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086个
SMM5月8日讯: 5月8日,金川升水报1400-1500元/吨,均价1450元/吨,均价与上一交易日相比增加50元/吨,俄镍升水报价-500至-400元/吨,均价-450元/吨,均价较前一交易日相比均价持平。今日早间盘面震荡向下,市场成交较前期相比有所回暖。今日镍豆价格13820-139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现货价格减少2500元/吨,今日镍豆与硫酸镍价差约为1173元/吨。(硫酸镍价格较镍豆价格高1173/吨)。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文华财经据外电5月8日消息,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周三对记者表示,印尼自由港(Freeport Indonesia)和安曼矿业公司(Amman Mineral Nusa Tenggara)的铜精矿出口许可将延长,并称延长的细节仍在计算中。 目前的许可定于5月31日到期。
美联新材(300586)消息显示,5月6日,广东美联新能源及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于四川省达州市普光化工园区正式开工建设。 电池网了解到,2022年11月,美联新材公告拟以全资子公司美联新材料(四川)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230万吨新能源及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当日,美联新材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人民政府就前述事项在四川省签署了《年产230万吨新能源及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协议》。 据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达100亿元,分三期进行。其建设内容包括年产210万吨硫酸装置、年产50万吨钛白粉装置、年产80万吨高端塑料色母粒生产线、年产150万吨硫酸亚铁生产线以及年产15亿平方米动力锂电池隔膜生产线。 美联新材董事长黄伟汕表示,本项目将依托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板块产业和技术优势,利用达州市宣汉县丰富的硫磺和天然气资源,延伸园区硫化工产业链条,构建形成硫磺-硫酸-钛白粉-色母粒-新能源材料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推动宣汉从“资源优势县”转换成“产业优势县”,致力于将达州市宣汉县打造成全球最大的色母粒一体化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新能源材料生产基地。
SMM5月8日讯: 近几日,国内钼市场价格持续上行,尤其是钼原料端报价不断上探;但因下游市场担忧倒挂局面的再次呈现,故整体成交氛围有所转淡。 【国内市场】 今日, 主流品位钼精矿价格已上行至3700元/吨度及以上, 因着持货商看涨情绪浓厚,市场上低价货源难寻; 部分散货报盘上探至3800元/吨度, 追涨情绪仍在递增;下游生产企业集中补库计划暂未实施,严格按需采购。 截至今日下午 ,钼铁报价多落实在24万元/基吨以上, 询盘平静; 钼铁钢招价格范围延伸到24-24.75万元/基吨区间, 主流钢厂暂未进场,特钢市场有少量需求有跟进,成交氛围清淡。 据SMM了解,含钼不锈钢市场需求稳定,需求增量不突出,钼价上升所带来的成本上行使得不锈钢厂进场谨慎;特钢需求表现为稳中有增,且预期仍有放量趋势。 【国际市场】 近两日, 国际钼价一改平稳态势开始主动上行。据悉,欧洲市场的钼需求有所回暖,原有的钼市场库存不断被消耗,所以海外贸易商近期有补库计划,成交的活跃带动钼价积极上行;国内钼价也因此受到了利好促进。 综合分析,现阶段海内外钼市都有实际需求的跟进,叠加钼矿端的推涨情绪, 钼价有望开启新一轮上行走势 。需要注意的是,钼下游主力市场不锈钢,短期受需求跟进有限、利润空间被压缩的影响,存在倒压钼价的可能。 》查看SMM钨钼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点击查看SMM钼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2024年,随着铜矿供应短缺“焦虑”因素发酵,且在铜精矿加工费跌入尘埃,逼近0美元/吨的情况下,冶炼厂检停产力度加大,此外,宏观面诸多利好共振下,铜价开启一波强势上攻。4月30日,沪铜主连刷新2006年5月17日以来的新高至82460元/吨,截止5月8日日间收盘,年内涨幅高达15.33%。 据SMM报价显示,4月30日,SMM 1#电解铜均价为81710元/吨,截止5月8日年内涨幅高达15.2%。 铜价高企 下游开工受阻 据SMM调研数据显示,3月中国铜材企业月度平均开工率为69.82%,虽然环比大幅增长了30个百分点,但 同比仍下降6.83个百分点 。在家电、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发电等订单的带动下,铜管和铜板带的开工率表现较好。但因高铜价和精废铜价差扩大的影响,精铜杆的开工率恢复有限。 4月铜材行业整体开工率未出炉,目前SMM最新调研到的细分下游领域的开工率情况如下: 4月线缆企业开工率同比下降13.73个百分点: 据SMM调研了解,4月电线电缆样本企业开工率为73.42%(调研企业64家,调研产能为364.3万吨),环比仅增长2.51个百分点, 同比下降13.73个百分点 ,低于预期开工率1.83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开工率为78.23%,中型企业开工率为57.90%,小型企业开工率为42.67%。 4月铜价屡创新高,对线缆企业新订单增长明显抑制,生产稳定的企业多依靠此前中标订单陆续下单维持;虽下游需求整体较3月有所复苏,但因高铜价压制,使得需求增长受抑,增量较为有限。分行业来看,4月企业多依靠国网、光伏、风电以及轨道交通类存量订单支撑;企业表示中低压类订单依旧疲软。 预计4月26日-5月2日当周中国精铜杆开工率大幅下降: 据SMM调研,五一节前当周国内主要大中型铜杆企业开工率为70.68%,较上周环比上升0.93个百分点,同比下滑7.79个百分点。(调研企业:21家,产能:783万吨) 环比超预期上升主因华南地区多数精铜杆企业因五一有放假及检修计划,节前当周有备库需求产量上升,带动整体开工率回升,但多数精铜杆企业开工率延续上周水平,继续检修或减产安排,另有大型企业开始减线生产,若排除额外备库的影响,节前当周精铜杆开工率应继续下滑。因此虽华南地区产量回升,但整体开工率仅小幅增长。节前当周开工率虽在备库带动下实现回升,但同比下滑7.97个百分点,2023年4月22-28日当周开工率为78.65%,可见在传统旺季背景下,当前开工率远不及正常水平。 从库存来看,节前当周虽有部分企业因备库成品库存上升,但有大型企业在价格回调时下游提货增多,库存大幅下降,节前当周成品库存整体下降1.02%,录得68200吨,同时上周因贴水扩大增加的原料库存也逐渐消耗,节前当周原料库存下降3.86%,录得39800吨。进入五一假期,多家精铜杆企业陆续检修及放假降库存,同时精废铜杆价差持续位于2000元/吨以上,精铜杆消费所受压制增加, 预计4月26日-5月2日当周精铜杆企业开工率将出现大幅下降至62% 。 铜棒企业开工率:3月为61.93% 预计4月为56.83% 据SMM4月11日调研数据显示,3月铜棒企业开工率为61.93%,高于此前预期,预计4月开工率为56.83%。具体来看,3月铜棒市场由于节后回来下游补库,大部分企业订单较为旺盛,叠加制冷、电力行业表现较好,使得开工率显著回升。具体来看,大型企业开工率为55.15%,中型企业开工率为61.07%,小型企业57.09%。(调研企业:56家,产能:225万吨) 预计4月铜棒开工率为50.35%,环比下降5.1个百分点 。 市场预期4月开工率回落最重要的原因是铜价在4月初再次冲高,处于近两年新高,对于市场需求打击较大,铜棒企业纷纷表示订单出现明显缩减,且对于后市铜价走向较为担忧。据企业反映,目前传统行业订单如水暖阀门、卫浴类产品因房地产市场表现不佳,其需求量亦出现缩减。订单需求更多来源于海外,特别是东南亚与欧洲地区,而国内主要靠新能源汽车与制冷配件作为支撑。大部分铜棒企业表示,市场需求尚可,希望铜价不再出现大幅波动,这将有助于订单恢复稳定。综上所述,由于铜价冲高使下游采购积极性受到较大抑制,市场对于4月订单不乐观。 漆包线企业开工率:3月为74.41% 预计4月为71.83% 据SMM调研了解,3月漆包线企业综合开工率为74.41%,环比增长29.3个百分点,而同比减少3.55个百分点,与预期开工率相比高出4.72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开工率为79.64%,中型企业开工率为67.82%,小型企业开工率为60.50%。(调研企业45家,调研产能200.8万吨) 整体来看,3月漆包线开工率虽略超预期,但整体仍处于往年同期较低水平。在下游需求总量无明显增长,但企业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分得的“蛋糕”越来越小,叠加3月时铜价屡创新高,明显抑制新订单增长,传统旺季仅可在个别大厂中得到体现,中小型企业多数难言乐观。分行业来看,本月家电和新能源汽车类订单表现较为乐观,个别头部企业表示其3月产量同比可实现5-10%的增长;变压器用扁线订单也十分乐观,传统电机、电子等行业订单并无亮眼表现。 SMM 预计4月漆包线行业综合开工率为71.83%,环比将下降2.58个百分点,同比将下降3.19个百分点 。虽4月仍处于行业传统旺季阶段,但因当前铜价已突破80000元/吨,终端企业提货速度再度放缓,市场零单交易寥寥无几,使得企业对4月的新订单增长和生产均难言乐观,仅听闻个别大型企业的家电和新能源汽车类订单尚可维持稳定。另外,在SMM调研过程中,多家企业表示了高铜价下,铝代铜进程将加快的担忧,短期内虽未将产生影响,但长期来看或将影响铜漆包线订单量。 缺铜吗?缺矿≠缺铜! 受海外矿山扰动影响,海外铜矿供应收紧,这是导致近期铜价持续大涨的主因。但国内真的缺铜吗?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铜原料不只是指铜矿,还有电解铜和再生铜。 铜供应近况 废铜进口量: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 一季度废铜进口量为55.7吨,同比增加15.8% 。其中3月,废铜进口量达21.82万吨,创下了自2018年12月以来的最高纪录。废铜进口量的激增,无疑是中国冶炼厂在全球铜精矿供应紧张形势下对原料进行补充的体现。 国内废铜产量: 据SMM数据显示,中国 一季度废铜产量为25.54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减少17.2% 。预计4月产量将继续回升至9.8万吨左右。废铜产量减少主因,2月以来,精废铜价差迅速拉大,4月26日一度达到6095元/吨,为2022年6月底以来的新高,这刺激了废铜厂转产阳极铜,导致废铜供应减少,阳极铜供应增加。 铜矿供应: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 一季度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698.8万吨,同比增长5.1% 。3月中国进口铜精矿及其矿砂233.0万吨,环比增长5.9%,同比增长15.3%。3月铜精矿进口主要增量来自于哈萨克斯坦、墨西哥、塞尔维亚、刚果(金)、俄罗斯联邦等国家。可见除了智利、秘鲁等主要产铜国,中国已经在拓展其它进口渠道。 阳极铜供应: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 一季度阳极铜进口量为25.4万吨,同比2023年一季度减少17.24% 。虽然进口减少但近期国内阳极铜市场供应趋于宽松趋势。 据SMM最新调研显示,4月份国内南方地区阳极铜市场转向宽松,加工费重心随之回升,主要是由于供应的激增。进口方面,此前延期的货源陆续到港,3月中国阳极铜进口量环比大增,但市场现货货源仍然较少,未有过多成交;国内方面,自3月中下旬起,铜价一路暴涨至80000元/吨大关上方,精废价差持续扩大,再生铜原料整体的供应增加,传导致使废产阳极铜的产量上涨。另外,据SMM价格显示,4月江西地区8mm保阻杆月均盘面扣减约1800元/吨,而4月阳极板加工费月均970元/吨,折算二者利润差距达830元/吨,叠加阳极板生产成本更低且账期更短,导致再生铜杆厂大量转向生产阳极板或者增设圆盘浇筑设备,这也导致市场的供应快速增长。而北方市场受铜精矿原料紧张影响,并未出现格局转向宽松的局面。 预计5月,南方地区粗铜与阳极板加工费仍有继续走高的趋势,在供应大量增长之下,冶炼厂库存上升,部分炼厂已出现限量收货的局面,并且将加工费大幅上调,预计5月南方市场仍将呈现宽松格局。 》查看详情 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一季度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137.5万吨, 同比增长6.9% 。 国内电解铜产量: 据SMM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电解铜产量近292万吨, 同比增加7.64% 。 国内铜库存持续在高位 今年以来国内铜库存大幅增加,近期持续维持在高位。据SMM数据显示,5月6日,电解铜境内社会总库存为40.47万吨,刷新2020年4月10日以来的新高,而去年同期仅有16.74万吨,且今年累库时间明显长于往年同期。 据SMM调研测算,一季度铜市供需整体处于大幅过剩状态,铜库存久居高位也是一大反映。 综合来看: 目前国内铜原料端供应整体并不短缺,高铜价抑制下游消费的情况下,五一补库力度不如同期,铜库存在短暂小幅回落后再次回升。 展望后市,由于冶炼厂有出口动作预计国内供应量会有所减少。但临近交割且现货贴水较大,预计冶炼厂仍会增加发往仓库的量。而进口铜在近期也有到货,因此,SMM预计本周总供应量会有所增加但增量不多。 消费方面,春节后下游消费呈现出了季节性的恢复趋势,但在高铜价抑制下,下游企业开工率同比仍普遍回落,因此,SMM认为本周铜市将呈现供应略增消费不佳的局面,本周库存会继续增加。消费终端方面,后市需关注高原料价格传导后的消费购买度。
在SMM于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 Li-ion Battery Americas 2024 Agenda 会议上,Zhejiang RoyalSe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合作伙伴/全球采购执行副总裁Sunny Shi预计,报废电动汽车电池未来将满负荷运转,其表示,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预测,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预计将占全球轻型汽车销量的20%,到203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大幅上升至59%。 电池生产 2022年,动力电池制造商加快扩大产能(约600-700GWh)。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介绍,2023年上半年锂电池行业持续增长,产量超过400GWh,增长超过43%,收入达到6000亿元。锂电池出口同比增长69%。 锂电池的发展推动回收行业快速扩张 预计报废电动汽车电池未来将满负荷运转。 蓬勃发展的前景:锂电池回收行业的快速增长 2022年,电动汽车销量占全球所有新车销量的10-13%。 2023年,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在内的电动汽车(EV)的全球销量表现出强劲增长。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预测,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预计将占全球轻型汽车销量的20%,到203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大幅上升至59%
在SMM于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 Li-ion Battery Americas 2024 Agenda 会议上,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Martin Cong表示,据美国ACS数据显示,到2031年底,欧洲锂电回收市场或将达到30亿美元的规模。根据欧盟规定,到2024年7月,电动汽车电池附带的技术文件应包括根据授权法案起草的碳足迹声明。到2025年,电池中钴、镍、铜的回收率应达到90%,锂回收水平应达到35%。 行业背景 市场规模 目前,锂离子电池回收能力主要集中在欧洲、中国、日本和韩国,并计划进一步扩大。随着这些地区电动汽车规模的持续增长,预计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0%。 据美国ACS数据显示,到2031年底,欧洲锂电回收市场或将达到30亿美元的规模。 市场增长 从环境方面来看,锂电池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一旦泄漏,会造成严重污染。其中含有的重金属和化合物对土壤、水和大气有害。且金属具有积累作用,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积累。 从经济角度来看,废旧锂离子电池含有有价值的金属元素,金属含量高于某些天然矿石。相比而言,从矿石中提取金属需要高成本和高能耗,从废电池中回收金属可以降低成本并产生经济效益。 政策方面 根据欧盟规定,到2024年7月,电动汽车电池附带的技术文件应包括根据授权法案起草的碳足迹声明。到2025年,电池中钴、镍、铜的回收率应达到90%,锂回收水平应达到35%。 行业现状 安全问题 :存在闪光爆炸。机械事故以及黑块和铝粉的自燃风险。 污染问题 :车间废气和灰尘泄漏导致排放失控,含氟有机废气处理不当。 过时设备: 存在刀具快速磨损以及输送通道堵塞等缺陷。 效率低下: 存在过度研磨导致纯度低于95%等问题。
【IPO】又一电解液添加剂公司终止IPO 原拟募资8亿扩产11.65万吨 深交所官网信息显示,近日,因苏州华一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一股份)、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深交所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根据此前招股书信息,华一股份原拟发行数量不超过1,700.00万股,计划募集资金8亿元,用于年产116,500吨新能源锂电池电解质及添加剂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60,000吨氯代碳酸乙烯酯(CEC)、10,0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FEC)、10,000吨碳酸亚乙烯酯(VC)、6,000吨1,3-丙烷磺酸内酯(PS)、10,000吨六氟磷酸锂(LiPF 6 )、5,000吨二氟磷酸锂(LiPO 2 F 2 )、12,000吨KF、3,500吨氟化锂(LiF)的添加剂和电解质产能。(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永太科技:邵武永太液态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目前进展顺利,产能正逐步释放 4月30日,永太科技(002326)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目前已经构建了涵盖锂盐原料、锂盐、添加剂、电解液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自产的液态锂盐产品将会优先满足自身电解液产品的生产需要,同时将尽可能满足下游其他客户的市场需求。 另外,永太科技介绍,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液态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目前进展顺利,产能正在逐步释放,产量及连续生产运营能力稳步提升。关于产品售价,公司将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和成本因素进行灵活调整,以确保产品竞争力。公司将继续关注市场动态,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积极推进项目达产,以期为公司和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胜华新材变更中文名称为石大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月6日晚间,胜华新材(603026)发布公告,公司拟将公司中文名称由“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石大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公司英文名称由“ Shinghwa Advanced Material Group Co.,Ltd ”变更为“Shida Shinghwa Advanced Material Group Co.,Ltd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瑞泰新材电解液添加剂现有年产能487.5吨 LiTFSI在新型电池中已形成批量销售 4月30日,瑞泰新材(301238)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近期全球锂电产业整体增速放缓、竞争加剧,且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但在动力及储能市场的强力拉动下,电池的产销量仍在攀升,电池材料亦得到进一步发展。公司预计全球锂电产业整体将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但产能阶段性过剩,电池材料企业将放缓产能释放速度,行业将步入新一轮竞争与洗牌周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市场会重归供需平衡。近期,电池材料企业在市场开拓、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方面将继续面临挑战。 同时,瑞泰新材介绍,公司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以锂盐类添加剂为主,包括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二氟磷酸锂(LiDFP)、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OB)以及三氟甲磺酸锂(LiCF 3 SO 3 )等,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现有产能共计487.5吨/年。相关扩产项目目前处于设备调试阶段。 此外,瑞泰新材表示,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是公司重要的新型锂盐产品之一,该产品在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中已形成批量销售。与普通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相比,公司开发的适配高压快充性能要求的电解液的抗氧化性能和倍率性能要求更高。(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互动】多氟多:长远来看,电池行业仍然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和发展前景 5月6日,多氟多(002407)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尽管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但长远来看,电池行业仍然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和发展前景。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专利和优质的原材料供应链,公司会在细分领域进行布局和深耕。 此外,多氟多还介绍,公司对外投资的合资公司已经设立,合资公司的业务范围为生产六氟磷酸锂并实现海外销售,产品销售主要面向SBH的全球电解液工厂,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建设的前期审批及开工准备工作。(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互动】天际股份:公司目前双氟磺酰亚胺锂的产量较小 5月6日,天际股份(002759)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双氟磺酰亚胺锂的产量较小,未来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调整其产量。(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据北交所发布的消息,截至2024年4月30日,北交所全部248家上市公司均披露了2023年年报。 营收方面,2023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7.44亿元,平均实现营业收入7.01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近六成公司营业收入增长,26家公司营收增幅超过30%。 净利润方面,2023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26.96亿元,平均实现净利润5119.26万元,盈利面达91.13%,其中48家净利润增幅超过30%,28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亿元,44家公司连续3年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 电池网梳理发现,目前,北交所锂电领域上市公司不断扩容,统计在内的17家公司业务涉及电池、材料、设备等多个领域。 从营收表现来看, 2023年,17家北交所锂电领域上市公司营收合计372.16亿元,平均营收21.89亿元;营收超20亿的有3家,其中,贝特瑞高达251.19亿元,安达科技达29.64亿元,长虹能源达27.97亿元。 从净利润 表现来看, 上述17家公司2023年净利润合计为15.39亿元,平均净利润为0.91亿元。 上述17家公司中,15家实现盈利,2家出现亏损,净利超1亿的有3家,其中,贝特瑞高达16.54亿元,康普化学达1.5亿元,纳科诺尔达1.24亿元。 同时,2023年,营收同比正增长的北交所锂电领域上市公司有11家,占比近65%;净利润同比正增长以及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公司均为7家,占比约四成。 从研发投入来看 ,上述17家公司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研发费用合计达15.55亿元,平均研发投入0.91亿元,与同期平均净利润基本持平。其中,贝特瑞研发投入高达9.58亿元。 从经营现金流量来看 ,2023年,上述17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82亿元,其中8家同比正增长,9家出现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北交所相关产业公司持续推进“出海”步伐,逐渐成为发展新引擎。 例如,锂电材料龙头贝特瑞连续14年负极出货量全球第一,2023年紧抓国际化发展契机,深入推进印尼负极材料项目、摩洛哥正极材料项目开工建设。 电池制造企业长虹能源在泰国进行高性能环保碱性电池项目建设投资,预计实现年产能7亿只碱性电池,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整体来看,锂电领域上市公司作为创新型企业,在行业普遍面临去库存、降成本等发展压力之下,依旧具备了较强的发展韧性与活力:2023年,上述17家公司在248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虽然企业数量占比不足7%,但平均营收及净利润均远超北交所上市公司整体平均水平,贡献了逾21%的营收以及逾12%的净利润。其中,贝瑞特的龙头带动作用功不可没。 在北交所2023年营收TOP 10公司中,贝特瑞、安达科技、长虹能源三家锂电领域公司上榜,分别位列第一、第八和第九位;北交所2023年净利润TOP 10公司中,贝特瑞以16.5亿元的净利润位居第一,康普化学位列第十。 2024年一季度,17家北交所锂电领域上市公司营收合计59.03亿元,平均营收3.47亿元;营收超1亿的有8家,其中,贝特瑞高达35.28亿元,长虹能源达8.03亿元。 净利润方面,2024年一季度,17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为2.66亿元,平均净利润为0.16亿元,其中三家出现亏损。 电池网注意到,除了上述已上市公司,还有捷创新材、汇兴智造、红东方、飞宇科技、格林司通等多家公司北交所IPO在途。 除此之外,一些IPO企业在沪深交易所折戟后,纷纷选择“转道”北交所IPO。例如,工业镜头公司长步道由科创板改道北交所,锂电池公司华慧能源由创业板转战北交所,六氟磷酸锂公司南高峰上交所主板主动撤单后申请挂牌新三板,最终目标或许也是北交所。 可以看到,北交所正在成为锂电产业链企业IPO的重要板块之一,在资本市场加持下,有望进一步创新提质增效。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