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互动】5000吨六氟磷酸钠预计12月完成安装 中欣氟材1月12日在互动平台表示: 福建基地方面,第一期5000吨六氟磷酸钠预计于2023年12月完成安装、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建设。 【产量】12月六氟产量环比下滑12% 部分企业已明确春节假期减量 12月,中国六氟磷酸锂产量9,937吨,环比下滑12%。 需求来看,补贴退坡影响下,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叠加年底下游电芯厂存在去库需求及放假预期,市场对六氟后续价格悲观导致的采购观望情绪较浓,下游需求较为清淡,厂家新接订单不足。 供应端,部分有长单支撑的厂家保持较高开工,但部分厂家降低产线负荷以调节自身库存,市场供应有所减少。 【互动】丰山集团:丰山全诺年产10万吨二次电池电解液项目正在按期顺利推进中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 请问贵公司钠离子电池合作进展是否顺利?有哪些进展?未来怎么看待钠离子电池发展? 丰山集团1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控股子公司丰山全诺年产10万吨二次电池电解液项目正在按期顺利推进中;丰山全诺与与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正常履约中;公司看好钠离子电池未来的发展。 【互动】瑞泰新材:目前我司电解液产品以动力电池类为主 有投资者向瑞泰新材提问, 公司储能光伏方面收入多少? 公司回答表示: 您好!储能电池是解决风电、光伏发电间歇波动性,实现“削峰平谷”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终端应用包括智能电网、光储电站、风储电站。 目前我司电解液产品以动力电池类为主,消费和储能电池类为辅。感谢您的关注! 【公司】新增年产5000吨六氟!一企业拟冲刺上交所IPO上市 近日,衢州南高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递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公司拟冲刺上交所IPO上市,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000万股,不低于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25%。 公司预计使用募资14.17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 新增年产5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新增年产5.4万吨电子级氢氟酸、1.2万吨NH₄HF₂及配套4万吨无水氟化氢项目;研发与检测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高纯度氟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公司】永太科技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正式投产 日前,浙江永太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在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投产,年产值将达到60亿元。 2021年3月打下第一桩,6月完成土建,9月完成设备安装,12月投产。 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永太速度正不断刷新。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上游锂电池材料供不应求,电解液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为了抓住市场机遇,提升公司锂电池材料板块的核心竞争力,永太利用原有的部分厂房和配套设施,布局电解液领域。 【互动】1万吨六氟磷酸锂装置已进入批量生产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 您好,董秘?请问公司的新增一万吨六氟磷酸锂装置投产的产能是否满产满销? 天际股份1月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新增1万吨六氟磷酸锂装置已进入批量生产。
【互动】5000吨六氟磷酸钠预计12月完成安装 中欣氟材1月12日在互动平台表示: 福建基地方面,第一期5000吨六氟磷酸钠预计于2023年12月完成安装、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建设。 【产量】12月六氟产量环比下滑12% 部分企业已明确春节假期减量 12月,中国六氟磷酸锂产量9,937吨,环比下滑12%。 需求来看,补贴退坡影响下,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叠加年底下游电芯厂存在去库需求及放假预期,市场对六氟后续价格悲观导致的采购观望情绪较浓,下游需求较为清淡,厂家新接订单不足。 供应端,部分有长单支撑的厂家保持较高开工,但部分厂家降低产线负荷以调节自身库存,市场供应有所减少。 【互动】丰山集团:丰山全诺年产10万吨二次电池电解液项目正在按期顺利推进中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 请问贵公司钠离子电池合作进展是否顺利?有哪些进展?未来怎么看待钠离子电池发展? 丰山集团1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控股子公司丰山全诺年产10万吨二次电池电解液项目正在按期顺利推进中;丰山全诺与与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正常履约中;公司看好钠离子电池未来的发展。 【互动】瑞泰新材:目前我司电解液产品以动力电池类为主 有投资者向瑞泰新材提问, 公司储能光伏方面收入多少? 公司回答表示: 您好!储能电池是解决风电、光伏发电间歇波动性,实现“削峰平谷”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终端应用包括智能电网、光储电站、风储电站。 目前我司电解液产品以动力电池类为主,消费和储能电池类为辅。感谢您的关注! 【公司】新增年产5000吨六氟!一企业拟冲刺上交所IPO上市 近日,衢州南高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递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公司拟冲刺上交所IPO上市,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000万股,不低于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25%。 公司预计使用募资14.17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 新增年产5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新增年产5.4万吨电子级氢氟酸、1.2万吨NH₄HF₂及配套4万吨无水氟化氢项目;研发与检测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高纯度氟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公司】永太科技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正式投产 日前,浙江永太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在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投产,年产值将达到60亿元。 2021年3月打下第一桩,6月完成土建,9月完成设备安装,12月投产。 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永太速度正不断刷新。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上游锂电池材料供不应求,电解液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为了抓住市场机遇,提升公司锂电池材料板块的核心竞争力,永太利用原有的部分厂房和配套设施,布局电解液领域。 【互动】1万吨六氟磷酸锂装置已进入批量生产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 您好,董秘?请问公司的新增一万吨六氟磷酸锂装置投产的产能是否满产满销? 天际股份1月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新增1万吨六氟磷酸锂装置已进入批量生产。
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火箭式飙升”后,2023年全球锂价会如何走?这无疑是所有电动汽车行情人士在新年伊始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而如今,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已不再更多取决于需求端,而是由供给端的表现来研判…… 电动汽车生产商希望,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供不应求后,即将到来的锂供给扩产浪潮能为电动车的扩张计划带来助力,但不少锂金属领域的死多头们却警告称,如果锂生产商未能实现既定的生产目标,这一市场可能仍将面临更多的价格痛苦! 决定锂价的关键:从需求转向供给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几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锂需求疯涨,无疑是推动锂价飙升的关键。全球电动汽车销售的蓬勃发展,导致锂消费量在过去两年翻了一番。 根据业内机构的统计,由于锂供应商无法跟上需求增长步伐,锂价飙升,2022年锂现货交易价值一路飙升至了约350亿美元。而在2020年时,这一体量仅为30亿美元。 不过展望未来一年,一些看空锂价的观察人士表示, 快速增长的供应,而非令人眼花缭乱的需求,将成为2023年的决定性因素。 媒体调查的分析师预测显示,在2022年出现明显短缺后,全球市场将更加平衡,而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商比亚迪更是预言锂市场将出现供应过剩。 当然,针对供给过剩这一点,市场其实还远未达成共识。 有许多怀疑论者警告称,如果从智利、澳大利亚到中国的锂矿商在实现大量新供应时遇到障碍,就会出现新的供给紧张。托克集团(Trafigura Group)的锂交易员Claire Blanchelande近期就表示,“我真的不认为有任何理由相信今年能神奇地出现这么多吨的锂供应,从而使市场恢复平衡。痛苦可能还没有结束。” 根据一项业内最新的预测显示,2023年锂产量增长将在22%-42%之间——这对任何复杂的采掘业来说都是一个惊人的增速。 供给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在哪? 既然锂价在新一年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们期待已久的锂供给扩产狂潮能否出现,那么眼下供给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在哪呢?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随着新一波项目扩张的启动和投产,2023年锂供应将大幅增加。一些看空锂价的人士更是认为,供应浪潮将冲击市场,尤其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告别“补贴时代”之际——可能会产生供需不匹配,继而引发锂价格更大幅度的下跌。 对供应增长感到乐观的一个原因是,最大的产量攀升将来自雅宝(Albemarle Corp)和智利SQM等经验丰富的全球锂矿巨头,这些生产商被认为更有可能成功增产。 但 存在分歧的问题是,那些实力较弱的生产商是否能够无视一系列监管、技术和商业挑战,全面实现交付目标。 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BMO Capital Markets)的数据显示,雅宝和SQM等顶级锂矿商其实仅占预期总体产量增幅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这些顶级锂矿商下一层的,其实是一小群新生的锂生产商,他们需要证明自己能够完成项目建设,并成功投入运营。 除此之外,部分非传统的锂矿新资源,比如锂云母提锂 ——一种在中国正作为重要提锂选择出现的技术,是否能够取得项目突破也将是关键。J.P.Morgan Chase & Co曾认为这是对高锂价的“最大威胁之一”。 相比更为成熟的锂辉石提锂和盐湖提锂技术,锂云母提锂存在提锂难度大、成本高、废渣难处理的问题。 基准矿产情报公司(BenchmarkMineralIntelligence)分析师Cameron Perks表示,“2023年,我们将看到更多锂云母提锂在中国上线。但我们不像其他人预测的认为会增长那么多。或许再过5年或10年,它将日益成为市场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 锂价虽有下行风险但不至于崩溃 无论如何,在未来一年里,锂价依然将成为全球汽车厂商电动化转型时的关键考量之一。 根据业内数据,去年车用锂电池的成本在电动汽车时代首次出现了上涨。特斯拉CEO马斯克也屡屡对锂价的“疯狂”涨势表露焦虑,并表示高昂的原材料成本正成为特斯拉公司的最大阻力之一。 目前,一个暂时能令电动汽车和电池厂商获得喘息的价格变动是,锂价已经逐渐从去年11月创下的令人瞠目的纪录高位下跌了约20%。 截止1月16日,中国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跌至每吨人民币47.65万元为8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根据一项媒体的调查,今年锂价的平均水平可能比2022年回落约8%。 然而,鉴于供给端依然存在的上述不确定性,即使在考虑需求方面的问题之前,汽车制造商缓解供应和成本的道路可能仍然很艰难。 电池材料行业咨询公司House Mountain Partners的总裁Chris Berry表示,“2023年锂市场将成为我所说的产量游戏。我们需要看到现有生产商和新晋生产商的供应增长,面对持续的锂需求,它们需要完美地执行(产量目标)。” Berry指出,“ 市场共识和我所认为的是,2023年锂价料将会趋于平稳,可能还会有一些下行的潜力,但我绝不认为价格会出现任何形式的崩溃。 ”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易彦婷 021-51666860 梅王沁 021-51666759 袁野 021-51595792 任鹏飞 021-51595913 马睿 021-51595780 唐鹏 021-51666749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靳怡 021-51595796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易彦婷 021-51666860 梅王沁 021-51666759 袁野 021-51595792 任鹏飞 021-51595913 马睿 021-51595780 唐鹏 021-51666749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靳怡 021-51595796
【广期所:正在稳步推进碳酸锂期货品种的研发工作】 广期所以促进碳酸锂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为目标,正在稳步推进碳酸锂期货品种的研发工作。一方面,广泛开展碳酸锂现货产业的调研活动,认真听取行业协会、产业链企业以及市场机构的意见,深入掌握碳酸锂现货市场特点。另一方面,广期所也将充分借鉴国内外已上市相关品种的成熟经验,针对重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不断完善碳酸锂期货合约规则设计。 【美国将向Ioneer提供7亿美元贷款用于内华达锂矿项目】 美国能源部周五表示,将向ioneer Ltd提供高达7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其在内华达州的Rhyolite Ridge锂矿项目。这笔贷款由美国能源部长格兰霍姆(Jennifer Granholm)批准,这将是华盛顿首次向美国锂矿项目提供贷款。锂是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料。 【当升科技:拟投建当升科技(攀枝花)新材料产业基地首期项目】 当升科技公告,拟投资建设当升科技(攀枝花)新材料产业基地首期项目,首期项目计划建成年产12万吨磷酸(锰)铁锂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首期项目总投资26亿元。 》点击查看详情 【东风股份:博盛新材锂电池隔膜产品供给比亚迪、宁德时代、赣锋锂电等头部电池企业】 东风股份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博盛新材的锂电池隔膜产品主要用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供给比亚迪、宁德时代、赣锋锂电等头部电池企业。待今年博盛新材的产能扩充以后,会陆续覆盖国内主流的电池生产厂商,同时进一步扩大原有客户交货量。未来交付能力大幅增长后,公司也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其他更多客户。 【赛力斯旗下SERES 5进入欧洲市场 搭载半固态电池、3月开启交付】 赛力斯董事长张正萍今日在布鲁塞尔车展上表示,赛力斯旗下SERES 5旗下三款车型将进入欧洲市场,其中纯电版车型将分别搭载90kWh半固态电池和80kWh磷酸铁锂电池,最大续航里程(WLTP)530km。按照计划,SERES 5将于今年3月开启交付。 【国家税务总局:2022年累计免征新能源车辆购置税879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和绿色低碳发展,税务部门落实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2022年全年累计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超800亿元。2022年全年,我国累计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879亿元,同比增长92.6%。这项税收优惠政策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 》点击查看详情 相关阅读: 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碳酸锂终于止跌!钴需求清淡现状短期难改【新能源产业周度观察】 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碳酸锂终止跌 | 国家促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频出【新能源产业一周要闻】 “抢装结束”国内下游订单缩减 前驱体产量趋势将何去何从【SMM分析】 12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大跌16% 次月产量回撤至8万吨? 【SMM分析】 12月锂盐价格及供需结构回顾【SMM分析】 临近春节电解液运输受阻 提前生产发货降幅小于预期【SMM分析】 12月中国隔膜产量为四大主材唯一环增项!【SMM分析】 12月终端需求有所转弱 氢氧化锂市场观望情绪渐起【SMM分析】 12月锰酸锂正极材料市场回顾与展望【SMM分析】 12月电芯产量环降15% 1月产量装机将迎大幅回撤?【SMM分析】 盐厂出货节奏预期vs终端产量恢复 春节后锂价形势微妙【SMM分析】 2022年锂盐价格飞涨 上游吃肉中游喝汤? 业绩报见分晓!【SMM专题】 中汽协: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出炉 2023年产量较高的车企或将降价【SMM专题】
随着供应链问题的缓解,欧洲汽车销量连续数月保持增长,12月欧洲七国新能源车销量创年内新高。 据华宝证券整理的欧洲最新发布的新能源车销量数据,12月欧洲七国新能源车销量为34.35万辆,同比增长63%,相比于11月销量环比上升50%,单月渗透率为40.1%,较11月的29.5%回升明显。 其中,德国销量取得环比增长70%,创本年新高,挪威车市对于新政策反应强烈。 分国别来看,德国12月电动车销量为17.41万辆,同比增长114%,环比增长70%,新能源车总渗透率31.4%。12月德国电动车销量取得较高增长主要系政策促进消费者提前购车,德国补贴退坡在2023年1月1日开始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纯电动车在畅销榜单中表现亮眼,特斯拉以Model3/Y单月销量9566/7382辆的成绩取得榜首,未来将成为德国新能源车重要支撑。 法国12月电动车销量为3.95万辆,同比增长3%,环比上升21%,达全年最高水平,新能源车总渗透率21.6%。 英国12月电动车销量为5.07万辆,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28%,新能源车总渗透率达22.8%,在10月、11月市场小幅回落之后,英国电车销量再次取得强势增长,特斯拉以16368辆的成绩成为最畅销品牌。 挪威12月电动车销量为3.46万辆,同比增长87%,环比上升99%,新能源车总渗透率将近9成,为87.8%。 华宝证券在报告中指出: 随着地缘冲突和疫情的进一步缓解,产业链和物流逐步回暖,具备能源替代效应的新能源车在欧洲的销量有望继续实现强势增长,2023年欧洲新能源车市将继续保持高景气表现,尤其是纯电动车将取得更高的渗透率。 不过渗透率30%的瓶颈线以及德国挪威等地2023年开始的新能源车补贴到期和加征增值税将是制约销量继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据外媒报道,韩国电池制造商三星SDI希望在匈牙利再建造一家电池厂,为宝马电动汽车供应电池,投资额预计约为1万亿韩元(合7.5亿欧元)。 报道称,该工厂或于今年上半年开建,将位于匈牙利北部城镇格德,三星SDI在此地已有两座工厂。 另据韩国机构SNE Research在1月初发布的数据,2022年1-11月,全球汽车注册电动汽车电池总装车量为446GWh,同比增长74.7%。韩系三大动力电池企业的份额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但同比下降7.4个百分点,从30.5%降至23.1%。其中,LG Energy Solutions以54.8GWh排名第三,同比增长9.7%,SK On以26.1GWh增长72.0%,三星SDI以22.1GWh增长74.9%。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上周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整体呈现下行态势,仅在1月13日,也就是本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终于止跌企稳,报46.8~49.9万元/吨,均价报48.35万元/吨,较1月6日跌去1.8万元/吨,跌幅达3.59%。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碳酸锂价格跌跌不休,远期合约和P矿拍卖价同步下跌, 锂矿股和锂电股也颓势尽显 。2022年全年除中矿资源取得正收益外,锂矿板块的其他17家上市公司股价全部下跌。电池厂商的代表、大订单不断的宁德时代跌超30%,欣旺达、国轩高科等跌超4成。 分析人士指出,除却传统淡季因素外,202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束后的需求减弱担忧,使下游在原材料采购上尤为谨慎,有机构2024年甚至看跌至7万元/吨。有锂盐厂销售代表则表示,对需求的断崖式下跌, 下游持普遍悲观态度,甚至被放大了悲观预期 。 ▌电池厂下场挖矿:“卷”向全球 多点开花 碳酸锂是正极材料的原材料,正极材料又是电池成本占比最大的部分。有观点认为, 中游的电池厂成本端或将受益碳酸锂这轮大幅回调,迎来盈利修复。 然而事实并非想象得那样,以动力电池代表厂商之一亿纬锂能为例,本周三收盘 股价重挫近6% ,盘后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增长10%-25%,据计算 Q4净利环比下降26%-59% 。 据媒体报道,对于碳酸锂价格下降是否有利于下游动力电池厂商的盈利修复,亿纬锂能工作人员回复称:“这个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现在的价格传导机制,如果(碳酸锂价格下行)需要跟下游进行协商谈判 。”若碳酸锂价格进一步下跌,上市公司净利润能否在整体上得到改善,该工作人员表示:“具体也要以实际情况来看,因为我们也有不同的情况。 有的是主材联动,有的是金属锂联动。主材包括正负极、电解液等 。” 亿纬锂能的名字亦出现在抢矿名单上。此外, 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 等头部电池厂商也在全球买矿、采矿、锁矿。 兴业证券分析师郑兆磊9月5日发布的研报指出,电池公司锂资源布局广泛, 宁德时代 在国内主要在四川和江西宜春加大投资,在宜春与永兴材料、志存锂业深化合作, 国轩高科 同样深耕宜春锂资源, 亿纬锂能 主要布局青海盐湖和西藏盐湖。2022年12月, 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 三家公司,相继公布了取得最新矿权的消息。 具体来看,作为动力电池的一代王者, 宁德时代出手最为阔绰 ,2022年11月,宁德时代参与斯诺威公司破产重整案,并被评为第一顺位候选投资人。此外,旗下枧下窝矿区3300万吨锂云母一期1000万吨年选原矿产能计划于今年1月初建成。 比亚迪专注锂盐,锁定四川 ,战略入股在四川拥有多处锂矿资源的盛新锂能。最初是长城汽车的动力电池部门的 蜂巢能源投资国内锂矿相对较早 ,在2018年独立的当年,公司就投资了广西天源和永杉锂业。 分析人士指出,电池厂买矿其实主要是为了保供,另外提升上游控制力度,否则电池厂们面对上游供应商毫无议价权。 但开发锂矿,或也只是电池厂商的“权宜之计”。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称,子公司邦普的电池回收,锂已经达到91%的回收率,镍和钴到了99.6%。长期看,电动车渗透率到80%-90%,通过回收电池已经能将资源“搞定”, 公司中期的替代方案是开发钠电池、无钴电池等,短期则投资矿资源 。 ▌锂盐厂投资电池:左手贪婪 右手焦虑 国内外锂资源竞争进入“白热化”,而一旦锂价照目前腰斩,同时成本上升,锂盐厂盈利水平将受到大幅影响。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即使近期国内锂盐价格回调明显,但 锂精矿价格基本持平 ,仅回调25美元至5500美元/吨。如果锂盐价格回调持续,这或意味着, 锂精矿自供率较低的锂盐加工厂,单吨超额利润或将收窄 。 一体化程度高的企业具备更强的成本优势。平安证券分析师陈骁12月22日发布的研报指出,预计今年 融捷股份、永兴材料锂资源实现完全自给 , 天齐锂业、川能动力、江特电机资源自给率均在90%左右 。 锂矿龙头早已悄然向下游延伸,打起了电池的主意。竞争格局方面,国海证券分析师李永磊等12月14日发布的研报指出,碳酸锂生产竞争较为激烈,龙头企业具资源和规划优势,强者恒强。其中,赣锋锂业产能优势明显,天齐锂业、融捷股份等次之。 在造电池上布局最大,进场最早的上游锂盐厂,当属赣锋锂业 。2022年11月23日晚间,赣锋锂业公告称, 筹划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分拆上市 。作为赣锋锂业的电池业务主体,赣锋锂电成立于2011年。不过直到2017年,电池业务才在赣锋锂业财报中首次披露。安信证券报告显示,赣锋锂电已建成7GWh产能,其2021年投产的3GWh产线可以满产,新建成的4Gwh产线还在调试。 与赣锋锂业自己养小弟的模式不同, 另一锂盐大佬天齐锂业在造电池上更爱“交朋友” 。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曾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看好固态电池的发展。5月9日,天齐锂业全资子公司成都天齐与中创新航签署碳酸锂供应框架协议。今年8月,天齐卫蓝固锂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天齐锂业全资子公司天齐创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而后者正是国内从事固态电池研发的头部公司之一 。此外,天齐锂业还参股了美国固态电池公司SolidEnergy。 碳酸锂产能名列前茅的 永兴材料 也于2022年11月16日公告,控股子公司湖州永兴锂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超宽温区超长寿命锂离子电池项目全面投产。 分析人士认为,仅从动力电池这一赛道来看,车企和电池厂向上游控矿的难度相对低, 锂盐厂向下游延伸的难度更高,前景并不明朗 ,这主要由行业资本、技术双密集型的特点决定。 在电芯、电池检测芯片和软件等一系列技术层面上,电池厂依旧有领先优势和竞争壁垒,后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打破。 供应方经过多轮博弈,市场份额基本瓜分完毕,集中度已经相对较高 。现在不是加入电池行业的最佳时机,且有相当大的风险性, 矿企造电池难成趋势 。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