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91个
美国石油学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警告称,尽管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正在蓬勃发展,但政府目前实施的政策可能引发下一次能源危机。 作为美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协会,美国石油学会周三在华盛顿举行年度会议,会议旨在强调首要的政策优先事项。 美国能源情报署(IEA)预计,继2023年之后,美国石油产量有望再次创下历史新高。美国石油学会总裁Mike Sommers周二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国石油产量持续增加给消费者和石油行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这是前几届政府努力的结果,如今面临前功尽弃的风险。 Sommers表示:“尽管产量增加带来了一线希望,但如果政府现在不采取正确的政策,我们还是非常担心未来的阴云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真正担心的是,本届政府不断发出的信号以及他们正在推行的政策,正在为下一次能源危机埋下种子。” 根据美国石油学会的分析,自现任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以来,美国石油日产量增加了约160万桶。然而,其中100万桶来自私人土地,50万桶来自前几届政府批准的项目。总的来说,拜登任期内批准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取得成果。 美国石油学会敦促政府加快能源项目的审批,包括向全球广泛出口液化天然气(LNG)的许可证,以及在联邦土地上寻求更多生产机会。 油气行业担心,美国内政部暂定的三项潜在的海湾油田租赁销售可能会大幅缩减或完全取消。Sommers称,与其他地区相比,墨西哥湾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好。
俄罗斯石油开采即将连续第二年创下纪录,这进一步展现了该国对西方制裁的抵御能力。 行业数据显示,在2023年前11个月,俄罗斯钻探的石油生产井总深度为2.81万公里,有望打破前一年创下的苏联解体以来最高纪录。 西方制裁效果有限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不断加码对俄罗斯的制裁,作为俄罗斯经济支柱的能源行业是重点制裁目标,具体措施包括进口禁令、价格上限机制以及禁止技术出口等。 去年,美国制裁了数十家生产钻井设备和开发新生产技术的公司,旨在限制俄罗斯未来的石油开采能力。欧盟于2022年对俄罗斯能源行业所需的设备、技术和服务实施了全面出口限制。 然而,数据表明,这些限制措施基本上都失败了。 BCS Global Markets石油和天然气分析师Ronald Smith表示:“俄罗斯在油田服务方面的独立性远高于人们普遍所认为的。” 据情报提供商Kpler和咨询公司Yakov & Partners估计,俄罗斯去年全年钻探的油井总深度将超过3万公里。 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 A/S负责勘探和生产的副总裁Daria Melnik指出,俄罗斯国内只有大约15%的钻井市场依赖于所谓不友好国家的技术。 西方大型石油服务公司撤出俄罗斯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它们在俄罗斯的子公司基本完好无损。Kpler首席原油分析师Viktor Katona表示,这些业务大多卖给了当地的管理团队,保留了多年来积累的专业知识。 分析称俄罗斯现有油井正面临枯竭 也有分析指出,俄罗斯石油钻探活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油田正在枯竭。 Yakov & Partners研究与洞察中心主任Gennadi Masakov表示:“俄罗斯钻井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需要开发新井。由于目前生产的油田正在枯竭,因此必须开发新井。” 牛津能源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投产时间超过5年的油田占俄罗斯液体产品总产量的近96%。报告称,许多上游项目早已过了产出高峰期。 业内资深人士Sergey Vakulenko指出,俄罗斯需要通过在现有地点(即所谓的棕地)进行新的钻探,或通过新的项目(即绿地)来弥补枯竭的石油产能。 Vakulenko警告称,绿地开发可能会出现问题,因为战前规划的相关项目是根据西方技术构想的,因此需要重新设计以适应现有技术,与此同时,俄罗斯石油公司正试图通过加快棕地生产来维持稳定。 他还表示,一些来自外国供应商的零部件很难获得,由于缺少部件,俄罗斯石油业可能不得不采用更简单的油井和更少的压裂段,这将降低油井的产量,并提高石油生产成本。
过去一年多,全球石油消费大户印度大举从俄罗斯购买廉价原油,然而近期这一势头出现下滑。不过,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沙特前几日大幅削减石油售价的举动吸引了印度的注意,一些印度炼油商现在有兴趣从沙特购买原油。 消息人士周二对媒体表示, 印度两家国有炼油商印度石油公司(Indian Oil Corp)和巴拉特石油公司(Bharat Petroleum Corp)正寻求增加对沙特原油的采购 。该消息人士补充称, 这两家炼油商正寻求每天从沙特额外购买100万桶原油 。 就在印度拟加码采购沙特原油之际,由于油市持续疲软,沙特周日下调了2月份销往亚洲的旗舰原油售价。 沙特国有石油生产商沙特阿美将其销往亚洲的旗舰型阿拉伯轻质原油的售价下调了每桶2美元,调整至较阿曼/迪拜原油(中东出口到亚洲市场的原油定价基准)报价升水1.50美元,这是2021年11月以来的最低价格水平。 俄油采购量下降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一直在大量购买俄罗斯原油,原因是俄罗向友好国家提供了大幅油价折扣,以应对西方制裁。 但印度炼油商对俄油的采购量最近出现下降,去年12月进口量跌至11个月低点。 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印度对俄油的进口量下降是由于付款出现问题。该国正寻求用阿联酋货币迪拉姆支付原油款项。 但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的一个子公司一直无法在阿联酋开设银行账户,因此无法接受阿联酋货币付款。根据船舶跟踪数据,这导致五艘俄罗斯油轮在印度海岸附近漂浮了大约一个月,然后掉头向东航行,驶往新的目的地。 不过,印度否认俄油进口量下降是由于付款问题。该国石油和天然气部长哈迪普·辛格·普里上周表示,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的石油减少,仅仅是因为其他供应商提供的原油折扣更大,但他没有具体说明哪些供应商提供了更大的折扣。 此外,印度似乎也面临着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压力。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贸易限制。据媒体报道,一艘受到美国制裁的俄罗斯油轮已经在印度和斯里兰卡海岸附近漂浮了一个多月,官员们正在权衡是否让其靠岸卸货。
近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将能源领域的违法行为分为7种案件案由,分别为:违反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违反电力行业管理、违反煤炭行业管理、违反石油天然气行业管理、违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管理、违反电力监管、违反电力安全监督管理有关规定等。 其中第六章、第三条、第七款明确规定,“未按照规定完成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等5种违法行为。具体如下: 1.未按照规定完成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造成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经济损失(《可再生能源法》第29条) 2.违反规定未建设或者未及时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入工程(《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第20条) 3.拒绝或者阻碍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购售电合同、并网调度协议(《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第20条) 4.未提供或者未及时提供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服务(《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第20条) 5.未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第20条)。 具体原文如下: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 (国能发监管规〔2023〕86号) 各司,各派出机构,有关直属事业单位: 《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以下简称《案由规定》)已经2023年12月13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行政处罚案件案由是对案件性质认定的高度概括,是国家能源局对行政处罚案件管理的重要手段。相关部门(单位)、各派出机构要以案件案由为切入点,加强行政处罚案件的过程化管理,不断强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二、系统掌握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行政处罚案件案由共分七类三级,下一级案由是上一级案由的分类细化,选用方法是从最低ji起适用,低级中没有适合的,再选用高一级。《案由规定》第一、二、三、五章由国家能源局机关单独适用,第六章“四、违反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有关规定”、第七章“三、违反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第七条至第十八条由派出机构单独适用。相关部门(单位)、各派出机构要系统掌握案件案由及其法律依据,着力提升行政执法工作水平。 三、规范使用行政处罚案件案由。相关部门(单位)、各派出机构要严格按照《案由规定》列明的行政处罚案件案由开展行政处罚工作。案由原则上要前后一致,实际案由与立案案由不同的应及时变更,结案归档应以实际案由为准。个案涉及多个案由的,使用时应根据行为人具体实施的行为,选择一种或者一种以上行为进行表述;同一案件中存在两个以上无包含关系的违法行为的,可以并列使用多个案由。此外,《案由规定》是对现有行政处罚案件案由的梳理汇总,不作为行政处罚工作的职责依据。 《案由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稽查案件案由表(试行)〉的通知》(办稽查〔2010〕80号)即行废止。在执行中遇有重要问题请及时报告。 附件: 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 《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政策解读 国家能源局 2023年12月20日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
周一(1月8日)纽约时段,国际油价扩大跌幅,美、布两油双双跌近4%。 具体行情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货的WTI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7%,报每桶70.29美元;3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幅达到3.8%,报每桶75.73美元。 WTI原油期货小时图 昨日,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宣布下调2月份销往所有地区买家的旗舰原油售价。其中,销往亚洲的旗舰型阿拉伯轻质原油的售价下调了每桶2美元,调整至较阿曼/迪拜原油报价升水1.50美元,这是2021年11月以来的最低价格水平。 另外,沙特阿美还下调了2月份销往西北欧、地中海和北美的原油售价。这一系列的举措再次引爆了人们对石油市场供应过剩的担忧,盖过了航运公司回避红海航线带来的利好因素。 Price Futures Group分析师Phil Flynn表示,美国经济的“软着陆”可能不会那么软。他还补充道,市场似乎认为地缘政治风险不会影响供应,即使有影响,需求也会表现疲软,所以这种影响并不重要。 与此同时,美国原油产量一度增至1330万桶/日,创下了历史新高。瑞穗能源期货策略师Bob Yawger表示,沙特正在大幅下调价格,以阻止客户购买美国原油,并削弱来自伊朗和俄罗斯廉价原油的竞争力。 “很明显,他们(沙特方面)似乎按下了紧急按钮,”Yawger称,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这些举措没有起到想要的效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现在正越来越接近2020年的状况,他们想最大化减产并引发价格战来夺回市场份额。” 而在红海风波方面,据丹麦媒体ShippingWatch周一报道称,一些全球的顶级航运公司现在已经与也门胡塞武装达成协议,允许其船只安全地通过红海这一世界重要航道。 消息人士证实,双方确实已经举行了会议,以确保特定船只安然无恙地通过红海。据悉,胡塞武装的要求是,航运公司必须保证不运载以色列货物,也不停靠以色列港口。
由于油市持续疲软,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周日下调了2月份销往所有地区的旗舰原油售价。其中,销往其主要市场亚洲的原油售价降至27个月低点。 沙特国有石油生产商沙特阿美将其销往亚洲的旗舰型阿拉伯轻质原油的售价 下调了每桶2美元,调整至较阿曼/迪拜原油(中东出口到亚洲市场的原油定价基准)报价升水1.50美元,这是2021年11月以来的最低价格水平 。 这一降幅比媒体对炼油商和交易商进行的一项调查估计的每桶1.25美元的降幅要大。 与此同时, 沙特阿美还下调了2月份销往西北欧、地中海和北美的原油售价 :其将2月份销往西北欧的阿拉伯轻质原油售价下调了2美元,至每桶较ICE布伦特原油价格升水0.90美元;同样将销往美国的阿拉伯轻质原油售价下调了2美元。 在沙特下调原油售价之际,炼油商呼吁该国提高油价竞争力。“与其他地区的原油相比,沙特原油仍然相对昂贵。但我们很高兴看到这样的价格,使我们更能负担得起,”一家北亚炼油厂的贸易商表示。 沙特为大多数中东石油出口国提供定价参考,通常在每个月的第五天左右公布下一个月的价格。该国根据长期合同向亚洲出售大部分石油,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是沙特原油的最大买家。 油市疲软持续 石油消费通常在2月和3月有所减少,炼油商利用这段时间关闭一些设施进行定期维护。 与此同时,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供应强劲,增加了出现原油供应过剩的可能性,这已经迫使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OPEC+将减产措施延长至今年。 2023年,国际油价现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下跌,年度跌幅超过10%。迄今为止,围绕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战争以及中东动荡加剧的担忧尚未能明显提振油市。胡塞武装对过境红海商船的袭击也尚未导致原油供应中断。 尽管OPEC+产油国自愿减产220万桶/天,但市场参与者认为,至少在2024年第二季度之前,减产不足以阻止全球石油库存增加并推动油价上涨。
本周,北欧部分地区遭遇严重寒流,芬兰、丹麦和瑞典部分城市气温降至零下40摄氏度以下。周二晚上,瑞典北部的Kvikkjokk-Arrenjarka气象站记录了25年来最冷的夜晚,气温降至-43.6℃。 由于大雪和冰冻,挪威南部的主要高速已经关闭,渡轮业务暂停。瑞典北部的铁路则遭遇严重问题,而其高速主干道E22中断导致近1000辆车被困。丹麦的北部和西部也发出警告,要求司机避免不必要的出行以避开风雪。 而北欧的刺骨寒意也传到了欧洲其他地区,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居民已经有所感应。来自西伯利亚和北极地区的寒潮同样侵袭了俄罗斯的西部地区,莫斯科等地气温骤降至-30°C以下,远低于1月的正常水平。 这一反常的天气同样也给欧洲天然气市场带去压力。荷兰TTF近月合约已经连续两天上涨,创下周内高点。市场预估,寒流即将从北方席卷而来,从而增加供暖和发电的天然气需求。 观望情绪仍占主导 目前,挪威充足的管道供应、强劲的液化天然气流量以及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库存量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波动有限,但寒潮的出现增添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据天气预报称,德国、英国和法国等一些大型的天然气消费国将在本周晚些时候迎来降温,气温将低于平均水平以下。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将在1月的大部分时间中遭遇冰冻,至少持续到1月20日。 由于天气异常,多艘液化天然气船只已经推迟抵达英国和西北欧,带给市场一些紧张情绪。此外,由于红海地区的局势不断升级,多家航运公司已经停止经阿拉伯海入苏伊士运河的访欧线路,给货运带来更大压力。 LG能源集团交易和风险管理主管Tim Partridge表示,尽管库存水平良好,但由于整个地区将出现寒流,供应链将受到影响并引发市场反应。 不过,一些天气模型预测,到了2月欧洲的天气将变得温和,这可能会缓解该地区对燃料的需求。但交易员仍担忧红海问题可能将造成更长时间的痛苦。
过去几个月,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去年全年累计跌幅超过10%,即使OPEC+减产也未能提振油价,一些分析师将此归咎于全球经济放缓令石油“需求遭到破坏”。 但高盛前大宗商品研究主管杰夫·柯里(Jeff Currie)对此却持有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原油需求低迷是因为政治因素导致市场上供应大幅增加。 他表示, 油价之所以暴跌,是因为各国政府回避了自己的替代能源政策,推动原油供应量的增加,以减轻消费者压力 。 为降低油价,缓解通胀压力,美国总统拜登曾不止一次呼吁美国石油公司以及OPEC增产。 “我们高估了西方政治家追求去全球化、脱碳等政治目标的意愿。”柯里表示。“正因如此,我们最终获得了更多的原油供应。” 他指出,政策制定者不太重视对一些国家的制裁,允许大量原油涌入市场。伊朗、委内瑞拉和俄罗斯等国均增加了原油出口。 此外,政府也不再那么坚持环保政策,取消了可能推高能源价格的限制措施,这导致了创纪录的石油和煤炭消耗。 “目前,该体系造成了供应过剩,并给大宗商品带来了下行压力。”柯里表示,“我们得到了更多的供应,政治石油、你知道,碳基大宗商品。去年的供应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但随着通胀开始下降,他预计立法者将在环保政策和国际监管方面做出转变。随着这些政策重新浮出水面,它们可能成为油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力。 尽管红海危机持续发酵,但国际油价受到的支撑有限。周四油价小幅收跌,上周美国汽油和馏分油库存大增,盖过了原油库存减少幅度超预期所带来的提振。目前,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徘徊在78美元/桶附近,WTI原油期货价格徘徊在73美元/桶附近。
近几日,在利比亚原油供应出现中断、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国际油价出现短期上行。 然而华尔街主流投行仍然认为,2024年国际油价难以大涨,美国能源股今年前景依旧不乐观。 在2023年,能源板块已经是标普500指数11个成分板块中表现第二差的板块。对能源投资者来说,华尔街的最新预期,无疑将对他们的信心构成更进一步的打击。 油价前路并不乐观 美东时间周三,在中东紧张局势和利比亚停产的背景下,原油价格和美国能源股价格均出现飙升。 但就在同一天, 瑞穗证券却下调了八家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的评级,并大幅下调了其他多家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的目标价 。这表明,瑞穗并不太看好未来能源股和油价的前景。 瑞穗分析师强调,尽管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但石油供应充裕的前景仍将阻止原油价格大幅上涨。 尽管周三油价上涨,但瑞穗的分析师Nitin Kumar对此并不特别在意。他对于油价近期上涨的评价只是:"总会有起起伏伏的日子。" 他补充称,预计今年全球石油产量将保持市场供应充足,“忘掉噪音,坚持基本面,你最终会站在正确的一边。” 油价今年上涨空间有限 瑞穗认为,在2024年全年,油价将总体维持横盘震荡。而摩根大通分析师也预计, 鉴于“充足的实物供应”,原油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尽管地缘政治担忧将成为推动油价上行的主要动力,但华尔街主流投行总体上仍然强调,非欧佩克+国家不断增长的原油产量可能超过全球需求。 VettaFi能源研究主管斯泰西·莫里斯(Stacey Morris)表示,“没有太多的石油故事”支持该行业股价上涨。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在每桶70美元左右的区间内波动,而莫里斯预计,“油价将持续徘徊于这一水平”, 技术面表现也不佳 从技术面上来说,目前能源股也前景不佳:标普500能源指数与标普500指数的比值显示出了头肩形态,这是一个看跌能源股的技术信号,预示着能源股将更加表现不佳。 英国商业银行高级技术策略师安东尼·菲尔德(Anthony Feld )和股票策略总监吉娜·马丁·亚当斯( Gina Martin Adams)周二在报告中写道,从技术角度来看,另一个不利因素是该比率形成了所谓的“死亡交叉”,其50日移动均线低于200日移动均线。 1月中旬开始,美国油气生产商们将陆续发布的第四季财报。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华尔街分析师预计美国能源行业的收益将较上年同期下降28%。从总体上讲,该行业第四季度的盈利增长表现,将是美国所有行业中最疲弱的。
咨询公司Rapidan Energy Group创始人Bob McNally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石油市场对不断上升的地缘政治风险过于自满,油价可能再涨15%。 在他看来, 中东的紧张局势没有缓和迹象,目前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冲突可能带来更大的油市干扰 。McNally强调,地缘政治事件对石油供应造成冲击的风险目前至少为30%。 作为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行动的回应,过去一个月,伊朗支持的胡赛武装在红海袭击过往商船,这已经暂时推高了油价。 尽管在红海船只频繁遇袭后,美国牵头组建的海上特遣部队进入该地区,但伊朗随后也派遣了一只军舰进入红海,以抗衡美国护航联盟。上周,美国指责伊朗用无人机袭击了一艘印度洋油轮,这是巴以冲突蔓延的新迹象。 周三,美国等十多个国家警告伊朗支持的也门胡塞武装,不要继续袭击红海的船只。“如果胡塞武装继续威胁生命、全球经济和该地区关键水道的商业自由流动,他们将承担后果,” 各国政府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 知情人士表示,美国及其盟友正在考虑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军事打击,因为他们认识到海上特遣部队可能不足以消除红海威胁。 油价可能再涨15% “局势并没有缓和。我认为市场过于自满,”McNally表示。“我认为地缘政治风险至少将令油价再涨12美元。” 周三,在伊朗遭遇恐袭、多国发声警告胡塞武装以及OPEC组织展示团结等因素影响下,国际油价收涨逾3%。 鉴于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目前接近每桶78美元,这意味着油价可能会升至每桶90美元的水平,涨幅约为15%。 McNally补充称, 如果伊朗加码打击红海地区的水道,将构成比迄今为止更大的威胁 。如果伊朗瞄准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船只,情况尤其如此。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波斯湾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唯一水道。 他指出,“红海是一条捷径”,而“霍尔木兹海峡是一个瓶颈”,后者遭受打击无异于“心脏病发作”。 除了伊朗之外,麦克纳利还担心黎巴嫩、以色列和真主党之间的冲突。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