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011个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9875美元/吨,盘初摸底于9854.5美元/吨,而后震荡上行突破前9900美元/吨,盘中宽幅震荡中重心抬升,盘尾一路走高,最终收高于9950美元/吨。成交量至1.9万手,持仓量至33.3万手,涨幅达0.48%。隔夜沪铜主力合约2407开于79940元/吨,盘初一路走低摸底于79740元/吨,复又回升摸高于80190元/吨,盘中小幅回落维持震荡,盘尾上扬最终收于80100元/吨,成交量至3万手,持仓量至17.6万手,涨幅达0.21%。 【SMM 铜晨会纪要】消息:(1)集运指数(欧线)主力合约大幅飙涨,盘中一度大涨超12%,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波凌厉的涨势始于今年3月15日,累计涨幅已高达206%。地缘局势升温是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现货报价一路走高,各大班轮公司正陆续进行5月第二轮运价上调;其三,需求端亦持续回暖,国际贸易需求向好,无论是美国的零售额增速,还是主要新兴国家的制造业PMI走势,都处于向上阶段,支撑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走高。(2)杭州、西安两大城市先后宣布全面取消楼市限购,目前全国仍保留住房限购的省份或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仅剩海南省、天津市仍处于部分放开限购的状态。 现货:(1)上海:5月9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405合约报贴水80元/吨-贴水40元/吨,均价报贴水60元/吨,环比涨5元/吨。昨日升水如期上行,据上期所仓单日报显示前日上海地区再增3536吨仓单。在进口比价修复的背景下,预计交割前将有部分进口铜流入内贸,预计现货升水交割前将于平水价格下波动。 (2)广东:5月9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150元/吨-贴水80元/吨,均价贴水115元/吨,环比持平。总体来看,下游不愿多采购持货商难以挺价,昨日整体交投一般。 (3)进口铜:5月9日仓单价格0到18美元/吨,QP5月,均价环比持平;提单价格0到14美元/吨,QP6月,均价环比上涨5美元/吨;EQ铜(CIF提单)-26到-18美元/吨,QP6月,均价环比上涨2美元/吨,报价参考5月下旬到港货源。昨日比价有所回暖,美金铜市场交投活跃度继续回升,持货商集中报盘后,因对后市比价仍有期待,报价逐渐坚挺。 (4)再生铜:5月9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保持不变。广东光亮铜价格71600-71800元/吨,环比保持不变,精废价差3747元/吨,环比下降25元/吨,精废杆价差207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安徽部分企业表示当地政府尚未明确表示”反向开票“如何执行落实,工厂选择暂时停工,待收到明确税务申报办法后,再恢复生产。 (5)库存:5月9日LME铜库存减少1625吨至104375吨;5月9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减少1255吨至215459吨。 价格:宏观方面,美国至5月4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录的23.1万人,为2023年8月以来最高,劳动力市场的降温使美元走低,美联储官员戴利表示,若劳动力市场持续恶化可考虑降息,隔夜铜价收涨。另外在地缘局势方面,加沙停火谈判再次破裂,哈马斯与以色列代表团均已离开开罗,胡塞武装领导人表示将回应以色列对拉法的侵略,冲突再显。基本面方面,供应端来看,进口比价修复,预计近日将有一定进口铜流入,供应量或有所增加。消费方面,铜价走低但下游补货意愿并不强,仅维持刚需采购。整体来看,近期虽有一定进口铜流入,但因冶炼厂出口动作叠加节后存在刚需补库,截至5月9日周四,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周一减少0.25万吨至40.22万吨。综合来看,劳动力市场降温带动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元走低,预计铜价维持高位。 【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2024年3月印尼不锈钢出口至中国约16.06万吨,较上月减少约0.46万吨,环比降幅约2.76%,同比增幅约99.17%。 分国别来看,当月前十国家出口量占总量约99.05%,小幅回落。整体来看,3月出口量出现回暖但不及1月。3月印尼出口增量集中在中国台湾及越南,中国台湾进口印尼不锈钢总量约9.14万吨,环比2月增加约3.68万吨,环比上涨约67.35%;越南进口印尼不锈钢总量约5.11万吨,环比2月增加约4.26万吨,环比上涨约503.54%。3月中国台湾不锈钢消费量从春节后开始复苏,受AI、快速运算等新兴科技产业的建设发展,自印尼至中国台湾的不锈钢量逐步恢复,但由于市场温度回暖仍需要时间传导,3月中国台湾需求量不及1月。越南同时由于春节假期的影响,环比2月涨幅明显,但受春节前备库库存仍需时间消化,外加越南3月海外订单量出现下滑,需求疲弱导致3月越南PMI下滑0.5个百分点,预计4月越南表现难显乐观。除此之外,印度仍居于第三出口国格局未改,印度3月PMI较2月大幅上升2.2个百分点,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当地保持乐观的消费需求。 分型态来看,3月不锈钢废料出口量约0.46万吨,环比增幅约48.01%,同比增幅约84.67%;不锈钢钢坯出口量约15.54万吨,环比增幅约2.45%,同比增幅约105.15%;不锈钢热轧出口量约16.13万吨,环比增幅约61.09%,同比增幅约8.24%;不锈钢冷轧出口量约10.7万吨,环比增幅约17.25%,同比增幅约14.04%;不锈钢线棒材出口量约0.64吨,环比降幅约85.71%,同比降幅约11.14%。 》点击查看SMM不锈钢数据库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5月9日讯: 当地时间5月3日,美国财政部和国税局发布了《减少通货膨胀法案》(IRA) 中清洁能源汽车条款的最终规则,其中新增了“不可追溯(impracticable-to-trace)的电池材料”的定义并针对其设置缓冲期,也进一步明确了FEOC的限制范围,而其中,石墨、电解质盐、电极粘合剂和电解质添加剂等材料将在2027年1月1日之前排除在FEOC标准之外,即27年之前,使用中国石墨的新能源汽车仍能享受至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消息放出后,国内多家石墨负极股票大涨,港股石墨概念股也迎来暴涨,对于在全球处于主导地位的中国石墨负极行业而言,这无疑是长期紧张情绪笼罩下的一剂强心针,但在欢欣鼓舞之余,也有更多的问题亟待负极企业们去思考。 利好出口,企业需抓紧 石墨是负极当前最为主流的材料选择,而中国则在石墨行业一骑绝尘,23年中国《关于优化调整石墨物项临时出口管制措施》公告一经推出,于全球范围内引发轩然大波:韩国统计称23年1至9月所进口石墨中,中国产人造石墨占比94.3%、中国产天然石墨占比97.7%;日本权威机构统计表示,日本约九成石墨是从中国进口;而美国本土石墨供应能力较差,主要从中国、智利和澳大利亚进口,且中国几乎垄断了石墨的加工。 而在石墨负极领域,中国也处于全球领先位置,据统计,2023年,中国生产了占全球总量约97%的人造石墨负极与约79%的天然石墨负极。早在2018年美国政府出台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301关税”中,就包含了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及其相关制品,但在加征关税后,包含特斯拉在内的等多家企业以只有中国地区能提供其所需要的石墨产品等理由申请对中国石墨材料进行关税豁免,并于2020年5月得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USTR)的批准。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也曾坦言,考虑到中国在关键电池材料上的主导地位,任何电动汽车制造商几乎不可能绕过中国获得美国政府的补贴,他警告说,若美政府不调整相关政策,整个电动汽车补贴制度将面临崩溃。 本次FEOC对石墨的限制放宽,是美国政府正视了中国产业链发达且短期内无可替代的现实,而对国内负极企业而言,这无疑是在IRA“阴云笼罩”许久之后,难得的好消息,同时当前国内市场竞争压力较大,多数企业均有扩展海外客户的战略目标,限制放宽后,符合IRA税收抵免补贴的新能源车车型将有所增加,有望带动国内出口产品及海外本土产品产量的提升,进一步推动对中国石墨负极产品的需求。因此国内各大负极企业未来两年内将有更多的机会拓展自身海外客户群体,对负极出口存在短期的利好,对企业而言也将是激烈的国内市场外新的增长点所在。 鼓励出海,动作不可停 本次FEOC标准更新,针对此前较为模糊的受FEOC管辖定义作出了解释,根据最新版对管辖的解读,中国民营企业在美国或第三方国家的子公司将不被认定为FEOC,这代表2027年之后,中国负极企业仍有机会排除在FEOC之外,为负极企业出海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当前国内前排负极企业如贝特瑞、杉杉、紫宸、中科星城等已有出海建厂相关布局,地区涵盖北欧、东南亚、非洲,尚太、东岛、碳一等企业也在积极筹划出海,电芯企业如国轩则选择于美国建设负极生产基地。FEOC的限制放宽期和后续FEOC的评判标准让国内企业获得了更多规划建设的时间,但同时企业也需意识到,出海是一项繁复的工作,从地址的选择,到后续的环评能评、产线设计与建设,再到正式生产后人工、原料供应的选择,以及客户体系的构建,无一不是耗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并需要慎重抉择的工程。因此两年的时间对各大负极企业,尤其是正在策划出海中的企业而言,其实非常紧张,企业需要抓紧出海计划的推进落实速度,才有可能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当中抢先立足,并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缓兵之计,万事非大吉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美国销售的122款电动汽车中,仅有13款符合全额补贴条件,若立即切断与中国石墨的联系,将导致大部分电动汽车失去税收优惠资格,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的实现。韩联社也称,石墨是电池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矿物,但目前中国在该材料上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韩国想要找到替代中国的供应链,预计需要数年时间。对美国,包括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与中国“脱钩”似乎都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23年中国石墨法案公布后,多家海外电池、汽车企业宣布其将于海外本土的石墨厂商在未来进行供应合作,以扩展自身供应商体系;24年,由北方石墨(Northern Graphite)与新世界石墨(Nouveau Monde Graphite)等北美头部石墨企业组成的北美石墨联盟(North American Graphite Alliance, NAGA)向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提出申请,要求恢复对来自中国的三种用于制造电动汽车锂电池负极的石墨产品征收301条款关税,试图用这种蛮横不讲理的方式来“实现本土原料供应体系的构建,实现负极产业链乃至锂电产业链的建设”。 中国是当前全球唯一具备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从早年间的方向确定,到通过补贴进行电动汽车市场开发,再到鼓励电池原料产业发展,最终形成全产业链布局,中国花费了多年时间。海外当前在产业链建设上已经处于落后境地,本次限制放宽,代表他们已经意识到通过打压中国来“鼓励”自身相关产业发展无异于“揠苗助长”,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起步阶段不但不会有帮助,反而会因其本身的技术落后,导致本土新能源车销量增速减缓、市场份额下降,本土相关企业难有有效成长,进入恶性循环。因此,限制放宽是美国政府的权益之举,也是对国内负极企业的“缓兵之计”。美国政府在“不可追溯的电池材料”的缓冲期内,一方面将大力发展本土石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加拿大等石墨产区的相关产业争取时间,将自己供应体系推向多元化,减少对中国负极企业的依赖。 而对中国企业而言,在缓冲期内,除去加快全球市场布局与海外产能建设外,也要通过优质产品研发、新型材料推进等方式,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同时,藉由多年的技术积累与经验优势,也能切实地带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 或许在未来,会有更为严苛的限制政策在等待,但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都应当了解一个简单的道理:一味的“脱钩”、“制裁”,并不能切实地消除前后排之间的距离,中国无意成为行业的“统治者”,合作共赢从始至终都是我们的方针与信条。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梁育朔 021-20707892
SMM5月9日讯:据SMM数据库显示,2023年9月以来国内分地区纯镍总社会库存持续增加,进入2024年延续累库,4月26日总库存约为3.33万吨,年内已累库超1.50万吨,增幅高达82.52%,位于2020年11月以来高库存水平。 国内分地区纯镍总社库及LME镍库存变化走势: 》点击查看SMM镍产业链数据库 据SMM分析,国内分地区纯镍总社会库存不断增加主因纯镍供应持续放量,供应端增加的“程度”快于需求端“消化”的速度。在愈发过剩的电积镍产量的影响下,国内纯镍库存压力持续增加,2023年纯镍库存由4084吨暴增至18271吨。进入2024年,SMM最新纯镍社会库存已到3万吨上方。同时,当前沪镍价格到达2021年的价格区间低幅水平,意味着纯镍的供需错配带来的库存暴增将成为后续镍价弱势运行的重要原因。 供应端有国内自产及海外流入,需求端包含国内需求、出口海外。具体解析如下: 供应端 产量方面: 据SMM数据库显示,自2023年以来,国内精炼镍月度产量便持续“爬坡”,截至2024年4月产量达2.60万吨,触及SMM数据统计以来历史新高。 据SMM调研了解,2024年3月期间受镍价持续上行影响,厂家生产电镍积极性仍存,并且随着电镍扩产进度影响,部分电镍厂产量仍然保持爬升状态。此外,3月停减产的电镍生产企业在4月开始恢复生产,且年初新投镍板产量仍然处于爬坡阶段。 国内精炼镍月度产量变化走势: 进口方面: 据SMM数据库显示,2023年以来我国未锻压镍进口量整体呈震荡减少的趋势,2024年3月进口量较2023年高点已减约7700吨,减幅约53.76%。 海关总署在线查询数据显示,我国3月未锻压镍进口量为6,582.78吨,环比增13.3%,同比增48.2%。俄罗斯是第一大供应国,当月从俄罗斯进口未锻压镍1,479.29吨,环比减8.3%。加拿大为第二大供应国,当月自该国进口1,400.00吨,环比增268.4%,同比增311.8%。 》点击查看详情 我国未锻压镍月度进口量变化走势: 需求端 据SMM调研显示,2023年至今,国内镍市需求整体稳步增加,相较于供应增加的速度,需求显得相对弱势。 出口方面: 据SMM数据库显示,2023年以来我国未锻压镍出口量整体呈先减后增的趋势,2024年3月出口量约7500吨,环比增约222.42%,同比增约225.64%。 SMM展望 整体来看,供应端的增量主要源自国内自产,进口量贡献偏小;需求端消化速度低于供应增幅,我国出口量近期呈震荡增加的趋势。从供需数据来看,供应高于需求,SMM认为 在镍产能持续扩张的背景下,累库趋势或将持续;但内外比价长期大幅劈叉,或将导致国内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国内累库速度放缓。
美国至5月3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公布值为-136.2万桶,低于前值726.5万桶和预期值-106.6万桶;美国3月批发销售月率公布值为-1.3%,低于前值2%和预期值0.8%,利多白银,今日现货白银开盘价为27.097美元/盎司,SMM1# 白银上午出厂参考均价为7089元/千克,均价较昨日上涨51元/千克,涨幅为0.7%。据SMM了解,今日上海地区现货升贴水报价和昨日差不多,但是实际成交价比报价略低1元/千克左右,由于基差变化且价格上涨,市场采购情绪一般。 》查看SMM贵金属现货报价
5月9日讯,中国海关总署今日公布4月份进出口数据。 4月当月,进出口3.64万亿元,增长8%。其中,出口2.08万亿元,增长5.1%;进口1.56万亿元,增长12.2%。今年4月份,我国对新兴市场进出口持续向好,对欧美等传统市场进出口由降转增,加上较去年同期多2个工作日,整体进出口增长8%,外贸向好态势明显。 主要出口商品中,4月船舶出口金额呈现同环比齐增态势,同比大增91.33%,环比增长34.4%。另外,成品油、汽车出口金额分别同比增长22.35%、28.77%。肥料、鞋靴出口金额分别环比增长65.33%、21.03%。 值得注意的是,4月稀土出口金额同环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比下跌59.93%,环比下跌46.21%。
》 2023SMM(首届)铝上游产业链峰会 SMM 5月9日讯: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4月全国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52.0万吨,同比增加12.6%;1-4月份累计出口量达199.8万吨,累计同比增加8.8%。4月内外价差呈现显著外强内弱格局,有利于国内生产企业布局出口,铝型材、铝板带、铝箔以及铝合金企业均表示出口订单同比正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海外贸易壁垒加码,对后期中国铝材出口造成一定消极影响,但东南亚与中东市场仍有一定空间,预计5月出口量维持增长态势。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数据来源:SMM 点击SMM行业数据库了解更多信息 (李加会 021-20707846)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9881.5美元/吨,全程维持小幅震荡,盘初摸底于9852.5美元/吨,盘中摸高于9913美元/吨,最终收于9902美元/吨。成交量至2.1万手,持仓量至33.4万手,涨跌幅达1.07%。隔夜沪铜主力合约2406开于79470元/吨,全程维持小幅震荡,盘初摸底于79420元/吨,盘中摸高于79900元/吨,盘尾横盘整理,最终收于79720元/吨,成交量至3.8万手,持仓量至17.7万手,跌幅达0.56%。 【SMM 铜晨会纪要】消息:(1)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表示,利率水平需要维持在高点的时间可能比原先计划的要更长,才能更充分地抑制需求并减轻物价压力,2024年美国通胀放缓方面缺乏进展,为了确保通胀率持续迈向美联储的目标,经济增长放缓是必要的,最近的经济活动扩张和通胀意外上升表明,美联储需要继续坚守限制性利率政策一段时间。(2)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通知》,明确全面取消住房限购。自《通知》发布之日起在本市范围内购买住房,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现货:(1)上海:5月8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405合约报贴水80元/吨-贴水50元/吨,均价报贴水65元/吨,环比涨55元/吨。昨日升水继续攀升,铜价回撤至80000元/吨下方后现货成交继续向好,在月差仍维持与contango200元/吨的背景下仓单注册量明显增加。据前日上期所仓单日报显示5月7日新增仓单5493吨。在进口铜流入缓慢的情况下现货流通进一步受阻,预计今日现货继续向平水价格靠拢。 (2)广东:5月8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150元/吨-贴水80元/吨,均价贴水115元/吨,环比涨20元/吨。总体来看,铜价下跌下游补货增加,现货升水走高,整体交投好于前日。 (3)进口铜:5月8日仓单价格0到18美元/吨,QP5月,均价环比上涨2.5美元/吨;提单价格-6到10美元/吨,QP6月,均价环比上涨2美元/吨;EQ铜(CIF提单)-28到-20美元/吨,QP6月,均价环比下跌4美元/吨,报价参考5月下旬到港货源。昨日比价继续小幅回暖,美金铜市场持货商报价积极性仍较高,但买方接货意愿不高持续压价,实盘成交较前一交易日并无明显回暖。昨日询得主流火法提单成交于8美元/吨,QP5月。此外,市场目前对6月报盘主流火法提单集中于10美元/吨,但暂未闻成交。 (4)再生铜:5月8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下降600元/吨。广东光亮铜价格71600-71800元/吨,环比下降600元/吨,精废价差3772元/吨,环比下降199元/吨,精废杆价差200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反向开票“政策实施后,再生铜杆厂采购量上有所减少,原料库存能保证工厂连续开工2-3天。 (5)库存:5月8日LME铜库存减少1350吨至106000吨;5月8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增加2242吨至216714吨。 价格:宏观方面,美元持坚上涨,压制隔夜铜价走低。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称,需要经济降温,才能实现2%的通胀目标,更长时间保持利率稳定将减缓经济增长。另外埃及消息人士称,加沙停火谈判各方在一些争议问题上达成显著共识。基本面方面,供应端来看,进口铜流入缓慢同时仓单增多,现货流通或添阻碍。消费方面,铜价走低后,下游补货积极性有所上升,若可持续下跌趋势,消费或能进一步好转。综合来看,美元坚挺对铜价产生了一定压制,但国内的需求预期以及供应担忧仍然为铜价提供底部支撑。 【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据海关总署方面消息,一季度我国外贸开局有力、起势良好,为实现全年“质升量稳”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当前,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许多严峻挑战,这些都将给我国外贸带来更大的考验。但同时更要看到的是,我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外贸的综合竞争优势更加巩固,进出口持续向好具有坚实支撑。 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0万亿元,进出口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5%。其中,出口5.74万亿元,增长4.9%;进口4.43万亿元,增长5%;出口和进口分别较去年四季度加快4.1个、2.3个百分点。 二是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增速均高于整体。 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82万亿元,增长5.5%,占进出口总值的47.4%,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进出口1.6万亿元,增长6.4%。同期,对其他9个金砖国家进出口1.49万亿元,增长11.3%,占14.7%。此外,对欧盟、美国、韩国和日本分别进出口1.27万亿、1.07万亿、5354.8亿、5182亿元,合计占33.4%。 三是民营企业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5.53万亿元,增长10.7%,占进出口总值的54.3%,半壁江山。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97万亿元,占29.3%;国有企业进出口1.64万亿元,占16.1%。 四是机电产品和劳密产品出口势头良好。 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3.39万亿元,增长6.8%,占出口总值的59.2%;其中,电脑及其零部件、汽车、船舶分别增长8.6%、21.7%、113.1%。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9757.2亿元,增长9.1%;其中,纺织服装、塑料制品、家具及其零件分别增长5.4%、14%、23.5%。 五是大宗商品和民生消费品进口稳步扩大。 一季度,我国能源、金属矿砂、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6.2%。其中,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品2.86亿吨,增加8%;铁、铝等金属矿砂3.74亿吨,增加5%;粮食3841.6万吨,增加5.1%。同期,机电产品进口增长9.6%,其中电子元件进口增长13%。此外,纺织服装、干鲜瓜果及坚果进口分别增长12.6%、18%。 SMM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整理了金属行业部分产品进出口情况,具体如下: 出口: 2024年3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 51.2万吨 , 同比2023年3月增加2.9% 。2024年1~3月累计出口 147.8万 吨, 同比2023年1~3月增加7.4%。 SMM分析: 整体来看,2024年第1季度未锻轧铝合金锭累计进口19.35万吨,同比增加8.5%。 去年1-2月份受国内疫情扩散、消费转弱及春节假期相对较早等因素影响,1、2月分月进口量回落至8万吨附近,因此今年同比数据稍有好转。基于对节后价格上涨、订单增加预期带动...... 》1季度未锻轧铝合金进口同比增8.5% 海内外倒挂加剧短期进口承压【SMM分析】 2024年3月钢材出口 988.8万 吨, 同比2023年3月增加25.3% 。2024年1~3月累计出口 2,580.0 吨, 同比2023年1~3月增加30.7%。 2024年3月稀土出口 4,709.6 吨, 同比2023年3月增加5.9% 。2024年1~3月累计出口 13,483.5 吨, 同比2023年1~3月增加13.9%。 进口: 2024年3月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 233.0 万吨, 同比2023年3月增加15.3% 。2024年1~3月累计进口 698.8 万吨, 同比2023年1~3月增加5.1% 。 SMM分析: 在供应端方面,铜精矿进口主要减量来自于秘鲁、厄瓜多尔、老挝、加拿大等国家。2024年3月中国从秘鲁进口铜精矿57.32万吨,环比减少6.36%,同比增加2.33%,环比减量达3.89万吨;中国从厄瓜多尔进口铜精矿3.53万吨,环比减少42.23%...... 》中国3月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233.0万吨【SMM分析】 2024年3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 47.4万 吨, 同比2023年3月增加16.1% 。2024年1~3月累计进口 137.5万 吨, 同比2023年1~3月增加6.9%。 2024年3月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 10,071.8万 吨, 同比2023年3月增加0.5% 。2024年1~3月累计进口 31,012.5 万吨, 同比2023年1~3月增加5.5%。 2024年3月煤及褐煤进口 4,137.9 万吨, 同比2023年3月上涨0.5% 。2024年1~3月累计进口 11,589.7 万吨, 同比2023年1~3月增加13.9%。 2024年3月钢材进口量达到 61.7 万吨, 同比2023年3月减少9.5%。 2024年1~3月累计进口 174.8 万吨, 同比2023年1~3月减少8.6%。 2024年3月稀土进口量达到 13,411.0 吨, 同比2023年3月增加4.9% 。2024年1~3月累计进口 35,696.1 吨, 同比2023年1~3月减少11.1%。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