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90

  • 关税风暴席卷油市,国际能源署将今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期狂砍三成

    国际能源署(IEA)在周二(4月15日)公布的月度报告中大幅下调了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测,理由是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给全球经济带来压力。 具体报告显示,IEA最新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为 73万桶/日 。与之相比,3月报告中这一数字为 103万桶/日 ,即下降了30万桶。IEA还预计,2026年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69万桶/日。 IEA解释道,在经历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后,全球石油市场在4月初因一系列贸易关税公告而陷入动荡。由于贸易紧张局势急剧升级,以及部分欧佩克+国家可能增加供应,基准油价跌至四年来的最低水平。 受特朗普“对等关税”的影响,布伦特原油价格上周一度跌至每桶58美元,上一次达到这一水平还是在2021年2月。又由于特朗普推迟部分关税90天,布油价格现反弹至64美元至65美元之间。 布伦特原油价格日线图 IEA报告写道,人们担心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可能引发通胀飙升、增长放缓以及贸易争端加剧,这些因素都会令油价承压。由于谈判和反制措施仍在进行中,形势依然动荡,风险仍然巨大。 国际能源署预计,在未来90天的关税暂缓期以及之后将要进行的艰难贸易谈判,石油市场将经历一段坎坷的时期,“我们对今年和明年的预测仍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前一天,欧佩克也在月报中下调了石油需求预期,将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较上年增长量预期从145万桶下调至130万桶;报告还将2026年的需求预期从143万桶下调至128万桶。 报告称,全球经济在今年年初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欧佩克也承认,近期贸易相关动态给短期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日内早些时候,华尔街大行高盛的分析指出,预计2025年全球原油市场将出现每天80万桶的原油过剩,2026年则增加至140万桶。

  • “不可过度依赖美国”!欧洲高管开始疾呼:买俄气

    当“贸易战”取代“俄乌冲突”成为全世界的焦点,三年前还口口声声表示不能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如今态度似乎正悄然发生着180度的转变: 许多欧洲企业开始担心对美国的依赖已成为一个新弱点,而重新“买俄气”似乎已成为了现阶段局势发展下一个更为合理的选项! 是的,哪怕三年前在俄乌危局下再如何有想象力的“编剧”,可能都无法写出如此戏剧性的“剧本”…… 欧洲高管想要买俄气 事实证明,尽管眼下距离俄乌冲突爆发已经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但欧洲的能源安全依然脆弱。 在2022-2023年能源危机期间,美国液化天然气在一定程度帮助填补了俄气退出导致的欧洲供应缺口。但 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动摇二战后建立的欧美关系,并将能源作为贸易谈判筹码,欧洲企业开始担忧对美国的依赖已成为新的软肋。 在此背景下,不少欧盟大型企业高管在近期已发表了在一年前还难以想象的言论:从包括俄国有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那里进口部分俄罗斯天然气,或许是明智之举。 这一主张意味着欧洲需要作出重大政策转向,因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曾促使欧盟承诺在2027年前停止进口俄能源。 但欧洲当前的选项其实已极其有限:与液化天然气巨头卡塔尔扩大供应的谈判陷入停滞,可再生能源部署虽加速但仍不足以让欧盟感到安全。 法国Engie能源集团执行副总裁Didier Holleaux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若乌克兰和平得以实现,俄气年供应量可能恢复至600-700亿立方米(含液化天然气)。 法国政府拥有Engie的部分股份,该公司此前曾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最大客户之一。Holleaux表示,俄气未来或能满足欧盟20-25%需求,低于战前40%的占比。 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能源首席执行官Patrick Pouyanne则警告欧洲勿过度依赖美国天然气。他在采访中强调,必须实现供应渠道多元化,避免过度依赖一两个来源。 Pouyanne预计,“欧洲虽然不会再恢复到俄乌战前1500亿立方米的俄气进口量,但可能会回升到约700亿立方米。” 德国民众纷纷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法国拥有大量的核能,其本身是欧洲能源供应最多元化的国家之一。而在俄乌冲突前就严重依赖俄罗斯廉价天然气来推动其制造业发展的德国,现在的选择无疑要更少…… 位于德国东部的Leuna化工园区是德国最大的化工园区之一,陶氏化学和壳牌等公司都在这里建有工厂。此前,北溪管道(2022年被炸毁)曾满足了当地60%的能源需求。该园区运营商InfraLeuna总经理Christof Guenther表示, “我们正处于严重危机之中,不能再等了。” 他指出,德国化工行业已经连续五个季度裁员,这是过去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重新开放俄气管道比目前任何补贴计划都更能降低价格。” “这是一个禁忌话题,"Guenther补充称,但他的许多同事都认为有必要重新使用俄罗斯天然气。 在今年2月份的联邦选举中,已有近三分之一的德国人投票支持对俄罗斯友好的政党。在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北溪管道从俄罗斯穿过波罗的海后在该州上岸),49%的当地居民希望恢复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 “我们需要俄罗斯天然气,我们需要廉价能源——无论它来自何方,”Leuna-Harze公司总经理Klaus Paur表示,该公司是位于Leuna园区的一家中型石化制造商。“我们需要北溪2号管道,因为我们必须控制能源成本。” 勃兰登堡州经济部长Daniel Keller则表示,该行业希望联邦政府能够找到廉价能源,勃兰登堡州是施韦德特炼油厂的所在地,该炼油厂由俄罗斯石油公司共同拥有,但由德国政府托管。Keller称,“我们可以想象,在乌克兰实现和平后,俄罗斯石油将恢复进口或运输。” 美国不再可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天然气占欧盟天然气进口量的16.7%,仅次于挪威的33.6%和俄罗斯的18.8% 。而考虑到今年年初开始途径乌克兰的俄罗斯输气管道关闭,俄气的份额今年可能会降至10%以下——剩下的主要是来自诺瓦泰克公司出口的液化天然气。 欧盟贸易委员Maros Sefcovic上周表示,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将需要更多的液化天然气。 目前,由于特朗普希望欧洲降低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购买更多的美国液化天然气确实是欧盟可能试图安抚白宫的选项之一。不过,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研究员Tatiana Mitrova表示, 关税战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欧洲对依赖美国天然气的担忧。 Mitrova补充称,“越来越难将美国液化天然气视为中性商品: 在某种程度上,它可能成为一种地缘政治工具。” Global Risk Management首席分析师Arne Lohmann Rasmussen也表示,如果贸易战升级,美国存在小幅限制液化天然气出口的风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欧盟高级外交官也对此表示赞同。他指出, 没有人能够排除特朗普政府“使用这一杠杆 ”的可能性。 荷兰国际集团大宗商品战略主管Warren Patterson表示,如果美国国内天然气价格因工业和人工智能需求上升而飙升,美国可能会减少对所有市场的出口。 无论如何,在特朗普执掌下明显已“不再可靠”的美国,欧洲注定可能已需要提前做好“两手准备”……

  • 欧佩克下调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强调特朗普关税政策风险

    当地时间周一,欧佩克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下调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原因是美国宣布的一系列关税政策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风险。 在最新发布的月报中,欧佩克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130万桶/日,较上个月的预测减少15万桶/日。欧佩克还将明年的需求增长预期从此前的143万桶/日下调至128万桶/日。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以及欧佩克+联盟提高石油产量的计划,本月对石油价格产生了巨大的下行压力,并引发了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由于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下调,欧佩克也相应地降低了对今年和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欧佩克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1%下调至3.0%,将明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2%下调至3.1%。 上个月,欧佩克表示,贸易战担忧将加剧市场波动,但维持预期不变,称全球经济将进行调整。 而在最新的报告中,欧佩克指出:“全球经济在年初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然而,近期贸易相关动态给短期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带来了更高的不确定性。” 不过,欧佩克对石油需求的看法仍处于行业预测的较高水平,并预计石油消费量将在未来几年持续上升。而国际能源署(IEA)则认为,随着全球转向更清洁的燃料,石油需求将在本十年达到顶峰。 欧佩克的报告还显示,由于尼日利亚和伊拉克的减产,3月份欧佩克+的原油产量下降了3.7万桶/日,至4102万桶/日。 欧佩克计划在4月和5月分别提高产量,这也是逐步解除220万桶/日减产计划的一部分。更广泛的欧佩克+联盟还有一项约366万桶/日的减产协议,会持续到2026年底。 尽管全球石油市场在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的大背景下仍显脆弱,同时许多欧佩克+成员国需要更高的油价来平衡国家预算,该组织同样面临特朗普政府降低油价的施压。 但沙特依旧推动欧佩克及其盟友加快增产计划,这一策略旨在通过增加供应来进一步降低原油价格,从而对那些不遵守产量配额的成员国施加压力。 报告还显示,在计划增产之前,一直超过欧佩克+产量目标的哈萨克斯坦,3月份进一步增产3.7万桶/日,再次违反了限制。知情人士表示,哈萨克斯坦本月在遵守协议方面似乎仍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 关税料持续冲击油市!高盛预计:明年油价还得接着跌

    高盛预计,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上升,以及欧佩克+的石油供应可能增加,油价将在今年底和明年继续下跌。 油价明年预计还将下跌 高盛预计,在2025年剩余时间内,布伦特和WTI原油价格将小幅下跌,平均每桶价格预计分别跌至63美元和59美元;2026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计为58美元,WTI原油价格预计为55美元。 截至本周一,布伦特原油期货跌至每桶64.72美元左右,WTI原油期货报61.44美元。 这意味着高盛预计布伦特原油年内还有望跌2.65%,WTI原油年内有望跌3.97%。 考虑到特朗普掀起的全球贸易战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该行预计,从去年年底到2025年底,石油需求每天只会增加30万桶。 由于自3月中旬以来,美中贸易战不断升级,高盛将2026年第四季度的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测下调了90万桶/日。 高盛还将其对2026年第四季度美国页岩油供应的预测下调了50万桶/天。 原油库存预计将增加 上周五,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2025年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2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 高盛预测,在中美互相提高关税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进一步放缓,原油库存预计将增加。尽管市场已经提前对这一前景有所预期,但尚未完全反应到油价上。 高盛预计, 2025年全球原油供应过剩预计将达到80万桶/天,2026年预计达到140万桶/天,这将对全球油价施持续加下行压力 。 高盛表示,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或者如果OPEC+自愿减产220万桶/日的计划完全逆转,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在2026年跌至40美元的区间, 在极端的综合情况下甚至可能跌至40美元以下。

  • 沪市高股息价值凸显 中石油等56家公司连续三年派息超5%

    根据最新数据,沪市公司中,有202家连续三年股息率不低于3%,其中56家更是连续三年股息率超过5%,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神华、中远海控等。 连续三年股息率超过5%沪市公司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5年4月11日的最新数据显示,上证指数股息率达3.10%,这一股息率水平在全球主要股票指数中位居前列。对比同期数据,纳斯达克指数股息率约0.82%、道琼斯工业指数约1.09%、标普500指数约1.41%、日经225指数约1.97%,沪市核心指数的股息率优势显著超越上述境外主要市场指数水平。 同时,沪市公司当年实际派息金额(指除息日落在当年1月1日-12月31日的现金分红)总额保持稳健增长态势,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3.60%,这一增速不仅远超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同期9.8%的复合增长率,也显著高于中国香港市场(9.25%)及日本东交所上市公司(9.23%)的分红增长水平。 高股息率和高增长率的背后,是沪市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与现金流管理的不断优化,叠加监管层持续推动现金分红常态化的制度引导,使得沪市上市公司在稳定性回报方面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尤其为追求稳健收益的长期投资者提供了优质标的选择,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展现出较强的价值投资属性与配置吸引力。

  • 白宫稳步迈进50美元油价目标 美国能源业却已兵荒马乱

    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十分复杂且高度协同的系统,这意味着每一个因素的变动都可能引发出人意料的结果。这也意味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头痛治头,脚痛医脚”式的经济政策可能往往造成相反的效果。 美国能源业内高管表示,由于风险偏向下行,且全球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长的不确定性加剧,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可能无法获得盈利性的钻探,将被迫减少活动。 这与特朗普的廉价能源梦背道而驰。特朗普任命的能源主管Peter Navarro曾表示,政府希望将美国油价降低至每桶50美元。但越来越多的人警告,这一想法充满危险。 在特朗普的关税冲击之下,美国原油期货价格本周一度跌至55美元,周四反弹回到60美元上方。投资者预期美国对中国商品进一步加征关税,将加剧全球经济放缓或经济衰退的风险,并打击全球石油需求,导致油价持续低迷。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 在白宫的设想中,由于政策放宽,美国钻探商将热衷于生产更多的原油,从而降低美国油价,以完成特朗普对选民的承诺。但一名能源公司的总裁表示,他在选举特朗普上台时,从未预料到现在的混乱。 据石油高管们透露,如果美国油价跌至每桶60美元以下,即周四的收盘价格附近,企业可能被迫放缓钻探、削减开支,并很可能裁员。这让该行业的每个人都很害怕。 除此之外,一些能源业者表示,除了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特朗普对钢铁征收的关税也导致这些公司的成本上升。政府的混乱对于商品市场来说是一场灾难。 更令美国能源业痛苦的是,在该地区钻探很可能被迫终止的情况下,欧佩克+上周决定,将从5月份开始增加石油产量。这引发了对供应将超过需求的担忧,而如果全球经济放缓,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减弱。 还有人则指出,一旦美国能源商“熄火”,想要完成Navarro的50美元油价目标就只能通过进口,这一举动的宏观经济后果就是,特朗普厌恶的贸易逆差将被进一步扩大。 历史数据来看,2008年美国的贸易逆差约为8000亿美元,其中近一半(3860亿美元)与石油贸易失衡有关,相当于现在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从这一角度来看,特朗普显然需要再一次快速修改他的关税政策,将目标集中于能源进口。 这种充满矛盾和反复无常的结果最终磨损了人们对投资美国的信心。雷斯塔能源公司大宗商品市场高级副总裁Susan Bell表示,特朗普的关税让油气公司选择减少资本支出,但人们不仅对页岩气行业的投资失去了信心,而且对美国的投资也失去了信心。

  • 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推进延布炼厂扩建 提升高端石化品产能

    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近日在沙特达曼签署《延布炼厂扩建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计划通过扩建提升高端石化产品的产能。 扩建项目将依托炼厂现有装置,新建180万吨/年乙烯、150万吨/年芳烃装置及配套下游聚烯烃装置,最大化发挥炼化一体化协同效应。投产后,该项目将有效提升该炼厂高端石化产品的生产能力。 延布炼厂,全称沙特阿美中国石化延布炼厂,由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组建的合资企业,其中沙特阿美持有62.5%股权,于2016年1月正式投产启动。该项目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愿景2030”的重要实践。 该炼厂位于沙特延布工业城,日加工43万桶沙特重质原油,生产成品油及高附加值产品,供应全球市场。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赵东、沙特阿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共同见证签约。 沙特阿美是沙特阿拉伯国有石油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能源和化学品公司之一。近年来,沙特阿美持续深化对华合作。 2022年,公司与中国石化签署协议,在福建古雷建设一体化炼油化工项目。2024年,总投资711亿元的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正式启动。项目规划建设年加工原油1600万吨、乙烯150万吨、芳烃200万吨等30余套主要装置。

  • 特朗普关税重压下 欧盟考虑购买更多美国天然气

    欧盟能源事务专员丹·约根森表示,欧盟将向美国购买更多天然气,以安抚美国总统特朗普,同时还将削减繁文缛节,推动可再生能源产能在今年实现增长。 欧盟委员会预计,今年欧盟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创下新高。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确立了在2027年之前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依赖的目标,并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转型。 然而,约根森透露,在推进绿色转型的同时,欧盟可能会承诺从美国增加液化天然气(LNG)采购,以作为对特朗普关税的回应。 传统观点认为,作为一种化石燃料,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温室气体要明显少于石油和煤炭,因此被广泛视为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过渡燃料。 特朗普上周出台了所谓的对等关税,关税大棒砸下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包括作为传统盟友的欧盟。不过,在对等关税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巨震后,特朗普周三宣布,对大多数国家的对等关税实行90天的豁免。 特朗普周一提出,欧盟应购买约3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以减少贸易逆差,同时否决了欧盟提出的“工业品和汽车零关税”建议。 美国已是欧盟最大的LNG供应国,占其2024年进口总量的45%,价值约为130亿美元。 约根森表示:“我们确实有从美国采购更多LNG的潜力,但前提必须是符合我们绿色转型目标的条件。”他补充称,他已向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传达了这一立场。 但他也指出,欧盟当局所能做的也只是鼓励企业签署采购协议。 约根森强调,可再生能源是降低能源价格、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依赖的关键。 “我们都很清楚,目前欧盟所支付的高能源价格在全球竞争格局中是不可持续的。自2022年以来,我们从俄罗斯购买化石燃料的开支甚至超过了对乌克兰的援助金额,”他说。

  • 特朗普关税战“砸残”美国页岩油企?最大产油区正遭毁灭性打击!

    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眼下正面临着多年来最严峻的威胁——行业高管警告称,由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引发的原油价格暴跌,已将国内部分页岩油企业推向了崩溃边缘。 行情数据显示,自特朗普上周宣布“解放日”关税政策以来,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已累计下跌了12%,跌破了得克萨斯州多数页岩生产商的盈亏平衡线,并引发了业界对钻井平台可能被迫闲置的担忧。 事实上,近期原油市场的抛售可谓异常剧烈,与特朗普发动全球贸易战引发的股市巨震几乎同步。尽管特朗普周三宣布暂缓部分加税计划,推动油价略有回升——WTI原油周三尾盘报于63美元/桶,但整体价格仍要远低于年内高点,并对多数生产商构成持续威胁。 欧佩克近期提高产量的决定,也为美国页岩商们敲响了警钟。 位于得克萨斯州敖德萨市的独立生产商Latigo Petroleum总裁Kirk Edwards表示,“ 这让我想起新冠疫情时期”。他指的是2020年时的油价暴跌 ——当时整个美国页岩油行业都掀起了破产潮。而彼时石油市场同样面临需求下降和欧佩克增产的双重威胁。 “我们再次面临双重打击,”Edwards称,“若未来两月价格无法回升,作为全球最大产油区及美国页岩工业引擎的二叠纪盆地可能发生‘毁灭性事件’。” 二叠纪盆地主要指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和新墨西哥州东南部的大型沉积盆地。该地区以其丰富的储量和相对较低的开采成本,成为各大油气公司竞相开发的焦点。 持有数家页岩油公司股份的Smead资本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Bill Smead也指出,特朗普掀起的关税战已造成“血腥混乱”,可能吓退油气行业投资者。 “ 特朗普想让油价跌至50美元,但如果那样的话,该行业的公司数量将减少一半, 这将引发并购潮,强势一方将吞并弱势企业,”Smead称。 不少分析师还表示,特朗普维持对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中国加征关税的决定,将继续压制全球能源需求预期。牛津能源研究所的Bill Farren-Price表示,此前诸多稳定的石油需求增长预期,现已全部作废。 从目前美国页岩行业的处境看,在石油价格低于每桶60美元的情况下,众多美国油企特别是老旧产区的公司将陷入盈利困境,可能被迫停止钻探、封存设备并裁员。 Rystad Energy的数据显示,在计入债务和股息成本后, 多数美国页岩生产商的WTI原油盈亏平衡线为62美元/桶。

  • 伊拉克签署能源合作协议,与美资合力推进27GW发电项目建设

    近日,伊拉克政府签署了几项能源合作备忘录(MoU),计划推进本土总装机容量达27吉瓦(GW)的发电项目建设,涵盖燃气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伊拉克总理苏达尼出席了签约仪式。 其中,根据伊拉克总理媒体办公室发布的声明,伊拉克与通用电气(GE)旗下能源公司GE Vernova签署了备忘录,推动建设总装机容量达24GW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厂。 根据声明,这将成为伊拉克历史上最大且最现代化的发电项目,并有可能从世界银行处获得外部融资。 另一项备忘录则与美国专注于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公司UGT Renewable Group签署。 协议聚焦于可再生能源领域,计划在伊拉克建设容量为3000兆瓦(3GW)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并配套容量为500兆瓦时的电池储能系统(BESS)。 此外,协议内容还涵盖电力输配电线路的现代化改造、新建最多1000公里的高压直流(HVDC)输电线路,以及为期两年的技术转让、培训、运营和维护计划。 根据官方声明,该项目将获得美国进出口银行、英国出口融资署(UK Export Finance)和摩根大通的资金支持,由摩根大通担任主协调人。 这两项合作有望显著改善伊拉克国内电力供应结构,提升能源安全,并推动其能源系统向更高效、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此外,伊拉克商会联合会和美国商会签署了一项备忘录,旨在加强双边经济合作。 据悉,备忘录包含九项条款,包括扩大伊拉克与美国的企业、组织和商人之间的交流,进一步促进现有经济、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合作,并关注两国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合作发展。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