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91

  • IEA继续下调明年石油需求预期 称油价回落反映需求遭受破坏

    IEA月报称,此前油价上涨已令需求遭到破坏,油价回落证明了这一情况,因此继续下调明年的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 10月12日,IEA发布月报显示,美国汽油消费量已降至二十年来的最低点,表明需求被破坏的证据正在显现;随着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环境的挑战,预计2024年的产量增长将放缓。 IEA将对2024年需求增长预测从之前的100万桶/日下调至88万桶/日,同时上调了2023年的需求预测,从此前的220万桶/日上调至230万桶/日。 该机构表示,在沙特和俄罗斯联手减产之后,油价上涨重新引发了人们对通胀的担忧,这可能导致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或者将利率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高水平。 而此类举措可能“将脆弱的全球经济推向滞胀”。 需求破坏对新兴市场的打击更为严重,因为汇率效应和取消补贴放大了燃油价格的上涨。 不过,IEA指出,中国、印度和巴西的石油需求仍在快速增长,这促使其上调了今年的需求预期。 但考虑到新冠疫情后全球经济反弹动力放缓,该机构下调了明年的需求增长。 8月份,全球石油库存暴跌6390万桶, 其中原油库存大幅下降1.023亿桶,降至201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IEA指出,在沙特主导的减产背景下,今年剩余时间市场库存可能仍将出现大幅赤字。如果沙特和俄罗斯在1月份取消额外的减产,供需余额可能转为盈余,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补充耗尽的库存。 此外,IEA表示,中东地区日益紧张的局势正在加剧全球石油市场的风险,因为该地区占全球海运石油贸易的三分之一。 虽然实物供应没有受到直接影响,但随着危机的展开,市场将继续担忧风险。 本周早些时候,受地缘冲突影响,布伦特原油价格再次飙升至90美元以上。 IEA预计石油市场将保持高度平衡,并表示将继续密切监测石油市场,国际社会仍将高度关注该地区石油贸易面临的风险。

  • 普京:欧佩克+将继续协调行动 减产协议很可能会延长

    当地时间周三(10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欧佩克+将继续协调行动,以确保石油市场的可预测性,并且减产协议很有可能会延长。 欧佩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以俄罗斯为首的国家组成的联盟,该联盟原油产量约占全球原油总产量的40%。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的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 普京周三出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能源周”会议,他表示:“我相信欧佩克+合作伙伴将继续协调行动。这对于石油市场的预测性很重要,从根本上而言,对全人类的福祉也很重要。” 普京说,欧佩克+成员国将全面履行承诺,并成功应对所有挑战。 当被问及欧佩克+的减产协议是否会延长时,普京回答道:“很有可能,我们需要与同僚协商——我们的决定是协商一致做出的。” 普京警告称,如果没有之前的大幅削减供应,国际油价很可能会跌至每桶50美元以下。 欧佩克+于去年底开始限制供应,以提振国际油价,并于6月将减产协议延长至2024年底。 今年2月,俄罗斯宣布从3月起将日均原油产量削减50万桶。4月,俄政府宣布将该减产计划实行至今年底。今年6月,俄罗斯决定将日均额外减产50万桶原油的措施延长至2024年底。 今年9月,俄宣布自愿额外削减石油日出口量30万桶至今年底,作为4月宣布减产措施的补充。 普京表示,西方精英在能源市场播下了混乱的种子,因此需要欧佩克+等负责任的市场参与者来确保稳定。 他说:“为了石油市场的稳定,主要供应国之间的互动是必要的,而且是在公开、透明的条件下。正是基于这种逻辑,俄罗斯在欧佩克框架内与合作伙伴合作。”

  • 欧洲能源转型之风刮到二级市场! 可再生能源板块开启“大反攻”?

    截至周二美股收盘,美股可再生能源股票全线大涨,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向家庭销售太阳能系统的太阳能技术和服务提供商SunPower Corp(SPWR.US)股价涨幅超过12%。消息面上,法国政府表示,计划到2035年将该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翻番,到2050年将规模前所未有的太阳能和风能并网,全面实现碳中和。 在法国政府能源转型雄心的刺激之下,周二美股市场低迷已久的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股大幅走高。在美股基准指数——标普500指数中,当天涨幅最大的五家公司中,有四家属于可再生能源板块,这些公司包括:第一太阳能(FSLR.US)、Enphase Energy (ENPH.US)、SolarEdge Technologies (SEDG.US)以及NextEra Energy (NEE.US),前两者股价涨幅超过5%,后两者接近5%。 其他涨幅非常明显的可再生能源概念标的包括(数字为当日涨幅):Gevo (GEVO.US) +16.8%, Emeren (SOL.US) +15.4%, Sunrun (RUN.US) +13.6%, FuelCell Energy (FCEL.US) +13.4%, Plug Power (PLUG.US) +11.7%, Sunnova Energy (NOVA.US) +11.1%。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较为火热的Maxeon Solar Technologies (MAXN.US)昨日仅仅收涨3.6%,此前该公司曾警告称,需求疲软将影响其第三季度营收,股价曾一度暴跌24%。覆盖可再生能源的ETF中,多数ETF涨幅超过3%,投资热度较高的ETF包括:TAN、FAN、ICLN、QCLN、PBW、PBD、ACES、CNRG、ERTH、SMOG。 媒体报道称,法国政府计划在12年内将风能、太阳能和水力发电装机容量从去年的63.5GW提高到140-175GW,并将增加生物沼气、可再生能源和合成燃料、氢和碳捕获的使用规模。 法国政府计划每年授予至少5吉瓦的差价合约,以帮助开发太阳能和其他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并每年拍卖至少1.5GW的陆上风电差价合约,这可能会使法国的太阳能发电总量在2035年达到100GW,比法国总统马克龙去年连任前的计划提前足足15年完成。 法国政府还将在2025年招标8-10GW的海上风电大型项目,目标是在2035年达到18GW的装机容量。 全球聚焦可再生能源! 明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或迎里程碑 在欧盟,欧盟立法者们近期投票决定到 2030 年将欧盟可再生能源份额提高到 40% 以上,并放宽许可程序。欧洲议会近期投票决定,到 2030 年将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从 30% 的目标提高到 42.5%,这一目标是在全球推动清洁能源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所进行。 因此,可以想象的是,在接下来的7年时间里,欧盟将以更迅速的步伐扩大可再生能源覆盖范围,以遏制气候变暖趋势,以及摆脱对于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严重依赖。 在美国,彭博社和彭博慈善基金会创始人、纽约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近期宣布,他将向能源转型运动的下一阶段注资约5亿美元,目标是到2030年关闭美国“最后一家燃煤电厂”,并将煤炭和燃气发电规模削减一半。 这笔大约5亿美元的资金将用于他倡导的长达十年的“超越碳”(Beyond Carbon)计划——即超越一切化石燃料,用可再生能源取而代之。该计划的目的是通过与州和地方组织合作,迫使大约150家尚未退役的煤电厂关闭,将目前的煤炭和天然气发电量削减一半,并阻止新的煤炭和燃气电厂的建设,从而使得煤炭这一燃料“光荣退役”。 国际能源署(IEA)在一份报告中预计,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全球发电中的份额将超过三分之一。国际能源署预计,可再生能源将部分覆盖今明两年预期中的电力需求增长,预计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全球发电中的份额将超过三分之一;根据天气条件,2024年很可能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过煤炭发电量的第一年。 国际能源署近日发表专栏文章表示,预计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的需求可能会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该能源监管机构预测,由于向可再生能源的持续转变和全球各国对于电动汽车的广泛采用,化石燃料消耗量将在本十年开始下降。IEA执行主任比罗尔(Fatih Birol)表示:“我们正在目睹化石燃料时代的结束,并且我们必须为下一个时代做好准备。” 全球可再生能源板块终于迎来“翻身”良机? 由于近年来市场对美国利率上升、整个可再生能源供应链供应过剩以及关税壁垒扩大的担忧情绪,覆盖欧洲可再生能源资产的基准指数大幅下跌。美股市场的可再生能源股票日子同样不好过,覆盖多数太阳能概念股的太阳能ETF(TAN.US)今年以来跌幅超过30%。全球二级市场的可再生能源资产方面,涵盖全球热门可再生能源股票标的的环球清洁能源ETF(ICLN.US)今年以来跌幅超27%。 如今,随着欧盟各成员国加速推动能源转型计划,以及IEA预计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超过煤炭发电量的这一预期越来越受机构投资者认可,全球可再生能源资产或将迎来一波触底反弹。 可再生能源资产价值低迷之际,靠着“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实现巨额获利的诺和诺德大股东果断选择抄底,表示正加大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产投资力度,此举或许加速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板块的反弹节奏。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产价值低迷之际,丹麦医药巨头诺和诺德(Novo Nordisk A/S)大股东之一——Novo Holdings计划向一个全新的能源转型基金投资约20亿克朗(大约2.9亿美元),扩大其在医疗保健领域以外的投资组合。 诺和诺德大股东近期还表示,目前持有专注于投资可再生能源的基金管理公司Glentra Capital 20%的股份。公开资料显示,Glentra Capital基金将专注于投资与风能、太阳能、可持续燃料、能源储存和电动汽车相关资产。Novo Holdings按照惯例往往专注于投资生命科学公司,但最近在绿色投资方面建立了新的配置敞口。 Novo Holdings资本投资管理合伙人Morten Beck Jorgensen表示,最新宣布的可再生能源投资符合五年前制定的战略,即Novo Holdings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大其绿色转型投资,以实现其通过广泛提高可持续性的投资获得长期回报的目的。

  • 欧洲一天然气管道出现泄漏 芬兰运营商称修复或长达数月时间

    芬兰天然气系统运营商Gasgrid周日表示,连接芬兰和爱沙尼亚的海底天然气管道Balticconnector因疑似泄漏而关闭,如果确认破裂,修复工作可能需要数月或者更长的时间。 该公司在声明中表示,海底管道的压力急剧下降,目前正在确认问题出现的确切位置和原因。目前,该泄漏管道的阀门已经关闭,以防止更多气体逸出。 芬兰因科至爱沙尼亚帕尔迪斯基之间的波罗的海连接管道全长77公里,穿越芬兰湾。芬兰湾是波罗的海的一个海湾,向东延伸至俄罗斯水域,终止于圣彼得堡港。 暂时安全 爱沙尼亚天然气系统运营商Elering称,本次事故并未影响爱沙尼亚消费者的天然气供应。在该管道关闭后,爱沙尼亚改从拉脱维亚获得天然气。 Balticconnector管道是双向的,根据需求和供应在芬兰和爱沙尼亚之间输送天然气。Elering称,周日早些时候关闭前管道中流动的大部分天然气是从芬兰运往爱沙尼亚,然后再从爱沙尼亚转运到拉脱维亚,每日的输送量约为30吉瓦时。 Elering的每小时数据显示,格林威治标准时间2300时,管道压力突然从34.5巴降至12巴左右,一小时后进一步下降至仅6巴,表明内容物已泄漏到海洋中。另据科学家监测,与北溪当时的泄漏不同,该连接器泄漏时附近海域并无类似地震的迹象。 芬兰气候与环境部长Kai Mykkänen表示,尽管该管道是芬兰向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输送天然气的管道,但其中断后这些国家的天然气系统仍保持稳定,管道故障不会立即对能源供应安全造成影响。 Balticconnector于2020年投入使用,作为欧盟连接成员国天然气网络的重要项目之一,被视为提高欧洲大陆能源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安排。 而在俄罗斯北溪管道爆炸之后,欧盟成员国大多数天然气通过液化天然气补充,此外挪威输送的管道天然气也是可靠来源之一。 短期内,Balticconnector故障不会影响到欧盟的能源安全,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增加一些国家获得天然气的成本,从而引发更多的经济争论。

  • 巴以冲突愈演愈烈 石油交易商紧盯伊朗

    巴以冲突升级事件之后,石油交易商正准备迎接市场可能面临的动荡,一个关键问题是:冲突会蔓延到中东其他地区吗?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周日表示,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后,以色列安全内阁已批准允许内塔尼亚胡政府“进行可能导致战争的军事行动”,这意味着以色列决定向哈马斯正式宣战。 目前,原油贸易商预计,石油价格不会大幅上涨,因为供应不会受到直接威胁。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伊朗上,伊朗是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也是哈马斯组织的主要支持者。 伊朗议会议员们纷纷表示,支持巴勒斯坦哈马斯针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哈马斯发言人周六声称,该组织对以色列的打击行动得到了伊朗的直接支持。稍早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一名高级顾问表示,伊朗为这次袭击提供了支持,但他没有透露具体细节。 如果以色列因此而报复伊朗,原油供应将受到影响。霍尔木兹海峡是伊朗至关重要的航运要道,世界上20%的原油运输都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 前白宫官员Bob McNally表示,如果冲突蔓延到伊朗,以色列以打击伊朗的任何基础设施作为回应,原油价格将立即飙升,因为存在中断的风险。不过,他也表示,目前看来,这不太可能。 Andurand Capital Management LLP创始人、对冲基金交易员Pierre Andurand表示:“短期内不太可能影响石油供应,但它最终可能会对供应和价格产生影响。” 但就在全球原油供应因沙特和俄罗斯连续数月大幅减产而枯竭之际,这种威胁已经升级。上月,沙特和俄罗斯的联合减产曾一度将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推高至每桶近100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最新指出,针对以色列的袭击的背后动机之一可能是破坏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伊朗指使哈马斯发动对以色列的袭击。 但在最坏的情况下,冲突可能会破坏沙以正常化谈判,有可能导致沙特进一步缩减产量,以声援巴勒斯坦。 欧佩克重要成员国阿联酋的能源部长周日明确表示,这场冲突不会影响该组织的决策。“我们不参与政治,我们是根据供需来决定的,我们不会考虑每个国家都做了什么。” 同为欧佩克成员国的伊朗则表示支持巴勒斯坦的行动。随着伊朗石油出口量反弹至5年来的高点,伊朗石油对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Andurand认为,这一事态发展意味着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将得到更强有力的执行,因此伊朗石油的出口将会减少。而接下来,谁知道多米诺骨牌效应会在该地区产生什么影响? 在更极端的情况下,伊朗可能会通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来回应任何直接挑衅,毫无疑问,这将推动油价大涨。

  • 这才是油价大跌元凶?沙特据传愿意增产以换取美沙共同防御协议

    在今年的这个“中秋节+国庆节”假期中,全球金融市场发生的最为显著的行情转变,无疑就是国际油价的骤然转跌。 行情数据显示,截至周五收盘,11月交货的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82.79美元,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84.58美元。上周四,两大原油期货分别收报每桶91.71和95.38美元,这也标志着两者在国庆假期六个交易日的累计跌幅分别达到了9.7%与11.32%。 对于油价缘何突然走弱,业内抛出的理由可谓众说纷纭。 有市场人士试图从需求端找原因——认为原油的需求非常不稳定。美国能源信息署 (EIA) 的数据也显示,美国上周汽油库存增加648.1万桶,增幅创下2022年1月以来新高;而另外也有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前期原油市场的做多头寸过于拥挤——CTA基金对于原油的配置升至了2018年以来的最高位,市场些许的风向转变就导致了踩踏行情的上演。 然而,这些理由虽然确实客观存在,但相信许多人也会有一个仍无法完全得到解释的疑惑:那就是在过去六天里,全球经济、油市需求和市场情绪真的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以至于有理由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下跌吗? 对此, 在油市格局出现重大转变之际,不少业内人士也不免把目光投向了一则和油价息息相关的外交领域传闻——美沙正在私下里商议的共同防御协议。 沙特据传愿意增产以换取美沙共同防御协议 据美国媒体近期援引沙特和美国官员的说法称,沙特已告诉白宫,如果原油价格高企,该国愿意在明年初提高原油产量。 报道指出,此举旨在赢得美国国会对一项协议的支持——根据该协议,沙特将承认以色列,并得以与美国签署防务协议。这一谅解是达成三方协议努力的一部分,该协议可能还包括美国为沙特提供民用核技术援助。 如果上述协议能够最终达成,将标志着沙特外交立场的重大转变。 一年前,沙特曾拒绝了拜登政府要求沙特帮助降低油价和抗击通胀的请求,导致两国关系持续紧张。 不过,相关报道也指出,沙特谈判代表目前依然强调,石油市场的状况将最终指导任何产量行动。据了解谈判情况的官员称,谈判并不代表达成一项长期的降价协议。 此外,白宫也可能需要国会的支持才能达成协议。该协议将需要参议院的批准。 协议的重点显然不光光仅限于石油产量,沙特需要承认以色列——以换取美国的武器销售、安全保障和帮助建设民用核项目。 沙特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一直没有承认过后者的国际地位,而建立外交关系的协议将扩大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联系。 此举也可能彻底改变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对于面临艰难连任竞选的美国总统拜登来说,达成这项协议将是一次外交上的重大成功。 推动油价上涨的最大引擎会否熄火? 据悉,两位白宫高官——Brett McGurk和Amos Hochstein上月底在飞往沙特进行谈判时曾着重提到了油价。他们强调,石油价格飙升将使沙特更难赢得华盛顿的支持。 McGurk和Hochstein的沙特行正值油价大幅攀升之际,全球基准的布伦特原油在今年三季度大涨了25%,交易价格一度高达每桶95美元。而毫无疑问,国际油价在年内的大幅走高,其最本质的推手便是以沙特和俄罗斯为代表的OPEC+产油国采取的减产措施。 根据沙特能源部在9月5日宣布的消息,该国将把每日100万桶的石油减产措施进一步延长三个月至2023年年底。 沙特此前在向旨在改变沙特经济的大型项目投入数百亿美元的同时,一直在暗中推高着石油价格。而公开承认其可能在明年采取行动冷却石油市场,或有望将油价限制在每桶100美元以下 ,这一历史高位此前曾助长全球通胀,并导致拜登政府呼吁OPEC采取行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拥有着影响原油价格走向的能力——包括与其阿拉伯盟友们共同限制或扩大全球石油供应。在历史上的油价动荡时期,沙特就曾利用其影响力来平衡市场。 德意志银行首席国际策略师Alan Ruskin表示,如果美沙真有意达成协议,其假定是沙特将再次与美国更紧密地结盟,那么在美国选举年(2024年)及其后年份的沙特石油增产,肯定会成为讨论的一部分。 当然,有鉴于在俄乌危机后国际地缘局势错综复杂,沙特近年来的石油政策也已转为“沙特优先”——试图为其经济多元化提供资金,任何有关美沙共同防御协议的消息在真正落地前仍有着巨大的变化,这也预示着国际油价的后市走向,也还远未真正盖棺定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早些时候曾预估,沙特要想实现财政盈亏平衡,需要每桶油价达到81美元作为保障。而一些分析人士则认为,如果沙特想要继续努力为Neom等项目吸引外资,盈亏平衡油价甚至可能需要进一步升至接近100美元。 加拿大皇家银行(RBC)首席大宗商品策略师Helima Croft表示,“事实可能会证明,在全面协议基本达成之前,美国想要说服沙特提前提供任何重大能源援助,将是具有挑战性的。”

  • 俄罗斯解除柴油出口禁令 全球能源市场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作为全球最大的柴油海运出口国,俄罗斯柴油出口禁令究竟会持续多久,一直是全球能源市场近几周来的一大关注焦点。而在本周,好消息终于传来…… 俄罗斯政府在当地时间周五(10月6日)表示,已经解除了通过港口出口管道柴油的禁令,从而取消了9月21日实施的大部分限制措施。 根据俄政府在Telegram账户上发表的一份声明,只要柴油燃料通过管道运送到该国的港口,运输就可以恢复。这些流向俄罗斯西部港口的柴油占俄罗斯出口量的大部分。对铁路柴油出口的限制仍然存在,但面向一些前苏联国家的出口除外。 此举显然让不少柴油进口国松了一口气,此前,俄罗斯在9月21日宣布,将暂时禁止向除四个前苏联国家外的所有国家出口汽油和柴油,以应对国内短缺。 柴油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出口产品 ,去年的出口量约为3500万吨,其中近四分之三是通过管道运输的。俄罗斯2022年还出口了480万吨汽油。 据市场情报公司Kpler的首席原油分析师Viktor Katona估计,新规将释放禁令出台前约90%的海运柴油出口量 ——即每天63万桶左右。 当然,此次柴油出口禁令解除的背后也还有一个条件。俄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柴油生产商需满足至少将50%的柴油产量供应给国内市场。 Katona表示,以主要出口商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Surgutneftegas PJSC)为例,该公司将需要保留过去销往海外的部分产量——约为5.5万桶/日左右。 俄政府的新规还宣布,那些不自己生产柴油,但在国内市场购买柴油的中间商,现在将不得不支付高得惊人的出口关税。 这一关税数额在新规下将提高至每吨5万卢布(约合500美元),而之前为每吨2万卢布(约合200美元)。 俄罗斯政府还将全面恢复对炼油商的补贴,以确保满足国内燃料需求,并确保炼油厂获得国内外价格差异的补偿。 接下来有哪些看点? 俄罗斯输油管道运营商Transneft PJSC发言人Igor Dyomin表示,在收到来自俄罗斯政府、能源部的必要文件,并在石油生产商准备就绪后,该公司将开始按照新法规装载用于海运出口的柴油。 俄罗斯第二大石油生产商卢克石油公司(Lukoil PJSC)总裁Vadim Vorobyev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节目中则表示,“这批措施非常全面,符合消费者和生产商的利益。我们期望这个方案能稳定俄罗斯国内燃料市场。” 毫无疑问的是,俄罗斯恢复柴油出口将对土耳其和巴西产生最大的影响,它们是俄罗斯柴油今年最主要的两个买家。 “随着禁令的解除,土耳其可能将不再需要进口更多的亚洲柴油,当然,这最终仍将取决于俄罗斯柴油出口的恢复速度,”Vortexa亚太地区分析主管Serena Huang表示。 交易员们还预计,俄罗斯柴油禁令的解除可能意味着,原本可以取代俄罗斯在非洲和土耳其出口的亚洲柴油货物,现在将留在该地区,增加本已充足的供应。 在柴油禁令解除后,业内人士的下一关注点无疑是俄罗斯的汽油出口禁令何时会解除。 俄罗斯政府曾表示,一旦国内市场稳定下来,就将恢复出口,但并没有给出具体时间表。 咨询公司FGE Energy等分析师早前曾预计,在俄罗斯补充库存并恢复出口之前,柴油禁令最多将持续两周,但补充俄罗斯汽油库存可能需要长达两个月的时间。 当然,相比于在柴油市场首屈一指的地位,俄罗斯并不是一个那么重要的汽油出口国。从今年1月1日到9月25日,俄罗斯平均的汽油日出口量仅有11万桶。相较之下,在此期间俄罗斯平均每天出口了约107万桶柴油,占全球海运柴油贸易总量的13.1%。

  • 长假回来油市“变了天” 布油6个交易日跌超10美元

    隔夜股市 欧美股市周五(10月6日)多数走高,其中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当日,热门中概股全数走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2.60%,拼多多涨7.40%,百度涨3.58%。 不过,在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期间(上周五至本周五)的6个交易日中,欧洲股市多数累计下跌,美股纳指则累涨1.74%,标普500指数微涨0.20%。 商品市场 国际油价、贵金属、工业金属周五多数走高,但假期期间累涨的标的并不多。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累涨超13%,原因包括天然气管道维护导致的生产疲软,以及美国部分地区气温低于平均水平增加供暖需求。 截至周五收盘,11月交货的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82.79美元,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84.58美元。上周四,两大原油期货分别收报每桶91.71和95.38美元,累计跌幅分别为9.7%与11.32%。 市场消息 【美国宣布驱逐两名俄罗斯外交人员】 据英媒援引美国国务院新闻部门的消息称,当地时间10月6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将两名在美国工作的俄罗斯大使馆官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并将他们驱逐出境,以回应俄罗斯此前驱逐两名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外交官。上个月,俄罗斯外交部召见了美国驻俄大使,并向其递交了照会,认为美国驻俄使馆一秘和二秘的行为与外交人员身份不符,要求其离境。 【美国众议员麦卡锡否认考虑辞去众议员职务的消息】 美国前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当地时间10月6日否认了有关他考虑在2025年任期结束前辞去国会众议员职务的报道。麦卡锡表示,他将结束两年任期,并于明年竞选众议员职务的连任。美媒当天早些时候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麦卡锡正在考虑在任期结束前辞去众议员的职务。 【美国9月非农接近市场预期的两倍】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当地时间10月6日公布的数据,9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录得增加33.6万,较预期的17万大幅增长,远高于8月的18.7万个。失业率则与8月的3.8%持平,小幅高于预期的3.7%。时薪环比增长0.2%,与8月持平;时薪同比增长4.2%,低于8月的4.3%。 【拜登:美国劳动力中的就业人数占比达到20年来最高水平】 美国总统拜登就9月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发表讲话时表示,自上任以来,已经创造了1390万个新岗位,美国劳动力中的就业人数占比达到20年来最高水平。并表示,现在美国经济不需要为富人提供更多的减税措施。 【美联储梅斯特:利率正处于或非常接近峰值 希望到2025年底将通胀率恢复到2%】 美联储梅斯特表示,就业报告继续显示劳动力市场强劲,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将取决于即将发布的数据,将在下次美联储会议上就进一步加息做出决策;利率正处于或非常接近峰值,希望到2025年底将通胀率恢复到2%。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美联储加息效果不如以往 经济硬着陆风险上升】 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表示,美国9月份非农就业人数的激增目前而言是个“好消息”,但也表明美联储的加息没有像以往那样奏效,这加剧了经济硬着陆的危险。 【沙特表示愿意增产石油 以促进达成与以色列之间的协议】 据美媒报道,沙特阿拉伯政府已向美国白宫表示,如果原油价格持续高企,沙特愿意在明年初提高石油产量,向美国国会传达友善的信号,进而推进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协议。然而沙特的石油生产行动将取决于市场条件。如果油价偏高,沙特愿意在2024年年初采取行动。 【欧佩克消息人士:欧佩克上调《世界石油展望报告》中的中长期石油需求预测】 欧佩克的三位消息人士称,欧佩克在即将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上调了中长期石油需求预测,凸显了该石油出口组织与其他预测机构相比更为积极的看法,尽管全球正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欧佩克定于10月9日发布的《2023年世界石油展望》中将发布最新的长期石油需求预测。更高的石油需求将对产油国和欧佩克带来提振,并将凸显出持续投资的必要性。与国际能源署(IEA)和其他预测机构相比,这也凸显了欧佩克对石油需求前景更为乐观的看法。消息人士称,需求仍在上升。在过去18个月的高油价时期,石油使用量表现出了韧性。 【联合国粮农组织:9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与上月基本持平】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6日发布的数据,9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21.5点,与8月基本持平,同比下跌10.7%。数据显示,9月全球各类食品价格涨跌互现。植物油价格指数较8月份下降3.9%,棕榈油、葵花籽油、大豆油和菜籽油的国际报价均下跌,部分原因是季节性产量增加和全球出口供应充足。乳制品和肉类价格分别环比下降2.3%和1%。食糖价格指数较8月份上涨9.8%,达到2010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预计泰国和印度这两个主要生产国的产量将下降,这与当前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关。玉米价格指数环比上涨7%,主要原因是国际需求旺盛,阿根廷销售放缓,美国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导致驳船运费上涨。 【美国警告欧盟 人工智能法规只会让科技巨头受益】 美国警告欧洲联盟,其拟议的人工智能监管法规将有利于那些有资源承担合规成本的公司,同时伤害那些规模较小的公司。据报道,美国警告称,欧盟的AI法规可能会抑制AI对生产力的预期提振,并可能导致就业和投资向其他市场转移。 【据称微软将于下个月推出其首款人工智能芯片】 据美国科技媒体报道,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微软计划在下个月的年度开发者大会上推出该公司首款为人工智能设计的芯片。微软的这款芯片是为训练和运行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设计的。微软的数据中心服务器目前使用英伟达的GPU为云客户提供先进的LLM,包括OpenAI和Intuit,以及支持微软生产力应用程序中的人工智能功能。 【OpenAI正在探索自研AI芯片以解决芯片短缺问题】 消息人士透露,OpenAI正在探索制造自研人工智能芯片,并已开始评估潜在的收购目标。至少从去年开始,该公司就讨论了各种方案,以解决其所依赖的昂贵AI芯片短缺的问题。

  • 美国油气行业酝酿重磅整合 600亿交易预定成为今年最大并购案

    据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接近达成收购先锋自然资源(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的重磅协议,交易价值可能达到约600亿美元。 知情人士称,协议可能会在未来几天内达成,但也存在不会达成的可能性。在去年实现了创纪录的利润后,目前埃克森美孚拥有充裕的现金,正在探索进一步深入西得克萨斯州页岩油领域的方案。 截至周四收盘,埃克森美孚的市值超过了4300亿美元,在全球能源公司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沙特阿美;在美股公司中排名第12,高于摩根大通和沃尔玛,但落后于Visa和联合健康。与之相比,先锋自然资源的市值在550亿美元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月的时候就已经有消息称,这两家公司正在进行初步谈判。这意味着,这笔交易理论上不难实现,并有望成为今年宣布的最大一笔收购案。 另外,这也可能是一笔重塑美国能源行业格局的交易,埃克森美孚将以此在石油储量丰富的西得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二叠纪盆地占据主导地位,公司CEO伍德伦(Darren Woods)则借此为未来的业务铺路。 今年7月的时候,伍德伦告诉投资者,埃克森美孚将继续审查潜在的并购,但将保持“挑剔”的立场,并专注于创造价值。有媒体分析称,最新这项潜在的协议将集中这两家公司的油田资源,日产量有望达到约120万桶,这一数字超过了欧佩克的大部分成员国。 花旗分析师写道,整合二叠纪盆地页岩油的想法逻辑是正确的,规模经济将带来巨大收益,“这种特殊的组合将在二叠纪盆地创造出一家最大的参与者,同时交易溢价也不大,我们预计能产生积极的投资回报。” 今年4月,先锋自然资源的CEO斯科特·谢菲尔德(Scott Sheffield)宣布他将于年底退休。据FactSet的数据,自国际油价飙升以来,先锋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状况日益向好,与2021年底相比,债务下降了20%以上。

  • 高盛:中国对铜、油需求强劲 新能源行业是主要驱动

    受新能源行业和交通复苏的推动,中国对主要大宗商品的需求正迅速恢复。 近日,高盛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对许多主要大宗商品的需求实际上一直在以“强劲的速度”增长。 据高盛称,中国对铜的需求同比增长8%,对铁矿石和石油的需求分别增长7%和6%,超出了该行的全年预期: 这种需求强劲在很大程度上与绿色经济、电网和房地产竣工的强劲增长有关。 高盛认为,迄今为止,中国的绿色经济已经显示出“显著实力”,该行整理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的新能源行业对铜需求同比增长了71%,主要来源于光伏装机的增加: 最显著的优势来自可再生能源方面,在太阳能相关需求飙升的带动下,今年迄今相关铜需求同比增长130%。 Global Energy Monitor6月份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的太阳能发电能力已达到228GW,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能力有望翻一番,比2030年的目标提前了整整五年。 此外,在交通运输等石油密集型服务业快速复苏的背景下,中国的石油需求也一直在上升,高盛表示: 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得到了创纪录的国内流动性的支撑,强劲的交通和国内航班数据表明了这一点。 在我们看来,这种强劲的水平是可持续的。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