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58个
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不是小幅阴跌,而是大幅急跌。 主力合约创历史新低 现货市场上,11月27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跌至12.7~14万元/吨,均价报13.35万元/吨。 期货市场中的电池级碳酸锂,则跌速更快,跌幅更大: 11月27日,主力合约2401以跌停报收,收盘价为11.665万元/吨,这是该期货的历史新低,较其上市后的最高点24.045万元/吨下跌51.49%。 该期货的高点出现在7月26日,即仅过去4个月,电池级碳酸锂主力合约即下跌超过50%! 这还不是终点。 按11月27日跌停的势头,不排除碳酸锂2401继续惯性下跌的可能(这种几率极大),短期跌破11万元/吨向10万元/吨靠拢也不会令人意外。 电池级碳酸锂2401表现羸弱, “近弱远更弱”的其它碳酸锂期货合约,更加不争气,绝大部分已经跌破11万元/吨。 截至11月27日,碳酸锂远月合约lc2403-lc2411收盘价已全部跌至11万元/吨以下。其中,lc2402、lc2403、lc2404、lc2405都以跌停价报收。 锂业股纷纷破位下跌 与碳酸锂市场现货大跌、期货大跌相对应的是, 二级市场上的锂业股纷纷破位下行。 皆有“锂王”称号的赣锋锂业(002460)与天齐锂业(002466),股价都创出新低。 11月27日,赣锋锂业下跌1.44元/股,跌幅3.44%,收盘报40.40元/股,当前总市值为814.9亿元。 向前复权看,赣锋锂业曾于2021年9月1日到达159.07元/股的高位。 两年来,赣锋锂业的跌幅已达74.60%。 按目前的下跌趋势,赣锋锂业的未来跌幅还会更大。 11月27日,天齐锂业下跌1.49元/股,跌幅2.87%,收盘报50.39元/股,当前总市值为827亿元。 向前复权看,赣锋锂业曾于2022年7月6日到达145.57元/股的高位。 仅一年多,天齐锂业的跌幅达到65.38%。 同样,按目前的下跌趋势,天齐锂业的未来跌幅还会更大。 其它锂业股方面, 盐湖股份(000792)破位下行,跌出近期新低。 该股11月27日收盘报15.88元/股,跌幅1.55%,当前总市值862.7亿元。 雅化集团(002497)也破位下行,跌出近期新低。 该股11月27日收盘报13.41元/股,跌幅3.04%,当前总市值154.6亿元…… 或将跌破10万元/吨 对于碳酸锂价格的后市表现,有业内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预计碳酸锂价格仍会有下探的空间,一方面,需求端有待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供应端仍在不断释放。 预计碳酸锂供需平衡点将出现在明年年底至后年。 ” 来自东亚期货的数据显示,11月份预估碳酸锂总供应54970吨,总需求47527吨,供需差扩大到7443吨。 东亚期货表示,供应方面,随着前期停产或减产的锂盐厂逐步复产,锂资源进口维持增长,海外锂矿陆续到港,对国内供应有所补充,部分锂盐厂虽减产但幅度不大,供应仍呈上升态势;需求方面,正极厂和电池厂11月份排产降低,12月份预期也偏弱,目前基本面呈现“供增需减”的趋势,碳酸锂价格预计将震荡偏弱运行。 一位能源金属行业的券商分析师则直接表示,“目前碳酸锂处于供给过剩的状态已形成行业共识,整个行业仍处于去库存阶段,原因是前年、去年行业扩产太快且跨界进入的企业太多,造成碳酸锂供大于求。 碳酸锂最终价格可能会跌至10万元/吨以下。 ”
SMM 11月27日讯:11月27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早盘一度触及跌停,报116650元/吨,跌幅达6.98%,上市以来跌超50%。午后14:25分左右,碳酸锂主连跌停,并维持至最终收盘,截止日间收盘,碳酸锂主连以6.98%的跌幅报116650元/吨,再创上市新低。 消息面上,此前,广期所发布公告:自2023年11月28日交易时起,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在碳酸锂期货各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10,000手。该单日开仓量是指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当日在单个合约上的买开仓数量与卖开仓数量之和。套期保值交易、做市交易的单日开仓数量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具有实际控制关系的账户按照一个账户管理。 》点击查看详情 SMM认为,目前期货价格一定程度脱离现货价格运行,当前碳酸锂主力合约已经跌至12万元/吨整数关口以下,而现货价格当前尚维持在12.9万元/吨以上的价位。 至于当前碳酸锂现货市场价格下跌的原因,据SMM调研显示,近期市场盐湖大厂即将放货的消息的传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市场看跌情绪。 从市场表现来看: 冶炼端,当前碳酸锂价格下跌速率依旧快于上游矿端,多数盐厂处于售价与成本倒挂的亏损状态,对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行的接受度有限,目前报价成交多以长协稳定出货,零散单报价稳步下行为主,多数锂盐厂降价幅度较小; 需求端,下游在锂盐价格下跌行情之中观望情绪依旧较浓,采买依旧偏保守,多为零散小单补库,市场整体成交依旧较为平淡。 期货方面,随着近期碳酸锂期货价格多次大跌,两次触及跌停,部分贸易商出现低价抛货行为。 截至11月27日,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维持在12.9~14.2万元/吨的价位,均价报13.55万元/吨。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港股锂电板块今日全线走低,截至发稿赣锋锂业(01772.HK)跌超3%,天齐锂业(09696.HK)跌超2%、中创新航(03931.HK)、彩客新能源(01986.HK)跟跌。 消息面上,今日盘中国内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触及跌停,截至发稿报116650元/吨,跌幅近7%,并创下该品种上市以来新低。 有分析称,当下碳酸锂价格一路下跌反映了市场对远期价格的判断, 与行业成本下跌、供大于求的基本面相符。 据格林大华期货能源化工组11月23日的报告显示,当前市场成交清淡状态下,产业链下游以去库存和观望为主,碳酸锂10月开工率仅有45%,环比9月下降5%。 库存方面,据财信期货统计,截至11月上半月,SMM碳酸锂样本总库存63296吨,月度增加4441吨;其中上游冶炼厂样本库存39150吨,月度增加8410吨。 财信期货表示,从样本数据看,碳酸锂库存已由前期缓慢去库再度转变为小幅累库。主要是由于下游继续以消耗库存、主动去库为主,采买需求有限。 而从当前电池企业产量和电池装机数据可大致推测,目前下游成品库存较高。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行的格局中,下游补库需求不强也加大了中上游去库的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国金证券分析师李超、宋洋11月25日发布的行业研究还称,目前锂电需求悲观预期持续演绎,预计明年一季度锂价可能达到拐点,但随着供应端逐步释放,过剩格局基本确定,锂价中枢将持续下移。
11月23日,西藏矿业(000762)发布公告,公司2022年11月22日开始首次正式公开挂牌转让控股子公司白银扎布耶锂业有限公司(简称:白银扎布耶)100%股权,截至2023年11月22日,挂牌期已满一年,本项目未征集到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根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相关规定,项目将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官网上自动撤牌。 西藏矿业表示,本次交易挂牌期满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自行终止。后续公司将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对拟出售资产作出适当安排与处置,并及时提交公司决策机构审议。 电池网注意到,自去年9月,西藏矿业就披露将以6.84亿元出售白银扎布耶,然而白银扎布耶的出售价格一降再降,却一直没有意向方愿意接手。 今年9月,西藏矿业公告截至2023年8月30日第六次挂牌期满后,公司尚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经公司管理层同意,白银扎布耶100%股权挂牌转让底价调整为2.74亿元(在首次挂牌价格的基础上降价60%),并委托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进行第七轮公开挂牌转让。 为何西藏矿业一年七轮挂牌,降价甩卖仍然没有卖出白银扎布耶? 资料显示,白银扎布耶成立于2004年8月,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公司地处甘肃白银市——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占地面积164亩,注册资本金3.2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氢氧化锂生产(凭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锂、硼、钾、钠、溴(以上产品均不含危险化学品)系列产品的生产加工。 成立于2004年8月的白银扎布耶,正式投产于2005年6月,然而多年受自身技术瓶颈及原料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持续亏损,西藏矿业取得控股权10余年,仍未改善亏损的现状。 此外,从挂牌周期来看,西藏矿业挂牌转让白银扎布耶刚好赶上碳酸锂价格的一轮周期变化。2022年年底,碳酸锂价格一度突破60万元/吨,此后便总体处于快速下行状态。 据SMM消息,截至11月24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13.10-14.50万元/吨,均价13.80万元/吨。如今,碳酸锂价格已经跌破15万元/吨关口,周期低点时无人问津或在情理之中。 值得关注的是,11月20日,西藏矿业还公告关于西藏扎布耶盐湖绿色综合开发利用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简称“扎布耶二期项目”)建设进展的通知。扎布耶二期项目设计年产电池级碳酸锂9600吨,工业级碳酸锂2400吨,副产氯化钾15.6万吨,铷铯混盐200吨。该项目于2022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全场设备、管道安装、电气电缆及仪表电缆敷设等已全部完成,纳滤装置、MVR装置、氯化钾装置等核心装置已进入单机试车阶段,11月20日实现项目机械竣工,后续将进入全面调试阶段。 同日,西藏矿业再公告,公司因西藏扎布耶一期项目,受工艺局限,除提取碳酸锂精矿外,截至目前未能对其他共生和伴生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自治区反馈督察意见,提出“西藏扎布耶在开采锂矿时,没有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进行提取,造成资源极大浪费”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逐级下达任务要求进一步整改。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在4个月内从24万元/吨上方跌至14万元/吨以下,弱势显著。碳酸锂初期下行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下游承接高成本原料的意愿减弱。从市场的主流判断看,近一段时期,碳酸锂价格下跌主要归因于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整。一方面,近期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有所放缓,导致电池原料的需求预期趋于谨慎;另一方面,此前的3年,碳酸锂现货价格高位运行,推动以非洲为重点区域的全球锂矿资源大规模勘探开发,市场预期新增锂盐供应将在明后两年集中投放。在两者的综合作用下,碳酸锂现货价格持续下行。碳酸锂期货上市促进了碳酸锂供需状况透明化,市场价格波动更为灵敏。 此前,市场预期外购矿石生产碳酸锂成本在16万元/吨以上,三季度碳酸锂期货盘面价格跌至15万元/吨附近时,锂盐生产企业表现出一定的挺价意愿,锂盐装置检修增多,10月份,碳酸锂产量环比有所下降。从碳酸锂库存变化趋势看,国内锂盐生产企业碳酸锂库存处于年内偏低水平,但仍高于往年同期,下游主动采买碳酸锂原料的意愿不强。 碳酸锂供需形势相对平稳,市场博弈的焦点转向成本支撑的有效性。锂盐厂的挺价动作没有得到海外矿企的配合,事实上,海外矿企积极把握碳酸锂现货价格走稳的时机,加大对中国的出口力度,矿石价格连续走弱,创出数年来新低。矿石成本下降使得新进口矿石生产碳酸锂有利可图,锂盐代工量随之增加,自10月下旬起,国内碳酸锂产量再度回升。 作为锂资源的主要需求者之一,我国锂资源禀赋并不突出。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数据,截至 2021年12月底,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量约为8900万吨。其中,南美地区的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的储量占比分别为24%、21%和11%,三者的储量总和占世界已探明锂储量的 56%,获得“南美锂三角洲”的美称。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储量分别占比10%和8%。中国锂资源量约为 510万吨,储量排名世界第六位,和全球第一锂资源消费大国的地位相比较,锂资源的供应“瓶颈”使得碳酸锂价格对需求的响应较为灵敏。 以锂电为主要路线的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渗透率仍有长足发展空间,中国相关企业是锂电新能源产业的“排头兵”。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91.9万辆,同比增长27.5%,环比增长13.8%;今年,我国累计生产683.5万辆,同比增长31.5%。10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88.3万辆,同比增长30.1%,环比增长5.7%;今年,我国累计批发680.0万辆,同比增长35.5%。10月份,新能源车市场零售76.7万辆,同比增长37.5%,环比增长2.7%;今年,我国累计零售595.4万辆,同比增长34.2%。即便从纯电新能源车的口径看,1—10月份,纯电新能源车产量513.6万辆,同比增长20.7%,超出市场预期。 从碳酸锂下游需求企业的角度看,短短1年内碳酸锂价格两度腰斩,对企业的经营产生较大冲击,库存原料及产成品跌价损失侵蚀了企业利润。当前,碳酸锂价格处于企业可接受范围;碳酸锂价格重心下移,倒逼外购锂云母等高成本供应退出,国外矿山并购增多,中长期供应端存在垄断定价的可能。 在碳酸锂价格连续下行期间,一些正极材料企业为规避原料跌价风险,把库存原料及半成品进行卖出套保,从短期看是理性的;但从中长期来看,下游需求企业根据自身需要,择机把握现货及盘面低位,进行备货或买入套保,对规避原料价格波动风险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当前,市场情绪极度偏弱,或许适合下游需求企业为明年需求旺季做准备,为春节后的几个合约买入套保提供难得机遇。
SMM 11月22日讯:在继昨日一度跌超5%,主力合约价格再创上市新低之后,今日碳酸锂期货主连开盘依旧不减其跌势,并显露出继续下探的势头,11月22日开盘,碳酸锂主连价格接连下探,屡次刷新其期货上市新低。临近收盘,碳酸锂主连再度跳水,最终跌停,以6.98%的跌幅报124700元/吨。 SMM认为,出现此情况的原因,或与当前期货市场对碳酸锂后市远期预期较弱有关,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近期碳酸锂期货合约价格,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锂价已经导致部分锂盐厂成本压力加大,部分外采锂云母的厂商已经处于亏损状态,锂盐厂挺价,带动碳酸锂现货市场呈现升水状态。截至11月22日,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跌至13.5~14.9万元/吨,均价报14.2万元/吨。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具体从基本面来看,据SMM最新调研显示,11月碳酸锂市场供应增量已经确定,而下游需求表现稍显平淡。具体来看,供应端此前国内减产或检修的锂盐企业已经于10月下旬陆续恢复生产,且有部分新投产锂盐企业处于增量爬产周期,叠加10月智利出口至中国的碳酸锂激增84.5%至16791吨,SMM预计11月国内碳酸锂供应量将较10月有所增加。 而需求端, 一方面,储能需求维持弱势;另一方面,动力电池板块,正极材料厂商在年前的销售订单已经基本签订的情况下,对处于下跌趋势的碳酸锂拿货意愿较低,观望情绪浓厚,多是以长单拿货为主,市场成交情况延续平淡。 不过较长期来看,SMM认为,考虑到回收锂盐企业由于成本持续倒挂而有所减产,盐湖企业也由于季节性因素而逐渐减量,个别以客单供应为主的锂盐企业反馈难有利润空间,也将影响其后续生产积极性,预计11月后国内碳酸锂供应或难出现大幅增量。 SMM认为,后续需要关注碳酸锂2401合约虚实比仍然较高的状态下,交割货源量级的不确定性也或将影响产业对未来价格的判断。 机构评论 光大期货 方面表示,基本面来看,供应端随着复产和代工量的回升,月度产量环比增加,但据悉部分代工受到订单减少有所减产,周度产量环比上周有所走弱,同时矿端价格延续下跌,据悉少量矿成交价或在1500美元/吨左右,澳矿发运和港口库存都环比增加,资源端供应宽裕;需求方面,整体需求环比有所走弱,但产业里各环节表现分叉,终端数据销售环比放缓,装机量环比有增(其中增速上,三元放缓,铁锂加快),电池产量环比小幅下降,正极材料产量预计环比延续放缓,叠加新能源车企库存有一定压力,需求暂时仍未见亮点。库存方面,总库存延续增加态势,上周下游和其他环节有所消化,冶炼厂累库依旧。受到供应环比有增,成本曲线下移,叠加需求维持疲软,下游采购生产销售紧平衡的现状,整体仍以偏空思路对待,短期内突破新低后或有一定韧性,持续关注持仓情况。 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魏朝明 表示,近期碳酸锂期现价格下跌主要归因于市场供需关系变化。一方面,近期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有所放缓,导致电池原料需求预期趋于谨慎;另一方面,此前三年碳酸锂现货价格高位运行,推动以非洲为重点区域的全球锂矿资源大规模勘探开发,市场预期新增锂盐供应将在明后两年集中投放,两者作用之下,碳酸锂现货价格持续超下行。 华泰期货 方面表示,价格下跌周期,电池厂产品库存压制,后续排产有所降低,且四季度下游正极材料及电池排产主要对于一季度终端消费,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及储能消费均处于淡季,因此消费端支撑减弱。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降本压价行为持续,叠加长期供应宽松,供应端压力较大,行业竞争压力增加,对于自有矿生产企业及矿端贸易企业,可择机在盘面进行卖出套保。对于投机者,从短期交易来看,目前期货价格宽度震荡,但盘面会受到资金及宏观情绪等影响,可能出现较大幅度震荡,建议区间操作为主。 东证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陈祎萱 则表示,近期碳酸锂基本面转弱压力渐增,而下游正极材料利润修复,三元产量小增,铁锂排产延续下滑。其表示,下游采买清淡使得上游持货商被动累库,供应环比增加而需求预期转弱,悲观预期下部分锂盐厂或计划于近期加快出货节奏,潜在的供应端抛压加剧了现货市场的悲观情绪。
据外媒报道,电动汽车电池的价格在伴随通货膨胀暂时上涨之后,现在已经开始回落。高盛的最新数据显示,电动汽车电池价格回落的速度似乎已经超过了预期。 过去二十年来,锂电池价格大幅下降,助推了电动汽车革命。然而这一趋势在过去几年被打破,在一些金属成本飙升和普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电池价格实际上有所上涨。 而如今,电池价格又回到了下降的阶段,而且价格下降速度有可能会比之前更快。高盛预计,到2025年时,电池价格将下降到每千瓦时99美元,比2022年的价格低40%,而此前的预测是下降33%。高盛表示:“我们的分析师估计,几乎一半的降幅将来自锂、镍和钴等电动汽车原材料价格的下降。” 高盛亚太地区自然资源与清洁能源研究联席主管Nikhil Bhandari在该团队发布的报告中表示,该机构目前预计电池组价格在2023年至2030年间,将平均每年下降11%。 高盛认为,2024年电池价格下降的幅度将尤其明显。值得注意的是,高盛所研究的是电池组层面的成本,而不是电芯层面的成本。 在电池组层面,电动汽车行业的价格差异很大,因为车企有很多不同的电池组生产方式。因此,一些车企的电池组成本可能已经远远低于目前报告的每千瓦时140美元的水平,而另一些则远远高于这一水平。 无论如何,在未来两年内,每千瓦时的平均电池成本都将降至100美元,这应该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Bhandari指出:“电池成本的降低可能会使电动汽车的价格更具竞争力,更多的消费者将接受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和电池的可触达市场规模(TAM)也会进一步增长。”
SMM 11月21日讯:自11月15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主连整体呈现下跌趋势,11月21日,碳酸锂主连盘中更是一度跌超5%,下探至131050元/吨的低位,再创上市以来的新低。截至11月21日日间收盘,碳酸锂2401合约以4.55%的跌幅报132300元/吨,2402合约跌4.02%,2403、2404、2405合约跌超3%,2406、2407、2409、2410合约跌超2%,2408、2411合约跌逾1%。截至11月21日,碳酸锂期货主连已经录得五连跌。 现货市场方面,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截至11月21日,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跌至13.8~15万元/吨,均价报14.4万元/吨。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现货交投方面,据SMM最新调研显示,今日现货市场上游多数锂盐企业依然长单销售为主,延续散单挺价出货的态度,但销售价格也逐渐下调;市场上贸易企业销售价格随盘波动下调,不过反馈成交量级较小。 从消费端来看,下游正极材料企业散单采购意愿依然平淡,在年底前销售订单难见增量,且在碳酸锂价格依然呈现下行趋势下,观望情绪浓厚。总体看,今日碳酸锂现货市场买卖贸易情况延续平淡状态。 而放眼当前碳酸锂市场供需面的情况: 供应端,据SMM调研显示,此前国内减产或检修的锂盐企业已经于10月下旬陆续恢复生产,部分新投产锂盐企业处于增量爬产周期,叠加10月智利出口至中国的碳酸锂激增84.5%至16791吨,SMM预计11月国内碳酸锂供应量将较10月增加。 下游需求端,SMM预期11月动力电池和消费板块的需求或将较10月小幅回落,储能需求持续维持弱势;而正极材料企业年前的销售订单已经基本签订,考虑到当下碳酸锂价格仍处于下跌趋势,其采购原料具有潜在的成本损益风险,多数正极材料企业也将主要以长单拿货为主。且虽然近期市场中的贸易企业售价随期货价格回落而同步下跌,但正极材料企业的拿货意愿却一直较低,市场成交量情况十分清淡。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回收锂盐企业由于成本持续倒挂而有所减产,盐湖企业也由于季节性因素而逐渐减量,个别以客单供应为主的锂盐企业反馈难有利润空间,也将影响其后续生产积极性,预计11月后国内碳酸锂供应或难出现大幅增量。 SMM认为,后续需要关注碳酸锂2401合约虚实比仍然较高的状态下,交割货源量级的不确定性也或将影响产业对未来价格的判断。
碳酸锂期货自上市以来持续下行,最大跌幅约42%。9月底盛新锂能等锂盐厂在生产亏损加重的背景下进行减停产,供应阶段性收紧带动碳酸锂价格短暂反弹,但基本面供强需弱格局难改,碳酸锂价格大概率仍将承压运行。 下游补库谨慎 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正极材料补库谨慎。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延续和优化,叠加新能源汽车下乡促消费等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可以稳固新能源汽车的高景气度,但随着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其增速将逐年放缓。继续向上游追溯,发现正极材料产量增速以及电池装车量较电池产量增速保守,表明产业链各环节对未来的预期存在差异,其中,正极材料厂对后市相对偏谨慎。 储能需求转弱、消费电子有所改善。新型电力供应体系为储能发展创造了比较大的空间,但是价格战、产能过剩、海外装机降温等问题接踵而至,使得储能产业链的经济效益不高,从而导致储能增长预期有所下调。11月储能领域的需求明显减弱,部分企业近期缺乏新的订单来源。消费电子领域,今年关于电子产品促消费的政策也是陆续出台,受益于升级换代+下乡,将带动消费电子边际改善。整体上,新能源汽车正极材料厂对未来预期较为谨慎,叠加储能领域订单下滑,碳酸锂整体需求有所转弱。 产能长期过剩 海外矿石资源以及盐湖锂是我国碳酸锂重要的供应来源。2023年1—9月国产矿石产量约1.45万金属吨。2023年1—9月进口锂精矿303万吨,按照平均3%—6%品位折算,1—9月锂矿进口依存度在86%—93%,其中超90%进口自澳大利亚。此外,我国还通过进口碳酸锂来补充供应,进口依存度大概在25%。2023年1—9月碳酸锂进口11.06万吨,同比增长6%。其中,有超95%进口自阿根廷和智利的盐湖锂。据统计,2023年全球锂资源增量约36万吨,2024年增量约34万吨,主要由澳洲、非洲以及南美盐湖贡献。据悉,萨比星矿山的首批锂精矿将于近期陆续到达国内港口,市场预期未来非洲矿到港后供应端将继续放量。矿石资源供应充足,不会限制碳酸锂产量的释放。 短暂减产后,碳酸锂产量重新释放。据SMM统计,我国2023年产能新增加35万吨至95.78万吨,2024年新增37万吨至133.44万吨。近5年我国碳酸锂产量年复合增长率超30%,2023年1—10月中国碳酸锂产量同比增长33%,产能建设和产量释放都是比较快的。而9—10月产量出现了下滑,主要原因是锂盐厂亏损加重而进行减停产,不过11月盛新锂能逐步恢复生产。四季度盐湖锂具有季节性减产特征,但是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提升,使季节性影响逐渐减弱。 综合来看,2023年是碳酸锂供需格局转换的关键节点,锂盐厂减停产致碳酸锂供应阶段性收紧,碳酸锂价格短暂反弹。但随着矿石价格松动,利润修复后锂盐厂逐步复产,供应将重新释放。2024年资源端及碳酸锂仍有大量产能待投放,而动力及储能需求增速放缓,碳酸锂在供强需弱格局下,价格大概率承压运行。(作者单位:海证期货)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商、智利矿业化工(SQM)警告称,随着锂供应过剩继续影响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锂价将在年内进一步下跌。 SQM周三公布了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三季度营收为18.4亿美元,净利润为4.79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6.4%。 锂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金属之一。锂价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高企之后,从2022年末开始迅速回落。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从年初的48.75万元/吨跌至目前的约15万元/吨。 SQM将今年的锂价大幅回落归咎于库存过剩(尤其是在亚洲)以及供应增加。SQM首席执行官Ricardo Ramos表示,这些压力可能短期内继续令锂价承压。 SQM维持了对今年锂需求增长20%左右的预测,并对电动汽车销量的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 然而,SQM警告称,锂价下跌的趋势可能会在今年剩余时间内持续下去,公司四季度的销量将与上一季度持平或更低。 SQM受到密切关注,因为它比同行更容易受到现货价格的影响。 SQM表示,其碳酸锂产能已达到每年20万吨,预计将在2024年初扩大到21万吨,比预期的要早。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早些时候,全球最大的锂生产商、美国雅保公司曾感慨道,在电动汽车需求依然健康的情况下,它有点困惑于锂价仍在继续下跌。 不过,从长远来看,市场依旧看好锂未来的前景,连传统能源巨头也想来分一杯羹。 本周一,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宣布,公司在美国阿肯色州西南部锂项目的第一阶段已正式开工。 埃克森美孚表示,预计2027年将生产出首批电池级锂,到2030年让产量达到满足每年100万辆电动汽车需求的水平。 另一家能源巨头雪佛龙的首席执行官Mike Wirth也曾表示,作为一家在开采石油和天然气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公司,提取锂金属符合雪佛龙的“核心能力”。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