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00

  • 光伏电站存火灾隐患 快速关断RSD为其保驾护航!【SMM光伏大会】

    在SMM主办的 2023SMM国际光伏产业峰会-组件市场分析与应用场景论坛 上,苏州普兆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产品&解决方案总监分享了“快速关断RSD解决光伏电站安全隐患”的话题,他表示,整个光储系统由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汇流箱以及相关元器件组成,系统发生火灾后,组件之间无法关断,仍然会有上千伏的高电压,如果消防员贸然施救,可能会产生“电击危险”,对居民及消防员的生命造成威胁。针对安全隐患,美、加、德、意 等发达国家对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直流高压问题已出台强制措施,对光伏安全关断及电压有明确标准并强制执行。2021年11月,我国发布《关于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安全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安全工作,相继各省各地区也出局相关政策,明确了屋顶光伏系统具备组件级快速关断功能。 光伏电站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海内外光伏市场高速增长 全球新能源转型加速,海内外光伏市场高速增长。 全球碳中和目标、国际关系变化及能源短缺背景下,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 预计自2023年到2025年,全球以及国内光伏行业新增装机均将呈现持续增长的状态。 直流侧高电压事故危害 在安装的170 万块光伏组件中,发生了430 起与组件相关的火灾。 其中210起由光伏系统本身所引起的。 80% 以上的电站着火是因为直流侧的故障引起事故。 直流侧高电压风险 在应用组串式逆变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整串线路电压累计可以达到 600V~1000V 的高压,若连接器接头等部位出现故障,即可能会造成直流拉弧、绝缘击穿,引发火灾。 快速关断-杜绝安全隐患发生 为什么选择快速关断? 保障系统设备财产安全 整个光储系统由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汇流箱以及相关元器件组成,其中组件价格占整个电站资金投入最高,如何确保电站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及时止损?如何第一时间切断火灾风险呢? 确保居民,消防员安全 系统发生火灾后,组件之间无法关断,仍然会有上千伏的高电压,如果消防员贸然施救,可能会产生“电击危险”,对居民及消防员的生命造成威胁。 全球安规标准的推进: 针对安全隐患,美、加、德、意 等发达国家对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直流高压问题已出台强制措施,对光伏安全关断及电压有明确标准并强制执行。2021年11月,我国发布《关于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安全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安全工作,相继各省各地区也出局相关政策,明确了屋顶光伏系统具备组件级快速关断功能。 美国:从NEC 2014 到 NEC 2020 截至2022年,2020版NEC在美国13个州生效,2017版NEC在24个州生效,2014版NEC在7个州生效,2008版NEC在2个州生效。 光伏系统的快速关断概念(National Electrical Code,简称NEC): NEC2014 690.12《组件级自我关断解决方案》标准发布; 2017版的NEC690.12; 最新2020版的标准中,将“快速关断”的说法进一步修改扩大,提出了“光伏危险控制系统”(PV hazard control systems) 新标准要求光伏系统中具有“光伏危险控制系统”,使光伏系统在危急情况时是一个可控制的状态,也就是说可以利用“光伏危险控制系统”,实现组件级别的关断,在快速关断启动后30S内,界线范围内电压降低到80V以下。 PROJOY安全卫士-RSD快速关断 PEFS-PL组件级快速关断 解决行业五大“痛点”: 屋顶光伏火灾“预防难”;逆变器“EMC 难”;XX“专利侵权难”;不同品牌“兼容难”;安全 VS 成本增加。 方案五大“优势”: 预制“电弧”检测模块;外制“发射器”模块;SUSPEC/私有协议“皆可”;开放式,平台化;方案简单,经济性更好。 PEFS-PL组串级快速关断 方案六大“优势”: 1. 预制“电弧”检测模块,解决“防火”的问题 2. 内置PID 修复模块,解决“衰减”的问题 3. 方案简单,解决“安装改造难”的问题 4. 开放式, 解决 “兼容性”的问题 5. 平台化,解决“数据”的问题 6. 经济性十分明显,解决“贵”的问题。

  • 海上光伏“优点多多” 组件研发需关注哪些方向?【SMM光伏大会】

    在SMM主办的 2023SMM国际光伏产业峰会-组件市场分析与应用场景论坛 上,山东力诺光伏高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技术部长仲伟佳表示,在国家大力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光伏、风电行业快速发展。光能(陆光、海光),陆上光伏正在市场化、规模化开发,海上光伏开发前景规模巨大但仅仅处于尝试性科研开发阶段而尚待探索。 未来可以规模化、市场化开发的可再生零碳能源有水能、陆上风能、近浅海风能、光能。除了已经下结论可规模化市场化开发的水能、风能、陆上光伏以外,最值得研究的目标能源是海上清洁能源。 ——海上光伏发展背景 海上光伏是一种全新的海洋能源利用和资源开发方式。 海岸线长、近海海域辽阔、没有遮挡物、日照时间长等为太阳能海上光伏提供新的路径。 ——海上光伏的相关政策 截止目前,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天津等地都有涉及海上光伏相关政策发布。 ——海上光伏项目进展 山东:进展较快的为HG30、HG14、HG32、HG34地块,中广核HG30项目已全面启动,计划2023年并网;国华HG14海上光伏1GW已完成可行性研究评审;山东发展HG32和国电投HG34已完成固定桩基系统方案实证; 江苏:启东百万千瓦、国华如东百万千瓦和中核田湾百万千瓦已纳入国家第三批大型光伏基地,其中中核田湾已完成项目EPC招标; 浙江:2023年4月,华润电力开展了浙江省温州市100MW海上光伏项目的监理服务招标; 福建:国能集团沙县富口镇30MW,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MW,中广核宁德核电200MW进入试点项目名单; 天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海晶盐光互补580MW项目并网发电。 ——海上光伏优势与挑战 优势: 大型光伏项目对土地面积需求较高,利用广阔的海洋空间,将“发电站”从陆地搬到海上,成为了优秀的解决方案。相比于陆地的光伏系统,海上光伏的优势在于:(1)不需要土地资源;(2)为太阳在海面上完全没有遮盖,被利用的更加充分;(3)水的冷却效应,可以提升光伏板的发电效率。 挑战: 与水面光伏不同,海上光伏的环境要更为严苛。 ①首先,海水水体的波浪频率及振幅要比湖水水体大得多,且风力等级高的多,甚至要面临台风、瞬间阵风超过10级以上的情况。 ②其次,海水的腐蚀性远高于淡水,对光伏电站的几乎所有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耐酸碱、耐湿热、耐氧化等要求。 ③最后,海上光伏一般距离岸边或并网点距离较远,输电线路及建设安装要比一般陆上光伏项目较为复杂。 产品特点 为应对上述海上光伏的挑战,研发产品需具备以下特点: 关注方向 基于上述产品特点,产品结构及原材料搭配说明: 玻璃无疑为最佳的光伏材料选择,但在严酷的海洋环境下,依然会受到环境的腐蚀,采用双层镀膜玻璃是目前最佳的解决玻璃抗腐蚀的方案。 单层镀膜玻璃存在水汽侵蚀现象,水汽透过膜层到玻璃使其水解,Na+、Ga+、Mg+离子及原硅酸逐步脱离,以及原硅酸脱水产生的无定型SiO2等系列反应导致了玻璃的侵蚀,结果是导致玻璃的透光率收到严重影响(原减反膜的失效、H4SiO4的生成)。 双层镀膜,两次相消干涉,增加透光率;拥有更可靠的盐雾性能,更低的透光率衰减; 稳定封装材料:强化胶膜,不易水解 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POE:乙烯-烯烃共聚物; EVA在潮湿环境中分解,产生移动的乙酸,与玻璃中Na盐反应产生Na离子,并在电池片表面富集,造成电池输出功率下降及组件寿命衰减,且乙酸可对电池结构造成腐蚀,尤其N型产品。 POE资历不含醋酸乙烯,不存在生成醋酸的可能性,整体呈现中性。且透水率仅为EVA的10%左右。 POE化学键更加稳定,不易断裂,减少组件黄变、脱层等影响,从而保证组件产品的发电输出。 聚氨酯复合材料边框 接线盒 灌胶接线盒,防护等级IP68 更可靠、合理的结构设计; 拉拔力增强30%; 金属件一体式避免接触类不良,保证接触电阻<0.3mΩ; 贴合注塑件,增强防水性能; 采用防老化脱落设计,确保螺母更牢靠稳固; 盒体与连接器均满足IP68防水防尘等级(TUV测试)。 硅胶 高阻水硅胶 相比于常规硅胶,阻水硅胶具有极低的水汽透过率; 可靠性方面通过加速老化、DH1000等测试,均未发生异常; 协同合作 联合起草海上光伏组件标准 联合CQC和国电投共同起草《海上光伏用光伏组件性能评价技术规范》,填补行业空白。 针对海上光伏电站特点,对盐雾腐蚀、动态机械载荷、低温动态机械载荷、电势诱导衰减等方面定制了专项加严测试要求,已通过实践检验。 该标准已与2023年1月13日在中国标准化协会立项,7月14日发布了征求意见稿。 》 2023 第三届 SMM电气产业论坛

  • 中来TOPCon技术简析 电池技术展望【SMM光伏大会】

    在SMM举办的 2023SMM国际光伏产业峰会-Topcon高效电池与晶硅应用论坛 上,山西中来光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张耕介绍了TOPCon技术发展历史、中来J-TOPCon 2.0技术、中来新一代提效技术展望、以及中来电池技术发展规划。 TOPCon技术发展历史 TOPCon技术及成本优势 中来J-TOPCon 2.0技术介绍—技术优势—电池 •J-TOPCon 1.0采用LPCVD技术沉积poly层,有绕镀产生。 •额外的去绕镀工艺使得TOPCon的生产工序增加,导致高成本,低良率。 •J-TOPCon 2.0首创板式PVD技术(PoPaid)沉积poly层,无绕镀。 •相较于LPCVD、PECVD而言,中来首创安全无漏电的PVD技术无需额外去绕镀步骤。 •使得TOPCon的制造成本更低,良率更高,是最安全的电池制造技术。 中来J-TOPCon 2.0技术进化—硅片尺寸 中来J-TOPCon 2.0技术进化—硅片厚度 中来新一代提效技术展望—效率提升 •J-TOPCon2.0电池片典型的功率损失分析图如上所示 •提高效率的途径大致分为:1)降低p+ emitter 的钝化区复合;2)降低p+ emitter 的横向传输电阻;3)降低p+ emitter 的金属接触复合;4)降低n+ Poly钝化区的复合;5)降低栅线遮挡损失;6)降低外反射损失等。 •近期,中来股份宣布已成功研发出一种全新的电池注入金属化技术,即“中来独特注入金属化技术(Jolywood Special Injected Metallization)。 •通过独特的金属化工艺,优化了烧结温度,提升了开路电压、降低了接触电阻最终有效提升了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并完美解决TOPCon组件湿热测试后的功率衰减问题,为双面单玻找到了解决方案。 中来J-TOPCon 2.0技术介绍—技术优势–组件 根据CPVT银川实证基地数据显示:2022年3月-2023年2月,透明背板组件单瓦发电量比双玻组件平均高1.29%;透明背板超疏水结构设计,更优秀的自清洁能力;透明背板更高的透过率,对比背面玻璃高3.5%;透明背板组件更低的工作温度,对比双玻组件平均工作温度低1.13℃。 中来新一代提效技术展望-成本下降 中来电池技术发展规划

  • SMM:光储氢市场走势与未来市场展望【SMM光伏大会】

    在SMM主办的 2023SMM国际光伏产业峰会-主论坛 上,SMM新能源咨询总监颜宇翀对光储氢市场走势与展望做出一番解析,他表示,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251.1GW,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360GW左右,同比增长约47%。基于政府的目标,光伏市场在2027年前都将继续保持强势增长。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场。欧洲和美国市场的装机需求也将继续维持高景气度。巴西、中东和南非地区掌握着优渥的太阳资源,政策的优化和可再生能源加速转型的推动下,同时南非市场严重缺电的背景下,预计该地区国家新增装机将有大幅增长。 中国光伏发展概况 全球光伏市场规模统计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前十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印度、意大利、澳大利亚、巴西、韩国和西班牙,其中排名后五的国家因市场存量规模差异较小,变动相对频繁。其中中国光伏累计装机量达393GW,远高于美国的130GW。 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前十国家方面,分别是中国、美国、印度、德国、巴西、西班牙、日本、澳大利亚、波兰以及韩国。其中中国新增装机量达87GW,美国在26GW。排名倩儿的中国和美国是全球光伏行业的高体量、高增长市场。 全球未来光伏市场规模预测 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251.1GW,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360GW左右,同比增长约47%。 基于政府的目标,光伏市场在2027年前都将继续保持强势增长。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场。欧洲和美国市场的装机需求也将继续维持高景气度。巴西、中东和南非地区掌握着优渥的太阳资源,政策的优化和可再生能源加速转型的推动下,同时南非市场严重缺电的背景下,预计该地区国家新增装机将有大幅增长。 中国光伏市场政策梳理 据SMM对2022年中国部分地区弃光率统计来看,新疆、青海以及西藏地区属于弃光严重的地区,最高的西藏地区弃光比例高达19.8%。 中国光储能氢发展分析 解决弃光问题的储+氢方案 电化学储能 + 氢储能 互补优势:“电+氢”可覆盖绝大部分其他储能技术应用场景; 时间优势:锂电储能时长(秒级-天级)+ 氢储能(天级-月级); 空间优势:锂电储能—近地区域;氢储能—可跨区域转移。 中国光储氢重点投资区域分析 通过对2022年中国重点光出氢项目投资区域的分析来看,2022年, 内蒙古地区 全国重点项目投资额多达740亿元,占比74%。其中,千万千瓦级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建设的投资额便高达600亿元,贡献了主要的增幅。 中国光储氢重点项目梳理 中国光储氢未来市场展望 中国光储氢当前挑战与未来发展-光伏 受光伏装机量迅速提升的影响,硅片需求量也迅速提升。5月份我国硅片产量达到48.1GW,同比大增85.00%,而至2023年底预计我国硅片产能将达到878GW,产能同比增速为27.06%,高速扩张的硅片产出也将持续带动石英砂的需求量。 SMM预计,2023年石英砂供应缺口或在0.27万吨左右。 中国光储氢当前挑战与未来发展-储能 SMM认为,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未来发展趋势将向着大容量,长循环,高安全性的方向发展。 中国光储氢当前挑战与未来发展-氢能 随着光伏发电规模化建设,持续激励制氢价格下降,预计2050年制氢价格为1.3元/Nm³,较2022年下降52%;成本结构电费 将下降至45% , 度电成本将不再成为电解水制氢制约因素。 上海有色网概况 SMM Development & Milestones SMM全球版图 截止目前,SMM在海外已经设立了美国、英国以及新加坡办事处,国内,SMM在总部上海的情况下,在北京、烟台、杭州、佛山、深圳以及陈太孤独均有布局。 服务包括特斯拉、比亚迪、三星、LG新能源、宁德时代等在内的全球500强、中国500强、央企、国企等300家以上客户。 SMM以定价为核心基石,协同会展、研究院等产业链纵深服务 SMM定价:以盐类为核心,为整条产业链定价,平抑价格波动风险,抗价格操纵 SMM价格为全产业链定价,平抑价格波动的风险,完全独立的中国民营第三方报价机构,通过ISOCO严格审查 SMM产品:新能源全产业链数据完整,形成产业链闭环 推荐近期会议: 》 2023 第三届 SMM电气产业论坛

  • 八大奖项!2023年SMM“光芒杯”颁奖典礼隆重举行!【SMM光伏大会】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光伏能源逐渐成为能源转型中的主角,全球光伏市场跑出发展加速度。从制造端看,中国光伏产业已经“领跑全球”,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保供的关键力量。光伏新增装机量不断攀升,光伏产品出口额和出口量大幅提升,光伏技术持续进步,虽然当前光伏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 为进一步推进光伏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推动光伏行业“质量强国”、“品牌强国”建设进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上海有色网(SMM) 此前组织开展了 2023年中国光伏行业“光芒杯”系列评选活动 ,旨在进一步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推选一批优秀光伏产业制造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加快推动行业发展。 经过数学的多轮评选,最终获奖名单出炉,并在SMM主办的 2023SMM国际光伏产业峰会 上,SMM为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2023年中国光伏行业“光芒杯”系列评选活动获奖企业名单如下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光伏电池技术创新奖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极电光能有限公司 山西中来光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宝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电池行业领跑者 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中来光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行业领跑者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 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优质供应商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中清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赛拉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恒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润马光能集团有限公司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环晟光伏(江苏)有限公司 山东力诺光伏高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正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新锐企业奖 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宝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中清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日托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欧达光电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封装材料优质供应商 中山翰华锡业有限公司 西安泰力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 常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常州百佳年代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 湖南旗滨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行业装备技术创新奖 凯鑫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华英阀业有限公司 苏州寻迹智行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侠飞泵业有限公司 苏州杰利凯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南京万德斯纯水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支架优质供应商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国强兴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帷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创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奕程新能源有限公司 SMM在此恭喜以上获奖企业,也期待更多的行业同仁参与其中,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 非洲能源署:非洲处100年来能源转型最快时刻 风光氢市场巨大!【SMM光伏大会】

    在SMM主办的 2023SMM国际光伏产业峰会-主论坛 上,非洲能源署(African Energy Council)董事会副主席Chinnan Maclean Dikwal表示,非洲正处于过去100年来能源转型最快、最深刻的时刻。在非洲,这种能源转型将迅速发展,将是颠覆性的,对非洲产生深远影响。其原因是非洲能源系统更新较慢,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影响,比如光伏、风能、新能源。 》点击观看发言视频 因此在African Energy Council,在过去几年一直试图回答的问题是,非洲能否通过走可再生能源路,更好的解决能源紧缺的问题?还是应该继续投资大型集中式的传统能源电力系统?比如尼日利亚、安哥拉、南非等地常见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站,以及像南非和非洲其他地区常见的大型煤电厂。 如何解决非洲6亿人口的能源紧缺问题?以上方案能实现能源充足吗?是African Energy Council一直试图回答的问题。目前African Energy Council认为,对于非洲来说,考虑发展光伏、风能、新能源,既符合逻辑,又具经济效益。 在非洲各地的集中式系统,许多系统在能源传输和分配中的损失高达30%-40%。正因为如此,这些系统非常容易受到发电系统的影响。并且,基础设施具有投资不足的缺口,也使其非常容易被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可再生资源(光伏、风能、新能源等)的成本,在过去几年显著下降,这为非洲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考虑到非洲的太阳辐射情况,无论是在北非的带状地区还是赤道附近,比如塞内加尔、尼日利亚、毛里塔尼亚,这些地区的日照条件,以及光伏投资成本、电力成本,都使得非洲发展光伏充满潜力。 例如,从2010年至今,非洲光伏装机成本下降90%。从2010年-2022年,光伏装机成本下降约20%/年。在African Energy Council预测这些曲线和成本效益时,预计从2023年-2030年光伏成本将下降约10%/年。到2030年成本还会再降70%,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非常了不起。 风能亦如此,从2010年至今,风能总成本下降约50%,成本效益下降约7%-8%/年,预计未来风能成本将下降约5%/年。 锂电池对于非洲来说具有巨大竞争优势,其成本同样大幅下降,从2010年至今,锂电池的成本下降约95%;过去几年间,成本下降约20%/年。但真正重要的是,对于非洲来说,真正的突破点在于太阳能系统、风能系统和新能源的融合,技术融合将会给非洲带来突破,这也是African Energy Council向非洲政府提出的建议。 技术融合使得非洲大部分地区开始着眼于解决能源问题,大型集中式系统经常失灵,就在本周,尼日利亚经历了大规模停电,发电总量将为零。2022年至今,仅尼日利亚历经了四次停电,电力中断四次。因此,光伏的发展利于解决非洲能源紧缺的问题。 可再生资源与其他能源结合,比如与氢能结合,在非洲和全球很对国家地区,氢能的话题正在迅速升温。非洲的纳米比亚引领氢能的发展,现在约有7、8分不同项目,遍布毛里塔尼亚等地区。大量的绿色氢能项目,结合光伏、电解装置,生产氢气、氨气,在国内销售以及出口到欧洲地区,这为非洲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机会。

  • 技术贴:光伏储能电站设计经验及发展建议【SMM光伏大会】

    在SMM主办的 2023SMM国际光伏产业峰会-主论坛 上,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总经理胡彬对于光伏储能项目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通过新能源融合储能,以及共享储能电站,加强规范、制度建设解决成本、安全问题;根据电网能力核定储能配置,所有储能电站由调度直调,保障设备利用率,提高经济性;加强电力现货市场研究,推动储能市场化交易体系建设,探索以租代建的商业模式;推动储能创新和科技研发。行业头部企业引领高质量标准;高校、研究院所推动储能人才培养等。 第一部分行业背景 行业背景-国家战略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2030年前力争碳达峰,要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意味着风电和光伏将是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煤电降成辅助性能源。 行业背景-电力行业症结 传统化石能源发电,碳排放问题严重 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需要同时进行 电源装机容量和输配电容量冗余 调峰电源运行时间较短,收益较差 跨省跨区输电,竞争激烈,实施难度大 抽水蓄能可缓解压力,但受地理限制 行业背景-新能源发电症结 间歇性 1)光伏集中在早9点到下午3点,与负荷的日特性曲线融合性较好 2)风力发电出力的高峰期在晚上,易出现消纳困难问题 波动性 受天气因素影响严重,如云层遮挡,易出现调频失稳问题 季节性 风能和太阳能季节差异较大,与负荷端需求难以保持一致 行业背景-储能应用背景 行业背景-发改委政策 行业背景-储能的作用 平滑功率输出;跟踪计划出力;“削峰填谷”辅助调频…… 缓解高峰负荷需求,延缓升级扩容;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系统可靠性;维护输配电网电压稳定;应对故障,保证供电稳定等。 辅助分布式电源接入;需求侧响应及,用户侧峰谷套利,缩小峰谷差;电能质量调节与改善…… 行业背景-储能市场规模 我国的储能产业近几年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尤其电化学储能呈现爆发式增长。 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为59.8GW,新型储能继续高速发展,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3.1GW/ 27.1GWh,其中以锂离子电池为主。 第二部分储能系统 储能系统——储能类型 储能系统——储能寿命 例如: 铅酸电池使用寿命3~20年,使用次数<2000次。 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5-15年,使用次数1000~10000次。 储能系统——储能应用 可再生能源并网模式、电网辅助服务模式 储能系统——商业模式 储能作为新能源发电机组的“蓄水池”, 通过削峰填谷,降低弃光率,保证联合体获得经济效益。 “新能源+储能”联合及独立运行模式下,在能量市场上, 储能在电网低谷时段买入低价电, 在高峰时段售出高价电获得收益。储能通过价差获得收益。 储能系统——储能作用 大型光伏电站:降低弃光率、提高消纳比例、平滑系统出力、减少电力波动 分布式并网光伏:减少电力波动、提高电能质量、利用峰谷电价差套利 分布式离网光伏:保障电源供应、提高电能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部分光伏电站储能设计 光伏储能设计——储能必要性 新能源发电的难点 电网调峰能力不足、电压控制难度加大、调频难度加大、影响电能质量、影响电网调度、弃风弃光。 光伏储能设计——储能设计原则 储能系统运行、故障、投切不影响电站本身正常运行 充分优化储能与光伏系统联合系统响应网调调度指令,促进新能源消纳 选用国内成熟、可靠产品,以保证系统整体可靠性及使用寿命,最小化储能技术本身的风险 储能系统可用率应达到97%以上,整体能量转换效率高于85% 严格控制储能系统安全性,做好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 光伏储能设计——储能规模 光伏储能设计——储能电池 磷酸铁锂、三元锂、钛酸锂、铅酸、铅炭、液流等安全性、成本、循环寿命等的介绍。 储能系统——储能分类 光伏储能设计——储能系统构成 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组、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构成。 光伏储能设计——储能变流器 交流储能变流器、直流储能变流器 光伏储能设计——储能并网方式 低压交流侧并网、直流侧并网、高压交流侧并网 光伏储能设计——设计要点 智能消防系统 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全淹没灭火方式; ■ 消防系统认证:3C认证、UL认证、CE认证、ULC认证; ■ 根据使用环境选择钢瓶固定方式:悬挂式、柜式、管网式; ■ 根据防火区域的大小选择不同容量的钢瓶。 第四部分典型案例工程 以临清70MW光储电站、驼山网源友好型风电场示范项目、北科产业园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等工程为例,进行了详细介绍。 第五部分建议与展望 建议与展望——存在问题 新能源配套建设储能设备面临的问题 储能设备利用率低下 以弃光率较高的青海省为例,即使配置2.5%的储能,理论上每年只有225天能够利用弃电将电池充满。 建议与展望——发展建议 推进光伏储能电站发展的关键要素 成本: •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更低 •分期扩容,降低初始配置 市场: •价格壁垒放开 •双重价格标准 •光伏平价上网 •用户侧电价提高 政策: •国家导向 •政策支持 •电网细则 •建立行业标准 技术: •通过智能化技术,主动识别安全风险 •产品标准化,规范化 •系统高能效:模块化设计,精细化管理,降低电池间失配 •高精度温控,提高寿命 光伏储能项目发展建议 •新能源融合储能、共享型储能:通过新能源融合储能,以及共享储能电站,加强规范、制度建设解决成本、安全问题。 •明确配置容量及调度次数:根据电网能力核定储能配置,所有储能电站由调度直调,保障设备利用率,提高经济性。 •探索商业模式:加强电力现货市场研究,推动储能市场化交易体系建设,探索以租代建的商业模式。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储能创新和科技研发。行业头部企业引领高质量标准;高校、研究院所推动储能人才培养。

  • 一文了解全国碳市场运行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SMM光伏大会】

    在SMM主办的 2023SMM国际光伏产业峰会-主论坛 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宾晖针对全国碳市场建设总体思路、运行机制、政策法规、市场结构、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全国碳市场运行情况、下一步工作安排做了详细介绍。他表示,截止2023年9月7日已全国碳市场已累计运行523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2.68亿吨,累计成交额127.04亿吨,维持在41~75元/吨,9月7日收盘较首日开盘上涨48%。下一步,要持续完善制度机制、强化数据质量管理、有序扩展市场功能、提升市场主体综合能力。 碳市场建设运行情况 碳交易的基本原理 总量控制和交易(cap and trade cap and trade cap and trade cap and tradecap and trade cap and trade )制定总量目标将总量目标转化为可交易的配额→将总量目标转化为可交易的配额→企业自主交易。 中国碳市场建设历程 全国碳市场建设总体思路 基本定位: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 总体原则:坚持服务大局 ,与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一致,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坚持稳中求进 ,循序渐进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 坚持政策导向 ,鼓励高能效低排放企业,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行业范围: 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碳市场建设,率先在排放量大、 数据质量好的发电行业启动,后续还将纳入建材、有色、钢铁、石化、化工、造纸和民航等行业 监管体系:“国家—省—市”三级日常监管机制,逐步建立多层级、多部门联合的监管机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逐步建立起归属清晰、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公开透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全国碳市场运行机制 全国碳市场政策法规体系 全国碳市场结构 总体考虑: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交易开展的公平高效;市场监管的全面深入、主体参与的方便快捷 市场结构:交易系统是全国唯一的集中交易平台,汇集所有交易指令,统一配对成交;注册登记系统对接交易系统和结算银行,根据交易系统成交结果开展清算交收;重点排放单位为主的交易主体通过交易系统提供的交易客户端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全国碳市场交易管理 交易产品: 碳排放配额;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适时增加其他交易产品。 交易方式: 碳排放权交易应当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 风险管理制度: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并报生态环境部备案。 全国碳市场运行情况 2021年7月16 日-2023年9月7日已累计运行523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2.68亿吨,累计成交额127.04亿吨,维持在41~75元/吨,9月7日收盘较首日开盘上涨48%。 最新进展 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管理长效工作机制 2023年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 —2025 年发电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管理长效工作机制。 印发2021 、2022 年度配额分配方案 2023 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2021 、2022 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在配额管理的年度划分、平衡值、基准值、修正系数等方面都作出了优化调整。 明确2021 、2022 年度配额清缴履约安排 2023 年11月15日前,95%95% 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2023 年12月31日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2024 年02月29日前,完成整改,依法立案处罚。 最新要求-配额清缴 2023.7《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 一、差异化开展配额分配 一、对全部排放设施关停或淘汰后仍存续的重点排放单位,不予发放预分配配额,在核定阶段统一发放; 二、对因涉法、涉诉、涉债或涉司法冻结等情况存在履约风险的重点排放单位,调整配额发放及履约方式; 核定阶段:配额发放至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账户;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履约通知书发放至重点排放单位。 清缴阶段: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委托注登机构对重点排放单位配额进行强制履约;完成履约后剩余部分配额发放至重点排放单位账户;未足额完成履约的应及时督促重点排放单位补足差额、完成履约。 三、对全部排放设施关停或淘汰后不再存续的重点排放单位(以营业执照注销为准),不发放配额,不参与全国碳市场履约。 二、组织开展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CCER )抵销配额清缴 一、抵销比例不超过对应年度应清缴配额量的 5% 二、对第一个履约周期出于履约目的 已注销但实际未用于抵销清缴 的CCER,由重点排放单位申请,可用于抵销2021、2022年度配额清缴, 三、2023 年度配额预支和个性化纾困方案申报 一、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满足要求的重点排放单位申报预支2023 年度配额,研究确定预支2023 年度配额的企业名单,审核确定其预支配额量。 二、对承担重大民生保障任务且无法完成履约的重点排放单位,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单位提出申请,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纾困方案。 四、配额转结 重点排放单位持有的2019—2020年度配额、2021年度配额和2022年度配额 均可用于 2021年度、2022年度 清缴履约 ,也可用于 交易 。 下一步工作安排 1. 持续完善制度机制 会同有关部门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持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技术规范,构建以《条例》为法律基础,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为支撑的制度体系。 《国务院202320232023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预备制定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2. 强化数据质量管理 坚持对碳排放数据造假“零容忍”的态度,建立健全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与日常监管机制,以及信息公开和征信惩戒管理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3. 有序扩展市场功能 研究扩大行业覆盖范围,逐步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4. 提升市场主体综合能力 组织举办系列专题培训班,就平台应用、配额分配、核算报告和核查技术规范等工作要求,对相关单位等开展全方位培训。

  • SMM光伏重要数据:精准追踪各环节成本 掌握供需变化 研判价格趋势

    在SMM主办的 2023SMM国际光伏产业峰会-主论坛 上,SMM大数据信息销售总监马一丹介绍了SMM光伏重要数据,助力企业精准追踪各环节成本,掌握供需变化,研判价格趋势。 SMM赋能 SMM-制造业之友 SMM以定价为基石,协同数据库、会展、咨询、金服等多维度多行业深度服务产业链 企业数据可视化平台系统搭建 客户希望能将数据可视化平台嵌入到公司的OA系统,直接使用SMM后台数据的同时,需要满足多数据供应商接入的需求,以及支持数据导出、一键更新、权限设定及分配等操作。 SMM光伏重要数据 痛点一: 市场供需精准度难以把握 SMM价格预测模型及数据: 分别来看: 基本面总结: 供应:考虑进出口国内多晶硅总供应约为13.37万吨; 需求:8月国内硅片排产预计59GW,对多晶硅消费约为14.25万吨,其增量主要来自于电池片厂家积极采购及硅片价格上涨带来的厂家开工率提升; 库存:库存水平处于相对低位,8月仍将维持去库态势。 宏观面总结: 成本:目前行业平均全成本约为51元/千克,考虑税收总成本约为57.6元/千克,最高成本68元/千克,对8月价格将形成一定支撑,同时导致如上机、宝丰等新玩家延迟进场。 政策:欧美地区“强迫劳动法案”政策导致一部分需求转化为中国硅片企业进口瓦克、hemlock等海外高价原料。 情绪面总结: 上游:头部企业有意推行优质N型料,拉高市场价格及头部控市能力。 下游:拉晶厂在7月进行批量抄底采购,引发部分贸易商进场囤货增加市场需求。 中国硅片月度排产计划细拆数据(2023年7月-8月) 分电池技术类型来看: SMM预计,9月硅片月度排产或将在63GW左右,其中9月N型硅片比例或将相较8月显著提升,预计9月占比达32%;P型占比降低趋势明显,预计9月占比下降至68%左右。 分硅片尺寸来看: SMM预计9月硅片市场,166及166以下尺寸逐渐被市场淘汰,已成为定制产品;182mm仍是市场绝对主流,但份额正被210mm逐步取代,9月占比下降约2%;210mm高效性优势显著,9月占比提升约1%。 分主流硅片供应商来看: 据SMM调研显示,一线企业头部两家企业于9月已经达成几乎满产,但新产能投产带来了一定增量;二三线企业9月国内硅片增量主要来源,主因需求及利润好转,开工率明显提升。 痛点二: 降本空间在哪里? 光伏产业各环节成本拆分及追踪 痛点三: 细分市场、海外市场难以追踪 SMM特色:一手关键辅料追踪数据及海外数据 SMM未来数据发布和方向 第一阶段:SMM一手、交易级别数据 质量要求:快速、准确、全面、细颗粒度、逻辑性; 第二阶段:洞察级别数据 短中长期细分市场价格预测、供应链数据、技术追踪、成本曲线、海外终端数据; 第三阶段:战略级别深度研究 行业洞察、标杆对标、产品定位、企业优势定位、策略落地。 联系方式: 马一丹 18709293759

  • 晶澳、一道、通威、天合、晶科中标三峡5GW组件框架集采大单

    9月13日,三峡集团2023年光伏组件框架集中采购中标结果公示,中标企业来自于晶澳、一道新能、通威、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其中标段1中标企业有晶澳、一道新能、通威;标段2中标企业通威、天合光能;标段3中标企业晶科能源、一道新能、晶澳。 P型组件中标单价为1.168元/W,中标企业为晶澳;N型组件最低中标单价为1.262元/W,中标企业为晶科能源。 标段1中标均价1.204元/W,标段2中标均价1.245元/W,标段3投标均价1.273元/W。 三峡集团2023年度光伏组件框架集中采购,预估采购总容量5GW。本项目共设3个标段,第一标段为P型545Wp及以上单晶组件采购;第二标段为P型660Wp及以上单晶组件采购;第三标段为N型570Wp及以上单晶组件采购。 各标段光伏项目采购型号及预估容量具体如下表: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