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999

  • 小鹏汽车地库起火 官方回应

    近日,小鹏汽车公关负责人@XP-阿莱克氏Alex在微博发文,针对近期山东济南市某小区车库内一辆小鹏汽车起火烧毁地库十几辆车一事进行回应。 图片来源: XP-阿莱克氏Alex微博截图 其表示在事故发生后官方的质量技术、用户服务等团队同学第一时间收集数据分析,并进行了必要的信息核实。结合车辆数据,事故现场的小鹏汽车其原厂搭载的动力电池及整车电气未见异常。与此同时还透露,起火的小鹏车辆在去年3月到店维修时有加装改装现象。目前已将相关信息提交给了有关部门,并将进一步积极配合事故认定调查工作。 具体来看,1月7日,济南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警称,济南市高新区奥体中路3911号海信贤文世家北区地下车库发生火灾,牛旺、贤文消防救援站迅速到场处置。 火灾造成多辆汽车和摩托车被烧毁,其他部分汽车、公共设施设备等不同程度烧损烟熏,无人员伤亡,过火面积约100平方米。 1月24日,有博主分享了一份由消防救援大队出具的海信贤文世家地下车库火灾事故认定书。认定书载明,此次火灾事故是由小鹏牌电动汽车导致的。起火原因为该车前机舱右前部区域导线发生一次短路故障,引发火灾。 对于后续赔偿问题,有律师指出,如果车主的车辆发生自燃导致了第三方的损失,车主可向保险公司主张理赔。但理赔额超出购买保险的三者险额度时,就需要车主自行承担。 但此次事故造成的损失较大,仅靠车主保险可能未必能够全额覆盖。如果车辆仍处于质保期内,经鉴定确认是由车辆本身的质量问题所导致起火的,那么车主和厂家,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是维修店问题,在改装过程中没有按照安全标准,未正确安装导线或未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从而导线短路引发火灾,维修店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 特斯拉和宝马向欧盟法院就关税提出申诉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法院网站上的一份文件显示,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加入了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的行列,向欧盟法院(CJEU)的普通法院(General Court)提起申诉,反对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有报道称,美国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也就关税向欧盟发起了申诉。 欧盟委员会表示,在其为期一年的反补贴调查中,已收集到证据表明,中国政府的支持推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成为全球领导者。 欧盟委员会贸易事务发言人Olof Gill表示,欧盟已准备好应对上述申诉。“我们准备好了。欧盟是基于规则所建立的联盟。如果他们想把我们告上法庭,他们可以把我们告上法庭。” 据悉,上述申诉的主要目的是使欧盟加征关税的法律无效。如果汽车制造商取得胜利,这可能是弥补他们因欧盟加征关税而蒙受损失的第一步。 欧盟普通法院的诉讼程序平均持续18个月,并且可以申请上诉。目前,欧盟法院网站文件尚未提供案件的进一步细节。 由于全球各大地区正试图保护本土汽车制造业,希望消费者会购买本土生产的汽车,在反补贴调查后,欧盟已于10月底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进口关税。其中,欧盟对宝马加征了20.7%的关税;在提出充分理由要求单独审查后,特斯拉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被欧盟加征了最低水平7.8%的关税。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关税是在欧盟标准汽车进口关税10%的基础上加征。 据悉,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生产汽车,并将许多在中国生产的汽车运往亚洲以外的地区,如欧洲;宝马在中国生产电动Mini Cooper和电动Mini Aceman。 上汽集团预计将就欧盟对其加征35.3%的最高税率提出异议。另外,代表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的行业机构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CCCME)也向欧盟提出了申诉。

  • 山东济南开启2025年购车补贴活动 最高补贴2万元

    1月26日消息,据“商务济南”公众号显示,济南市已于2025年1月继续发放汽车消费补贴。在国家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省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基础上,同时符合条件的消费者,市级补贴予以叠加享受(上级政策有另外规定的除外)。 具体来看,济南市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标准为,对报废2012年6月30日(含当日,下同)前注册登记的汽油乘用车、2014年6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车,或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含2.0T,下同)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 其中,对报废相关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2万元;对报废相关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1.5万元。 延续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的标准为,对转让2025年1月8日前登记在申请人名下旧乘用车,并在济南市汽车销售企业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或燃油乘用车(均为新车),且在山东省内完成车辆注册登记并取得有效《机动che登记证书》的,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其中,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贴最高不超过1.2万元。 而2025年济南市政府汽车消费补贴活动为,在2025年1月25日0时至2025年3月31日24时期间,凡在参与活动车企购置非营运乘用车新车并完成车辆初次登记上牌的个人消费者发放一次性补贴。 本次活动申领额度共计3000万元,按照申请人提交资料的先后顺序先到先得,申领额度用完即止,活动提前结束。 具体补贴标准如下:购车金额10万元至30万元(不含)的燃油车补贴3000元,新能源车补贴4000元;购车价格30万元及以上的燃油车补贴4000元,新能源车补贴5000元。 需注意的是,此次活动不限户籍和上牌地区,凡在规定时间内于参与企业购置非营运乘用车新车并完成初次登记上牌的个人消费者均可申领补贴。值得注意的是,购车发票金额不含车辆装潢、挂牌等其他费用。此政策旨在鼓励市民购车,推动汽车消费市场发展。

  • 小米汽车:创造车市奇迹!完成所有全年目标|2024大事记

    2024年是小米汽车正式亮相以来经历的第一个完整年份,这一年,小米汽车顺利完成了所有全年目标,也收获了超预期的成绩和口碑。从销量来看,小米汽车2024年全年交付已超过135000台,并定下了2025年全年交付300000台的目标。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 近日,盖世汽车针对重点车企及零部件企业进行年终盘点,此篇就带您回顾小米汽车在2024年发生的那些大事儿! 小米汽车正式亮相一周年 12月28日,小米汽车正式亮相一周年。 截至目前,小米SU7交付量超过13万台,之后还将扩充产能,保障交付。在布局销售网络方面,目前已开业200家,覆盖全国58个城市。在对底层核心技术投入方面,目前研发投入超130亿,专利授权超1000项。 小米汽车在智驾、三电系统、智能底盘、智能座舱等领域持续深耕,目前已累计智驾里程已突破1亿公里,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即将开启先锋测试。 同时,小米汽车OTA不仅迭代快,而且体验好,广受用户好评。 小米汽车与“蔚小理”合作 12月25日,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发文称,小米汽车携手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正式开始充电补能网络合作。 据了解,超1.4万个蔚来充电桩、超9000个小鹏充电桩、超6000个理想充电桩将入驻小米充电地图,支持在充电地图中实时查看蔚来充电场站的动态数据,同时支持小米汽车App扫码充电。 公布第二款车型—小米YU7 12月9日晚,小米汽车公布了第二款车型——小米YU7,预计明年六七月正式上市。 同一时间,创始人雷军开始为新车预热,先是解释为何这么早申请工信部新车目录。他表示,小米汽车希望YU7测试车可以尽早拆除重伪装,“有助于我们做更全面、更细致的长时间、大规模测试,来确保产品质量,做出更好的产品。”之后雷军再次透露,目前正在对小米YU7进行大规模路测。 工信部公示消息显示,小米YU7长宽高分别为4999mm*1996mm*1600mm,轴距为3000mm。新车定位纯电动车型,采用宁德时代三元锂离子电池, 博世 汽车的ABS防抱死系统。同时搭载由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提供的双电机系统,功率分别达到220kW和288kW,最高车速可达253km/h。 小米SU7第十万台正式下线 11月13日,小米汽车宣布小米SU7第10万辆正式下线,仅用230天,创造新车企10万辆最快下线纪录。 “一家新车企,第一台车,发布后仅仅230天就下线10万台,这是前所未有的奇迹。”雷军说。 当天,雷军在个人社交账号发了一张自己躺在车间地板上睡觉的照片并写道:“网友们催我到工厂拧螺丝。其实,我经常去,今天一大早就到了。来得太早,在车间又眯了一会。没想到,一觉醒来,10万台已经搞定!” 发布小米SU7 Ultra 10月29日晚,在小米15系列暨小米澎湃OS 2新品发布会上,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公布小米SU7 Ultra量产车预售价——81.49万元,今晚22:30开启预订,将于2025年3月正式发布。发布会结束后,小米汽车宣布,小米SU7 Ultra预订开启10分钟,小订量突破3680台。 “小米SU7 Ultra量产车是小米SU7系列里面定位最高端、性能最强的一款车型。”雷军表示,小米SU7 Ultra量产车定义与原型车不一样,它是一款可合法上路的四门赛车,目标是成为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 据雷军介绍,小米SU7 Ultra使用超级三电机系统,1548PS超强马力,零百加速1.98s,设计最高时速350km/h。 小米汽车工厂二期项目开工建设 小米汽车工厂二期项目于2024年7月在经开区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投产。 小米汽车作为北京市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增添自主品牌的新兴力量,更能引领北京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促进智能汽车领域上下游产业融合集聚,健全整车、零部件、车规级芯片设计制造、AI系统、自动驾驶产业链全覆盖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助力北京市打造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 该项目作为经开区高效征地的典型案例,部分地块从启动征地到拿到用地批复仅用时63天。对用地企业来说,早一天征地,就能早一天拿地开工投产,可以最大限度节省企业时间成本、经济成本。 小米汽车获独立生产资质 7月12日,在工信部官网公布的第38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小米牌”赫然在列,企业名称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这意味着,小米汽车取得独立造车资质,其生产企业名称也由北汽更换为小米。未来小米汽车的尾标将由“北京小米”换为“小米”。 12日下午,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个人微博发文“你好,小米”,并配有一张小米汽车的照片。照片上小米汽车的尾部标志显示“小米”二字,而此前这个位置一直是“北京小米”字样。 雷军为首批小米SU7车主交车 4月3日,小米SU7首批交付仪式在小米汽车工厂总装车间举行,由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出席仪式,亲手向首批车主交车。 在交付现场,雷军除了和每位车主交流,为其送上编号证书。雷军还为首批车主打开车门,并挥手目送每位车主离开。这是一场双向奔赴:有车主直言:“幸福到眩晕。”在雷军看来:“今天终于见到了首批车主。” 小米SU7正式上市 3月28日晚,小米汽车旗下首款车型——小米SU7正式上市,该车定位为中大型纯电轿车,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21.59万元~29.99万元。 SU7基于小米自研的全新超级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打造,并搭载自研CTB一体化电池技术,CLTC纯电续航最高可达830公里,零至百公里加速时间最快为2.78秒。另外,还搭载小米澎湃OS智能车机系统,内置有高通骁龙8295芯片,以及配备两颗英伟达Orin芯片,智能化表现位列第一梯队。

  • 【2.5锂电快讯】印度最新批准1630亿卢比发展关键矿产行业 确保锂等原材料安全

    【崔东树:2024年1-12月的汽车行业收入同比增4% 利润同比降8%】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2024年1-12月的汽车行业收入106470亿元,同比增4%;成本93301亿元,增5%;利润4623亿元,同比降8%;汽车行业利润率4.3%,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其中12月的汽车行业收入11909亿元,同比增13%;成本10352亿元,增15%;利润491亿元,同比降13.5%;汽车行业利润率4.1%。2024年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8.5%。汽车行业需要有效的降本增效,加大成本控制水平。 【印度最新批准1630亿卢比发展关键矿产行业 确保锂等原材料安全】 印度信息部长近日表示,印度已批准1630亿卢比(18.8亿美元)用于发展其关键矿产行业。据报道,印度联邦矿业部已拨出1630亿卢比的资金。印度政府还表示,预计公共部门在关键矿产领域的额外投资还将达到1800亿卢比。印度政府本周三发表声明提到,该任务将加强对国内及其近海地区关键矿产的勘探。此外,该任务将为关键矿产勘探提供财政激励。 【比亚迪: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0.05万辆】 比亚迪发布1月产销快报,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0.05万辆,去年同期为20.15万辆;1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6.63万辆;1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15.511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5.511GWh。 【特斯拉据悉将为日本大型储能设施供应电池】 特斯拉据悉将向位于日本中部滋贺县米原市的工厂提供总容量548兆瓦时的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该工厂是金融服务集团欧力士计划建设的日本最大的储能电站之一,最早将于2027年投入运营。 (日经新闻) 【印度:削减部分进口税以推动制造业发展】 为了促进本地制造业发展,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政府在联邦预算中取消了对几种电子元件的进口税。财政部长周六在宣布4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联邦预算时对议会表示,印度将不对包括摄像头模块部件和印刷电路板组装所需部件在内的多种元件征收进口税。印度此前对这些部件的进口征收2.5%的关税。印度财长说:“我们将为发展国内制造能力提供支持,以便我们的经济融入全球供应链。”政府还将用于制造平板显示器的开口电池和玻璃板等组件的进口税下调至5%。此前,其中一些组件的进口税高达15%。 【韩国2024年汽车出口额创历史第二高纪录】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产业部)发布的“2024年汽车产业动向”资料显示,韩国2024年汽车出口额预计将达到708亿美元,创下历史第二高,尽管同比略减0.1%,但这是连续第二年超过700亿美元。据分析,尽管全球电动汽车的需求暂时放缓,但混合动力汽车的出口大增,为整体汽车出口的向好态势提供了支持。 相关阅读: 【SMM分析】全球储能电芯市场回顾 :蓬勃发展的需求 市场加速重塑与新机遇挑战 【SMM分析】2024年隔膜行业回顾:持续内卷 隔膜价格下行至低位 【SMM分析】简述《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指南》 【SMM分析】1月氢氧化锂环比减幅较大 降幅达10% 2024年12月磷酸铁锂出口总量大增!【SMM分析】 【SMM分析】日产汽车拟在日投建电池工厂,规划产能5GWh 【SMM分析】1月三元前驱体的产量环比下降13% 【SMM分析】受春假假期影响,2月三元材料产量进一步下滑 【SMM分析】年关将至 负极材料供需双弱 【SMM分析】1月磷酸铁产量环比下滑 春节正常生产占多数 【SMM分析】受春节假期影响 硫酸钴1月产量有所下行 【SMM科普】从源头到终端,消费电芯产业链深度剖析 【SMM分析】市场较为清淡 隔膜产量下行 【SMM分析】2025年1月SMM国内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减少10% 同比增加50% 【SMM数据】1月电解液产量环降 次月产出预计持续下跌 【SMM分析】1月磷酸铁产量环比下滑 春节正常生产占多数 【SMM分析】1月四氧化三钴产量有所减少 预计2月将继续减少

  • 1月新能源汽车放榜:小鹏重回新势力榜首 广汽埃安增长乏力

    乙巳蛇年初四,多家新势力车企陆续公布2025年1月交付数据。受春节假期影响,且经历了“两新”政策的过渡期,1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小鹏汽车重回新势力榜首 理想汽车短期受挫 小鹏汽车时隔30个月重回造车新势力交付数据榜首。1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30,350辆,同比增长268%,喜迎交付量开门红。小鹏汽车已连续3个月交付量破30,000辆,小鹏MONA M03连续2个月交付超15,000辆,连续5个月交付量超10,000辆,累计交付超60,000辆新车,小鹏P7+上市2个月,累计交付迅速突破20,000辆。 曾在2024年新势力交付量排名中拔得头筹的理想汽车,1月交付新车29,927辆,截至2025年1月31日,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为1,163,799辆,是国内首家销量突破100万辆的新势力车企。其中,理想L6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辆,连续七个月获得中国市场增程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零跑汽车1月单月交付量25,170辆,同比增长105%,强劲的增速凸显了零跑汽车在大众化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提升的竞争力和信任度。值得一提的是,1月13日,零跑汽车发布盈利预告,宣布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目标,这标志着零跑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 小米汽车1月交付表现稳定,小米SU7交付量再次超过20,000辆,目前已连续4个月交付量超2万,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为30万辆。此外,备受关注的SUV车型小米YU7预计于六、七月正式上市。 蔚来汽车1月交付新车13,863辆,同比增长37.9%。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7,951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5,912辆。截至目前,蔚来汽车已累计交付新车685,427辆。其中,蔚来品牌累计交付新车658,754辆;乐道品牌累计交付新车26,673辆。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5年1月31日,蔚来的换电站数量已经达到3,106座,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达到964座。自1月23日起,蔚来换电站单日换电连续5天超过10万次,预计春节期间单量将继续创造新高。 在2024年年底陷入危机的哪吒汽车,依旧未公布交付情况。不过,春节假期前,哪吒汽车宣布其位于浙江桐乡的整车工厂在2025年1月已逐渐复工,线下部分门店也启动了新车交付。同时,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召开股东沟通会,讨论了正在进行的E轮融资计划,本轮计划融资规模约40亿元-45亿元。 “四界”挑战 100 万辆新高度 广汽埃安增长乏力 鸿蒙智行1月全系交付新车34,987辆,连续9个月稳居中国车市成交均价榜首。展望2025年,“四界”计划推出多款新车型,挑战100万辆交付目标。 深蓝汽车1月交付24,575辆,同比增长34%。近期,深蓝汽车新车上市计划频现,后续交付量有望持续提升,且长安汽车与华为全方面智驾合作,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广汽埃安1月全球销量14,393辆,此外,广汽埃安方面宣布,埃安UT鹦鹉龙将于2月底上市。 极氪1月交付新车11,942辆。在新车型规划方面,极氪旗下第二款猎装车型——极氪007 GT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正式上市。目前,该车型已完成相关申报。 阿维塔1月销量8,826辆,同比增长超25%。其中,阿维塔11&12皇家剧院版在今年1月份迎来首批车主交付。阿维塔06第二季度即将当红出道。 岚图汽车1月交付新车8,009辆,同比增长14%。岚图汽车方面表示,2025年将冲刺全年20万辆销量目标。 结语:新格局生变,竞争更加白热化 或因春节假期,截至发稿,老牌车企仅有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城汽车披露2025年1月销量数据。其中,吉利汽车1月新能源车销量突破12.1万辆,同比增长约84%。奇瑞集团新能源汽车1月销售56,901辆,同比增长172.1%。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品牌方面,1月,魏牌新能源销售5,007辆,同比增长49.42%;欧拉销量2,193辆,全球累计销售51.16万辆。 综合来看,2025年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着上一年的激烈竞争态势,新的格局正在悄然形成。不过,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以旧换新、税收优惠、购车补贴等政策的延续,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而后续各车企又将如何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值得持续关注。 此外,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 》。EVTank在白皮书中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239.7万辆,其中中国将达到1649.7万辆,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4405.0万辆。

  • 新势力新年首月交付排名突变:小鹏时隔30个月重回榜首 理想痛失“冠军”

    乙巳蛇年初四,造车新势力陆续发布了2025年1月交付数据。受春节假期影响,且经历了“两新”政策的过渡期,市场格局在1月份发生了显著变化——小鹏汽车时隔30个月重回榜首,打破了理想汽车蝉联24个月的单月交付冠军纪录,零跑汽车排名退至第三位,蔚来汽车的表现则不尽人意,两大品牌累计后仍排名垫底。 2025年1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30,350辆,同比增长268.88%,已连续3个月交付量破3万辆。这一成绩使其再次登上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榜首,上一次小鹏夺冠还要追溯到2022年6月,当时交付量为15295辆。 从产品层面来看,小鹏推出的新产品MONA M03和 P7 +依旧表现强劲。小鹏MONA M03连续2个月交付超15,000辆,累计交付量超过60,000辆,持续刷新新势力纯电交付纪录;小鹏P7+上市二个月累计交付量已突破20,000辆。凭借高性价比,小鹏汽车精准地捕获了年轻消费群体。 痛失冠军宝座的理想汽车,在“两新”尚不明确时,便率先推出了“置换补贴”兜底权益,至高可享受理想汽车给予每台15,000的现金补贴。不过,由于2024年年底或出现了透支未来消费的情况,理想汽车2025年1月交付新车29,927辆,同比下降3.97%,环比下降48.85%,成为新势力中唯一一家同环比双降的企业。 2022年12月,理想汽车以21,233辆的交付量获当月第一,其后曾连续24月蝉联第一。 零跑汽车2025年1月交付量25,170辆,同比增长105.02%,但环比亦出现了四成的下降。为进一步提振市场,在发布交付数据的同时,零跑汽车也发布了2月的购车政策。以C10为例,报废旧车购买可享受2万元的国家补贴,同时还有1.5万元的现金优惠以及增换购礼、金融礼、选装礼等权益。 蔚来2025年1月交付新车13,863辆,同比增长37.87%,环比下降55.48%。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7,951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5,912辆。在2024广州车展上,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立下目标,乐道L60在2025年3月将破2万辆。2024年12月,乐道品牌交付量首次破万辆。但在经历了员工购车政策的舆论风波之后,乐道品牌的交付量却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同时距离2万辆的目标也渐行渐远。 与零跑相同,蔚来在披露1月交付量的同时,亦推出5年0息限时金融优惠政策。自2025年2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用户支付定金购买蔚来,可享5年0息金融方案,首付仅需20%,手续费全免。在此期间购车,用户还可叠加享受1万元选装基金、价值4800元的48张免费换电券、5年NOP+免费使用权在内的多重新春购车好礼。 在2024年年底陷入危机的哪吒汽车,依旧未公布交付情况。春节假期前,哪吒汽车宣布,其位于桐乡的整车工厂在2025年1月已逐渐复工,线下部分门店也启动了新车交付。同时,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召开股东沟通会,讨论了正在进行中的E轮融资计划。据了解,本轮计划融资规模约40亿-45亿元。 “2025年1月共有19个工作日,比去年1月和去年12月均少3天。汽车行业春节前一般都会提早休假,因此1月的有效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短促。1月是车市波动较大的时点,外部经济环境和季节性需求对车市影响较大,尤其是春节因素的影响。”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表示,在2024年国家报废更新和各地以旧换新政策的补贴鼓励下,随着2025年新补贴政策的明确,消费者的观望态势稍有改善。

  • “新汽车”开局2025:鸿蒙智行挑战百万辆年销目标 小米首居前三

    告别“先抑后扬”的2024年后,在销量提前被“透支”、适逢春节长假及“两新”政策过渡等因素影响下,财联社记者统计的由传统车企“孵化”及ICT跨界诞生的七家“新品牌”,在1月均出现环比下滑,其中广汽埃安、极氪汽车跌幅超五成。 2025年2月1日,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率先公布新年首月成绩单:小米SU7交付量再次超过20000台,已连续四个月交付量超2万台。凭借这一表现,小米汽车首次跃居新汽车单月交付排行榜第三位。 “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30万台,新的一年我们将持续扩充产能。”雷军表示。 根据2月最新购车政策,小米SU7下定全系可享受赠送价值8000元Nappa真皮座椅、小米智能驾驶智驾增强功能终身免费两项权益。 已完成“四界”集结的鸿蒙智行1月交付新车34,987辆,连续9个月位居中国车市成交均价榜首。具体到单一车型,问界M9系列交付12,483辆并连续10个月蝉联中国豪华市场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第一、问界新M7系列交付8,443辆、智界R7交付11,420辆、享界S9交付643辆。按最新规划,鸿蒙智行“四界”将在2025年挑战100万辆的新目标。 据此前消息,尊界S800将于今年春季上市,尊界品牌旗下其它产品也在同步研发之中。“与华为的合作不断向高层次、宽领域延伸。首款产品尊界S800成功亮相,超级工厂正式落成,第二款车、第三款车全面启动研发。”江汽集团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表示。 除尊界S800外,鸿蒙智行2025年还将投放包括问界M8、享界S9增程版等在内的全新车型。 在去年11月、12月连续录得同比正增长后,广汽埃安在今年1月交出了单月销量14,393辆的成绩单,同比下滑42.31%,环比下滑近七成。根据计划,埃安UT鹦鹉龙将于2月底正式上市;稳居第二梯队的深蓝汽车1月交付24,575辆的同时升至“新汽车”第二位;极氪汽车1月交付11,942辆,同比下滑4.75%,环比下滑56.08%。 一直徘徊在“万辆俱乐部”门槛的阿维塔、岚图汽车在上月未能实现单月交付破万,两品牌分别交付8,826辆、8,009辆。其中,岚图汽车将在今年挑战20万辆的年销目标。 “1月市场出现季节性回落。在春节及返乡潮的影响下,节前客流及成交有所减少,部分购车需求在12月提前释放,车市出现短暂空窗期。2025年‘双新’指导意见1月8日发布,地方的置换更新政策直至下半月才陆续有部分省份发布细则。1月上半月消费者观望,购车决策延后。”展望2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乐观认为,在“两新”政策的支持下,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市场有望继续回暖,但春节假期和政策观望情绪等因素仍将对当前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 多家港股车企1月销量同比提升 SU7持续火爆小米股价再创新高

    数据显示,多家港股上市车企1月销量表现稳中有升。 而随着后续比亚迪、小米等头部品牌多款新品上市临近,新能源汽车在政策驱动下的行情也仍值得投资者保持关注。 具体来看,2025年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约30.05万辆,同比增长49.16%,打开市场预期。此外,吉利汽车1月销量突破26.6万辆,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约84%。 另一方面,在港上市的新势力车企2025年首月销售也取得不俗表现。 综合来看,蔚来1月交付新车13863台,同比增长37.9%;同期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30,350台,同比增长268%;零跑汽车1月单月交付量25170台,同比增长105%。头部新势力中,仅理想汽车1月交付新车29927辆,同比下降3.97%。 但市场目前最关注的还是小米。2月3日盘中,小米股价一度站上39港元/股,刷新历史新高,短线走势强劲。 据小米汽车宣布,2025年1月,小米SU7交付量再次超过20000台。目前已连续4个月交付量超2万,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达30万台。 花旗发表报告称,在产量提升下,该行对小米能超越今年30万辆的交付目标保持信心,预计小米全年交付量为32.5万辆。因此,维持小米“买入”评级,目标价为41元。 此外,摩根士丹利也将小米集团目标价从35港元至45港元,维持“增持”评级,并认为小米是行业首选。该机构认为小米来自电动车业务的内在价值更高。 信达证券也在最新的报告中预测,随着新势力产品矩阵拓宽、出海叠加电动智能加速,销量有望继续向上。

  • 智能电动车2025年或迎突破 小鹏汽车涨超10%领跑汽车股

    2月4日港股汽车板块集体走强,多家车企股价显著攀升。截至收盘,小鹏汽车-W(09868.HK)、理想汽车-W(02015.HK)、吉利汽车(00175.HK)、比亚迪股份(01211.HK)等均出现不同幅度上涨。 注:汽车股的表现 市场分析指出,此轮行情主要受1月销量数据超预期提振,尤其是新势力品牌及跨界车企表现亮眼。 从一月汽车品牌销量来看,小鹏汽车重回榜首,已连续3个月交付量破3万辆;理想汽车交付2.99万辆;小米集团旗下SU7连续4个月交付量超过2万台。 小鹏重夺榜首 MONA M03成爆款 小鹏汽车以30350辆的1月交付量领跑新势力阵营,同比激增268%,连续三个月突破3万辆大关。其全新车型MONA M03表现尤为突出,上市两个月累计交付超1.5万辆,成为15万级智能轿车市场的现象级产品。 而改款旗舰P7+自去年11月发布后,仅用两个月即达成2万辆交付里程碑,印证了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持续竞争力。 理想、小米紧追其后 理想汽车以29,900辆的交付量紧随其后,虽环比微降但仍稳居第一梯队。值得关注的是,跨界玩家小米集团旗下SU7车型连续四个月交付量突破2万台,全年30万辆目标完成率达6.7%。受此推动,小米股价今日盘中触及40.10港元历史新高,验证了科技企业造车的市场认可度。 注:小米集团的表现 机构称2025年或成智能电动车渗透率突破关键节点 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2025年或成智能电动车渗透率突破关键节点,具备全栈自研能力及全球化布局的车企将获得估值溢价。以当前增速测算,头部新势力全年交付量有望冲击40万辆门槛,行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高盛报告指出,随着城市NOA(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普及,智能驾驶将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的核心。预计到2025年,L3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将达到20%。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