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58个
美东时间周三,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商SQM预计,随着锂矿供需不平衡仍在持续,锂价未来将进一步下跌。 锂价料进一步下滑 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SQM第三季度(截至9月30日)利润再次大幅下滑,其锂销售价格较前一季度下降了近24%。SQM在报告中表示,当前不利的市场趋势预计将继续,预计第四季度锂售价将交第三季度进一步下滑。 由于锂供应过剩,锂价预计将连续第二年回落。虽然最近几周,中国市场的锂矿需求出现了小幅复苏,但分析师警告称,2025年锂市场预计仍将供过于求。 SQM首席执行官里卡多·拉莫斯(Ricardo Ramos)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尽管锂需求继续以强劲的速度增长,主要是受中国电动汽车销售强劲增长的推动,但我们继续看到价格受到暂时性供应过剩的压力。”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SQM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同比下降了57%,跌幅超出预期;营收同比下降41%,至11亿美元。 明年仍将持续扩产 尽管锂价持续承压,SQM仍然誓言要继续提高产量和销量,其今年和明年的锂产量将分别接近21万吨和23万吨。该公司保持了19万吨至19.5万吨的年度锂销量指引,并表示预计明年的销量将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SQM高管们还表示,他们认为锂市场供过于求是暂时的,未来五年锂需求将以每年16%至18%的速度增长。 与SQM不同,全球许多锂矿生产商已经削减了产量和支出计划,以捍卫利润率。自2022年底锂价达到峰值以来,随着锂矿新项目的投产,以及全球电动汽车普及率增速开始放缓,全球锂市场持续降温。
SMM 11月19日讯:今日午后,能源金属板块快速拉升,指数盘中涨幅一度超过8%。个股方面,天华新能涨逾13%,天齐锂业、融捷股份、赣锋锂业、中矿资源、威领股份、盛新锂能等6股盘中涨停,寒锐钴业、腾远钴业、华友钴业等多股纷纷跟涨。截至收盘,能源金属指数以8.71%的涨幅在所有行业板块中高居魁首。 消息面上,碳酸锂期货午后也同步上涨,其盘中最高一度涨近5%,截至日间收盘,碳酸锂主连以3.96%的涨幅报82650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截至11月19日,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涨至77200~80300元/吨,均价报78750元/吨,较10月25日低点的73300元/吨上涨5450元/吨,涨幅达7.44%。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回归今日的碳酸锂市场,据SMM调研显示,当前在需求向好的刺激下,叠加海外某矿山减停产消息对碳酸锂价格抬涨起到一定驱动力。上游锂盐厂在此需求旺季节点则以挺价情绪为主;而下游需求端,出于对后续需求的不确定性,当下下游材料厂备库意愿不强,尤其是在价格频繁波动下,主要持谨慎观望态度。整体来看,SMM预计后续碳酸锂现货价格仍将呈现区间震荡。而在下游需求向好的背景下,锂盐企业或对后续长协保持挺价态度,SMM将密切关注相关市场动态。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碳酸锂期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其中离不开情绪面以及基本面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情绪面上,受海外企业拍卖价格的提振,以及多家处于成本边际高位的锂矿企业陆续宣布将对旗下资源项目进行养护/暂停,且以阿根廷为首的多个新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影响,虽然对当期资源供应影响较小,但从情绪面对现货及期货价格的发酵提供助力。 实际供需层面,在11月终端需求超预期的刺激下,电芯及正极材料排产显著上行,加大对碳酸锂的消耗量级,拉动对碳酸锂现货采购需求提升。而反观供应端,虽然在需求刺激下产量有增长之势,但是国内供应还是难敌需求增势。11月仍将持续大幅去库,上游冶炼厂在此旺季节点挺价情绪强烈,报价大幅上调,对碳酸锂价格的上涨起到一定支撑。 需要注意的是,11月15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的公告,自2024年11月起,锂电池的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至9%。这一政策调整旨在通过降低出口退税来引导国内价格修复,同时缓解国际贸易指责,并鼓励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提及出口退税的下调对锂电行业的影响,SMM认为主要体现在锂电池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加、锂电池产品的出口价格将上升,可能导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以及行业去产能等三方面。 前两者都比较好理解,第三点,出口退税的降低也被视为加速行业去产能的手段。通过降低退税,政府希望淘汰那些依靠价格战生存的企业,引导鼓励中高端制造业摆脱过度依赖价格竞争的局面,转向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为核心的良性竞争。这将有助于减少过剩产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点击查看详情 机构评论 广发期货表示,消息面上,雅化集团津巴布韦卡玛蒂维锂矿项目二期全线投产,将实现年处理锂矿石230万吨,年产出锂精矿35万吨。基本面变化不大,供给仍偏宽松,短期上游排产预计基本稳定有微增,上游厂商降低库存挺价意愿增加;近期澳矿三季报陆续发布,部分矿山下调中期的产量指引,更多影响中期预期。下游排产持续超预期改善,11月磷酸铁锂排产预计环比增加,政策利好及提前备库带动电池厂排产好转,头部订单饱和。库存已经连续十二周回落,下游补库量增加,上游库存消化显著,整体上库存对基本面的压力缓和。短期而言,基本面边际好转超预期强劲需求对碳酸锂市场形成支撑,但从平衡上看供给仍偏宽松,反弹后也有产业套保压力。目前市场对方向有一定分歧较大,短期或维持震荡,12月后若需求无进一步超预期表现价格面临一定压力,主力关注8万附近表现。 广州期货表示,11月15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碳酸锂周度产量及开工率小幅回升。碳酸锂周度库存维持回落,周环比下降1.51%至约10.91万吨;上游库存周环比下降4.47%至约3.42万吨,贸易商等中游环节库存周环比增加3.18%至约4.54万吨,下游库存周环比下降4.75%至约2.95万吨。电池出口企业成本小幅上行,尾盘情绪带动小幅上涨。上游不排除有一定的复产回暖,关注需求后续表现,期价或维持震荡走势,激进者可尝试短线区间低位布多。 华泰期货表示,目前碳酸锂总库存仍处高位、交易所仓单仍在持续增加,11月仓单强制注销后流向下游,现货流动性或增加。盘面价格涨至八万上方,产业空头套保意愿仍在。中长期来看,盘面若给予理想的利润,空头套保资金或进场,叠加新增产能投产放量,中长期仍偏空以出清过剩产能。
多家材料企业四季度产能利用率较高,排产预期带动下,碳酸锂价格一个月内涨回“8”字头。 锂价持续上涨带动板块连续拉升,11月13日,永兴材料(002756.SZ)、赣锋锂业(002460.SZ)收涨6%以上,天齐锂业、融捷股份、中矿资源收涨2%以上。今日碳酸锂主力合约2501收盘价86500元/吨,涨幅6.4%。 此前,碳酸锂期货盘中最低跌至68250元/吨。现货方面,短短一个月内,碳酸锂价格涨幅高达13.29%。此外,财联社记者获悉,今日雅保拍卖200吨碳酸锂,成交价83400元/吨。 有锂行业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分析,近期上涨主要由于下游排产预期很好。某龙头电解液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今年四季度预计排产环比增长5%。今年排产确实较好,较往年的四季度环比增长幅度有所提升。 龙蟠科技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三季度以来,公司一直保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受限于自己的产能,四季度环比没有较大增长,但也是接近满产的情况。 国投安信期货高级分析师吴江对财联社记者分析,近期碳酸锂市场总体库存减少明显,中间贸易商似有囤货迹象。澳矿报价明显反弹,最新报在800美元左右。下游补库不充分可能是近期锂价难跌的主要因素。 吴江分析,短期来看,持看多思路,核心在于需求延续旺季态势,行业库存整体去库较好,货源向贸易商集中,下游补库不充分,和订单的旺盛状态构成矛盾。矿端有挺价动作,技术上看,锂价反弹势头强。 上述电解液企业人士表示,今年需求的增长主要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销量,以及储能需求增长拉动。湖南裕能在昨日披露的调研活动信息中亦表示,受益于以旧换新等支持性政策,不论是动力电池领域,还是储能领域的需求都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 对于四季度排产预期,湖南裕能对投资者表示,目前公司产品基本实现满产满销。价格方面,整体而言,碳酸锂目前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短期内受供需关系、期货价格、消息面、情绪面等因素综合影响,较为复杂,存在波动的风险。
受益多重利好刺激,今日部分锂电池股维持涨势。截至发稿,中国石墨(02237.HK)、超威动力(00951.HK)分别上涨1.32%、0.69%。 注:港股锂电股的表现 从上图来看,部分锂电股表现优于恒生指数,目前该指数跌超1%。赣锋锂业早盘一度涨超5% 注:恒生指数的表现 锂电池股表现与近日两则消息有关。首先,碳酸锂期货在近日持续走强。具体来看,11月11日,碳酸锂期货快速走高,重新站上80000元/吨关口。在随后的交易日中持续走强。 截至发稿,碳酸锂期货涨2.89%,报83650。 注:碳酸锂期货的走势 华安证券指出,碳酸锂期货快速反弹有其底层因素,即现在碳酸锂社会库存进入去库周期了,锂盐厂和材料厂库存偏低,后两者有补库的需求。 建信期货也给出类似观点,他们指出上游锂矿以及磷酸铁锂价格均在上涨,产业链涨价特征显现,年内碳酸锂需求有望走强。 近期海外锂矿公司宣布停产 除了碳酸锂期货走强之外,近期海外锂矿公司宣布了一系列减产和停产措施,有助于价格稳定。 海外锂矿公司皮尔巴拉矿业公司在近日宣布,计划从12月1日起将Ngungaju工厂置于维护状态,同时将2025财年锂精矿产量指引下调10万吨至70万吨至74万吨。 澳大利亚Liontown也对外发布减产计划,计划将2027财年末的矿石产量目标从此前每年300万吨下调至280万吨。此前,全球最大的锂矿商美国雅宝也宣布暂停在澳大利亚的扩张计划。
SMM 11月12日讯:11月12日早间能源金属板块盘中快速走高,指数一度飙涨逾7%,盘中最高上探至573.91,触及2023年8月以来的新高。个股方面,天华新能一度20CM涨停,威领股份封死涨停板,中矿资源、赣锋锂业、西藏矿业、天齐锂业等盘中一同涨逾5%。 消息面上,中信证券表示,2024年三季度锂价下跌导致海外锂矿扩大减产,部分矿企出售资产回笼资金。中信证券认为澳洲锂矿已经开始亏损现金,后续不排除有更多锂矿减产,因此下调2026年锂行业供应过剩量为2.5万吨,短期锂行业基本面已经改善,当前锂价已经超跌,叠加锂股票的“抢跑”效应,锂板块有望反弹。 而近两个交易日,碳酸锂期货也在持续反弹,并再度站上8万元/吨的关口,截至11月12日午间收盘,碳酸锂主连以4.08%的涨幅报81700元/吨。 对于碳酸锂期货大涨的原因,SMM认为宏观利好以及基本面转好缺一不可。宏观方面美国即将上任的总统特朗普侧重传统能源的发展,而且还在竞选过程中表示将计划降低或取消燃油效率标准,这可能导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进一步上升。此外,他还计划取消现有的7500美元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这也将减缓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针对特朗普上台后对新能源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国内企业“抢装先机”,意在特朗普上台之前加大出口量级。因此今年四季度末呈现“淡季转旺、更胜一筹”的生产情况。不论是动力电芯还是储能电芯均在11月表现出优于10月的订单情况,即使12月存减量预期但是减幅也较为有限。反馈至下游正极材料,同样呈现11月优于10月的排产预期。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近期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持续反弹,截至11月12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涨至76000~77400元/吨,均价报76700元/吨,相较10月25日低点的73300元/吨上涨3400元/吨,涨幅达4.64%。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需求拉动下,国内碳酸锂产出量也呈上行之势。但相较于下游需求的超预期,国内碳酸锂产出量增幅有限。预计11月仍将延续去库格局。且近期,随着下游需求持续攀升,碳酸锂消耗量级也在逐步加大,需求攀升拉动市场对碳酸锂零单现货采买需求,碳酸锂现货市场成交情况相对乐观。上游锂盐厂在此需求旺季节点挺价情绪强烈,整体来看碳酸锂现货成交价格重心持续上移。 10月新能源汽车零售创新高 汽车市场11月迎来年末“冲刺”阶段 且值得一提的是,11月11日下午,中汽协以及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陆续发布10月汽车市场以及动力电池市场的产销及装车量的情况。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146.3万辆和1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9.6%,新能源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8%,超市场整体预期。 动力电池方面,10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9.2GWh,环比增长8.6%,同比增长51.0%。1-10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05.8GWh, 累计同比增长37.6%。 且10月新能源汽车零售方面的表现也十分出色,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国庆假期期间,乘用车市场热度提升显著,节后虽有所回落,但整体车市继续维持回升向好态势。他表示,10月新能源零售创出新高,是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的表现,体现出市场对国家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双新”政策的良好反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已连续4个月突破50%。 对于11月的预期,崔东树还表示,汽车市场迎来了年末“冲刺”阶段。崔东树预计,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四季度预计为355万辆,同比增长39%,2024年累计销量预计为1068万辆,同比增长38%。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也表示,进入11月,车企及经销商保持冲刺状态,促销力度不减,购车需求将持续释放。其预计,11月终端销量与10月相比,保持增长态势,地方以旧换新置换政策对市场的拉动效果逐渐显现。 机构评论 创元期货分析师余烁认为,碳酸锂期货突破80000元/吨关口,受到多重利好因素叠加影响。一方面,宏观政策利好带动动力电池终端消费超预期。另一方面,美国大选结果落地,后续关税可能提高,国内电池厂为抢出口而增加排产,且明年春节来得较早,企业提早进行备库,需求端保持强劲。 兴业期货分析师刘启跃表示,碳酸锂期货昨日强势上涨的主因是需求旺盛势头延续。从下游排产和采购情况看,整体表现超出市场预期,电芯产量拐点并未显现,同时锂盐采购规模无大规模下滑。 国泰君安期货表示,当前锂价偏强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回暖带动的估值修复。从需求端看,新能源车以旧换新政策叠加储能年终并网效应,推动下游需求上行,11月电芯、正极材料和电解液排产均环比增长,强于前期预期。供给端方面,10月澳洲锂矿发货量回落,未来供应趋紧,预计11月碳酸锂市场将出现供需缺口。与此同时,2025年长协签订在即,上游企业挺价意愿增强,增加了下游签约难度,部分下游企业或转向现货市场提前备货,现货价格较为坚挺。展望后市,上行空间预计有限,原因如下:一是后续采购可能提前透支,同时12月下游排产环比将有所下降;二是锂价抬升带动上游利润修复,冶炼端开工率和矿端发货量或将增加,新增供给压制上行空间。 西南期货表示,澳洲矿山陆续发布三季度财报,部分矿山下调产量指引,长期来看矿端增量或不及预期,国内碳酸锂产量维持稳定增量,锂辉石制锂利润尚可,本周产量创新高,需求端下游排产数据好于此前预期,尤其储能领域需求超预期增长,库存拐点到来时间或推迟,本周库存继续维持去化,碳酸锂有望在11月迎来供需阶段性修复,下方价格支撑走强,关注宏观情绪变化。 东吴电新团队表示,受益于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及新车型推动,10月国内销量超预期,全年销量上修至36%+增长。同时,11至12月排产超预期,淡季不淡,预计2025年电动车销量有望保持20%增长,产业链盈利反转在即。其认为,各环节新增产能则明显放缓,供需关系持续好转,2025年反转可期。
来自雅保公司(NYSE:ALB)的消息显示,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11月6日,雅保公司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公布了其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业绩。 2024年第三季度,雅保公司净销售额14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23亿美元,同比下降41%,主要是由于储能价格下降,部分被储能业务(+16%)和特种业务(+4%)的高销量所抵消。 2024年第三季度,雅保公司净亏损11亿美元,同比减少14亿美元;摊薄后每股亏损9.45美元,其中包括8.61亿美元的税前费用,主要与之前宣布的资本项目资产注销有关。公司调整后的EBITDA为2.1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41亿美元,主要原因是锂价值链价格降低导致利润压缩和股权收益减少,这远远抵消了有利的销量增长、成本和生产率效益。 其中,雅保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储能的净销售额为7.67亿美元,减少了9.3亿美元,降幅为55%,原因是价格下降71%远远抵消了锂项目增加带来的销量增长16%,包括智利的La Negra扩建和中国钦州和眉山工厂,以及化学级锂辉石的销售。调整后的EBITDA为1.43亿美元,减少了4.62亿美元,主要原因是锂市场价格下跌和股票收益减少造成的利润率压缩,抵消了有利的销量增长。
摘要: 24Q3锂价下跌导致海外锂矿扩大减产,部分矿企出售资产回笼资金。中信证券认为澳洲锂矿已经开始亏损现金,后续不排除有更多锂矿减产,因此下调2026年锂行业供应过剩量为2.5万吨,短期锂行业基本面已经改善,当前锂价已经超跌,叠加锂股票的“抢跑”效应,锂板块有望反弹。 原文: 澳洲锂矿已经主动减停产,后续态度决定锂价走势。 澳矿大面积减停产是上一轮锂价止跌的重要原因之一,本轮锂价快速下跌导致澳洲、中国、非洲和加拿大的高成本锂矿开始主动减停产,若锂价继续下跌,将开始影响成本更低的澳洲主力矿山,进而对全球锂资源供应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澳洲锂矿的后续态度对锂价的走势至关重要,中信证券预计更多澳矿或将面临财务危机导致被动减产。 24Q3海外锂矿产量下滑,锂精矿售价下跌。 2024年第三季度,海外在产的主要锂矿企业合计生产锂精矿约95.4万吨,环比减少1.3%。其中Mt Marion和Pilbara主动降低采矿量和选矿产能,产量分别环比下滑23.6%/2.6%;Wodgina采矿品位下降,产量环比减少19.0%。Greenbushes、Bald Hill和NAL锂锂精矿产量分别环比增长22.3%/8.6%/4.9%。三季度海外锂精矿售价随中国市场锂盐价格下跌,抑制锂矿生产意愿,部分企业为缩减开支、保留现金而主动减产。 海外锂矿扩大减产范围,澳矿企业出售资产回笼资金。 Pilbara公司计划从2024年12月1日起将Ngungaju工厂置于维护状态,将2025财年锂精矿产量指引下调10万吨至70-74万吨,这将实现2亿澳元的现金流优化。MRL公司偿债压力较大,在近期出售Onslow Haul Road的部分权益和一处油气资产的探矿权,总价为24.3亿澳元。中信证券认为MRL出售资产态度果断,说明该公司现金流压力显著,后续资本开支会更加谨慎,MRL或许会重新审视亏损现金的业务。 澳洲锂矿已经开始亏损现金,不排除有更多锂矿减产。 中信证券测算2024财年Pilbara锂矿完全成本为944美元/吨,当前锂价下该公司已经亏损。据MRL公司维持性资本开支及生产成本的指引,中信证券预计2025财年锂板块经营性自由现金流为-2.26亿澳元,这意味着MRL公司锂板块2025财年将亏损现金。中信证券测算Kathleen Valley锂矿在投产初期的现金成本高达1426美元/吨,即使稳定运营后,该锂矿完全成本也将高于澳洲成熟锂矿。澳洲锂矿已经开始亏损现金,中信证券预计后续锂矿减产幅度将会扩大,全球供应量将不及市场预期。 全球锂供应过剩量逐步收窄,短期供需已经改善。 锂价下跌导致全球主要锂产区陷入亏损并减停产,在建项目的投产节奏也大幅放缓,因此中信证券下调全球锂资源产量增速预测,预计锂行业供应过剩幅度将从2024年的9.4万吨收窄至2026年的2.5万吨。9月份国内锂盐产量及锂精矿进口量均环比下滑,锂盐需求量连续三个月增长,9月份国内碳酸锂供应由过剩转为短缺1.1万吨。中信证券预计四季度国内锂电池及正极材料需求有望环比提高,锂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 风险因素: 锂价大幅下跌的风险;澳洲锂矿停产情况低于预期;锂需求增长低于预期;新能源产业链库存高于预期。 投资策略: 24Q3锂价下跌导致海外锂矿扩大减产,部分矿企出售资产回笼资金。中信证券认为澳洲锂矿已经开始亏损现金,后续不排除有更多锂矿减产,因此中信证券下调2026年锂行业供应过剩量为2.5万吨,短期锂行业基本面已经改善,中信证券认为当前锂价已经超跌,叠加锂股票的“抢跑”效应,锂板块有望反弹。
11月6日晚间,深圳新星(603978)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资产转让签署《补充协议》的公告。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旨在优化产业结构并剥离不良资产,公司全资子公司松岩新能源材料将六氟磷酸锂项目的相关设备和劳动力转移至赣州市松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转让价款为1.6亿元。 截至公告披露日,松岩新能源已收到汇凯化工支付的资产转让款4000万元。补充协议规定,汇凯化工需在2024年11月30日前支付剩余4160万元,并在协议签署后5年内支付剩余7840万元。松岩新能源同意在汇凯化工支付4160万元后,协助办理项目公司100%股权的过户和相关交割手续。 资料显示,深圳新星主要从事铝晶粒细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2021年开始布局新能源锂电池材料行业,规划在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松岩工业园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六氟磷酸锂建设项目,中试生产线已于2021年12月投产,一期3,000吨生产线已于2022年9月投产,二期2,000吨生产线已于2022年12月底投产,三期7,000吨生产线尚未投产。 关于剥离六氟磷酸锂相关资产的原因,深圳新星此前曾提到,近年来,由于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六氟磷酸锂业务板块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且短期内经营业绩很难有较大的改善。为提高公司整体经营效率,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聚焦优质主营业务,改善财务状况,公司全资子公司拟剥离部分六氟磷酸锂项目资产。 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六氟磷酸锂(LiPF6)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2023年全球六氟磷酸锂出货量增长26.1%达到16.9万吨,但是由于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下跌,市场规模仅为194.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3.7%。 EVTank表示,目前全行业处于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状态。截止2023年年底,全行业实际投产产能已经超过30万吨,在建和规划名义产能在2025年超过100万吨。2023年由于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部分规划产能已经处于停滞状态。 此外,六氟磷酸锂的平均价格由2022年最高峰的接近60万元/吨下降到2023年年底的7万元/吨左右。 电池网还注意到,近日,六氟磷酸锂头部上市公司多氟多(002407)在其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受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影响,公司部分产品价格及行业内企业的盈利水平处于周期性底部。但是,当前行业出清一直在持续,六氟磷酸锂行业见底信号明显,从长远角度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高,锂电材料的需求仍然旺盛。多氟多认为未来六氟磷酸锂价格将稳中有升,但短期内难以有较大突破。
10月2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召开2024年三季度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表示,前三季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良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经营保持稳健增长,主要产品产量、投资同比增长,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幅明显,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 一是生产形势稳健合理。 前三季度,规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速9.7%,高出工业领域3.9个百分点。其中,矿山采选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6.2%,冶炼加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在产量方面,十种有色金属产量5874万吨,同比增长5.6%。其中,精炼铜产量1004万吨,同比增长5.4%;电解铝产量3255万吨,同比增长4.6%。六种精矿含量457万吨,同比下降0.5%;氧化铝产量6313万吨,同比增长2.4%;铜材产量1633万吨,同比下降2.3%;铝材产量5035万吨,同比增长8.0%。 根据协会各分会统计, 新能源金属中工业硅产量373.2万吨,同比增长41.9%;电解镍产量23.2万吨,同比增长3.2%;精炼钴产量约10.5万吨,同比增长9.8%;碳酸锂产量为45.9万吨,同比增长25.9%;三元正极材料产量约51.8万吨,同比增长13%。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增幅好于全国工业水平。 前三季度,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4.4%,增幅比全国工业投资增幅高出12.1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22.5%,高于全国采矿业9.3个百分点,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24.8%。有色金属民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5%,增速比全国有色金属工业投资高出3.1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8.6%;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9.4%,增速均较上半年有所扩大。 三是对外贸易表现出较强韧性,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前三季度,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2710.6亿美元,同比增长8.7%。其中,进口额2202.4亿美元,同比增长7.9%;出口额508.3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增速较上半年提高8.1个百分点。 铜铝矿石资源进口保持增长,其中,铜精矿、铝土矿进口实物量分别为2106万吨、1.19亿吨,同比分别增长3.7%、12.1%;锂精矿进口实物量390万吨,同比增长24.8%;镍矿进口实物量为2908万吨,同比下降13.0%。铜产品进口与铝产品出口保持双增长,其中,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409万吨,同比增长2.6%;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491万吨,同比增长15.5%。新能源金属进出口量有所增长,其中,碳酸锂进口量16万吨,同比增长48.7%;未锻轧镍、工业硅分别出口8万吨、55万吨,均大幅增长。稀土出口量4.3万吨,同比增长6.4%。 四是主要常用有色金属价格高位波动,新能源金属构筑合理价格。 前三季度,主要金属品种的国内市场价格走势强于国际市场,国内现货市场铜均价74684元/吨,同比上涨9.3%;国内现货市场铝均价19718元/吨,同比上涨5.9%;国内现货市场铅均价17395元/吨,同比上涨11.9%;国内现货市场锌均价22594元/吨,同比上涨3.9%。 新能源金属价格处于底部震荡构筑合理价格区间的阶段,国内现货市场工业硅均价1.4万元/吨,同比下跌13.1%;国内现货市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9.6万元/吨,同比下跌68.2%;国内现货市场镍均价13.5万元/吨,同比下跌25.0%;国内现货市场钴均价21.2万元/吨,同比下跌25.3%。 五是规上有色企业利润总额同比明显增长。 前三季度,11464家规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040.9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利润总额2949.7亿元,同比增长42.9%,其中,独立矿山企业实现利润695.1亿元,同比增长18.7%,冶炼企业实现利润1677.3亿元,同比增长72.9%,加工企业实现利润577.3亿元,同比增长13.4%。 前三季度,规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5%,同比提高0.88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6.5%,同比提高1.6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0.4%,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陈学森指出,随着国内扩大内需稳增长的宏观政策持续显效、改革举措持续落地,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也在不断积累。预计四季度,在我国各项积极政策的作用下,国内有色金属产品需求将稳中有升,全年有望实现促稳提质的目标。 基于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对全年有色金属工业主要指标预判如下: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6%左右,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增速在5%左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在10%以上, 有色金属进出口量、额都将保持稳定增长,铜、铝等常用有色金属价格维持高位波动,工业硅、碳酸锂价格低位运行,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有望与去年持平,维持历史较高水平。
10月24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公布2024年9月锂行业运行情况。 锂价跌势不改 数据显示,2024年9月,锂行业受价格影响,企业延续减产趋势,江西地区部分产线关停。锂价低位运行,仍在8万元/吨以下,企业产量多数下调。需求端,电池与新能源车产量保持增长态势,新能源车销量小幅增加。 其中,2024年9月,国内碳酸锂价格在8万元/吨以下运行。9月30日,工业级碳酸锂价格为7.25万元/吨,环比上涨1.4%,比去年同期下降53.4%;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7.55万元/吨,环比上涨0.7%,比去年同期下降55.0%。 9月底碳酸锂期货现价差与上月基本持平。2024年9月27日,广期所碳酸锂主力合约收盘价为7.86万元/吨,环比下降0.5%,比去年同期下降47.6%,环比降幅小于碳酸锂现货环比降幅,月末期现价差为6050元/吨。 最新市场报价方面,根据SMM数据,10月24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7.165-7.495万元/吨,均价7.33万元/吨,较前一日下跌0.035万元/吨。 期货方面,10月24日,碳酸锂主力合约2501开于75,600元/吨,收于74,200元/吨,当日收盘价较前一日结算价下跌0.4%。 西南期货分析称,进入10月旺季驱动或有所减弱,正极材料产成品库存持续增加,正极材料11月排产数据有较明显降幅,库存方面短期仍维持去库趋势,不过四季度逐步进入消费淡季,碳酸锂供需过剩压力再度增强,叠加仓单临近集中注销,仓单明显增长,价格上方压力较大,预计短期价格弱势震荡。 SMM认为,上游锂盐厂仍然保持较强的挺价情绪:下游材料厂目前暂无为11月备库想法,持谨慎观望态度。虽10月下游需求量维持相对乐观预期,但受目前碳酸锂库存水平影响,下游材料厂备库想法暂不强烈,预计近期酸锂现货价格仍有下跌趋势。 10月24日,紫金矿业在最新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披露,现阶段锂行业供应过剩局面未得到明显逆转,锂价跌势短期还将持续,价格的快速下跌有助于供需两端尽快实现再平衡。中长期全球新能源汽车、储能行业需求空间仍大,预计2030年全球碳酸锂需求将超过300万吨,随着本轮库存、产能出清周期的完成,未来需要相对合理的锂价来刺激锂供应释放从而响应需求的增长。 巨资豪赌抢矿 尽管市场普遍对于锂价走势保持低位徘徊的预判,但全球锂矿资源争夺战仍在加剧,10月以来,全球多家上市公司企业巨资抢矿。 当地时间10月9日,全球矿业巨头力拓宣布与美国阿卡迪姆锂业公司达成交易协议,以全现金交易的方式收购阿卡迪姆,对其估值约为67亿美元。 力拓集团表示,将以每股5.85美元的价格收购阿卡迪姆,这相较阿卡迪姆10月4日每股3.08美元的收盘价,溢价达到了90%。 通过此次收购,力拓将获得位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的锂矿,并且获得包括特斯拉、宝马和通用汽车等客户。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力拓具有雄厚的财务实力和跨国经营经验,双方合并后预计将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此次溢价收购显示出海外矿企对锂价的乐观态度,这将给市场带来更多信心,锂资产并购也将提升行业集中度,锂价向下空间有限。近期锂价温和上涨,市场情绪回暖带动低估值的锂板块出现反弹行情。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0月16日,通用汽车宣布将与加拿大锂矿公司美洲锂业(Lithium Americas)成立合资企业,开发其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的Thacker Pass矿场。 具体来看,通用汽车将向美洲锂业投资6.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5亿元),其中包括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6亿元)现金和1.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9亿元)信用贷款,以持有Thacker Pass项目38%的股份,美洲锂业则持有剩余62%的股份。 10月22日,四川省甘孜州麦基坦锂矿勘查探矿权正式启动公开招标出让程序。根据披露,此次招标公告日期为10月23日至11月19日,投标企业净资产不得低于3亿元。 公告显示,此次出让的麦基坦锂矿勘查探矿权,是由自然资源部组织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实施,首次出让期限为5年,勘查矿种为锂矿。 据报道,麦基坦锂矿就是国内关注度极高的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雅江县交界处的“甲基卡新三号矿脉(X03)”,总面积超过20平方千米,规模大、品位高,适合露天开采,普查结果显示其氧化锂资源量为88.55万吨,平均品位为1.5%。 知情人士透露,麦基坦锂矿是近年来我国发现的一条超大型锂矿脉,目前意向买家较多,包括宁德时代、天齐锂业、盛新锂能等众多潜在买家均觊觎已久,竞争可能较为激烈。 总体来看,碳酸锂市场仍处于去库期,价格缺乏上涨动力,但在成本支撑下,锂价亦无大幅下调的空间。锂作为锂电池核心材料,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全球抢矿潮将持续上演。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