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010

  • 汽车整车板块拉升 1月多家车企销量稳中有增 小鹏汽车交付逆袭新势力魁首【热股】

    SMM 2月5日讯:春节假期归来首日,汽车整车指数盘中一度涨逾1%,临近收盘略有回落,最终收涨0.73%。个股方面,力帆科技涨8.71%,众泰汽车、动力新科、比亚迪、北汽蓝谷等多股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此前,多家车企轮番发布1月各自的销量数据, 比亚迪方面,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约30.05万辆,同比增长49.16%;吉利汽车方面则表示,吉利汽车1月销量突破26.6万辆,再创单月销量历史新高;新能源销量突破12.1万辆,同比增长约84%;造车新势力方面,理想汽车1月交付车辆29,927辆。截至2025年1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1,163,799辆;蔚来汽车1月交付新车13863台,同比增长37.9%,截至目前,蔚来公司已累计交付新车685,427台;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30,350台,同比增长268%,喜迎交付量开门红,在造车新势力中1月销量排名第一。小鹏汽车已连续3个月交付量破30,000台;零跑汽车1月单月交付量25170台,同比增长105%。而1月份,小米SU7的交付量连续4个月交付量超2万台,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达30万台。 针对1月整体市场,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2025年“两新”政策持续发力,一定程度上可以挽回一季度信心,然而目前市场在春节较早、政策观望、2024年透支三重不因素利影响下,1月市场比较艰难。 展望2025年2月及一季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尽管在“两新”政策的支持下,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市场有望继续回暖,但春节假期和政策观望情绪等因素仍将对当前市场造成一定压力。“经销商对第一季度的市场表现持谨慎态度,有26.6%的经销商预计销量将环比去年同期有小幅下降。”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最新预测,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50万辆(含出口)左右,增速接近30%,渗透率超过50%,内需有望达到1500万辆,渗透率超过55%。 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后刚刚复工归来之际,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便已经打响,“0息购车”成为当下车企的“作战”新手段。特斯拉中国、小鹏汽车均推出了五年0利息0首付的策略,特斯拉中国方面,在2月5日表示,即日起至2月28日Model 3全系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补贴后22.75万元起售,同时可享购车5年0息政策及特享充电权益;小鹏汽车则表示,五年0利息0首付政策覆盖小鹏X9、小鹏G9、小鹏P7i及小鹏G6,其中小鹏X9是行业首款推出0首付+5年免息政策的车型,贴息金额至高可达5.7万元,活动即日起至2月28日结束(以定金支付时间为准)。 套用此前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的预测,考虑到新能源汽车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单车批量大幅增大,单车成本明显下降,而且头部的竞争格局仍未稳定,其表示,在这种高增长的市场中,2025年“价格战”仍将延续,并且将极其猛烈。

  • 缔造全球第三大车企计划泡汤?日产和本田据称考虑取消合并谈判

    据媒体周三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 日本两大汽车巨头日产和本田正考虑取消合并谈判 。 消息人士称,两家公司的董事会将很快召开会议,讨论终止合并的事宜。 报道还称,谈判并未如本田所期望的那样发展。本田曾提议将日产作为其子公司,但日产对此表示反对。 受合并谈判结束的报道影响,本田和日产的股价周三一度双双上涨,但日产随后由涨转跌。 截至目前,本田汽车股价涨幅扩大至逾8%,而日产汽车股价跌近5%。 汽车搜索引擎和研究公司iSeeCars的分析师Karl Brauer表示,两家公司股价一度上涨反映出对投资者而言,短期不确定性有所降低。 但他指出,“两家汽车制造商的长期发展道路仍不确定,每家公司都有多个问题需要解决”。 去年12月,日产和本田宣布正式进行合并谈判,谈判定于今年6月结束。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大,使谈判变得复杂。 日产的战略合作伙伴三菱也被邀请参与计划中的合并。据媒体日前报道,三菱汽车已正式决定不加入本田和日产的合并计划,而是选择保持独立。 眼下,本田和日产分别是日本第二大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仅次于丰田。 本田和日产之间的重大合并原本有望缔造全球销量第三大的汽车制造商。 潜在的合并谈判结束引发了新的问题:在没有外部帮助的情况下,遭受重创的日产能否安然度过最近的危机? 分析师此前曾表示,日产财务困难以及与雷诺的联盟变动均是双方推动这项合并计划的原因。 日产在2024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中透露计划裁员9000人,并将其全球产能削减20%。 在电动汽车浪潮的推动下,全球汽车行业发生了深刻变革,对传统汽车制造商造成了颠覆性影响。 日产汽车在其最大市场美国以及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上年同期相比,该公司2024财年上半年的营业利润下降了90%,净利润下降了94%。 此外,特朗普关税也可能给日产带来冲击。日产在墨西哥设有多家工厂。分析师表示,美国对墨西哥征收关税对日产的影响将比本田或丰田更大。

  • 1月车市风云突变:比亚迪痛失国内销冠宝座 吉利汽车“称王”

    受春节假期和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汽车市场2025年新年风云突变——剔除出口销量,2025年1月吉利汽车在国内市场成功超越比亚迪,以5,742辆的微弱优势登顶自主品牌 “内销王”。 数据显示,吉利汽车1月总销量达到26.67万辆,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25%,在国内市场销量接近24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品牌吉利银河对销量增长起到了巨大拉动作用。吉利银河1月销量达到9.35万辆,较去年同期的3.99万辆,同比增长134%。从销量占比来看,银河销量占吉利汽车总销量的比例也从去年1月的18.71%提升至超35%,大涨16个百分点。 2024年10月,吉利汽车将几何品牌并入银河,定位为智能精品小车系列。以银河星舰7为例,其1月销量达20330辆,在10万-15万元的紧凑型SUV市场中成功突围,对竞品比亚迪宋Pro DM-i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作为首搭吉利自研的雷神 EM-i超级电混系统的量产车型,其热效率达到了46.5%,超过了比亚迪第五代DM-i的表现。新型“神盾短刀电池”,结构也与比亚迪的 “刀片电池” 相似,但在直流快充功率上更具优势,120公里长续航版本的直流快充功率最高可达36kW,30% - 80%充电大约只需20分钟。 1月,吉利银河E5销量为1.5万辆,上市不到半年就迎来第十万辆车下线;吉利星愿销量为2.8万辆,上市不到4个月累计销量突破8万辆。这两款车分别对标比亚迪的元PLUS和比亚迪海豚,无疑也进一步抢占了后者的市场。 此外,领克品牌1月销量3万辆,同比增长7%,环比增长15%。极氪品牌1月交付量1.2万辆,全球累计交付量突破43万辆。 反观比亚迪,1月销量为30.1万辆,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9.6万辆,同比增长47.5%。尽管在国内市场略逊一筹,但随着比亚迪汽车滚装运输船陆续交付和海外市场的加速布局,其1月海外销量达6.6万辆,同比大涨83.4%。 分品牌看,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依然是比亚迪最重要的销量来源,二者1月销量为27.8万辆,占总销量的93%。值得一提的是,1月8日上市的 MPV车型比亚迪夏,在20天左右的实际销售时间里,销量达到10,003辆,展现出了较大的市场潜力。 但除王朝网和海洋网外,比亚迪在高端市场布局腾势、方程豹、仰望三大品牌已略显疲态。腾势品牌1月销量为1.2万辆,市场贡献主要来自于腾势D9;仰望品牌销量为286辆;方程豹品牌销量为6219辆。 针对1月整体市场,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2025年’两新’政策持续发力,一定程度上可以挽回一季度信心,然而目前市场在春节较早、政策观望、2024年透支三重不因素利影响下,1月市场比较艰难。”在行业人士看来,比亚迪、吉利两家车企之间在开年首月的市场较量,则是2025年汽车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缩影。

  • 蛇年“价格战”开打:特斯拉推史上最大力度优惠“组合拳” 小鹏、丰田跟进

    以“兜底补贴”为主旋律的2025年车市首月结束后,乙巳蛇年开工第一天,“0息购车”接替前者成为热门关键词。 2月5日,特斯拉中国宣布,即日起至2月28日Model 3全系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补贴后22.75万元起售,同时可享购车5年0息政策及特享充电权益。这一可被视为“直降8千元”的购车政策是特斯拉保险补贴首次覆盖Model 3全系车型,亦为“保险补贴”与“5年0息政策”首次同时推出。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全年交付量超过91.6万辆,占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一半。其中,2024年特斯拉中国全年销量超65.7万辆,同比增长8.8%,但远远落后同期国内纯电零售市场22 6%的增幅。同时,在特斯拉销量构成中,Model Y去年全年累计48万辆的销量,占特斯拉国内销量中的比重高达约73%。 “去年特斯拉的动作主要集中在即将换新的Model Y上,今年甫一开年便针对Model 3放出‘大招’,可以看出特斯拉一来对新款Model Y的产品力很自信;二来也希望通过政策调整拉动Model 3的销量,以优化产品结构。”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特斯拉推出Model 3史上最大力度优惠“组合拳”同日,广汽丰田发布“一口价”活动具体细则,即日起至3月31日,锋兰达、威兰达“一口价”分别为8.98万元起、12.98万元起,最高直降4.4万元。广汽丰田方面同时称,限时期内购车可享“0首付、0利息”、“三大核心零部件终身质保”等政策。 小鹏汽车最新推出的政策同样将“金融购车”作为重点,即五年0利息0首付。2月5日,小鹏汽车表示,此次免息购车政策覆盖小鹏X9、小鹏G9、小鹏P7i及小鹏G6,其中小鹏X9是行业首款推出0首付+5年免息政策的车型,贴息金额至高可达5.7万元,活动即日起至2月28日结束(以定金支付时间为准)。 “2025-2027年将是国内汽车行业最卷的三年,对小鹏汽车是最关键的三年,也是最有机遇的三年。”在重回新势力销量第一、首次推出“0利息0首付”后,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今日的内部开工信中透露,小鹏汽车计划在2025年推出多款新车和年度改款,包括首次推出的超级电动版本的新车型,几乎每个季度都有重磅新品和改款。 除车企集中打响的“金融价格战”外,全国多地“以旧换新”补贴细则也在接续出台。 1月26日,北京市商务局等8部门印发的《2025年北京市进一步推动汽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显示,今年北京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分为报废更新补贴和置换更新补贴,其中个人消费者报废更新补贴最高可申领2万元,置换更新补贴最高1.5万元。更早些时候,广东、四川、河南、黑龙江、陕西、广西、安徽、江西、海南等近30个省份出台了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细则或跨年度衔接相关政策。 展望2025年2月及一季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尽管在“两新”政策的支持下,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市场有望继续回暖,但春节假期和政策观望情绪等因素仍将对当前市场造成一定压力。“经销商对第一季度的市场表现持谨慎态度,有26.6%的经销商预计销量将环比去年同期有小幅下降。”

  • 大众预计2025年将因欧盟碳排放规定损失15亿欧元

    据外媒报道,大众汽车集团估计,由于欧盟对汽车碳排放实施了更严格的标准,该公司今年将面临15亿欧元(约合16亿美元)的损失。 大众汽车集团投资者关系主管Rolf Woller在1月22日的电话会议上对分析师表示,预计的成本包括因超过欧盟更严格的碳排放目标而可能受到的处罚。 大众汽车集团还预计,由于不得不以牺牲利润更高的内燃机车型为代价,销售更多的电动汽车,该公司的利润将受到侵蚀。 欧盟2025年碳排放目标比2021年的水平低约15%,据悉,从2025年开始,欧洲乘用车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需低于95克/公里,而轻型商用车的排放需低于147克/公里。 专家表示,即使电动汽车的销售增长停滞不前,汽车制造商也必须销售至少20%的纯电动汽车。而未达欧盟碳排放标准的汽车制造商将面临罚款,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每超过1克,每辆售出的车辆将被罚款95欧元(约合98美元)。 一些汽车制造商和立法者敦促欧盟重新审视其碳排放标准,因为欧洲汽车行业正在努力应对欧洲电动汽车需求疲软和中国竞争对手涌入的挑战。 欧盟碳排放规定使美国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受益,据悉,特斯拉在2023车型年通过销售电动汽车产生了近3,40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积分。Stellantis、福特汽车和丰田汽车计划从特斯拉购买碳排放积分,而梅赛德斯-奔驰则计划从沃尔沃汽车和极星购买碳排放积分。 在经历了艰难的2024年之后,大众汽车集团今年的销售前景因其同名大众品牌没有推出任何新的电动汽车而蒙上阴影。这将使该公司首席执行官Oliver Blume重组大众汽车集团的计划复杂化,该公司正受到汽车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的困扰。

  • 特斯拉和宝马向欧盟法院就关税提出申诉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法院网站上的一份文件显示,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加入了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的行列,向欧盟法院(CJEU)的普通法院(General Court)提起申诉,反对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有报道称,美国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也就关税向欧盟发起了申诉。 欧盟委员会表示,在其为期一年的反补贴调查中,已收集到证据表明,中国政府的支持推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成为全球领导者。 欧盟委员会贸易事务发言人Olof Gill表示,欧盟已准备好应对上述申诉。“我们准备好了。欧盟是基于规则所建立的联盟。如果他们想把我们告上法庭,他们可以把我们告上法庭。” 据悉,上述申诉的主要目的是使欧盟加征关税的法律无效。如果汽车制造商取得胜利,这可能是弥补他们因欧盟加征关税而蒙受损失的第一步。 欧盟普通法院的诉讼程序平均持续18个月,并且可以申请上诉。目前,欧盟法院网站文件尚未提供案件的进一步细节。 由于全球各大地区正试图保护本土汽车制造业,希望消费者会购买本土生产的汽车,在反补贴调查后,欧盟已于10月底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进口关税。其中,欧盟对宝马加征了20.7%的关税;在提出充分理由要求单独审查后,特斯拉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被欧盟加征了最低水平7.8%的关税。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关税是在欧盟标准汽车进口关税10%的基础上加征。 据悉,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生产汽车,并将许多在中国生产的汽车运往亚洲以外的地区,如欧洲;宝马在中国生产电动Mini Cooper和电动Mini Aceman。 上汽集团预计将就欧盟对其加征35.3%的最高税率提出异议。另外,代表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的行业机构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CCCME)也向欧盟提出了申诉。

  • 山东济南开启2025年购车补贴活动 最高补贴2万元

    1月26日消息,据“商务济南”公众号显示,济南市已于2025年1月继续发放汽车消费补贴。在国家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省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基础上,同时符合条件的消费者,市级补贴予以叠加享受(上级政策有另外规定的除外)。 具体来看,济南市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标准为,对报废2012年6月30日(含当日,下同)前注册登记的汽油乘用车、2014年6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车,或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含2.0T,下同)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 其中,对报废相关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2万元;对报废相关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1.5万元。 延续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的标准为,对转让2025年1月8日前登记在申请人名下旧乘用车,并在济南市汽车销售企业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或燃油乘用车(均为新车),且在山东省内完成车辆注册登记并取得有效《机动che登记证书》的,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其中,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贴最高不超过1.2万元。 而2025年济南市政府汽车消费补贴活动为,在2025年1月25日0时至2025年3月31日24时期间,凡在参与活动车企购置非营运乘用车新车并完成车辆初次登记上牌的个人消费者发放一次性补贴。 本次活动申领额度共计3000万元,按照申请人提交资料的先后顺序先到先得,申领额度用完即止,活动提前结束。 具体补贴标准如下:购车金额10万元至30万元(不含)的燃油车补贴3000元,新能源车补贴4000元;购车价格30万元及以上的燃油车补贴4000元,新能源车补贴5000元。 需注意的是,此次活动不限户籍和上牌地区,凡在规定时间内于参与企业购置非营运乘用车新车并完成初次登记上牌的个人消费者均可申领补贴。值得注意的是,购车发票金额不含车辆装潢、挂牌等其他费用。此政策旨在鼓励市民购车,推动汽车消费市场发展。

  • 1月新能源汽车放榜:小鹏重回新势力榜首 广汽埃安增长乏力

    乙巳蛇年初四,多家新势力车企陆续公布2025年1月交付数据。受春节假期影响,且经历了“两新”政策的过渡期,1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小鹏汽车重回新势力榜首 理想汽车短期受挫 小鹏汽车时隔30个月重回造车新势力交付数据榜首。1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30,350辆,同比增长268%,喜迎交付量开门红。小鹏汽车已连续3个月交付量破30,000辆,小鹏MONA M03连续2个月交付超15,000辆,连续5个月交付量超10,000辆,累计交付超60,000辆新车,小鹏P7+上市2个月,累计交付迅速突破20,000辆。 曾在2024年新势力交付量排名中拔得头筹的理想汽车,1月交付新车29,927辆,截至2025年1月31日,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为1,163,799辆,是国内首家销量突破100万辆的新势力车企。其中,理想L6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辆,连续七个月获得中国市场增程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零跑汽车1月单月交付量25,170辆,同比增长105%,强劲的增速凸显了零跑汽车在大众化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提升的竞争力和信任度。值得一提的是,1月13日,零跑汽车发布盈利预告,宣布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目标,这标志着零跑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 小米汽车1月交付表现稳定,小米SU7交付量再次超过20,000辆,目前已连续4个月交付量超2万,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为30万辆。此外,备受关注的SUV车型小米YU7预计于六、七月正式上市。 蔚来汽车1月交付新车13,863辆,同比增长37.9%。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7,951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5,912辆。截至目前,蔚来汽车已累计交付新车685,427辆。其中,蔚来品牌累计交付新车658,754辆;乐道品牌累计交付新车26,673辆。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5年1月31日,蔚来的换电站数量已经达到3,106座,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达到964座。自1月23日起,蔚来换电站单日换电连续5天超过10万次,预计春节期间单量将继续创造新高。 在2024年年底陷入危机的哪吒汽车,依旧未公布交付情况。不过,春节假期前,哪吒汽车宣布其位于浙江桐乡的整车工厂在2025年1月已逐渐复工,线下部分门店也启动了新车交付。同时,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召开股东沟通会,讨论了正在进行的E轮融资计划,本轮计划融资规模约40亿元-45亿元。 “四界”挑战 100 万辆新高度 广汽埃安增长乏力 鸿蒙智行1月全系交付新车34,987辆,连续9个月稳居中国车市成交均价榜首。展望2025年,“四界”计划推出多款新车型,挑战100万辆交付目标。 深蓝汽车1月交付24,575辆,同比增长34%。近期,深蓝汽车新车上市计划频现,后续交付量有望持续提升,且长安汽车与华为全方面智驾合作,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广汽埃安1月全球销量14,393辆,此外,广汽埃安方面宣布,埃安UT鹦鹉龙将于2月底上市。 极氪1月交付新车11,942辆。在新车型规划方面,极氪旗下第二款猎装车型——极氪007 GT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正式上市。目前,该车型已完成相关申报。 阿维塔1月销量8,826辆,同比增长超25%。其中,阿维塔11&12皇家剧院版在今年1月份迎来首批车主交付。阿维塔06第二季度即将当红出道。 岚图汽车1月交付新车8,009辆,同比增长14%。岚图汽车方面表示,2025年将冲刺全年20万辆销量目标。 结语:新格局生变,竞争更加白热化 或因春节假期,截至发稿,老牌车企仅有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城汽车披露2025年1月销量数据。其中,吉利汽车1月新能源车销量突破12.1万辆,同比增长约84%。奇瑞集团新能源汽车1月销售56,901辆,同比增长172.1%。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品牌方面,1月,魏牌新能源销售5,007辆,同比增长49.42%;欧拉销量2,193辆,全球累计销售51.16万辆。 综合来看,2025年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着上一年的激烈竞争态势,新的格局正在悄然形成。不过,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以旧换新、税收优惠、购车补贴等政策的延续,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而后续各车企又将如何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值得持续关注。 此外,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 》。EVTank在白皮书中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239.7万辆,其中中国将达到1649.7万辆,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4405.0万辆。

  • 新势力新年首月交付排名突变:小鹏时隔30个月重回榜首 理想痛失“冠军”

    乙巳蛇年初四,造车新势力陆续发布了2025年1月交付数据。受春节假期影响,且经历了“两新”政策的过渡期,市场格局在1月份发生了显著变化——小鹏汽车时隔30个月重回榜首,打破了理想汽车蝉联24个月的单月交付冠军纪录,零跑汽车排名退至第三位,蔚来汽车的表现则不尽人意,两大品牌累计后仍排名垫底。 2025年1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30,350辆,同比增长268.88%,已连续3个月交付量破3万辆。这一成绩使其再次登上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榜首,上一次小鹏夺冠还要追溯到2022年6月,当时交付量为15295辆。 从产品层面来看,小鹏推出的新产品MONA M03和 P7 +依旧表现强劲。小鹏MONA M03连续2个月交付超15,000辆,累计交付量超过60,000辆,持续刷新新势力纯电交付纪录;小鹏P7+上市二个月累计交付量已突破20,000辆。凭借高性价比,小鹏汽车精准地捕获了年轻消费群体。 痛失冠军宝座的理想汽车,在“两新”尚不明确时,便率先推出了“置换补贴”兜底权益,至高可享受理想汽车给予每台15,000的现金补贴。不过,由于2024年年底或出现了透支未来消费的情况,理想汽车2025年1月交付新车29,927辆,同比下降3.97%,环比下降48.85%,成为新势力中唯一一家同环比双降的企业。 2022年12月,理想汽车以21,233辆的交付量获当月第一,其后曾连续24月蝉联第一。 零跑汽车2025年1月交付量25,170辆,同比增长105.02%,但环比亦出现了四成的下降。为进一步提振市场,在发布交付数据的同时,零跑汽车也发布了2月的购车政策。以C10为例,报废旧车购买可享受2万元的国家补贴,同时还有1.5万元的现金优惠以及增换购礼、金融礼、选装礼等权益。 蔚来2025年1月交付新车13,863辆,同比增长37.87%,环比下降55.48%。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7,951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5,912辆。在2024广州车展上,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立下目标,乐道L60在2025年3月将破2万辆。2024年12月,乐道品牌交付量首次破万辆。但在经历了员工购车政策的舆论风波之后,乐道品牌的交付量却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同时距离2万辆的目标也渐行渐远。 与零跑相同,蔚来在披露1月交付量的同时,亦推出5年0息限时金融优惠政策。自2025年2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用户支付定金购买蔚来,可享5年0息金融方案,首付仅需20%,手续费全免。在此期间购车,用户还可叠加享受1万元选装基金、价值4800元的48张免费换电券、5年NOP+免费使用权在内的多重新春购车好礼。 在2024年年底陷入危机的哪吒汽车,依旧未公布交付情况。春节假期前,哪吒汽车宣布,其位于桐乡的整车工厂在2025年1月已逐渐复工,线下部分门店也启动了新车交付。同时,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召开股东沟通会,讨论了正在进行中的E轮融资计划。据了解,本轮计划融资规模约40亿-45亿元。 “2025年1月共有19个工作日,比去年1月和去年12月均少3天。汽车行业春节前一般都会提早休假,因此1月的有效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短促。1月是车市波动较大的时点,外部经济环境和季节性需求对车市影响较大,尤其是春节因素的影响。”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表示,在2024年国家报废更新和各地以旧换新政策的补贴鼓励下,随着2025年新补贴政策的明确,消费者的观望态势稍有改善。

  • “新汽车”开局2025:鸿蒙智行挑战百万辆年销目标 小米首居前三

    告别“先抑后扬”的2024年后,在销量提前被“透支”、适逢春节长假及“两新”政策过渡等因素影响下,财联社记者统计的由传统车企“孵化”及ICT跨界诞生的七家“新品牌”,在1月均出现环比下滑,其中广汽埃安、极氪汽车跌幅超五成。 2025年2月1日,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率先公布新年首月成绩单:小米SU7交付量再次超过20000台,已连续四个月交付量超2万台。凭借这一表现,小米汽车首次跃居新汽车单月交付排行榜第三位。 “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30万台,新的一年我们将持续扩充产能。”雷军表示。 根据2月最新购车政策,小米SU7下定全系可享受赠送价值8000元Nappa真皮座椅、小米智能驾驶智驾增强功能终身免费两项权益。 已完成“四界”集结的鸿蒙智行1月交付新车34,987辆,连续9个月位居中国车市成交均价榜首。具体到单一车型,问界M9系列交付12,483辆并连续10个月蝉联中国豪华市场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第一、问界新M7系列交付8,443辆、智界R7交付11,420辆、享界S9交付643辆。按最新规划,鸿蒙智行“四界”将在2025年挑战100万辆的新目标。 据此前消息,尊界S800将于今年春季上市,尊界品牌旗下其它产品也在同步研发之中。“与华为的合作不断向高层次、宽领域延伸。首款产品尊界S800成功亮相,超级工厂正式落成,第二款车、第三款车全面启动研发。”江汽集团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表示。 除尊界S800外,鸿蒙智行2025年还将投放包括问界M8、享界S9增程版等在内的全新车型。 在去年11月、12月连续录得同比正增长后,广汽埃安在今年1月交出了单月销量14,393辆的成绩单,同比下滑42.31%,环比下滑近七成。根据计划,埃安UT鹦鹉龙将于2月底正式上市;稳居第二梯队的深蓝汽车1月交付24,575辆的同时升至“新汽车”第二位;极氪汽车1月交付11,942辆,同比下滑4.75%,环比下滑56.08%。 一直徘徊在“万辆俱乐部”门槛的阿维塔、岚图汽车在上月未能实现单月交付破万,两品牌分别交付8,826辆、8,009辆。其中,岚图汽车将在今年挑战20万辆的年销目标。 “1月市场出现季节性回落。在春节及返乡潮的影响下,节前客流及成交有所减少,部分购车需求在12月提前释放,车市出现短暂空窗期。2025年‘双新’指导意见1月8日发布,地方的置换更新政策直至下半月才陆续有部分省份发布细则。1月上半月消费者观望,购车决策延后。”展望2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乐观认为,在“两新”政策的支持下,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市场有望继续回暖,但春节假期和政策观望情绪等因素仍将对当前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