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近日,丰元(云南)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一期)投产仪式在玉溪基地成功举行。投产仪式同时也作为玉溪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的重要内容环节。玉溪市委书记王力等市、区领导出席仪式。 赵光辉董事长在致辞中首先向玉溪市委、市政府,红塔区委、区政府,市新能源电池专班,红塔工业园区、指挥部,城建单位、供应商伙伴分别表达了感谢。他表示,玉溪市长远的战略眼光、周到的服务意识、优越的营商环境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坚定了丰元股份选择玉溪、投资玉溪、建设玉溪的信心。 玉溪基地项目是丰元股份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提升生产线规模,在西南地区布局的重大项目。在各方通力协作下,项目一期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彰显了谋项目抓产业的“玉溪速度”。 玉溪市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充分发挥玉溪市锂矿、磷矿等资源优势,给全市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注入新的动力,为红塔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在带动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带来积极的经济社会效益。 有了一期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的投产加持,丰元股份已形成14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后续项目尽快落地,助力玉溪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
近日,丰元(云南)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一期)投产仪式在玉溪基地成功举行。投产仪式同时也作为玉溪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的重要内容环节。玉溪市委书记王力等市、区领导出席仪式。 赵光辉董事长在致辞中首先向玉溪市委、市政府,红塔区委、区政府,市新能源电池专班,红塔工业园区、指挥部,城建单位、供应商伙伴分别表达了感谢。他表示,玉溪市长远的战略眼光、周到的服务意识、优越的营商环境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坚定了丰元股份选择玉溪、投资玉溪、建设玉溪的信心。 玉溪基地项目是丰元股份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提升生产线规模,在西南地区布局的重大项目。在各方通力协作下,项目一期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彰显了谋项目抓产业的“玉溪速度”。 玉溪市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充分发挥玉溪市锂矿、磷矿等资源优势,给全市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注入新的动力,为红塔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在带动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带来积极的经济社会效益。 有了一期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的投产加持,丰元股份已形成14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后续项目尽快落地,助力玉溪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刚刚过去的2022年依旧是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一年,虽然其中经历了疫情导致的上海等地车企减停产,但作为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退出前的最后一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依旧可圈可点。据中汽协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8年居于全球第一。且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同比增长超90%,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05.8万辆,销量达688.7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爆发式增长下,身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心脏”,动力电池产销量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545.9GWh,累计同比增长148.5%,累计销量达465.5GWh,累计同比增长150.3%。 装车量方面,我国2022年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294.6GWh, 累计同比增长90.7%。具体企业排名与2021年对比如下: 塔菲尔新能源被挤出前十 前四“岿然不动” SMM对比2021年和2022年的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发现,两年间排名前四的企业均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和国轩高科。分别来看: 宁德时代 从上图排名可以看到, 宁德时代依旧是国内当之无愧的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其2022年累计装车量达142.02GWh,占比高达48.2%。虽然装车量相较2021年的80.51%,同比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涨幅高达76.4%,但是其在市场份额中的占比却较2021年的52.1%有所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4月份,宁德时代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车量下滑超10%,仅达到34.29%,被比亚迪反超,与第一名失之交臂。究其原因,其最大单一客户特斯拉在4月在华销量仅为1512辆,且4月上半月均处于停产状态,导致宁德时代装车量的减少。在随后的5月份,宁德时代磷酸铁锂装车量占比再度回升至40%以上的水平。 近期宁德时代也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据公告显示,宁德时代预计2022年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291亿元-3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66%-97.72%。 提及业绩增长的原因,宁德时代表示,报告期内,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不断推出行业领先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同时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及深化客户合作关系,加之前期布局的优质产能释放,产销量明显提升,推动公司全球市场地位持续领先的同时,也实现了盈利规模的快速增长。同时,公司也在持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加强费用管控,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比亚迪 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第二的企业是 比亚迪,其装车辆总计69.1GWh,占比达23.45%,装车量方面,相较2021年的25.06GWh涨幅高达175.74%。市场份额占比也从原本的16.2%提升至如今的23.45%。 而不仅仅是动力电池装车量方面,比亚迪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样不容小觑。据1月初比亚迪公布的全年销量数据来看,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高达186.35万辆,同比大增208.64%;燃油车累计销量为5049辆,合计为186.85万辆。而高达186.35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对比特斯拉131.39万辆的交付辆,也意味着比亚迪成功卫冕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 业绩方面,比亚迪1月30日发布其2022年业绩预告称,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60亿元~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458.26%。 对于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比亚迪方面表示,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爆发式增长,公司在此期间克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及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实现强劲增长,勇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相比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其他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的变动要小很多, 中创新航装车量从2021年的9.05GWh提升至2022年的19.24GWh,增幅达112.6%。 而 国轩高科则以13.33GWh的动力电池装车量、4.52%的占比居于第四,2021年同期其动力电池装车量仅为8.02GWh,占比为5.2%。 不过原本排名第七的 塔菲尔新能源 被瑞浦兰钧“后来者居上”,挤出了TOP10的排名。数据显示,2022年, 瑞浦兰钧 以4.52GWh装车量、1.53%的市占率,在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中排名第十;而在2021年,该企业在Top10排名中还“查无此人”。 此前瑞浦兰钧还曾透露,公司已达产26GWh,计划到2026年规划总产能超200GWh。 另外, 欣旺达 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从2021年总计2.06GWh装车量、1.3%市占率的成绩上升至如今7.73GWh,2.62%的市场占比。 值得一提的是,在排名前十的企业中, 孚能科技 2022年依旧未能摆脱亏损的境地,不过相较于此前没有对旗下产品调价的情况,2022年与主要客户建立好价格联动机制后的孚能科技,亏损情况明显收窄。据其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7.9亿元-9.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53亿元。 原材料价格飞涨 电池企业“各显神通” 据SMM历史报价显示,2022年以碳酸锂为首的一众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迎来飞速上涨,价格屡屡刷新历史高位。 碳酸锂 最高一度冲至56.75万元/吨,多次惊动工信部被“点名”提醒保供稳价。 》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报价 》点击查看SMM钴锂产品历史价格 而究其原因, 主要是下游需求增长速度高于供应,导致碳酸锂去库区间进一步拓宽导致。 因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正式退出,消费者购买力度加强,传导至电池厂对锂盐需求持续增加,新能源市场活跃度在2022年达到巅峰,锂价也随大量的市场需求涨至历史高位。 据SMM此前统计, 2022年中国碳酸锂供应量约52万吨,同比增长71%。国内碳酸锂产能约62万吨/年,同比增长21%。未来随着动力、储能等领域对碳酸锂需求逐渐上涨,预计未来五年,中国碳酸锂产量复合增长率将在20%左右。 考虑到锂价高企的情况,不少中下游企业各显神通”,有像孚能科技一般,与客户交易开启价格联动机制的存在,但更多的企业都在采用更“治本”的方式,通过布局上游锂资源及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来降低其成本。国内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便已经通过长协、投资合作、回收利用、自行开采等多路径来保障锂资源供应。 对于2023年动力电池市场,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动力电池行业TOP的竞争格局将在2023年基本确立,届时随着各家完成对上游资源的布局以及产能逐步释放,一些产品布局是否具有竞争力都将体现出来。未来动力电池市场将向头部聚集,同时也不乏一些在细分领域表现出色的企业。 不过据SMM近期调研显示,临近2022年年底,在下游需求疲软的背景下,碳酸锂现货报价已经从此前的历史高位回落,截止2月1日,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已经跌至46~47.5万元/吨,均价报46.75万元/吨。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此评论称,锂电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引发锂电池制造环节成本下降,电池厂商毛利润空间扩大。相比于2022年上半年的增收不增利,电池厂商的盈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修复。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也认为,近期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较高位有所回落,预计上半年可能维持较高位置,但在2023年下半年,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将会回落,这将缓解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成本压力。 SMM新能源大会来袭 看大咖们如何看后市! 伴随全球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革命已经到来。为响应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SMM将于2023年5月9-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本次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低碳引领未来”。大会由SMM主办,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大会拟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大会设立高质量开幕式、新能源企业家鸡尾酒会、融通高科之夜、商务考察活动、投资促进交流会、主论坛、12个分论坛、3大闭门会、5大理事会、展览会、CLNB友谊赛、健康乐跑等重大活动。 在此,SMM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与行业大咖一起,共同把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全球共襄的世界级盛会,为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 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国轩高科动力电池装车易捷特 进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供应商体系】 国轩高科官微消息,公司作为易捷特战略合作伙伴,为后者最新发布的轻风版小型纯电SUV纳米BOX车型提供磷酸铁锂电池。易捷特系东风汽车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合资企业,本次装车标志着国轩高科成功进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供应商体系并实现供货。 【国轩高科:公司于2022年底实现动力电池产能突破100GWh】 国轩高科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于2022年底实现动力电池产能突破100GWh(含量产、新建和在建),具体产出及销量请以公司定期报告及官方披露为准。 【瑞泰新材:公司已进入宁德时代等头部厂商的供应商序列】 瑞泰新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作为国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第一梯队企业,已经进入宁德时代等头部厂商的供应商序列,公司将积极运用自身资源,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服务。 【江西:到2025年全省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 日前,江西省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江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其中指出:当前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00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和新增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有序多元化增加,全省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00辆,投运一批氢动力船舶,累计建成加氢站10座。氢能在钢铁、有色、合成氨等工业领域示范项目扎实开展。燃料电池发动机产能进一步扩大,燃料电池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全省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 【特斯拉引发电动车降价潮 供应商或面临新压力】 与特斯拉及其供应商合作的行业人士表示,供应商正准备迎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及其团队要求进一步降价的压力。此前,特斯拉在宏观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宣布产品大幅降价。近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曾表示经济衰退可能导致几乎所有成本投入都出现明显下降。尽管供应商面临降价压力并不是新鲜事,但某供应商高管表示,疫情期间,特斯拉更关注产品交付而不是价格,甚至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来更快地拿到零部件供货。他担心,特斯拉上月财报电话会议上的言论可能预示着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乘联会:新能源政策退市后,新能源车销量增长会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乘联会发文称,1月市场总体由于车购税等部分政策到期,加上春节放假时间引导消费需求前置,行业终端价格持续下滑,刺激需求,也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春节前两周车市的暴增也是必然驱动市场的强增长。新能源销量的增长达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在2023年新能源政策退市后,销量增长会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新能源车型前期涨价过多,订单较少,再叠加特斯拉等头部企业降价,造成了消费者的观望情绪,环比下降较大。 相关阅读: 2022锂价飞涨 电池企业各显神通 “宁王迪皇”头部效应明显【SMM专题】 需求偏弱运行 12月六氟磷酸锂进出口量环比双下滑【SMM分析】 12月碳酸锂进口总量小幅环降12% 【SMM分析】 海外动力市场向好 22年12月前驱体出口量实现跃迁式增长【SMM分析】 节后逐步复工 2月电池行业PMI指数将重回荣枯线之上【SMM分析】 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出 地方来顶! 开年近20个省市发利好政策 看看国家怎么说!【SMM专题】 电池售价与主要客户建立价格联动机制 孚能科技2022年亏损额同比收窄 海外动力市场向好 22年12月前驱体出口量实现跃迁式增长【SMM分析】 节后逐步复工 2月电池行业PMI指数将重回荣枯线之上【SMM分析】 280Ah及以上储能大电芯已是大势所趋 优劣势究竟在哪?【SMM分析】 原料端:负极不同焦类原料用途有何区别?【SMM分析】 储能电池大容量趋势已成定局 280Ah及以上容量电芯将成主流【SMM分析】 中镍高压正崛起 新进入者该如何”站队“?【SMM分析】
1月3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称,据统计,2022年我国碳酸锂产量39.50万吨(产能约60万吨),同比增幅约为32.5%,再创历史新高。 碳酸锂量价齐升背景下,多家锂盐公司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喜消息。 数据显示,1月31日,共有16家锂矿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其中15家预增。近九成锂矿公司预计2022年业绩实现翻倍增长。 其中,融捷股份(002192.SZ)净利润增速最快,同比增长3121.58%至3707.33%。 披露业绩预告的锂矿公司,普遍交出了亮眼的2022年“成绩预告单”。具体来看, 天齐锂业 预计2022年净利润231亿元-256亿元,同比增长1011.19%-1131.45%; 赣锋锂业 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180亿元-220亿元,同比增长244.27%-320.78%; 盐湖股份 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150亿元–156亿元,同比增长234.94%-248.33%。 融捷股份 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26亿元,同比增长约3121.58%-3707.3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26亿元,同比增长约3373.19%-4004.68%。 此外,同属锂行业的 雅化集团 也在1月18日晚发布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亿元至47亿元,同比增长380.45%至401.8%;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4.6亿元至46.6亿元,同比增长385.51%至407.28%。 天华超净 则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亿元至68亿元,同比增长602.76%至646.68%。 西藏矿业 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亿元至9.5亿元,同比增长363.76%至577.8%。 对于业绩增长, 不少锂盐厂商一致表示,主要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升,锂电池企业扩产及正极材料订单增长等综合因素影响。 据工信部数据,2022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96.9%和93.4%。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增长,让碳酸锂的需求出现了较大提升。 锂盐产能持续释放的同时,价格也维持在历史高位。 数据显示,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1年底的27万元/吨左右持续涨到2022年11月的最高61万元/吨左右,全年均价近50万元/吨,较2021年均价上涨了4倍左右,锂精矿价格也同样从2021年年底的2500美元/吨一路飙升至2022年年末的5600美元/吨。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全球各国碳排放政策趋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驱动逐步加强,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高速增长。碳酸锂和氢氧化锂是锂产业下游和生产终端产品的必备原料,锂矿作为锂盐产品的重要原材料,其需求也会随着新能源车以及储能领域的增长而增长;而锂资源开发周期较长,横观国内锂资源开发程度,中期供给偏紧格局将持续,相关的行业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对于后市预期, 多家机构纷纷预测春节之后锂价有望反弹 。中信证券此前预测,锂价有望在春节后止跌,带动锂板块反弹;长江金属认为,随着需求预期的回暖,锂价有望在经历价格压力测试后,随着正极材料厂库存重新去化至低位后重新开始企稳反弹。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 从整体看2023年锂价将继续下跌 ,并在第二季至第四季持续降价,50万元/吨以上的非理性价格难以继续,而随着价格的理性回归有望进一步利好新能源行业整体发展。
1月31日晚,南都电源(300068)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亿元-3.2亿元,扭亏为盈。 南都电源表示,2022年,公司进行战略转型,聚焦储能市场,借助全球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储能业务持续向好。同期公司完成产业一体化布局,并通过改进工艺、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措施,使得公司整体盈利水平较上期实现大幅提升。 此外,2022年,南都电源进行战略转型,聚焦储能市场,剥离民用铅酸业务,公司处置原子公司界首市南都华宇电源有限公司和浙江长兴南都电源有限公司全部股权,获得部分投资收益。 国联证券发布研报表示,以业绩预告中枢估算,南都电源2022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3.03亿元,同比亏损明显缩小;扣非净利润675万元,同比及环比均扭亏为盈。公司储能业务持续向好,锂电、铅电产品价格提升有效传导成本,通过改进工艺、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措施降本,叠加2.5万吨锂电回收项目投产保障原材料供应,公司产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电池网注意到,2022年12月,南都电源公告,公司子公司浙江南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南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拟在江苏省扬州市合资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兴建“年产10GWh智慧储能系统建设项目”,项目投资预计合计20亿元。 具体来看,年产10GWh智慧储能系统建设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铺底流动资金5亿元,研发投入2亿元。拟新征项目用地104亩,新建厂房约100,000平方米,组成电池模组封装-检测-装垛-集成的10GWh储能系统智造产线,建设与产线配套的测试平台,实现当前主流储能系统的测试。 从项目进度来看,项目计划于2023年三季度内完成征地及前期手续办理,2023年四季度开始建设,预计2026年末达产。项目计划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时间为2023年10月-2025年6月,产能规模为5GWh;二期建设时间为2025年7月-2026年12月,新增产能规模为5GWh,总产能达到10GWh。
1月31日晚,南都电源(300068)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亿元-3.2亿元,扭亏为盈。 南都电源表示,2022年,公司进行战略转型,聚焦储能市场,借助全球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储能业务持续向好。同期公司完成产业一体化布局,并通过改进工艺、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措施,使得公司整体盈利水平较上期实现大幅提升。 此外,2022年,南都电源进行战略转型,聚焦储能市场,剥离民用铅酸业务,公司处置原子公司界首市南都华宇电源有限公司和浙江长兴南都电源有限公司全部股权,获得部分投资收益。 国联证券发布研报表示,以业绩预告中枢估算,南都电源2022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3.03亿元,同比亏损明显缩小;扣非净利润675万元,同比及环比均扭亏为盈。公司储能业务持续向好,锂电、铅电产品价格提升有效传导成本,通过改进工艺、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措施降本,叠加2.5万吨锂电回收项目投产保障原材料供应,公司产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电池网注意到,2022年12月,南都电源公告,公司子公司浙江南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南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拟在江苏省扬州市合资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兴建“年产10GWh智慧储能系统建设项目”,项目投资预计合计20亿元。 具体来看,年产10GWh智慧储能系统建设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铺底流动资金5亿元,研发投入2亿元。拟新征项目用地104亩,新建厂房约100,000平方米,组成电池模组封装-检测-装垛-集成的10GWh储能系统智造产线,建设与产线配套的测试平台,实现当前主流储能系统的测试。 从项目进度来看,项目计划于2023年三季度内完成征地及前期手续办理,2023年四季度开始建设,预计2026年末达产。项目计划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时间为2023年10月-2025年6月,产能规模为5GWh;二期建设时间为2025年7月-2026年12月,新增产能规模为5GWh,总产能达到10GWh。
SMM2月1日讯: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六氟磷酸锂 进口量为48吨 , 环比减少36%,同比减少73% 。进口均价方面,2022年12月,中国六氟磷酸锂 进口总金额为1,695,096美元,进口均价为35,313美元/吨,环比上涨6%,同比增长3% 。 2022年12月,中国六氟磷酸锂 出口量为1,412吨 , 环比减少22%,同比增加18% 。出口均价方面,2022年12月,中国六氟磷酸锂 出口总金额为29,750,451美元,出口均价为21,067美元/吨,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12%。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碳酸锂方面,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碳酸锂进口量为10,876吨,环比减少12%,同比增长50%。 按进口国拆分,智利进口量环比减少19%,阿根廷进口量环比增加66%。 进口均价方面,2022年12月,中国碳酸锂进口均价为54,271美元/吨,环比上行1%,同比增长达366%。其中,智利进口碳酸锂均价为58,034美元/吨,均价较11月环比增加3%。 将进口数据拆分到收货省份来看,进口碳酸锂总量中(均价不含税),40%去到上海,35%去到广东,10%去到江苏,8%去到福建。 2022年1-12月中国碳酸锂累计进口量136,092吨,累计同比增加68%。 氢氧化锂方面,2022年12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量为8,759吨,环比减少1%,同比增加15%。 其中出口韩国环比减少5%,出口日本环比增加11%。出口均价方面,2022年12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均价为46,867美元/吨,环比降低4%,同比上涨200%。其中出口韩国氢氧化锂均价为54,549美元/吨,出口日本氢氧化锂均价为34,412美元/吨。 2022年1-12月中国氢氧化锂累计出口量为93,379吨,累计同比增长27%。 2022年12月,中国锂辉石精矿进口量约为308,834实物吨,环比减少12% 。其中澳洲进口量约277,349实物吨,约占月度进口90%。拆分省份来看,其中39%去到四川省,24%去到江西省,15%去往上海市,8%去往江苏省。 2022年1-12月中国锂辉石精矿累计进口量为2,842,998实物吨(折合LCE当量约35.54万吨)。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随着特斯拉(TSLA.US)率先吹响了2023年电池领域扩产的号角,这也再度引发市场对4680电池的高度关注。 美国当地时间1月24日,特斯拉发布声明,将投资超过36亿美元扩建内华达州的超级工厂,并将新建两座工厂,其中一座即为4680电池工厂。据悉,新电池工厂规划年产能达100GWh,将适配150万辆轻型车以及Semi电动卡车。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内华达州超级工厂的4680电池产线投建,其将成为继得州超级工厂和加州特里蒙特试点工厂后,第三家拥有4680电池产能的特斯拉美国工厂。 目前,特斯拉得州超级工厂布局了四条4680电池生产线,一条已经投产,其余三条处于调试和安装阶段。 在马斯克看来,将来特斯拉4680电池的产能目标为1000GWh到2000GWh甚至3000GWh。而且其适配范围不仅将用于电动车,也将扩展至特斯拉的储能板块,包括专为公共项目和商业项目设计的大型储能电池Megapack和家用储能电池Powerwall。 一方面,特斯拉希望通过4680电池实现增效降本,并搭载在全系列电动汽车中;另一方面,也计划将4680电池应用拓展至储能领域。更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特斯拉更深层的目的,在于引领大圆柱电池浪潮,制定标准后,促使其余电池厂商选择站队。 此外,除了特斯拉,多家车企看好46系圆柱电池市场应用。 宝马、Rimac、蔚来、江淮等车企均在大力布局46系大圆柱,其中宝马在2022年9-10月分别与亿纬锂能、宁德时代、远景动力达成46系大圆柱电池供货协议,总规规模超110GWh,按照每辆车100kWh计算,满产装车量达到110万辆。 中金公司认为,4680电池良率有望持续提升,国内外各厂商迅速布局,2023年有望成为4680电池放量元年,带动新能源车电池技术及产业链深化变革。 据了解,4680电池最早出现在世人面前是在2020年9月的特斯拉电池日上,其全称是4680规格无极耳圆柱电池。 4680主要是指电池单体的尺寸,其中46代表圆柱电池的直径46mm,80指电池的高度是80mm。4680电池之前,特斯拉也曾推出过1865和2170两种规格的圆柱电池。与2170圆柱电池相比,电池尺寸更大,采用无极耳技术,单体容量更高,并能有效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 降本方面,预测4680圆柱电池生产和设备投资成本有望砍半;超高镍和硅碳负极实现降本比例达11%和6%;干法电极技术减少电池极片生产工序,实现降本增效;目前特斯拉已实现负极干法电极量产。 增效方面,大圆柱全极耳方案减小内阻和增加热传导,可将快充时间降至15分钟内;46系大圆柱电池一致性高,成组时相互接触面积小,热失控阻隔性好,安全性高;圆柱结构适配超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市场方面,特斯拉已实现4680圆柱电池批量试产,据平安证券预计,2025年其4680圆柱动力电池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67.8GWh,装车数量接近150万辆,占特斯拉当年电动汽车销量的37.2%;预计2025年全球46系大圆柱电池装机规模将超过200GWh,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 平安证券指出,特斯拉2023年将迎来4680圆柱电池大规模量产,国内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相继跟随布局,将对相关大圆柱电池企业、材料的技术路线和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未来在46系大圆柱电池制造,上游不可或缺的超高镍正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新型锂盐LiFSI等领域具有技术领先、产品成熟度高、海外业务与产线布局等优势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投资机会上,建议关注几个方向:46系大圆柱电池方向,建议关注圆柱电池技术积累深厚,国内圆柱电池龙头企业亿纬锂能; 超高镍正极材料方向,建议关注超高镍产品技术积累深厚,韩国万吨级新产线投产的高镍三元龙头企业容百科技和上下游一体化布局、海外客户充足且已供货特斯拉的三元前驱体龙头企业中伟股份; 硅碳负极材料方向,建议关注硅碳负极龙头,正负极技术实力均领先、长期供货松下等头部圆柱制造商贝特瑞; 新型锂盐LiFSI方向,建议关注率先布局LiFSI产业链、供货特斯拉且在海外已有布局的天赐材料。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