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83个
4月28日讯,生态环境部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锰三角”污染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 一是锰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突破。“锰三角”地区电解锰企业已由24家调整压减至3家,产能由59万吨降至18万吨,保留的3家企业正在实施污染深度治理和清洁生产升级改造。 二是锰渣场污染治理取得积极进展。重庆市秀山县23座锰渣场已全部完成治理,湖南省花垣县、贵州省松桃县正按照“一场一策”原则深入开展锰渣场污染治理。 三是锰矿山污染治理有序推进。建成矿山污水处理设施26座,日处理能力约6.3万吨。
4月28日讯,生态环境部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锰三角”污染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 一是锰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突破。“锰三角”地区电解锰企业已由24家调整压减至3家,产能由59万吨降至18万吨,保留的3家企业正在实施污染深度治理和清洁生产升级改造。 二是锰渣场污染治理取得积极进展。重庆市秀山县23座锰渣场已全部完成治理,湖南省花垣县、贵州省松桃县正按照“一场一策”原则深入开展锰渣场污染治理。 三是锰矿山污染治理有序推进。建成矿山污水处理设施26座,日处理能力约6.3万吨。
澳大利亚South32公司在最新发布的一季度报告中透露,由于基础设施损毁,预计其码头运营和出口销售将暂停至2025年一季度。这一事件预计将对全球锰矿供应造成重大影响,预计减少供应量约241.5万吨,占全球锰矿产量的11.3%。 此外,由于煤炭价格下跌,硅铁生产开始盈利,而硅锰因成本高企继续亏损。预计未来2-3个月,尽管合金需求依旧偏弱,但硅锰供应收缩的力度可能会大于硅铁。 尽管下游需求依然疲弱,但已有改善迹象。随着高炉日均铁水产量及5大品种成材产量环比回升,铁合金现实需求和补库需求预计将有所增加。 然而,5月份钢材市场或面临阶段性调整压力,钢材价格可能面临下行风险。尽管如此,下游需求对合金走势的影响相对较小。 投资者在5月钢材市场调整结束前,可考虑多硅锰空硅铁(09合约)。钢材价格企稳后,可考虑单边逢低买入硅锰2409合约。 风险因素包括锰矿供应扰动减弱和煤炭供应收紧。 在4月份以来,铁合金价格逐步企稳反弹,锰硅和硅铁主力合约反弹幅度分别接近10%和6%。 锰矿供应扰动时间延长。3月18日,受澳大利亚气旋Megan影响,South32锰矿发运受到影响。South32最新季报显示,码头和基础设施修复工作仍在继续。 若South32无法短期内找到替代运输手段,硅锰生产成本将显著抬升,推动价格上升。硅锰和硅铁生产成本差异为两品种间的价差套利提供机会。 开年以来,硅锰、硅铁产量持续下行。4月份,硅铁生产开始盈利,而硅锰继续亏损。未来2-3个月,铁合金整体供应预计将延续收缩趋势。 由于钢材下游需求走弱,铁合金需求亦持续疲弱。然而,4月份下游需求情况略有改观,5大品种成材产量环比回升。 5月份为钢材需求淡季,钢材价格可能面临调整风险。尽管下游需求对合金走势影响较小,但仍可能对合金盘面形成压力。
4月7日,笔者从新疆有色集团获悉,一季度,新疆有色集团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6%,主要产品电镍、电钴、金属锂、铍铜合金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5.8%、72.7%、30%、50.3%,电铜和电解锰的产量也有所增加,生产经营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 今年初以来,新疆有色集团围绕“八大产业集群”建设目标早谋划早动手,聚焦新建项目投产见效、延链项目落地投建、生产流程提质增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上下呈现出只争朝夕促落实、争分夺秒抢进度的良好发展势头。 1月上旬,在新疆有色集团“两会”召开不久,该集团总部各部门率先针对8大项57小项任务分解清单制订落实措施、确定完成时限。安全生产研判调度会和重点建设项目会从未间断,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全力推进,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夯实,“四矿一厂”建设质效不断提高;各单位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按照“一企一业”部署,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优化工艺、提质增效上持续发力,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新疆有色集团班子成员以上率下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明责强责践担当,各族职工群众同心协力共奋进,层层传导压力,有效激发动力,上下形成合力,在集团上下真正营造出一股抓要事、干实事、成好事的风气。在春节假日期间,大红柳滩采矿项目350名干部员工(包括外协队伍),在零下25摄氏度、海拔4800米的高寒缺氧地段坚守岗位。目前,选矿厂建设完成进度的50%,220千伏输变电项目仅剩海拔5400米的康西瓦达坂塔基的最难点,配套生活区也完成计划的55%;大红柳滩冶炼项目一期一阶段湿法流程清水联动试车目标顺利实现;新疆美盛项目建设现场尽管白雪皑皑,但无论是平硐掘进、110千伏输变电项目,还是道路清扫,一幅幅火热的生产画面组成了充满生机的春意图;华瓯矿业全体干部职工经过199个日夜的不懈努力,于3月15日顺利取得开工许可证;该集团与新疆汉尧将共同投资锰基电池项目。 新疆有色集团存量项目不断优化,阜康冶炼厂正在研发高效环保电解槽应用技术,持续进行工艺改造;喀拉通克公司强力推进“三化”建设;五鑫铜业奥炉改造不断刷新炉寿周期;恒盛铍业从制度管理、工艺技改中求突破挖潜力;稀有金属公司抢抓机遇,焕发新机……广大员工正把握时代新使命和新机遇,顺势而为,以高效的工作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新疆有色集团将持续铆足干劲,争取年中实现“双过半”,继而确保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顺利乃至超额完成。
据MiningWeekly报道,由美国和平研究所(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USIP)牵头的研究组向美国政府提出多项建议,请求对非洲互惠互利的公私伙伴提供支持,其宗旨是实现美国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多元化。 该研究小组的目的是探索非洲国家在美国努力实现关键矿产供应链多元化中能够起到的作用,以及对伙伴关系的新投资如何有助于推动非洲大陆经济发展,以及如何巩固其和平和安全。 通过与技术、运营和政策方面专家的会谈和访谈,该研究组确信,美国与非洲国家建立伙伴关系有助于实现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多元化,同时能够提高关键矿产方面的法规、透明度以及环境和劳工标准。 USIP指出,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取决于关键矿产的稳定供应,这些关键矿产是快速发展的现代经济所必需的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但是,美国钴、石墨和锰等许多关键矿产严重依赖进口。 USIP特别担心的是,美国的许多关键矿产来自“不友好国家”。 全球对许多关键矿产的需求增长迅速。需求预期加速很大程度上基于全球向非化石燃料的能源转型,包括电动汽车和电力存储所需的高端电池。 然而,关键矿产对于许多消费类电子产品、医疗设备、高性能金属和发动机,包括国防和军事设备至关重要。 因此,USIP认为,无论市场和政策因素如何改变能源转型的轨迹,随着全球经济更多地走向电动化和现代化,对关键矿产的需求都可能增长。 为了避免地缘政治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出口管制和市场操纵带来的风险,美国必须实现关键矿产供应链多元化。 互惠互利 该研究组强调,非洲可以在美国强化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和盟国的许多关键矿产已经依赖从非洲进口。然而,增加供应并不容易。 非洲大陆自然资源开发的道路坎坷。美国及其盟友以及私营行业可发挥积极作用,包括提供更好的采矿方案。然而,美国矿业界和相关企业可以更好地参与进来,因为他们大多没来非洲。 该研究组发现,虽然拜登政府和美国国会通过降低风险或提供资金来支持美企投资非洲市场,但进展缓慢,而且竞争对手并没有退出的迹象。 事实上,在非洲的竞争对手不断增加,中东和其他地区国家对非洲关键矿产的兴趣上升。USIP指出,“如果美国希望保持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大努力市场关键矿产供应链多元化,包括在非洲”。 该研究组审视了美国的政策措施,分析了美国实现关键矿产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问题和机遇,主要是探索如何进一步与非洲接触等。 该研究组总的认识是,美国政府应采取更快、更专注和更果断的行动,支持非洲人公平负责任地开发关键矿产。 在此过程中,应该让非洲国家参与旨在为非洲人民带来和平、繁荣和社区稳定的互利伙伴关系。 USIP认为,建立这样的伙伴关系并非易事,但这样做可能会使美国及其盟友成为非洲开发关键矿产的首选伙伴。 在新政策和新技术的推动下,全球关键矿产市场变化迅速。 非洲人在讨论开采自然资源和推动发展的重大机遇时常常表现出急迫感,因为今天的关键矿产明天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鉴于这种紧迫感以及美国对进一步参与非洲大陆事务的强烈兴趣,美国与非洲之间的关键矿产伙伴关系发展潜力很大。 然而,要成功构建这种伙伴关系,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建议清单 最终,该研究小组建议,要构建与非洲的互利伙伴关系,美国需要制定一项全面的关键矿产战略。 USIP补充说,美国可以加强同非洲民间机构的接触,构建关键矿产行业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包括为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其他美国政府计划提供更多支持。 还可以利用现有计划帮助非洲增强法治和财政透明度,改善负责任投资的营商环境,并通过加强关键矿产开发财务管理来促进和平。 USIP还建议,美国有必要同刚果(金)和赞比亚签署谅解备忘录,通过密切伙伴关系以更好地实现其利益,这需要美国专门研究。 为了取得最大成功,谅解备忘录还需要美国私营部门在整个电池供应链中的积极参与和指导。资源外交可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充分利用其在非洲关键矿产行业的力量,美国政府应提高国际开发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DFC)的影响力,例如,更加注重战略投资以满足发展优先选项,并增加该公司在非洲的存在感。 该研究小组还指出,不缺少调动更多美国私人资源用于非洲基础设施开发的工具,包括通过全球基础设施与投资伙伴关系、DFC、美国进出口银行以及美国贸易和发展署,能够提高非洲各国吸引私人基础设施投资的能力。 此外,USIP建议美国采取更有利的资源外交手段,进一步深化同非洲的关键矿产伙伴关系,增派更多外交和商务官员涉足采矿活动。 美国还可以扩大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inerals Security Partnership,MSP),吸纳更多非洲伙伴。美国参与了几个涉及关键矿产的跨国合作伙伴关系,包括MSP。 MSP成立于2022年,目的是为关键矿产开采、加工和回收提供公共和私人投资,最终目标是实现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多元化和安全保障。 目前,MSP没有非洲国家。
4月7日,格林美表示,固态电池的优势在于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在目前主流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使用上,磷酸铁锂的匹配性相对偏弱,难以发挥固态电池的优势;半固态电池比液态锂离子电池安全性更高,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更能发挥性能优势;对于全固态电池,由于固态电解质电压耐受能力更强,正极方面可选电压平台更高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克容量,是未来全固态电池的理想选择。 在高镍超高镍三元前驱体方面,公司目前在出货量和研发技术水平上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应用上,公司开发了“表面纳米镀层高传导高镍前驱体制造的核心技术”等多项与固态电池相关的前驱体制造技术,目前正在积极配合下游正极材料厂和电池厂商进行材料性能参数改进,以期在固态电池大规模应用到来时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同时,公司正在大力推进富锂锰基材料研发,目前研发水平和进度已位于行业前列,公司将继续配合下游客户加大富锂锰基材料研发力度,共同推进固态电池大规模产业化进程。
3月30日,五矿发展表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89.96亿元,同比减3.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9亿元,同比减45.64%。 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1、原材料业务多措并举应对市场波动 筑牢业务发展根基 原材料业务积极应对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汇率成本上升等风险挑战,持续加强资源获取、开拓销售渠道、提升服务质量,扎实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 上游资源端,不断强化资源获取能力,与大型矿山签订长协,确保重点商品稳定供应,多种商品协同发展。2023年,铁矿石业务签订长协544万吨,焦炭业务签订长协20万吨,锰矿业务签订长协48万吨,铬矿业务签订长协60万吨。 下游销售端,持续加强渠道建设,围绕核心钢厂客户提供一体化炉料解决方案,集成供应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铁矿石业务基于客户特点持续创新业务品种,为客户提供多种定价结算模式,成为山钢日照、太原钢铁国内最大供应商。煤炭业务精细化匹配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粘性,重点客户销售量不断增加。焦炭业务持续优化交易品种,扩大核心客户供货规模,着力打造长期、稳定供货体系。铬系业务积极研判市场走势,不断优化库存管理水平,与明拓、远大、中泰等合金厂建立起销售长协体系。锰系业务积极开拓、优化客户群体,成为鞍钢集团、宝武集团、河钢集团的核心合金供应商。 积极拓展业务范围,主动布局再生钢铁资源,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设立废钢业务专业化运营平台并稳定运营,2023年,废钢业务经营量51万吨,同比增长73%。 面对市场波动,加强市场和风险研判,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着力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主要商品经营量稳步提升。2023年,公司铁矿石销售量约2,390万吨,同比增长6.21%;煤炭销售量约408万吨;焦炭销售量约100万吨;铬矿销售量约177万吨;铬系合金销售量约121万吨,同比增加37.81%;锰矿销售量约116万吨,同比增加4.1%;锰合金销售量约32万吨,同比增加6.16%。 2、钢铁业务持续优化业务结构 打造多样化服务模式 面对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不利局面,钢铁业务积极深化业务转型,充分发挥网络布局和全要素服务优势,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钢铁流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持续优化工程配供业务基本盘,打造高效集约、流程规范的终端钢材配供服务体系。上游聚焦重点钢厂,切实推行集约化采购,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下游深耕核心客户,深挖内部协同潜力,锚定“两新一重”项目,抢抓优质订单。2023年,实现工程配供业务量579万吨,同比保持业务规模稳定。 加大制造业终端开拓力度,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围绕家电、汽车、机械、船舶等行业,依托全要素服务功能和广泛的分销网络,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服务,汽车板加工业务进一步扩大与比亚迪、一汽红旗、一汽大众等主机厂的汽车板合作规模,船板业务针对造船企业价格痛点提供解决方案,业务取得新突破,2023年实现制造业终端销量167万吨,同比上升40.47%。 持续夯实保值增值服务能力,不断丰富期现结合业务模式。灵活运用期货保值工具管理自营业务风险的同时,瞄准产业链上下游需求痛点提供增值服务,帮助上游钢厂丰富定价体系、管理库存,助力终端客户有效应对价格波动风险、锁定用钢成本。 2023年,钢铁业务实现钢材经营量约1,228万吨,同比增长14.86%。 3、供应链综合业务加速推进数字化赋能 推动传统业务优化升级 供应链综合业务依托龙腾云创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仓储、加工、物流、招标、保险等业务不断优化升级。 物流园业务积极推进智能园区建设,四家物流园通过标准化管理模式和数码仓系统全部实现业务线上化,仓库运营效率、综合服务能力、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无锡物流园2023年获评上海期货交易所A级交割库,并获得广州期货交易所首批碳酸锂期货指定交割库资质;上海物流园积极挖掘潜在客户,全年新签客户数量大幅提升;东莞物流园通过汽车质量体系认证,光伏发电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助力实现降本增效,打造绿色低碳特色园区;西安物流园加大客户开发力度,不断丰富钢材经营品种,全面进入稳定运营期。2023年,四家物流园整体实现加工量约114万吨,实现吞吐量约1,321万吨,同比增长19.95%。 物流业务在稳步发展传统业务的同时,聚焦全程物流服务转型,线下线上双线并进,业务联动一体发展,物流服务量稳步增长。口岸业务强化业务模式创新,通过综合物流、全程物流的产品组合增加市场竞争力,多式联运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上线汽运及水运模块,全年实现平台服务总量7,638万吨。航运业务有效应对市场低迷的不利局面,保持稳健经营,同时积极寻求运力合作机会,持续打造南美、中非、欧亚等国际特色航线,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协同服务。工程物流业务发挥“物流+外贸”优势,深耕东南亚、西亚、南亚等成熟物流市场,实现服务量76.07万吨,同比增加23%。2023年,物流业务完成物流服务总量约1.56亿吨,同比增加20.12%。 招标业务内依外拓,通过“招标+”业务模式拓展服务网络,延伸业务链条,实现招标管理系统与集采平台互联互通,业界品牌认可度持续提升,先后荣获AAA级国家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招标代理行业综合实力百强”等优质奖项。2023年,招标业务累计实现委托额279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招标额249亿元,同比增长9%,业务规模再创新高。保险经纪业务深挖内部协同业务潜力,通过标准化流程及数字化赋能,提升服务质量和响应效率;同时,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培育公估、再保险等新业态,推动直接保险经纪业务价值延伸。 4、减亏控亏成效显著 资产质量不断夯实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两非(非主业、主业非优势)、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攻坚,加大低效资产和亏损企业处理力度,全力堵住出血点;同时,充分利用专业化资产管理平台,盘活闲置资产,夯实资产质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开展案件去存空增专项工作,多元化方式化解纠纷、依法维权,多项疑难案件取得突破进展,为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股市方面 近日,五矿发展持续反弹,截至4月3日日间收盘涨1.24%,连续五日飘红。 截至4月3日日间收盘行情:
湘潭电化表示,公司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21.63亿元,同比增3.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6亿元,同比减9.72%。 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情况说明 2023年,公司传统一次锌锰电池正极材料业务出货量及盈利能力保持稳定;锰酸锂产品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产品出货量同比上升,但受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波动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同时,公司投资收益同比有所下降。因此公司2023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锰酸锂方面 公司2024年1月锰酸锂业务毛利率已由负转正,随着碳酸锂价格的稳定,公司锰酸锂业务的盈利能力将趋稳恢复至正常水平。公司锰酸锂产线产能利用率正在逐步回升,目前约80%。为抓住产业布局的战略机遇期,公司已自筹资金正在建设锰酸锂扩产项目,争取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股市 近日,湘潭电化持续上涨,4月2日刷2024年1月22日以来新高至9.61,截至11:05分涨3.12%,连续四日上涨。 截至11:05分行情
湘潭电化表示,公司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21.63亿元,同比增3.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6亿元,同比减9.72%。 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情况说明 2023年,公司传统一次锌锰电池正极材料业务出货量及盈利能力保持稳定;锰酸锂产品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产品出货量同比上升,但受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波动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同时,公司投资收益同比有所下降。因此公司2023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锰酸锂方面 公司2024年1月锰酸锂业务毛利率已由负转正,随着碳酸锂价格的稳定,公司锰酸锂业务的盈利能力将趋稳恢复至正常水平。公司锰酸锂产线产能利用率正在逐步回升,目前约80%。为抓住产业布局的战略机遇期,公司已自筹资金正在建设锰酸锂扩产项目,争取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股市 近日,湘潭电化持续上涨,4月2日刷2024年1月22日以来新高至9.61,截至11:05分涨3.12%,连续四日上涨。 截至11:05分行情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美国国会议员卡罗尔·米勒(Carol Miller)和约翰·乔伊斯(John Joyce)提出一项支持深海采矿的法案。 这份名为《负责任利用海底资源法》(Responsible Use of Seafloor Resources Act)呼吁联邦政府给予多金属结核选冶更多支持,并就利益共享、技术研发、贸易以及环境和人类健康等方面开展研究。 该法案呼吁政府协调并加快建设美国国内多金属结核选冶基础设施。 该法案还要求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每年向总统和国会提交一份报告,包括对美国进口海底多金属结核和在本土选冶收益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 钴、镍、铜和锰等多种金属在海底土豆般大小的结核中都能发现。其储量价值在8万亿美元-16万亿美元,成为矿业公司计划开采的目标。 然而,许多非政府组织和环保组织都警告,海底采矿可能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非盈利组织“行星示踪”(Planet Tracker)最近的一份报告称,海底采矿将给采矿业带来负面影响,可能导致5000亿美元的价值损失,并危害世界生物多样性,其程度比陆地采矿严重25倍。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