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91

  • 减产的代价?IMF:油价接近100美元/桶 沙特今年才能实现预算平衡

    当地时间周四(4月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称,由于沙特率领欧佩克+持续减产,该国今年需要国际油价接近100美元/桶才能实现预算平衡,这要明显高于IMF之前的预估。 IMF在其地区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假设沙特今年原油产量稳定在930万桶/日附近,该国需要平均油价达到96.2美元/桶,这比IMF去年10月预测的85.8美元/桶高出了逾10美元,也明显高于目前的国际油价。 作为全球油价基准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目前约为87.4美元/桶。 欧佩克+此前将减产将22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延长到了二季度末,以支撑市场。此外,沙特自去年7月以来还额外自愿减产100万桶/日。 欧佩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以俄罗斯为首的国家组成的联盟,该联盟原油产量占全球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 这些减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振了油价,但由于沙特牺牲了销量,它需要更高的价格来弥补。沙特需要大量收入来实现被称之为“2030愿景”的转型计划。 沙特政府已将举债作为弥补资金缺口的一种方式,今年1月出售了价值120亿元的债券,相当于其今年预计财政赤字的一半以上。 据媒体报道称,沙特还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首次发行里亚尔债券,以寻求更多资金来源。 IMF称,如果沙特明年放松减产,将原油产量恢复至1030万桶,其实现盈亏平衡所需的油价将降至84.7美元/桶。 新兴市场经济学家Ziad Daoud表示:“一旦考虑到主权财富基金的国内投资,沙特政府今年可能需要接近每桶108美元的油价来为其支出提供资金。” 欧佩克+将于6月1日举行会议,讨论是否在下半年继续减产。随着中东冲突扩大,一些分析师预计欧佩克+可能会开始放松供应限制。

  • 中东土豪也缺钱?IMF:沙特需要油价涨至近100美元以平衡预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沙特阿拉伯今年需要的油价将高于此前的预期,因为作为欧佩克+领导人的沙特将带头实施该组织的减产行动。 IMF周四在其地区经济展望报告中称,沙特需要平均油价达到每桶96.20美元才能平衡预算,前提是该国今年的原油产量稳定在每天930万桶附近。 这比去年10月的预测高出21%,当时IMF预测沙特2024年的日产量将达到1000万桶。这也高于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期货的当前价格,后者的交易价格接近每桶87美元。 沙特领导欧佩克+联盟遏制产量,以避免全球原油过剩并支撑价格,自去年7月以来每天减产100万桶。这些措施帮助提振了市场,但由于利雅得牺牲了销量,它需要更高的价格来弥补。 欧佩克及其合作伙伴将于6月1日开会,考虑是否在今年下半年继续限制供应。随着中东冲突提振市场,一些分析师预计欧佩克+可能会开始放松限制。 沙特需要可观的收入来资助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雄心勃勃的转型计划,该计划涉及从Neom等未来城市到顶级体育运动员等方方面面的支出。 同为欧佩克+成员国的哈萨克斯坦和伊朗也看到了他们的价格需求攀升,但其他几个联盟成员国——没有像沙特那样做出如此大的产量牺牲——基本保持稳定,甚至有所下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假设沙特明年放松供应削减,将日产量恢复至1030万桶,其盈亏平衡价格要求应降至每桶84.70美元。

  • 沙特2月份原油产量创7个月新高 出口升至三个月高

    联合石油数据库(JODI)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沙特原油产量达到901万桶/日,创七个月来新高。 与上月相比,沙特原油产量增加了5.5万桶/日,增幅达到0.61%。 此外,JODI数据显示,2月沙特原油出口量升至632万桶/日,月度增长0.32%。这是沙特原油出口三个月以来的新高。 注:沙特原油出口示意图 来源:JODI 4月初,虽然油价触及五个月高位,但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仍选择维持现有产量政策不变。这意味着OPEC+之前承诺的220万桶/日减产措施将延长至6月。 自 2023 年 7 月以来,沙特一直在额外自愿减产100万桶/日,携手OPEC+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与平衡。 在OPEC减产机制以及自愿减产承诺下,沙特的原油产能被限制在900万桶/日左右。 沙特能源部3月曾表示,自下半年起,为维护市场稳定,额外减产量将根据市场形势逐步恢复。 注:沙特原油产量图 来源:JODI 由于上述减产决定,尽管沙特原油2月产量环比增加,但仍比去年同期观察到的水平低约14%。 炼油厂产量 与此同时,2月沙特炼油厂产量(代表生产汽油、柴油、喷气燃料和取暖油的原油加工量)飙升至五个月高点。 注:沙特炼油厂产量示意图 来源:JODI JODI 数据显示,沙特2月炼油厂产量较上月增加10%,达到268万桶/日。这也比去年同期的244万桶/日增加了 10%。 作为世界领先的石油生产国之一,沙特在供应这些精炼产品,满足全球能源需求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多重利空来袭!WTI原油创1个月最大跌幅

    受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上升、美元走强以及地缘局势风险缓和的多重影响下,WTI油价周三收跌超3%,创下近一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 本周三,布伦特原油6月期货收跌2.73美元,至每桶87.29美元,跌幅3%;美国原油5月期货收跌2.67美元,至每桶82.69美元,跌幅3.1%,为3月20日以来最大跌幅。 WTI油价过去五日走势 油价的下滑背后,存在多重利空因素影响。 地缘冲突风险缓和 首先就是伊以冲突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出现缓和。 在伊朗周末对以色列发动史无前例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后,市场正在密切关注以色列如何回应伊朗的袭击。 分析人士预计,伊朗对以色列的袭击似乎没有引起以色列的激烈报复,也不会促使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实施重大制裁。随着市场的这一担忧减轻,国际油价便失去了一大支撑。 石油经纪商PVM分析师约翰•埃文斯(john Evans)表示,由于以色列迄今表现出克制, 交易员们正在“平仓部分战争溢价” 。 Lipow Oil Associates总裁安德鲁·利波(Andrew Lipow)则表示,中东的敌对行动并未导致供应中断,以色列不太可能通过打击伊朗的石油生产或出口设施来做出回应。 Velandera Energy Partners董事总经理Manish Raj表示:“伊朗和以色列紧张局势扰乱石油供应的理论已经落空,(这场冲突的)结果可能是和平,而石油继续下跌。 此外,美国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周三表示,向乌克兰、以色列和印度-太平洋地区提供援助的四项法案文本将“很快”提交。在他宣布援助法案取得进展之后,油价继续下跌。 “市场正等待中东紧张局势缓和的迹象,从而(对原油)进行抛售……这些法案取得了进展,以及以色列对伊朗的回应已经推迟了三天,这些因素目前都对油价下跌有所帮助。”纽约Again Capital LLC的合伙人约翰·基尔达夫(John Kilduff)表示。 美国库存增加及美元走高 而油价的另一轮更直接的冲击来自美国原油库存:昨夜的美国政府数据显示,上周美国EIA原油库存增加273万桶至4.6亿桶,几乎是市场分析师预期的140万桶的两倍。 同时,EIA数据显示,美国汽油需求再度令人失望,四周均值降至2022年来同期低位。 影响原油价格的第三重因素在于美元走高。 美东时间周二,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内的多位美联储高层官员不再就可能降息的时间提供任何指引,令投资者对今年大幅降息的希望破灭,美元也随之走强,对油价构成打压。 此外,英国3月份的通货膨胀率略高于预期,这表明英国央行首次降息的时间可能也比此前预计的要晚。不过,欧元区上月通胀放缓,强化了对欧洲央行6月降息的预期。 伊利诺斯州Galena Ritterbusch and Associates公司总裁Jim Ritterbusch表示:“美元的走强趋势,以及原油库存增加等因素,引发了一些看跌情绪。”

  • 国家能源局:3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4%

    4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9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第二产业用电量54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用电量13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 1~3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3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22372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2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用电量150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第三产业用电量4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7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

  • 国家发改委:4月16日24时 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0元、195元

    4月16日,国家发改委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4年4月16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00元、195元。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消费者可通过12315平台举报价格违法行为。 附: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

  • 继续看涨油价!中东冲突或升级 中国石油H股一度涨近3%

    今日港股市场延续弱势调整,中国石油股份(00857.HK)却逆市走强,盘中一度上涨近3%。截至发稿涨2.27%,报7.65港元。 注:中国石油股份的近期表现 昨日刷新历史最高点之后,中国石油股份今日继续表现强劲。根据最新报道,当地时间4月15日,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赫齐·哈莱维在视察内瓦蒂姆空军基地时表示,伊朗对以色列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将得到回应”。 另据以色列当地媒体报道,当天,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以色列战时内阁确定将对此前伊朗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进行反击。报道称,以官员们决定16日继续开会讨论反击行动。 此前在上周末伊朗报复袭击以色列未造成重大伤亡,且伊朗和美国袭击后的表态趋向于息事宁人,此举令周一石油股的走势承压。 对此华尔街长期多头、投资咨询公司Yardeni Research总裁埃德·亚德尼表示,中东冲突的恶化可能会推动油价上涨,布伦特原油价格飙升至每桶100美元。 截至发稿,布伦特原油上涨0.74%,报90.78美元。 注:布伦特原油今日走势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昨日美股盘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零售销售额环比上升0.7%,显著强于市场预期的0.3%。瑞银集团策略师表示,如果美国经济增长保持韧性,通胀率停留在2.5%或更高的水平 对此东吴期货指出,在原油基本面较强,美国二次通胀预期逐渐增强的背景下,预计油价总体走势偏强。 此外,摩根士丹利在本周一发布一份研报,其中将中国石油H股、携程ADR和泡泡玛特纳入重点关注股票名单,网易ADR、中海油服H股和贵州茅台被移除,另在中国A股主题关注名单中以华新水泥和宏发科技取代中海油服及贵州茅台。

  • 欧盟可再生能源行业政策支持迟迟未出 多家企业无奈搬至美国

    欧洲的可再生能源转型麻烦不断。瑞士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Meyer Burger已于3月中旬关闭其德国东部工厂,并打算搬迁到美国,而这家工厂也是德国境内最后一家主要太阳能组件生产商。 德国经济部表示,它充分意识到德国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一年多以来一直在研究行业融资方案。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包括Meyer Burger在内的多家欧洲可再生能源制造工厂已经关闭或者搬迁。 与此同时,全球其他政府正在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制造商迁往当地设厂。这就好比将欧盟架上火堆,欧盟正面临两难选择:要么也拿出差不多水平的财政支持来确保自己的竞争力,要么就放开进口限制以满足欧盟绿色转型的需要。 周一,欧洲能源部长在布鲁塞尔开会时就强调了加大对可再生能源行业支持的问题,并将在本周开始采取行动。挪威贸易和工业部也表示,已经启动了一项针对能源转型技术的产业政策框架。 失望的企业 主要在挪威运营的电池公司Freyr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迟迟看不到欧盟政策出炉,反而听到美国宣布为可再生能源厂商提供税收抵免后,其不得不选择“弃欧投美”。 2月,该公司表示已经将注册地从卢森堡更改至美国,并停止了一家生产基地的运转,直接投入到美国乔治亚州工厂。 Freyr首席执行官Birger Steen表示,该公司首先向挪威政府和欧盟寻求了支持,但最后结论是,欧洲在这种层面上的政策不会在短期内出台。他们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来确保公司的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而Steen的抱怨也情有可原。欧盟议会绿党议员Michael Bloss本月早些时候发起了一份请愿书,呼吁在欧洲层面采取行动拯救太阳能面板制造商,但他透露欧盟一直不愿意这样做。实际上,在新闻和演讲中,欧盟非常乐意支持可再生能源行业,但行动中总是进展缓慢。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则表示,支持可再生能源行业或公司的决定取决于成员国。德国经济和气候部的一位发言人更进一步指出,如果从公司角度来看其商业模式缺乏市场前景,那么欧盟若向这种公司提供援助就会不合法。 这种纠结的心态很可能是很多企业失望的关键。19岁的学徒Max Lange表示,这是德国太阳能行业第二次面临风险,如果再次失败,他可能无法在欧洲的太阳能行业中继续谋生。

  • 麦格理:拜登将动用石油储备以满足美国夏季需求

    麦格理全球石油和天然气策略师Vikas Dwivedi表示,拜登政府可能需要从国家紧急储备中提取石油,以应对汽油价格飙升以及夏季驾驶季节对通胀的担忧。 Dwivedi表示,随着汽车燃料需求预计将达到疫情后的新高,数百万美国人准备在夏季需求达到峰值时上路,战略石油储备(SPR)可能会释放石油。 “政府将不得不以非常积极的方式从SPR中释放石油,以抑制价格。”“可用的工具不多,这是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在油价上涨的推动下,美国汽油价格今年飙升了17%。由于供应中断导致全球石油供需平衡陷入赤字,油价同期上涨了18%。 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上欧佩克+及其盟友的减产以及墨西哥削减石油出口的决定,正在给市场带来压力。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随着美国司机们准备在今年夏天开车,有几个因素可能会影响需求和石油供应的收紧。 Dwivedi表示,在通常最繁忙的购房季节,高抵押贷款利率使潜在购房者远离市场,这表明美国人将在娱乐和旅游上花费更多。 预计石油需求将上升,而燃料制造可能达不到预期,因为炼油厂多年来的延迟维护可能导致故障。 德克萨斯州警告消费者本周可能因高温出现电力紧急情况,这让人想起去年创纪录的高温迫使炼油厂因担心过热而减少燃料生产。 这个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正密切关注汽油需求,因为汽油价格上涨可能会刺激通货膨胀。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最近将其对2024年零售汽油价格的预测从每加仑3.50美元上调至3.60美元。 高油价促使能源部本月早些时候搁置了补充应急储备的计划。过去一年,库存一直在缓慢上升,但在俄乌冲突后于2022年史无前例地释放了1.8亿桶后,库存仍接近40年低点。

  • 国家统计局:1-3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同比下降4.1% 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总体平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总体平稳。 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 原煤生产基本稳定,进口同比增长。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0亿吨,同比下降4.2%,增速与1—2月份持平;日均产量1288万吨,仍处较高水平。进口煤炭4138万吨,同比增长0.5%。 1—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1.1亿吨,同比下降4.1%。进口煤炭1.2亿吨,同比增长13.9%。 原油生产平稳增长,进口由增转降。3月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837万吨,同比增长1.2%,增速比1—2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9.3万吨。进口原油4905万吨,同比下降6.2%。 1—3月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348万吨,同比增长2.3%。进口原油13736万吨,同比增长0.7%。 原油加工有所增长。3月份,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6378万吨,同比增长1.3%,增速比1—2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日均加工205.7万吨。1—3月份,加工原油18246万吨,同比增长2.4%。 天然气生产创新高,进口保持较快增长。3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5%,增速比1—2月份放缓1.4个百分点;日均产量7.0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1076万吨,同比增长22.0%。 1—3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6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2%。进口天然气3279万吨,同比增长22.8%。 二、电力生产情况 电力生产稳定增长。3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74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增速比1—2月份回落5.5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41.2亿千瓦时。1—3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22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 分品种看,3月份,规上工业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火电增速回落,核电由增转降。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同比增长0.5%,增速比1—2月份回落9.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水电增长3.1%,增速比1—2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核电下降4.8%,1—2月份为增长3.5%;规上工业风电增长16.8%,增速比1—2月份加快11.0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5.8%,增速比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