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91个
价格更为低廉的俄罗斯原油正在受到亚洲买家的欢迎,这令中东和西非等产油国在能源市场中的份额遭到挤压,被重新绘制的全球原油贸易版图可能会在未来数年保持不变。 能源情报提供商Vortexa的数据显示,相较于2022年1月(俄乌冲突爆发前一个月),印度在4月从中东进口的原油下降了35%至190万桶/日,从西非进口的原油同样下降了35%至22.8万桶/日。与此同时,印度在4月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达到创纪录的190万桶/日,远高于2022年1月的6.5万桶/日。 数据显示,在截至5月12日的过去四周,俄罗斯海运原油平均出货量为372万桶/日,这是自2022年初媒体开始追踪该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在截至5月12日的过去四周内,运往印度的俄罗斯海运原油平均出货量为139万桶/日。 印度巴拉特石油公司前炼油主管R.Ramachandran表示:“只要俄罗斯原油的价格处于低位,这种情况就会持续下去。而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印度对俄罗斯原油的需求很少。” 印度的石油进口历来依赖沙特、阿联酋、伊拉克等中东地区的产油国,如今,印度转向进口价格更低的俄罗斯原油令这些产油国感到了压力。新加坡咨询公司Vanda Insights创始人Vandana Hari表示:“中东地区的产油国完全有理由担心,它们在亚洲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被俄罗斯抢走。”“贸易流动的转变似乎看不到尽头。” 此外,Vortexa的数据显示,中国继续从中东获得稳定的原油供应,4月的原油进口量相较于2022年1月略有上升。不过,中国在4月从西非进口的原油较去年1月下降了40%以上。与此同时,中国在4月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较去年1月增加了80%,至150万桶/日左右。 交易商表示,至少3500万桶尼日利亚原油将于下月底前装船,但到目前为止仍未售出,亚洲买家不足是库存增加的一个关键原因。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由于亚洲买家转而购买俄罗斯原油,今年已有数百万桶西非原油被存放在南非萨尔达尼亚湾(Saldanha Bay)枢纽的商业设施中。
周三(5月17日)纽约时段,国际原油价格明显大幅走高,美、布两油涨幅一度扩大至3%。 具体行情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涨1.97美元,涨幅2.78%,报72.83美元/桶; 7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涨2.05美元,涨幅2.74%,报76.96美元/桶,为近一周来的最高水平。 美股开盘后不久,美国总统拜登在动身前往日本前发布讲话称,他昨晚与国会领导人举行了一次关于预算问题的会议,一致同意如果美国不出现债务违约,政府将就预算相关问题达成协议。 拜登再次强调美国不会出现债务违约,“我相信我们会就预算达成协议,而且美国不会违约。”他还表示,将与谈判代表及国会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保持密切联系,直到达成协议。 麦卡锡也回应,对各方继续努力合作的能力感到乐观,虽然障碍仍然来自白宫方面,但本周达成债务上限协议是“可行”的。 市场分析称,在两党双方代表发表上述声明后,一直受美政府违约风险困扰的市场情绪获得了明显的提振。不仅是油价,美股三大指数也涨超1%。 国际能源署(IEA)周二公布的月报还显示,该机构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23年增加220万桶/日, 达到创纪录的1.02亿桶/日。 瑞穗能源期货主管Bob Yawger称,先是IEA的评估增添了乐观情绪,再是债务上限谈判的消息提振了原油价格。 不过,能源分析公司Vanda Insights创始人Vandana Hari认为,市场对债务上限谈判的结果仍处于“观望模式”。 除了这两大因素,美国政府官宣补充战略石油储备(SPR)给油价带来了支撑。美国能源部周一表示,将采购300万桶含硫原油,定于8月运抵德克萨斯州的Big Hill SPR存储基地。 发稿前不久,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政府视频会议上称,“总的来说,形势绝对稳定。”他还表示,“我们的所有行动,包括与自愿减产有关的行动,都与有必要支撑全球市场上特定的价格环境有关,并且与欧佩克+的合作伙伴有联系。” 稍早时候,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表示, 该国本月实现了减产承诺, 将继续增加海运原油出口。
当地时间周二(5月16日),国际能源署(IEA)在其月度报告中表示,俄罗斯没有完全履行其宣布的减产计划,该国石油出口创下了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新高。 今年2月,俄罗斯宣布,计划于3月将石油产量减少约50万桶/日,约占其总产能的5%,并在今年剩余时间内维持限产,作为对西方制裁的回应。 七国集团(G7)和欧盟从去年12月开始禁止进口俄罗斯海运原油,并于今年2月将禁令进一步扩大至成品油。此外,西方还对俄罗斯原油设置了60美元/桶的价格上限。 然而,IEA周二在报告中称:“根据我们的估计,俄罗斯没有完全履行其宣布的承诺减产50万桶/日。事实上,俄罗斯可能正在提高产能,以弥补其收入的损失。” IEA的数据显示,俄罗斯4月原油产量约为960万桶,这仅比该国2月宣布减产时的产能低了20万桶/日;4月石油总产量(包括原油和凝析油)相对稳定在1093万桶/日,相较于俄乌冲突爆发前减少了约47万桶。 报告称,俄罗斯4月石油出口量为830万桶/日,为2022年2月俄乌冲突以来的峰值;石油出口收入较3月增长了17亿美元,达到150亿美元,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7%。 报告指出,上月俄罗斯原油交易价格与布伦特原油价格之间的价差收窄至24.35美元/桶。 IEA称,尽管俄罗斯原油价格的折扣有所收窄,但仍足以刺激市场需求,该国的原油和石油产品并不缺乏买家。
当地时间周日(5月14日),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石油研究中心(KAPSARC)发布了最新的石油市场展望报告。报告指出,尽管今年欧美的原油消费增长预期下调,但下半年中国的消费增长预计会提高,全年原油需求的净增量较上次预测增加了5万桶/日。 据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消费将同比增加184万桶/日,达1.019亿桶/日;2024年达到1.038亿桶/日。 报告指出,代表发达经济体的经合组织成员国已需求见顶,面临增长瓶颈,且在今年上半年的需求增量将减少,预计2023年全年的增量为30万桶/日。非经合组织国家则成为石油消费需求的主要增长源头,预计同比增长84%,达154万桶/日。 报告称,相较上个季度,该研究中心对中国2023石油消费增长预期增加了18万桶/天,达到73万桶/天;而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的石油消费将增加47万桶/天。 该报告的结论与国际能源署此前的报告大体一致。据国际能源署4月的报告,今年第一季,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需求同比下降39万桶/天,而在中国需求的强力拉动下,全球石油需求同比增长81万桶/天。预计2023年全年,中国占全球石油消费增量的50%以上。 在美国能源信息署于5月10日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预测2023年及2024年的全球液体燃料消费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 在各路机构对今年全球原油消费仍保持乐观之际,国际油价却因美国债务上限危机、经济衰退担忧等因素,走势相当疲弱,WTI原油价格自4月中的逾83美元回落至70美元附近。 注:WTI原油近期走势 沙特阿拉伯和其他OPEC+成员国宣布从5月开始进一步削减石油产量,该消息曾短暂提振油价出现一波上涨行情,但市场对未来需求仍存疑虑,反弹行情未能持续。 KAPSARC报告还调低了今年原油供应的预测。 报告称,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供应预期增长约197万桶/日,较此前的预测降低71万桶/日。2024年全球石油供应预计增长245万桶/日,较此前的预测增加15万桶/日。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据参与谈判的官员透露,七国集团(G7)和欧盟将禁止重启来自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输送。 G7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组成。日本是今年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G7峰会将于5月19日至21日在广岛举行。 根据媒体看到的G7声明草案显示,该集团的主要经济体将进一步减少使用俄罗斯能源,措施包括阻止一些俄能源管道的重启,直到“(俄乌)冲突得到解决”。 报道称,这项决定将会在下周的G7峰会上敲定,目标是打压俄罗斯的能源收入。若属实, 这将是西方国家首次主动阻止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贸易。 其中一名官员透露,此举是为了“确保合作伙伴不会改变主意”。 媒体分析指出,这项措施不太可能会影响到欧洲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然气贸易,它 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欧盟强调了一个决心,即让该地区摆脱对俄能源几十年的依赖,以实现快速但痛苦的转变。 财联社此前曾提到,欧盟已经提议正式切断俄罗斯输往德国和波兰的石油管道,其他拟议的措施还包括禁止违反对俄油制裁的船只进入欧盟港口,以及限制第三国向俄罗斯提供可用于军事目的的产品。 欧洲今冬天然气价格前景何如? 去年年中,受西方对俄罗斯制裁影响,欧洲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锐减,导致当地天然气价格一度飙升至正常水平的10倍以上。为保障能源安全,欧盟成员国去年首次同意在同年8月1日起自愿减少天然气需求,并延续至今。 除了削减需求,欧洲国家还加速推广了可再生能源,并致力于寻找替代供应,例如扩大从中东和北非国家的进口量,进而将俄气的份额从40%以上降至10%以下。除此以外,暖冬也减轻了天然气的使用量。 综合这些因素,欧洲天然气价格明显走低,已从超过300欧元/兆瓦时的历史高位跌至30欧元附近。同时,欧洲拥有的天然气占了储气设施60%的容量,远高于去年同期30%,这意味着在今年冬季前填满设施的压力要小得多。 能源咨询公司ICIS的Tom Marzec-Manser表示,鉴于欧洲当前的天然气储量和批发价格,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的领导人会相信供应安全不会受影响,但“也不要对欧洲天然气市场的前景过于自满。” 据美国投行高盛集团预测,欧洲今冬天然气价格将比现价上涨将近两倍。该行认为,欧洲冬季寒冷天气叠加家庭节约意识下降,将迅速令天然气供应趋紧,欧洲天然气价格下半年可能超过每兆瓦时100欧元,相当于现价的三倍。 高盛天然气研究部门负责人萨曼莎·达特9日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即便工业需求今夏低迷,这也无法保证现有库存能安稳度过今年冬季……在取暖季到来前,天然气存储空间依然较大。”
当地时间周四(5月11日),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Jennifer Granholm)表示,在下个月完成国会授权的出售计划后,能源部可能开始为战略石油储备(SPR)回购石油。 今年2月,美国政府宣布,将从SPR中出售2600万桶石油,预计交付日期为4月1日至6月30日。 格兰霍姆周四在众议院听证会上对议员表示,之前公布的2600万桶销售计划将于6月完成,届时能源部将开始寻求回购石油。 美国目前的SPR储量约为3.72亿桶,这是自198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拜登政府去年出售了2.21亿桶来自SPR的原油。一些观察人士警告,这可能会让美国的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白宫去年10月表示,当WTI原油价格位于每桶67-72美元或更低时,政府将开始为SPR重新购买石油。 然而,格兰霍姆3月表示,尽管国际油价处于一年多来的低点,但由于两个SPR储备地处于维护状态,加上2月公布的2600万桶原油销售计划,能源部将很难从市场上抢购廉价原油,可能要耗时数年才能补充SPR。 美国共有4个战略石油储备库,分别位于得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其中有两个储备库正在进行维护。 格兰霍姆3月的表态引发了对能源安全的担忧,她随后不久就改口称,在两个SPR储备地完成维护后,能源部可能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为SPR回购石油。 能源咨询机构Rapidan Energy分析师Bob McNally表示,格兰霍姆周四的表态可能旨在安抚共和党人对拜登政府释放大量SPR的愤怒,也可能是为了防止欧佩克+再次削减产能。 上月初,由沙特领衔的几个主要欧佩克+生产国宣布,将于今年5月至12月期间合计减产166万桶/日,作为“旨在支持石油市场稳定的预防措施”。
欧洲天然气价格进一步下跌,收于近22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对风力发电反弹的预测加剧了本已低迷的天然气需求前景。 截至发稿,欧洲基准的荷兰近月天然气价格下跌0.9%,至每兆瓦时34.68欧元。英国等值合约下跌0.8%。 英国的风力输出预计将从周五和下周初开始增加,此前几天的风力发电量暴跌支撑了英国的天然气价格。该国以及欧洲大陆不断增长的风力发电场已经帮助减少了天然气消耗。 欧洲天然气价格今年以来已下跌逾50%,原因包括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强劲、暖冬过后燃料库存高企,以及竞争对手亚洲市场的需求相对低迷。然而,今年夏天出现异常高温和干旱的可能性仍然是一个主要的短期风险,交易员们正在密切关注天气预报。 盛宝银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Sloth Hansen表示,“仓储地点正在迅速填满,而亚洲的需求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强劲,这已成为买方市场。” 他补充说:“由于预计需求强劲,2023-24年冬季合约仍徘徊在55欧元左右,因此储能套利机会很大。”这支持“用相对便宜的天然气快速补充储存地点,这些天然气可以在冬季以更高的价格储存和销售。” 电网数据显示,周四早间英国风力发电量相对较低,约占总发电量的2.5%,天然气占68%,不过预计未来几天风力发电量将出现反弹。 根据Drax Electric Insights的数据,英国经历了一个异常大风的冬天,第一季度的风力发电量有记录以来首次超过了燃气发电站的发电量。 与此同时,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的预测,从6月到8月,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的气温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可能性超过60%。就在能源公司试图在冬季来临前补充天然气库存之际,这可能意味着空调燃料需求的增加。
当地时间周二(5月9日),阿联酋能源部长苏海勒·马兹鲁伊(Suhail Al Mazrouei)告诉媒体,他对目前国际石油市场的短期情况并不那么担心。 4月初,欧佩克+成员国意料外陆续宣布减产,一度推升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显著上扬。但这一趋势并没有持续太久,近三周美油、布油均大幅走低,双双回到了“突击减产”前的水平。 具体行情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的WTI原油期货价格现报每桶72.44美元,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报每桶76.08美元,分别较上月高位回落了10美元。 有分析认为,油价如此暴跌意味着减产成效“付诸东流”,并开始预测欧佩克+可能会“故技重施”。对此马兹鲁伊表示,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欧佩克+的供应,是一个集体的决定。 根据四月油市月报的数据,阿联酋的产油量在欧佩克中排名第三,落后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这一组织准备于下月在维也纳总部举办线下会议。 “我们等等吧,我现在还不能给出预测,这是一个集体的决定。”马兹鲁伊补充称,他并不担心原油市场短期内的情况,因为供需可以设法实现平衡。 不过,他更担心投资低迷会导致未来原油供应出现短缺。马兹鲁伊警告称,供应的更大风险是未来几年的投资水平薄弱,“如果我们没有看到公司和国家进行投资,我们可能在未来看到短缺。” 先前,欧佩克秘书长海萨姆·阿尔盖斯猛烈抨击了国际能源署(IEA),称IEA理应非常谨慎,不要破坏石油行业投资。
“公司将大力发展以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为主的新能源项目。到2025年,公司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非化石能源装机达到50%。”在5月9日上午举行的大唐发电(601991.SH)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长梁永磐在回答新能源业务的规划时如此表示。 此前,国资委就提出了到2025年中央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50%以上的要求。但从大唐发电一季度各板块的上网电量来看,目前距离这个目标尚且遥远。 作为中国最大的独立发电公司之一,大唐发电及子公司一季度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530.609亿千瓦时。其中,大唐发电燃机与煤机的上网电量分别达到414.959亿千瓦时与39.214亿千瓦时,合计占比超过85%。 此外,大唐发电的水电与火电在一季度均发生亏损。据大唐发电董事会秘书、总会计师孙延文透露,今年Q1公司火电板块亏损约9亿元、水电板块亏损约2亿元、风电光伏板块盈利约9亿元、非电板块盈利约5亿元。 梁永磐在业绩会上表示,“受煤机及水电上网电量同比减少的影响,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略有减少。”有投资者提问,为何其他电力板块上市公司的火电业务能在一季度大幅扭亏,但梁永磐并未直接回应,只是表示,将进一步控降燃料成本,提升煤电子公司盈利水平。
随着廉价的俄罗斯原油大量涌入印度,欧佩克组织(OPEC)在印度的市场份额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根据能源分析公司Vortexa的数据,今年4月,欧佩克组织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从一年前的72%降至46%。 数据显示,上个月欧佩克每天向印度供应210万桶石油,而印度每天的总进口量为460万桶。 欧佩克一度占印度进口原油总量的90%,但自去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这一比例一直在下降,因为俄罗斯以超低折扣价出售原油以应对西方制裁,从而削弱了欧佩克原油对印度买家的吸引力。 俄罗斯连续第七个月成印度最大原油供应国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一直在大举进口廉价俄油。 Vortexa的数据还显示,俄罗斯已经连续第七个月成为印度最大的原油供应国,4月已占印度原油进口量的36%,约为167万桶/日。 在俄乌冲突开始前,俄罗斯占印度原油进口量的比例不到1%。由于运费高昂,印度炼油厂过去很少购买俄罗斯石油。 目前,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总量已经超过了从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两国进口的总和。过去10年,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一直是印度最主要的石油供应国。 数据还显示,尽管印度4月份对俄罗斯原油的购买量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但环比增速正在放缓,这可能表明该国的俄油购买量很快就会见顶。 俄油出口恢复至俄乌冲突前水平 西方对俄罗斯能源的制裁——比如从2022年8月开始禁止进口俄罗斯煤炭,从2022年12月开始禁止进口俄罗斯原油,从2023年2月开始禁止进口俄罗斯成品油——迫使俄罗斯过去一年在亚洲寻找替代市场。 欧洲央行的计算显示,自去年2月以来,欧元区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额减少了一半。 尽管对欧洲的原油出口大幅减少,但亚洲市场弥补了这一缺口。 根据大宗商品数据提供商Kpler的数据,今年4月,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恢复到了俄乌冲突前水平,中国和印度目前占俄罗斯石油出口的90%左右。 不过,与俄乌冲突前相比,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收入有所减少,因为制裁令俄油价格承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4月表示,俄罗斯的财政收入仍比去年同期低约43%。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