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48

  • 特朗普再对普京发出“最后通牒”:10天内停战,不然等着关税!

    综合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9日(周二),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把俄罗斯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的最后期限设定为“10天后”,从当天开始计算, 也就是8月8日(周五)前。 他警告称,如果俄罗斯在结束俄乌冲突方面没有取得进展,美国将在10天内开始对俄罗斯征收关税,并采取其他措施。 前一日,特朗普在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会晤前对在场记者表示,他对俄总统普京“十分失望”,将考虑缩短此前对俄罗斯设置的50天内达成俄乌和平协议的期限。不过当时并未给出明确的时间节点。 周二当天,特朗普回国途中在总统专机“空军一号”上接受采访时确认了上述期限。他指出,时间正在流逝,“从今天起还有10天”。与此同时,特朗普还表示, 他不确定施加关税等制裁是否会对俄罗斯起作用。 他说道:“你知道,我们将征收关税和其他东西,我不知道这是否会影响到俄罗斯,因为他(普京)显然想让战争继续下去。” “但我们会加征关税,以及采取各种措施。这可能会影响他们,也可能不会影响他们,”他说。 特朗普还表示, 尚未收到俄罗斯方面对他设定期限的回复: “我还没收到任何回复。真遗憾。” 不过此前,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28日已对特朗普相关言论作出了回应。他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文称,特朗普在和俄罗斯玩“最后通牒”的游戏,不管是50天还是10天,每一次新的“最后通牒”都是向战争又进一步的威胁,这对美国来说不会有好结果。 有关美国可能采取的行动,早在7月中,特朗普首次向俄罗斯下“最后通牒”时就曾指出,如果俄罗斯总统普京不同意在50天内达成协议结束俄乌冲突,美国将对俄罗斯实施“非常严厉的、大约100%的关税”。 “我们对他们(俄罗斯)非常非常不满意,我们将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如果你在50天内没有达成协议,关税税率大约是100%,他们称之为二级关税。”他说。 而据一名白宫官员当时的解释,特朗普的意思是,如果俄乌50天内达不成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二级关税”。不过,这名官员也没有就“二级关税”作详细介绍。 有分析指出,对于依赖俄罗斯化石燃料作为能源计划一部分的国家,比如印度、巴西和土耳其等,它们可能会付出特别沉重的代价。

  • 美欧达成贸易协议 法国总理怒斥:这是“欧洲的黑暗一天”

    据央视新闻,法国总理贝鲁在社交媒体发文,批评美欧达成的贸易协议。 在美国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后,法国批评这对欧洲而言是“黑暗的一天”,并称该协议是在不对等的条件下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妥协。 特朗普周日表示,他与欧盟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美国将对欧洲商品征收15%的基准关税。这一关税税率低于特朗普4月初宣布的“对等关税”税率——当时欧盟被施加了20%的关税——但约为当前平均关税(4.8%)的三倍。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15%的关税水平是欧洲能争取到的最高结果。 然而,法国总理贝鲁周一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毫不客气地抨击了这项协议,他写道:“当一个由自由人民组成的联盟,为了捍卫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而团结在一起,最终却屈服于压力之下,这一天无疑是黑暗的。” 贝鲁将该协议称为“冯德莱恩-特朗普协议”。 欧盟内部出现分歧 在过去几个月里,法国一直呼吁欧盟谈判代表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威胁采取对等反制措施,这与德国和意大利相对温和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该协议的更多细节于周一披露,欧盟高级官员称,15%的关税将适用于约70%的对美出口商品。 据悉,部分重要领域如飞机零件、某些化学品、半导体设备,以及葡萄酒瓶塞和木地板所用的软木等农业产品将获得零关税待遇。 欧盟的制药行业在该协议中也获得豁免,不会面临超过15%的关税。 欧盟官员透露,欧盟制药品在特朗普完成对制药行业的“232条款”调查之前,将继续享受免税待遇。即便未来特朗普决定对制药品征收关税,欧盟也已获得其承诺:对欧盟制药品的税率不会超过15%。 然而,特朗普周日强调,美国目前对钢铁和铝征收的50%关税不会改变。不过,冯德莱恩表示,双方已同意建立一项配额制度,部分欧盟对美金属出口的关税将得以保持在较低水平。 德国总理默茨与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对该协议表示欢迎。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周一称,这项协议是“重大突破”,成功避免了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可能爆发的毁灭性贸易战。 然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协议签署后保持沉默,从而引发外界关注。 德国银行贝伦贝格表示,该协议终结了“严重的不确定性”,但这是一场特朗普的胜利。 意大利银行裕信银行也指出,特朗普在谈判中占据上风,这对欧盟来说并非好协议,结果高度不对称,美国对欧盟进口商品的关税水平远高于欧盟对美国产品的关税。

  • 8月1日关税大限逼近!美商务部长:不再延期,谈判大门仍敞开

    随着美国对其他国家暂缓加征关税的窗口期进入最后几天倒计时,美国高官周日进一步释放信号,称加征关税的大限将不再延长。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美国将不再延长8月1日的加征关税期限 。 “不再延期,不再有宽限期。8月1日,关税就确定了,”卢特尼克表示。“它们(关税)将会生效,海关将开始收税,然后就这么开始实施了。” 不过,卢特尼克还表示, 即使在关税生效后,特朗普总统仍然愿意继续谈判 。 “显然,在8月1日之后,人们仍然可以与特朗普总统对话。我的意思是,他总是愿意倾听。”他表示。 卢特尼克补充称, 特朗普总统还将在8月1日最后期限前继续与其他国家进行谈判 。 在卢特尼克发出上述讲话后不久,特朗普宣布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 。这意味着,美国避免了与其最大贸易伙伴的贸易战。此前,特朗普威胁要自8月1日起对欧盟征收30%的关税。 根据美欧贸易协议,美国将对包括汽车在内的欧洲商品征收15%的关税。特朗普周日还宣布,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欧盟同意从美国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能源,并将对美国增加6000亿美元的投资。 今年4月,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不过,几天之后特朗普又宣布给予这些国家90天的对等关税暂缓期(这一期限后来进一步延长至8月1日),以便进行谈判,期间仅征收10%的基准关税。 本月早些时候,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致十多个国家的信函,誓言从8月1日起对这些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特朗普上周表示,将对世界其他大部分国家征收15%至50%的简单关税。 自特朗普向多国发送关税信函以来,美国已与日本、印尼等国达成了贸易协议,而韩国、印度等国仍在与美国进行谈判。 特朗普上周二宣布美国与日本达成了贸易协议,将把对日关税税率从此前威胁的25%降至15%,而日本愿意对美国开放部分产品的市场以及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 美国高级政府官员周日表示, 特朗普有权在其他国家未履行投资承诺时恢复更高关税水平 。

  • 美商务部长称8月1日加征关税期限将不再延长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将不再延长8月1日的加征关税期限。 卢特尼克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谈判的目标是让欧盟为美国出口开放市场,欧洲需要与美国达成协议,也希望与美国达成协议。卢特尼克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欧盟提供的协议是否足够好,足以让特朗普放弃30%的关税威胁。 此前,欧盟方面及多个欧洲国家领导人均表示,如果无法在8月1日美关税措施生效日之前与美达成满意的贸易协议,欧盟将采取反制措施应对美关税。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在7月23日表示,如果谈判破裂,反制措施将于8月7日开始生效。

  • 特朗普贸易谈判重大进展:美欧已达成关税协议,税率“定档”15%!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日(27日)宣布,美国已与欧盟达成15%税率的关税协议。 随着8月1日关税截止日期愈发临近,他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进行了关键讨论。 特朗普对外表示, 该协议对包括汽车在内的大多数欧洲商品征收15%的关税。 他进一步解释称, 欧盟27个成员国还同意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并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 他说, 欧盟还将“购买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美国军事装备”, 但没有提供具体的金额。 冯德莱恩则在协议宣布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与美国双方同意实行统一的15%关税税率,包括汽车在内的各类商品将适用该关税标准。冯德莱恩称,这些与美国的贸易协议将为市场带来稳定性。 她指出,欧盟目前仍然过度依赖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因此,从美国进口更多价格可承受的液化天然气是非常受欢迎的。而在关税安排方面,冯德莱恩确认,协议中对汽车行业的关税统一定为15%。她表示, 在当前形势下,15%的关税水平是欧委会能够达成的最佳结果。 她还表示,包括飞机及其零部件、一些化学品和药品在内的一些产品将不会受到关税的影响。而且,新的15%关税税率不会加到任何已经生效的关税中。 最后,冯德莱恩还证实,欧盟与美国在医药行业也达成一致,将实施15%的统一关税税率。冯恩莱恩承认,欧盟与美国尚未就烈酒领域做出决定,当天签署的贸易协定框架的细节将在未来几周内公布。 冯德莱恩在会后表示:“这是一项很好的协议,是一项巨大的协议,谈判很艰难。” 15%的关税税率低于特朗普此前威胁要征收的30%关税,但高于欧盟希望的10%的基准关税。 特朗普则在冯德莱恩旁边表态:“这是一项非常有力的协议,这是一项非常大的协议,是所有协议中最大的。” 特朗普当天还表示,有关钢铁和铝的关税将保持现状,能源是上述协议的关键部分,协议将有利于汽车行业,对农业也将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将在芯片领域投入大量精力。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美国将在两周之内确定有关芯片的关税政策。 27日当天,卢特尼克还在其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特朗普开启了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的大门,欧盟将开放其20万亿美元的市场,并首次完全接受美国的汽车和工业标准。 欧洲领导人的反应 欧洲领导人很快对该协议表示赞赏,因为欧盟似乎避免了一场贸易战,他们松了一口气,但一些人对协议的条款表示谨慎。 爱尔兰总理Micheál Martin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协议“为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带来了清晰度和可预测性”。 “这确实意味着现在的关税将比以往更高,这将对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贸易产生影响,使其成本更高,更具挑战性,”该声明称:“尽管如此,该协议创造了一个稳定的新时代。”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 也对这项新协议表示欢迎,称它将给德国汽车工业带来好处。 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随着欧盟与美国就关税谈判达成协议,一场贸易冲突得以避免,而这场贸易冲突本来会严重打击以出口为导向的德国经济。”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尤其如此,目前27.5%的关税几乎减半至15%。特别是在这里,迅速降低关税具有重要意义。”他写道。 荷兰首相斯霍夫 周日在一篇文章中表示,“不征收关税会更好”,但他称赞欧盟委员会尽可能达成了最好的协议。他说,正在进行的交易“为我们的业务提供了更多的清晰度,并带来了更多的市场稳定性。” 包括总理梅洛尼在内的意大利政府领导人 发表声明说,这项协议有助于避免“大西洋两岸之间的直接冲突”,并“保证美国和欧盟之间的稳定”。 声明还表示,意大利认为15%的关税是“可持续的”,前提是这个比例包括而不是增加之前的关税。

  • 日本对美巨额投资引发争议:美国分走九成利润 特朗普指导投资方向

    美日贸易协定在本周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市场因该协定而对美国与其他经济体的谈判转向积极态度。然而这一协定对于分析人士来说,仍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日本方面表示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以换取美国降低对日本汽车及其他产品的关税。而据白宫声明,两国将按照9:1的比例分享日本对美投资的利润,即美国拿到90%投资利润,而日本享有剩下的10%。 日本政府周五确认,本周与美国达成的关税协议中,5500亿美元投资计划的利润将根据双方的贡献程度在日本和美国之间分配。但日本方面并未就贡献程度进行具体说明。 日本政府还补充称,对美国的投资计划将由国有日本国际合作银行(JBIC)和日本出口投资保险公司(NEXI)提供贷款和担保,以帮助日本企业在制药和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建立有弹性的供应链。 但对于分析人士来说,该投资计划缺乏具体的运作细节,且利润分成的极大差异可能导致美日双方在投资项目上的重心错位。 还有一些日本的政治人士则指出,很难确定这一贸易协议是否消除了日本经济放缓的风险。 劳而无功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周五会见了日本七位反对党的领导人。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会后表示,不知道美日协议能否将对日本经济和企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他敦促日本政府尽快将协议落于纸面之上。 三菱日联调查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小林信一郎表示,该协议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它消除了日本企业制定商业计划时的不确定性。 但他也警告,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对外关税已经大幅提高,因此美国存在经济放缓的风险,这也可能导致美日贸易协议即使达成也无法保证日本出口的稳定。 与此同时,日本承诺对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也面临着现实的拷问。这笔资金几乎占到日本去年GDP的14%,而日本已经是美国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但截至去年,日本数十年来对美国的累计投资资金也只有7540亿美元,由此可见,5500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巨大。 更大的不同在于,过去的直接投资几乎由日本公司自愿推动,但考虑到接下来投资的利润分配差距极大,且日本公司无法控制投资流向,人们怀疑日本公司是否还会对投资美国保持兴趣。 日本金融服务集团野村证券的国际并购业务负责人Jonathan Rouner表示,美国预期的外国直接投资热潮不太可能发生,因为投资往往需要多年的规划,且需要贸易政策的确定性,但目前市场缺乏这种确定性。 还有分析师则警告,如果美国的项目表现不佳,而日本企业又依赖日本政府支持的机构提供担保和贷款,这可能会使日本面临系统性风险。 越俎代庖 日美贸易协议的另一个问题在于,经济利益将与政治动机将更深地绑定。据白宫的声明,日本对美国的投资金额将在 特朗普的指导下 被用于美国的战略工业,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和生产、半导体制造和研究、关键矿物的开采、加工和精炼等。 美国官员们还对媒体吹风,总统特朗普将对日对美投资拥有最终决定权,利润归入美国财政部,并可用于偿还美国债务,预计将在一年内看到部分回报。部分项目可能包括对新美国工厂的投资,这些工厂将被租回给相关公司。 达特茅斯学院的贸易历史学家Douglas Irwin指出,美日贸易协定中的投资计划,如同新日铁收购美国钢铁时的黄金股计划一样前所未有。此前特朗普曾鼓励其他国家增加对美国的外国投资,但特朗普从未要求这些投资必须按照自己的指示进行。 在日本钢铁企业新日铁收购美国钢铁的最终方案中,特朗普被赠予一定数量的“黄金股”,以参与到新合资公司中的重大决策中。这一举措曾引发市场对政府介入私营部门交易的怀疑。 梅卡图斯中心研究员Veronique de Rugy也警告,这一安排极不妥当,因为美国总统将根据政治优先事项在外国投资者与国内产业之间充当“媒人”,反而削弱了自由市场经济的核心观念。 通常,主导跨境投资的一个关键点在于投资回报,而非政治驱动,但日本对美投资显然打破了这条规则。资本部署延迟或者行业重点不一致,将抑制美日双方的回报。 例如,若美国优先考虑能源项目而非半导体项目的发展,那么在美国半导体领域投资的日本投资者就可能看到回报的减少,或进入更长期的等待。 有分析认为,日本和美国投资者还必须考虑政治干预资本配置的风险。如何在长期的投资中确保在美项目能够有效执行,财务机制始终透明以及公私利益的一致,将成为投资者们巨大的考验。

  • 特朗普称美日达成贸易协议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7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美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对日 关税税率为15%及日本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 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称,美国刚刚与日本达成了一项“巨大的”协议,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 他表示,按照其指示,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将获得其中90%的利润。这项协议将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 特朗普还称,或许最重要的是,日本将开放其市场进行贸易,包括汽车、卡车、大米以及其他部分农产品和商品。日本将向美国支付15%的对等关税。 截至目前,日本方面暂无回应。

  • 美国会预算办公室:“大而美”法案将增加3.4万亿美元赤字

    美东时间周一,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公布其最新估计,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颁布的税收和支出法(即所谓“大而美”法案)将在十年内使美国的赤字增加3.4万亿美元,并使数百万人失去医疗保险。 CBO对该法案的评分显示,与现行法律的基准相比, 到2034年“大而美”法案将令美国财政收入减少4.5万亿美元,支出减少1.1万亿美元。 这一最新分析没有考虑所谓的动态影响,比如立法措施可能对经济增长或利率产生的长期影响。 财政赤字将进一步扩大 在与国会共和党人进行了数月的谈判后,特朗普于7月4日签署了“大而美法案”。 它涵盖了特朗普的大部分经济议程,永久延长了他2017年的所得税减免和一些企业优惠,提高了联邦对州和地方税的扣除上限,并暂时取消了小费和加班税等。 该法案通过后,不少经济学家和投资者纷纷警告,担心美国本已经很大的预算缺口进一步扩大,可能会推高借贷成本和通胀。 但特朗普政府声称,今年他对大多数美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创下了纪录,称这些收入将有助于填补缺口。 低收入人群最“受伤” 此外,为了减少赤字和抵消成本,税法中包括了一些削减开支的措施,其中包括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医疗保险的医疗补助计划。 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分析,到2034年,该法案的条款将导致1000万美国人失去医疗保险。 鉴于关税导致的价格上涨已经给美国低收入家庭带来经济重创,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潜在损失将令美国低收入家庭生活雪上加霜。 今年6月份的通胀数据显示,目前已经出现关税对成本产生影响的一些迹象,经济学家预计今年夏季美国物价将继续上涨。这将对低收入美国人造成不成比例的影响,因为他们倾向于将收入的更大份额用于食品等必需品。

  • 美联储褐皮书:关税压力推高企业成本 通胀可能加速上涨

    美联储周三发布的最新经济形势报告《褐皮书》显示,美国人正愈发相信,特朗普的关税正在推高企业成本,最终会导致更高的物价。 作为背景,每年8次议息会议前,美联储都会发布《褐皮书》,汇总12家地区联储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当地的典型经济轶事。美联储官员将于7月29日至30日召开下一次利率会议。最新《褐皮书》由波士顿联储汇编,收集更新了截至7月7日的信息。 在投资者最关心的降息(通胀前景)方面,这份文件通过确认美国通胀正在全面上升,且很有可能加速上升的事实,为美联储不得不“耐心观望”提供了事实背书。 《褐皮书》指出, 全美12个地区均报告价格上涨,企业普遍反映感受到关税相关的投入成本压力,尤其是制造业和建筑业使用的原材料 。尽管一些企业因为消费者对价格日益敏感暂缓涨价,导致利润率受到压缩,但还是有很多企业 通过提价或附加费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 文件特意强调,各行业的联系人普遍预计, 成本压力将在未来几个月保持高位,增加了物价在夏末前加速上涨的可能性 。 本周公布美国6月核心CPI反弹至2.9%,虽然略低于预期,但丝毫没有减少投资者对后续通胀持续上行的担忧。 (美国CPI年率,来源:tradingeconomics) 作为美国通胀问题的下一个关键节点,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接连发出信函,通知贸易伙伴若无法与美国协议,新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需要说明的是,这部分关税最初定在7月9日生效,后续被延后3周。 最新《褐皮书》也指出,自5月底至7月初,美国经济活动较上一报告期有所改善。报告显示,12个地方联储辖区中有五个地区报告轻微或适度增长,五个地区保持平稳,其余两个地区则出现温和下滑。而在上一份报告中,一半地区至少报告了轻微的经济活动下降。 与之相对应的是, 报告中一共63次提到“不确定”(uncertain)或“不确定性”(uncertainty) ,较6月报告的80次有所下降,但依然处在绝对高位。 报告强调,不确定性依然较高,导致企业持续保持谨慎。同时尽管就业略有增长,但许多企业预期将在不确定性减弱前推迟重大招聘和裁员决策。还有 少数雇主加大了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旨在减少额外招聘的需求 。 报告同时显示,大多数地区非汽车类消费支出在大多数地区有所下降,整体略有放缓,汽车销售也在此前抢购潮后出现回落。部分家庭因预期关税而提前购车,使得近期销售数据走软。

  • 美国6月PPI通胀意外不及预期:关税冲击显现但尚未全面爆发

    尽管特朗普政府对许多贸易伙伴加征了关税,但美国6月份批发通胀表现温和,数据意外好于市场预期,显示出通胀压力尚未全面爆发。不过有分析指出,旅行及其他服务价格的大幅下滑掩盖了商品价格的上涨。 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P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2.3%,均低于前值和预期值,部分原因在于“基数效应”。 Comerica首席经济学家Bill Adams表示:“尽管加征关税推高了制成品的价格,但需求疲软使得6月整体通胀形势保持平稳。”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类别,6月核心PPI环比同样持平,同比涨幅也从5月的3.2%回落至2.6%。 此前一天的CPI报告也显示6月通胀有所上升,其中受关税影响的服装价格环比上涨0.4%,为3月份以来的最大涨幅,同样受影响的家居用品价格上涨1%。 这种消费端和生产端的通胀分化,使得在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背景下,美国经济呈现出一幅错综复杂的图景,企业、消费者以及美联储均需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 RSM US首席经济学家Joe Brusuelas将此次PPI报告称为“经典的假象”。 他指出,PPI数据被航空客运服务价格大幅下跌2.7%所扭曲,这很可能是因为国际游客减少赴美旅行所致。旅游住宿服务价格(包括酒店和汽车旅馆)则大跌4.1%。 尽管6月汽油价格有所上涨,但服务类价格普遍下滑,尤其是酒店、航空和汽车经销商板块,拖累了整体指数。这种现象可能意味着,在经济不确定性高企的背景下,美国消费者削减了可自由支配的支出。 Brusuelas强调:“外国游客不再选择赴美旅行,这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情。这一需求下滑将拖累整个零售业、休闲娱乐以及餐饮行业。” 据悉,服务价格在6月整体下跌0.1%,从而掩盖了商品端价格的上涨压力。例如,终端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4%,高于5月的0.3%。 另一方面,贸易服务价格在6月保持不变,也对整体PPI构成了下行压力。Brusuelas指出:“关税上涨正在压缩企业利润率,最终势必会将更多成本传导至终端消费者。”虽然目前尚未在航空业看到此趋势,但其他行业已有所体现。 但企业能将多少成本成功转嫁给消费者,目前仍是未知数。Comerica的Adams表示,消费者需求低迷可能正在限制企业的定价能力。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