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83个
硅锰方面,昨日硅锰2409合约收于7448元/吨,较上个交易日下跌182元/吨,跌幅2.39%。硅锰现货市场多空博弈加剧,市场观望情绪较浓,锰矿价格回落,硅锰仓单量持续高位增加,压制硅锰价格回升。供应端,目前在高利润刺激下,硅锰开工率及产量均持续提升,但高品矿短缺问题短期仍难解决,对硅锰的成本支撑仍在,需求端,钢厂增产叠加硅锰自身库存低位,对硅锰消费也存在一定支撑,但随着钢材消费逐步转入传统淡季,对硅锰的消费也会形成干扰。整体来看,目前全产业链硅锰库存高企,但原料锰矿库存偏低,市场多空博弈剧烈,建议谨慎对待当前价格。后期关注锰矿发运、锰矿库存及锰硅产量提升情况。 硅铁方面,昨日硅铁期货价格震荡下跌,硅铁2409合约收于6884元/吨,较上个交易日上涨12元/吨,涨幅0.17%。现货方面,主产区72硅铁自然块现金含税出厂6700-6750元/吨, 75硅铁自然块7100-7300元/吨。供应端,高利润下硅铁产量持续增加,原料兰炭价格偏稳运行,对成本有所支撑,但需求端来看,钢厂复产已接近尾声,消费淡季到来,使得硅铁需求预期转弱。整体来看,硅铁基本面情况变化不大,多空博弈下预计短期价格维持震荡运行,后续需关注钢厂采购及硅铁去库速率的变化情况。 策略 硅锰方面:中性 硅铁方面:中性 关注及风险点:锰矿发运、库存及硅锰产量提升情况,钢厂采购意愿、电价变化及产区政策情况。
周四,硅铁主力合约上涨0.17%,报收6884元/吨。当前终端需求偏弱,成本支撑力度不足是主要影响因素。供需层面来看,硅铁生产企业开机率周环比持续增加,但近期硅铁价格重心震荡下移,对企业复产意愿有一定影响,钢招定价对需求提振作用有限,需求有一定刚性支撑,但难以持续好转。成本端兰炭价格支撑力度同样有限。综合来看,预计短期硅铁价格震荡偏弱运行为主。 周四,锰硅主力合约下跌2.39%,报收7448元/吨。随着近期锰硅期价重心的震荡下移,市场情绪也受到较大影响,成交转淡,观望情绪渐浓,成本端的支撑也在逐渐下降,锰矿报价有一定下调,天津港澳块69-71元/吨度左右,加蓬矿68元/吨度左右,半碳酸47-48元/吨度左右。供需层面来看,锰硅生产企业开机率周环比仍在不断增加,但终端需求表现低迷,钢招采购提振作用有限,供需格局逐渐转变,库存或将逐渐开始累积。综合来看,预计短期锰硅价格震荡偏弱运行,关注成本支撑及钢招定价。
硅锰方面,昨日硅锰2409合约收于7684元/吨,较上个交易日下跌170元/吨,跌幅2.16%。硅锰现货市场多空博弈加剧,市场观望情绪较浓,锰矿价格回落,压制硅锰价格回升。供应端,目前在高利润刺激下,硅锰开工率及产量均持续提升,但高品矿短缺问题短期仍难解决,对硅锰的成本支撑仍在,需求端,钢厂增产叠加硅锰自身库存低位,对硅锰消费也存在一定支撑,但随着钢材消费逐步转入传统淡季,对硅锰的消费也会形成干扰。整体来看,供给干扰延续,成本支撑硅锰价格底部空间,考虑到目前市场多空博弈加剧,建议谨慎对待当前价格。后期关注锰矿发运、锰矿库存及锰硅产量提升情况。 硅铁方面,昨日硅铁期货价格震荡下跌,硅铁2409合约收于6918元/吨,较上个交易日下跌22元/吨,跌幅0.32%。现货方面,主产区72硅铁自然块现金含税出厂6700-6750元/吨, 75硅铁自然块7100-7200元/吨。供应端,高利润下硅铁产量持续增加,原料兰炭价格偏稳运行,对成本有所支撑,但需求端来看,钢厂复产已接近尾声,消费淡季到来,使得硅铁需求预期转弱。整体来看,硅铁基本面情况变化不大,多空博弈下预计短期价格维持震荡运行,后续需关注钢厂采购及硅铁去库速率的变化情况。 策略 硅锰方面:中性 硅铁方面:中性 关注及风险点:锰矿发运、库存及硅锰产量提升情况,钢厂采购意愿、电价变化及产区政策情况。
据外电6月25日消息,日本研究人员在该国专属经济区内的太平洋发现超过2亿吨富含电池金属的锰结核。 来自东京大学和日本财团的专家小组说,这些拳头大小的结核覆盖了东京偏远岛屿南鸟岛附近的大片海底。 这些富含金属的岩石位于约5500米的深处,被认为与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带发现的多金属结核非常相似,因为它们除了含有锰外,还含有钴、镍和铜。 据《日本时报》报道,该团队估计该矿床含有61万吨钴(相当于日本75年的消费量)和74万吨镍(11年)。 日本财团Nippon Foundation和其他机构预计,明年将开始大规模提取结核,并将其交付给有能力处理结核的日本公司。从2026年开始,该非营利组织计划与多家日本公司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将这些矿物开发为当地来源的材料。 东京大学将从学术角度为该项目做出贡献,对从海底提取的物质进行详细分析。 该地区锰结核的存在是在2016年的一次调查中首次发现的,该调查由该大学和其他组织的一个团队参与。 BMO分析师Colin Hamilton表示,这些结核的发现深度使得开采它们比听起来要复杂得多。他在周二的一份简报中写道:“开采并不简单,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潜在的测试案例,可以检验深海开采与全球燃料向材料转变有关的材料的利弊。” Hamilton指出,几个主要金属消费实体已经表示,在对这些活动的潜在影响进行进一步研究之前,他们不会购买深海来源的材料。 多金属结核,也被称为锰结核,在一个矿石中含有四种基本的电池金属“钴、镍、铜和锰”。 全球主要银行如瑞士信贷、劳埃德、NatWest和渣打银行,荷兰银行ABN Amro和西班牙集团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最近都出台了政策,排除为深海勘探和开采提供资金的可能性。 未来几十年,镍和钴的需求预计将激增。根据白宫的一份文件,随着电池供电技术取代石油和天然气供电系统,对这些金属的需求预计将增加400%至600%。 美国金属公司Metals Company是最先进的海底结核开采公司之一,该公司于6月初宣布,已成功生产出完全从海底多金属结核中提取的硫酸钴,为全球首例。 国际海底管理局(ISA)目前正在制定全球首部水下采矿法规,计划在2025年之前完成。尽管没有正式规定,但从技术上讲,深海采矿最早可能于7月开始,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即将召开的会议时间一致。 原标题:《日本在海底发现逾2亿吨电池金属资源》
据外电6月25日消息,日本研究人员在该国专属经济区内的太平洋发现超过2亿吨富含电池金属的锰结核。 来自东京大学和日本财团的专家小组说,这些拳头大小的结核覆盖了东京偏远岛屿南鸟岛附近的大片海底。 这些富含金属的岩石位于约5500米的深处,被认为与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带发现的多金属结核非常相似,因为它们除了含有锰外,还含有钴、镍和铜。 据《日本时报》报道,该团队估计该矿床含有61万吨钴(相当于日本75年的消费量)和74万吨镍(11年)。 日本财团Nippon Foundation和其他机构预计,明年将开始大规模提取结核,并将其交付给有能力处理结核的日本公司。从2026年开始,该非营利组织计划与多家日本公司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将这些矿物开发为当地来源的材料。 东京大学将从学术角度为该项目做出贡献,对从海底提取的物质进行详细分析。 该地区锰结核的存在是在2016年的一次调查中首次发现的,该调查由该大学和其他组织的一个团队参与。 BMO分析师Colin Hamilton表示,这些结核的发现深度使得开采它们比听起来要复杂得多。他在周二的一份简报中写道:“开采并不简单,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潜在的测试案例,可以检验深海开采与全球燃料向材料转变有关的材料的利弊。” Hamilton指出,几个主要金属消费实体已经表示,在对这些活动的潜在影响进行进一步研究之前,他们不会购买深海来源的材料。 多金属结核,也被称为锰结核,在一个矿石中含有四种基本的电池金属“钴、镍、铜和锰”。 全球主要银行如瑞士信贷、劳埃德、NatWest和渣打银行,荷兰银行ABN Amro和西班牙集团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最近都出台了政策,排除为深海勘探和开采提供资金的可能性。 未来几十年,镍和钴的需求预计将激增。根据白宫的一份文件,随着电池供电技术取代石油和天然气供电系统,对这些金属的需求预计将增加400%至600%。 美国金属公司Metals Company是最先进的海底结核开采公司之一,该公司于6月初宣布,已成功生产出完全从海底多金属结核中提取的硫酸钴,为全球首例。 国际海底管理局(ISA)目前正在制定全球首部水下采矿法规,计划在2025年之前完成。尽管没有正式规定,但从技术上讲,深海采矿最早可能于7月开始,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即将召开的会议时间一致。 原标题:《日本在海底发现逾2亿吨电池金属资源》
华源证券研报投资要点: 能源金属方面,价格整体呈震荡运行趋势,电解钴止跌拉涨。锂:碳酸锂价格下跌0.56%至105900元/吨,氢氧化锂价格下跌2.80%至93750元/吨,近期市场偏弱震荡运行。需求端,多数正极厂于前期价格较低时期已经进行散单采备库,当下补库行情或已接近尾声,综合看碳酸锂采买观望情绪抬升,现货市场成交较为清淡,后续关注下游企业对锂盐企业售价接受度的变动需求。建议关注: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中矿资源、永兴材料。 钴:海外MB钴价下跌2.12%至12.7美元/磅,国内电钴价格下跌5.46%至22.50万元/吨,近期价格跳涨后高位震荡。电钴供给过剩格局短期难以改善,供给方面,部分企业产量爬坡,产量维持小幅增量;需求方面,终端实际采买较为有限,需求复苏延迟。受市场超预期消息推动,市场情绪浓厚,推动价格短期跳涨。建议关注:腾远钴业、华友钴业、寒锐钴业。 镍锰:硫酸锰价格上涨6.84%至0.63万元/吨,硫酸镍价格上涨3.91%至3.33万元/吨,近期市场偏强运行。供给端,受限于原料供应偏紧及利润倒挂,镍盐供应整体不及预期,厂家惜售情绪较高;需求端,头部前驱体大厂完成采购后当前在市场活跃度仍较低,部分前驱体企业对6月的镍盐原料采购仍在继续。短期补库需求推动盐厂挺价心态走强,成本驱动价格上涨,预计后市震荡偏强运行。建议关注:华友钴业、湘潭电化。 稀土永磁:氧化镨钕下跌3.28%至36.9万元/吨,氧化镝下跌4.44%至193.5万元/吨,氧化铽下跌6.93%至598万元/吨,近期市场震荡偏弱运行。供应端相对充足,4月氧化镨钕产量环比增长,现货数量紧缺状态缓解,需求端目前表现平稳,市场氛围转淡,短期磁材厂开工率较低,预计后市偏弱震荡运行。建议关注:中国稀土、北方稀土、金力永磁、中科三环。 新材料方面,从景气度角度,持续看好软磁和铜合金赛道。软磁材有望料持续受益电子电力行业发展趋势,电力方面,新能源和电网投资景气度持续传导,如合金软磁粉芯站稳光储电车桩终端应用,非晶合金受益配电变压器及海外出口需求;电子方面,算力产业趋势拉动高性能软磁材料需求释放,如高功率低损耗的芯片电感及其对应磁性材料。铜合金材料基本盘受益顺周期经济复苏,增量逻辑有望由算力服务器拉动铜缆、铜连接器的远期需求兑现。建议关注:铂科新材、云路股份、悦安新材、斯瑞新材、博威合金、沃尔核材。 风险提示:下游复产不及预期风险,国内房地产需求不振的风险,美联储加息幅度超预期风险,新能源汽车增速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地缘政治风险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环保组织再次走进挪威法庭,这次是起诉政府的海底矿产勘查计划,他们认为政府未能充分认识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牵头此次诉讼的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WWF)起诉政府违反了国家法律,没有听从自己顾问的建议,创下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先例。 “我们相信,政府违反了挪威法律,在没有充分预计后果的情况下为一个新的毁灭性产业开了绿灯”,WWF挪威分部主管卡罗琳·安道尔(Karoline Andaur)在声明中称。 “如果我们放任政府违反自己的法规,无视所有环境建议,糟蹋我们共同的自然资源,这将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她说。 尽管遭到环保主义者的反对,而且全球都在呼吁暂停深海采矿,但挪威在1月份仍成为全球首个批准深海矿产商业勘探的国家。 2025年发放首个许可证 挪威政府拟在该国北极地区面积为28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上进行。首个许可证有望在2025年办法。2030年前不会开始采矿,而且还需要获得挪威国会的批准。 WWF称,支持政府推进深海采矿决定的挪威能源部开展的评估没有满足该国海底矿产法规定的最低要求。 至少有两家公司已经提交申请许可, 挪威政府强调了北冰洋深海采矿对于提高欧洲稀土和铜、镍以及锰等电池金属供应能力的重要性。 深海采矿支持者认为,从海底开采原材料将尽快推动向低碳经济转型,其环境成本比陆地采矿还低。 科学家则称对深海了解甚少,人类仅对一小部分进行了勘查,许多人担忧这些已经受到污染、拖网捕鱼和气候危机影响的生态系统的冲击。 2017年,北欧绿色和平组织和挪威地球青年之友环保组织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称挪威在气候危机之时允许新的油田开发违反了基本人权。该案于2021年被驳回。 在经历一连串上诉失败后,该组织向欧洲人权法庭提起了诉讼(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ECHR)。 去年11月份,这个非政府组织向一家地方法庭提起诉讼,要求取消布雷达布利克(Breidablikk)、 提尔文(Tyrving)和伊格德拉西尔(Yggdrasil)油气田的开发计划。 1月份,奥斯陆地方法院判决他们获胜。
5月31日,SMM主办的 CLNB 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 围绕新能源各产业,原料、材料、光伏、储能、氢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电池回收等领域进行广泛交流,展示最新成果。本次大会包含多个论坛,以下为 先进材料运用高峰论坛 的文字直播。 》点击观看本次论坛视频直播 》查看本次大会文字报道专题 》查看现场图片直播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全球锂电池及六大主材市场分析及展望 发言嘉宾:SMM 新能源事业部锂电及主材负责人 徐颖 磷酸铁锂电池由于性价比优势持续占据全球动力锂电池需求的优势地位 首先,在成本问题上,2022年以来伴随着原料端价格的快速拉涨,磷酸铁锂的成本优势逐渐显现。不同种类的电池影响了不同原材料的需求,磷酸铁锂电池因为成本优势和安全性能持续挤占三元电池的市场份额。 固态电池或成为同时保证安全性能、提升续航的解决方案 电池主材对应发展不同技术 那么三元材料如何破局呢?根据SMM调研显示,中国消费者不选择购买电车的原因主要为续航里程焦虑,三元材料由于能量密度较高,在续航里程方面占据优势,如何在提升续航的同时保证安全性能成为动力端口发展的重中之重,固态电池的概念应运而生。 出于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的综合考量 三元体系内部持续看好中镍高电压市场发展 固态电池的概念发展需要时间,那么在传统锂电池领域,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的提升在短期之内显得非常关键。镍钴价格低位下,中镍成本优势凸显;高电压技术赋能,叠加安全性优势显著,远期中镍高电压与高镍化路线将平分秋色,全球高镍化进程或将延缓。 铝箔行业毛利率见底 行业洗牌成定局 行业毛利率已跌至10%以下,铝箔行业快速发展下频繁生变,行业洗牌已成定局。 PET铜箔兼顾安全及成本优势 或成为未来趋势 与传统锂电铜箔相比,PET复合铜箔的生产工序短,重量轻,用于电池安全性好且在成本等方面具备优势。 》六大主材技术迭代 边际增量显著 发言主题: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发展趋势 发言嘉宾:安徽华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 韩浩 总结 锂电铜箔产能过剩,供大于求,铜箔行业进入激烈竞争阶段。 提升竞争力: 高附加值新产品开发-大环境下,高力学性能、超薄产品的开发是重要的利润来源。 降本增效-采取有效措施降本增效,以减少亏损获取利润是主旋律。 产品质量持续优化-提升客户对产品的认可度,提升产品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行业发展展望 全球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持续快速增加,相应锂电铜箔行业的前景也是很乐观的。 铜箔行业升级: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满足锂离子电池对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最终推动产业升级。 绿色、低碳: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排放以实现绿色生产是行业向绿色、低碳、可循环方向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电池企业对锂电铜箔抗拉强度、延伸率等要求日益提高 发言主题:中技烯米3D多孔集流体 发言嘉宾:佛山市中技烯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总经理 刘福海 铝箔基材集流体——3D多孔箔 优势: ●提高集流体箔材和电极材料的粘结性,更有利于厚电极、超薄电极、半固态、干法电极、钠电、无锂负极等; ●减少胶粘剂。缓和弹性体膨胀收缩时的反复形变及应力,提高电池循环寿命; ●减少及延缓正、负极枝晶产生,改变枝晶生长方向,提高电池安全性; ●减少正、负极阴阳面问题,提高高碾压下的高倍率电芯活性物质间电解液的渗透及浸润性,让锂离子迁移更加自由,提高电子及离子粉固面转移率,提高电荷传输,降低传输内阻及发热;减少活性物间的欧姆极化及浓差极化,提高电池倍率及循环使用寿命; ●取代普通涂炭,降低使用成本;减少箔材在电池质量中的占比,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改善电解液浸润性,提高电池生产效率及一致性、成品率。 》集流体应用 铝箔基材集流体优点 发言主题:2023年中国电子铜箔行业经营与发展概况 发言嘉宾: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子铜箔材料分会 副秘书长 刘文成 2023年电解铜箔经营数据 2023年电子铜箔行业规模继续快速发展。2023年电解铜箔的产能利用率56.3%,为近年来最低值,并且低于60%的红线。市场竞争激烈,量升价跌,企业经营困难。填报2023年利润数据的24家铜箔企业中,9家亏损,9家利润小于五千万。电子电路铜箔与锂电池铜箔产量的比例为46:54,与上年持平。 近十年中国电解铜箔产能、产量增长趋势 2023年产能增加54万吨,增加值再创历史最高。内资铜箔企业产能达到140万吨,产能占比达到83.8%。 市场份额 ●2023年,我国电子电路铜箔实现产能68万吨,同比增长28.3%;产量43万吨,同比增长21.8%;销量41万吨,同比增长16.5%;销售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2.6%。 ●电子电路铜箔销量在1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6家,销量在2万吨及以上的企业有5家,这5家企业的电子电路铜箔销量占比为51.5%。 ●2023年,我国锂电池铜箔实现产能99万吨,同比增长65.0%;产量51万吨,同比增长24.4%;销量50万吨,同比增长25.0%;销售收入424亿元,同比增长16.5%。 ●锂电池铜箔销量在1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2家,销量在2万吨及以上的企业有7家,这7家企业的锂电池铜箔销量占比为68.5%。 》2023年中国电子铜箔行业经营与发展概况 发言主题:铜箔材料制备技术展望及特种铜箔发展新思路 发言嘉宾: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博士 张波 现有铜箔制备技术分析 聚合物复合铜箔的问题: 磁控溅射结合水电镀,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复合铜箔生产方式,中间支撑层材料以PET为主。 含铬钝化工艺: 于铜箔生产而言,如何在实现无污染工艺的同时保持铜箔性能是其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 未来技术展望 在力学性能方面,劣化率的重要性将愈来愈凸显。相比短暂时间的高力学性能,如何长期保持铜箔力学性能处于高水平更为重要。 在复合铜箔方面,必须解决基材的问题。但适合的基材同样存在表面难以金属化难题。如何成功突破该问题将成为技术落地关键。 在微孔铜箔方面,如何提升产品力学性能,使之能够满足下游使用要求,需要思考如何使制备工艺成本更低、更可靠、更有效率。 在低轮廓标箔方面,化学键合会成为解决结合力的未来选项。在抗氧化技术方面,含铬技术被淘汰只会是时间问题。 》铜箔材料制备技术分析及展望 发言主题:有效应对欧盟电池法案中碳足迹新规 发言嘉宾: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恩菲矿业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皮意帆 作为欧盟绿色协议的一部分,欧盟《新电池法案》构建了未来几十年欧洲市场电池行业的监管框架。 法案背景及主要内容 碳足迹: 未满足碳足迹相关要求的动力电池,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 ►声明要点 与制造商有关的管理信息、有关声明适用的电池信息、电池制造企业的地理位置、电池碳足迹(kgCO 2 eq/kWh)、各生命周期阶段的碳足迹、电池的欧盟合规声明标识符号、获取碳足迹声明结果的支撑研究公开版本的网络链接。 ►计算规则 应以法案附件II所提供的基本要素为基础、《电池法案》配套的计算规则、符合欧盟委员会PEF方法和PEFCRs规则的最版本、反映生命周期评价领域的国际协议和技术/科学进展。 ►原则性规定 关键数据(如材料清单及来源、能源来源等)须达到能被准确地识别的程度; 碳足迹声明应针对特定产地/供应链的电池,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等部件的活动数据都应包括在内,不得使用默认值; 如果用于生产电池的材料清单或能源组合发生变化(10%限值),则需要对该电池进行新的碳足迹计算。 》如何有效应对欧盟电池法案中碳足迹新规? 发言主题:电解液为储能发展注入新动力 发言嘉宾: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郭营军 电解液市场需求量预测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电解液行业也迎来了繁荣的时期。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电解液需求总量约为216.3万吨,其中中国需求为183.9万吨。 电解液为锂电池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锂电池四大主材之一。 2030年全球主要企业的电解液规划产能合计330万吨。 电解液市场规模预测 预计2025年全球电解液市场规模将达到1,333.1亿元;中国电解液市场规模将达到1,140.2亿元。 》2025全球锂电电解液需求总量近216.3万吨 我国需求183.9万吨 发言主题:固态电池-开启能源新势力 发言嘉宾:中南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荐 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1. 新能源-国家乃至世界重点发展的领域,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2. 我国新能源产业占全球60%以上,具备先进的技术和完整的产业链; 3. 新能源产业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仍在快速正增长的实体产业,年增长率在30%以上; 4. 新能源产业发展: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相关正负极材料等,应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 具体:提高安全性、能量密度、寿命,降低成本、环境友好、资源可控等。 固态电池政策与机遇-中国 2020年起,我国首次将固态电池列入行业重点发展对象并提出加快研发和产业化进程,2023年进一步提出加强固态电池标准体系研究,目前尚未出台补贴政策,仍以市场驱动为主。 海外整体布局领先,大额补贴抢先押注全固态电池技术。 ►车企布局:绑定电池厂共同研发 卡位下一代电池技术 车企绑定电池厂,提前布局固态电池技术,海外车企处于领先地位。海外车企为卡位下一代电池技术,纷纷入局,其中日系车企布局较早,受政策驱动,携手电池企业共同研发,欧美车企则通过投资初创企业进行布局。国内车企同样积极合作固态电池新秀,如蔚来合作卫蓝新能源,北汽、上汽、广汽投资清陶能源等。车企入局为固态电池企业提供了资金、技术、客户多重保障,有助于推进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 》新能源产业现状 固态电池政策与机遇 发言主题:“卷”中见“繁花”、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新能源大势观察 发言嘉宾:和君咨询高级合伙人 新能源事业二部总经理 李丙羊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优化国家产业经济结构、加快汽车强国建设、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交通领域碳中和的有效措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随着市场成熟度逐渐提高,行业进入由政策向市场驱动的换挡期,市场化竞争将愈加激烈。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特点 在“双碳”战略目标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领域,也是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蓬勃发展时期呈现出以下特点: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与机会 “价格战”、“出海”受阻、市场“内卷”、“技术瓶颈”等挑战或依然存在,如何结合自身禀赋和外界趋势去探索和抓住新的“蓝海”市场,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实现进一步优化财务结构和提升盈利能力的核心措施。 》2024大势观察: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解读及未来趋势研判 发言主题:电池铝箔产品技术发展方向 发言嘉宾:杭州五星铝业有限公司 铝业技术总监 王昭浪 研发方向-高强高延伸电池箔箔材1D00新合金 1D00高强高延伸: ►调整合金成分配比,优化第二相形貌。 获取更多的短棒状第二相粒子提高材料塑性,同时合金化程度高提升铝箔强度。 ►降低铸轧速度増加冷区强。 获得更加细-小的晶粒提高材料塑性。 ►全程热处理优化,增加铝箔的总加工率。 尽量充分的破碎细化品粒提高材料塑性。同时高加工硬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箔。 发言主题:高性能超薄绝缘、防火防护涂层在动力及储能中的应用 发言嘉宾: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立伟 高性能超薄绝缘涂料 1.涂层材料; 2.纳米增强设计; 3.高绝缘性能(DC 3800V-6000); 4.高剪切强度、附着力; 5.环保:满足RoHS要求; 6.阻燃:UL94-VO; 7.耐酸、碱、老化等。 SMM先进材料出货量TOP10榜单发布 SMM磷酸铁锂出货量TOP10 SMM磷酸铁出货量TOP10 SMM负极材料出货量TOP10 SMM电解液出货量TOP10 》SMM先进材料出货量TOP10榜单发布 发言主题:2024年负极用焦市场发展情况及趋势预判 发言嘉宾:山东亿维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市场分析经理 朱泽儒 负极焦类原料需求情况预测 未来随着终端对人造石墨负极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对焦类原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2023年至2027年,负极需求量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3%,对针状焦需求量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7%。 不同焦类原料应用比例及发展趋势预测 未来负极对焦类原料的需求不仅局限于普通针状焦、石油焦,对负极专用焦(类针焦)、各向同性焦、快充焦等差异化需求将愈加显著。 传统石油焦的生产逻辑无法满足负极材料日益发展的需求,仅作为下游在“强内卷”周期下的被迫性选择,未来对传统石油焦的应用比例将持续下滑。 针状焦市场供需情况预测 针状焦将长期处于产能过剩的行业环境: 预计至2026年,针状焦产能将达457万吨(油系266万吨,煤系191万吨)。 针状焦需求持续增长: 预计至2026年石墨电极、负极对针状焦需求分别为79万吨134万吨,合计213万吨。 》2024年负极用焦市场发展情况及趋势预判 发言主题:磷酸锰铁锂的发展历程、机遇和挑战 发言嘉宾:天津容百斯科兰德科技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陈文 为什么选择磷酸锰铁锂 “锰”在哪里? 安全性能:结构稳定性高于NCM;加入磷酸锰铁锂后NCM锂电池优化针刺检测。 高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比LFP提升15~20%, 续航可达800KM以上,锰元素的掺入将电压平台从3.6V提升至4.2V。 成本优势:随着EV产品应用逐步成熟,价格成本与LFP持平,并有超5%的瓦时成本优势;预计2026年后LMFP会快速起量。 LMFP正在经历整个产业链的内卷 2023年开始,行业新增产能集中释放,供大于求表现明显,整个供应链内卷,价格大幅下降,利润被挤压。 目前市场以LMFP+NCM掺混为主 锰铁锂电压与三元匹配,可复合提供新材料方案。锰铁锂电压与高镍三元匹配,复合后可得到兼具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的产品,并可以形成一系列方案灵活适用终端需求。 》磷酸锰铁锂发展历程、机遇和挑战 发言主题: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的产业现状与研究进展 发言嘉宾:中南大学 教授 胡国荣 锂离子电池产业 三大领域:消费市场成熟,进入交通电动化市场时代,储能市场已经开始启动。 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750GWh,动力电池400GWh,储能电池100GWh,总产值1.2万亿。 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616.3GWh,累计同比增长32.4%,整体增速放缓。(动力电池创新联盟)。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能将达到1+TWh,全面进入TWh时代。 关键问题 • 锰与铁、掺杂元素均匀固溶的控制问题,减少杂相。 • 调控碳包覆均匀性与导电性,改善表/界面稳定性的问题。 • 控制颗粒尺寸、碳含量,以电性能与压实加工的兼顾。 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技术难点 (1)合成路线和生产工艺还不固定:固相法(包括一次固相法和共沉淀法)在工艺上相对简单,过程比较容易控制,但产品的电化学性能仍需提高; (2)材料纳米化并且添加更多的导电剂,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得其团聚问题比较明显,影响浆化与涂布的一致性和操作性。极片干燥比较困难,粘结剂粘接性能较差,制备的电极片柔韧性较差等问题比较突出; (3)纳米化将显著增加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而恶化循环寿命,导致材料分解而释放出氧气的趋势高于LFP,高温产气比较严重,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发言主题:磷酸锰铁锂材料新进展 发言嘉宾: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CTO 王正伟 LMFP现存主要问题 • 现行业内商品化LMFP材料存在长期循环电压衰减、低温性能差、快充性能差(恒流比低)等问题; • LMFP高比表所带来的各类工艺制成需要调整和优化,短时间内难以在动力电池领域广泛推广; 磷酸锰铁锂材料 保持铁锂稳定架构,提升能量密度,同时安全性和成本相较三元材料有优势。 百吨级锰铁氧化物最新进展 从形貌上看,MFO早前研发产品和量产产品形貌没有太大区别; 从结构上看, MFO早前研发产品物相不纯,FeMn2O4占比小于30%;现在量产产品物相可以达到纯相,纯相可以提升材料的恒流比、放电克容量及材料合成时的加工性能; 磷酸锰铁锂材料厂用纯相MFO合成LMFP在2.5-4.3V电压窗口下纯相MFO工艺 1C克容量可以提高12mAh/g,恒流比提升15个百分比。 》技术分享:磷酸锰铁锂材料新进展 发言主题:高性能磷酸铁、磷酸铁锂及其循环利用 发言嘉宾:上海永晗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张军 磷酸铁锂怎样才好? ►微观层面: 理化指标:Cu、Zn、Cr…杂质含量; 一次颗粒分布合理:影响容量、压实、倍率; 形貌:球形度高; ►宏观层面: BOM成本低;生产工序少、单吨设备投入低;工艺弹性大。 未来发展方向 ►降成本:全回收 • 持续回收FP的杂质含量; • 副产品碳在LFP或者电池中的应用。 ►上大规模 • 大量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退役,对应产能建设。 ►专业化匹配 • 磷酸铁—磷酸铁锂的匹配关系,从头设计产品。 ►全球合作 • 海外一体化布局。 》高性能磷酸铁、磷酸铁锂及其循环利用 发言主题:磷化工与新能源的融合 开启清洁能源新时代 发言嘉宾: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周松华 磷矿石产能 现有产能:12191万吨。 预测产能:2023年底国内在建/规划磷矿石3550万吨,预测2023-2025年产能复合增速仅为3.97%,2026年磷矿石将迎来集中投产期,产能预计增长21.4%至1.48亿吨。 新增产能主要企业:瓮福集团、川恒股份、湖北祥云、新洋丰等。 磷矿石产业链 磷矿石主要用于生产磷肥、黄磷、磷酸盐等产品,磷肥是磷矿石最大的下游需求。 磷肥出口量:2023年我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出口量分别为203.62、503.58万吨,同比增长1.25%、40.69%。 黄磷消费占比:2023年我国黄磷下游中PCl 3 消费占比为53%,磷酸消费占比为39%。 PPA产能:2023年底现有+拟建PPA项目产能将在2026年达519万吨,2023-2026年PPA产能复合增长率为14.25%。 结论 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磷化工企业入局新能源电池领域,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是使命、应担当。 展望 上下游产业链携手合作,形成集群发展,互相赋能,共创未来。 》2026年磷矿石将迎来集中投产 产能或增21.4% 发言主题:硅基负极材料产业现状及与发展趋势 发言嘉宾: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线总经理 庞春雷 发展趋势及现状 产业化应用的硅基负极技术路线:不同路线各有优缺点;气相沉积硅碳技术与传统硅负极截然不同,是一种新型的工艺路线,涉及到独特的原材料、设备和工艺。 新型硅负极开发-气相硅碳关键点 ►多孔碳:核心材料 孔均一性、孔容孔径大小、基体、导电性、成本等。 ►硅烷 安全性南、成本。 ►设备 大规模量产能力、设备安全性、连续化、单批次产能、批次稳定性 ►工艺 沉积工艺:硅的分布等。 包覆工艺:界面改善等。 发言主题:锂电负极材料企业出海面临的挑战和思考 发言嘉宾: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芬兰组负责人兼总裁助理 张阳初 低碳生产-生态友好型工艺 ► 资源循环利用: 热交换工艺能源内循环、工艺伴生产品闭环应用、包装辅材的循环再利用。 ► 生产排放无害化 生产三废无害化处理、排放结果低于行业与国家标准。 ► 石墨再生技术 电池、极片回收材料、生产过程材料回收再造条闭环探索。 》【新能源峰会直播】全球新能源矿产需求及展望 2030年全球电池供应链行业增长路径
据Mining.com网站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为扩大关键矿产供应,美国政府正在探索深海采矿的可能性。 这家报纸看到的文件显示,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已经指示五角大楼提供200万美元,与“一家拥有关键矿产冶炼和电池级金属生产经验的实体”合作开展一项可行性研究。 然而,这项计划只有在今年晚些时候年度国防预算签署成为法律后才能启动。 国会还委托五角大楼制定一份关于美国如何获得和加工关键矿产的路线图。 3月份,共和党参议员卡罗尔·米勒(Carol Miller)和约翰·乔伊斯(John Joyce)向国会提出一项有关推动深海采矿及其融资的法案,而去年有30名共和党国会议员致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敦促政府支持该行业发展。 梅塔斯公司(The Metals Company)首席执行官杰拉德·巴伦(Gerard Barron)认为,“这是美国保障关键矿产稳定供应迈出的重要一步”。该公司希望开采海底土豆般大小被称为多金属结核的矿石。 依据《国防生产法案》第三章规定,作为深海采矿研究的领先者之一的梅塔斯公司提交一份申请,寻求获得900万美元资助在美国国内对多金属结核初步加工产品进行精炼的可行性研究。 巴伦说,“梅塔斯公司仍优先考虑利用现有设施小规模投资启动生产,但这一鼓励政策为美国获得关键矿产独立打下了基础”。 据估计,海底镍、锰和钴等金属储量价值8万亿美元到16万亿美元。 但是,科学家认为,对全球深海了解很浅,许多人担心深海采矿对这些已经受到污染、拖网捕捞和气候危机影响区域的危害。
据MiningWeekly报道,南非国家统计局(Stats SA)的报告显示,3月份该国矿业生产同比下降5.8%。 最大负面贡献者为煤炭(下降9.1%,拖累2.3个百分点),锰矿石(下降12.2%,拖累1个百分点),铁矿石(下降6.8个百分点,拖累0.9个百分点)和铂族金属(下降3.6%,拖累0.9个百分点)。 经季节调整后的3月份矿业生产环比下降5%。 2月份为增长5.3%,1月份为下降1%。 一季度,经季节调整后的矿业生产环比下降1.7%。 最大负面贡献者为铂族金属(下降5.5%,拖累1.5个百分点)、煤(下降3.3%,拖累0.8个百分点)和金(下降2.9个百分点,拖累0.4个百分点)。 最大增长贡献者为铁矿石(增长16.7%,助增1.9个百分点)。 矿产品销售 3月份,以现价计的矿产品销售额同比下降14.9%。 最大负面贡献者为铂族金属(下降29.4%,拖累7.9个百分点),铁矿石(下降25.9%,拖累3.6个百分点),其他非金属(下降42.6%,拖累2.4个百分点),和锰矿石(下降21.5%,拖累1.5个百分点)。 黄金是最大的增长贡献者(增长29.6%,助增2.8个百分点)。 按照现价,经季节调整后的3月份矿产品销售额环比下降13.6%。 2月份环比降幅为7.2%,1月份降幅为3%。 按现价经季节调整后的一季度矿产品销售额环比下降9.6%。 南非第一国家银行(FEB)高级分析师坦达·西索尔(Thanda Sithole)表示,糟糕的矿产品销售额数据表明采矿业对国家财政收入和矿工工资收入的贡献在下降。 不过,他认为,尽管3月份矿业生产下降,但这些数据不会改变该行对南非采矿业的乐观预期。FEB预测,经历2023年0.3%和2022年7.1%的降幅后,今年南非采矿业生产总值将回升。 “我们谨慎乐观的原因是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环境,特别是能源行业。2023年达到低谷后,预计今后的降幅将减弱,这将对采矿业的生产带来积极影响。” 不过,西索尔指出,“港口和铁路网行业效率持续低下仍然是该行业生产力和盈利能力的制约因素”。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