM欧洲锂电池大会】

    在SMM举办的 2023欧洲锂电池大会 上,REPT欧洲分公司总经理 Diana Cheng介绍了公司的印尼电池产业规划、全球绿色容量布局、东盟供应链的概况、可持续生态系统以及问顶电池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碳中和计划 青山-REPT再造全球绿色价值链 印尼电池产业规划: 2023年四季度建设启动;2024年二季度、三季度安装机电设备;2025年第一季度批量生产。 2025 年第一季度,REPT 可以从印尼向海外客户交付电池(第二家产自海外工厂的中国电池供应商)。 全球绿色容量布局 本地化: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绿色电池 到2025年达到150GWh,2030年达到300GWh。 印尼生产工厂的里程碑 她还介绍了青山-REPT东盟供应链的概况、青山-REPT欧盟工厂里程碑。 通往碳中和未来之路 可持续生态系统 步骤1: 回收内容:从旧电池系统回收的材料;降低供应链风险;避免进一步的碳排放。 步骤2: 电气化交通:电气化物流车队;自主材料处理;高效、安全的存储管理。 步骤3: 高效制造:最大化单元空间利用率;提高生产速度;提高设备效率 问顶电池技术 迈向更环保的未来 她从高容量、高能量密度、超快速充电以及安全性高等方面对最新电池技术进行了介绍。 此外,其还对问顶电池系列产品、应用程序、系统技术模块以及绿色电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其中,在问顶绿色电池方面:问顶电池在高能量密度方面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问顶电池充电快、功率大。 最后,她提及问顶技术凭借着高能量以及顶级能量密度,与当地合作伙伴一起走向绿色未来。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