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77

  • 【SMM动力电芯市场周评8.14】碳酸锂带动成本继续上涨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动力电池价格近期呈现上升趋势。上游碳酸锂价格的扰动,导致电池成本有所上涨,三元电池同时还受到钴价上涨影响。价格上涨主要由成本端推动。从供应端来看,7月新能源车销较淡,环比呈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动力电芯的需求有所减弱。目前头部企业能够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品牌效应获得溢价,而二三线厂家需要依靠价格优势去抢夺订单绑定客户,配套的新能源车多为中低端车型,利润率较低。商用车市场的动力电池利润率目前较为可观,是各大电芯厂目前重点发展的板块。8、9月月底为各主机厂普遍的订单结算时间节点,对应的动力电池实际结算价格将根据碳酸锂的计价周期长度有不同幅度的上涨。后续电池价格将继续跟随成本端的变化而变化。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杨涟婷021-51595835 杨玏021-51595898

  • 需求回暖 本周负极材料价格持稳【SMM锂电负极市场周评】

    SMM8月14日讯: 本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维持稳定运行。成本端,原料价格较为稳定;​需求端,在车企备货及一系列政策的驱使下,电芯厂生产节奏加快,对负极材料的需求持续攀升。在此背景下,负极企业涨价情绪仍存,但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难改,因此,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近期处于博弈状态。展望后续,虽然供应端短期内将仍处于供大于求阶段,但在成本支撑和下游需求进一步提振的背景下,预计后续人造石墨价格仍将继续持稳运行。 本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维持稳定态势。成本端对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形成了稳定支撑;供需端,虽然需求出现小幅回升,但市场仍处于产能过剩阶段。因此供需和成本拉扯下,本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较为稳定。展望后市,人造石墨负极企业性能创新不断加速;与此同时,气相沉积硅碳企业的产能在持续扩大。在此背景下,下游客户不管是出于降低成本还是性能升级的考虑,天然石墨负极的需求后续都或将受到挤压。​综合来看,预计后续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将面临下行压力。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徐萌琪021-20707868 胡雪洁021-20707858

  • 石墨化市场价格持续僵持 后续难有上涨空间【SMM锂电石墨市场周评】

    SMM8月14日讯: 本周,石墨化市场价格仍陷僵持状态。供需层面,在负极企业一体化布局不断加速推进的大环境下,石墨化外协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受这一状况影响,负极企业普遍滋生出压价情绪。但鉴于当前石墨化外协的利润已经逼近成本线,价格难有下行空间。​展望后市,随电芯企业备库,石墨化外协下游需求端或将得到提振,但新增的需求难以消耗严重过剩的产能。因此,预计后续石墨化外协价格难以摆脱僵持局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徐萌琪021-20707868

  • 低硫石油焦与油系针状焦生焦本周价稳价运行【SMM锂电负极原料市场周评】

    SMM8月14日讯: 本周,低硫石油焦价格保持稳定态势,市场均价定格在3986元/吨。成本端呈现持稳震荡,为低硫石油焦价格提供了支撑;供需格局,尽管负极材料领域的需求出现一定提振,但由于该领域在整体需求中占比较小,难以对价格产生主导影响,本周低硫石油焦价格更多还是受到下游传统行业需求缩减的牵制,从而维持稳定运行。展望后续,下游负极企业的备货需求预计将持续释放,不过传统行业的备货需求却在减退。综合来看,预计后续低硫石油焦价格将继续以挺价为主。​ 本周,油系针状焦生焦稳价运行,市场均价5450元/吨。成本端,原料价格保持稳定,为油系针状焦生焦的平稳走势提供了坚实基础;需求端出现小幅提升,推动了油系针状焦生焦出货情况保持良好。在成本和需求支撑下,焦厂产生涨价预期。然而,供应端部分产能复产,市场供应紧缺的格局得到缓解。因此,本周油系针状焦生焦价格持稳运行。​展望后市,,预计油系针状焦生焦下游需求或将随终端需求的逐步提振而有所攀升,市场供需格局或将进入相对紧缺状态。因此,预计油系针状焦生焦价格在后续仍将维持稳定。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徐萌琪021-20707868 胡雪洁021-20707858

  • 【SMM储能电芯市场周评8.14】成本端价格激增,电芯价格比翼齐飞

    本周储能电芯价格延续小幅上行,314Ah电芯低端价涨至0.271元/Wh。成本端受宜春枧下窝锂矿关停冲击,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急速拉升至82,000点,推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跟涨至34,000点(周环比+7.4%)。鉴于宜春其他矿区换证停产风险及宁德矿山复产不确定性,悲观预期下半年碳酸锂供应将进一步收紧;负极材料虽石油焦小幅抬涨,但人造石墨成本暂未受影响。综合判断,7月正极成本上涨将短期传导至8月电芯价格,且对下半年形成长期支撑。供需端持续偏紧:储能电芯厂正加速大电芯产能布局,调研显示主流策略为改造现有314Ah产线,一般改建周期在2-3个月,普遍是在部分基地的产线上进行20%-25%的产线改造,少数企业选择新建产线。此举将加剧314Ah电芯供应紧张,280Ah电芯亦因产线转改面临同样压力。 SMM新能源行业研究部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陈泊霖021-51666836 杨玏 021-51595898 李亦沙 021-51666730

  • Blue Solutions 固态电池技术和研发路线图  四代五代各有特点【SMM分析】

    SMM7月10日讯: 凭借三十多年的开创性研发,BlueSolutions是固态电池技术的行业领导者,引领创新塑造可持续能源的未来。 BlueSolutions固态电池路线:技术与研发路线图不仅涵盖了第四代,还包括未来几代,将塑造未来的格局。 BlueSolutions的固态电池技术进步专注于性能、能量密度和可扩展性的迭代改进,适用于包括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和下一代移动解决方案在内的广泛应用。 以下是详细路线图,概述了四代和五代固态电池的当前和未来里程碑,以及它们各自的技术创新及其对固态电池行业的影响。 四代路线路 电池化学: 室温聚合物,兼容高压正极。逐步设计改进,以提高可靠性和制造效率。 性能改进: 进一步优化,为电动汽车提供无与伦比的能量效率和可扩展性。目标是提供450Wh/Kg:为持久的电动交通提供无与伦比的能量密度和轻量化的固态电池包。 应用: 针对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和新型出行模式等长期应用的先进固态电池系统。 时间线: 目标在2030年开始生产,标志着在商用和乘用汽车市场广泛采用的关键点。 五代路线图 电池化学: 实施更高的正极负载以提高容量和能量输出。 性能改进: 目标能量密度提升高达15%的重量密度和25%的体积密度,为下一代电动汽车提供显著改善的续航里程、容量和紧凑型电池设计。 应用: 专为下一代广泛商用汽车平台、乘用车及新应用设计,以及高要求的储能解决方案。 时间线 :技术准备计划在2035年后完成,为固态电池技术设定一个长期且稳固的新行业标准。 Blue Solutions简介 Blue Solutions是法国Bolloré集团旗下专注于固态电池研发与制造的子公司,自2011年起开始商业化生产,是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先行者。凭借三十多年的开创性研发,Blue Solutions是固态电池技术的行业领导者,引领创新塑造可持续能源的未来。 技术特点: ‌固态锂金属聚合物电池采用聚合物电解质,不含液体或凝胶成分,无钴、无镍,安全性高。 电芯能量密度达380Wh/L, 支持0-100%SOC区间循环3000次。‌ ‌第四代固态电池(Gen4)‌:厚度仅20μm,搭载超薄锂金属负极,计划2029年量产,续航能力提升40%。‌ 产能布局‌: 法国和加拿大工厂总年产能5GWh, 计划2030年将提升至25GWh (满足25万辆汽车需求)。‌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规划建设超级工厂,预计2030年投产,投资超22亿欧元。‌ 合作动态:‌ 与璞泰来合作‌2025年4月签署协议,共同开发第四代固态电池材料与装备技术,璞泰来提供关键原材料及设备。‌‌与戴姆勒合作‌:其固态电池已应用于戴姆勒旗下大巴eCitaro、eCitaroG。‌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关注固态电池的发展时,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王子涵021-51666914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陈泊霖021-51666836 杨朝兴021-20707860

  • 本周电解液价格暂稳 成本支撑下短期预计持稳甚至小幅上涨【SMM锂电解液市场周评】

    SMM8月14日讯:  本周,电解液价格暂稳。其中,三元动力用、磷酸铁锂用及锰酸锂用电解液均价分别为21850 元 / 吨、17850 元 / 吨及 14550 元 / 吨。成本端来看, 溶剂、添加剂价格暂稳,且 电解液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虽有所上涨,但实际成交寥寥,因此这一成本变化尚未传导至电解液价格层面。需求端方面,随着消费旺季日渐临近,动力市场企业生产积极性提升,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增长。与此同时,储能领域因美国对等关税上调政策延长90天执行,需求得以持续释放,共同促使需求增长。供应端方面,电解液企业继续采用“以销定产”的策略,尽管当前电解液价格已处于历史低位区间,但受行业产能过剩影响,部分企业为保住市场份额,选择“以价换量”的方式。综合多重因素分析,短期内电解液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难以改变,供需层面缺少价格上涨的支撑点,不过,受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带动,预计后续市场价格将保持稳定甚至小幅上行。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徐萌琪021-20707868 胡雪洁021-20707858

  • 本周三元材料价格全系上涨,主要受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推动。硫酸镍在供应偏紧和成本上行双重作用下延续涨势,硫酸钴报价继续走高,碳酸锂受部分矿山暂停开采影响,价格大幅攀升,氢氧化锂在情绪带动下跟涨明显。当前原材料价格普遍超出正极厂心理预期,且镍钴锂盐后市仍看涨,使得正极厂在市场需求回暖的背景下依然承压。 从需求端来看,国内动力市场订单增量主要集中于头部厂商的中高镍产品,欧洲市场对高镍材料需求保持旺盛,而美国市场表现相对疲弱。消费电子领域的高镍订单及新项目占比近期也有所提升。 在成本持续推升下,预计下周三元材料价格仍将维持上行趋势。

  • 清陶能源固态电池布局提速   多基地扩产落地多车企合作深化【SMM分析】

    SMM8月14日讯: 核心内容: 陶能源以氧化物路线为主,构建1300+项专利技术体系,规划55GWh总产能,五大基地加速落地。与上汽等车企深度绑定,半固态电池已装车,全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量产,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清陶能源是以氧化物路线为主的固态电池头部企业,近几年来业务扩张和与下游车企深度绑定合作,是较早实现(半、准)固态电池装车的企业之一。 一、清陶技术 清陶以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为核心技术方向,攻克了陶瓷隔膜规模化生产、固态电解质界面稳定性等关键难题,构建了1300+项专利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其半固态电池已实现368Wh/kg单体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实验室样品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计划2026年量产。 清陶技术路线 第一代(2024-2025):半固态电池(液含量10%),已应用于智己L6车型,CLTC续航超1000公里; 第二代(2025起):准固态电池(液含量5%),通过干法电极技术降低成本20%,计划搭载于上汽MG4、荣威等车型; 第三代(2026起):全固态电池(液含量0%),采用新型负极材料和致密化工艺,能量密度达400-500Wh/kg,2027年实现整车交付。 二、产能布局:全国五大基地协同,规划总产能55GWh 清陶已在江苏、浙江、四川、江西、内蒙古等地建成12GWh投产产能,并规划55GWh总产能,形成“材料-电池-回收”闭环:五大生产基地总规划产能高达65GWh,乌海(70亿元,5万吨、10GWh)、成都郫都(100亿,15GWh)、江西宜春(55亿,10GWh)、江苏昆山(10GWh)、浙江台州(100亿,20GWh)等地。 昆山基地:总部核心基地,一期15GWh半固态电池已投产,二期15GWh全固态电池产线2025年建成; 台州基地:长三角最大动力电池基地,一期10GWh产能2025年释放,供上汽集团量产车型; 成都基地:西南储能核心枢纽,15GWh储能电池产线聚焦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已在彭州服务区实现商业化验证; 乌海基地:零碳产业园标杆,年产5万吨固态电池材料+10GWh储能系统,配套风光电站降低碳足迹; 宜春基地:锂电资源协同中心,依托当地锂矿资源打造低成本正极材料供应链。 三、产业链协同:深度绑定车企,构建“材料-设备-回收”生态 车企战略合作:上汽集团合资成立上汽清陶(持股51%),2025年计划推出10万辆级半固态电池车型,并追加投资成为第一大机构投资者;北汽、广汽:联合开发特种车辆电源系统,覆盖电动轻卡、高端乘用车等场景。 供应链垂直整合:材料端:与万顺新材签订铝塑膜独家协议(2025年订单4.3亿元),锁定容百科技超高镍正极、贝特瑞硅碳负极; 设备端:与先导智能、先惠技术合作开发干法电极产线,实现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国产化; 回收端:在贵州铜仁设立电池回收基地,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体系。 四、市场应用: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双轮驱动 高端车型:智己L6光年版搭载清陶半固态电池,成为30万元级市场首个量产车型,2025年将拓展至飞凡、荣威等品牌; 大众市场:上汽MG4半固态电池版(液含量5%)定价下探至10万元级,CLTC续航537公里,低温性能提升13.8%。 五、清陶能源简介 清陶(昆山)能源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设在苏州昆山,是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策文团队领衔创办的高科技企业,率先实现了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建有固态动力锂电池规模化量产线。清陶能源现已申请国家专利1300多项,其中一半是发明专利,获得授权的有800多项。清陶能源先后获得了上汽、北汽、广汽、中银投和上海科创等机构的战略投资,目前公司估值超两百亿。清陶能源入选福布斯中国高增长瞪羚榜单,成长为全球独角兽企业,多家子公司被授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双创团队等荣誉称号。 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有深度合作关系,不仅在资金上进行了投资,还共同开发了固态电池技术,并计划在上汽旗下的新能源汽车上应用这些电池技术。 北汽产投 :北汽产投作为投资方之一,参与了清陶能源的融资,并支持其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 广汽资本 :广汽资本同样是清陶能源的投资方,参与了其融资活动,推动固态电池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中银投 :中银投也参与了对清陶能源的投资,助力其固态电池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江苏国信 :江苏国信参股清陶能源,清陶能源已经建成全国首条固态锂电池生产线,并已开始批量生产固态电池产品。 六、清陶能源项目进展 【半固态车9月上市】2025年8月5日夜间,上汽名爵全新MG4新车发布,共推出四款车型,售价区间为7.38万至10.58万元。搭载电池瑞浦兰钧磷酸铁锂电池。而众目关注的半固态安芯版全新MG4,计划9月上市,新车最大亮点是首次搭载清陶能源研发的半固态电池技术,成为10-15万级纯电市场的技术焦点。 【清陶乌海项目】2025年7月16日,清陶(乌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清陶能源”)建设的清陶能源固态电池专用材料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该项目总投资70亿元,计划建设年产5万吨固态电池专用材料、10GWh固态电池及储能系统,以及配套的风光新能源与储能电站。项目一期占地面积315亩,2026年将全部建成投产,建成后具备年产5万吨固态电池专用材料产能。乌海市已形成“煤-焦炭-沥青-针状焦-石墨负极材料”的完整产业链,为固态电池一体化产业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陶成都环评】2025年5月28日,成都郫都区生态环境局发布公告,将对“清陶固态电池西南产业基地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该项目征地约446亩,计划建设包括3栋电芯厂房、1栋模组车间在内的多个设施,预计年产15GWh固态电池,是清陶能源目前已投放的单体体量最大固态电池产业化项目。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 【全国规模最大固态电池项目落地】2024年5月,昆山发布信息,总投资50亿元的清陶昆山固态锂电池产业化项目即将在2024年6月投产。该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固态锂电池量产项目和全球规模领先的固态锂电池量产项目,达产后年装机量将达到10GWh,一期项目年装机量为3.5GWh。 【智已固态电池汽车】2025年4月8日,上汽智己汽车发布搭载清陶能源超130kWh固态电池的L6量产车型。这款电池是双方合作研发的第一代产品。清陶能源已规划三代电池,预计2025年推出第二代,2027年量产第三代,届时能量密度将超过500Wh/kg。这款电池采用了干法固态电解质层一体成型技术,并具备超快充能力。智己L6车型搭载这款电池后,能够实现超过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并且在充电效率上有显著提升。 【清陶昆山项目】2025年2月26日来自“昆山发布”的消息,总投资50亿元的清陶昆山固态锂电池产业化项目3月即将投产。目前项目正在加紧进行厂房洁净工作,生产设备也陆续进场。清陶昆山固态锂电池产业化项目是目前全球规模领先的固态锂电池量产项目达产后年装机量将达到100亿瓦时,一期项目年装机量为35亿瓦时,3年时间内,项目全部达产后,产能可以为1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固态锂电池。 【清陶成都二期启动】2024年11月28日,清陶固态电池西南产业基地项目启动仪式举行。该项目由清陶能源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建设固态锂电池电芯生产线及模组、PACK生产线以及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中心,年产能达15GWh,将建成成都首条半固态电池生产线。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已于2023年5月完成产线建设并投产,当前开工的为二期项目。 【清陶云能成立】2023年12月17日下午,清陶能源与江苏开博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在江苏南京栖霞高新区成立清陶云能(江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基于固态储能电池的应用场景,开发节能、长时储能的调配智能软件,全面推进“智能网联+智慧能源”的“双智”发展战略,开启固态电池市场应用发展的第二曲线。 【上汽清陶成立】2023年11月,由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合资的上海上汽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嘉定区注册成立,双方联合开发安全性能、能量密度、成本均优于传统锂电池的新一代固态电池产品,营造自主可控产业生态,注册资本人民币10亿元。 【上汽入股清陶】2023年8月22日,上汽集团与其投资入股的清陶能源宣布,双方联合开发的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完成装车试验,单体能量密度达368Wh/kg,测试车辆续航里程达到1083公里,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400公里。 【清陶昆山封顶】2023年8月,清陶能源昆山10GWh固态锂电池产业化项目顺利封顶。项目计划打造全球领先的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基地,为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十万辆级”应用提供产能支撑和成本保障。 【清陶台州开工】2023年8月,清陶能源台州10GWh固态锂电池产业化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台州市黄岩区,被列为浙江省特别重大产业项目,专注于固态动力电池的研发和生产,旨在为乘用车和商用车提供产品应用,并预计在2025年正式投产。 【上汽G+轮增资】2023年5月31日,清陶能源与上汽集团举行了战略合作、G+轮增资扩股签约仪式,上汽集团追加投资清陶能源27亿元,完成G+轮融资,并设立合资公司。 【清陶成都签约】2023年2月,清陶能源在成都都市圈全球投资推介会上与郫都区正式签约,构建新能源储能产业全国示范生态圈,启动了15GWh固态储能电池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的一期PACK生产线已经投产,而二期电芯生产线计划在2024年开工建设。 【上汽装车】2022年,清陶能源联合上汽集团完成了第一代固态电池研发和装车试验,同年启动了新能源固态锂电池产业化项目。产能建设方面,清陶能源建设昆山、台州、成都基地。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关注固态电池的发展时,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王子涵021-51666914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陈泊霖021-51666836

  • 【SMM分析】钠电崛起:交通领域的 "新电池势力" 如何改写规则?

    SMM 8月14日讯: 全球都在追求绿色出行,交通领域的能源变革成了绕不开的话题。现在大家常见的电动车、电动自行车,大多用的是锂电池。锂离子电池虽在当前新能源交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面临资源稀缺、成本波动大等问题。在此情形下,钠离子电池凭借自身独特优势,逐渐崭露头角,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先看电动两轮车,钠离子电池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进了市场。像雅迪、爱玛、新日这些大家熟悉的电动车品牌,都推出了装钠电池的车型。和原来常用的铅酸电池、锂电池比,钠电池的好处很明显。首先是更安全,钠离子不容易形成那种会戳穿电池的 "枝晶",而且内部电阻大,就算短路了,瞬间产生的热量也少,温度升得慢,很难出现热失控的情况,用着更放心。冬天天冷的时候,钠电池也很给力,市面上大多数钠电池在零下 40℃到零上 80℃都能正常工作,就算天寒地冻,电量还能保持八成左右。另外钠电的倍率性能较好,充电速度也快,宁德时代出的钠电池,常温下 15 分钟就能充到 80% 的电。此外,钠电无过放电特性,循环寿命长,如星恒电源的超钠 F1 电池常温下循环寿命可超 2000 次,雅迪的极钠 1 号可达 3000 次 ,远超铅酸电池 400 - 600 次的正常使用寿命,降低了消费者更换电池的频率与成本。 在电动汽车领域,虽然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目前相对锂离子电池较低,目前,在 A00 级车市场有推出钠电车型,江淮钇为和江铃新能源推出的钠电 A00 级车,续航里程在 200 - 300 公里之间,与热销锂电 A00 级车续航相当。同时,车企也在探索钠电应用新方式,宁德时代计划通过 AB 电池(两种电池混搭)方式,将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同时搭载于一辆汽车上,发挥两者性能优势,拓展钠电应用范围。 在商用车领域,钠离子电池同样迎来了发展契机。2025 年 3 月 28 日,中科海钠发布了钠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针对不同使用场景,推出了海星 K150、K210、K280、K350 四款产品。该方案所用电芯能量密度突破 165Wh/kg,能在 20 - 25 分钟快速完成 100% 充电,快充模式下循环寿命超 8000 次,电池剩余电量测算精度精准至 2% 以内,整包快充温升≤10℃,结合 - 40℃至 45℃宽温域稳定放电性能,大幅提升了电量利用率,实现了 “少装、快充、多用”,为商用车提供全天候可靠支撑,降低了运营成本。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创新与突破,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进一步提升,成本有望继续降低,循环寿命和安全性也会不断优化。叠加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钠电池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除了现在已经应用的场景,它可能还会在更多交通细分领域发挥作用,比如轨道交通的辅助电源、储能系统等。钠离子电池将与锂离子电池等其他电池技术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全球交通领域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构建更加清洁、高效的未来交通能源体系。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