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91

  • OPEC+意外减产将“点燃”油价?白宫马上给“差评”

    当地时间上周日(2日),OPEC+出人意料地宣布,各国将从5月开始削减石油供应量,总减产幅度超过100万桶/日。 对此,拜登政府立刻表示,此次减产行动是不可取的。分析师则认为,此举将导致油价立即上涨。 果不其然,亚洲盘时原油价格大涨。截至发稿,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涨5.94%,报84.69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价格涨5.99%,报80.20美元/桶。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发言人表示:“考虑到市场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目前减产是不可取的,我们已经明确表示了这一点。” “我们关注的是美国消费者的价格,而不是桶数(产量)。自去年以来,价格已经大幅下降,每加仑较去年夏天的峰值回落了超过1.5美元。我们将继续与所有生产商和消费者合作,确保能源市场支持经济增长,并为美国消费者提供更低的价格。”他补充说。 美国汽车协会(AAA)的数据显示,周日美国全国汽油平均价格约为3.50美元/加仑,较去年6月创下的略高于5美元/加仑的纪录高点下跌了约30%。 油价料上涨 沙特能源部官员当天强调,“每日减产116万桶”是一项预防措施,旨在支持石油市场的稳定。一些分析师认为这有助于原油价格从3月中旬触及的15个月低点继续反弹。 由于市场担心全球银行业危机将打击需求,油价上月跌至70美元/桶,为15个月来最低水平。在危机稍有缓解后,油价近期回升至80美元/桶后。 投资公司Pickering Energy Partners负责人Dan Pickering表示,最新的减产可能会使油价上涨10美元/桶。 “我预计市场将上涨几美元……可能高达3美元。”石油经纪商PVM分析师Varga说,“目前我毫无保留地看涨市场。” 石油工业和市场咨询公司LIPOW OIL Associate总裁Andy Lipow则表示,“大部分减产来自欧佩克核心成员国,这一点非常重要。这确实表明他们对油价下跌的担忧程度,尽管他们此前曾宣布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现状。”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欧佩克+每天都在监测石油市场,并且非常愿意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来支撑价格。”他补充说。

  • 三桶油“日赚十亿”!油气产量均创历史新高 资本支出预期存分歧

    在全球油价高企的2022年,“三桶油”营收齐增,中国海油增速最高。而净利除中国石化(600028.SH)有所下滑外,中国石油(601857.SH)与中国海油(600938.SH)均同比增超60%,三家合计去年日均净赚近十亿。 从营收表现来看,三桶油在2022年收获颇丰,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营收纷纷突破30000亿元大关,中国海油增速最高,营收突破4000亿。 持续高位运行的国际原油价格今年是否会迎来转变?在今日晚间举办的中国石油业绩说明会上,中国石油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王华就此问题回答称:“预计2023年国际油价中枢将下移。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再平衡,原油需求将恢复增长,预测2023年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为80美元-85美元/桶。” 油气产量均创历史新高 2022年,全球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布伦特原油均价上升至99美元/桶,同比增长40.0%。 在此背景下,三桶油在2022年的产量也在快速上涨,并均创历史新高。中国石油油气产量当量16.85亿桶,同比增长3.7%;中国石化油气当量产量488.99百万桶,同比增长1.9%;中国海油油气净产量达623.8百万桶油当量,超额完成全年油气生产目标。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与中国海油在2022年的营收齐增长,分别达到33181.68亿元、32391.67亿元与4222.30亿元,同比增长21.1%、23.9%与71.56%。 但在净利润走势上,三桶油却表现不一,中国石化为663.02亿元,同比降低6.89%。中国石油与中国海油分别为1493.80亿元、1417.00亿元,同比增长62.1%与71.56%。 对于经营收益下降的原因,中国石化将其归因于2022年境内石油石化市场需求疲弱,同时,高油价下境内炼油和化工产品毛利下降所致。 在2022年油价普遍高位运行的情况下,以炼油与化工为主营业务的中国石化在采购原油的费用上就花费9997亿元,同比增长45.0%。外购原油平均单位加工成本为4950元/吨,同比增长52.6%。 未来预期不一 三桶油各自对于2023年的预期如何,从三桶油在各自的资本支出计划方面可一探究竟。 勘探方面,将勘探放在首位的中国海油,在营收大增的同时,在全年共获得了18个商业发现,在海外市场的圭亚那Stabroek区块也在持续取得新进展。2022年,中国海油勘探费用为140.58亿元,同比增加20.1%。而今年这个数字将上升至180亿元以上。 中国石油同样受到了油价上升带来的激励影响,2022年勘探费用为270.74亿元,同比增长11.7%。 而因优化调整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探井部署等原因,中国石化在2022年的勘探费用同比降低14.5%至106亿元。但中国石化的勘探能力或在2023年迎来加强,据其年报披露,其勘探及开发板块资本支出将达到744亿元,主要用于济阳、塔河等原油产能建设,川西等天然气产能建设以及油气储运设施建设。 相较前者,中国石油则显得更加谨慎,中国石油副总裁万军在今晚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公司计划安排资本性支出2435亿元,比去年完成的资本性支出减少了308亿元,主要是考虑到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和油气供需形势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国际油气价格波动加剧。 展望方面,中国海油在2023年计划继续以发现大中型油气田为目标,加大风险勘探和甩开勘探,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夯实储量基础。中国石油则将目标放在加强国内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四川、渤海湾等重点盆地的规模效益勘探开发上,同时加大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资源开发力度,推进清洁电力、CCUS、氢能示范等新能源工程。中国石化则计划加快济阳、塔河等产能建设,加强老区精细开发。 面对未来的油气供需问题,中国海油独立非执行董事林伯强在中国海油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未来需求还会增加,但不会是大幅度的,因为目前油价还是比较高的。”对于油价的走势,林伯强表示仍然是难预测的,“目前油气需求与2019年差不太多,可能稍微低一点,但在高油价的前提下,需求却并没有下来很多,这说明需求是比较足的,我相信今后几年油价仍会维持在高位。”

  • 能源价格转向温和 德国通胀率大幅放缓超1个百分点

    由于天然气等能源成本急剧下降,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最新公布的通胀数据明显放缓。 德国联邦统计局周四(3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环比上升0.8%,高于市场预期的0.7%; 德国3月CPI年率初值录得7.4%,较1月和2月的8.7%放缓了1.3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的7.3%,低于媒体和经济学家估计的7.5%。 分项数据上,占CPI篮子过半的服务价格年率录得4.8%,是CPI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商品价格同比上升了9.8%,其中食物价格上升了22.3%,跑赢了整体通胀率。 统计局指出,2023年3月家用能源和汽车燃料的年涨幅录得3.5%,主要是由于基数效应:2022年3月是俄乌冲突爆发的第一个完整的月份,当月能源价格同比上涨了19.1%,导致今年3月在这一基础继续上行的空间有限。 另外统计局认为,德国政府的第三轮社会救助方案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去年9月,德国执政联盟推出了价值650亿欧元的第三轮社会救助方案,以补贴民众与企业因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和高通胀遭受的损失。 日内央视新闻最新消息显示,德国公共服务业工会与雇主方就加薪展开的三轮谈判于当地时间30日凌晨结束,双方未能达成协议,下一步将由一位独立的仲裁员作出裁决。 据了解,德国公共服务业雇员包括公立学校教师、公共汽车司机、消防员和清洁工等,总数约250万人。他们希望获得两位数百分比的加薪,统计局正在观察这是否会令通胀变得稳固。 德国通胀正常化远未到来 上周,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发表最新预测,称德国经济2023年将增长0.2%,全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6.6%。 委员会认为,德国通胀看似已经达到顶峰,但无法排除其仍然继续走高的可能性,且预计通胀下降的趋势将非常缓慢。 委员会还表示,生产者价格的提高和预期的工资上涨将使消费者价格通胀在明年之前始终保持高位。一直要到2024年,通货膨胀率才有可能回落至3.0%。 本周五,欧盟统计局将公布欧元区20国的通胀初值报告,德国放缓的通胀势头是否会传导至其他19国将在当日揭晓。 目前市场预计,欧元区3月CPI年率初值将从2月的8.5%放缓至7.10%,核心CPI年率初值则会小幅反弹至7.5%。 欧洲央行可能进一步加息 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还指出,欧洲央行的紧缩货币政策对通胀高企的缓和作用起效较慢,反而恶化了融资条件,导致消费需求和投资被抑制。 鉴于当前的通胀率距离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专家们认为今年可能需要进一步加息。 昨日,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连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金融体系近期的压力得到控制, 欧洲央行将需要进一步加息 。 自去年7月以来,欧洲央行累计加息了350个基点,目前的三项主要利率中再融资利率为3.50%,边际贷款利率为3.75%,存款利率为3.00%。

  • 欧盟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 风电行业今年有望实现翻番以上增长

    欧盟周四就2030年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雄伟目标达成一项政治协议,这是欧盟应对气候变化和放弃俄罗斯化石燃料计划的关键一步。欧洲议会成员马库斯·皮珀在推特上发文称,欧盟国家和欧洲议会一致同意,到2030年将欧盟可再生能源占最终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32%提高到42.5%。 根据中银证券不完全统计,2022年国内风电新公开招标量(不含框架协议)81.99GW,创历史新高,其中陆上风电64.06GW,海上风电17.93GW,进入2023年,招标量仍维持较高的水平,截止3月24日国内风电新公开招标量(不含框架协议)累计达18.90GW,招标量的快速大幅提升为明后年装机量的增长提供了基础,根据所遗留项目的量进行推算,预计2023年陆风和海风的出货量均会实现翻番以上的高速增长,总的出货量有望超过100GW。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振江股份 表示,公司的风电和光伏业务以海外为主,特别是风电业务,公司占到西门子、Enercon、通用电气(GE)供货量的60%-70%。 金雷股份 现有风电铸件产能3万吨,募投项目达产后将新增风电铸件年产能10万吨,产品主要出口至欧洲、美国及印度等地区。

  • 欧盟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 风电行业今年有望实现翻番以上增长

    欧盟周四就2030年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雄伟目标达成一项政治协议,这是欧盟应对气候变化和放弃俄罗斯化石燃料计划的关键一步。欧洲议会成员马库斯·皮珀在推特上发文称,欧盟国家和欧洲议会一致同意,到2030年将欧盟可再生能源占最终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32%提高到42.5%。 根据中银证券不完全统计,2022年国内风电新公开招标量(不含框架协议)81.99GW,创历史新高,其中陆上风电64.06GW,海上风电17.93GW,进入2023年,招标量仍维持较高的水平,截止3月24日国内风电新公开招标量(不含框架协议)累计达18.90GW,招标量的快速大幅提升为明后年装机量的增长提供了基础,根据所遗留项目的量进行推算,预计2023年陆风和海风的出货量均会实现翻番以上的高速增长,总的出货量有望超过100GW。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振江股份 表示,公司的风电和光伏业务以海外为主,特别是风电业务,公司占到西门子、Enercon、通用电气(GE)供货量的60%-70%。 金雷股份 现有风电铸件产能3万吨,募投项目达产后将新增风电铸件年产能10万吨,产品主要出口至欧洲、美国及印度等地区。

  • 欧盟达成重要协议:提高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当地时间周四(3月30日),欧盟就提高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达成协议,这是欧洲应对气候变化、结束对俄罗斯化石燃料依赖计划中的重要支柱。 经过通宵谈判,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一致同意,到2030年将欧盟可再生能源占最终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32%提高到42.5%。这一数字要低于欧盟委员会此前提出的45%,不过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同意,在理想的情况下可将该比例提高至45%。 该协议必须得到欧洲议会和欧盟国家的批准财才能成为法律,在已达成共识的前提下,这一流程通常只是一种形式。 欧盟负责能源事务的专员卡德里·西姆森(Kadri Simson)表示:“可再生能源是欧洲实现气候中性目标的关键,将使我们能够确保我们的长期能源主权。通过这个协议,我们给了投资者确定性,并肯定了欧盟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领导者,以及清洁能源转型领跑者的作用。”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决定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在2027年前彻底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 2021年,欧盟22%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但各国之间的差异很大。瑞典以63%的可再生能源份额领跑27个欧盟成员国,而在荷兰、爱尔兰以及卢森堡等国,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使用的比例不到13%。 要实现新的目标,欧洲需要对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场进行大规模投资,扩大可再生天然气的生产,并加强欧洲的电网,以整合更多的清洁资源。 欧盟委员会表示,如果欧盟要彻底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需要在2030年之前,在可再生能源和氢基础设施上额外投资1130亿欧元。 核能将继续发挥作用 除了风能和太阳能外,核能也是这一轮谈判中的重要议题。法国认为,核能几乎可以和风能与太阳能并驾齐驱。作为全球核电发电比例最高的国家,法国核电比重长期稳定在70%以上。 法国争取到了欧盟方面的一些让步,新协议将允许法国等国将其2030年绿氢生产目标减少1/5,前提是他们主要使用核能而不是化石燃料来生产氢,并继续按计划实现他们的总体可再生能源目标。 根据欧盟去年5月公布的REPowerEU计划,到2030年,欧盟要生产1000万吨可再生氢,并进口1000万吨可再生氢。

  • 法国港口、炼油厂停摆过半 释放千万桶储备料也难解“油荒”

    受到整整两个月的激烈政治辩论和罢工运动影响,法国在能源供应方面面临日趋巨大的压力。 最新消息显示,由于港口和炼油厂在罢工期间的停摆,法国已经共释放了1000多万桶战略油料储备。 法国重度依赖原油进口,数据分析公司Kpler收集的数据显示,本月到目前为止, 该国的原油进口量减少了一半以上。 根据媒体汇编的油轮追踪数据, 目前至少载有1400万桶原油的船只漂浮在法国港口外 ,另有一些运送燃料的船只已驶往其他国家。 在海上漂浮的原油中,约有1100万桶位于法国南部海岸最大的港口福斯附近,预计该港口与邻近的拉瓦拉港至少要到本月月底才能开展油轮货运业务。 由于原油无法运入指定地点,法国的石油加工业产能也正处于很低的水平,六家炼油厂中的四家勉强运转。 周六,埃克森美孚公司法国格拉雄翁工厂开始停产,这也是埃克森美孚在该国唯二的炼油厂之一。 先前Energy Aspects在一份报告中称,罢工已使法国柴油供应每天减少20万桶。媒体汇编的数据显示, 全法约80%的原油加工能力可能处于离线状态。 本周一,法国能源转型部公布的周报显示,在加油站燃油供应短缺加剧的情况下,燃油价格仍保持相对稳定。 当周,法国柴油平均价格为每升1.8162欧元,SP95-E10汽油平均价格为每升1.8857欧元,基本保持稳定。1月底,加油站的燃油价格一度超过每升1.9欧元,但随后出现回落,迄今一直低于这一水平。 虽然油价企稳,但加油情况仍然很复杂。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3月26日13点, 全法16%的加油站至少一种燃油供应困难 ,其中7.5%的加油站汽油和柴油都出现短缺。

  • 能源安全受到威胁?美能源部长:或在今年晚些时候补充SPR

    根据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Jennifer Granholm)的最新表态,美国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补充战略石油储备(SPR)。而就在上周,格兰霍姆还声称,尽管国际油价处于较低区间,但美国今年很难趁机补充SPR。 白宫去年10月表示,美国政府打算在油价处于每桶约67-72美元区间时,补充石油储备。受银行业动荡影响,油价上周跌至15个月低点,美油跌到了67美元/桶,布油则跌至73美元/桶。 然而,格兰霍姆上周四在众议院听证会上表示,由于两个SPR储备地处于维护状态,加上2月公布的2600万桶原油销售计划,能源部今年将很难从市场上抢购廉价原油,可能要耗时数年才能补充SPR。 美国政府上月宣布,将从SPR中出售2600万桶原油,预计交付日期为4月1日至6月30日。 格兰霍姆上周的表态引发了对能源安全的担忧,不过她本周在访问波多黎各时又改口称,美国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补充SPR。 格兰霍姆表示:“我们将在今年开始这一进程,但在一年内完全补充是不可能的。”她透露,美国可以在今年四季度开始回购石油,这将取决于油价,以及此前与石油公司交换的2500多万桶原油的回补情况。 美国共有4个战略石油储备库,分别位于得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其中有两个储备库正在进行维护。 美国目前的SPR储量约为3.72亿桶,这是自198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拜登政府去年出售了2.21亿桶来自SPR的原油。一些观察人士警告,这可能会让美国的能源安全受到威胁。不过,白宫目前并不急于补充石油储备。 除了格兰霍姆外,美国能源安全问题高级顾问阿莫斯·霍克斯坦本月早些时候也表达了类似观点。霍克斯坦表示,政府注意到了油价下跌和SPR缩水,但不会有具体动作,未来将继续观察一段时间。

  • 取代俄罗斯!美国成欧洲最大原油供应国

    去年年底,随着针对俄罗斯原油的制裁生效,美国超过俄罗斯成为欧洲最大的石油供应国。 根据欧盟统计局(Eurostat)周二发布的数据,去年12月,欧盟18%(近3450万桶)的原油进口来自美国。 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直到最近,俄罗斯一直是欧盟最大的原油供应国。 在2022年1月底前,俄罗斯占欧盟总进口量的31%,而美国以13%的份额排在第二。 但去年2月爆发的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供应格局出现剧变。欧盟国家削减了对俄罗斯能源的进口,并对俄罗斯的石油和煤炭出口实施制裁。 去年12月,欧盟禁止进口俄罗斯海运原油,并为俄油设置了价格上限,禁止托运人、保险经纪人和其他公司在俄油价格超过60美元每桶的情况下提供服务。 美国并非唯一一个欧盟增加石油进口的国家。去年12月,欧盟从挪威进口的原油增至近3290万桶,占石油进口总量的17%。 美国成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国 俄乌冲突爆发后,一些欧洲国家也开始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口。俄罗斯方面则开始切断流向欧洲大陆的天然气供应。俄罗斯国有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先是削减了通过北溪1号管道输送的天然气,该管道占2021年欧洲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总量的35%左右。去年9月,该公司以技术问题为由关闭了该输气管道。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俄罗斯在欧洲天然气进口中的份额已大幅下降,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31%降至去年底的近19%。 这使得美国成为欧盟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国,占有近20%的份额,仅次于挪威,后者占欧盟天然气进口的近31%。 数据提供商Vortexa的高级分析师杰伊·马罗(Jay Maroo)表示,俄乌冲突爆发前,美国对欧洲的原油出口就一直在增长,不过冲突增加了从其他来源获得原油供应的需求。 欧盟摆脱对俄依赖 欧盟统计局表示,去年2月至4月期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波动很大。但从2022年9月开始,进口量逐渐下降,直到12月仅占进口总额的4%。 该机构表示,到去年年底,欧盟最大的原油供应国是美国、挪威和哈萨克斯坦, 这表明欧盟成功适应了不断变化的石油市场格局,并几乎摆脱了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 不过,俄罗斯已经为其石油找到了新买家,这些买家热衷于以大幅折扣抢购俄油——俄罗斯乌拉尔原油目前的价格为每桶54美元,而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的价格为每桶78美元。 自俄乌冲突以来,印度等国加大了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力度。

  • 美原油库存减少油价连涨三日 布油直逼80美元关口

    美国石油协会报告显示,美国近期原油库存大幅减少,全球油价涨幅正扩大,主要由于地缘政治持续不稳定导致土耳其的原油出口中断。WTI原油期货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现至每桶 74 美元,对银行业危机的担忧缓解也增加了油价的看涨情绪。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石油协会报告称,上周原油库存减少了 610 万桶。若晚些时候政府公布的数据能证实,这将是今年原油库存出现最大的跌幅。 在涉及库尔德地区当局的地缘政治争端导致每天约40万桶的原油出货量停止、市场收紧后,美国正敦促伊拉克和土耳其恢复杰伊汉港的原油出口。 此外,于市场出现对美国经济潜在衰退的担忧,及俄罗斯能源价格受到打压后,油价仍有望连续第五个月出现下跌。而目前OPEC+组织没有预期显示其将在下周会议时调整产量的迹象,预计成员国原油产量将在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