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SMM分析】6月鳞片石墨进口量大增 天然石墨出口增长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7月26日讯: 2024年6月,中国鳞片石墨进口量为967吨,环比大增44992%,同比增长8%。 数据来源:SMM,中国海关 24年6月,国内天然石墨下游表现仍然不佳,整体需求较为有限,对海外进口原料需求有限,由于5月进口量过低,6月进口量增长仅为恢复正常量级。进入7月,下游需求进一步下行,预计进口量或有减少。 2024年6月,中国鳞片石墨出口量为7,359吨,环比增长58%,同比增长2%;中国球化石墨出口量为4,454吨,环比增长1%,同比减少2%。 数据来源:SMM,中国海关 24年6月,海外新能源市场进入年中冲量环节,需求有所增长,对天然石墨负极原料球化石墨采买增多,出口量上行,而鳞片石墨出口当前受管制影响较大,鉴于出口价格较低,其下游应用或多为耐火材料等,海外新能源产业客户实际采买量较低。7月,考虑到全年海外天然石墨总采购量较少,库存或较为有限,因此仍有继续采买需求,预计出口量弱稳运行。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梁育朔 021-20707892

  • 【SMM分析】6月低硫石油焦、针状焦价格盘点及后续走势预测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7月26日讯: 6月,低硫石油焦均价2740元/吨,环比下跌7.1%。进入6月,下游负极、电极、阳极多方客户需求均处较低水平,炼厂出货不畅,价格下调以促进客户采买。7月,终端市场在年中冲量后热度回落,对原材料需求进一步下行,炼厂为保证出货控制库存,或将进一步下调价格,预计7月低硫石油焦价格延续弱势,仍有进一步下调。 6月,油系针状焦生焦均价5000元/吨,环比增长1.2%。6月,虽然下游需求增长较前期有所放缓,但由于行业整体产量较为有限,同时成本持续高企,因此针状焦生焦价格仍有小幅抬涨。7月,伴随下游生产减少,且客户持有一定材料储备,同时部分前期检修企业正式复产,针状焦供应增多需求减少,价格涨势停滞,但针状焦企业稳价意愿较强,因此预计7月油系针状焦生焦价格持稳运行。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梁育朔 021-20707892

  • 硫酸镍价格下跌 市场观望情绪较浓【SMM硫酸镍日评】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7月26日,SMM电池级硫酸镍指数价格为28256元/吨,较前一工作日下跌121元/吨。电池级硫酸镍价格为28000-28500元/吨,均价较前一工作日小幅下跌250元/吨。供应端,目前随着盐厂中旬至今的挺价,多数使用高冰、中间品的镍盐厂利润逐渐得到修复,目前部分盐厂报价围绕在98折至低幅平水无折扣,但部分盐厂也随着利润的修复下调了报价。需求端,随着时间至中后旬,多数下游企业开始逐步恢复刚需采买的需求,但多数企业仍保持观望态度,对高价镍盐接受力度尚弱。市场上有部分下游企业有采买镍盐的成交,但多数以招标形式实现,且成交量级不大,成交系数主要围绕在低幅95-96折左右,成交系数较之前有所下调。成本端,随着伦镍价跌破1万6千,现阶段成本支撑快速走弱。综上,随着成交价格和成交系数的小幅下调,镍盐价格逐渐走低。虽然7月至8月三元需求逐渐转好,整体呈现需求回暖的迹象。但由于镍价快速下跌,成本面支撑走弱,多数前驱体企业仍处于观望态势,因此预计镍盐的价格在上下游僵持之下短期内暂弱稳运行。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林子雅 021-51666902

  • 一个月内达成四次合作 亿纬锂能向年增长30%目标发力

    7月22日,亿纬锂能与英飞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英飞凌”)在广东惠州签署合作备忘录,这是自6月24日至今整整一个月内,亿纬锂能达成的第四次合作。 根据双方合作备忘录的内容,英飞凌将为亿纬锂能新一代电池管理系统中提供整套芯片解决方案,助力其更精确地监控、保护和优化电动汽车的电池性能,提升用户驾驶体验和能源使用效率。 据悉,这一整套芯片解决方案覆盖微控制器单元、模拟前端(TLE9018XXX)、电源管理集成电路、驱动器、MOSFET、控制器局域网、传感器产品等多个关键组件。 双方对此次合作都抱有极大期望。当下,中国车用半导体市场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和域控制器等应用领域正在快速增长,2023年英飞凌全球营收中汽车电子的占比高达51%。英飞凌科技高级副总裁曹彦飞表示,目前动力电池是英飞凌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希望能够借此契机与亿纬锂能有更深程度的交流和更大规模的合作。 亿纬锂能在动力电池领域也展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作为主营业务板块之一,亿纬锂能2023年动力电池业务收入为239.8亿元,同比增长了31.4%。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新能源汽车零售市场渗透率达到48.4%。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渐提升,动力电池产业也从GWh时代进入TWh时代,对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动力电池企业来说,满足敏捷且多元化的电池供应需求、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等环节至关重要,与半导体企业英飞凌合作,将大幅提升其从“制造”到“智造”的能力。 亿纬锂能总裁刘建华表示,期待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推动合作升级,不断为市场提供更先进、可靠的解决方案,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以此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刘建华在与英飞凌合作时发表的观点值得关注:简单的买卖关系已经不再是当下供应链的核心,现在更需要的是提前策划选择、优先选用,在新产品研发时就介入应用市场。 亿纬锂能在近一个月内的举动,和对当下供应链与市场形势的理解不无关系: 7月16日,与广州公交集团新能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电池技术研发、电池销售、电池银行延伸业务、电池售后服务站、电池再生及梯次利用、“光储充”新能源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7月10日,与台达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全球储能市场深入展开合作,进行优势资源整合,加强在多场景的电芯、BMS、储能系统项目等方面的合作。 6月25日,与曹操出行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将在多个业务领域达成深度合作,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强化战略协同,加速曹操出行定制车的研发与落地。 作为二线动力电池企业,亿纬锂能正持续发力,以实现2024年动力电池出货量目标年增长30%的战略目标。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6月排名中,亿纬锂能以1.69GWh占比3.99%,排名第四;1—6月排名中,亿纬锂能以8.47 GWh占比4.21%,同样排名第四。

  • 本周(2024.07.22-2024.07.26)碳酸锂现货价格跌幅明显。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价格从86038元/吨跌至84709元/吨,跌幅达到1329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低幅由 84400元/吨 跌至 82900元/吨 ,高幅由 88300元/吨 跌至 86800元/吨 ,均价由 86350元/吨 跌至 84850元/吨 ,跌幅达到15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低幅由 80800元/吨 跌至 79200元/吨 ,高幅由 82000元/吨 跌至 80600元/吨 ,均价由 81400元/吨 跌至 79900元/吨 ,跌幅达到1500元/吨。 智利地震与美国总统大选风向的利多利空消息一同传来,一时不知究竟是哪一方占了上风。对此,本周碳酸锂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明显。虽然目前材料厂的长协与客供量能满足基本生产,整体上看无明确备库的想法,但是在目前碳酸锂价格下跌走势之下,有少部分材料厂及贸易商有逢低买入的行为。部分锂盐厂出于对后市碳酸锂价格走势的担忧,为避免积压过多库存,前期挺价情绪有所缓解,报价行为稍显活跃。 从实际供需情况来看,供需过剩确是定局,当前碳酸锂基本面持续偏弱运行。

  • 【7.26锂电快讯】两部门称要提高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 | 6月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同比增72.9%

    【商务部:6月份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同比增长达72.9%】 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25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有关情况。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已有24个地方出台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20个地方出台了家电以旧换新专项文件。截至7月25日中午,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已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36.4万份,单日新增已超过1万份。上半年,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277.8万辆,同比增长27.6%。尤其在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实施后,汽车报废量迅猛增长。5月份,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同比增长55.6%,6月份同比增长达72.9%,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政策的认可和支持。(财联社) 【两部门:提高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提高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推动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更新车龄8年及以上的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平均每辆车补贴6万元。(财联社) 》点击查看详情 【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产品已顺利进入产业化、量产阶段】 孚能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设有专业的固态电池研发团队,致力于不断推进产品技术革新,以保持公司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公司半固态电池产品已顺利进入产业化、量产阶段。(财联社) 【中信证券: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超预期落地 商用车尤为受益】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7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汽车是以旧换新政策的重要支持领域。本次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全面超市场预期,有望对行业销量形成较明显的拉动,行业景气度有望上行,推荐超配汽车板块。(财联社) 【流通协会郎学红: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 将对下半年车市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持】 针对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今日对记者表示,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将带来更大的刺激作用,该政策出台的非常及时,会对下半年车市的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持。(财联社) 【本田将关停两家合资工厂 创日系品牌在华减产规模之最】 本田汽车公司宣布,在面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之际,该公司将关闭在中国的一家工厂,同时暂停另一家工厂的车辆生产。并在随后的时间里加快中国生产布局的调整,以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和加速电动车生产。具体来看,本田将关闭广汽集团合资的其中一个工厂,该工厂预计将于10月关闭。该工厂开业近二十年,年产能为5万辆车,主要生产为中型车雅阁。随后的11月,本田将暂停与东风合资的其中一个工厂,该工厂的年产能为24万辆。(财联社) 相关阅读: 能源金属板块早间快速拉涨 融捷股份涨停 广期所氢氧化锂期货研发再被提及?【热股】 【SMM分析】美国储能正在经历快速增长,预计2024年新增装机将超过14GW 【SMM分析】花开花落会有时 2024年H1锂电终端及主要材料市场盘点及未来展望 【SMM分析】市场热度提升 6月人造石墨出口量回升 6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碳酸锂进口环比降超20% 7月从澳大利亚进口锂精矿或减量?【SMM专题】 【SMM分析】近期储能变流器PCS市场情况分析(2024年7月) 【SMM分析】2024年H1储能电芯产量盘点!行业终将披荆斩棘抵达光明 【SMM分析】“走过半生 归来还是9万”——碳酸锂为您送上2024年H1汇报答卷 【SMM分析】6月三元正极进出口量同步减少 出口环减9%进口环减11% 【SMM分析】2024年6月国内锂精矿海关进口量出炉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6月出口情况解析 【SMM分析】2024年6月我国碳酸锂进口量出炉 【SMM分析】6月电解钴出口量维持增量 【SMM分析】6月钴中间品进口均价环比小幅上涨 进口量有所下滑 【SMM分析】6月四氧化三钴出口量环比下降 2024年6月磷酸铁锂出口总量147吨 环比下滑17%【SMM分析】

  • 【SMM分析】美国储能正在经历快速增长 预计2024年新增装机将超过14GW

    2024年美国储能表现依然值得关注。据SMM预测,今年美国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超过14GW,表现超预期。部分新增装机来自去年延期项目,预计今年将有4-5GW的延期项目完工并网。此外,随着并网流程的优化和总统大选的政治影响,预计年底可能出现储能抢装潮。目前,美国储能项目从招标到最终安装并网通常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因此,2023年下半年逐渐优化和加速的并网流程审批将对2025年及以后的并网产生积极影响。 2024年5月的数据显示,当月美国大型储能项目新并网规模达到1073MW,同比增长608%,环比增长105%。2024年1-5月累计并网规模达到2.83GW,同比增长269.7%。并网延期问题逐渐得到缓解。从应用场景来看,5月份新并网项目中,独立储能项目规模为489MW,占总量的45%;新增储能项目规模为605MW,占总量的55%。 从具体项目来看,5月的亮点包括加利福尼亚州的Condor Energy Storage LLC项目。该项目装机容量为200MW,原定于5月并网,最终按计划实现了目标。此外,亚利桑那州的Sierra Estrella Energy Storage项目也表现良好,装机容量为250MW。虽然最初预计6月并网,但实际并网时间提前,表明并网延期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几个备受期待的大型项目不仅实现了按时并网,有的甚至提前完工。 回顾过去两个月,二季度美国储能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建项目数量增加,待批项目积压明显减少,审批流程明显加快。 每个项目的审批流程仍然需要经过多个时间节点,包括IR和IA。项目开发商对各州的审批进度非常熟悉。例如,去年下半年,由于工作量大,加利福尼亚州暂停了储能项目的审批,导致许多开发商推迟了项目招标。 此外,在美国获得电网接入许可的门槛很高,主要原因是电力基础设施薄弱,需要同时对负荷侧和供应侧进行评估。如果电网容量超限,则需要进行输电升级,这些费用通常由开发商和项目业主共同承担。因此,美国储能项目的审批流程非常细致和严格。 总体而言,今年美国储能市场已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随着政策、审批流程的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预计未来几年储能装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周致丞021-51666711

  • 能源金属板块早间快速拉涨 融捷股份涨停 广期所氢氧化锂期货研发再被提及?【热股】

    SMM 7月25日讯:7月25日早间,能源金属板块在三连跌后开盘跳涨,指数盘中最高一度涨逾3%。个股方面,融捷股份盘中拉升涨停,天齐锂业、天华新能、盛新锂能、赣锋锂业等多股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一行人到广期所调研,葛红林指出,葛红林表示,从全球发展经验看,有色金属产业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离不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这方面期货市场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有色协会大力支持广期所研发上市多晶硅、氢氧化锂等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以进一步提升我国金属期货市场影响力,增强我国在全球金属市场中的定价影响力。 而2023年4月份,广期所曾提到要力争在2023年年内上市碳酸锂和多晶硅期货,2023年7月,碳酸锂期货顺利在广期所上市,上市以来也因其价格波动屡屡引发市场热议。相比而言,多晶硅期货依旧还在准备中。 值得一提的是,期货日报昨日晚间还发布了一篇名为“”的文章,其中提到,在广期所的碳酸锂期货上市之后,有了公开透明的价格指导,我国锂电产业的定价话语权正在逐步增强。其表示,最为明显的对比在于,2024年以来,雅宝等国外锂供应商依旧在组织拍卖招标,但每次招标结果基本跟随期货盘面。业内人士认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碳酸锂期货已经在全球碳酸锂定价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甚至还有境外企业反应,广期所碳酸锂期货价格是现阶段反映全球锂电产业供求关系最权威的价格。目前,津巴布韦矿产品销售公司(MMCZ)的锂产品采用广期所碳酸锂期货第四个月合约的10天均价来定价。 且由于期货拥有可以与现货市场对冲风险的套期保值等操作方式,因此,凯丰投资研究员高志华表示,结合广期所碳酸锂期货的套保功能,锂盐生产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对冲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锂价下跌风险,并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锂盐产业的定价影响力。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碳酸锂供应链的稳定性,也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7月25日,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报价跌至82900~86800元/吨,均价报84850元/吨。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近期碳酸锂基本面上,因7月已接近尾声,市场上即将进行8月订单的签署,因此锂盐厂已将出散货量级的重心逐渐转移至8月,目前仍保持较为强烈的挺价情绪。下游材料厂也依然保持其谨慎观望的采买态度,出于对后续碳酸锂价格走势的考虑,在当下材料厂仍不敢贸然采买,仅有少部分材料厂与贸易商有逢低买入的情况。但从整体来看,碳酸锂现货成交情况仍较为寡淡。预计后续碳酸锂基本面持续走弱,碳酸锂价格或仍将持续偏弱运行。 而氢氧化锂期货和其他新能源材料期货品种的开发想法也在2023年年底被广期所商品事业部高级执行经理郭晨光提及。虽然相比于碳酸锂,氢氧化锂的价格波动要弱上不少,但是作为动力电池的原材料之一,氢氧化锂在市场的关注度表现也可圈可点。 且氢氧化锂价格波动与电池级碳酸锂走势相近,2021年到2022年,因供给端锂矿投产不及预期,短期内供应增量有限,因此,在供应紧缺的背景下,锂矿价格在2021~2022年间快速上涨,受成本端的催动及矿端资源供应限制,氢氧化锂供给增速有限,供需缺口重现。在此推动下,氢氧化锂的价格上涨,甚至在2022年下半年一度冲至56万元/吨。 然而,高价高增速的背后隐含降价危机。2023年~2024年,随着锂盐、锂矿项目的大规模落地,锂资源及氢氧化锂的供应过剩现象出现。与此同时铁锂因其成本优势逐渐冲击高镍三元市场,中高镍也因高密度的同时兼顾安全性,导致高镍需求不及预期。供需过剩下,氢氧化锂的价格开始快速下滑。2023年年中,碳酸锂上涨情绪支撑氢氧化锂价格加上下游刚需备货,氢氧化锂的价格迎来一波短期上涨,随后至今,国内氢氧化锂供给端不断增加,而需求端不及预期,致使氢氧化锂的行情一直下行。 截至7月25日,国产 电池级氢氧化锂(粗颗粒) 现货报价跌至77000~81500元/吨,均价报79250元/吨。 据SMM近期调研显示,目前,氢氧化锂市场整体供应过剩的局面继续保持,6月份达到过剩峰值。近期碳酸锂期货受某大厂放货影响,有较大幅度下跌,这造成氢氧化锂的价格承压。7月以来,随着下游正极材料和电芯库存回归到相对正常水平,一些正极和电芯企业开始逐步建立库存,需求有所回暖,但是叠加正极和电芯企业客供以及长协的存在,导致外采现货需求疲软。上游方面海外主流矿山成交价格走弱,一定程度上带动锂盐厂的成本下移。短期内,SMM预计氢氧化锂市场供大于求局面维持,预期价格或震荡弱势运行。 此外,电池板块今日也一同走高,指数盘中一度涨近3%,维科技术盘中拉升涨停,豪鹏科技、力王股份、派能科技、天力锂能等多股纷纷跟涨。

  • 【SMM钠电分析】越来越多企业加入钠电行列   安驰科技在钠电方面的进展

    SMM7月25日讯, 关于安驰科技开发的高性能镍铁锰基钠离子正极材料及电池产品,以及该公司在钠电池相关产品上的规划。 一、产品开发现状 安驰科技目前正在开发钠离子方型铝壳电池相关产品,这显示了该公司在紧跟新能源行业趋势,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领域。 二、能量密度规划 根据规划,安驰科技对钠电池相关产品的能量密度有明确的目标: 2024年:钠电池相关产品能量密度超过130Wh/kg。这一目标体现了公司在短期内对钠电池性能提升的期望。 2025年:计划将钠电池相关产品的能量密度提升至超过150Wh/kg。这表明公司希望在不断优化材料和电池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钠电池的能量存储能力。 2026年:目标是将钠电池相关产品的能量密度提升至超过170Wh/kg。这一长远规划显示了公司对钠离子电池技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期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安驰科技在钠离子电池领域有着明确的规划和积极的研发态度,但实际的产品性能和市场表现还需根据未来的实际情况来评估。同时,钠离子电池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应用也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推动。 另外,从行业角度来看,钠离子电池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各家公司都在积极投入研发和资源,以期在未来的新能源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安驰科技的这些规划也符合当前钠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 产品目标与BYD对比 比亚迪聚阴离子体系钠电池的性能目标: 2024年:能量密度达到130Wh/kg,循环次数达到8000次。 2025年:能量密度提升至150Wh/kg,循环次数达到10000次。 安驰层氧体系钠电池性能目标: 2024年:能量密度达到130Wh/kg 2025年:能量密度提升至150Wh/kg 2026年:能量密度达到170Wh/kg 安驰介绍 安驰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主要涉及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动力电池和系统、储能电池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以下是对安驰科技公司的详细介绍: 公司概况 成立时间 :2016年5月 位置 :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投资规模 :总投资超过40亿元 占地面积 : 一期二期合计占地183亩 三期占地230亩 鹰潭基地占地350亩 业务范围:安驰科技公司主要专注于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动力电池和系统、储能电池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公司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新能源解决方案。 产能情况 江西上饶基地 : 一期、二期:共3GWh产能,目前已达产。 三期:6GWh产能,预计于2024年一季度投产。 鹰潭基地 : 现有6GWh产能已达产。 另有14GWh的产能规划。 安驰科技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安驰科技有望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生产能力,在新能源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 总体来看,安驰科技在新能源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生产能力为其在市场竞争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未来,随着新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安驰科技有望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并为全球新能源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袁野 021-51595792 周致丞021-51666711  

  • 【SMM分析】市场热度提升 6月人造石墨出口量回升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7月25日讯: 2024年6月,中国人造石墨 进口量为650吨,环比减少21%,同比减少57% 。进口均价方面,2024年6月,中国人造石墨 进口均价为83,900元/吨,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28%。 数据来源:SMM,中国海关 2024年6月,中国人造石墨 出口量为45,797吨,环比增长7%,同比减少9%。 出口均价方面,2024年6月,中国人造石墨 出口均价为10,731元/吨,环比减少24%,同比下降26%。 来源:SMM,中国海关 6月,国内人造石墨供应依旧充足,且价格及产品规格较海外产品有较大优势,因此国内企业对海外人造石墨需求进一步减小,进口量减少;海外由于前期采买较为有限,同时进入年中冲量节点,需求增长,对中国人造石墨材料需求增大,出口量增加。7月,伴随市场热度整体下行,海外客户对电芯及原料人造石墨的需求有所回落,预计7月人造石墨出口量有所回落。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梁育朔 021-20707892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