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229

  • 淘金热全球央行都流行?中国央行连续18月增持黄金!分析预计各国央行或成黄金需求中坚力量

    今日国家外汇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受4月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影响,截至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2008亿美元。专家表示,5月以来美元指数高位回落,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稳中向好。而我国外贸保持韧性,经济基础稳固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稳定。 最新数据还显示,中国央行已经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到今年一季末,黄金占中国官方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未来中国央行增持黄金储备的行为依然可能持续。不仅是中国央行在增持黄金,业内分析师还指出,各国央行“淘金热”持续,表明央行需求可能是未来黄金总需求的中坚力量。并由此继续刺激黄金买盘。 4月外汇储备继续站稳3万亿大关 国家外汇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08亿美元。 “4月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国际金融市场再现股、债、汇“三杀”局面。综合考虑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影响,我国4月末外汇储备较3月末有所下降”,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出,今年4月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但外汇局强调,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数据显示,全球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方,WTO预测2024年全球商品贸易将增长2.6%,扭转去年的下滑态势。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以及国际贸易回暖,拉动我国一季度出口增长1.5%。 温彬也表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我国对外贸易仍将保持韧性,在稳定跨境资金流动方面继续发挥基本盘作用。同时人民币资产的避险和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此外,5月以来美元指数高位回落,全球股债市场价格反弹,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稳中向好。外汇储备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黄金占中国外汇储备已达历史最高 央行数据显示,中国4月末黄金储备7280万盎司,3月末为7274万盎司,为连续第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央行4月份增持了6万盎司黄金储备,在过去18个月中增持量应该是最小的。在金价创出历史高位的情况下,适度少增持黄金是一个理性的做法”,汇管信息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表示。 但赵庆明认为,未来中国央行增持黄金储备的行为依然可能持续。因为从长期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持黄金储备是不变的趋势。而在主要发达国家大趋势依然是宽松、货币泛滥的情况下,金价依然有上涨的可能性。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最新数据,到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达到2262吨,较上季度末增加27吨。目前黄金占中国官方外汇储备的4.6%,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不仅是中国央行在购金,2024年一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290吨,刷新季度购金量的历史新高。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表示,随着全球央行破纪录的购金步伐持续受到关注,零售投资者对黄金的兴趣也将可能持续高涨。因此展望未来几个季度,国内黄金零售投资需求或将仍维持健康水平。 “央行‘淘金热’一直持续到今年第一季度,表明央行需求可能是未来总需求的中坚力量”,瑞银表示,各国央行在第一季度买入了约290吨黄金,高于其2024年每季度约220吨的预期。这些买盘创下了历来首季度的新高,并为各国央行可能连续第三年买入超过1000吨黄金奠定了基础。 金价在2月中旬至4月中旬飙升了20%。瑞银最新“喊话”:依然相信金价在2024年底到2025年初达到2500美元/盎司。并表示,来自零售和企业的下游需求也可能显著刺激黄金买盘。有证据表明,珠宝需求意外具有韧性,而工业需求在 2024 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了 10%。 世界黄金协会也认为,在利率可能进一步走低情况下,黄金吸引力有望增加。此外,房地产市场的疲软、人民币汇率的潜在波动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可能性,或也将利于黄金零售投资需求的增长。

  • 云南铜业:一季度净利同比降5.64% 存货增加主因铜价上升抑制下游需求

    云南铜业4月26日晚间披露一季报,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39亿元,同比增长4.91%;净利润4.51亿元,同比下降5.64%。 云南铜业一季度主要资产、负债项目变动情况分析 提及一季度存货增加65.62%,云南铜业一季报显示: 主要是受铜价上升影响,阴极铜下游市场需求下降,西南铜业停产期间保证长单销售,综合导致阶段性产品库存上升。 云南铜业4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矿山资源主要为铜矿山,金、银为铜矿伴生金属。 2024年计划生产黄金10吨、白银460吨,金、银小部分是公司自有铜矿伴生,其余均来源于公司自国内外市场进行采购的铜精矿。 被问及“公司对铜加工费大跌怎么应对的?”云南铜业4月1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铜冶炼加工费使用长单、现货等模式,其中进口铜精矿采取TC/RC 结算,采取年度谈判、季度谈判等方式。公司与铜精矿供应商积极谈判,努力稳定长单供应量,争取保障生产有序开展。 云南铜业此前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69.85亿元,同比增长8.95%;净利润15.79亿元,同比下降12.73%;基本每股收益0.79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云南铜业的董事长致辞显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连续三年超千亿元达1,469亿元,现金流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西南铜业搬迁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铜资源新增金属量9.72万吨,实现年度增储大于消耗;科技创新成效显现,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2%,科技创效项目实现创效2.24亿元,专利申请受理291件,历史最多;智能工厂、智能矿山建设稳步推进。 云南铜业年报显示,2023年,经营效益稳中有升。公司持续提升生产调度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充分发挥协同优势,保障各企业生产稳定运行,全年生产阴极铜138.01万吨、黄金16.20吨、白银737.53吨、硫酸516.45万吨、精矿含铜6.37万吨,阴极铜、白银产量创新高。 云南铜业还介绍,2023年,成本技术指标优化。公司成费比、矿山精矿含铜和阴极铜单位加工完全成本持续优化;矿山采矿损失率、矿石贫化率和铜选矿回收率、铜冶炼总回收率等指标再优化;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下降。其中:东南铜业渣选尾矿含铜降至0.17%,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西南铜业铜冶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91%,创历史最优;迪庆有色钼选矿回收率再创新高,较年度计划提高4.93个百分点。 云南铜业精矿含铜产量产量情况: 云南铜业介绍:2023年,公司精矿含铜产量按合并报表口径统计为6.37万吨,同比增长1.76%;按权益量统计为6.51万吨,同比增长1.09%。 云南铜业 冶炼企业阴极铜产量情况: 云南铜业2023年实物销售收入和库存情况: 云南铜业表示: 1.阴极铜库存量比上年同比增加231.70%,主要由于西南铜业搬迁,增加部分库存以保障部分下游客户短期用量需求,以便有过渡期组织新的货源;2.白银库存量比上年同期降低90.20%,主要由于生产的白银产品及时销售,库存正常减少。3.硫酸库存量同比降低34.21%,主要是2023年末硫酸市场情况较好,下游客户需求较强,客户采购意愿较强,所以库存较上一年低。 谈及公司所处的行业,云南铜业表示: 2023年,我国铜产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受益于扩大内需、稳定房地产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储能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铜、铝、工业硅、稀土等有色金属需求,铜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运行。 一、生产经营基本平稳。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幅较工业平均水平高2.9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7470万吨,同比增长7.1%,首次突破7000万吨;其中,精炼铜产量1299万吨,同比增长13.5%。2023年,得益于新增冶炼产能和复产产能的有效释放和提升,上半年铜精矿加工费维持较高水平刺激冶炼厂的生产积极性,冶炼厂加大对废杂铜原料利用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国内铜冶炼企业阴极铜产量增长。 二、铜价高位震荡。2023年,铜现货均价为68,272元/吨,同比增长1.2%;LME期铜均价较2022年有所回落,LME当月和三月期铜均价分别为8,447.5美元/吨和8,515.5美元/吨,同比分别下跌3.5%和3.3%;内盘SHFE较2022年略有上涨,当月和三月期铜全年均价分别为67,991.1元/吨和67,759.7元/吨,同比分别上涨1.4%和1.9%。 三、铜产品进口增长。2023年,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3,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5%。从整体上看,2023年我国铜产品进口方面,铜精矿、废杂铜进口量同比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精炼铜进口量同比有所下降;全年铜精矿进口量(实物量)2753.6万吨,同比增长9.1%;废铜进口量(实物量)为198.6万吨,同比增长12.1%;全年精铜进口量为373.7万吨,同比下降3.8%。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2024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铜产业,从供给端来看,铜矿企业长期资本开支不足,叠加矿石品位下滑带来的资源禀赋的削弱,供给曲线逐渐陡峭;从需求端来看,国内“稳增长”政策托底铜的需求预期,我国电源、电网工程保持稳定增长,电缆企业订单和用铜量出现增长,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相关订单增速较快,空调企业出口回暖,排产同比增长,房地产和汽车市场均出现了翘尾行情,房地产成交数据同比转为增长、汽车销售总体上也有所改善,新能源汽车产销及出口均实现同比增长;从金融属性来看,最大经济体通胀回落,经济前景并不乐观,降息预期加强,利好铜价上行;从库存来看,世界三大交易所加保税区的铜库存持续降低,至历史极低水平,低库存状态使得保税区的供应调节作用明显降低,受铜矿、粗铜和废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低库存状态难有大幅度的改善。综上,预计2024年我国铜产业总体保持平稳。 (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铜产业指数报告等整理)。

  • 金价企稳了吗?港股黄金股表现强劲 大唐潼金盘中涨近14%

    受益于金价近日持续反弹,港股黄金股多数上涨。截至发稿,大唐潼金(00340.HK)、潼关黄金(00340.HK)、山东黄金(01787.HK)、招金矿业(01818.HK)、紫金矿业(02899.HK)分别上涨13.64%、7.84%、2.29%、0.97%、0.93%。 注:黄金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COMEX黄金期货在节前大跌2.56%,该品种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持续回暖。值得关注的是,金价从5月1日最低价的2285.2美元升至如今2331美元上方,期间累计反弹45.8美元。 注:COMEX黄金期货的走势 为何金价在近日出现反弹? 金价反弹或许以下几个原因有关。首先是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4月份的非农就业人口增长为17.5万人,低于市场预期的24.3万人。这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增长放缓,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是美国失业率上升:4月失业率小幅上升至3.9%,与预期的3.8%相比有所上升,这可能表明就业市场存在一定的压力。 随后是美联储降息预期:由于上述经济数据的表现,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重新升温。降息通常会导致实际利率下降,减少持有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从而增加黄金的吸引力。 最后是美联储立场变化:5月FOMC会议维持利率不变,但会议声明中提及通胀目标进展停滞,暗示未来可能推迟降息。同时,美联储主席在新闻发布会上保持谨慎中性的立场,对降息持开放态度,这增加了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 中东冲突或有所缓解令避险情绪降温 近日较为关注的中东冲突有所缓解,或令市场避险情绪降温,包括金价走势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根据以色列媒体消息,当地时间6日晚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以战时内阁成员举行电话会议,就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停火协议的最新回应进行磋商。以媒报道称,以色列战时内阁在进行会议磋商之后,一致决定继续对拉法采取军事行动,以向哈马斯施加军事压力,推动实现以色列被扣押人员释放等相关目标。 以方认为,尽管哈马斯所谓同意的协议草案远未满足以色列的要求,以色列仍将派遣代表团参与相关停火谈判。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政治局成员伊扎特·里什克也在6日表示,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最南端城市拉法采取军事行动会使当下的停火谈判陷入危险。一名哈马斯消息人士6日表示,以色列威胁扩大在拉法的行动,将对停火谈判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使哈马斯停止参与相关工作。他说,以方威胁攻打拉法不会改变哈马斯在谈判中的立场,也不会使哈马斯做出更多让步。 黄金后续价格怎么看? 尽管避险情绪降温或影响金价走势,但是市场对黄金的长期需求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货币政策变动的背景下,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其价值和吸引力仍然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正如花旗银行商品研究部门的北美区主管Aakash Doshi此前表示,央行购买者可能对高金价不太敏感。他指出,珠宝加工通常占黄金市场需求的约50%,其余需求来自投资、央行和工业用途。 Doshi表示,央行一直在购买更多的黄金,现在每年消费超过1,000吨,“这代表了市场上供给的减少。从矿产生产的角度来看,这相当于年度矿产生产的28%。” 国投证券也认为,目前仍处在美联储降息前期,央行购金持续且国内黄金需求强劲,市场对货币信用体系担忧持续,2024美国大选年避险情绪预计还维持高位,持续看好黄金再创新高。

  • 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保持坚挺 推动金价屡创新高

    近日,世界黄金协会的2024年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包含场外交易)同比增长3%,至1238吨,是自2016年以来最强劲的一季度需求表现。而不含场外交易的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则较2023年同期下降5%,至1102吨。 来自场外交易市场稳健的投资需求、全球央行的持续购金以及亚洲买家日益高涨的需求,共同推动一季度黄金均价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070美元/盎司。这一价格较去年同期高出10%,环比上涨5%。 全球央行继续保持较强的购金态势,一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290吨。在市场波动和风险走高的情况下,全球央行持续大量购入黄金,凸显了黄金在国际储备投资组合中的重要作用。 在投资需求方面,全球金条和金币投资同比增长3%,至312.3吨,与2023年四季度312.9吨的水平基本持平。全球黄金ETF继续流出,总持仓减少114吨,流出主要来自北美洲和欧洲地区的基金,但其中一小部分流出量被亚洲地区基金的流入量所抵消。 尽管金价屡创新高,但全球金饰需求总体仍保持韧性,同比仅下降2%,至479吨。亚洲金饰需求的上涨抵消了欧洲和北美洲需求的下降。 此外,在电子行业人工智能热潮的推动下,全球科技用金需求同比增长10%,至79吨。 黄金供应方面,金矿产量同比增长4%,至893吨,创一季度新高。另外,一些投资者趁金价上涨获利了结,一季度,回收黄金总量也创下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的季度新高,同比增长12%,至351吨。 世界黄金协会市场分析师Louise Street说,3月份以来,尽管面临着美元走强和利率长期高企的传统阻力,金价仍攀升至历史新高。近期,金价飙升的背后存在多种因素,首先是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叠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存在,合力推高了投资者对黄金的避险需求。其次,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强劲的场外投资以及金融衍生市场净买入的增加,也都构成了金价上涨的原因。根据黄金近期的表现,2024年,黄金的回报率可能会比我们年初时的预期要高得多。如果价格在未来几个月趋于平稳,一些价格敏感型买家可能会重新入场,而投资者在等待降息和选举结果明朗的同时,也会继续将黄金视为良好的避险资产。 展望未来几个季度,国内黄金零售投资需求仍将维持健康水平。为支持经济、扩大内需和提振信心,国内稳健的货币政策或令利率进一步下降,在本地机会成本下滑的背景下,黄金的吸引力有望增加。随着全球央行破纪录的购金步伐持续受到关注,零售投资者对黄金的兴趣也将可能持续高涨。此外,房地产市场的疲软、人民币汇率的潜在波动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可能性,或也将利于黄金零售投资需求的增长。

  • 光大证券发布研报称,从长期维度继续看好黄金珠宝相关标的,尤其是黄金投资类产品收入占比较高的龙头公司。此外,虽然1Q2024百货行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均有所下滑,相信可选消费长期仍将有一定复苏空间,尤其是物业价值较高的百货龙头仍有一定投资价值。 光大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2023年呈现温和复苏态势,1Q2024利润端相对承压 零售行业主要的51家上市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742.72亿元,同比增长2.46%。实现毛利1257.50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归母净利润115.57亿元,同比增长25.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2.95亿元,同比增长83.13%。零售行业2023年的毛利率为21.90%,较2022年下降0.29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18.05%,较2022年下降0.94个百分点。 从单季度情况来看,零售行业主要的51家上市公司1Q2024实现营业收入1638.49亿元,同比增长0.88%。实现毛利351.96亿元,同比减少2.74%。实现归母净利润61.91亿元,同比减少17.5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8.30亿元,同比减少13.78%。零售行业1Q2024的毛利率为21.48%,较4Q2023下降0.74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15.28%,较4Q2023下降4.66个百分点。 1Q2024黄金珠宝行业收入增速较高,超市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较高 1Q2024零售行业的主要细分行业中,1)黄金珠宝行业营收平均增速为7.63%(整体法,下同),归母净利润增速为-6.54%。2)百货行业营收增速为-5.48%,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9.08%。3)超市行业营收增速为-0.63%,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6.16%。4)专业市场及连锁行业营收增速为2.41%,归母净利润增速为-44.96%。 投资策略:长期看好黄金珠宝,尤其是黄金投资类产品占比较高的龙头 2023年零售行业收入和利润均有一定程度的同比提升,1Q2024零售行业收入同比微增,利润端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从细分行业角度,收入维持正增长的细分行业包括黄金珠宝和专业市场及连锁行业,归母净利润维持正增长为超市行业。 1Q2024黄金价格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黄金产品,尤其是黄金饰品的终端消费需求。据中国黄金协会统计数据,1Q2024全国黄金消费量同比增长5.94%,其中黄金首饰同比下降3.00%,金条及金币同比增长26.77%,工业及其他用金同比增长3.09%。从长期维度继续看好黄金珠宝相关标的,尤其是黄金投资类产品收入占比较高的龙头公司。此外,虽然1Q2024百货行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均有所下滑,相信可选消费长期仍将有一定复苏空间,尤其是物业价值较高的百货龙头仍有一定投资价值。 风险分析: 居民消费需求增速未达预期,地产后周期影响部分细分行业收入增速,渠道变革大势对现有商业模式冲击高于预期。

  • 3月各国央行购买了16吨黄金 主权财富基金也加入黄金购买进来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World gold Council)的最新数据,各国央行需求继续改变黄金市场,3月份官方部门购买量净增加16吨。 更新的月度购买数据是在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第一季度黄金需求趋势报告不到一周后发布的。报告显示,各国央行在第一季度购买了290吨黄金,是有记录以来开局最强劲的一年。 参与黄金行动的不仅仅是各国央行。世界黄金协会指出,阿塞拜疆共和国国家石油基金每年购买3吨黄金。WGC研究主管Juan Carlos Artigas上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主权财富基金的需求相对较低,但它代表了官方需求的新来源。 阿蒂加斯表示,“政府、中央银行和官方机构购买黄金不仅仅是为了货币目的。这与我们过去10年看到的趋势是一致的。事实证明,黄金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多元化工具,这是各国央行把我们作为持有黄金的理由之一的关键原因。” 阿蒂加斯指出,主权财富基金不必像央行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的那样,报告其黄金持有量。与此同时,央行本身也没有义务报告其黄金持有量。 虽然各国央行对金价不像消费者那样敏感,但阿蒂加斯说,创纪录的金价可能会影响今年的黄金购买量。不过,他补充称,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央行的胃口已经得到满足。 阿蒂加斯表示,“当唯一的储备货币是美元时,这有时会给一些贸易伙伴带来限制。当你有外汇储备时,比如黄金,它没有任何交易对手风险,这可以提供一种信任感。持有一些黄金对这些国家非常有利。” 最新数据显示,尽管一亚洲大国连续17个月大举购买黄金,但购买量略有放缓。去年,该国主导了黄金市场,在央行购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土耳其是3月份最大的黄金买家,其储备增加了14吨。 今年3月,该亚洲大国购买了5吨黄金,印度央行也增加了5吨官方黄金储备。 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一起增加了4吨黄金储备。世界黄金协会市场分析师Krishan Gopaul在月度报告中指出,新加坡金管局是唯一一家在发达市场增加黄金储备的央行。 他表示:“购买势头将持续到2024年,新兴市场银行将成为购买和销售的主要推动力。” 俄罗斯央行3月份购买了3吨黄金。捷克共和国和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储备分别增加了1吨。 在各国央行抛售黄金的情况下,乌兹别克斯坦的黄金储备减少了11吨。然而,Gopaul在之前的报告中指出,乌兹别克斯坦的储备可能相当不稳定,因为它从国内购买黄金。 泰国是3月份的另一个主要卖家,其黄金储备减少了10吨。然而,这可能是会计变化的结果,而不是重大抛售的结果。 “这涉及到只报告纯度至少为995/ 1000的黄金的调整。这并不影响作为净外国资产持有的黄金数量,并在BOT的财务报表中报告,”报告称。 最后,约旦中央银行在3月份出售了4吨黄金。

  • 最新《全球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2024》发布 新增钒、钛、镁、钨、锑、铟、铋等10种矿产

    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消息:4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发布了《全球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2024》。 报告在2023年发布的《全球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2023》基础上,新增钒、钛、镁、钨、锑、铟、铋、铌、钽和铂族金属10种矿产,同时更新锂、钴、镍、锡、钾盐、铁、锰、铬、铜、铝、铅、锌、磷13种矿产储量数据,共评估和提供了截至2022年底全球23种矿产资源的储量信息, 不仅为全球矿业企业提供了可靠的储量数据公共产品,还为积极推进全球矿业合作、构建全球矿业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报告数据采集覆盖全球146个国家的矿业项目,对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山项目信息系统开展储量评估,并对全球不同储量体系数据和一些国家公布的储量数据按统一标准进行对标和合理修正,保证数据标准的一致性,最终获得全新可靠的全球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数据。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铁、锰、铬、磷、钾盐、锂、钒、钛、镁、钨、铌、钽和铂族金属储量丰富,铟、锡、锑、铅、锌、铋、镍、铝、铜等资源的保障程度较低,需进一步加大勘查力度和资金投入。同时报告显示,中国这23种矿产的储量在全球占比差异较大,多数大宗矿产资源的储量全球占比较低。 其中,铟、钨、铋、钽、钛、锑、锡、铅、锌、钒、锂、镁等12个矿种的资源储量全球占比超过10%,为优势矿产。 其他11种矿产储量全球占比较低,属于紧缺矿产。

  • 希尔威拟并购Adventus矿业 其海外布局或再添大型金银铜矿

    中国有色金属报消息:4月26日,希尔威金属矿业有限公司宣布与加拿大Adventus Mining Corporation公司达成协议,希尔威拟以换股形式收购Adventus公司所有已发行和流通在外的普通股,隐含股权价值约为2亿加元(约合人民币10.5亿元)。这也意味着希尔威将获得位于厄瓜多尔的两个大型金银矿、铜金矿项目。 据悉,本次合作的达成将使希尔威新增低风险、低成本、已获得关键许可的铜、银、金矿项目,大大提高了希尔威的矿产资源量和储量,有利于希尔威进行多国别和金属多元化的布局。 希尔威金属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CEO冯锐博士表示:“这项交易将创建出一个新的全球多元化绿色金属生产商,能够充分利用我们的技术专长和资产实力。我们期待与厄瓜多尔政府和当地社区合作,发展我们在厄瓜多尔的业务,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主要的白银和铅锌生产商之一,希尔威金属矿业有限公司专注于贵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及综合利用。该公司持续深耕中国、加拿大及南美地区等矿山项目的收购、勘探、开发和生产,挖掘具有发展潜力的白银、黄金、铅锌等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山,并在全球矿业市场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及抗风险能力。随着新项目的落地开花,希尔威多元化的战略布局之路将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 一季度我国黄金产量85.959吨 黄金消费量308.905吨

    据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原料黄金产量为85.959吨,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产0.987吨,同比增长1.16%,其中,黄金矿产金完成60.191吨,有色副产金完成25.768吨。另外,2024年一季度进口原料产金53.225吨,同比增长78.00%,若加上这部分进口原料产金,全国共生产黄金139.184吨,同比增长21.16%。 一季度,黄金价格强势上涨为黄金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金价快速上涨生产经营成本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企业盈利空间增加,金矿企业开展地质勘探和基建技改意愿加强,企业可以进一步降低入选品位,最大限度利用金矿资源,黄金产量进一步增长。黄金价格上涨还促使冶炼企业加大进口黄金原料采购力度,进口原料产金大幅增加。大型黄金企业(集团)境内矿山矿产金产量32.011吨,占全国的比重为53.18%。紫金矿业、山东黄金和赤峰黄金等企业境外矿山实现矿产金产量16.339吨,同比增长13.50%。 一季度,全国黄金消费量308.905吨,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5.94%。其中,黄金首饰183.922吨,同比下降3.00%;金条及金币106.323吨,同比增长26.77%;工业及其他用金18.660吨,同比增长3.09%。一季度,高金价对黄金消费影响出现两极分化。快速上涨的黄金价格,叠加黄金首饰加工费和品牌溢价高等因素,消费者观望情绪增强,使得黄金首饰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黄金首饰零售商销售压力增加。金价高企及巨幅波动使得黄金加工销售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增大,批发零售企业进货变得谨慎,首饰加工企业原料成本上升、出货量下降,部分中小型加工企业甚至停工放假。相比之下,由于避险需求的激增,实物黄金投资获得较高关注,溢价相对较低的金条及金币消费大幅上涨。 一季度,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1.53万吨(单边0.76万吨),同比增长32.29%,成交额双边7.49万亿元(单边3.74万亿元),同比增长54.73%;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2.90万吨(单边1.45万吨),同比增长14.89%,成交额双边12.53万亿元(单边6.26万亿元),同比增长33.98%。3月份以来,黄金价格快速上涨,交易量环比大幅上升。为此,交易所采取了一定的市场风险控制措施。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通知,提高黄金延期合约交易保证金比例及涨跌幅度限制,上海期货交易所则对黄金期货品种实施交易限额,并上调黄金期货主力合约手续费。一季度,受金价上涨提振,国内黄金ETF持有量上升至66.96吨,较2023年底61.47吨增长5.49吨,同比增长8.93%。 一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黄金价格强势上涨,屡破历史新高。3月末,伦敦现货黄金定盘价为2214.35美元/盎司,较年初2074.90美元/盎司上涨6.72%,季度均价2069.80美元/盎司,较上一年同期1889.92美元/盎司上涨9.52%。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黄金3月末收盘价527.54元/克,较年初开盘价上涨9.72%,一季度加权平均价格为487.11元/克,较上一年同期上涨16.02%。 一季度,我国累计增持黄金27.06吨,截至3月末,我国黄金储备为2262.47吨。2022年11月—2024年3月,我国连续17个月增持黄金。

  • 央行买家对价格敏感度低 花旗预计2025年金价飙至3000美元

    花旗银行商品研究部门的北美区主管Aakash Doshi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央行购买者可能对高金价不太敏感。他指出,珠宝加工通常占黄金市场需求的约50%,其余需求来自投资、央行和工业用途。 Doshi说:“历史上,黄金市场的需求主要受到珠宝需求的推动和引领。黄金珠宝消费量可能占到市场的50%到55%。过去的10到15年中,这一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从大萧条前的40年和尼克松时代的经济动荡开始,央行一直是黄金的净卖方,为市场提供净供应。而在大萧条之后,你看到央行开始成为净买家。” Doshi表示,央行一直在购买更多的黄金,现在每年消费超过1,000吨,“这代表了市场上供给的减少。从矿产生产的角度来看,这相当于年度矿产生产的28%。” 在过去,较高的金属价格往往导致珠宝商减少需求。但是,央行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Doshi表示,央行的购买更具“战略性”,可能是“最不受价格影响的购买者之一。” 在一份研究报告中,Doshi预测黄金可能在2025年达到每盎司3,000美元。他将这一潜在涨势归因于强劲的投资者需求,尤其是自疫情爆发以来,实物黄金销量显著增加。他还指出,新兴市场央行的购买创下了历史新高,这是推动黄金价格上升的一个因素。 尽管自2月以来,黄金价格上涨了20%,Doshi强调,这并非由典型因素如美元走弱或利率下降驱动的。他认为,黄金的看涨前景主要是由于强劲的实物需求和对金融宏观因素的预期。央行的购买不仅为黄金设定了更高的价格底线,还稳定了其波动性。 Doshi强调了另类需求增长的重要性,这与疫情以来全球债务水平的膨胀有关。他认为,黄金历史上的每盎司1,000美元的价格上限可能已经转变为每盎司1,900至2,000美元的支撑基础,这意味着黄金持续保持较高价格的潜力。尽管可能采取更为鹰派的货币政策立场,Doshi仍认为,风险回报比倾向于较高的黄金价格,尤其是在潜在的美国经济衰退背景下,这可能在未来六到十二个月内将黄金推向每盎司3,000美元的水平。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