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90个
OPEC+周日同意12月小幅增产, 并在明年第一季度暂停增产。由于对油市供应过剩的担忧日益加剧,OPEC+调整了其原本旨在夺回市场份额的计划 。 受此消息影响, 国际油价周一亚盘小幅走高 。布伦特原油期货升至每桶65美元上方,WTI原油期货升至每桶61美元上方。 (WTI原油期货15分钟走势图 来源:英为财情) (布伦特原油期货15分钟走势图 来源:英为财情) 周日,参加OPEC+月度会议的八个成员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阿联酋、伊拉克、科威特、阿曼、哈萨克斯坦和阿尔及利亚——同意将12月的日产量目标提高13.7万桶,与10月和11月的增产幅度相同。 1月至3月的暂停增产,将是OPEC+自今年4月开始快速恢复此前暂停的石油供应以来,首次中断增产节奏。 第一季度通常是全球石油需求相对疲软的季度。“今年12月之后,由于季节性因素,这八个国家还决定在2026年1月、2月和3月暂停增产。”OPEC+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自4月份以来,OPEC +已将产量目标提高了约290万桶/日,约占全球供应量的2.7%。但由于市场预测供应过剩即将到来,该组织自10月起放缓了增产步伐。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随着原油需求降温和供应激增,原油市场正陷入供过于求的局面。 交易员指出,当前石油供应过剩问题正在不断加剧,且预计到明年这一情况还会进一步恶化。 此外,西方国家对OPEC+成员国俄罗斯实施的新一轮制裁,正给该组织的战略带来更多挑战。此前美国和英国已对俄罗斯头部石油生产商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与卢克石油公司(Lukoil)采取新制裁措施,俄罗斯或难以进一步提高石油产量。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本季度全球石油供应可能会比需求每天多出300万桶以上;且明年石油供应过剩情况有可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摩根大通和高盛集则预测,油价将进一步下跌,跌破每桶 60 美元。 由于市场担心供应过剩,油价在10月20日跌至每桶约60美元的五个月低点,但此后受俄罗斯制裁以及对美国与贸易伙伴谈判的乐观情绪提振,油价回升至每桶约65美元。 “OPEC+作出正在让步——但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让步。对俄罗斯产油商的制裁给供应预测注入了新的不确定性,该组织很清楚,现在过度增产,日后可能会适得其反。” 独立研究和能源情报公司Rystad的分析师Jorge Leon表示。 他补充道:“通过暂停增产,OPEC +正在保护价格,展示团结,并争取时间,以观察制裁对俄罗斯石油出口的实际影响。”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RBC Capital)大宗商品策略主管Helima Croft表示:“暂停增产无疑是又一个剧情转折,但考虑到明年一季度供应面的不确定性,我认为这是一个审慎的决定。” 能源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的分析师Amrita Sen 表示,1月至3月是石油供需平衡最弱的季度,OPEC+暂停减产表明其正在积极主动地管理市场。 八个OPEC+成员国将于11月30日再次举行会议,当天也将举行OPEC+全体会议,以审查2026年的产量水平。
亨通光电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陆续收到项目《中标通知书》或签署项目合同,确认中标海洋能源项目,中标总金额为18.68亿元,具体项目包括辽宁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中标内容为±500kV直流海缆、66kV集电海缆的供货及施工等。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美国与加拿大在钢铁、铝和能源方面的贸易协定已准备就绪,加拿大总理卡尼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签署此协议。 熟悉磋商内情的消息人士向《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透露,该协议包括加拿大接受钢铁出口配额以换取美国降低关税。谈判未包括关键矿产,尽管美国一直在努力获取这些资源。 年初,特朗普对加拿大钢铁、铝和汽车征收关税,引起了两国争端。加拿大也采取了相应的关税措施,引发了长达数月的贸易战谈判。作为其战略的一部分,加拿大针对进口来自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钢铁和铝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关税减免,以支持陷入困境的国内产业。 10月初,卡尼访问了华盛顿,称他已经同特朗普就钢铝贸易的未来达成“共识”。双方还讨论了能源合作,卡尼想把停滞的基斯顿XL输油管道作为谈判筹码。 这条管道最初设计目标是每天从阿尔伯塔省向内布拉斯加州输送83万桶原油,但由于美国前总统拜登上任不久后撤销了该管道的许可证,总部位于卡尔加里的TC能源公司(TC Energy)于2021年终止了该项目。随后,TC能源公司将石油管道业务剥离称一家名为南弓( South Bow)的新企业。二月份,当特朗普呼吁建设这条管道时,南弓公司称已经“放弃”基斯顿管道项目。 卡尼为加拿大达成一项可能缓解国内产业压力的协议做好准备,分析人士表示,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可能标志着紧张但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贸易关系的转折点。
美国宣布制裁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引发了市场对供应受限及全球贸易格局重组的担忧,国际油价日内急剧上升。 具体行情显示,截至发稿,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主连价格涨约5.5%,日内一度涨超5.6%报每桶61.88美元,为10月10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布伦特原油期货主连价格涨5.2%至65.82美元。 WTI原油期货主连价格分时图 据新华社报道,隔夜美国财政部长 贝森特宣布美国制裁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企业 ——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 PJSC)和卢克石油公司(Lukoil PJSC),并敦促俄罗斯与乌克兰立即停火。 根据美方相关规定,受制裁对象在美国境内的资产将被冻结,美国公民不得与其交易。贝森特在声明中指责俄方拒绝停火,指认被制裁俄石油企业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提供资金。 同一天,欧盟成员国就第19轮对俄制裁达成一致。根据此前发表的声明, 欧盟将把俄罗斯原油价格上限下调至每桶47.6美元,上文提及的两家俄罗斯石油企业将面临全面交易禁令。 上周末,美国总统特朗普还表示,印度总理莫迪告诉他,印度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日内,特朗普重申: “与莫迪谈过,他不会从俄罗斯购买大量石油。” “这是一件大事,”盛宝银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表示,“这可能会彻底改变市场此前关于供应过剩的叙事,迫使交易员重新回到中性甚至偏多的立场。” 不过,俄罗斯在规避制裁方面经验丰富,其最终的受影响程度仍不明朗。尽管面临一系列西方限制,俄罗斯的海运原油出口量近期仍一度创下29个月新高。 荷兰国际集团新加坡大宗商品策略主管Warren Patterson认为,新的惩罚性措施“标志着特朗普对俄罗斯态度的重大转变”,也为未来更严厉的制裁打开了大门——最终可能影响俄油的流向。” 据媒体估算,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原油出口量共占俄罗斯原油出口总量近50%。
美国能源部周二表示,美国计划采购100万桶原油,以充分利用近来跌至低位的油价,补充该国近年来枯竭的战略石油储备库存。 美国能源部称,其计划动用特朗普总统标志性税改法案“大而美法案”中拨付的1.71亿美元原油采购资金,分批在12月和1月完成原油采购。 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虽然这一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但这些举措是加强我国能源安全、扭转上届政府高成本且不负责任能源政策的重要一步。” 目前,美国基准的WTI原油已从1月中旬的峰值下跌了约30%,周二最新交易价格已跌至每桶58美元下方,逼近2021年以来的最低点。 这对于美国政府而言,或许正是重新补充战略石油储备的理想时机 ——该储备规模目前仅为4.08亿桶,约为储备设施最大容量(约7亿桶)的60%。 特朗普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承诺要把储备“填满”,并批评其前任大举动用了这些储备。在俄乌冲突导致油价飙升后,特朗普的前任拜登政府曾出售了超过1.8亿桶石油储备,以控制失控的汽油价格。这是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释放行动。 当然,有鉴于美国能源部仅有1.71亿美元用于购油,按当前油价计算其“满打满算”也仅够购买约300万桶原油,这与拜登时期的释放规模相比可谓杯水车薪。 华盛顿咨询公司ClearView Energy Partners董事总经理Kevin Book指出,“本届政府除国会拨款外已无其他资金储备,这将限制其低价采购能力。”
通源石油公告,近日收到业主方Sonatrach SPA发送的油气田早期生产措施和天然气压缩机服务项目的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包括1.05亿美元和27.63亿阿尔及利亚第纳尔,合计约1.26亿美元或者8.97亿元人民币,合同周期为四年。该项目旨在提高油气产出和处理时效,保障国家油气使用和出口需求,包括土木工程、油气回收处理和增压设备机组的安装和调试以及运维等。此次中标标志着公司通源海外战略实现重大突破,为后续获取更多订单奠定坚实基础。
受基本面转暖及红利资产再获资金关注等因素催化,今日港股煤炭股延续上周强势行情。 截至发稿,金马能源(06885.HK)大涨超13%,兖矿能源(01171.HK)涨约4%,中国神华(01088.HK)等多只个股跟涨逾2%。 消息面上,由于国庆前后天气反常,东南沿海出现罕见高温,叠加冷冬预期推动冬储需求,近期国内煤炭日耗已经达过去5年同期的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上周港口煤价环比提升明显,10月17日北方港口动力煤748元/吨(周环比上升39元/吨),山西、内蒙古、陕西坑口煤价分别环比上升50.00、45.00、46.00元/吨。 且值的一提的是,自7月份能源局核查超产政策以来,国内煤炭产量持续受到各方面抑制,7月和8月煤炭产量已经连续两个月同比下降,整体库存已低于去年同期。 国泰海通证券在10月19日的报告中分析称,行业基本面受到供给和需求端的双重好转,煤价涨幅持续超预期。 此外,由于当前动力煤和炼焦煤价格仍处于历史低位,市场也对后续的反弹空间看好。 开源证券还表示,煤炭股拥有周期与红利双逻辑。一方面,随着供给端“查超产”政策推动产量收缩,以及需求端“金九银十”旺季非电煤需求预期回暖,煤炭供需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在全球政经高度不确定以及国内稳经济的预期下,投资行为存在情绪上的脉冲。而从中报数据看,多数煤企依然保持了较高的股息率,当前煤炭持仓低位,基本面已到拐点右侧,已到布局时点。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生产降幅收窄,原油、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电力生产平稳增长。 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 原煤生产降幅收窄。9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1亿吨,同比下降1.8%,降幅比8月份收窄1.4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372万吨。 1—9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5.7亿吨,同比增长2.0%。  原油生产增速加快。9月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777万吨,同比增长4.1%,增速比8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9.2万吨。 1—9月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6263万吨,同比增长1.7%。 原油加工较快增长。9月份,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6269万吨,同比增长6.8%;日均加工209.0万吨。 1—9月份,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55081万吨,同比增长3.7%。    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9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4%,增速比8月份加快3.5个百分点;日均产量7.1亿立方米。 1—9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194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4%。   二、电力生产情况 规上工业电力生产平稳增长。9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82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日均发电275.4亿千瓦时。1—9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725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  分品种看,9月份,规上工业火电、风电由增转降,水电由降转增,核电增速放缓,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同比下降5.4%,8月份为增长1.7%;规上工业水电增长31.9%,8月份为下降10.1%;规上工业核电增长1.6%,增速比8月份放缓4.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风电下降7.6%,8月份为增长20.2%;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21.1%,增速比8月份加快5.2个百分点。
综合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由于印度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在10月上半月有所回升。 全球贸易分析公司Kpler的初步数据显示, 10月上半月,印度平均每天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约180万桶,比9月日均进口量多了大约25万桶 。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可能会有所修订。 印度10月上半年对俄油的进口量回升扭转了7月至9月连续三个月的下降趋势 。此前,进口量已从6月份的200多万桶/日下降至9月份的160万桶/日。 据报道,此次反弹一方面是由于印度炼油厂为满足节日需求而满负荷运转,另一方面是由于俄罗斯原油再次降价。 这些数据代表了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15日表态之前的情况。特朗普当日宣称,印度总理莫迪已向他表示,印度准备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他还表示,印度“无法立即”停止采购,并称这是一个“需要一定时间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很快就会结束。 不过,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示,并不清楚有关莫迪和特朗普近日内接触的信息,也不知道印度领导人是否保证会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Kpler首席研究分析师Sumit Ritolia表示, 特朗普的表态很可能是一种与贸易谈判相关的施压策略,而不是即将发生政策变化的迹象 。他指出,出于经济、合同和战略原因,俄罗斯石油仍深度融入印度的能源体系。 他还指出,7月至9月印度对俄油进口量下降更多是受季节性因素(例如公共部门炼油厂维护活动增加)的影响,而非关税担忧。 印度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2024年,印度石油进口量增长2.3%,达到2.4亿吨。 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开始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此后,印度开始以折扣价购买俄罗斯石油。俄油在印度石油进口总量中的份额从2019-20年度的1.7%上升至2023-24年度的40%,这也使得俄罗斯成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
就在华尔街分析师纷纷预测“全球石油供给过剩”、“油价还要跌”之际,全球最大石油公司的掌门却发出警告:石油短缺即将来临。 根据周四的最新消息, 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Amin Nasser)公开呼吁石油行业重新增加石油勘探和生产的投资 。他表示,过去10年里整个行业都忽视寻找新石油,当前的投资规模已经跌至“极端低”的水平。由于新项目通常需要5到7年才能投产,全球未来的供应正取决于企业当下的决策。 纳赛尔也警告称, 过去15年里为全球带来“石油洪流”的美国页岩油产量暴增不太可能重现 。他说:“过去80%至90%的产量增长来自页岩油, 展望未来15年,页岩油产量极可能趋于平稳并开始下降。到时候要从哪里获取额外的石油来满足需求呢? ” 作为背景,自2014年油价暴跌以来,大型石油公司一直在削减勘探和生产支出。能源转型可能减少化石燃料需求的预测,以及投资人要求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返还现金的呼声,也影响了这些公司的决策。石油行业也没有大举投资复杂艰难的项目,而是集中开采成本较低的油气藏以满足需求。 国际能源署信息显示, 今年油气勘探和生产领域的投资预计将下降6% ,至4200亿美元。这也将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投资骤降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纳赛尔表示:“我们追踪产业的最终投资决策,可以看到进入市场的新项目和投资决定大幅减少。这对我们来说具有战略意义,我们正在勘探并大幅增加储量。” 他透露,沙特阿美每年在勘探领域投入10至20亿美元。 石油巨头掌门做出这番表态之际,股民和期货投资者正在面临相反的市场情绪:多数分析师预期,随着欧佩克+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增产,全球市场将出现供应过剩。不少报告也预测明年国际油价会跌破60美元/桶——而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盈亏平衡点高达65美元/桶。 (布油日线图,来源:TradingView) 尽管如此,纳赛尔的言论也呼应了石油产业对长期供应缺口的担忧。近几个月里,英国石油、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和道达尔能源的高管们均在财报会议上提及希望加强勘探和生产力度。 随着清洁能源转型慢于预期,能源巨头们正重新将目光聚集到化石燃料需求上。 西方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Vicki Hollub在本周的伦敦能源情报论坛上表示, 当前的全球石油消费量中,仅有四分之一能通过新发现的储量得到补充。 问题不仅在于投资不足,还有难以发现大型油田。例如埃克森美孚在圭亚那的重大发现,仅能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一部分。 她说道:“当过去几十年来最重大的石油发现仅能满足全球一年需求量的三分之一时,这就是个大问题。”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