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514

  • SMM6月3日讯:6月3日,北方稀土发布2024年6月稀土产品挂牌价格,多稀土产品价格环比均小幅下行。氧化镧报4100元/吨,较2024年5月持平;氧化铈报7600元/吨,较2024年5月持平。氧化镨钕报384800元/吨,较2024年5月环比下跌2.14%;氧化钕报393200元/吨,较2024年5月环比下跌2.07%;金属镨钕报478000元/吨,较2024年5月环比下跌2.05%;金属钕报488000元/吨,较2024年5月环比下跌2.01%。

  • 华源证券研报投资要点: 能源金属方面,价格整体呈震荡运行趋势,电解钴止跌拉涨。锂:碳酸锂价格下跌0.56%至105900元/吨,氢氧化锂价格下跌2.80%至93750元/吨,近期市场偏弱震荡运行。需求端,多数正极厂于前期价格较低时期已经进行散单采备库,当下补库行情或已接近尾声,综合看碳酸锂采买观望情绪抬升,现货市场成交较为清淡,后续关注下游企业对锂盐企业售价接受度的变动需求。建议关注: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中矿资源、永兴材料。 钴:海外MB钴价下跌2.12%至12.7美元/磅,国内电钴价格下跌5.46%至22.50万元/吨,近期价格跳涨后高位震荡。电钴供给过剩格局短期难以改善,供给方面,部分企业产量爬坡,产量维持小幅增量;需求方面,终端实际采买较为有限,需求复苏延迟。受市场超预期消息推动,市场情绪浓厚,推动价格短期跳涨。建议关注:腾远钴业、华友钴业、寒锐钴业。 镍锰:硫酸锰价格上涨6.84%至0.63万元/吨,硫酸镍价格上涨3.91%至3.33万元/吨,近期市场偏强运行。供给端,受限于原料供应偏紧及利润倒挂,镍盐供应整体不及预期,厂家惜售情绪较高;需求端,头部前驱体大厂完成采购后当前在市场活跃度仍较低,部分前驱体企业对6月的镍盐原料采购仍在继续。短期补库需求推动盐厂挺价心态走强,成本驱动价格上涨,预计后市震荡偏强运行。建议关注:华友钴业、湘潭电化。 稀土永磁:氧化镨钕下跌3.28%至36.9万元/吨,氧化镝下跌4.44%至193.5万元/吨,氧化铽下跌6.93%至598万元/吨,近期市场震荡偏弱运行。供应端相对充足,4月氧化镨钕产量环比增长,现货数量紧缺状态缓解,需求端目前表现平稳,市场氛围转淡,短期磁材厂开工率较低,预计后市偏弱震荡运行。建议关注:中国稀土、北方稀土、金力永磁、中科三环。 新材料方面,从景气度角度,持续看好软磁和铜合金赛道。软磁材有望料持续受益电子电力行业发展趋势,电力方面,新能源和电网投资景气度持续传导,如合金软磁粉芯站稳光储电车桩终端应用,非晶合金受益配电变压器及海外出口需求;电子方面,算力产业趋势拉动高性能软磁材料需求释放,如高功率低损耗的芯片电感及其对应磁性材料。铜合金材料基本盘受益顺周期经济复苏,增量逻辑有望由算力服务器拉动铜缆、铜连接器的远期需求兑现。建议关注:铂科新材、云路股份、悦安新材、斯瑞新材、博威合金、沃尔核材。 风险提示:下游复产不及预期风险,国内房地产需求不振的风险,美联储加息幅度超预期风险,新能源汽车增速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地缘政治风险

  • NGO起诉挪威政府深海采矿计划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环保组织再次走进挪威法庭,这次是起诉政府的海底矿产勘查计划,他们认为政府未能充分认识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牵头此次诉讼的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WWF)起诉政府违反了国家法律,没有听从自己顾问的建议,创下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先例。 “我们相信,政府违反了挪威法律,在没有充分预计后果的情况下为一个新的毁灭性产业开了绿灯”,WWF挪威分部主管卡罗琳·安道尔(Karoline Andaur)在声明中称。 “如果我们放任政府违反自己的法规,无视所有环境建议,糟蹋我们共同的自然资源,这将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她说。 尽管遭到环保主义者的反对,而且全球都在呼吁暂停深海采矿,但挪威在1月份仍成为全球首个批准深海矿产商业勘探的国家。 2025年发放首个许可证 挪威政府拟在该国北极地区面积为28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上进行。首个许可证有望在2025年办法。2030年前不会开始采矿,而且还需要获得挪威国会的批准。 WWF称,支持政府推进深海采矿决定的挪威能源部开展的评估没有满足该国海底矿产法规定的最低要求。 至少有两家公司已经提交申请许可, 挪威政府强调了北冰洋深海采矿对于提高欧洲稀土和铜、镍以及锰等电池金属供应能力的重要性。 深海采矿支持者认为,从海底开采原材料将尽快推动向低碳经济转型,其环境成本比陆地采矿还低。 科学家则称对深海了解甚少,人类仅对一小部分进行了勘查,许多人担忧这些已经受到污染、拖网捕鱼和气候危机影响的生态系统的冲击。 2017年,北欧绿色和平组织和挪威地球青年之友环保组织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称挪威在气候危机之时允许新的油田开发违反了基本人权。该案于2021年被驳回。 在经历一连串上诉失败后,该组织向欧洲人权法庭提起了诉讼(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ECHR)。 去年11月份,这个非政府组织向一家地方法庭提起诉讼,要求取消布雷达布利克(Breidablikk)、 提尔文(Tyrving)和伊格德拉西尔(Yggdrasil)油气田的开发计划。 1月份,奥斯陆地方法院判决他们获胜。

  • SMM:2024年钕铁硼产量有望持续走高 汽车、风电、家电等稀土需求展望【稀土论坛】

    5月30日,在SMM主办的 2024年稀土产业论坛 上,SMM高级分析师刘浩介绍了中国钕铁硼磁材产业发展现状并对其进行展望。2023年新能源汽车对稀土需求维持高增长,2024-2027年需求增速放缓至20%。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2024年的新能源车市场面临一定的需求群体结构压力。 稀土产业链拆分概览 2024年钕铁硼产量有望持续走高 企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作为稀土永磁材料最大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及消耗量都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23年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约为24万吨,同比增长14%,预计2024年产量将达26万吨。 浙江作为国内最大的钕铁硼生产基地一直发挥行业领头的作用,相对于较高的地区集中度;钕铁硼企业集中度普遍较低,前5家龙头企业产能占比为17%,预计未来几年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成熟,中国钕铁硼企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023年-2024年一季度稀土上市公司营收一览 2023年,受稀土供需变化及全球经济复苏迟缓影响,稀土市场跌宕起伏,阶段性面临上游供应超预期、中游产能过剩、下游需求疲软等问题,产品价格一路下跌。2024年一季度部分稀土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部分产品价格较年初降低超40%。 原材料价格高位回落 钕铁硼价格受挫下调 以N35为例,截止2023年12月31日N35毛坯价格报收140元/公斤,较年初的305元/公斤,累计下降201元/吨,降幅高达66%。 磁材价格的大幅下降导致,导致磁材厂油泥类资产价值大幅折损,使得因过度竞争导致利润降至低位的磁材工厂运营环境更加雪上加霜。 镨钕市场供需错配2023年镨钕金属全年累计跌幅达38% 回顾2023年整年,镨钕金属价格走势以偏弱运行为主,自年初的87.25万元/吨震荡下行至54万元/吨,年内整体跌幅达到了38%。 下游持续不振叠加缺乏成本支撑,2024年开年稀土价格持续承压下行。由北方稀土2024年第一季度精矿价格20737元/吨计算,氧化镨钕成本为37万元/吨左右,折镨钕金属成本约为44万元/吨;第二季度精矿价格16792元/吨计算,氧化镨钕成本为32万元/吨左右,折镨钕金属成本约为46万元/吨。 高性能磁钢“降镝降铽”导致2023年重稀土需求降低 氧化铽价格全年降幅达到47% 近两年镝铽由于高性能磁材的爆发时需求,导致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2023年开始磁材下游开始纷纷采取“降镝、降铽”等措施,用以降低产品中稀土成本,镝铽在高性能磁中单位用量出现下降。 由于我国中重稀土供应渠道较为单一,集团议价能力较强,在稀土供应失衡的2023年个别重稀土产品价格仍然维持坚挺。 2023年中国稀土开采指标同比增长21.4% 2024年第一批指标同比增加12.5% 2023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共下达了三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合计为255000吨,较2022年同比增长幅度约为21.4%。增量全部集中在轻稀土部分。轻稀土同比增幅为23.58%,中重稀土指标与过去六年持平。 2024年配额增速回归合理范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3.5万吨、12.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5%、10.4%。2022-2023年,第一批矿产品指标同比增速分别为20%、19%,第一批分离指标同比增速分别为20%、18%,此次矿产品和冶炼指标增速均低于往年,稀土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2023年来自海外稀土矿进口大幅增长 未列名氧化稀土增长206% 混合碳酸稀土增长882% 2023年全年,中国进口稀土金属矿66414吨,同比减少14%,其中,99%以上的稀土金属矿来自美国。中国进口的稀土金属矿基本全部来自美国的MP矿,此矿山已接近满产,其产量难有较大波动,其进口量的起伏主要受港口货运方面影响。 2023年中国未列名氧化稀土进口量累计43856吨,同比增加206%。未列名氧化稀土主要来自缅甸、马来西亚、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这些地区的稀土资源虽然也相对丰富,但其矿产品与中国国内离子矿相比品位较低,开采和加工成本也都相对较高。 2023年中国混合碳酸稀土累计进口量达到15109吨,同比增幅更是高达882%。这部分稀土资源主要来自马来西亚。2023年9月11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表示,马来西亚将制定一项禁止稀土原材料出口的政策,以免这类战略资源遭无限制的开采及出口而流失,预计该部分稀土进口量将于后期出现缩减。 2024年中国磁性材料出口持续承压 1-4月累计出口量同比下滑3.2% 永磁铁为例,我国永磁铁出口国较为广泛,1-4月共计104国家地区有出口,其中出口占比前三名为德国、美国、韩国分别出口永磁铁为3359吨,2202吨,1936吨。 地缘政治对稀土永磁出口的影响 日本作为第二大磁性材料生产国产量占比约为10-15%,此轮美国针对中国加税有望对其他磁材生产国产生利好效果。 Mountain Pass计划在德克萨斯州沃斯堡开始生产磁铁,目标是到2025年底实现成品磁铁的商业生产。目前MP在美国拥有43,000吨/年REO稀土矿生产能力,它有足够的原料来支持未来进一步的产量扩张。 2023年新能源汽车对稀土需求维持高增长 2024-2027年需求增速放缓至2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2024年的新能源车市场面临一定的需求群体结构压力。从国家保险数据分类的出租、单位、私人三大购买群体来看,目前出租网约车市场的规模接近暂时饱和;单位用电动车市场的纯电动和插混车型需求逐步平缓;私人市场中限购城市的新能源占比下降,大城市高端群体购买电动车占比下降,中小城市和县乡市场的销量占比已经提升较大。因此在当前市场规模发展到一定量级的背景下,增长的速度会有放缓。 陆上风电三北地区风电项目并网顺利 2023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量同比增长83.8%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3年全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72.28GW,同比增长95.6%,累计消耗镨钕金属3844吨,折合氧化镨钕4613吨。 目前,中国风力发电主要以陆上风电为主。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具有出色的发电效率、可靠性和低运行及维护成本,使其成为节能减排的理想选择,2023年新增规模超75GW正是得益于陆上风电大基地项目的集中并网,内蒙古,青海等“三北”地区风电项目均在2023年实现了部分并网,有的已经实现全容量并网。 2023年全年中国空调产量同比增长11% 空调产量连年高增的盛况难以再现 随着外部经济秩序回归,在品牌方营销推广节奏提前和高温天气加成下,2023年上半年需求集中释放,空调市场零售额规模高增19.5%。这一数据将空调市场关注度推至顶峰的同时也将市场预期拉至高位。然而进入三季度后,市场在同期高基数和前期需求透支的作用下呈现出较大增长压力,三季度空调产量同比下滑15.7%。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23年全年,中国空调产量达到24773.8万台,同比增长11%,累计消耗镨钕金属5483吨。在厄尔尼诺和全球变暖的共同影响下,2024年我国大部气温偏高,华北、华南到江南南部等地持续性高温会明显增加,华南到江南地区的高温影响重于2023年,预计2024年空调端需求将持续增加。 2023年中国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为154.8万台房地产势弱电梯行业难维持高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为154.8万台,同比增长5%,累计带来2630吨镨钕金属需求量。 电梯行业与房地产行业的关联度较高,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会对电梯行业产生直接影响。由于近两年房企运行困难,新盘地价持续走低,旧房改造等政策难以为电梯行业难以维持高增长支撑。2024年1-2月房地产市场持续不振,商品房新开工面积9428万平方米,较同期下降37%,未来电梯端带来的稀土需求难称乐观。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 稀土供应过剩的局面逐步形成 最后,其还对海外稀土矿项目分布情况、海外稀土氧化分离项目分布情况进行了介绍。 》 2024 SMM稀土产业论坛专题报道 》【新能源峰会直播】全球新能源矿产需求及展望 2030年全球电池供应链行业增长路径

  • SMM:新能源汽车成中国稀土消费增长重要动力 稀土后市发展趋势分析【稀土论坛】

    5月29日,在SMM主办的 2024年稀土产业论坛 -主论坛上,SMM高级分析师杨佳文分享了2023-2024年中国稀土产业数据解读及后市发展趋势。2024年第一季度,镨钕产品价格走势仍呈现阴霾未散的局面,氧化镨钕均价自年初的44.25万元/吨继续下调至三月下旬的34.5万元/吨。进入第二季度,在大厂集中采购,矿端供应收紧等因素的加持下,镨钕价格走势才开始回暖。基于稀土市场供需情况和传统淡旺季进行的预测,倘若有政策因素或人为炒作因素的影响或将使得镨钕价格有所波动。 中国稀土资源供应情况分析 2024年中国第一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同比增长12.5% 2023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共下达了三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合计为255000吨,较2022年同比增长幅度约为21.4%。轻稀土同比增幅为23.58%,中重稀土指标与过去六年持平。 2024年第一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35000吨,其中岩矿型稀土与2023年的第一批开采指标相比,增加了15000吨,同比增幅为12.5%,较往年相比增幅有所收窄。 金属端需求走强,2024年1-4月镨钕金属产量同比增长7.2% 2024年1-4月,中国氧化镨钕产量约为2.4万吨,同比增长幅度约为2%。其中,内蒙古和江西地区为中国氧化镨钕产量大省,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9%。 2024年1-4月,中国镨钕金属产量约为2.2万吨,同比约增长7.2%。据了解,随着终端市场的慢慢好转,金属端的需求走强,各厂加快去库动作,部分金属厂开工率有所提升,镨钕金属产量将继续增加。 离子矿供应量相对充裕 2024年1-4月氧化镝氧化铽产量同比增长幅度较大 2024年1-4月,中国氧化镝产量约为872吨,同比增长幅度达到了24.4%;氧化铽产量约为170吨,同比增长幅度约为19%。 整体来看,氧化物产量原矿产出量与废料回收产出量比例约为7:3。进入2024年,来自东南亚的稀土离子矿进口量和下游钕铁硼永磁产量仍在继续增长。原材料供应和下游需求的增长也将使得稀土氧化物产量继续增加。 中国稀土产品进出口数据解读 2023年中国稀土进出口数据一览 2024年1-4月中国稀土金属矿进口量约为18447吨 同比减少27% 2024年4月中国稀土金属矿进口量4936吨,同比缩减43%,环比增加16%。2024年1-4月累计进口18447吨,同比减少27%。其中有99%的稀土金属矿来自美国,剩余部分来自蒙古和马拉维地区。 中国进口的稀土金属矿基本全部来自美国,由于美国当地发展自己的稀土产业链,2023年与2024年来自美国的稀土金属矿进口量同比均出现较大幅度缩减。 2024年1-4月中国未列名氧化稀土进口量累计18446吨 同比增加29% 2024年1-4月,中国未列名氧化稀土进口量累计12135吨,同比增长幅度约为29%。其中4月份进口量6311吨,同比增加50%,环比增加22%。 未列名氧化稀土进口量有81%来自缅甸,由于当地的政治因素和天气因素,该部分稀土矿产资源进口情况并不稳定,其相关消息也会造成国内的氧化物价格波动。 2024年1-4月中国混合碳酸稀土累计进口量2622吨 同比缩减幅度约为9% 4月份中国混合碳酸稀土进口量为420吨,同比减少72%,环比减少23%;2024年1-4月累计进口量约2622吨,同比缩减幅度约为9%。 据统计,这部分稀土资源有72%来自马来西亚。 2024年1-4月中国累计出口稀土商品18046.5吨 同比增长10%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4月中国稀土出口量18049.5吨,同比增长10%。中国的稀土进口产品以稀土原材料为主,出口的稀土则为深加工产品。 稀土出口量虽有所增加,但2024年归来第一季度,稀土价格一路走低,相应的稀土出口金额也出现下降。2024年1-4月出口金额约为1.8亿美元,同比下降幅度达到了44.6%。 2024年1-4月中国稀土永磁出口量约为17568吨 同比减少2% 2024年1-4月中国稀土永磁出口量约为17568吨,同比减少2%。该部分稀土材料主要流向德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约占总出口量的46%以上。 据了解,我国企业在稀土高端材料市场的国际份额约为25%,而欧美日等先进工业化国家企业占据其他市场。 中国钕铁硼产品消费情况分析 2024年1-3月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消费量约为6.2万吨 同比增长12.8% 2023年全年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消费量约为26万吨,同比增幅约为18%;2024年1-3月份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消费量约为6.2万吨,同比增长12.8%。 据SMM统计,2024年1-3月,汽车领域钕铁硼永磁材料消费量最多,约占总消费量的16%。其次是变频空调领域,该部分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5%。 中国镨钕金属供需平衡 氧化镨钕供需平衡: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稀土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 SMM根据往年情况结合当前的市场情况做出的供需平衡预测,2023-2026年对镨钕金属的消费需求占比最高的是新能源汽车领域。 2024年1-4月 国内稀土供应持续过剩 供应端自3月迎来快速去库 2024年1-4月,国内稀土供应持续过剩。从市场了解,由于前期价格持续性下滑,国内矿商成本倒挂严重,矿商出货意愿低下普遍捂盘惜售,市场低价货源减少,导致很多矿石并未流入冶炼分离环节。 2月春节期间,新能源产量环比下降,进一步加重了稀土月度供应过剩的局面。3月稀土市场逐步好转,磁材企业开工高位,3月稀土供应端迎来快速去库。 稀土价格走势分析 进入第二季度 在大厂集中采购、矿端供应收紧等因素的加持下 镨钕价格开始回暖 根据SMM统计,2023年氧化镨钕均价从年初最高的75.5万元/吨最低跌至43.3万元/吨,跌幅超过40%。 由于前期价格走势的持续疲软,多数业者对镨钕后市价格普遍看空。2024年第一季度,镨钕产品价格走势仍呈现阴霾未散的局面,氧化镨钕均价自年初的44.25万元/吨继续下调至三月下旬的34.5万元/吨。进入第二季度,在大厂集中采购,矿端供应收紧等因素的加持下,镨钕价格走势才开始回暖。 氧化物企业原材料补库成本增加 2024年中重稀土价格走势整体偏强 2023年氧化镝价格受到大厂采购及国家收购存储行为的影响多次出现上行走势,而缅甸封关消息的反复也使镝铽价格走势波动频繁。 进入2024年,在各稀土元素价格纷纷下跌的情况下,矿端持货商的利润被严重压缩,部分缅甸稀土矿开采企业因资金压力而抵押自己持有的稀土矿来获得融资。这种做法导致市场低价货源减少,氧化物企业原材料补库成本增加,叠加大厂周期性集中采购等因素,中重稀土价格走势在2024年第二季度整体偏强。 2024-2025年镨钕价格后市发展趋势预测 结合以上各方面因素,SMM做出了2024年-2025年的镨钕价格走势预测:此预测是基于稀土市场供需情况和传统淡旺季进行的预测,倘若有政策因素或人为炒作因素的影响或将使得价格有所波动。 》 2024 SMM稀土产业论坛专题报道

  • 5月30日,在SMM主办的 2024年稀土产业论坛 上,SMM高级分析师刘浩介绍了中国钕铁硼磁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其进行展望。 稀土产业链拆分概览 2024年钕铁硼产量有望持续走高 企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作为稀土永磁材料最大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及消耗量都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23年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约为24万吨,同比增长14%,预计2024年产量将达26万吨。 浙江作为国内最大的钕铁硼生产基地一直发挥行业领头的作用,相对于较高的地区集中度;钕铁硼企业集中度普遍较低,前5家龙头企业产能占比为17%,预计未来几年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成熟,中国钕铁硼企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023-2024Q1稀土上市公司营收一览 2023年,受稀土供需变化及全球经济复苏迟缓影响,稀土市场跌宕起伏,阶段性面临上游供应超预期、中游产能过剩、下游需求疲软等问题,产品价格一路下跌。2024年一季度部分稀土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部分产品价格较年初降低超40%。 原材料价格高位回落 钕铁硼价格受挫下调 以N35为例,截止2023年12月31日N35毛坯价格报收140元/公斤,较年初的305元/公斤,累计下降201元/吨,降幅高达66%。 磁材价格的大幅下降导致,导致磁材厂油泥类资产价值大幅折损,使得因过度竞争导致利润降至低位的磁材工厂运营环境更加雪上加霜。 镨钕市场供需错配2023年镨钕金属全年累计跌幅达38% 回顾2023年整年,镨钕金属价格走势以偏弱运行为主,自年初的87.25万元/吨震荡下行至54万元/吨,年内整体跌幅达到了38%。 下游持续不振叠加缺乏成本支撑,2024年开年稀土价格持续承压下行。由北方稀土2024年第一季度精矿价格20737元/吨计算,氧化镨钕成本为37万元/吨左右,折镨钕金属成本约为44万元/吨;第二季度精矿价格16792元/吨计算,氧化镨钕成本为32万元/吨左右,折镨钕金属成本约为46万元/吨。 高性能磁钢“降镝降铽”导致2023年重稀土需求降低 氧化铽价格全年降幅达到47% 近两年镝铽由于高性能磁材的爆发时需求,导致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2023年开始磁材下游开始纷纷采取“降镝、降铽”等措施,用以降低产品中稀土成本,镝铽在高性能磁中单位用量出现下降。 由于我国中重稀土供应渠道较为单一,集团议价能力较强,在稀土供应失衡的2023年个别重稀土产品价格仍然维持坚挺。 2023年中国稀土开采指标同比增长21.4% 2024年第一批指标同比增加12.5% 2023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共下达了三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合计为255000吨,较2022年同比增长幅度约为21.4%。增量全部集中在轻稀土部分。轻稀土同比增幅为23.58%,中重稀土指标与过去六年持平。 2024年配额增速回归合理范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3.5万吨、12.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5%、10.4%。2022-2023年,第一批矿产品指标同比增速分别为20%、19%,第一批分离指标同比增速分别为20%、18%,此次矿产品和冶炼指标增速均低于往年,稀土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2023年来自海外稀土矿进口大幅增长 未列名氧化稀土增长206% 混合碳酸稀土增长882% 2023年全年,中国进口稀土金属矿66414吨,同比减少14%,其中,99%以上的稀土金属矿来自美国。中国进口的稀土金属矿基本全部来自美国的MP矿,此矿山已接近满产,其产量难有较大波动,其进口量的起伏主要受港口货运方面影响。 2023年中国未列名氧化稀土进口量累计43856吨,同比增加206%。未列名氧化稀土主要来自缅甸、马来西亚、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这些地区的稀土资源虽然也相对丰富,但其矿产品与中国国内离子矿相比品位较低,开采和加工成本也都相对较高。 2023年中国混合碳酸稀土累计进口量达到15109吨,同比增幅更是高达882%。这部分稀土资源主要来自马来西亚。2023年9月11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表示,马来西亚将制定一项禁止稀土原材料出口的政策,以免这类战略资源遭无限制的开采及出口而流失,预计该部分稀土进口量将于后期出现缩减。 2024年中国磁性材料出口持续承压 1-4月累计出口量同比下滑3.2% 永磁铁为例,我国永磁铁出口国较为广泛,1-4月共计104国家地区有出口,其中出口占比前三名为德国、美国、韩国分别出口永磁铁为3359吨,2202吨,1936吨。 地缘政治对稀土永磁出口的影响 日本作为第二大磁性材料生产国产量占比约为10-15%,此轮美国针对中国加税有望对其他磁材生产国产生利好效果。 Mountain Pass计划在德克萨斯州沃斯堡开始生产磁铁,目标是到2025年底实现成品磁铁的商业生产。目前MP在美国拥有43,000吨/年REO稀土矿生产能力,它有足够的原料来支持未来进一步的产量扩张。 2023年新能源汽车对稀土需求维持高增长 2024-2027年需求增速放缓至2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2024年的新能源车市场面临一定的需求群体结构压力。从国家保险数据分类的出租、单位、私人三大购买群体来看,目前出租网约车市场的规模接近暂时饱和;单位用电动车市场的纯电动和插混车型需求逐步平缓;私人市场中限购城市的新能源占比下降,大城市高端群体购买电动车占比下降,中小城市和县乡市场的销量占比已经提升较大。因此在当前市场规模发展到一定量级的背景下,增长的速度会有放缓。 陆上风电三北地区风电项目并网顺利 2023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量同比增长83.8%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3年全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72.28GW,同比增长95.6%,累计消耗镨钕金属3844吨,折合氧化镨钕4613吨。 目前,中国风力发电主要以陆上风电为主。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具有出色的发电效率、可靠性和低运行及维护成本,使其成为节能减排的理想选择,2023年新增规模超75GW正是得益于陆上风电大基地项目的集中并网,内蒙古,青海等“三北”地区风电项目均在2023年实现了部分并网,有的已经实现全容量并网。 2023年全年中国空调产量同比增长11% 空调产量连年高增的盛况难以再现 随着外部经济秩序回归,在品牌方营销推广节奏提前和高温天气加成下,2023年上半年需求集中释放,空调市场零售额规模高增19.5%。这一数据将空调市场关注度推至顶峰的同时也将市场预期拉至高位。然而进入三季度后,市场在同期高基数和前期需求透支的作用下呈现出较大增长压力,三季度空调产量同比下滑15.7%。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23年全年,中国空调产量达到24773.8万台,同比增长11%,累计消耗镨钕金属5483吨。在厄尔尼诺和全球变暖的共同影响下,2024年我国大部气温偏高,华北、华南到江南南部等地持续性高温会明显增加,华南到江南地区的高温影响重于2023年,预计2024年空调端需求将持续增加。 2023年中国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为154.8万台房地产势弱电梯行业难维持高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为154.8万台,同比增长5%,累计带来2630吨镨钕金属需求量。 电梯行业与房地产行业的关联度较高,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会对电梯行业产生直接影响。由于近两年房企运行困难,新盘地价持续走低,旧房改造等政策难以为电梯行业难以维持高增长支撑。2024年1-2月房地产市场持续不振,商品房新开工面积9428万平方米,较同期下降37%,未来电梯端带来的稀土需求难称乐观。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 稀土供应过剩的局面逐步形成 最后,其还对海外稀土矿项目分布情况、海外稀土氧化分离项目分布情况进行了介绍。 》 2024 SMM稀土产业论坛专题报道 》【新能源峰会直播】全球新能源矿产需求及展望 2030年全球电池供应链行业增长路径

  • 轻稀土供需大幅改善 机构称4月镨钕氧化物由过剩转为短缺

    机构指出,稀土供需结构出现显著变化,4月镨钕氧化物由过剩转为短缺,轻稀土供需大幅改善,而重稀土中的铽仍存在过剩,但过剩程度减小。镝的过剩程度也有所减小。 稀土,被誉为“工业黄金”,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稀土资源得天独厚,储量居全球首位。国金证券指出,由于历经2021-2022年高价,海外矿供应已面临瓶颈,考虑目前价格已跌入较低位置、进口矿经济性显著降低,判断2024年稀土进口很难维持2023年高基数,2024年1-2月份稀土进口量如期同比显著下滑;持续低价亦严重压缩稀土再生产业利润,后续扩张受限。华福证券认为,中长期,海外供给增加不确定性较强,国内指标增速有望继续放缓,新能源需求和人形机器人将先后接力拉动需求增长,“以旧换新”政策有望带来存量和增量需求并举,作为供给最集中的有色品种,即使出现过剩但价格相对可控,而远期稀土供需也有望从过剩转向紧平衡。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盛和资源 拥有稀土和锆钛两大主业。稀土业务已经形成了从选矿、冶炼分离到深加工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国内、国外的双重布局。 广晟有色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 是广东省内唯一合法稀土采矿权人,拥有广东省内目前已获批的全部稀土采矿证。 矿产资源、 区位优势明显。

  • 专家分享:永磁直线电机发展趋势与展望【SMM稀土论坛】

    5月30日,在SMM主办的 2024年稀土产业论坛 上,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航天电气与微特电机研究所所长卢琴芬分享了永磁直线电机发展趋势与展望。 概况 其对同步带+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齿轮、直线电机、感应电机、永磁电机等进行了介绍。 直线感应电机 直线感应电机 优点:结构简单, 低成本, 高可靠性。 缺点:低推力密度, 低功率因数, 低效率。 结构多样 其从磁悬浮交通,物流分拣线,立体停车库、电磁弹射等应用及课题进行了介绍。 直线同步电机 直线同步电机LSM 优点:结构简单,高推力密度, 高效, 高功率因数。 缺点:成本高, 易吸附铁磁物质,磁场不可调。 其还对直线同步电机结构多样、常用绕组结构、初次级结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阐述。 ►发展趋势 结构设计:结构优化、新结构、性能计算、推力波动优化、高推力密度、可靠性分析。 高性能控制方法:高精度控制、推力波动补偿技术、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智能控制、分段控制。 应用热点:高速机床、半导体加工设备、高速物流设备、无绳提升设备。 应用实例:圆筒型结构、垂直提升系统、食品加工机械、高精度数控无心磨床等 ►发展方向 (1)无绳提升机:长初级LSM驱动无绳提升机。样机中包括两列直线电机长初级。短永磁放置在移动平台上。 大容量系统结构、电机优化、分段切换、双三相电机。 (2)精密磨床:电机优化设计、热性能分析、液体冷却。 (3)主动避震器(damper):电机拓扑结构,优化设计,热性能分析。 直线振荡电机 LOA 研究成果 横向磁通直线振荡电机 新型直线电机 低成本LSM:传统PMLM ►新结构:多齿直线磁通切换永磁电机 (MLSFPM)、无轭部多齿直线磁通切换永磁电机 (DMLSFPM)、初级分裂式开关磁链直线电机 (PPFSLM)、u初级分裂式磁链反向直线电机 (PPFRLM) 研究展望 电机本体:根据实际应用系统,采用或提出适用结构 结合考虑成本与性能的系统一体化设计;设计分析方法;结构优化,减小推力波动;冷却技术与温度场,可靠性。 驱动控制:采用或提出实用的驱动控制系统与方法 高精密伺服驱动控制:推力波动补偿、三环闭合控制;低成本控制:无位置传感器;分段切换。 》 2024 SMM稀土产业论坛专题报道 》【新能源峰会直播】全球新能源矿产需求及展望 2030年全球电池供应链行业增长路径

  • 稀土在储氢与储能领域的应用【SMM稀土论坛】

    5月30日,在SMM主办的 2024年稀土产业论坛 上,包头稀土研究院教授闫慧忠对稀土在储氢与储能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稀土储氢材料概述 稀土储氢材料概述 储氢方式 稀土储氢合金材料 能够在通常的温度及压力条件下可逆、大量地快速吸氢和放氢。 其还对储氢材料应用、储氢材料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阐述。 其还介绍: 高压储氢:技术成熟;质量储氢密度高。加氢成本高。 液态储氢、 储氢密度高;输运效率高。成本较高,绝热系统复杂。 固态储氢:体积储氢密度高;安全性好。材料成本高;质量储氢密度低。 有机液体储氢:质量储氢密度高;安全性好。再生复杂。 其还分享了稀土院研发历程、超晶格La-Y-Ni系储氢合金材料等内容。 化学电源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储氢材料作为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电化学充/放电过程实现氢化/脱氢反应。 圆柱形镍氢电池制作工艺技术,粉体粒度和分布、振实密度和松装密度符合标准。 方形镍氢电池制作工艺技术,材料组成和用量、和浆工程化技术。 NaBH₄液流燃料电池(DBFC):在碱性条件下,直接使用硼氢化物为燃料,阴极氧化剂O2或H2O2通过还原反应转变为 OH−。 阳极反应:BH4-+8OH- → BO2-+6H2O+8e- 阴极反应:2O2+4H2O+8e-→ 8OH- 总反应:BH4-+2O2 → BO2-+2H2O 液流电源作为发电设备在应急领域替代燃油发电机。与燃油机比,有不燃不爆、易保存易维护、使用寿命长、无污染无噪音、携带方便等特点。在通讯基站、电厂等场所可替代传统应急电源。 问题: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同时还会发生水解反应,释放出氢气。 作为DBFC阳极催化剂,首先要能抑制水解反应,尽可能使反应的电子数达到8个,其次是在强碱性溶液中的化学稳定性好。 DBFC阳极催化剂 1、贵金属催化剂:主要有Pt、Pd、Au、Ag等金属及其合金。但贵金属价格昂贵,限制其商业化。 2、非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材料主要有Ni、Cu、Co等,价格低廉,储量充足,对NaBH4电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3、储氢合金催化剂:储氢合金对氢具有存储能力。储氢合金LaNi4.5Al0.5催化KBH4氧化,在电流密度为50 mA cm-2时,KBH4利用率达到95%以上。用Si修饰的LmNi4.78Mn0.22合金做阳极催化剂,在小电流放电情况下燃料利用率增加约四倍。 金属氢化物-氢压缩机 氢能:基础建设是发展氢能经济的突破口 金属氢化物(MH)氢(H2)压缩机(MHHC)可以降低投入。 MHHC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能够形成MH的储氢合金材料 利用低品位热质——废热( T < 200 ℃)或太阳能转换成压缩氢能 其对MHHC对储氢合金的要求、可用于MHHC的储氢合金进行了介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利用低品位热源在宽压(直到80MPa)范围输出氢压的氢储存和供给系统。 其对1-4级储氢材料的主要特性、MHHC的其它应用领域进行了阐述。 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 氢能——能源与环境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具有高体积能量密度的储氢合金材料是开发氢能/储能应用技术的关键材料之一。 5千克的氢燃料使用不同储存方式,它们的容器体积也不同,储氢合金的存储体积密度普遍高于液氢。 储氢合金安全、无污染、可重复利用,在分布式氢能热电联供系统以及潜艇、船舶、叉车等需要配重的交通运输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氢燃料电池为核心的分布式能源网络,可以在城市或农牧区的某个区域实现电力、热能和冷能的联合供应,能源输送距离短,能源利用率明显高于传统能源网络。 日本家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ENE-FARM):与燃气轮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其他单阶段过程)相比,燃料电池的电效率大于50%,最高可达70%。 内蒙古重大专项:开发高能量密度稀土储氢材料(有效储氢量≥1.7wt%, 室温放氢平台压≥0.3 MPa,2000次吸放氢循环后容量保持率≥80%。),建设风力/光伏电能—制氢—储氢—燃料电池发电—热电联供集成示范系统,开辟稀土储氢材料和镍氢电池更广阔的应用市场。 ►均匀设计法设计LaNi5型(LaCeCa)1(NiMnAl)5储氢合金材料 ►La0.4Ce0.4-xYxCa0.2Ni4.9Mn0.1 (x = 0.1, 0.2, 0.3, 0.4)储氢合金材料 ►稀土元素Y改性TiZr基储氢合金材料 ►稀土元素Ce改性Ti- Mn-Fe储氢合金材料 ►AB2型LaY5-xMgxNi12(x = 0~3)合金的储氢性能 ►AB3型LaY5-xMgxNi18(x = 0~3)合金的储氢性能 最后,其还对包头稀土研究院氢能综合利用方案进行了介绍。 氢能两轮车 1. 前景可期: ⑴ 氢气能量密度高、⑵ 运行寿命长(3年以上)、⑶ 储能便捷、⑷ 轻量化(36.4kg)、⑸ 小型化(0.39L/300W)、⑹ 续航里程长、⑺ 全天候运行、⑻ 安全性能好、⑼ 经济性相当(2元/100km)、⑽ 车联网技术。 截至2022年底,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保有量4亿辆,年销量6007万辆,共享运营数量1500万辆。电动两轮车的发展凸显诸多挑战:给电网带来巨大压力、充电慢、电池衰减、安全隐患等。 2. 储氢密度 其对稀土储氢材料和固态储氢装置“十四五”期间,高能量密度稀土储氢材料研发目标进行了介绍。 3. 补氢方式 阳氢集团: 单撬日产氢600kg,氢纯度高于99.99%,每公斤产氢能耗不足1度电,醇氢转化效率超过80%,氢气即产即用。 4. 存在的问题 》 2024 SMM稀土产业论坛专题报道 》【新能源峰会直播】全球新能源矿产需求及展望 2030年全球电池供应链行业增长路径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