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844个
自上任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频频表达他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不满,甚至曾暗示想解雇他。这些言论引发了外界广泛的关注和担忧。不过,美国最高法院周四的一项裁决或许可以缓解外界对“鲍威尔被解雇”的担忧。 法院的裁决涉及被特朗普免职的独立机构领导人的案件。美国最高法院强烈暗示, 美联储董事会成员将受到特别保护,不会被总统解雇。 目前,这项裁决允许特朗普总统解雇其他联邦机构的两名董事会成员。 美国最高法院强调, 美联储在政府机构中是独一无二的。 大法官在其裁决中表示,“我们不同意”国家劳动关系委员会(NLRB)的Gwynne Wilcox以及联邦考绩系统保护委员会(MSPB)的Cathy Harris的论点,即他们对解雇的质疑“必然涉及对美联储理事会成员或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其他成员的‘有因’免职保护的合宪性”。 法院补充说, 美联储“是一个结构独特的准私人实体,遵循了美国第一和第二银行独特的历史传统。”‌ 美国第一银行和美国第二银行是美国历史上两次尝试建立中央银行的努力,但两次均因政治原因失败,导致美国长期缺乏央行,频繁遭遇银行危机。 此外,法律中唯一专门针对美联储董事会成员罢免的条款可以在《联邦储备法》第10条中找到。该法律规定,董事会每位成员的任期为14年,“除非总统因故提前罢免”。 不过,该法规没有任何专门针对董事会主席的条款,也没有详细说明“因故”的具体构成。该术语在法律裁决中被解释为“效率低下、玩忽职守或渎职”。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周四的决定没有明确禁止特朗普或任何其他总统解雇美联储董事会成员,但它表明,总统这样做的任何努力都将面临最高法院目前成员的强烈抵制。 此前,特朗普曾多次批评鲍威尔,并曾在4月表示,“再快解雇鲍威尔都不够。” 除了美联储外,特朗普上任后还向联邦贸易委员会和联邦选举委员会等其他联邦机构的领导人发出了解雇通知,这些解雇决定也在下级法院受到质疑。 “我和杰罗姆·鲍威尔之间没有任何法律区别,”一位被特朗普解雇的联邦贸易委员会董事会成员今年早些时候告诉媒体:“如果总统可以合法地罢免我,他也可以合法地罢免杰罗姆·鲍威尔。” 对此,最高法院周四表态说,“因为宪法赋予总统行政权……他可以毫无理由地罢免代表他行使权力的行政官员,但我们之前先例承认的少数例外情况除外。”
美联储两名官员周二表示,在美国进口关税上升的背景下,物价肯定会上涨。而现在的问题是,通胀冲击是短暂的,还是会持续更久。 当天,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 在佛罗里达一次会议间隙表示:“我们听到的一件事是,迄今为止,很多关税影响实际上还没有体现在数据中。有很多抢先交易、增加库存之类的行为。而且我们从越来越多的企业那里听到,这些策略……已经开始失效了。” “如果这些‘前期策略’失效,我们将看到价格出现一些变化,然后我们将了解消费者对此的反应,” 他补充说。 博斯蒂克现在预计,美联储将不得不等待更长时间,以明确经济方向,并对利率做出任何调整。他预计, 美联储今年只会降息0.25个百分点,并在一旁观望几个月(三到六个月),等待特朗普政府政策的效果变得明朗。 “我们应该等着看经济的走向,然后再采取任何决定性的行动。”他说。 无独有偶。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阿尔贝托·穆萨勒姆(Alberto Musalem) 当天也提到了关税影响。他指出,美联储首先需要防范通胀预期上升,而 这一努力的关键将是评估未来的物价上涨是一次性上涨,还是有可能演变成更持久的上涨。 穆萨勒姆说,关税计划可能已经缩减,但“似乎仍可能对近期经济前景产生重大影响”,“对进口最终商品的价格产生直接的一次性影响,对国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产生间接影响,并可能对通货膨胀产生第二轮影响”。 他补充说, 若提前断定通胀影响会自行消退,“有可能低估通胀水平和持久性”,并在未来引发更多通胀问题。 与此同时,穆萨勒姆强调,特朗普政府贸易和其他政策的高度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经济大幅放缓,因为家庭和企业将暂停支出和投资决策,等待更明确的消息。 “如果经济需要继续进行资本支出,需要继续进行招聘,而所有这些决策都因为不确定性而暂停,那么这将影响我预期的经济前景。我不想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估计,但我认为它往往会产生相当显著的影响。”他补充说。 不过到目前为止,主要影响似乎出现在信心调查中。调查显示,家庭和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减弱,并预计通胀将走高。 此外,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周二否认了特朗普政府迄今征收的关税,以及未来几周可能增加的关税,会导致有意义的通胀。 “我们从本届政府上任第一天起就开始征收关税,但对通胀没有真正有意义的影响,最近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弱于预期。”他说。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表示,在面对不确定的经济前景之际,货币政策决策者可能尚未准备好在9月份之前降低利率。 当地时间周一(5月19日),威廉姆斯表示,“我们不可能在6月份或7月份就能搞清楚情况。这将是一个持续收集数据、逐步厘清形势、观察发展趋势的过程。” 美联储接下来的三次会议将分别在6月、7月和9月举行。根据联邦基金期货的定价,市场目前预计今年将有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低于4月底时预期的四次。 因为在特朗普暂停对等关税90天后,衰退和降息的几率都有所减少。目前,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该行6月降息的概率不到10%,7月前采取行动的概率略超33%。 威廉姆斯强调,不确定性不仅困扰着政策制定者,也让企业和家庭难以判断特朗普政府包括关税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将如何重塑美国经济。和许多同僚一样,威廉姆斯表示,美联储可以耐心等待新数据。 威廉姆斯指出,虽然通胀正在回落,经济也接近充分就业,但他正在密切关注贷款违约情况以及消费者支出意愿。他还表示,当前的货币政策“略微具有抑制性”,处于“不错的位置”。 日内早些时候,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即短期内不打算调整利率。 “经济处于极大波动中,政策也在不断变化,不确定性很高。我认为我们需要等待三到六个月,才能看到事态如何发展。” 博斯蒂克称他特别担忧通胀以及公众对未来物价上涨的预期,“考虑到我们的双重使命,我更多地担心通胀,尤其是因为我们看到通胀预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变化。” 发稿前不久,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Philip Jefferson)也强调了“观望”立场。他表示,美联储必须确保物价上涨不会演变为持续性的通胀。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敦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迅速降息,但美国经济学家警告称,对于美联储来说,降息道路上最大的阻力,可能恰恰来自于特朗普本人。 近日,美国经济学家表示,特朗普的移民、关税等政策使得美国房价居高不下,这推高了美国通胀升温的风险,也导致美联储降息的阻力越来越大。 美国房价难以降温 Redfin首席经济学家达里尔•费尔韦瑟(Daryl Fairweather)表示:“我认为,从供需角度来看,今年将是(美国)房地产市场又一个供不应求的一年。” 费尔韦瑟指出,美国的住房库存仍然有限,并且这一问题在今年可能不会缓解。他特别指出,由于关税导致美国建筑材料价格高企,同时移民政策导致劳动力短缺,这都使得美国的建筑商们缺乏建设动力。 尽管特朗普政府最近降低了对来自中国和其他贸易伙伴的商品征收的最高关税,但总体关税税率仍远高于今年年初。 再加上近年来许多房主获得的抵押贷款利率较低,这意味着一些原本的潜在卖家将选择继续将房子拿在手中、放弃卖房,从而导致房地产市场库存下降。 目前,高企的房价是美国通胀中最顽固的领域之一。而费尔韦瑟警告称,随着物价上涨提高建筑成本、劳动力短缺加大建筑难度,这一问题可能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蔓延到整个经济中”。 费尔韦瑟等经济学家们预计,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上升——至少短期内是这样——这可能导致美联储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高利率。 美国普通人越来越买不起房 美国住宅建筑商PulteGroup(PHM)在上个月的季度报告中警告称,美国建筑材料的成本已经进一步上升。 目前,虽然铜和木材等一些建筑材料获得了关税豁免,但许多的其他建房材料仍是从海外进口,比如,管道装置、热水器、暖通空调部件、瓷砖地板、断路器和负载中心等关键部件都需要承担特朗普定下的10%的关税成本。 PulteGroup表示,高关税带来的成本上调压力预计将转嫁给消费者。 在这一背景下,对于不少美国普通人来说,买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费尔韦瑟指出,对于潜在的购房者们来说,目前美国中西部地区可能是“美国最后一个买得起房的地区”。但对于那些需要住在更发达地区以发展事业的人来说,基本没有可能搬到这个地区。
随着贸易战下的通胀前景并不明朗,许多美联储官员目前正在等待更多数据,然后再就降息问题做出任何决定。而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周三就将自己形容为一只“数据狗”(data dog),称其只想更好地评估经济状况。 古尔斯比当天在接受采访时称,美联储仍在等待更多经济数据,这些数据最终将影响其是否调整利率的决定。 此前,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二发布的4月份CPI报告整体低于预期。数据显示4月总体通胀率为2.3%,而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为2.8%。 这份相对温和的通胀报告意味着,关于白宫关税政策将导致物价飙升的最严重担忧并未成为现实——至少目前尚未发生。企业和消费者的大部分担忧,源于对经济前景缺乏确定性。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他们往往会缩减开支。 不过,对于通胀数据较为乐观的表现,古尔斯比则提醒称, 4月份通胀的某些部分代表了数据的滞后性质 ,美联储仍在观望之中。目前的通胀趋势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在数据中体现出来。 “当空气中弥漫着大量尘埃时,比如我们在4月份看到的情况,就可能陷入某种停滞状态,而这种影响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在数据中显现,”古尔斯比表示。 4月份美国金融市场曾一度出现剧烈动荡,因美联储特朗普实施的新关税政策扰乱了美国与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贸易往来。政策的剧烈波动导致大量企业陷入观望状态,等待白宫贸易政策尘埃落定。 古尔斯比称,“我认为,在短期变数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期望企业或央行对长期趋势做出结论是不现实的,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环境。” “人们会问我‘你是鸽派还是鹰派?’”古尔斯比调侃称,“我会说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鸟类。” 相反,古尔斯比将自己形容为基于经济客观可测数据做出决策的“数据狗”。他表示目前仍在等待更多信息。 “数据狗的第一准则是,要分清何时该行动、何时该观察。当需要更多信息时,就是该保持观察的时候,”古尔斯比表示。 古尔斯比指出,“无论日常波动多么剧烈,美联储都不会过度关注。需要记住的是,在美联储,我们的工作是做一只稳定的手,而不是对股市或政策声明的日常波动做出反应。我们持续获得的这些数据至少表明,目前情况还不错。”
美联储副主席菲利普·杰斐逊(Philip Jefferson)最新表示,关税以及相关的不确定性可能在今年减缓美国经济增长、推高通胀。但他指出,货币政策已做好准备,将在必要时做出反应。 当地时间周三(5月14日),杰斐逊在纽约联储组织的会议上称,关于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目前尚不清楚关税对物价上涨的影响是较为短期的还是较为持久的。 杰斐逊下调了对美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但他仍预计美国经济将继续扩张,“如果目前宣布的关税措施持续下去,可能会中断通胀放缓的进展,至少在短期内会推高通胀。” 杰斐逊说道:“在我们职责——双重目标(就业最大化与控制通胀)面临更大风险的情况下,我认为当前的货币政策立场具备适时应对潜在经济变化的良好条件。” 上周,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全票支持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并表示美国经济面临失业上升和通胀回升的风险有所加大。 在对特朗普推行的关税政策有更清晰结论之前,央行政策制定者并不急于降低借贷成本。杰斐逊表示,包括贸易和移民政策变化的总体影响,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不明朗。 本周早些时候,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达成重要共识,并取得实质性进展,直接体现为双边关税水平的大幅降低。国际舆论对此予以高度评价,金融市场也给出了积极反应。 经济学家认为,这一变化降低了美国今年晚些时候出现全面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但仍不足以阻止经济放缓。 周二时,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上升2.3%,核心指标同比上涨2.8%,都是2021年初以来的最低值。 杰斐逊指出,最近的通胀数据显示朝着美联储2%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但他提醒,“这个目标尚未达成”。他表示,目前的利率水平处于“适度限制性”的水平。 “我已下调了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但我认为美国经济仍将持续扩张,”杰斐逊说,“当然,贸易政策仍在变化中,其最终的经济影响尚未可知,我将密切关注相关进展。”
本月以来,一个颇为罕见的景象正在美国利率市场上浮现, 几乎每个经济数据发布的“大日子”(包括美联储决议日),都打击了美联储降息预期…… Biancore Search策略师Jim Bianco周二就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目前下一次降息概率超过五成的FOMC会议已经要等到9月的议息会议——最新9月会议的降息概率超过了60%。 不过,不到两周前,这一概率其实还超过了100%,这意味着大家押注更早前就会启动降息。 Bianco由此感慨道,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下一次降息的窗口很快就可能推迟到12月。 值得一提的是,Bianco在帖子中附带的一张图表确实显示,本月以来,从ISM制造业PMI、非农、ISM服务业PMI、美联储决议发布,到昨夜最新的美国4月CPI数据,美联储降息预期在每个“大日子”里几乎都有所削弱…… 这倒并不是说每组数据都不利于降息前景,例如昨日低于预期的美国4月CPI数据,本身理应有利于美联储尽早降息,但颇为反常的是,即便是特朗普拿着数据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蹬鼻子上脸”,但降息预期依然还在减弱: 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4月份CPI环比上升0.2%,同比上升2.3%,分别低于了市场预期的0.3%和2.4%。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8%,与预期一致。其中2.3%的CPI以及2.8%的核心CPI同比涨幅,都是2021年初以来的最低值。 在CPI数据发布后,特朗普再次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进行了施压,要求其采取降息行动。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写道,“已经没有通货膨胀了!汽油、能源、杂货以及几乎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都在下降!!!”美联储必须降低利率,就像欧洲和中国已经做过的那样。‘拖延先生’鲍威尔到底怎么回事?这对即将腾飞的美国是不是不太公平?让降息发生吧,那将是一件美妙的事!” 然而,周二利率期货市场的数据还是显示,美联储降息预期依然在减弱——进一步向年内只降息两次靠拢。 CPI回落依然难保降息? 那么,如果说本月早些时候几组火热的美国数据不支持美联储降息,还情有可原,昨日的CPI数据又缘何依然无法点燃市场降息预期呢? 对此,有着“新美联储通讯社”Nick Timiraos的一番数据点评,或许可以折射出眼下的市场心态:那就是从CPI未来的演变趋势来看,美联储依然几乎没有理由改变其观望的立场。 Timiraos认为,这些数据其实基本符合密切追踪劳工部如何衡量通货膨胀的预测者的预期。如果说有什么好消息,那就是该CPI数据并未处于预期的上限——或者更糟。 但尽管如此,对美联储而言,4月的通胀数据就像一场备受关注的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天气晴好的消息——而这场风暴的强度仍不确定。这份CPI报告可能仅会让官员们对去年降息100个基点的决定感到更安心。 他认为,若不是因为4月份关税的广泛上调,这份通胀数据或许会让美联储有望很快恢复降息。但未来数月潜在的成本上升,很可能使联储继续按兵不动,直到其能更好判断物价上涨是否仅为一次性现象。 利率预期“天天变” 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市场交易员正在放弃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 周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未平仓合约数据证实,有几笔此前大额的降息押注已被平仓——其中一笔头寸的目标价位是今年将有多达四次25个基点的降息,而此番平仓可能导致高达1000万美元的损失。与美联储政策会议挂钩的掉期合约目前反映出今年的降息幅度仅略高于50个基点,而上个月预期的降息幅度还超过了100个基点。 “当前有关关税、贸易协议、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国内财政政策的新闻流变化之快,足以让人每天调整对美联储降息(或加息)目标会议时点的预期,”杰富瑞策略师托马斯·西蒙斯在研究报告中写道。 随着交易员退出对美联储鸽派立场的押注,华尔街大行们也正快速重塑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期。 高盛与巴克莱目前均已预计年内首次降息将在12月而非原先预计的7月,花旗则将降息时点从6月调整至了7月,摩根大通也将降息预期从9月推迟至了12月。 西蒙斯表示:“关税的潜在影响,以及住房和汽车等利率敏感行业的持续通胀压力,表明降息空间有限。因此,美联储保持耐心仍然是其最佳的前进方向。” 从国债曲线远端的期权活动来看,对收益率上升的防范需求已在不断上升。 周二的交易中,多笔押注瞄准未来几周10年期收益率升至近5%的水平,较当前点位高出约50个基点。 在现货市场,看跌债券的情绪也在升温。摩根大通周二发布的美国国债客户调查显示,纯空头仓位升至七周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净多头仓位则缩减至2月10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宣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紧随其后,5月10-11日,中美两国高级代表团在日内瓦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大幅度暂停或降低加征关税水平。此举超出外界预期,全球资本市场受利好消息刺激回归4月初点位的同时,市场也开始关注各国宏观政策节奏会否相应调整。 5月13日,香港某外资投行研究人士对财联社表示,昨日美联储部分官员对中美关税战缓和之后的经济表示乐观,认为降息的时机还可以再延后,市场也开始关注中国的政策节奏是否有变化,至少在下一轮博弈之前会否有放缓的可能。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对于这一问题,当前内地机构主流观点认为,5月7日三部委的政策属于落实4月政治局会议的战略之举,并非针对关税战的权宜之计,因此判断大概率本轮金融政策会逐步落地,包括下周即将到来的5月LPR调整窗口。 不过,对于下一轮政策,则需要“边走边看”。某大型券商首席分析师承认,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不按常理出牌”,有点“带节奏”。 经济预期转好,政策落地迫切性下降? 5月12日两国联合声明发布之后,多家机构对中国出口和经济增长都表示谨慎乐观预期。 华泰证券最新报告认为,在对等关税90天豁免期内,美国对华关税将降至40%左右,对全球关税将降至15-17%。如果芬太尼相关关税下调,对华关税则可能降至12.2%-14.7%。 华泰认为,此次美中关税战降温,去年11月以来“抢出口”推动中国出口整体表现强劲。考虑对等关税在90天“豁免期”后的不确定性,“抢出口”有望在90天窗口期内延续。 不仅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下降,短期内,抢出口和产能出海的需求有望推升中国出口,市场也有望上调2025年中国增长预期。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经贸会谈进展逻辑上会带来名义增长预期上修、狭义流动性预期下行、风险偏好上行,从而对利率形成一定上行带动。 对于降息,5月7日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5月20日即将迎来LPR调整的时机。 5月13日,多家机构宏观、银行研究人士对财联社表示,目前央行的10项政策落地大半,考虑到目前逆回购利率已经调整到位,5月LPR大概率还是会跟随下调。 节奏或微调方向不改,5月7日政策只是开始? 对于中国政策走向,郭磊认为本轮扩大内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4月底政治局会议所部署的政策方向应会继续落地。 郭磊认为,当然,4月出口数据的韧性和此次中美经贸会谈的进展可能会给政策留下更充裕的时间窗口,政策节奏不排除视经济情况做出微调。 5月7日,央行宣布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型三大类10小项,包括降准、降息,结构性工具等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政策。国家金监总局同日也宣布包括优化房地产融资和保险资金投资范围等8项增量政策。 5月13日,上海某大型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对财联社表示,本轮部分政策,如再贷款、优化和创设的政策工具预计落地本身需要一定时间周期,如果因应最新局势要调整,预计这部分的节奏变量空间会更大一些。 招商银行研究院5月13日发布报告认为,中美关税积极变化超预期,将显著减弱对中美双边贸易产生的冲击。但我国对美出口依赖度高及对美出口规模大的行业生产投资和利润修复或仍受到较大冲击,影响这些部门的就业和居民收入,仍需要针对性的企业帮扶措施。 对于下一步政策,招商证券宏观首席张静静观点更为积极,在她看来,当前国内处于低通胀环境,核心CPI较之前低出2个百分点左右。物价环境的变化,赋予了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的空间。 刚刚发布的央行货币执行政策报告指出“随着扩大内需政策落地显效,市场需求加快释放,将更好支撑物价水平温和回升”,张静静判断在地产下行周期阶段,扩大与落实内需政策仍是支撑物价回升的源头动力。 因此,货币当局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仍保持“以静制动”的策略。如果5、6月份关税冲击逐渐显现,有望推出更多“稳市场、稳预期”的逆周期政策,因此5月7日的宽松政策只是开始,并非结束。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通胀报告公布后,再次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施压,要求其采取降息行动。 当地时间周二(5月13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写道,“已经没有通货膨胀了!汽油、能源、杂货以及几乎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都在下降!!!” “美联储必须降低利率,就像欧洲和中国已经做过的那样。”特朗普补充称,“‘拖延先生’鲍威尔到底怎么回事?这对即将腾飞的美国是不是不太公平?” 特朗普最后写道,“让降息发生吧,那将是一件美妙的事!” 日内早些时候,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了月度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报告。数据显示,美国4月份CPI环比上升0.2%,同比上升2.3%,分别低于市场预期的0.3%和2.4%。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8%,与预期一致。 其中2.3%的CPI以及2.8%的核心CPI同比涨幅,都是2021年初以来的最低值。 数据发布之际,正值特朗普淡化其关税政策可能引发价格上涨和商品短缺的风险。目前,特朗普几乎已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关键行业实施或威胁实施额外关税。 这些措施扰乱了市场,也引发了美国消费者成本上升和经济放缓的担忧。有分析认为,4月通胀报告还没有出现坏消息,是因为当月进入美国的许多进口商品是在关税生效前运抵的。 除此以外,一些企业选择自行承担成本,以避免需求在消费者本就对经济感到不安的情况下出现下滑。机票、酒店、娱乐等项目的疲软表现也反映需求有走软的迹象,限制了CPI的涨幅。 不过,报告中也有一个确定的好消息:食品杂货价格出现2020年以来最大环比降幅,鸡蛋价格更是月度大跌13%,创下四十年来最大跌幅,培根、鸡肉和大米的价格也有所下降。 今年以来,美联储一直维持利率不变,导致特朗普持续向鲍威尔施压要求降息。几乎每一次利率决议、非农数据、CPI报告后,特朗普都会发帖或者在记者会中喊话美联储降息。 但鲍威尔及其同僚都表示,特朗普大规模的关税战增加了美国通胀和失业的风险,“央行不会急于行动”。在上周利率决议后的发布会上,鲍威尔使用“等待”一词的不同表述多达22次。
在中美两国周一发布联合声明缓和贸易紧张局势后,华尔街大行和利率市场上的交易员们纷纷降低了对美联储年内降息的押注, 目前仅定价2025年会有两次降息,同时对下一次降息的窗口预期也出现大幅延后。 追踪美联储会议预期的利率互换合约最新显示,美联储今年可能只会降息约55个基点,较上周五75个基点的押注进一步显著下降。交易员们还预计首次降息要到9月份才会启动。 随着市场削减了对美联储年内降息的预期,对货币政策尤为敏感的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周一一度最高攀升了12个基点,重新突破了4%大关。 收益率上升,加上降息的确定性下降,反映出美债市场的看涨押注进一步减弱,因为最新的关税下调被视为对经济的支持。本周初包括美股在内的风险资产大幅反弹,也削弱了美债的吸引力。 事实上,自美联储上周发表5月议息会议声明、主席鲍威尔主张采取观望态度以评估关税将如何影响通胀和经济增长以来,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就一直在降温。过去一周,两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55%的低位大幅攀升了逾40个基点,五年期美债收益率也从3.85%左右升至了4.11%。 要知道,就在上月,利率市场还一度完全定价了年内四次降息的预期——当时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6月重启宽松周期,因担忧贸易战可能冲垮美国经济。 Columbia Threadneedle投资公司的利率策略师Ed Al-Hussainy表示,市场正处于超调状态,现在流动的资金正流向风险领域。该公司倾向做空短期债券。 而美联储利率预期的快速变化,也显示出此前期权市场上一些逆向押注的巨大成功。 财联社上月底时 曾介绍过 ,有迹象显示,当时至少有一位大型期权交易商已豪掷1800万美元——押注美联储今年不会降息。而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最新数据,相关特定看跌期权的未平仓合约数已超过了27.5万份。 除了利率市场上的交易员外,不少华尔街大行也在本周一进一步延后了对美联储降息窗口的预期。 以花旗经济学家为例,在美方宣布大幅调低中国商品关税后,他们已将下次降息窗口的预期从6月推迟至7月。 而高盛的调整幅度则更大——高盛周一已将美联储下次降息的时间推迟至12月,此前为7月。 高盛策略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鉴于当前这些发展以及上个月金融状况的显著放松,我们已将2025年美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年率预测上调0.5个百分点至1%,并将未来12个月出现经济衰退的概率下调至35%。” 展望本周,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内的多位美联储官员将陆续发表公开讲话,他们对于最新贸易局势演变下利率走向的看法,无疑值得投资者保持密切关注。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