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346个
12月19日上午,以“合作共建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华友第七届国际年会在桐乡盛大开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破难而进、逆势而上,继续强劲发展的历史机遇中,来自海内外的500多位合作伙伴、客户代表和供应商代表,以及相关金融机构、证券机构、媒体机构等友人相约桐乡,欢聚一堂,凝聚发展共识、克服困难挑战,为共同创造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汇聚强大合力和澎湃动能。 集团董事长陈雪华,桐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穆运安,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丰田通商(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绵贯辰哉,浦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容三,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邓小嘉,巴斯夫电池材料全球高级副总裁、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贝铭凯,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志刚,衢州智造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巫建民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集团总裁陈红良主持。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部长卢胡特阁下通过视频方式对华友成立二十周年表示祝贺,对华友在印尼的投资表示由衷的感谢与对在印尼始终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表示高度肯定。部长阁下指出,在上个月召开的G20峰会上,两国元首就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持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持续打造高水平合作新格局。华友作为中资企业的优秀代表,在印尼的投资充分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过去一年里印尼华越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充分彰显了华友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蓝图。当下,华友正在加速扩展镍资源产业,今年华友与淡水河谷印尼合作,双方承诺到 2050 年实现碳中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这一举措充分凸显了双方对ESG方面的高度重视,在华友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期待印尼与华友在未来的合作能达到新的高度。 “开放实现共赢,合作引领未来。”桐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穆运安代表市委、市政府在致辞中讲到,时值华友成立二十周年之际,20年来,华友立足桐乡走向世界,在新能源锂电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下,全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华友钴业主动进军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并将上游资源控制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有竞争力的锂电材料一体化龙头企业。不久前,华友钴业董事长陈雪华更是作为桐乡的优秀企业家在今年的G20峰会上受到印尼总统佐科的接见,这不仅为桐乡市民营经济发展树立了成功典范,也为桐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华友继续发扬开拓创新精神,为行业进步和桐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电投集团为华友提供绿色的动力和能源,华友为世界提供绿色的产品。”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对未能来到会议现场表示遗憾,对中国·华友第七届国际年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讲到,华友是中国民企500强企业,是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的领军企业、全球最大的钴产品供应商。国家电投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双方的合作将为美丽中国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分行行长许文醉受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行副行长袁龙委托发表致辞。他讲到,中行与华友的合作起始于2008年,14年来,中行与华友之间的合作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华友已成为新能源锂电材料的行业龙头,已经构建了具有华友特色的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是浙江民营企业的典范。浙江中行作为华友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未来将一如继往地为华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全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做出更大贡献。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我们共同期盼和追求的目标。”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间接采购总监芦伟在致辞中讲到,从2019年开始宝马与华友在中国达成电池回收合作。三年来,双方都致力于长期稳定的发展,富有前瞻性的思考,双方通过电动化和循环经济将推动汽车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年5月份,华晨宝马与华友在动力电池原材料回收闭环管理和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领域开启了新的创新模式,为新能源行业的绿色发展探索出一条光明大道,深化双方在循环经济和碳排放上的合作,成为新能源车电池回收行业绿色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先行者。未来,双方将凭借共同的理念以及卓越的实力,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华友一直以来不断践行社会责任,在ESG方面具有强大竞争力。”韩国LG新能源公司采购中心长金东秀在致辞中讲到,华友有二十年的成长积淀,尤其近年来,华友在电池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华友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池材料企业,在电池用金属资源和前驱体相关领域,掌握着全球最高水平的技术与品质。为了深化双方在循环方面的合作,双方也将努力在印尼联合建设从金属到电池端整体的电池生态链体系,携手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深入合作,期待双方能够成为照亮彼此未来的光明灯塔。 “只要初心不变,就不怕任何变化。”陈雪华董事长在致辞中对参加年会的各级领导、各位嘉宾、各界朋友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陈董在分析了当前新能源锂电发展局势时讲到,华友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特别是今年以来,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一批合作协议、推进了一批合作项目、取得了一批合作成果,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开放带来进步,合作实现共赢,开放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陈董讲到,20年来,特别是“十三五”、“十四五”以来,华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一条重要的感悟就是开放,在开放中凝聚产业共识、推动务实合作,塑造充满自信、走向世界的华友。与此同时,陈董也剖析了锂电材料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要加强技术合作,构建开放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要深化园区共建,深入推进“两集两化”发展模式;要实现共同发展,要与客户、供应商等合作伙伴一起成长。华友愿与社会各界、产业同仁一道,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共同增强锂电材料健康发展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 “相逢不易、相守更难”!在这个充满挑战、充满希望的时代,让我们秉持“合作共建、共赢未来”的合作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开放应对困难挑战,以更好的合作谋求发展共赢;让我们同声相应、同心相知、以新的认识、新的作为去谱写新的篇章,共同开创锂电材料产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近日,宁德时代(300750)发布公告,公司成功发行了2022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发行总额为人民币50亿元,募集资金已到账。 据悉,9月28日,宁德时代公告,为保障公司未来生产经营和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拓宽公司融资渠道,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公司拟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注册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含100亿元)的中期票据。 12月2日,宁德时代收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出具的《接受注册通知书》(中市协注〔2022〕GN27号),同意接受公司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注册,注册金额为100亿元,注册额度自通知书落款之日起2年内有效,公司在注册有效期内可分期发行。 宁德时代表示,随着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发展,公司业务和生产规模快速增长,所需的产能布局、研发投入等经营性资金需要相应增长。尽管公司于2022年完成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融资,但上述融资需专项用于宁德福鼎、广东肇庆、江苏溧阳等电池生产基地及研发项目等募投项目,仍不能完全满足公司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 综合考虑业务发展规划、资金需求及财务状况、市场流动性等情况,宁德时代此次拟通过分期发行中期票据的方式,补充公司未来项目建设及营运等所需资金。同时,本次发行中期票据与股权融资将形成有效互补,有利于拓宽公司的融资渠道,进一步为公司发展提供长期资金保障,也有助于优化公司财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对公司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电池网注意到,宁德时代频频募资扩产锂电池的背后,是有着大量电池订单的支撑。据了解,仅在12月份,宁德时代已与4家车企签订战略协议,分别围绕动力电池、汽车后市场运营等方面展开合作。 12月15日,宁德时代与博世汽车售后宣布签署全球后市场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以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 12月14日,宁德时代与华为终端在福建宁德签署合作备忘录。华为终端将推荐宁德时代作为华为智选车合作伙伴汽车动力电池的第一优选合作伙伴;宁德时代将为华为智选车项目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品质汽车动力电池产品,以支持华为智选车产品更快地面向市场,充分保障华为智选车产品的创新性和领先性。 同日(14日),宁德时代还与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宁德时代与奇瑞集团将在产品、商务、市场推广、商业信息资源等领域展开全方面的合作。除乘用车电池供应及技术合作外,双方还将在大巴、物流车、重卡、电动船舶等领域对公共交通、新能源三电融合和换电等业务开展联合探索,促进并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另外,近日,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入股奇瑞汽车的母公司奇瑞集团,问鼎投资以23,094.66万元的出资额,持有奇瑞控股3.73%股份,成为公司第七大股东。 12月8日,宁德时代公告,Honda(本田)中国将于2024年至2030年之间,从宁德时代预计采购123GWh纯电动车动力电池,这些动力电池将在宁德时代宜春工厂集中生产。 12月5日,福田汽车公告拟与宁德时代共同出资成立福田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新能源电池经营性租赁业务,共同开拓新能源场景运营市场,提升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12月19日消息,韩国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周一在一份声明中说,将在2026年底前投资4万亿韩元(约213.2亿元人民币),以扩大其在韩国忠清北道奥昌的电池厂的产能。 LG新能源表示,这笔钱将用于扩大奥昌工厂的圆柱形电池的生产能力。新的创新技术,如智能工厂,也将得到应用。此外,该项目还预计将再雇佣1800名员工。 据LG新能源公布的三季度财报,第三季度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89.9%至7.65万亿韩元,环比二季度(5万亿韩元)增长50.8%,达到季度最高水平;营业利润5219亿韩元,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3728亿韩元),环比二季度(1956亿韩元)增长166.8%。同时,LG新能源还宣布,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在手订单达370万亿韩元。 LG新能源此前宣布,将专注于北美市场,并透露其“五年内年销售额增长三倍以上,营业利润率达到两位数”的中长期业务目标。 在发布三季报的同时,LG新能源还提出了在北美地区扩大市场竞争力的具体措施。其中,在产能方面,LG新能源计划稳步扩大北美产能,加速市场主导地位。目前LG新能源在美国拥有两家工厂,其一位于密歇根州,由LG新能源独立运营,另一家则是LG新能源与通用汽车合资运营的俄亥俄州工厂。LG新能源还将与通用汽车在田纳西州和密歇根州新设两家合资工厂;与Stellantis合资在加拿大成立一家工厂;与本田汽车在美国俄亥俄州新建一家合资企业,耗资44亿美元造一家汽车电池厂。到2025年,LG新能源在北美市场的产能将达到250-260GWh。 值得注意的是,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全球各国注册的电动汽车电池总装车量为390.4GWh,同比增长75.4%。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市场呈现持续增长。其中,LG新能源动力电池装车量以53.7GWh保持第二位,同比增长16.1%。
12月18日晚,金浦钛业(000545)发布公告,基于公司全资子公司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京钛白”)的全资子公司安徽金浦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金浦新能源”)的经营发展需要,金浦新能源拟以增资扩股及转让部分认缴出资额的形式引进战略投资者淮北市成长型中小企业基金有限公司(简称“淮北成长基金”)、安徽高新投新材料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安徽高新投基金”)。 公告显示,12月16日,金浦钛业董事会审议同意公司、南京钛白、金浦新能源与淮北成长基金、安徽高新投基金签订《关于安徽金浦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之增资及股权转让协议》。淮北成长基金以1元/每元注册资本的价格对金浦新能源进行增资扩股,以现金方式共计向金浦新能源增资人民币1.3亿元注册资本,南京钛白放弃对金浦新能源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同时南京钛白将其持有的金浦新能源1.3亿元未实缴股权及相应出资义务转让给安徽高新投基金,安徽高新投基金按照0元对价受让金浦新能源前述股权。 本次增资扩股及转让认缴出资额事项完成后,金浦新能源注册资本增加至5.3亿元,其中:南京钛白持有50.94%股权,安徽高新投基金持有24.53%股权,淮北成长基金持有24.53%股权。南京钛白仍为金浦新能源的控股股东,合并报表范围未发生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从受让方来看,淮北成长基金和安徽高新投基金均为当地国资成立的地方产业投资基金。其中,安徽高新投基金2019年3月,出资额为20亿元,安徽省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为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8%,后者实控人为安徽省国资委。此外,安徽高新投基金还持有天力锂能6.3%股份。 淮北成长基金成立于2018年12月,注册资本11.9亿元,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为前者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9.58%,此外股东还包括安徽相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淮北市产业扶持基金有限公司,淮北成长基金实控人为安徽省国资委。 从交易标的基本情况来看,金浦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04月11日,注册资本4亿元,经营范围包括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等。金浦新能源拟在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设2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20万吨/年磷酸铁锂等新能源电池材料一体化项目(分期建设),新能源电池材料一体化项目采用工艺成熟且产成品性能优异的铵法制备磷酸铁技术。该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22年9月底开工建设。 但从最近一期财务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9月30日,金浦新能源营业收入0元,净利润亏损8.53万元。 金浦钛业表示,本次引进战略投资者将进一步优化金浦新能源的股权结构,符合金浦新能源业务发展需要和战略规划,对金浦新能源提高发展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本次交易将为金浦新能源带来可观的现金流,有利于金浦新能源聚焦主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增强经营能力,从而促进金浦新能源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产量】11月国内废旧锂电回收2.87万吨 回收市场向锂看齐 据SMM调研,国内2022年11月废旧锂电回收共28,656吨(包含电池、极片和黑粉形态的回收废料),回收量环比微增3%。 SMM数据显示,2022年11月废旧三元共回收20,635吨,废旧磷酸铁锂回收6,906吨,废旧钴酸锂1,114吨。 综合考虑, 12月预计回收29,044吨,其中废旧三元预计回收19,376吨,废旧铁锂回收8,645吨,钴酸锂回收1,023吨,回收总量环比微增1%。 【政策】电池回收重磅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四部门发话 据权威媒体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健全绿色低碳产品生产和推广机制。 促进居民耐用消费品绿色更新和品质升级。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加大政府对低碳产品采购力度。建立健全绿色产品标准、标识、认证体系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规范发展汽车、动力电池、家电、电子产品回收利用行业。 12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其中,点名指出: 要鼓励建设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产业园区,推动企业聚集化、资源循环化、产业高端化发展。 推动山西、四川、陕西等省、区积极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强化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溯源管理,积极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项目建设。 【公司】钴业龙头进军电池回收市场!1000万元成立新公司 12月9日,赣州腾远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该公司由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经营范围含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再生资源回收,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池销售,电池零配件生产,电池零配件销售,电池制造等。 【互动】2.5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项目已经达产 南都电源12月1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锂电回收方面,公司积极推进产业一体化,首期年处理2.5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项目已经达产,将保证公司锂电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并提升锂电产品毛利率水平。 此外,目前公司储能业务主要分为新型电力储能及工业储能业务。 公司储能业务为全球化布局,目前新储能订单以北美、欧洲、亚太、非洲等为主。 【公司】SK与SungEel将在韩合建电动车电池回收厂 据彭博消息,根据SK的一份声明,SK Innovation和韩国电池回收企业SungEel HiTech于12月13日签署谅解备忘录,将于2023年在韩国成立一家合资企业,运营一家回收电动车电池的商业工厂。 工厂将于2025年开始运营,将从旧电池中提取锂、镍、钴和锰。 【公司】1.5万吨!海螺创业签约锂电回收项目 12月8日,海螺创业与芜湖市高新区管委会在海螺国际会议中心东海厅签署《新能源材料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投资协议》,海螺创业在芜湖市弋江区注册成立安徽海创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资源化循环利用废旧锂电池1.5万吨项目,并作为海螺创业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运营及发展的平台公司,通过全国布局,规划实现公司废旧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总规模100万吨/年。 【公司】格林美于深圳设超级绿色技术研究中心子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格林美(深圳)超级绿色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坤,注册资本5500万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包含: 新材料技术研发;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剂销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等。 天眼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格林美100%控股。 【公司】美国电池回收公司Redwood斥资35亿美元建设电池组件工厂 当地时间12月14日,由特斯拉联合创始人J.B. Straubel创办的电池回收公司Redwood Materials表示,将斥资35亿美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Charleston)一块600英亩的场地上建造一家工厂,回收、提炼和生产电池阳极和阴极部件。 Redwood方面预计,工厂建成后,每年将生产100 GWh的阴极和阳极组件,可为100多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新工厂靠近查尔斯顿港,最终可以使Redwood向海外出口阳极和阴极材料。
SMM 12月19日讯:腾远钴业发布公告称,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依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经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申报、市工信委、省工信厅及工信部主管部门审核、专家评审、现场核查和网上公示等程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近日公告了《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四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2年第32号),公司被列入类型为“再生利用”的第四批企业名单。 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2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的有关要求,制订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旨在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管理,规范行业和市场秩序,促进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提高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水平。 公司此次被列入该名单,是对公司的综合条件、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充分肯定,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将对公司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本次事项未对公司本年度经营业绩情况产生重大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截止12月 19日,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已经跌至54.1~56.3万元/吨,均价报55.2万元/吨,较此前高点56.75万元/吨跌去1.55万元/吨,跌幅达2.73%。 此外,就在上周的12月14日,Pilbara完成第13次锂精矿拍卖,成交价为7505美元/吨FOB,较11月16日的拍卖成交价7805美元/吨FOB下跌3.84%。 虽说碳酸锂价格连跌、被看作“行业远期锂盐价格晴雨表”的P矿价格也出现下跌,但纵观业内各方分析师看法,针对“未来锂价究竟还跌不跌”这一问题,答案仍有显著分歧。 ▌乐观派:淡季正常波动 锂价仍将高位运行 看涨派指出,如今碳酸锂下跌仅是“伴随行业淡季的正常波动,并非价格拐点时刻”,预计碳酸锂价格高位运行时间或将维持较长周期。 例如,平安证券12月18日报告认为,P矿本次3.84%的跌幅“跌幅不大,(价格仍处历史高位)”。当前终端新能源汽车年末抢装周期结束,动力市场需求逐步趋弱。叠加明年Q1为传统销售淡季,下游采购热情减弱;且电池厂有一定库存,目前以消耗库存为主,导致近期碳酸锂贸易散单价有所回落,属于行业淡季前的正常波动。 中金公司12月18日研报也给出了相似观点:本次锂精矿价格的回落并非年内首次,今年7 月锂精矿拍卖价格也曾出现回落。从历史看,锂精矿拍卖价格往往跟随锂盐现货价变动,并不具有显著领先性,因此本次拍卖价格回落主要基于国内锂价调整的背景。 谈及行业价格日后走势时,多位分析师认为供给释放较慢,供需拐点或将延后出现,锂价高位运行周期拉长,仍有望维持较高中枢。 ▌谨慎派:需求或将持续走弱 供过于求即将到来 在近期锂价下跌原因上,看跌方给出的答案与对面大体一致—— 但在后市终端消费与价格走势上,这一方看法却不同。 SMM锂钴分析师马睿预计,上游锂盐厂年前挺价意愿仍较强烈,但考虑补贴完全退坡及一季度进入终端消费淡季等因素的考虑,终端消费仍具进一步走弱的可能,整体价格或呈小幅下行趋势。 另外,浙商证券12月14日的报告则明确给出了“供给或将过剩”的测算数据。其通过对比2023年各季度新增供给和需求量释放,从边际角度判断锂价走势: 资源端方面,预计全球44个主要锂资源项目,2023年Q1-Q4将分别带来5.7、6.6、10.0、12.9万吨供给增量,合计全年供给增量达35.2万吨。需求端来看,预计动力、储能、小型电池三大赛道,2023年Q1-Q4新增需求分别为5.7、6.3、7.3、8.2万吨LCE,全年总需求增量为27.6万吨CLE。 各季度供需平衡分别为-0.1、0.4、2.6、4.7万吨LCE,边际供大于求情况或将出现在2023年下半年。 ▌拐点如何观察? 总体而言,近年来,新能源终端需求带动锂消费的快速爆发与矿端产能的相对刚性,是锂价波动的核心矛盾。券商指出,从时间与空间上来看,目前处于2016年以来锂价格第二轮上行周期的后段。 那么,拐点具体何时到来?各方预期仍参差不齐,不过招商期货建议,可重点关注几个信号: 未来数个季度海外、国内大型锂矿产量增加节奏、中游动力电池、材料需求边际变化;新技术对锂材料体系的长期冲击等。其中: (1)新投产项目与减产项目供给修复具有高确定性:供给放量仍是本轮锂价格松动的最核心影响因素。2022年Q4-2023年Q3全球将迎来锂矿新项目投/扩产高峰期; (2)终端需求强度存在分析,注重库存变化的验证价值:需求边际下滑预期已形成短期现实,但预计仍保持相对高增速,预计对锂价格负向影响不及上一轮。而供需强弱的变化引起价格拐点的三个边际阶段:供给↑+需求↓;库存↑;期间价格↓,目前仍处于第一阶段早期,预计未来有望看到库存水平的增加,但偏验证与趋势确认意义。 (3)关注钠电池等新技术对锂材料体系长期影响:2023年为钠电池产业化的第一年,在高锂价格现状下,需关注钠电池渗透率提升空间,对锂产品需求的长期影响。
【产量】11月中国负极材料产量环比微降1% 同比增长95% 天然石墨方面,鳞片石墨主要产地萝北因气温降低,浮选受到影响,鳞片石墨产量下滑;人造石墨方面,前期负极投产项目有序爬坡,部分项目投产有所延后,主流厂家订单相对充足,供应变动较小,部分厂家因下游采购减弱降低产线开工,市场整体产量有小幅下滑。 12月,各家处于23年订单协商期,市场对于明年负极价格悲观,采购多持观望态度,下游需求弱势延续,负极厂家厂家开工进一步下调,预计中国负极材料产量124,705吨,环比下滑4%,同比增长93%。 【公司】蜂巢能源发布纳米网硅负极技术 12 月 15 日,在蜂巢能源第三届电池日上,蜂巢能源发布了全新一代的高安全动力电池系统化解决方案 —— 龙鳞甲电池 此外,蜂巢能源公布超高速叠片技术 3.0 的命名 ——“飞叠”,发布了高锰铁镍电池和纳米网硅负极,还宣布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布局,开启“动力电池 + 储能电池”双轮驱动战略。 【公司】江苏贝特瑞新材料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2年度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第二批)和复核通过企业名单”, 贝特瑞集团旗下子公司江苏新材料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公司】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顺利送电 12月11日凌晨1时39分,随着国网天水供电公司调度中心下达送电指令,甘谷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顺利送电。 杰瑞负极材料项目位于甘谷县冀城产业园。 一期项目为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于2022年3月11日建设开工,总投资25亿元。 【公司】13万吨硅基负极签约 12月12日,由成都市投资促进局、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中共彭州市委、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天目先导新型高端纳米硅负极材料西南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彭州市举行。 此次签约总投资达50亿元,拟建设年产3000吨高端纳米硅材料、10万吨高端硅基负极材料和3万吨新型纳米硅材料西南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90亿元,预计年税收约5亿元。 【公告】圣泉集团:拟24.8亿元 建年产10万吨生物基硬碳负极 12月16日,圣泉集团发布公告,根据公司发展及战略规划的要求,公司拟采用自主研发的生物质精炼技术,投资24.80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生物基硬碳负极材料项目,打造生物质精炼一体化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司】天赐锂电池电解液项目正式开工 12月17日上午,总投资12亿元的天赐年产2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及10万吨锂电池回收项目正式开工。 天赐项目的顺利落户和开工将为新会区贯彻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江门市“六大工程”,建设“一园三中心”提供坚实支撑,为新会区打造新能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竞逐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赛道注入强劲动力。期望天赐公司以此为新起点,紧抓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优质产品拓展市场,以诚信经营赢得客户,以科技创新开创未来。 【产量】11月六氟磷酸锂产量约1.2万吨 环比下滑1% 11月,中国六氟磷酸锂产量12,063吨,环比下滑1%。主流厂家多以交付长单为主,部分厂家前期新增项目有序爬坡,但下游需求偏弱运行叠加六氟成本下行趋势,下游采购多持观望态度,市场现货成交清淡,部分六氟厂家微降负荷以调整库存。 【公告】电解液巨头12亿元扩产! 新宙邦12月13日晚间公告,拟以全资子公司惠州宙邦为项目实施主体,在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区投资建设电池及半导体等电子化学品生产、研发和中试基地,计划总投资不超过12亿元,建设周期2年。 【互动】钒钛股份:试验线钒电解液生产能力目前达1000m3/年 有投资者向永太科技提问, 董秘,你好,请问公司的15万吨的电解液的产能是否已经正式投产并供货。是否对4季度的公司业绩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12月15日,钒钛股份在接受调研时指出,公司与大连融科共同投资成立的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2022年内在攀枝花市建设电解液产线,实现产能2,000立方米/年,预计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公告】多氟多:拟6亿元参与投资设立氟基新材料产业基金 多氟多12月13日公告,公司拟出资6亿元参与投资由天津金梧桐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普通合伙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南宁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期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枣阳汉江光武新动能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有限合伙人的梧桐树(南宁)氟基新材料转型升级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以市场监督管理局最终核准登记的名称为准)。 【技术】防止锂离子电池爆燃!斯坦福大学研发超高盐度电解液 雷切尔·Z·黄和她在斯坦福大学和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同事们已经开发出一种能够忍受高温而不着火的电池。 这种新型聚合物电解质含有大量的锂盐,称为“LiFSI”,占其总重量的63%。 与直觉相反的是,这与易燃溶剂分子配对,两者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有利于电池的安全和性能。 溶剂分子使电解质能够传导离子,并表现为与传统电解质相同的水平,而高浓度的盐固定这些分子,防止它们蒸发,进而着火。 该团队的不易燃电解质在锂离子电池中进行了测试,该电池能够从室温一直安全工作到212°F(100°C)。 斯坦福大学教授鲍哲南(音译)表示:“这一新发现为基于聚合物的电解质设计指明了一种新思路。这种电解质对于开发高能量密度和安全的未来电池非常重要。” 【互动】新宙邦:公司年产2400吨新型锂盐项目的一期投产 12月9日,此前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新宙邦:湖南福邦新型锂盐项目正式投产没,产量如何? 新宙邦对此回复表示:公司年产2,400吨新型锂盐项目的一期已于今年顺利投产。 【公司】多氟多总经理李云峰当选全国工商联执委 在12月12日刚刚闭幕的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峰当选全国工商联执委。 【公司】多氟多:拟出资6亿元参与氟基新材料产业基金 多氟多晚间公告,公司拟出资60,000万元参与投资由梧桐树资本作为普通合伙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南宁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期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枣阳汉江光武新动能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有限合伙人的梧桐树(南宁)氟基新材料转型升级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产业基金”)(暂定名,以市场监督管理局最终核准登记的名称为准)。 【互动】永太科技:公司15万吨电解液项目已于11月21日公告试生产 有投资者向永太科技提问, 董秘,你好,请问公司的15万吨的电解液的产能是否已经正式投产并供货。是否对4季度的公司业绩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公司回答表示,感谢您的提问!公司15万吨电解液项目已于11月21日公告试生产。谢谢!
12月16日,又有两家锂电池产业链企业IPO过会:上海康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鹏科技)参加科创板上市委2022年第108次审议会议,并顺利通过;常州武进中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瑞电子)参加创业板上市委员会2022年第86次审议会议,并顺利通过。 资料显示,康鹏科技主要为新材料及医药和农药化学品,新材料产品主要覆盖显示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有机硅材料等领域,向下游销售定制的医药和农药化学品属于CDMO业务。 此次IPO,康鹏科技拟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13,850.00万股(不含超额配售选择权),募集资金1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使用8亿用于兰州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55万吨/年电池材料项目(一期)一阶段,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在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方面,公司已成功切入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行业。公司是全球自主研发并较早实现量产新能源电池新型电解质“双氟磺酰亚胺锂盐(LiFSI)”的企业之一,也是制定LiFSI中国行业标准的牵头单位。 康鹏科技招股书上会稿显示,2021年公司LiFSI销量为705吨,市场占有率达10.39%,2022年上半年销量为415.71吨。公司客户主要为新宙邦、天赐材料、扬州化工等国内外知名电池材料或电解液生产厂商及贸易商。此外,公司已实现硫酸乙烯酯等多款新能源电池电解液高性能添加剂的生产及销售。 中瑞电子主要从事圆柱锂电池精密安全结构件的研发、制造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动力型、容量型锂电池组合盖帽系列产品。 本次IPO,中瑞电子拟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3683.2010万股,募集资金8.9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8.44亿元用于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5090.56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其中,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拟新建生产车间及辅助用房,同时购置高精密冲床、全自动组装机等生产设备对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进行扩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公司将新增年产120,000万只组合帽及31,200万只圆柱型锂电池钢壳的产能。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装修研发综合楼,购置先进的研发设备及配套设施,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以及模具。 客户方面,中瑞电子已与LG新能源、能元科技、比克电池等国内外行业领先锂电池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小牛、哈啰、雅迪等品牌电动自行车,戴森、TTI、博世等品牌电动工具,以及数码3C类产品。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